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少年Pi特技公司 獲三星後人拯救

1 : GS(14)@2013-03-13 00:00: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2/18192234
美國破產法庭上周五批准JSC以「假馬競拍」(Stalking Horse Bid)的方式,參與競拍已宣佈破產的R&H。所謂假馬競拍,即由申請破產保護的公司,選定買家提出最初步的公開競標收購行動。因為之後的買家只能向上加價,所以此舉能夠吸引更多潛在買家提出更好的收購價格,避免破產企業被迫接受低價提案。
暫已收到20份標書
作為競拍買家JSC亦向法庭要求更高的分手費,由原本訂下的15萬美元,大幅調高3.5倍至67.5萬美元。即若最後有其他買家向R&H提出更好的收購價,該公司亦要向JS支付近70萬的分手費,最終法庭批准分手費定在42.5萬美元,但業界亦指此金額亦足以令其他買家卻步,令R&H成為JS的囊中物。
負責為R&H尋找買家的顧問公司Houlihan Lokey總監Peter Fisherman表示,多間企業都對R&H有興趣,暫已收到20份標書,估計在本月22日截標前還會再收到10份。其實不止R&H獲得亞洲買家垂青,早前同樣申請破產保護的視覺特技製作公司Digital Domain,最後由中國的小馬奔騰與印度的Reliance以3,020萬美元收購。
收購R&H後無意拆骨
R&H屬意由JSC作為買家,當然是認為後者慧眼識英雄。JSC合夥人David Shim接受《Variety》獨家訪問時坦言:「無意將R&H拆骨出售,反而應將R&H好好發展」,指此舉對整個電影特技行業都是好事。他認為像R&H這些技術高超的公司要申請破產是「不合理的」,問題出現在整個業界而非R&H本身。
JSC是一間資金充裕的多媒體公司,行政總裁是三星集團後人Lee Jae Hwan,他身兼顯示屏及能源生產商三星SDI的顧問,亦是南韓最大煉油商SK Innovation的獨立非執董。
R&H是電影3D電影動畫特技的龍頭公司,曾參與製作多套大型電影,包括《魔戒三部曲》、《黑超特警組II》及《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等。以專門製作動物動畫角色而聞名,不過,在申請破產保護後,從公司已裁員逾200人,而部份員工更聲稱無法獲得足額賠償。
2 : GS(14)@2013-03-13 00:01: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2/18192236


【成本高昂】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3D動畫製作公司Rhythm and Hues(簡稱R&H)破產,導演李安直言,由於視覺特技製作公司的研發費用過高,佔整體預算一半,加上視覺效果在電影製作後期才見成果,製片商在未見製成品前不太願意批出預算,故認為該行業難以賺錢。
擬於3.14舉行罷工

視覺特技製作公司在荷李活特別難生存,印度及加拿大均有向製片商提供資助,如在加拿大卑詩省,每年會向相關製作單位資助4.34億美元,荷李活製片商均被吸引轉移海外。有公司向員工表示不能在美國聘請他,但保證在溫哥華有工作,視覺特技製作人才因此離開荷李活。
有業界人士便要求美國加州亦提供有關資助,但有分析指,向製片商提供資助未必有效,視覺特技製作公司仍會因節省成本而被壓榨,認為應向提供資助的國家提出不公平交易賠償,並成立工會。視覺特技製作業界沒有任何工會為從業員發聲,因此即使越來越多電影以數碼技術製作,但行業仍不受重視。李安獲得奧斯卡後,向代理、律師都表達感謝,惟獨沒有感謝R&H。
有從事視覺特技製作人士指,業界計劃在3月14日(周四)舉行罷工,希望藉此向製片商施壓;3月14日也有特別意思,由於令視覺特技開始受關注的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3.14便是Pi(圓周率)首三個數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13

港府續探討企業拯救程序立法瀕破產公司有望續命

1 : GS(14)@2015-07-21 02:14:02

【本報訊】亞視、《新報》、《成報》相繼經營困難,港股大升大跌,令人憂慮經濟轉向,恐重現破產潮。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會長陳弘毅呼籲盡快為有港版「第十一章」之稱的「企業拯救程序」立法,容許財困公司最多6個月時間尋找白武士,不必馬上破產,「救得幾多得幾多」。記者:黃翹恩


