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生意淡薄,寄情財技-東力實業(978)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3/LTN20080123269_C.pdf
本公司將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Tonic II購買Able Top(BVI)30,000股新股份,相當於Able Top (BVI)經擴大股本 60%。

Tonic II將於完成時以現金總數 11,150,000美元(相當於約80,000,000港元)支付購買金額,並將以本集團之內部資源、借貸及╱或股本融資撥付。全數購買金額於支付後,將僅會用於合營企業公司之增資擴股。

背景
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發之公佈,內容有關就建議於中國合作發展及投資於移動多媒體服務及相關業務範疇之機會訂立諒解備忘錄。該協議乃於本公司進行初步盡職審查後所訂立。

Able Top (BVI)為一間新近註冊成立之公司。其中一名創辦股東容先生於中國多媒體行業擁有豐富經驗。彼已為於中國開展多媒體行業奠定基礎。彼已與新新傳媒(一間將取得多媒體內容製作許可證之公司)之投資者達成共識,共同成立合營企業公司,向新新傳媒提供長期及全面技術支援、內容及顧問服務。成立Able Top (BVI)之目的乃作為容先生及文先生投資於合營企業公司之投資工具。於合營企業公司成立時,將成為Able Top (BVI)之非全資附屬公司。

交易之原因
本集團主要從事製造消費電子產品及家庭電器產品。本集團已公佈之策略為尋找為本集團長遠回報具良好影響的合適商機及投資。

在目前中國之規則下,外資不被允許投資於電視及電影節目製作公司。察覺到中國移動多媒體部份的快速增長,本公司希望在該市場上分一杯羮。投資事項為本公司鋪設參與中國多媒體市場之路。

除此以外,在新新媒體及多媒體服務供應商堅定之策略性合作下,相關訂約方對於成立合營公司後訂立獨家服務協議之堅決態度,及容先生於媒體業務之經驗,彼於中國媒體業務之穩固具基礎之網絡,及彼同意繼續管理Able Top (BVI)及其附屬公司均為Able Top (BVI)奠定基礎,以開展中國多媒體內容及增值業務。

董事認為,投資事項為本集團循策略方向擴展業務及於中國多媒體市場佔一席位的好機會。有鑒於上述原因,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認為該協議之條款為正常商業條款,屬公平合理,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greatsoup:
之前東力(0978)和聯洲"劃清界線",以為之後不玩財技了,點知又來這一套,看來可以看少一家公司了。
這家公司為電器從事加工業務,毛利率,純利率都低(約1%),盈利極其不穩定,加上新法例對其影響極大,無辦法不玩財技賺錢"救"公司。

其實香港的工業公司技術含量低,又因短視,又不肯花大資金搞科研,又無膽量進行收購,使自己成為國際級的品牌企業,盈利因大氣候轉變不能繼續,有部分公司連年虧損,有些甚至上市"存心學壞",終鋪下上市公司因缺水"玩財技"的伏線。



後後記:
該次收購後,炒高股價,然後配股,宣佈收購失敗,更肯定他們是財技救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6

財技低手的結局-中科環保(351)

2008-04-09 AppleDaily


【本報訊】有「內地演唱會之父」之稱的「Ba叔」陳達志,其曾任主席的上市公司中科環保,疑遭高層挪用巨額資金案,昨日在區域法院正式開審,控方披露Ba叔與中科另兩名執行董事,以不同理由挪用公司資金,又多次調動公司資金掩飾罪行,涉款高達7,290萬元。記者:陳詠詩

案中三名被告依次為中科環保前主席兼執行董事韓明光(41歲)、兼任中科財政事務的前執行董事鄒浩東(48歲)及中科一間附屬公司前僱員賴錦彤(42歲),三人被控串謀盜竊、串謀詐騙及發表虛假陳述共14項罪名。

年報誇大未來收賬

控 方案情指,04年5月至10月7日間,Ba叔與首、次被告多次指示中科的會計陳桂芬開發支票,以不同理由支取中科資金,由100萬元至400萬元不等,包 括假稱中科一間附屬公司須購置手提電話及電腦器材,由第三被告負責開發假貨單,並指示一名銷售經理,將得到的中科資金,存進Ba叔持有的公司戶口或首被告 親人的銀行戶口,款項實供兩人自己使用。控方續指,04年中Ba叔與首、次被告多次開會商討,要在05年4月公佈中科業績前掩飾罪行,遂於12月間,假稱 須注資2,500萬元進中科與桂林中科合資項目,又要就梅州廢物焚化及加工工程支付800萬元誠意金,並要注資500萬元進梅州的項目,又向另一上市公司 中國環保附屬公司借貸500萬元,但所有資金到手後,大部份資金會回流至中科戶口,當作償還之前竊款,小部份資金則不知所終,並在年報中誇大未來應收賬達 1.07億元。

