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期貨收盤丨黑色系表現低迷 螺紋鋼跌近3%

5月12日消息,國內期市收盤漲跌互現,黑色系低位震蕩,螺紋鋼、鐵礦石、熱卷跌超2%,鐵合金小幅飄紅;化工品、有色金屬漲跌不一,玻璃、塑料漲超1%,滬鉛跌超1%;貴金屬雙雙走升;農產品亦現分化,兩粕雙雙下挫,菜粕跌超2%,油脂類飄紅,棕櫚油、鄭棉漲超1%。

消息面上,從供需面來看,由於目前噸鋼利潤空間仍存,鋼廠生產依然處於高位。據中鋼協統計,4月下旬會員鋼企粗鋼日均產量186.5萬噸,旬環比增幅0.83%,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去產能方面,當前全國已共退出鋼鐵產能3170萬噸、煤炭產能6897萬噸,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西本新幹線分析師邱躍成指出,這一進度超出市場預期,也意味著下半年去產能已基本不會再有壓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預期。不過目前國家政策對“地條鋼”查處嚴格,意味著短期去產能仍將維持高壓態勢,對市場信心將形成一定提振。

需求上,出口量仍同比大幅下降。據海關統計,4月份我國鋼材單月出口量僅為649萬噸,同比下降28.5%。

西本新幹線認為,當前國內鋼市所面臨的基本面多空交織,一方面現階段去產能及環保執行非常嚴格,“一帶一路”會議召開在即環保限產仍有加碼趨勢,市場資源整體偏緊;另一方面當前鋼鐵去產能已完成全年任務60%以上,後期去產能壓力減小,在當前全球央行縮表、國內樓市調控加碼的情況下,市場對遠期供大於求的擔憂仍在加劇。預計短期國內鋼價或將糾結運行。

玻璃方面,期貨貼水現貨亦是支撐期價走高的一個重要因素。5月11日,玻璃期貨收報1278元/噸。現貨價格方面,據瑞達期貨數據,華北地區,河北安全5mm浮法玻璃出廠價報1302元/噸,大光明5mm浮法玻璃出廠價報1277元/噸。華中地區,武漢長利5mm浮法玻璃現貨價報1549元/噸。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的不斷升級,資金開始向熱點城市周邊轉移。4月,一、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整體降溫,三線城市成交卻出現上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也呈現較大的差異化。2017年3月40個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分別為-4.58%、0.45%和29.35%。熱點城市之外的地區表現仍舊偏強,對中期平板玻璃用量有一定的支撐,目前房地產調控尚未造成玻璃實際需求的大量減少。

雖然房地產政策性利空影響尚未完全體現,但在近期生產線複產導致玻璃市場供給壓力增加,加上後市農忙、梅雨季到來等季節性因素帶來的淡季預期影響,玻璃期價持續反彈面臨一定壓力,後市將再次回歸偏弱震蕩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70

4月財政收支增速回落明顯 土地房地產收入表現搶眼

告別一季度財政收支兩位數增長,4月份全國財政收支增速下滑明顯。

財政部網站公布的2017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784億元,同比增長7.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63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3.8%。

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支出增速回落明顯,今年一季度這兩個數字分別高達14.1%和22%。不過這符合此前官方預期。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劉祝余此前在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告訴第一財經,二季度財政收入增幅可能會回落甚至明顯回落。原因包括價格對財政收入的拉動作用將趨於減弱,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放緩,減稅降費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4月5月財政收入基數高。

財政部解釋,4月支出增幅較低,與前期加快支出進度有較大關系。

盡管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低於收入增速,但從1~4月累計數據看,支出增速高於收入增速,這也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正在發力。

今年4月1日起,2000億元降費政策正式實施,5月1日左右3800億元的減稅政策也已公布並逐步實施,這將直接形成財政減收,但減稅降費本身是積極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減收來給企業減負,實現放水養魚,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財政部稱,初步分析,受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回落、減稅降費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等影響,後期收入增幅可能繼續呈放緩走勢。

具體來看4月稅收數據,第一大稅種增值稅降幅達兩位數,拉低本月稅收收入增幅8.6個百分點,這主要受去年高基數和營業稅改增值稅翹尾減收影響。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反映企業利潤仍保持較高增長。個人所得稅增速回落至個位數。

