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標普下跌納指九連漲 油價重挫拖累能源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26

周一,受油價重挫拖累,標普下跌,不過納指上揚,為連續九日上漲。盡管希臘局勢尚存不確定性,歐股創七年新高。美油重挫2.7%,跌破50美元。

標普500指數跌0.64點或0.03%,報2109.66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跌23.60點或0.13%,報18116.8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5.00點或0.10%,報4960.97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上漲1.82%,收14.56。

20150223_EOD10_0

周一,美股低開後下行,全日大體呈震蕩態勢。收盤前約半個小時,美股急速上拉,最終標普500和道指下跌,納指上漲。納指連續第九日上漲,創2010年9月來最長連漲紀錄。上周五,受希臘局勢影響,標普500和道指均創歷史新高和收盤新高。電信股、能源股跌幅居前。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1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482萬戶,創去年4月來新低,大幅不及預期的495萬戶,12月為504萬戶;NAR首席經濟學家表示,盡管房貸利率低,但房價高、房屋庫存少,使得成屋銷售數據不佳。

美債收益率下跌,黃金下跌,WTI油價下跌。美聯儲主席耶倫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並做證詞,投資者表現更為謹慎,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7個基點,收報2.06%。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下跌0.3%,收於1200.3美元/盎司。周日,阿曼石油與天然氣部門副部長表示,今年阿曼將盡可能增產。阿曼是非OPEC成員國中的中東最大產油國。投資者擔心原油供大於求,油價盤中大跌超3%。期間,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尼日利亞石油部長稱,如油價持續回落,OPEC或召開緊急會議;此後,OPEC方面稱無意開會;受消息影響,油價跳漲後回落。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下跌2.7%,收報49.45美元/桶。

歐洲股市大多上漲。德國IFO 2月商業景氣指數106.8,不及預期的107.7,但高於1月的106.7;分析人士稱,歐央行在3月開始的QE計劃抵消了企業對希臘危機的擔憂。上周五,希臘和歐元區財長們就延長希臘援助計劃四個月達成協議,希臘提交改革方案後,歐元區財長周二將通過電話會議逐一討論。整體看,現階段希臘局勢令人樂觀,但尚存在不確定性。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6%,刷新七年新高,德國股市創新高。歐元區邊緣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跌,葡萄牙國債收益率一度低於同期美債收益率。受穆迪下調俄評級影響,盧布下挫3.2%,美元兌盧布達到63.71。

亞洲股市大多上漲。周一為港股羊年首個交易日,恒指高開後回落,盤中跌幅一度達近0.6%,但此後反彈,最終收漲0.02%。科網股領漲藍籌。春節前幾日,投資者憧憬大型國有油企合並,“三桶油”連續上揚,但羊年首日石油石化股下跌。日本股市漲0.73%。日本央行公布1月20~21日會議紀要,稱盡管油價在持續降低,CPI增長放緩,但維持中長期通脹目標是合適的;分析人士預計,日本最早在今年4月將購債規模從80萬億日元擴大至90萬億日元。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commodity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跌0.03%;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10%。

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上漲0.6%,報1533.8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04%;德國DAX指數漲0.73%;法國CAC40指數漲0.65%。

日本股市漲0.73%,恒指漲0.02%,中國A股市場休市。

富時環球指數漲0.36%;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跌0.1%。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元兌日元下跌。

4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下跌0.3%,收於1200.3美元/盎司。

3月交割的WTI油價收盤下跌2.7%,收報49.45美元/桶。

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7個基點,收報2.0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17

卡塔爾前財長:緊急會議也無法阻止油價下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30

卡塔爾Abdullah-bin-HamadAl-Attiyah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卡塔爾前財長Abdallah bin Hamad Al-Attiyah稱,緊急會議也無法阻止油價下跌。

Al-Attiyah現擔任卡塔爾行政控制與透明度管理局(Administrative Control and Transparency Authority)主席。他表示,目前全球每天有200萬桶油過剩:

OPEC必須清醒一點,我們不能老做夢。OPEC必須有計劃地自我改革。60至70美元每桶的油價對於生產國和消費國都是合理的價格。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尼日利亞石油部長Diezani Alison-Madueke稱,除阿拉伯聯盟外,幾乎所有OPEC國家都對低油價感到很不安。如果油價進一步大起大落,她很可能未來六周內召開OPEC緊急會議。

但《每日電訊報》報道稱,Al-Attiyah反對召開緊急會議,因為這不可能改變現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