虛假協議挪用資金

此外,控方又指首被告為償還自己欠下的債務,利用虛假的合作協議,挪用中科資金700萬元,還款340萬元後,餘下350萬元袋袋平安。已認罪的Ba叔今日將出庭頂證三名被告。案件編號:DCCC661/06


2008-04-09 SingTao
「Ba叔」今以污點證人身分作供中科前高層涉挪用六千萬


上市公司中科環保電力前主席韓明光,涉嫌聯同公司兩高層,協助有「內地演唱會之父」稱號的「Ba叔」,挪用公款逾六千萬港元後,為了隱瞞真相,乃在公布的公司年報中作出虛假聲明,偽稱中科在梅洲發展垃圾焚化項目,及免息貸款予內地桂林中科環保電力等。案件昨在區院開審。

前 上巿公司主席韓明光等三人,在區域法院否認十四項串謀偷竊、串謀訛騙及偷竊等罪名受審,案中已認罪的「Ba叔」將以「污點證人身分」於今早出庭作供。三名 被告為中科環保電力前主席韓明光(四十一歲)、中科前執董事兼財務總監鄒浩東(四十七歲)及中科屬下宏科系統方案有限公司的前僱員賴麗芹(四十一歲)。

控方大律師鄧能昨透露,○四年十一月被告韓明光接替Ba叔陳達志為上市公司中科環保電力的主席,Ba叔則轉為中科的執行董事。中科屬下宏科是經營電腦產品,鄒浩東及Ba叔亦是宏科的董事,每當宏科需資金時均由中科環保電力提供。

款項存Ba叔私人戶口

控 方指,○四年五月至○五年一月,Ba叔為了支付個人的債務,指示鄒浩東着中科環保電力的會計陳桂芬簽發三張面額共值一千萬的支票給宏科,假稱宏科須向一電 訊公司訂購手機及購買電腦零件,但最終該三筆款項經由被告賴麗芹協助下,再存入Ba叔的私人戶口內,其中一百六十五萬元則是給予韓明光使用,而賴麗芹亦拿 走當中一百萬元,被告等人為了掩飾挪用公款,乃串同其他人製造虛假的收據,及會議記錄等。

○四年九月及十月,韓明光又假稱中科會借出兩筆貸款共五百四十萬元給他的兩名朋友,○五年三月及五月韓指示陳桂芬簽發兩張共面額三百萬元的支票給宏科,但事實上這些款項是存入韓、賴及Ba叔名下的銀行戶口內。三名被告為掩飾早前盜用公款的行為,乃於○四年中開會商討對策。

控方指○五年四月中科環保電力發布的年報中,假稱有二千八百五十萬元存入桂林一工程公司,另以一千九百萬元向北京旭策置業有限公司,買入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的股份,又用八百萬元在梅洲發展垃圾焚化項目。○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廉署採取「響箭行動」,將被告等人拘捕。

案件編號:區院刑事六六一──二○○六。
2008-04-10 東方日報
陳達志頂證盜四千一萬


中 科環保(00351 )前主席韓明光,連同中科環保另兩名職員,涉嫌串謀詐騙中國環保電力(00290 )及中洲控股(現稱中科環保)公款的案件,昨日續審。早前已承認部分控罪的中國環保前主席陳達志(Ba 叔)昨日以控方證人身份供稱,他與韓明光在○四年終已盜取中科環保共四千一百萬元公款。

案中其餘被告為中科環保前執董兼財務總監鄒浩東及中科環保附屬宏科系統方案有限公司的前職員賴麗芹(又名賴錦彤)。

曾借三千萬予韓明光

陳 達志供稱,他在九四年與韓明光相識,雙方一直有互相貸款予對方。韓及後取得中科環保及中國環保電力(當時稱耀生行控股)的控制權。陳在○三年初借出三千萬 元予韓明光,陳指與韓之間「講個『信』字」,故有關貸款未有書面協議證明。韓當時對陳表示,韓在上述兩間公司有「話事權」,可將中科環保以配股的形式轉讓 予陳達志。陳達志在○三至○四年間以四千多萬元購入中科環保五成多股權,並成為公司主席。

及後,陳向韓追討欠款,韓稱會從中科環保中調出資金清還。韓明光與鄒浩東指示陳尋找一些公司,假稱中科附屬宏科系統方案向這些公司買貨,有關「貨款」實際上用以清還韓拖欠陳達志的欠款。

陳在○四年中發現他與韓已盜取中科環保達四千一百萬元,他與韓、鄒二人開始商討掩飾方法,最終韓決定假借向桂林的合營批出一筆二千五百萬元的貸款,而該筆「貸款」最終被調回中科環保,掩飾之前陳韓二人盜取的款項。

