ZKIZ Archives


股市與經濟可能長期風馬牛不相及 黃祖斌

http://xueqiu.com/9386038954/24779400
7月中國的進出口數據表現還算可以,不用說,各類經濟學家和券商分析師們都會因此對股市的前景樂觀一點。不過經濟和股市到底是什麼關係?個人感覺多數人對這個問題是糊塗的。

  以前還沒有做職業投資人的時候,在一個公司臨時替同事面試兩位從英國留學歸來的碩士才俊。我分別問他們股市和經濟有什麼關係。具體如何回答的我已經忘了,但很不理想,只是比張口結舌好一點。最起碼說一句「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也算瞭解一點。事實上這句話是比較害人的,最起碼是非常片面的。以美國股市為例,近40年來,美國股市實際上是經濟的先行指標。這個現象從道理上也很容易講清楚,投資人買的是未來,對未來的預期會提前反映到股市中。中國股市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2007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熱得像海底撈火鍋一樣,但股市已經開始崩潰了。2008年底的時候,經濟是否已經見底還根本看不清,但股市事後看來,已經見底了。

查看原圖

股市和經濟在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候裡,股市和經濟可能是完全背離的,屁關係也沒有。股市中一定要避免犯大錯誤,虧大錢。股票虧一半,要賺100%才能收回成本,如果虧三分之二,則要賺2賠。對經濟和股市的關係,一定要避免錯誤認識,否則很有可能犯大錯,虧大錢,也可能錯失巨大的機會。

經濟好,只是股市上漲的一個積極因素,如果有更多更大的負面因素,經濟很好,股市有可能持續熊市。以中國股市為例,2003年,全球股市的熊市結束的一年,全球經濟也開始回升,中國這一年開始,經濟自大概1995年前後第一次GDP增速重新達到了10%,並且一直持續了5年。但中國股市2003年只反彈了10%,2004和2005年繼續下跌創新低。什麼原因?因為2001年中國股市積累的泡沫太大,雖然經濟增長減少了泡沫,但阻止不了泡沫的破滅。

經濟的繁榮,還有一個天然阻礙股市上漲的因素,這和股市上漲的推動力——資金有關。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實體經濟中有較多的投資機會,或企業處於良好發展時期,則有限的資金當然要用於企業的發展,股市缺乏資金,是很難有像樣的行情的。另外,企業對資金需求較多,一般資金利率都會比較高,這當然不利於股市的止漲。相反,如果實體經濟中沒有好的投資機會,於是企業反而有較多的富餘資金用於股市投資,而且資金需求下降,利率也會下降,這有利於股市的上漲。在二戰後的德國就出現了這種反常現象,經濟繁榮時,股市半死不活,經濟增長放緩時,股市反而持續上漲。

這兩天看一本《香港股史1841-1997》,也提到了這一現象。1950年代初至1967年,是香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香港有龐大的來自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動力,又有從大陸逃出的巨額資金,另外在中國大陸解放前,大陸的商人從國際市場購買的較多機器滯留於香港,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都具備了。但從1950年代初到1967年香港暴動,10多年的時間裡,只有1961年香港股市有不錯的漲幅外,其他年份表現都是差強人意。而到了1968年,香港股市卻連連上漲,當年8月4日《星島日報》總結原因提到:「……目前本港的游資過多,一時沒有投資出路,改為湧向股市也是主要原因。」

最近十多年,看中國的經濟,完全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在新加坡、香港,或是韓國、日本,都曾經在二三十年的時間裡實現了經濟平均8%或更高的增長。但這些經濟體多數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且要麼是人口小國,要麼是國土面積的小國。在人口超過1億,國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中,在經濟以接近於10%的速度增長了十多年後,又繼續以接近於9%的速度繼續增長了十多年的,恐怕只有中國了。但中國的股市表現比經濟增速明顯低於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美國等國要差得多。面對股票中的虧損,投資人起碼要想一想為什麼中國股市會和經濟脫節,最起碼要懷疑「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個結論。