企業拯救程序類似美國第十一章破產保護令,原意是為瀕臨破產的公司,提供一段「暫止期」,期間債權人不能向法庭申請公司清盤,容許財困公司更多時間尋找白武士。




最多6個月找白武士

政府現提議基本暫止期45個工作天,可由債權人批准延長至最多6個月。拖欠僱員的薪金需在暫止期開始30日內清付(上限36,000元),否則僱員可提呈公司清盤;其他債權人則要待45日基本暫止期結束後才可「撳掣」。暫止期可視為保護公司資產的「金鐘罩」,不過陳弘毅提醒有心濫用程序拖數的公司,企業拯救程序只能為財困公司暫時續命,清盤程序依然會繼續。陳弘毅目睹不少公司本來有望縮小規模繼續營運,董事決定放手一搏卻未能扭轉劣勢。到清盤官入場接手時,本來可供分派的資產已所餘無幾,員工或連欠薪和遣散費都沒着落,未免可惜。是次立法建議亦首次引入「無力償債下營商」(Insolvent trading,下稱負資產營商)條款,要求躲在公司「面紗」背後,沒採取行動防止負資產營商的董事,需為往後增加的債務負上法律責任。企業拯救程序覆蓋上市及非上市公司。陳弘毅回想97年金融風暴後,建築、餐飲業供應鏈環環相扣,大量中小企因短期周轉困難而連環倒閉,對員工、社會都絕非好事,「平靜嘅時候就係立法時候」,到市道轉差即可啟動程序,「救得幾多得幾多」,更感嘆「如果上一屆政府過咗呢條條例,相信今日ATV的結果可能會好唔同。」澳洲實行企業拯救程序逾廿年,由99年起啟動程序者,佔整體清盤個案逾三成,即使歐債危機下,清盤個案錄高峯,企業拯救程序亦協助其中近15%逃過直接清盤厄運。港府過去曾兩次為企業拯救程序建議立法不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本月回覆本報查詢,該局計劃於今年進一步與相關持份者商討具體的立法建議,為日後草擬法例作出準備。有熟悉立法程序人士料依照現時進度,九月立法會復會時,未必能提呈議程「排隊」,即今屆餘下會期內通過草案機會甚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20/192254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33

捕鯊鈎插中海豚BB媽媽絕望拯救

1 : GS(14)@2015-07-21 02:24:10

澳洲昆士蘭省一條樽鼻海豚BB,腹部被防鯊網的捕鯊釣勾住動彈不得,媽媽游過來奮力拯救,但都無法解困,幸好最後有人及時發現,救走小海豚。這段短片拍攝於度假勝地黃金海岸的衝浪者天堂(Surfers Paradise),海豚媽媽教出生三個月的小海豚,游到防鯊網附近找魚吃,小海豚卻被防鯊網的勾子刺入肚腹,牠不斷高聲向媽媽呼救,但媽媽無能為力,只能絕望地幫小海豚浮出水面呼吸。幸主題公園「海洋世界」(Seaworld)的人員及時出手,並將小海豚安置在園內,將牠命名為卡拉(Cara),與另外4條海豚生活。海洋慈善組織「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公開片段,強調防鯊網對其他海洋生物會造成傷害,促請當局檢討政策,呼籲昆士蘭政府棄用防鯊網。英國《星期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0/192260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50

【專題籽】半世紀手藝 拯救壞鞋子

1 : GS(14)@2016-01-14 13:30:28

輾轉由海邊搬到天橋底的現址,根記補鞋在美孚已開業五十年。



【專題籽:舖仔小店】「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補鞋這行業會變成怎樣?」這問題好像怪怪的,很多更重要的價值,此刻看來都似乎終將逝去,我卻想起這個問題,在經歷了兩代共五十年的小小補鞋店裏,我也確實地問了這個問題,「城市也不會因此而滅亡的。」自稱補鞋佬的蘇先生帶笑回答,答案輕描淡寫也如同白說,沒說補鞋業的消失會令城市翻天覆地,只是當人人鞋子稍舊就換一雙時,惜物的情操,也隨時代煙消雲散。