被告︰韓明光、鄒浩東、賴麗芹(又名賴錦彤)
2008-04-10 MingPao

Ba 叔4000 萬入股當傀儡主席


【明 報專訊】人稱「Ba 叔」的中科環保前主席陳達志,昨日出庭指證生意伙伴韓明光等人,稱被告串謀挪用上市公司資產逾7200 萬元。「Ba 叔」自揭當年豪擲4000 萬元入股中科環保,出任公司主席,惟他不諳英語及普通話,故韓才是「真正話事人」,並暗中操控兩家上市公司。

3 名被告韓明光(40 歲)、鄒浩東(47 歲)及賴錦彤(41歲),日前否認串謀盜竊、詐騙及虛假陳述共14 項罪名。

「Ba 叔」陳達志供稱,當年欣賞韓在內地做生意的經驗,私人擔保對方向財務公司借了2000 萬元,他後來入股中科環保擔任主席,與韓的交往純粹「講個信字」。其後中科獲中信集團入股,令他對韓更為信任。

Ba 叔續稱,與韓等人累積挪用中科約4700 多萬,又協助韓籌措資金,令他自己身負巨債,至04 年初他被追債,韓由中科挪用公款還錢給他,但帳面上卻是Ba 叔向公司借款。案件今續。

2008-04-10 文匯報
Ba叔稱信錯韓明光 變成盜款人


【本報訊】「有內地演唱會之父」稱號的Ba叔陳達志,昨在上市公司中科環保電力前主席韓明光等3人的挪用公款案中出庭,指自己因過分信任韓明光,兩度出任 借貸擔保人,協助韓向財務公司借得3,000萬元,又被游說以4,000萬元購入中科的三份二股權,但公司「話事人」仍是韓,後來他被韓拖累遭財務追數, 韓獻計挪用公款還債,怎料公司賬目卻指是他1人盜用公款4,400萬元。

94年認識 屬普通朋友

現年61歲的Ba叔昨供稱,他於94年認識韓明光,屬普通朋友,至97年後韓明光參與上市公司東聯控股業務後,由於他是東聯的非執行董行,雙方經常在會議見面而相熟,韓對他透露自己擁有兩間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後來改名為中科環保電力及中國環保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2000年開始,他和韓互相有借貸交往,03年初他應韓的要求,出任借貸擔保人,替韓向財務公司借款2,000萬元,當時韓還簽發了2,000萬元的期票及以其名下上市公司股權作抵押,亦簽出6張不同數額的支票,用來支付貸款利息。

講信字與無借貸協議書

Ba叔強調:「我倆講個信字,我和韓明光之間沒有任何借貸協議書。」故他後來又以擔保人身份,協助韓向他相識的財務公司借1,000萬元,當時韓表示,其名下的中科環保有1億元在河南有線電視合資搞生意,將來河南有線電視歸還款項,便有錢還給他。

Ba叔指:「韓並沒有依時清還上述共3,000萬元的債款,身為擔保人的我,只好不斷向韓追數。」於是韓建議他購入中科環保的股份,韓更揚言會以廉價配股 給他,而韓又表明他入股後,會設法增加投資項目及引入其他投資者,故與妻子成立Aimstar公司,再以該公司名義以1,800萬元購入中科環保五成二八 的股權,其後韓才對他透露中科欠下中國銀行2,000萬元債務。

韓未還貸 累他遭追數

韓明光又對他表示,若要得到中科的控制權,必須要佔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結果他向多名朋友籌錢2,000多萬元,再買入中科兩名股東的股權,結果他共花上4,000萬元才取得中科的主席及執行董事職位。

Ba叔指,韓明光向財務公司的借貸根本沒有清還,連累他遭財務公司追數,結果韓等人和他商量後,決定把河南有線電視歸還的2,000萬元分3期給他,後來 又虛構多個項目交易或假稱中科屬下的宏科系統方案公司須要訂購手機及電腦零件等,先後再將2,200萬元給他,其間韓明光亦藉假交易,挪用了公司近 2,000萬元。

greatsoup:
上市公司用多種手法套取公司款項,屢見不鮮。較好的,是會利用公司派息及以「低價」購入私人公司的資產,以套取公司現金,不過可以谷大盈利能力。

中手的是加大自己的人工,不過這方法太慢,亦影響公司的估值。


不好的就會隨時以「高價」買入一堆關連人士的資產,或者好像本案的犯人一樣,以收購資產掩飾偷取款項的行為,而該堆資產是無或低盈利能力的,或者在採購方面「過河濕腳」。

無咁大個頭就唔好戴咁大頂帽,這就是教訓,又要心大,又要手緊,他們不還就會破產,所以顧不得這樣多,所以就偷公司錢,來解決個人問題。不過個人問題又如何出現?就是自己貪心。

其 實,只要搞好間公司,又何必偷錢呢。這個世界永遠就是太多短視的人,只想著眼前的小利,放棄自己的信譽、人格,為了少量的金錢,以身試法,若好好心機搞好 一盤生意,十億幾十億慢慢就來,好像李嘉誠一樣,他雖搞財技,但也專注本業,甚至以本業為先,但多少人像李嘉誠?總有許多人為一億幾千萬做這樣的蠢事,結 果連累半生,我真是為他們擔心,香港上市公司大部分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9