相對於同樣是金磚國家的俄羅斯、巴西和印度,中國最近十多年裡不僅經濟增長更快,而且通脹很低(平均CPI低於3%),貨幣超發嚴重,這都有利於股市的上漲,為什麼中國股市表現卻相當差?當然,有人可能說統計局的CPI數據是假的,但中國的通脹再假,也要比俄羅斯、印度、巴西長年在6%甚至是10%要低得多。其實中國的通脹雖然要高於統計局的有趣數據,但真不算高。以豬肉為例,目前我在北京買的豬肉,和1992年我爸在江蘇買過的豬肉價格差不多。目前在北京物美超市買的2.28元一斤的大米,也只比1990年前後我和我媽曾經一起坐公交車在青海西寧市買回的1元一斤的大米貴了一倍多一點。房租漲幅當然很大,不過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由於技術進步,拉低了生活成本。

股市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比如20-40年內,和經濟可能是基本對應的。比如彼得林奇在其著作中提到,二戰後美國股市漲了大概50倍,在這約40年內,美國的上市公司淨利潤也正好增長了大概50倍。不過大多數投資人當然不可能像投資房產一樣中長期持有股票,而對於一兩年的股市行情,資金因素是股市漲跌的關係。

就說中國股市,為什麼中國的貨幣存量在100萬億以上,比美國還要高,為什麼股市跌得這麼慘?因為最近10多年,社會主流的投資渠道是買房。而最近一兩年,信託業的興起導致較多的股市資金流向10%左右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而股市的話,中國的股票消費者雖然普遍比較蠢,但畢竟沒有成為低能兒,決策層長期把股市消費者當成了掠奪對象,一旦有更好的投資渠道,股市就越來越被拋棄。要不是這些原因,在4年前上證指數3478點的時候,怎麼能想像銀行股會達到5倍市盈率和5%的股息率?

最後說說我對未來幾年中國股市前景的一點看法。正因為中國經濟基本上不可能重現10%以上的增長,中國經濟在去槓桿,中國股市未來更有希望走出中長期的牛市:

1、目前全中國基本上所有的產業都是產能過剩,企業沒有好的投資機會。這樣企業會逐漸有較多的資金流向股市。當然,產能過剩在2010年就出現了。但企業在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之下,攤子鋪得太大,最近兩三年還在續建在建產能,以避免成為爛尾工程。等在建的較多工程興建完成,不少企業就不再有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計劃。記得不久前看到一個資料,說浦發銀行的高管稱,突然之間大型企業的貸款需求消失了。

2、地方融資平台去槓桿。最近有個好消息,就是信託公司的資產增長速度在今年二季度明顯放緩,二季度突破10萬億的預期沒有實現。麥道夫每年10%的收益承諾就吸引了幾百億美元的資金,中國的信託業居然可以提供「肯定」不違約的10%年收益的大量投資產品。這不是笑話嗎?以前地方政府不考慮還債,於是不在乎融資的利率。中央政府對地方債務的壓力越大,對股市越是個好消息。

3、房價長期上漲預期的改變。中國的樓市是前屆**留給本屆政府最大的,泡沫擠也不是,放任膨脹也不是,麻煩得很。不漲不跌是最理想的結局,不過控制燃氣灶上燒的水的溫度在80度都不容易,政策要實現這個目標幾乎不可能。但房價繼續以每年10%-20%的速度上漲是不可能的。

中國的M2不需要以14%繼續增長20年,只要10%的增長,並且有一小部分流入股市,中國股市長期欠的賬,都會還一大部分。當然,中國股市還有一個很大的變數。就是IPO政策。中國股市如果繼續三高融資,市場成為權貴PE套現的場所,中國GDP超過了美國,中國股市也很難成為經濟的晴雨表,6124點也未必能突破。從IPO的徵求意見稿來看,以證監會為代表的決策層還幻想維持IPO可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儘可能地繼續掠奪股市消費者。如果決策層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出台全面抑制新股發行市盈率的政策,就一定是股市的重大利好。

1849點基本可以確定是長期的底部。目前我的融資融券賬戶可用融資額度沒有用一分錢,最近準備逐步加倉,增加槓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