長達半個世紀以來,來自OPEC以外的原油產量已經主宰了全球市場,而在這一輪供應過剩中,其產量已經占據近30年來最大的市場份額。為了保證市場份額,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產油國領導人多次強調,不會采取措施阻止油價下跌,在6月會議以前沒有額外召開會議的必要。去年12月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甚至表示,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減產也不符合OPEC的整體利益。

按常規日程,OPEC下次會議定於今年6月舉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65

Prada首現業績下跌:被指缺創意 或成下個Gucci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2-26/899216.html

Prada交出上市後最差成績單

集團欲控成本調產品結構

曾在上市後創下年44.9%業績增幅的Prada集團,最新財務報告曝出自2011年上市後的首次年度業績下滑。而中國所在的亞太區跌幅按固定匯率計算更達7%。報告中將亞太區跌幅解釋為中國港澳重要市場受政治因素影響,而業內人士則指出,品牌走弱和自身缺少創新、進入品牌乏力期有關,若無法突破瓶頸,將成為下一個Gucci。

雙位數增長告終  首現業績下跌

2月22日,Prada集團發布了2014財年財務報告。截至2015年1月31日,2014財年集團總收入35.52億歐元,較上年同期下跌1%,這是Prada集團近年來首次出現業績下跌。

自2011年6月在香港上市後,Prada集團業績一路看漲,2012、2013財年分別較上年同期上漲44.9%、12%,短短兩年後,2014財年卻以業績下跌收場。

財報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所在的亞太區是集團業績下滑最為嚴重的市場。2014財年Prada集團在亞太區業績下跌5%,按固定匯率下跌7%。作為集團全球首要市場,亞太區在2012、2013財年分別較上年同期上漲32.5%、11%,2014財年卻突然暴跌。

業績的明顯下滑從集團取消開店計劃中就可見端倪。2014年初,Prada集團曾計劃在中國區增設10-15家門店,全球新增80家門店。然而去年中期財報發布後,Prada集團便將全球開店數量縮減至65家。集團首席財務官Donatello Galli亦表示將削減成本和產品調整結構,2015年新增50家店的目標也將取消或延遲,以此提升公司毛利率。

被指過度曝光  品牌重塑乏創意

在Prada集團旗下的各品牌中,占集團收入超八成的主力品牌Prada卻成了拖累2014財年業績的重災區。在MIUMIU增長4%、Church’s增長14.8%的情況下,Prada卻下跌1.7%。

“對於一些品牌而言,在亞洲等特定市場存在飽和及品牌疲勞問題”,Julius Baer奢侈品牌基金負責人Scilla HuangSun對媒體表示。有評論認為,Prada就是品牌乏力的受害者。繼Gucci業績逐年下滑之後,Prada成了又一個輝煌不再的奢侈品牌。

Prada集團在財務報告中稱,Prada品牌在不同區域市場的表現差別較大,同時將亞太區業績下跌歸因於中國香港和澳門市場在去年下半年受政治因素的不良影響,而中國內地市場則因中國新年影響了集團1月的銷售。

業內人士則認為,品牌衰敗和擴張是造成品牌價值降低的原因。過去一年,Prada是開店數量最多的奢侈品牌之一。老牌奢侈品在度過亞洲市場的紅利期後,過度的擴張讓品牌曝光度過高,品牌的奢侈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在自救的過程中很多奢侈品牌仍選擇提價來穩固和提高品牌定位。如Gucci曾砍掉眾多價格較低的產品,而在過去4-5年產品價格提升卻超過40%。不斷湧現的較低價位的輕奢品牌和時尚品牌則進一步將年輕客群分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老牌奢侈品均面臨重塑和創新的挑戰,而Prada在產品創新和維護品牌形象方面卻遜色於LV和愛馬仕。LV在極具創意的設計師Marc Jacobs離任後啟用Nicolas Ghesquiere,愛馬仕致力於打造超高端的奢侈品形象,而Prada近年則被指缺少變化,時尚度欠缺。行業分析師和投資者稱,產品缺乏創意影響品牌美譽度,最終會傷及投資者的興趣和增長前景。

控制成本自救  建議品牌轉型

針對2014財年集團的業績表現,Prada集團首席執行官Patrizio Bertelli表示,2014財年由於受比預期更不確定且複雜的地緣政治及金融環境,暫時阻礙該集團的成長,不過他認為大環境不會影響集團中長期增長目標。集團將繼續聚焦工業、營銷及零售投資的中期計劃,以保證未來穩固增長。同時,他表示,為了保證利潤將密切關註成本控制。