財技的討論

玩財技唔係唔好,以財技集資,支撐生意擴充是無錯,但亂發新股,賤價發股以擴充生意是不對,如右面好威、飯海等。

但是別以財技為生意,印股票為上市的目的,甚至減少小股東權益,這就不對了,如大零、變醜D和老x系

jackbequick:

財湯,看了你的文章那麼久,你一向贊成公司老闆靠做實業賺錢提升公司價值來為自己製造數十倍財富。這是明顯淺的道理,但為什麼總是這麼多老千股出現呢?
許多老千股的本業已經無利可圖/微利,又或者一上市已經你假盈利假資產的正宗大老千。前者要維持盈利也艱難,後者更完全不懂做生意,大股東財富增值最快的方法唯有印公仔紙爾!
另外善忘的小股民也是幫凶。永遠唔會記得之前間公司話發展d野而家做成點,齋睇股價上落,唔睇公司管理作風,人地cap水坤你可以再比人坤多次(我見過有人買412供幾次股),大老千除左多謝仲有咩野可以講?
老實做生意為公司增值的股票唔係冇,只係好多時都係要收唔知幾多年息,又要經常留意年報、公司行業訊息,等n年成了基金愛股先有得大升。好彩就買中偉易 達、德昌、創科,如果買左龍記、同德仕,公司好又點?小股民曰︰都唔升o既?(我推介過龍記比人,真係比人話佢唔識升唔買)。
o係呢個「一萬年太遠,只爭朝夕」o既股場,老千股「快上更快落」係永不會消失,而且仲會越來越多人參與。

greatsoup:

印公仔紙始終是得出來是cash,cash不用就是死資產,死資產不具備任何價值。

用了來擴產,賺了錢,就是十倍/八倍的倍數效應,但虧了錢,公司會價值降低,但尚有殼價,大股東可能無錢袋(用關連公司買材料、買貨、「聘請」或「租用」母公司資產等則例外),拿錢去不務正業,錢虧掉了,但大股東則發大財(可能有相關協議)。

大股東多數的選擇應該是去不務正業,更甚於擴產,因又有錢袋,又不用無端端不明不白投資在暫時沒未來的生意上面,又可能短期賺大錢,所以老千股卻是形形色色。

始終非常成功的生意萬中無一,不成功的生意,等同無甚盈利或虧損,虧損的公司當然要集資,集資就當然要有賣點,賣點就係似是而非的概念,令股票賣得出去,這就是財技,所以老千股永遠都存在。

不成功的生意是殼股的溫藏,存心騙取上市地位就是老千股泉源,但是有些廠佬就未見過花花世界,被財技高手教壞(如泳衣),這就是不正當。

殼股有好有壞,老千股根本是壞,廠佬case只好給予適當的財務引導就可以避免問題。

有些生意看似成功(如右面好威、米海,金股尚有點財經知識,只是發過少量CB予金人及一次低價供股,另外賣下D金器賺短期盈利),但需要大錢,埋下亂發新 股的誘因,大股東在在需財,但銀行不能貸大錢給他們(有些唔想欠銀行錢),所以就用印公仔紙集資,但是dilute了每股盈利,令股價長時間在低位,其 實,做好盈利,不亂發新股,每股盈利升,股價就升,盈利好起來後,多善用銀行貸款,有需要時才向股東集資,這樣股價愈做愈好,這樣不用發太多新股就可集資 足夠,可以用來搞大生意,如利豐。

我覺得小股東多是寂寞難耐,所以喜歡短炒,但炒之前無做足分析,或是無資源、無時間等去做,但是這是必要的。

在速效的社會上,長線持有是違反香港人(?)的天性,我不是不贊成人去短炒,但是炒之前先用十分鐘去看看多年的股價圖才好決定買不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1

財技掩壞帳-德發集團(9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80715436_C.pdf

從事泳衣製造和零售的德發集圖,無端端去買柬國一森林40%權益,價值三億大元,以公司三億的應收帳作為代價,若應收帳收回的資金少於三億元,公司會補回差價。

公司無林業經驗,且林業公司呈現虧損,未有盈利,那為何要收購之?另外,對方竟接受向他們未打過交道的人收回貨款,他們傻了嗎?