在一九六五年,美孚還不是新邨或港鐵站,而是在荔枝角灣上的油庫,蘇永權的父親蘇暖已開始在海邊替人補鞋。店名根記原來跟個人的名字沒有關係,而是沿自鞋匠用來縫合鞋底的粗麻線:「皮鞋筋」(現代用尼龍線)。蘇暖從前跟師傅學做鞋,學滿師後自立門戶幫人補鞋,客人總是好奇他手上縫鞋用的線,常問那是甚麼線,結果蘇暖都被街坊喚作「補鞋根」。後來離開海邊輾轉遷入剛落成的美孚新邨一個天橋底的小舖位,因人的腳像樹根支撐身體,於是「根記」正式開張大吉。根記的位置雖然不起眼,但靠近葵涌道,附近就是一排巴士站,總是人來人往。舖頭面積極小,目測約五十平方呎的面積堆滿了補鞋用的機器、工具和鞋材,還有趕在過年前修補的大堆破鞋,「補鞋都有分淡旺季,天冷較多人來補鞋,或者是因為多節日吧!」根仔蘇永權每朝準時九點半開舖,晚上七時關門,旺季通常要加班,「每天最多可以修補三、四十雙鞋,最多也是如此,鞋多時惟有加班趕在節日前修好給客人。」店內「候診」的鞋一大堆,其中超過一半是皮鞋,還有跑鞋、籃球鞋、布鞋、行山靴,說得出的鞋款都有,症狀以甩底居多,或有些是鞋底質料老化等候「器官移植」,「很多人以為只有皮鞋才可以補,其實不是,亦沒有甚麼鞋是冇得補。」



蘇永權傳承父親補鞋技術,接手經營補鞋舖廿五年。

近乎正方形的舖面空間小,雜物多卻分門別類擺放,蘇永權每天工作時都被破鞋包圍。

店舖門楣還有父親的名字。



繼承父業 「辭工時都有掙扎」

蘇永權自小學四年班便到舖頭幫手,跟爸爸學補鞋,「爸爸總是有傳統人的心態,想子女學一門手藝,即使他朝讀書不成亦有一技傍身。」到中四,為了應付會考而暫停落舖,畢業後亦沒有想過要回鞋舖,從事廣告和印刷工作四、五年,後來蘇爸爸患病,身體不能應付補鞋工作,「當時打算辭工回來幫手,等他舒服一點,後來爸爸正式要退休了,我便先接手再想辦法。」蘇暖育有三子一女,蘇永權是長子,傳承父業的重責自然落在他肩上,「辭工時都有掙扎,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這行業,我也叫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仔細考慮,回家問媽媽是否接受自己嫁給一個補鞋佬。」結果外母首肯,太太還辭去當時的會計工作,兩口子邊做邊學努力經營,一做就是廿五年。店小但整齊,待補的鞋按先後排好,鞋材分門別類堆叠,補鞋用的工具按次掛在工作間。「以前沒有這些工具的,爸爸比較堅持從前師傅教落的一套,靠手工而不靠工具,是沒有錯的,但我就不停想如何可以更有效更快地補鞋。」接手初時蘇永權經常與爸爸爭吵,「有時爸爸嬲得一走了之,我太太就從中調解,掃掃他的背脊安撫,那段時間都幾難捱。」父親正式退出鞋舖後,沒多久便因病離世,「我覺得老人家是口硬心軟,我回來接手他已很安慰,他應該是認同我的。」



自製工具 「沒有補不好的鞋」

舖頭多了幾台打磨用的機器和電動工具輔助之同時,父親從前用牛骨、遮骨、搭棚竹等手製工具仍然健在,蘇永權亦繼續沿用父親教的方法製作自己所需的補鞋工具,例如一支有勾錐,「以前的老師傅都慣了自己製作工具,有些工具到現在是依然可以買得到,但都是由老師傅所做,數量不多,老師傅不做便會消失,所以還是要靠自己做。」蘇永權近來還在facebook開了專頁,把自己補好的鞋或改裝好的鞋拍照上載,讓更多人看到他的傑作,「我覺得補鞋是一門藝術,因為沒有一套方法可以應付每一對鞋,要運用創意想辦法,要找合適的物料將每對鞋修好。」他說沒有鞋是補不好的,再難的或許用上兩個月思考,也總是補得好。有客人試過送來一雙被狗咬爛鞋踭邊緣的鞋,由於修補後太着迹,他於是刻意在完好的鞋上做出類似的補縫,配襯鞋子。