面對2014財年三季度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雙下滑,Prada在去年底曾宣布計劃投入資金開發初級奢侈品領域,增加價位在1000-1200歐元的入門級產品和高端價位在2500-2700歐元的產品做補充,以面向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去年10月宣布收購法國皮革工坊Tannerie Mégisserie Hervy,被業內認為是通過垂直整合以控制成本。集團在2014財年中期和季度報告中,不止一次提到“將推出削減成本的措施,令邊際利潤有所改善”。

然而對於Prada開發初級奢侈品的計劃,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則並不看好:“這樣的自救措施更像是‘自殺’,拉低客單價就意味著拉低了品牌價值,也許在短期內能部分彌補損失,但品牌的核心價值被稀釋,這對品牌價值損害嚴重。”

對於老牌奢侈品面臨的乏力現狀,周婷建議,品牌一則謀求轉型,徹底變身時尚品牌;二則提升品質和定位,打造超高端的奢侈品牌。成功品牌早有先例,前有業績持續下滑而從輕奢品牌轉型大眾時尚品牌的Coach,後有在全球奢侈品增長疲軟環境下一枝獨秀的愛馬仕,Prada的突圍之路仍需仔細考量。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沈素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31

談獅王匯豐業積下跌啓示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4.html

巴黎:

獅王業積公布了,較上年度大幅下跌。
本文試談一下在現今投資環境下,匯豐、渣打銀行和一眾金融機構等的投資價值和應該用那種策略應對。

現先看昨天經濟日報有關匯控的看法。


經濟日報的確寫出各國在金融海嘯後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但文章並沒有解釋為何其它對手例如建行、恆生、富國銀行等業績上升,匯控卻景況依然,又或建議一些投資人應該關註的策略性的問題。

筆者在一月份的工作坊上提到以米高坡特(Michael Porter)的企業5種力量,去評估企業的投資價值,其中一個力量是企業阻擋新進入者的力量,並解釋越有能力阻擋對手入侵己佔的市場,企業投資價值越提升。

當時我提到內銀在國內橫行無忌,漠視監管機構大借特借並打包出售理財産品,雖銀監條例定得高高,吸納存款時有關規矩仍只依形而不依實(因國民本身就是這個質數),能快速完成開投資戶口程序,外資銀行卻要依足辨事。又內銀壞帳的處理有國家的「適當時候」降準備金、降息,或潛規則地方債包底等,外銀是很難和內銀鬥。

筆者也說到美國也是借監管金融機構為名,加大力量替本國銀行充當打手,打擊外企,阻擋其進入本國市場,雖然有關法律看似一視同仁,但暗渡陳倉,私下大送生意給一樣受罰的本國銀行,對它國的跨國銀行非常不利。

所以朋友要註意「跨國」二字,或許它朝有所不同,但今時今日在金融企業領域來說,只會是負累而非著數,地頭蟲或像恆生被動式投資興業銀行方法,應是較有利的經營策略。

因此筆者就選擇了最受保護的大地頭蟲金融股票的富國銀行、建行和工商。

回頭看匯控過去大減美國業務表面看似未能趁低吸納走寶,但就算在海嘯後能低價收購美國業務,也一樣要面對對手和美國政府的眉來眼去的挑戰,所以還是無好過有。

其他如德國、瑞士的國際銀行也在海嘯一舗中糟受美國政府重罰元氣大傷,今次瑞士只是來而有往而已。以後的明暗打擊外資金融機構還是會陸續有來。

上述種種的大局分析,或可以作為朋友評估股票內在價值時的參考。

至於若組合有匯豐,今時今日又應該如何處理?