他們絕不是白痴,這是絕對的好橋。

我懷疑這家公司財務吃緊,可能假帳情況出現,這次收購好像大衛先生所稱聯洲之前谷大財政收入,但導致應收帳有問題,所以以收購掩飾假帳的行為,另外收購可以令公司股價有炒上誘因,便於配股,以集資解決財困。

在出售40%林業的那一方,那個樹林可能不值七億五千萬(三億買40%),可能用幾百萬買個樹林,用間熟悉的估價公司,估到幾億,賣出40%,拿到三億應收帳,雖然大部分可能是假,但是可能有些是真的,或是以關連人士的應付帳,到10%已經回本,所以當然接受收購啦。

由於這家公司曾被七叔推介,一定要blacklist,今次只是加強blacklist的論據,更顯示公司財政已到非玩財技不可的危險情況,大家要慎防公司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6

和黃靠財技潤飾業績 東尼


2008-11-27  NextMagazine


問:和黃(13)股價已跌了很多,現價看似很吸引,你對這公司有何看法?

答: 和黃的股價,從去年九十四元的高位,下瀉了六成二,跌幅與大市相若。以現價三十五元四角計,市值約一千五百億,無疑是有紀錄以來的低位;表面看和黃的盈利 不俗,理應值得購買,惟這些盈利數據,經過很多財技修飾,而且集團聚焦於3G電訊,導致其他業務的發展受到拖延,甚至要出售現有的賺錢機器來救3G,偏偏 3G的盈利能力仍屬疑問:。

和黃以往港口業務的盈利既穩定又強勁;早陣子油價偏高,赫斯基石油亦成為盈利的原動力,惟石油價格已大幅回落,現階段該公司有可能錄得虧損。而且和黃負債纍纍,除欠銀行短債達六百億元,尚有二千六百億元非流動負債,刻下再融資成本卻甚高企。

市場上有更勝於和黃的公司讓投資者選擇,這不等於和黃價格昂貴,但散戶須明白其高負債存有危險。問:創科近來股價急跌,你認為要等多久,盈利才會回復正軌?另外,你為何選擇工行多於建行(939)?

答:創科的生意集中在歐美,不幸是這兩地消費者的購買力正在萎縮。我雖不能確定這場衰退何時完結,但只要消費者重返商店,盈利便能復甦。刻下環境惡劣,創科也只能盡力維持局面。

至於你的第二條問題,我是從股價來選擇工行多於建行;建行早前急升,股價因而出現大幅度溢價。惟近期情況逆轉,以現價計算,工行股價有三成溢價,相反建行的溢價較細。

問:我們知悉你喜歡中資銀行股,但為何很少見你提及三大中資保險股?

答: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至今仍未覺得中資保險股便宜。

我 曾經在國壽(2628)上市時,以及○四年股價大約六至七元時買入;而平安保險(2318)則在上市初期十元時掃貨。但這兩間保險公司走火入魔,靠炒賣賺 到的盈利,更勝過來自本業的保險銷售,因此我趁機沽售。刻下我不認為它們十分便宜,尤其兩者的開支驚人,我會等待○八年全年業績公布後再作決定。我不看好 經營一般保險的中國財險(2328),因其業務側重汽車保險。

我認為刻下的宏利,勝過所有中資保險股。

問:我認為你過早買入了交行及工行,你是否同意?

答:要估計股市每日的起起跌跌,就好像在賭枱上買大細。我就寧願根據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每股資產淨值來衡量股票,發現便宜貨便會主動出擊。

例如我在四元買入工行,即使後來股價上升或下跌也同樣高興。雖然我有掃貨欲望,但我睇淡就業率及企業盈利,更加不欲在股價便宜時入賭場。

問:你的組合聲稱成本是一百萬元,但我從你手持的股票,發覺入貨成本遠超過一百萬元,因此覺得回報率是騙人的。

答:這組合成立自一九九九年,其間買賣了很多股票,過往有很多交易帶來進賬,因此單從組合現有的股票及現金,是無法計算源自一百萬成本的。

東尼 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6

財技利器系列


財技利器有四個單元,會成為本博客橫跨2008-2009的主題:

(1) Hennabun

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17/LTN20010517026_C.doc

加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521/LTN20020521014_C.doc

點將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11/LTN20040311119_C.pdf

愈玩愈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222/LTN20041222050_C.pdf

合兵一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503/LTN200605030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612/LTN20060612018_C.pdf

緣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9/LTN20070629478_C.pdf

再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1/LTN20081211090_C.pdf

(2) 實惠

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214/LTN20010214027_C.doc

大清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10/LTN20011010026_C.doc

轉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221/LTN20060221146_C.pdf

跳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828/LTN20060828155_C.pdf

轉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9/LTN20081219432_C.pdf

(3) 瀛海威

進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828/LTN20000828043_C.doc

前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019/LTN20001019019_C.doc

戲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229/LTN20001229029_C.doc

無晒: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424/LTN20020424012_C.pdf

無實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809/LTN20040809113_C.pdf

無聲無息消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922/LTN20040922026_C.pdf