經蘇永權改裝的鐵腳,可分拆成三部份。

累積多年的補鞋經驗,蘇永權說沒有甚麼鞋是冇得補。

父親親手製的工具仍然留在舖頭。



一排電動工具都是蘇永權接手後才設置的。

蘇永權從外國訂製不同款式的鞋底,除了補底,亦有改裝行山鞋。

幾十年來舖頭間隔沒有太大改變,只是現時多了一道玻璃門。蘇暖(左)和年幼的蘇永權(手抱嬰兒者)在門外合照。(受訪者提供圖片)



拒開分店 「人生不是只有做工」

從前幫襯的主要都是街坊,自從開了專頁後多了一些特意前來補鞋的年輕人,「他們原來沒有想過自己的鞋可以補。」蘇永權不但補皮鞋,跑鞋、行山鞋也補,「自己喜歡跑步跑山,以前鞋爛了會自己想辦法補好,結果找出修補各種波鞋的方法。」現代人大多鞋爛了就換一雙,沒有放太多的感情在腳下那雙每天陪伴上下班或馳騁球場,又或旅行踏過萬里的鞋子,「沒有補鞋業城市不會滅亡,但好些鞋因此而縮短壽命就有點可惜。」根記的生意其實不錯,訪問當天是周日,不時都有街坊查問鞋子是否可補,「有街坊叫我開分店,我不願意,不想生活只得補鞋,我也喜歡跑步、跑山、攝影,人生不是只有做工,要與娛樂取得平衡。」蘇永權沒有收徒弟,兩名女兒仍在學,亦不鼓勵她們學補鞋,「始終女仔不太適合補鞋這一行,如果有心人來學,我也不介意教的。」蘇永權今年五十歲,曾經獲機構邀請與新一代分享補鞋事業,旨在培養「鞋爛了可以補」的觀念。未來,當蘇永權退休,補鞋的技藝很可能就此失傳,「我太太也經常叫我退休,自己亦想花多一點時間去跑山去旅行,現在是做得幾耐得幾耐。」



根記補鞋美孚新邨二期吉利徑五至七號地下周一至六早上九時半至晚上七時營業



記者:曾冠輝攝影:劉永發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4/19450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86

【放棄追數】幾千萬生意做壞身子 鑽研手工皂拯救了她

1 : GS(14)@2017-02-02 02:34:37

曾經創辦科技代理公司,代理品牌包括日立和三星,中年找到真正興趣,辭職做手賣番梘。



「失眠時常在思索,人生是否不停追求不同數字,達到不同目標?這是否就是我的人生?上半場是這樣,下半場能否創造喜歡的事?」區菁薇說。她,曾經創辦科技代理公司,代理品牌包括日立和三星等。2013年辭職做手工番梘,創辦昱日森林工作坊,教授製作天然手工皂。你說她傻,她說她找回自我。



當時每年營業額幾千萬,團隊每月要做到幾百萬業績。業績好收入當然也可觀,可是有苦自己知。朝七晚十,每日工作15小時,食無定時,總之有會議就要開。「有一天腿部血液不流通,但仍堅持要開會。會後發現腿部已變冰凍,便馬上找醫生檢查,醫生責備我為何這麼遲來,說『你再遲一點隨時要截肢』。」菁薇老師一邊回想,一邊模仿當時醫生生氣的樣子笑說。在香港,作為打工仔工作負擔已夠重,作為整個團隊之首,當時她面對的壓力之大可想言知。除了公務繁忙,她的性格也成為了身體負擔的來源。「經常失眠,一想起公事是否做漏便扎醒,然後用紙寫下來,睡醒發現早上要完成的事寫滿一紙。」聽到這裏有同感?菁薇老師的情況可比我們這些低層嚴重得多。睡眠不多導致脾氣變得暴燥,更因此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即是腸臟功能失調,極度容易腹痛肚瀉。加上性格好勝,要求完美,她一度體重暴跌,面、頸和全身都出濕疹。「當時經常看皮膚科醫生,也看過好幾個。但他們通常都給我類固醇,其實也醫不好,病情反反覆覆。最後發現皮膚已越來越薄,開始了自己做手工皂的路。」她把玻璃盤上的一塊塊手工皂排得整整齊齊。始終有正職,她只好抓緊每個假期到外地學做皂,長假期到美國、澳洲、法國,短假期到台灣,學習各地天然手工皂的製法。眼見市面產品都添加香料和人造色素,加上亦希望自己下半生能為興趣而奮鬥,便決心放下代理公司工作,全職開辦天然護膚品工作坊。她收起笑容、托托眼鏡說:「我不贊成用太多油份製作一個配方,我們明白了一種植物油的功能,便應專注這一點,製作這個特色的手工皂,所以我希望能推動香港特色手工皂。」這次創業除了滿足到興趣,最重要的是連心態都改變了。「以前要跑數追營業額,現在反而覺得不重要,同學們學到有幾深入和幾多才重要,而不是有多少學生。」不為金錢不是空口講,對於有她的學生現開班當手工皂導師,她不介意被搶生意,反而很欣慰。「如果你發現了真正的興趣,讀書未必一定是將來發展,喜歡的事試一試,嘗試後成不成功沒有人知,但起碼沒白白活過。」的確,試過,人生才沒有後悔,沒有白過。記者:羅祖兒攝影:伍慶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當年工作壓力之大,令她身體不勝負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眼見市面產品都添加香料和人造色素,加上亦希望自己下半生能為興趣而奮鬥,便決心放下代理公司工作,全職開辦天然護膚品工作坊。