或者可以再重複筆者工作坊上有関對資金分配的策略去決定投資匯控或其它企業去留。

工作坊上我說到投資者應該不停地主動在市場尋找高價值兼低價格的投資標,一旦有候選物出現,便應比拼現時組合內每件投資物,假如超過組合內某支相對價值最低的持有物,便應放棄後者,份額的多少決定在兩者熟悉和回報相距程度。

熟悉能減輕不確定性,越不熟悉越要加大Margin of Safety,例如不應放棄一支很熟悉10%回報率的甲股票,去換取另一支有15%但不熟的乙股票。

這解釋為何選股票時,企業價值回報率必須要大幅高於沒有風險的最高級別債券息至少一倍,因為這些債券息回報確定性是最高。

又若投資者組合中一支股票的價格升到和債券回報率只差3幾個%,這支股票亦一樣要從組合中下架,去換取債券。

堅持這種操作方法,當組合股票越升越高、牛市越來越興,在市場越來越難找到高價值低價格股票,個人組合便會越來越多轉入只收固定利息的債券(現金存款)而小了股票,股票和現金比例上便自動有一個平衡點,而非硬規定是73還是64⋯。

因此對匯豐控股和摣打或其它銀行、甚至最愛的股票也一樣,朋友應主動在市場發掘另一支高價值兼低價格股,逐一比較考量組合內包括匯控等每一支股,然後自會有答案決定它們的去留。

筆者的結論是我們不應特定和某支股票談戀愛,而是不斷享受追求高投資回報的換股過程中的快樂感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35

來點刺激的:抄底下跌了80%的五百萬如何?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2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4 08:10 編輯

來點刺激的:抄底下跌了80%的五百萬如何?
作者:格隆匯 天成


導讀:昨夜中概股500彩票上演逆轉,從開盤跌近20%到收盤漲9%,股價巨幅波動背後是資金在做怎樣的一種博弈?

昨日,大洋彼岸處於風口浪尖的500彩票網,開盤從跌近18%拉升到到收盤漲近9%,其走勢讓人驚呼:這樣的玩法,到底是抄底大軍已經殺入,還是多頭撤退前最後的障眼法呢?最近不少朋友已經磨刀霍霍要抄底,但是,跌了80%之後的500彩票,會抄到陰溝里面去嗎?

筆者不才,做了點簡單的分析,供大家參考。



讓人奇怪的是,本來昨晚500彩票網又有2則負面消息,一是發布公告稱:繼2月25日幾家省級體彩管理中心決定暫停接受來自500彩票網的網絡訂單之後,剩余幾家存在業務合作關系的省級體彩管理中心於2月28日通知500彩票暫停合作關系。至此,500彩票網對接省級體彩管理中心的網絡訂購已全部暫停;二是,宣布調查500彩票違反美國證券交易法或針對500彩票發動“集體訴訟”的美律所昨晚又冒出來3家,總數增至9家。但是,這些負面消息意外地沒有讓500彩票網股價“受重傷”,不但沒有“受重傷”,反而“補了血”,成交量也創出新高,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呢?

1、整頓網絡售彩是為牌照發放做準備

新聞獲知,浙江在線記者采訪了浙江體彩一位官員,該官員稱:“當前互聯網這麽發達,網絡售彩是大勢所趨,而這次叫停就是為了整頓、規範市場,完善網絡彩票銷售的機制,通過政策的完善和法規的制訂,來規範網絡彩票,為後續彩票銷售批文、牌照的發放作準備。”

事實上,互聯網彩票歷經過多次“停售—開業”的輪回,這樣的輪回背後牽涉各方利益糾葛,行業亂象並未得到任何改善。而這一次,有所不同,從去年11月份開始的“彩票審計風暴”和以往相比更加務實、公開和透明,其目的是對數以萬億計的彩票資金,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乃至彩票運行機制有望得到一次較為徹底的清查摸底,而以往雖然彩票資金審查每年都在進行,也審計出一些問題,然而卻基本上不向社會公布,至於處罰,更是相當罕見。如此審計恐怕沒有多少積極意義,也不會有多大“進步”。所以,這一次大力度的審計調查並非以前的小打小鬧,而如果審查過後還不能確定網絡彩票牌照發放機制的話,恐怕就說不過去了吧。

2、互聯網彩票是大勢所趨,政府不可能關停太久(行業每停一周政府公益金收入損失5—8億)

從互聯網彩票行業來說,是一個好行業。但是,互聯網彩票銷售在中國一直是個灰色地帶,自2007年以來,已經有過五次整頓,因此行業政策導致公司經營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網售彩票一定是個趨勢,不可阻擋,只是何時將之規範化。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2014年互聯網彩票銷售額達850億元,較2013年銷售規模翻番,增長102.4%,以30%的公益金提取比例來算,14年公益金可提取255億元,攤到每周為5億元。而以3年後的市場來測算的話:去年中國彩票行業接近4000億,保守估計,三年後可超過5000億,再假設互聯網銷售占30%的市場份額就是1500億,提取30%公益金,每周則有8個多億金額入賬。