(4) 東方紅

先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113/LTN20001113031_C.doc

再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918/LTN20010918034_C.doc

後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25/LTN20040325023_C.pdf

又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05/LTN20070305050_C.pdf

舊的未寫完文章快會補回

(1)徐秉辰或是

(2)梁先生玩轉兩張殼

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選擇你最喜歡的單元(財技利器+兩篇未寫完的文章),如有一個超過十個人留言話寫的,我會開始寫,其餘的如有十個都會開始寫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75

天誉置业财技失灵遭雷曼清盘人追债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113/0536575184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183

財技巨人道德侏儒 蔡東豪


2009-02-12 NextMagazine

本文標題八字來自《明報》2月5日社評,內容關於電盈私有 化風波。社評代表報館公開立場,論點四平八穩,重「平衡」及「和諧」,自「香江第一健筆」林行止停寫社評後,本港報章社評能令我留下印象,絕無僅有。 《明報》這篇社評擲地有聲,句句擊心,道出絕大部分市民對電盈私有化風波的心聲——你有錢,你叻仔,你有本事令法庭找不到你犯例證據,你可以贏到全世界 嗎?

《明報》社評感慨︰「掌握財技竅門的金融專才,設計、完成一宗買賣,就得到幾代人都花不完的財富,散戶的金融知識,與專才差之遠矣,就要承受無奈的損失。這個知識鴻溝,在金融博弈中,其實絕不公平,但是只要財技合法,人人可玩,富富貧貧,就怨不得人了。」

《明 報》社評確立李澤楷財技巨人的地位,但對他的道德情操,提出疑問︰「電盈走到私有化,涉及數以萬計人的財富大轉移,有人財富驟增,有人畢生積蓄大縮水。這 使人想起總理溫家寶日前在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引述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夫的《道德情操論》,批評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一些人見利忘義,損害公眾利益, 喪失了道德底線』。溫總理並說︰『我們應該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

《明報》社評以道德侏儒來形容 李澤楷從00年收購電盈到最近私有化風波的所作所為。道德是一個高深課題,我不敢隨便加意見,可是社評形容他為財技巨人,我不敢苟同。假如沒有這篇社評作 背景,有人提起財技巨人,我即時聯想起股神畢非特。對畢非特事跡有認識的人都清楚,他的成功除了有投資眼光和耐性,還有他巧妙運用旗下保險公司的流動資金 作投資的財技。上週畢非特宣布投資電單車生產商哈利,票據利息高達15%。畢非特不可能坐不動,就有人送上年息15%的票據,他必定有參與討價還價,但 我聽不到有人批評他道德出現問題 ——「趁人病人命」。

我的論點是,要成為財技巨人,此人道德上不可能是侏儒,因為人家日後不願跟你做生意——道德是財技的一部分。電盈私有化後,李澤楷下一是什麼?他能否再得到投資者支持?財技巨人不會是道德侏儒,反過來說,道德侏儒不可能是財技巨人。


從 技術層面看,李澤楷私有化電盈大有問題,令我質疑他財技巨人的身份。大家要注意的是,私有化行動李澤楷不是玩「空手道」。行動中李澤楷和網通向銀行借逾 150億元進行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後,電盈旗下香港電訊向銀行借逾150億元,用作派息予李澤楷和網通,最終結果是電盈成為李澤楷和網通共同擁有的私人公 司,而電盈揹上巨債。我要指出兩點︰一、李澤楷和網通一借一還必定事先安排妥當,俗稱Back-To-Back,風險極低,但因為一借一還出現時間差別, 風險是低,但不會是零。金融海嘯中見到,什麼百年一遇事件不斷發生,李澤楷實在要冒風險。

二、今時今日,連通用電氣及和黃融資也不是例行 公事,假如閣下能夠融資到150億元,會否投資電盈股票?從私有化細節看到,能夠借到150億元不是基於李澤楷和網通的信譽,而是香港電訊的還款能力。即 使不私有化電盈,香港電訊依然有能力借款。手握150億元,在遍地廉價資產的大平賣環境下,李澤楷選擇以溢價去收購電盈。關於電盈前景,分析員厚道一點的 評價是成熟,若果直接一點是停滯不前。此時此刻投資電盈不似是財技巨人所為,我不明白李澤楷為何要私有化電盈。

翻查資料時找到剪報,是《蘋果日報》08年11月5日引述李澤楷在私有化計劃宣布當日講出私有化動機︰「在現時這個可怕的股市中,我希望可以為電盈小股東做點事。」在財技的出發點來看,動機可能真的是為股東做點事,只是李澤楷表達對電盈小股東關心的手法相當有趣。

過去幾個星期,李澤楷顯出罕有凝聚公眾、傳媒、政黨的能力。中央、西環、特首做不到的,李澤楷做到了——全港市民、全部傳媒(有人指出我心愛的一份報紙護主心切,但我寧願相信是貫徹冷靜作風)、全部政黨同一方向破口大罵;一件重要事件得到全城共識,是香港回歸後罕見。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65