看來平平無奇的手工皂,每塊都是她的心血作品。


愛上做皂,還花心思研究不同花款造型,吸引人試用手工皂。

以前要跑數追營業額,現在反而覺得不重要,最重視的是同學們學到有多深入。

她(左一)希望能以生命影響生命,開班推廣天然手工皂對皮膚的益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1/19913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99

雲籌網略:人工智能納稅可拯救人類社會嗎?

1 : GS(14)@2017-02-19 12:26:48

歐洲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上月舉行會議,審視將AI歸類為「電子人」的立法草案,賦予其人權和義務,包括法律責任、福利、工傷意外責任、買保險等,最有意思的是,「電子人」要像人類一樣交稅,款項當然由僱主「代出」。建議旋即引起業界很大爭議,現時AI還未成熟,這麼快就要立法,把它們當成人看待,會否言之尚早?這裏先賣個關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英國十九世紀的「紅旗法案」?話說英國議會在汽車發明及面世不久,旋即通過《機動車法案》:為了保護行人安全(另一說法是保護馬車伕生計),法例要求每輛行駛的汽車,必須由三人駕駛,一人添煤,一人開車,一人要在車前50米搖動紅旗,為汽車開路;而且時速不能超過6.4公里。這個規定變相把汽車當成馬車,導致英國失去成為汽車大國的機會,將一個朝陽世界工業,拱手相讓給美國!這種過早對未知新產物立法規管的做法,最後不但無法阻止科技前進的腳步,隨時還會賠上「國運」,成為時代進步下的犧牲品。不過,歐盟為「電子人」立法的動機,值得仔細玩味,起碼筆者十分認同其前瞻性。早有大批學者指出,以後有能力掌握AI的人口不足2%。這些人等於擁有「半神」為其賣命,累積財富的能力,自然非普通人所及。情況就如擁有大量神獸的玩家,可在遊戲時任意召喚,完全屈機,若果你連一隻都沒有,打一世都不會贏!所以你會開始聽到像「鋼鐵俠」Elon Musk等人提出的必須透過研究人腦與機器融合來拯救未來人類被AI淘汰宿命的論調。最起碼筆者認為如果各國政府不像歐盟一樣研究引入稅務概念,一開始擁有和沒有機械人的兩個階層,他們之間的鴻溝將無限擴大,想往較高、富裕的社會階層流動,根本是天方夜譚。從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開始的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學,是建基在「人類社會資源有限」(scarce resources)最基本的假設上,即原材料、土地、資本、勞動力等「有限」的生產要素,由供需關係,透過自由市場配對定價,為整體經濟創造最大效益(簡單來說盡量做大個餅),財富由各種產權的持有者,按市場規律分配。但是一般人與生俱來的產權只得勞動力,不管你是高智商勞動力還是苦力。除非你是富二代、官二代,或者地主、礦主的兒子,不然的話其他三種產權,都是靠變賣勞動力賺來的。人作為勞動生產要素的供給者,盡可能透過學習各種知識,提升自身勞動力質素,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價碼。但當「電子人」掌握智能學習後,就可以24小時工作,各種勞動力將接近無限。出現勞動力供給爆棚的情況,結果導致人類勞動力價格下跌,若仍讓市場自由按供求(supply and demand)來決定分配的話,還公平嗎?假設人的勞動力價值變為「0」,無論個餅變得多大,由於你的勞動力價值接近「0」,根本就不能、也不應分配到甚麼。而擁有「電子人」的人,或其他生產要素階層,正是在一大堆「0」前面,加了一個「電子人」的「1」,萬劍歸宗!於是窮者越窮,富者越富。而殘酷的現實是,AI時代還未正式來臨,全球財富的高度集中化速度,已經達到史無前例。樂施會上年發表報告,包括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Zara集團創辦人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全球8名富豪身家總和,已相當於全球一半人口(36億人)的財富總和。但在2015年時,62名富豪身家的總和才等於36億人的財富總和,在2010年時,要388名富豪身家總和才足夠。可見全球財富差距已急劇加大,AI的出現更會令情況越趨惡化,因此歐盟建議向「電子人」收稅,要AI機器人的企業雇主直接承擔社會成本,反映的正是,人類世界接近當今經濟學奇點歷史性時刻的尷尬。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9/19932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69