4月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仍保持高增長。

比如契稅同比增長27.1%,房產稅同比增長26.2%,耕地占用稅同比增長63.1%。

1~4月累計,政府性基金中的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2767億元,同比增長36.4%,超過一季度6個多百分點,仍維持高增長。

不過,財政部匯總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是根據企業繳納土地資金入庫時間,而非合同簽訂時間。這意味著,財政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數據,其實更多反映的是去年下半年的土地出讓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74

公關團隊表現不力  特朗普暴怒斯派塞或下崗

據多名政府官員透露,由於在回應解雇前FBI局長科米問題上表現不佳,前後矛盾的言論引發重大爭議,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考慮重組白宮公關團隊。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特朗普尚未決定是否替換目前的白宮新聞發言人斯派塞,在完成兩天的海軍預備役任務後,周五斯派塞又回歸主持了當天的白宮新聞發布會。這位官員透露,特朗普這些天很焦慮,正認真考慮對自己的媒體公關及戰略團隊進行一次大規模重組,並改變現有的媒體溝通方式。

特朗普要求科米少說話 斯派塞避談白宮錄音裝置

特朗普與科米的政治大戲還在持續。周五早上特朗普發表推特稱,科米最好指望不要有我們間的對話錄音流出。周四特朗普接受NBC采訪時坦誠解雇的決定是自己做出的,與司法部的建議無關,並透露在一月的一次晚宴上,科米主動走近特朗普,告知其不是調查對象。但這隨後遭到了多名FBI官員的否認,周四晚間接受NBC采訪時,他們表示晚宴是特朗普安排的,任何情況下科米都不可能談論調查對象。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當天白宮新聞發布會上拒絕對白宮內是否有錄音設備及特朗普是否有對話音頻做回應。

在去年大選中曾助特朗普一臂之力的維基解密隨後表示將懸賞10萬美元尋找這份“可能存在”的音頻。

特朗普考慮改革簡報制度 親自上陣或取消發布會

根據FOX新聞播放的預告片,在例行周六全國講話中,特朗普將談到自己考慮放棄沿襲一個世紀的白宮每日新聞發布會制度,由自己操刀完成每兩周一次的簡報會。特朗普稱斯派塞為“完美的人”,但拒絕回答是否會保留他白宮發言人職位。

白宮正經歷特朗普上任以來最艱難的一周,突然決定解雇正在加緊調查俄羅斯與特朗普競選團隊聯系的前FBI局長科米令輿論嘩然,隨後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解釋工作前後矛盾,令特朗普不得不多次親自出面進行回應。

可是周四首次面對熒屏接受NBC采訪的嘗試並不足以解決問題,於是就有了周五在推特上的“開火”。在警告科米之前,特朗普首先炮轟“假新聞媒體”,連帶再次將涉俄調查歸因於民主黨“輸不起”,隨後含蓄的批評了自己的媒體團隊,“作為一個活躍的總統,不可能讓發言人對所有事情都能準確回應”,然後便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也許確保準確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取消所有未來的發布會,用書面回應替代?”

斯派塞自己有苦說不出,他在周五的發布會上表示,所有回答準確性問題主要是因為特朗普繁忙的行程引起的,有時候都看不到他,就無從了解其所有想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46

“跌”出新高度,這次真不一樣?工行、建行等6大金剛在2次歷史大底附近的表現是這樣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10/1104140.html

導語:最近,火山君發現,在大盤瀑布直下的局勢下,有一類股票“跌”出了新高,並且還是大盤股,它們就是工行、農行、建行,以及三家保險公司,這其中有何奧秘?今日火山君就給大家扒一扒!

羨慕嫉妒啊,這是在拉仇恨的節奏啊!

最近小夥伴們手里的股票都跌成狗了,可是一些銀行股卻持續創新高,高傲得沒有朋友啊!想想也是蠻後悔的,為啥當時不買呢?要是買了它,就能夠成功避過大跌啊......

先來看幾張圖吧!看看這些銀行股的股價是多麽的強勢!