上一堂財技課-華人置業(12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6/LTN20090316170_C.pdf


該公司公佈業績。


該公司轉盈為虧,由去年賺81.96億,變成蝕14.94億,物業減值74.68億所致。


大股東回購TCI股票後,當然要在公司拿回啦。


他首先不停回購股票,又加自己人工。今次業績雖減定期的末期股息至1仙,但是又派特別股息99仙,即派1元1股,又講故事話回饋股東支持,今次派出及回購的現金多於核心盈利。


其實目的是為之後不派息,又要自肥拿回花的資金鋪路。


最啜核業績公告中有一句:


如建議派付末期股息及特別股息獲股東通過並予以派發,本公司的現金結餘將以該數額減少。當本集團於往後幾年遇上銀行借貸融資困難,本公司透過發行股本,當中包括以供股形式向股東集資。

炒股幾年的人,當然不知他有甚麼事情啦,但炒股多於二十年的人,一定明白他著名的事是甚麼,脫苦海兄都曾經講過幾件: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555


香港股壇玩野玩的最出色的可以講係劉先生,除了以前提及過的「狙擊」、「抽水」之外,佢仲玩過一樣唔係常人做到的事「賣完 檯之後買返同一張檯」。話說當年興炒工業股,劉先生同一位朋友夾份將風扇公司上市,由劉先生做大股東,朋友做第二大股東,之後唔夠一年,佢老哥宣佈自己已 經將手上的股權賣晒,朋友至係大股東,股價當然大跌,朋友仲將佢踢出董事局。劉先生卻在低位再買返公司的股票,再次成為大股東後,再將朋友踢出局!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479


約在十多年前,「增高丸」一系的公司供股供到停不了,可能當事人都覺得不好意思如此乏味,實行搞搞新意思:大送窩輪。例如「棍頭買地」一次過免費送 出三種窩輪:一隻幾個月命,第二隻兩年命,第三隻四年命、八八、九零、九二,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另外「增高丸」及「支那玩野」亦大送窩輪。全部都係低價 行駛,必定有內在值,保證唔係廢紙。


我聽完這句心都涼,但是回念一想,自己公司有錢,為何不去還債,走去派息?之後先供股?


哈哈,之前講過大股東缺水,在公司拿錢就可以。回購可以「高價」賣股票畀公司,供股可以操控買貨的股價,這樣一買一賣,想賺幾多錢都可以。


如果供股,要集多些錢,就派股票出街,要街外人接,然後先供,才可以拿多些錢。現在問題來了,如何才能集街外錢,搞到間公司易於買賣?


當然就是搞平公司最低入場費,幾千元可以買一手,加以本身公司擁「貴重資產」,有「大折讓」,今年又派高息,仲唔成為各年資淺投資者的標的?


對於此,公司自有設想週到之處。


公司在業績公告稱,每手股數由1,000股,變成500股,最低入場費降低一半,只是4,550元有交易,大家快來買呀。


人地做福布斯富豪,不是偶然,要有技術,要有天時,要有運氣。從公告來看,他的技術無疑一等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4

多收了十来亿港元:香精女王朱林瑶的财技图谱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090407/02286068745.shtml


 赵奕

  昨日,摩根大通将华宝国际(6,0.01,0.17%)(00336.HK)的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目标价维持6.2港元。摩根大通称,“主席”频减持添忧虑,即使计入上日跌幅,股价年初至今仍跑赢大市20%,但并不预期可持续。

  这里的“主席”即指董事长朱林瑶,她在2006年8月借壳上市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次减持,所持华宝国际股权从最初的97.57%下降至56.46%。按照昨日收盘价6港元计算,加之此前4次套现所得,朱林瑶身家应在140多亿港元。

  但是直到今日,外界对这位中国最年轻的女富豪,除了那些代表财富的数字符号,依然知之甚少。

  隐形女富豪

  2007年,朱林瑶以135亿元的资产名列胡润富豪榜第44名。她1970年出生在四川,2008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十亿美元级女富豪。

  这位女富豪发迹后就甚为低调,不是2006年8月借壳香港上市,朱林瑶和旗下公司还在公众视野之外。胡润本人表示朱林瑶极其神秘,在公众视野中难觅此人信息。除了上市公司的公开材料,关于该女富豪的其他信息,胡润本人无法获悉。

  而据朱林瑶公司的员工对媒体回忆,和别的老板不同的是,她很少在员工面前诉说自己的发家史,也不喜欢讲自己的奋斗历程,而更愿意和员工一起探讨上市公司的业务,因此大家对于老板个人的发展轨迹知道得并不是特别清楚。

  根据资料,朱林瑶1990年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香精香料贸易公司,开始了事业的起步阶段。并将自己的香精香料生意从上海带到香港。2004年成立华宝国际。2006年8月华宝国际借壳上市。