因此,互聯網彩票確實是大勢所趨,行業每停一周政府公益金收入損失5—8億,政府不可能關停太久。

3、500彩票的行業積累和基礎很好,自身素質過硬

500彩票這家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專業性,與平臺型公司如淘寶、騰訊、360等彩票代銷模式相比,它做的是專業彩民的生意,用戶資源寶貴,在這個細分市場是領導者。

首先,門戶網站靠流量取勝的戰略決定了其彩票銷售的主要品種為數字彩,如淘寶彩票的數字彩占比高達80%,通常采取在網站顯著位置加入彩票購買鏈接、支付過程中零錢換購等方式,而500彩票網的競彩比例高達85%,數字彩只有15%,不構成直接競爭;其次,門戶網站的主要客戶是小白彩民,ARPU較低,且多為一次性消費,而500彩票網的客戶專業性和客戶黏性較強,很多是職業彩民,ARPU很高,這部分是公司的核心客戶。此外,作為專業垂直彩票銷售平臺,500彩票網龐大的數據分析和研究支持是一般門戶網站難以企及的。目前公司的數據支持團隊有30余人,公司非常重視數據分析工作,為所有購買競彩的用戶提供月度分析報告。

因此,500彩票本身擁有的寶貴用戶資源和過硬的素質。而且,公司的財務很健康,而反觀其市值,卻已大幅縮水至3.52億美元,PE也只有10倍左右,估值已經相當的低了,可以說是美女落難,這個時候有沒有可能會出現一個白武士來個英雄救美,把她攬入懷中呢?這雖然純屬自己YY,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年頭有錢任性的公司多了去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麽,抄底500也不是不可以。能讓我再YY一下誰可能是這個白武士嗎?

附:彩票收入分配機制

在彩票整體的價值分配中,不同彩種的返傭比例不完全相同,公益金的提取比例在20%-35%,發行費用一般為15%,返獎的比例在50%-65%。



各大彩票網站停售情況一覽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176

現代牧業(1117)下遊表現超預期,原奶價格下跌空間已不大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67

現代牧業(1117)下遊表現超預期,原奶價格下跌空間已不大
作者:鄭澤濱

最新觀點:

業績概況:現代牧業2014年業績總收入50.27億元,同比增長52.84%,其中奶牛養殖收入41.9億,同比增長41.3%,占總收入比為83.4%。液態奶收入8.3億,同比增長159%。歸屬大股東凈利潤為7.63億元,同比增長50.47%,凈利潤率為14.6%。首次派息4830萬人民幣。

剔除非現金成本後業績超預期:現代牧業報表呈現的業績低於預期,但剔除3.3億公允價值變動和約1億的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凈虧損,實際業績超過市場預期。2015年CashEBITDA增長73%,增速理想。

奶價仍有可能下行:下遊乳企消化奶粉庫存還需要時間。管理層預計3,4季度原奶價格才會好轉。2015年全年的平均奶價4.5-4.6元/公斤(同比下降9%)。1,2月份給予蒙牛的奶價是4.7元/噸,年內奶價不會大幅度下行也不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下遊業務超預期:液態奶業務超過之前定下7億的經營目標,超出市場預期。雖然分部毛利率從2013年的27%大幅下降到16.4%。管理層解釋主要原因是原奶價格下跌,而非過度促銷。公司目前的市場投放主要用於跨區域推廣,擴寬銷售邊界,而不是單純的價格戰。

估值:我們將2015年的奶價預期從4.7元/公斤下調到4.55元/公斤,調高2015年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到2.5億,並上調了泌乳牛的增長速度。得出2015到2017財年利潤,每股收益為0.297,0.38和0.47港元,給予歷史平均市盈率12倍,維持目標價3.7港元不變。

會議問題:
1.2014年下遊銷售的指引?
下遊銷售原本目標是12億,最新上調到14億。

2.奶價的未來走勢是怎麽樣?
目前奶價處於低谷,預計3,4季度會好轉,下遊乳企消化奶粉庫存還需要時間。2015年全年的平均奶價4.5-4.6元,不會太壞但也不要期待有太高的增長。

3.2015年巴氏奶產品占下遊銷售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巴氏奶9月份投產,預計全年銷售8000-1個億的銷售。