1,次新銀行股里的常熟銀行和吳江銀行今日創出歷史新高,江陰銀行和張家港行近期調整幅度大,可見次新銀行股還是存在分化的。

2,國有五大行,工農中建交,工行、農行、建行的股價最強勢,完全看不到熊市的氣氛,比較來看,交行和中行在五大行之中股價要弱一點。

3,其他銀行股來看,分化也是蠻大的。火山君發現,招商銀行股價走勢較強,其他的如南京銀行、平安銀行股價表現還是較弱。

除此之外,保險股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壽近期的股價表現也很強。

從上面的個股來看,誰要是買到工行、農行、建行、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無疑是幸福的人,當然還有那些空倉或者倉位很少的人。

在火山君的4月20日、4月23日發布的文章之中,面對個性十足的白馬股,很多人都在思索要不要追?火山君從歷史數據之中發現,在滬指的歷史大底附近,白馬股均出現了補跌,這向粉絲們揭示了白馬股可能存在補跌風險,以及股市可能還沒到歷史大底。

近日白馬股的標桿貴州茅臺稍有一些補跌跡象,驗證此前的報道。

從今日來看,貴州茅臺補跌幅度相較歷史幾次大底的下跌幅度來看,還不算大,這表明了市場避險情緒依然較高。

近日,關於大盤的風險,火山君最近說得比較多了,比如在本周一晚,火山君向粉絲們說了8個經典字:抄底不急,逃頂要快!

面對著工行、農行、建行、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的彪悍走勢,火山君今天又突發奇想,想帶大家去看看這6只票在滬指幾次大底附近的股價表現,這樣也有助於大家去判斷滬指歷史大底在哪里,對於這六大金剛能否可追,也給大家帶來另一番思考。

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分別了比較這六大金剛在2008年1664點附近,以及2013年1849點附近的股價表現。

中國人壽,2007年上市的,在2008年9月11日-2008年9月18日期間股價下跌20.66%,同期滬指下跌11.85%,跌幅遠大於滬指;在2013年5月29日-2013年6月25日期間股價下跌17.79%,同期滬指下跌15.59%,與滬指跌幅相近。

中國平安,2007年上市,2008年9月1日到2008年10月28日期間股價跌幅54.49%,同期滬指跌幅26.09%,跌幅遠大於滬指;在2013年5月29日-2013年6月25日期間股價下跌14.98%,同期滬指下跌15.59%,與滬指跌幅相近。

新華保險,2011年上市,在2013年5月29日-2013年6月25日期間股價下跌1.49%,同期滬指下跌15.59%,強於滬指。若是從在2013年5月29日到2014年3月21日,期間股價下跌21.28%,同期滬指下跌11.79%,跌幅大於滬指。

工商銀行,2006年上市,在2008年9月11日-2008年9月18日期間股價下跌23.73%,同期滬指下跌11.85%,弱於滬指;2013年6月6日到2014年3月11日,期間股價下跌18.35%,同期滬指下跌11.88%,弱於滬指。

建設銀行,2007年上市,在2008年9月11日-2008年9月18日期間股價下跌23.03%,同期滬指下跌11.85%,弱於滬指;在2013年5月31日-2013年6月25日期間股價下跌11.99%,同期滬指下跌15.46%,稍強於滬指。若是從2013年5月31日-2014年3月12日來看,期間股價下跌16.62%,同期滬指下跌13.81%,下跌幅度稍大於滬指。

農業銀行,2010年上市,在2013年5月29日-2013年6月25日期間股價下跌8.39%,同期滬指下跌15.59%,稍強於滬指。若是從2013年5月31日-2014年3月12日來看,期間股價下跌10.66%,同期滬指下跌13.81%,下跌幅度稍小於滬指。

從以上比較就可以發現,在2008年的1664點和2013年的1849點歷史大底附近,上述六大金剛的股價跌幅大於滬指,或者跌幅與滬指相近。

目前看看,六大金剛與滬指在今年4月10日到今日的漲跌幅比較。

從去年2638點以來,六大金剛的股價走勢一直較強,火山君從今年一季報發現,證金公司增持了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工商銀行、建設銀行。

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發現,從4月1日至今,滬股通凈買入中國平安7.66億元,凈買入新華保險1.37億元,凈賣出農業銀行1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人壽則沒有出現在上述時間內的滬股通十大成交股榜單中。

除了滬港通資金外,那麽還有哪些資金在做多六大金剛呢?不得而知!

在5月2日,火山君發布的文章《白馬股海信罕見跌停,熊市最後第4階段我們正經歷?這個指標很關鍵!》之中指出,熊市第三階段,就是個股大分化,當分化達到極致之時,就將邁入熊市第4階段。根據上面六大金剛的數據也可發現,在滬指的幾次歷史大底之中,它們與大盤同步下跌,或者跌幅大於滬指,那麽這次會不會是個例外呢?