傷者人叠人 村民跳河拯救

1 : GS(14)@2017-04-17 07:11:48

■有團友獲救後不適送院。



【本報訊】「好多人奮不顧身紛紛伸手,逐一拉返傷者上橋面……有人仲冒險跳埋落河救人」。杜鵑山木板橋塌陷意外中,約20名香港團友跌落近3米之下的河中,部份傷者人叠人受傷披血。綜合現場影片及目擊者描述,意外後有數十人冒險站在木橋面,紛紛伸手拉傷者上來,也有人拋繩落河或拿來木梯協助團友逃生,場面混亂。


醫科生協助救治

涉事木橋殘舊失修,橋邊可見青苔,有目擊者懷疑是多個因素導致意外:「當時木橋上等入場遊客已經非常多,又有人未知是否貪玩在橋上跳動,結果沒有先兆下橋就塌下!」當地人稱橋底的小河其實是排洪用,有不少石塊,雖然河面距橋底僅兩、三米,但不少遊客包括長者跌落時都被石頭或硬物撞傷,更有傷者被塌下的木板或其他人壓着,有人流血甚至骨折。當時跌落橋的有20多人,橋上數十人見狀紛紛走近伸手逐一將傷者拉上橋面,亦有人引導他們爬木梯逃生。當時不斷傳來香港團友大叫「流血啊、冇陰功」,「好慘啊,點會咁㗎」。不少團友、景區職員、公安及村民都紛紛跳下河面救人。當時剛巧有一些內地醫科學生在場,他們見大量傷者被救上橋,立即上前為傷者檢查及作初步治理,直至救護員接手救援,在所有傷者獲救送院後,有關人員即用圍帶將現場封閉,防止其他人接近免生危險。■記者金敏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7/19992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95

碩克拍拖谷《沙灘拯救隊》

1 : GS(14)@2017-05-18 02:14:27

美國型男碩克艾佛朗(Zac Efron)與索女Alexandra Daddario傳合作全新電影版《沙灘拯救隊》(Baywatch)撻着,兩人奉旨出雙入對宣傳,前日他們聯同「The Rock」狄維莊遜(Dwayne Johnson)等演員現身邁阿密海灘的首映禮。兩人分開進場,碩克孖住舊版男星大衛夏素荷夫(David Hasselhoff),直至拍大合照才返回Alexandra身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5/200213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07