4.2015年的資本開支是多少?
2014年花了17億,其中7個億是小牛的飼料資本化。2015年的資本開支是16億。

5.巴氏奶的利潤率?
巴氏奶的毛利率會比常溫奶要高,但凈利潤率要更低,主要因為人員和冷鏈費用高。

6.自有品牌的毛利率下降比較多的原因,最新的促銷情況怎麽樣?
毛利率從27.1%下降到16.4%,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原奶價格同比上升,另外是銷售讓利比較多。公司讓利不是因為價格戰,而是因為跨地區推廣,從16個省推廣到28個省,開發業務前期投入比較大。從15年3月份開始,高溫奶的讓利已經減少,逐漸恢複原銷售價格。

7.2015年1,2月份的奶價如何?
給蒙牛的價格是4.7元。

8.小牛目前的市價是多少?
公司去年只進了一船(2000頭)的小牛,後面就自給自足了,所以對最新的牛價不是特別了解,預計目前市價在2.2-2.3萬左右。

9. 1,2月份液態奶的銷售情況如何?
1,2月銷售情況理想,達到全年目標20%。

10.各地生產巴氏奶需要很大的資本投入嗎?
全國的牧場都有預留生產線,工廠都預留了土地空間,只需要添加設備就可以生產巴氏奶了。2015年在生產線這方面不會再有投入,2016年會有但不會太多。

11.下遊產品越來越豐富,蒙牛會擔心有競爭嗎?
目前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希望有更多的選擇。現代牧業不去做,還會有很多蒙牛的競爭者會去做,而且現代牧業增加的SKU並不多。

12.去年賣牛的收入?
出售淘汰牛收入3個億。去年公牛出售了2000多頭,收入1.5億

13.行業高峰的時候很多競爭者進入,1.5-2年之後開始釋放供給,到時行業會不會面臨另一個從供給端而非需求端引起的問題?
奶牛養殖選址很重要,牧場周邊一定要有買家,建牧場的地方都是供應不足的地方。牛奶運送要在200公里以內,牧場的布局都是局域性的,合理布局的話不存在競爭。


來源:興證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999

蘋果手表元件故障至供貨不足 供應商股價應聲下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2707.html

蘋果手表元件故障至供貨不足 供應商股價應聲下跌

一財網 簡寧 2015-04-30 12:14:00

隨著Apple Watc“觸覺引擎”元件故障問題的曝光,作為供應商的瑞聲科技也難逃一劫,根據最新的股市行情,瑞聲科技的股價顯示一直處於下跌狀態。蘋果零售店5月前拿不到Apple Watch出售,新的網上訂單會在6月份發貨。聽到這個消息,果粉們心碎了一地。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信源,蘋果之所以延遲發貨,是因為Apple Watc中一個名為“觸覺引擎”(taptic engine)的元件出了問題,這導致手表無法讓佩戴者體驗到輕觸的感覺。

這一“觸覺引擎”是Apple Watc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其賣點之一,蘋果公司希望借助該設計,用鈴聲、震動之外更好的方式提醒用戶。

據稱出問題的元件來自深圳瑞聲科技,蘋果公司已經銷毀了部分已經完工的手表,目前已將該組件的生產采購工作轉移到了日本電產公司。(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瑞聲科技於2005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3年7月26日,其港股市值高達449億。這家全球領先的微型器件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被稱為蘋果公司的影子股,只要有蘋果公司的利好消息,瑞聲科技的股價也會隨之上漲;當然,一旦有與其相關的負面新聞,尤其當新聞主角還是瑞聲科技自己時,股價也會應聲下跌。

隨著Apple Watc“觸覺引擎”元件故障問題的曝光,作為供應商的瑞聲科技也難逃一劫,根據最新的股市行情,瑞聲科技的股價顯示一直處於下跌狀態。

apple watch 瑞聲科技股價

目前,瑞聲科技尚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關於瑞聲科技】

創業以前,潘政民是一位數學教師,吳春媛則是一名護士。上世紀80年代末,潘政民的父親在常州創業,最初生產電磁式訊響器,用於電子玩具、鬧鐘等電器。1993年,潘政民和父親共同創立遠宇集團,吳春媛負責財務。潘政民隨後前往美國開拓市場,隨著產品線的擴展,遠宇確立了以微型聲學元器件作為主要產品,2001年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供應商。

applewatch 深圳瑞聲股價

潘政民

潘家父子很早就意識到科技對電子元件生產的意義,2002年公司與南京大學合作,成立了研發中心。

2005年拿到索尼愛立信的訂單之後,瑞聲聲學陸續拿到了幾乎所有一線手機品牌的訂單。目前,瑞聲聲學擁有超過200項專利,在微型聲學元件市場份額第一。

(部分資料參考網易科技)

編輯:李晶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放眼全球,美國經濟前景可謂最令人難以捉摸。盡管仍是全球一家存在加息預期的國家,但近日美元暴跌、經濟數據欠佳、GDP預期被下調等因素,這都不禁讓人要問——美國經濟變臉了嗎?