  为朱林瑶与其丈夫林国文 “做媒”的也是香精香料业。1963年9月21日出生于广东电白县树仔镇的林国文此前已在深圳创立了华宝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林国文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了上海华宝公司,而朱林瑶1996年在上海嘉定成立了华宝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两人在上海因香精业务,结识并结合。

  2004年,华宝集团收购上海家化旗下一企业,并成立了上海华宝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一跃成为食用香精领域的重要生产企业。

  目前,烟用香精和食用香精已成为华宝国际最重要的两大业务。华宝集团已跻身内地最大的香料香精生产商之列,并在上海、云南、广东、德国设有研发中心。而4年时间,朱林瑶的财富金额通过资本运作从40多亿港元涨到140多亿港元,成为产业与资本运作的高手。

  “香精女王”

  华宝集团发展12年内,一跃成为亚洲地区市值最大的香精生产企业,与朱林瑶的企业运作能力分不开。其中,最主要的发展路径为与卷烟厂开展股权合作。

  烟用香精是华宝集团营收的主要贡献者,约占总营收的90%。华宝集团创立伊始,就开始涉足烟用香精市场,十年内发展成为内地最大的烟用香精生产商,这与其对烟用香精市场的判断密不可分。

  朱林瑶独具慧眼采取与卷烟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合资设立香料香精生产企业的模式。如2001年7月,华宝集团与红塔集团合资设立云南天宏,华宝集 团持股60%,云南红塔集团持股40%。目前,云南天宏成为红塔集团旗下各香烟品牌所用香精的主要供应商。此后,公司与颐中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 司都成立了类似合资公司。

  目前华宝集团成为全国十大烟草集团中8家的长期合作伙伴。考虑到烟草香精的成长性不足,2004年朱林瑶开始进入食用香精和日化香精领域,开始全面打造香精产业链条。

  2004年4月,华宝集团与上海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华宝孔雀,正式进入食用和日化香精香料领域。2005年1月,华宝集团收购威海麦福绿色产业科技有限公司20%的权益,并将其更名为威海华元。

  中金公司分析师袁霏阳长期跟踪华宝国际,他向CBN记者表示,从目前公司营业收入结构来说,转型食用香精的过程还在进行中,食用香精所占比例仍为12%左右,占绝对少数。

  大显财技

  带领华宝集团发展成为内地最大的香精香料生产商后,朱林瑶依旧保持着低调的风格,至今从未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不过,因为登陆资本市场,朱林瑶的财技也逐步浮出水面。

  2004年,朱林瑶选中的壳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力特有限公司(下称“力特”,00336.HK)。力特的主营业务为电脑相关产品,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管理层有意引入新的股东以增强资金实力。在内地香料香精市场已具规模的华宝集团,正好也有意对接资本市场。

  2004年3月,力特以每股0.1港元向朱林瑶控股100%的Mogul Enterprises Limited发行1.731亿股普通股、5.269亿股可转换累计无投票权优先股,并赋予其0.49亿股认股权证,并更名为华宝国际。朱林瑶因此拥有华 宝国际已发行股份的90.99%,朱林瑶以约7000万港元的成本完成借壳。

  由于朱林瑶的产业背景及资产注入预期,华宝国际借壳完成后复牌首日股价报收1.3港元,朱林瑶获得约10倍的账面盈余;长期来看,借壳为华宝集团后续资本运作铺平了道路。

  借壳上市约两年后,朱林瑶启动资产注入工作。2006年4月,朱林瑶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100%控股的Chemactive Investments Limited(下称“Chemactive”),并将内地香料香精产业的核心资产悉数划转至Chemactive名下,产能达16000吨,占华宝集团 总产能的80%以上。

  2006年6月6日,华宝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有条件收购朱林瑶持有的Chemactive,估值39.96亿港元,作为支付对价,公司将以 1.8港元/股的价格,向朱林瑶发行及配发2219731526股新可转换优先股。注资后,朱林瑶持股比例更是上升至97.57%。

  复牌当日,华宝国际大涨29.03%,报收2.4港元/股,同时,由于优质资产的注入,华宝国际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在股市转牛的助力下,其股价一路走高,2007年11月一度高达8.24港元。股价上涨令朱林瑶的财富大幅升值,跃级成为身家20亿美元的富豪。

  注资完成后,朱林瑶即开始套现,从2006年8月开始至今,朱林瑶先后减持4次,减持的41.11%股份共套现了43.96亿港元。套现总额加 上目前所持股票市值,朱林瑶身家应在145亿港元以上,倘若2006年其以内地资产赴港上市的方式来操作,即便按照今日26倍市盈率来计算,她的身家最多 也只有133亿港元。相当于朱林瑶平白多“收”了10多亿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全国香精香料行业总企业数约600家,其中2/3为香料生产企业,1/3为香精或香精香料并举企业,大量现金在手,朱林瑶将能在未来3~5年的产业整合中左右逢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