揚言殺清全部害鼠新西蘭為咗拯救佢

1 : GS(14)@2017-06-10 12:22:54

老鼠和蟑螂一樣似乎是地球上最「打不死」的生物,但原來新西蘭有鴻圖大計︰企圖消滅國內所有有害鼠類,只為了保護一些獨特的雀鳥包括「國鳥」奇異鳥(Kiwi,又稱鷸鴕、幾維鳥),還給牠們生存空間。新西蘭政府與科學家想「殺盡」的包括老鼠、北美負鼠及鼬(stoat),支持者明知艱難,把計劃比喻作新西蘭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反對者則認為是癡人說夢,「只是一部科幻小說」。新西蘭這場「鼠鳥爭霸戰」要由遠古說起。話說新西蘭在8,500萬年前與超級大陸「岡瓦納古大陸」(Gondwanaland)分離時,食肉性哺乳動物仍未開始進化,鳥類主宰著這片土地。直至人類到來,同時亦帶來北美負鼠及鼬等敵人,牠們摧毁森林棲息地,獵食雀食及鳥蛋,已導致逾40種雀鳥滅亡,現今還有多種雀鳥受到生存威脅,包括奇異鳥。有科學家提出要「撥亂反正」。著名科學家卡拉漢(Paul Callaghan)早在五年前就提出滅鼠護鳥計劃,他指出每個國家都有其標誌,如英國的巨石陣、中國的萬里長城,新西蘭則是其獨特的鳥類品種,因此必須致力拯救,更把滅鼠計劃比喻為新西蘭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雖然他發表演說後不久便因癌病逝世,但其主張影響深遠,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John Key)稍後便宣佈,將「滅鼠救鳥」列為政府政策,希望在2050年達到目標。當局至今已投入數千萬新西蘭元,估計最終花費達數十億,又宣稱如果計劃成功,民眾將可省上一大筆滅蟲開支。有科學家已逐步進行實驗,奧克蘭大學科學家拉塞爾(James Russell)致力研究用科學方法滅鼠,包括基因改造、利用生物感應器在廣茅大地狙擊牠們。有護林隊伍已經在超過100個小島清除害鼠,讓雀鳥安心棲息。但有批評者認為計劃野心太大,資金不足。而且從實際數字來看,新西蘭人口接近500萬,但單單北美負鼠在2009年的數量估計已有3,000萬,老鼠的數目更多得難以準確估算,而且稍有漏網之魚,就會令工作功虧一簣,想消滅全部害鼠,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野生生物學家林克萊特(Wayne Linklater)更形容「這個計劃是一部科幻小說」,徒然浪費精力。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5/200451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87

【兔協眾籌】每年接收200隻棄兔 捐款拯救65條生命

1 : GS(14)@2017-08-02 06:15:54

陸家捷(Kent/左)是動物救援組織「毛孩守護者」創辦人,得知兔協辦籌項,亦應我的邀請前來替協會呼籲,希望大家能作出捐款,幫助棄兔。右為香港兔友協會主席唐雅賢(Shirley)。



「香港兔友協會」是目前香港唯一關注兔子的註冊慈善組織,2003年成立,每年平均接收高達180至200隻被掉到山上的、後巷深處的、才剛開始長大就被嫌棄的兔子。小不點們被發現時大多已嚴重營養不良,病入膏肓。我認識協會主席唐雅賢(Shirley)好幾年了,某次閒來跟她見面,談起剛過去的五月和六月,協會每月竟收到逾20宗棄兔的申請,讓醫療費幾乎超支,「他們喜歡牠時,就愛不釋手當成是孩子,不喜歡時就想牠立即消失於眼前,『吓,就不能立即來接走牠嗎?』、『我要上班沒空照顧喇。』都是那些人打電話到協會時最常說的話。想起也心酸,都相處這樣久了,難道沒感情的?」Shirley感慨地說。



現時協會內兔住客的數量達65隻,當中21隻正在療養中,協會每月花6萬至8萬元等在兔子絕育、看病和購買保養品之上,加上這群毛住客們的食糧支出,每月要走的路都不易,全賴熱心市民捐款及協會義賣自家設計的兔圖案產品,才得以維持運作。兩年前,協會曾經入不敷出,急得Shirley又是四出尋善心人捐款,又是辦義賣活動,幾經辛苦才勉強捱過難關,「因此我希望能積穀防饑,辦眾籌活動籌備經費,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協會每年平均成功為120隻小孤雛重新尋到愛牠們的家,眼見義工們正用心地為兔子們打理衛生,病房內有義工正把棉被鋪在地上,搭起小圍欄讓兔子在內分批自由活動,若你亦希望為我城的棄兔出分力,協會現正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眾籌活動,目標為8萬元,以應付持續增加的棄兔。你願意為協會和毛住客們打打氣,讓這群小生命重新尋到快樂嗎?



我當動物維權記者數年了,發現對比圍繞貓和狗的報導,讀者對兔子的確比較冷淡。

是次眾籌活動上,大家亦能以80元購買兔協自家設計環保袋,收益全數撥捐協會。

眾籌網站:https://goo.gl/8c4SgT眾籌日期:即日至8月中眾籌目標:8萬元採訪:許政@阿毛四圍行攝影:伍慶泉、許政@阿毛四圍行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1/201076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4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