周三(5月13日)公布的美國4月零售銷售數據遜於預期,市場對於美聯儲會更晚加息的預期進一步強化,美元指數周三暴跌近1%,並觸及逾三個月低點,金價在數據揭曉後暴漲逾20美元。截至記者發稿前,美元指數為93.7,黃金報1214.12美元/盎司。

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疲軟依舊的美國數據導致美元延續跌勢。在數據出現明顯改善之前,市場拋售美元的行動料將難以停止。”他說,就目前來看,美聯儲在第三季度之前加息的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

二季度GDP預期遭下調

美國商務部(DOC)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零售銷售月率持平,預期增長0.2%,前值由增長0.9上修至增長1.1%。數據還顯示,美國4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增長0.1%,前值增長0.7%,預期增長0.5%。盡管上個月數據飆升,但美國4月零售銷售再度陷入"疲軟"。

美國三大股指中的兩大股指紛紛下挫。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0.03%,報2098.48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0.04%,報18060.49點;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0.11%,報4981.69點。歐洲股市下跌,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收盤下跌0.4%,報1568.46點。

值得註意的是,美東時間周三中午,亞特蘭大聯儲下調了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預期,從0.8%下調至0.7%,這強化了市場對於美聯儲將推遲至9月加息的預期。

亞特蘭大聯儲表示,GDPNow模型預測,美國第二季度經季節調整的實際GDP增長為0.7%,較5月5日預測的0.8%有所下調。同時,在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月度報告發布後,亞特蘭大聯儲亦將第二季度實際消費支出增長預期略微下調0.1%至2.6%。

之所以特別強調亞特蘭大聯儲的預測,是因為其預測一貫較為接近真實數據。3月初,在經濟學家對美國一季度GDP增長的預期一致為2%以上時,而亞特蘭大聯儲的預測則為 1.2%。此後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實際增長0.2%,的確大幅不及預期。

此外,此次各大投行也紛紛下調美國GDP預期。高盛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預期從2.9%下修至2.5%;巴克萊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預期從3.0%下修至2.6%;瑞士信貸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預期從3.2%下修至2.6%;摩根大通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長預期自2.5%下調至2.0%。

荷蘭國際集團旗下ING Bank的高級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稱,零售銷售數據“比預期疲軟”,並且未出現“大家在第一季糟糕天氣後所預期的大幅複蘇局面”,鞏固了9月份首次加息的觀點。

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表示,消費開支在4月份未現任何活力,表明消費僅僅溫和增長。同時,上半年GDP增幅平均為0.5%非常令人失望,意味著美聯儲會在6月份按兵不動。

美元暴跌 黃金獲支撐

近期,美元持續回調盤整,此前美元指數一度“破百”的恢弘氣勢似已消散。

美元指數周三明顯走低,跌破了5月6日的反彈低點。疲軟依舊的美國數據導致美元延續跌勢。在數據出現明顯改善之前,市場拋售美元的行動料將難以停止。

孫宇告訴記者,技術走勢上,美元指數周三中陰線繼續走低,整體趨勢依然向下為主毫無改變。95.30/00跌破之後,市場的雙頭理論目標已經指向92一線。中期來看,預計空頭需要測試該水平之後才能企穩。多頭需要新回到95.30上方,市場才會企穩。近期建議保持觀望,不過若跌至92一線的話,則建議逢低做多。

數據不佳卻使金價受到支撐。數據公布後,現貨黃金則拉升逾20美元,一舉突破1200美元關口,並刷新1218美元/盎司的5周高位;現貨白銀更是一路暴漲3%,同樣刷新17.21美元/盎司的5周高位。截至記者發稿前,金價回調至1214.09美元/盎司。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黃金2015年平均價格為1250美元/盎司。在2015年下半年,在美聯儲加息後,黃金可能繼續走高。該行還稱,關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將是黃金市場走勢的主要驅動力。未來四個月內,在低通脹環境下,黃金漲勢可能受到限制。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