火山君發現,有的專業人士認為,這是因為6大金剛的市盈率低,但是為啥在2013-2014年期間,6大金剛市盈率低,但股價卻毫無特色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98

4月規上工業增速6.5%表現穩健 工業機器人產量增五成

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5%,增速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稱,1-4月份相關指標的累計增速基本上都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穩定增長態勢,工業發展趨於平穩和穩中向好,市場的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集體企業增長1.9%,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5.5%。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制造業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8%。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上述數據比較平穩,4月份的指標比3月份低一點在意料之中,因為今年一季度的工業增加值數據是個高點,“一季度的高點是‘十二五’以來結構調整取得成果累積的體現,但是不可能一直持續那麽高。”

在四大經濟類型中,備受外界關註的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幅度也較大。胡遲說:“因為前期壓縮產能過剩成績明顯,加上大宗商品上漲等因素,國有企業效益提升很正常。從整體趨勢來看,工業發展趨於平穩和穩中向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誌宏在發布會上表示,工業結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勢頭良好,工業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4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8和3.8個百分點。 而1—4月份,這方面的數據表現也很不錯: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了13.1%和11.5%,增長幅度要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和4.8個百分點。

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幅度顯眼

此外,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創業創新勢頭良好。一些技術水平比較高、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產品在大幅增長,1-4月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7%,SUV汽車產量增長21.7%,太陽能電池增長18.2%,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0.9%。可以看出,在上述四大類型的產品中,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幅最大。

事實上,工業機器人業務正在蓬勃發展。就以制造業重鎮深圳為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拿到的數據,2016年深圳市主營業務為機器人或從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企業469家,產業產值約787億元,同比增長24.92%,工業增加值約288億元,同比增長26.87%。其中,工業機器人的產值占七成以上,工業增加值約206億元。

與此同時,從工業生產的數據當中也發現,4月份596種工業產品當中,419種產品的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增長面達到70.3%。邢誌宏說:“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產銷率4月份達到97.6%,同比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這就反映我們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繼續呈現改善的趨勢。”

邢誌宏補充道:“當前供求關系的改善還有更加難能可貴的地方,那就是這種改善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實現的。也就是說,是通過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給,新的供給創造新的需求,在供求兩個方面的結構都在優化的前提下出現的供求關系改善,不僅僅是一個周期性因素影響的結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04

股票投資組合表現回顧(三)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7-02

最近兩個多月的股票市場持續上揚,我再次更新了2016年1月11日首次公開的股票投資組合,看看其表現能否跑贏大市(之前我在今年4月回顧了一次 <股票投資組合表現回顧(二)>)。結果令我滿意,反映自己的選股能力還可以吧!

假設過去18個月(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一直持有當初的股票投資組合,期間完全沒有買賣,那麼,股票投資組合的總回報率(相當於資本增值和股息之和)會是36.1%,利潤也不錯!跟恒生指數的總回報率34.1%及盈富基金(2800)的總回報率35.2%比較,分別多出2.0%和0.9%,算是稍為跑贏大市。

長遠來說,股市是秤重機,股價最終都會反映企業本身的業績和內在價值。在我的股票投資組合中,表現最佳的三隻股票依次序是廣汽(2238)、銀河娛樂(027)和金沙(1928),股價分別大幅攀升127%、124%和78%。廣汽今年第一季業績超預期,雖然股價急升,但我認為估值仍然偏低,我會繼續持有。不妨參考我之前的Blog文 <廣汽第一季業績亮麗(十一)>。至於澳門博彩股,雖然賭收復甦,行業前景樂觀,但我計算過,銀娛和金沙現價的估值已經稍為偏高,投資者不宜高追。詳細的估值計算,可以參考最近的Blog文 <銀河娛樂估值稍為偏高(六)> 及 <金沙中國估值稍為偏高(二)>。

表現最差的三隻股票是聯想(992)、瑞安房地產(272)和經濟日報(423),前者股價下跌24%,而後兩者股價分別上升只有3%和4%,反映它們差勁的業績和業務前景。經濟日報剛於周一公布了FY17財政年度業績,全年純利倒退50%至二千九百萬港元,令人失望,引致股價大跌。緃使它們的股價低迷,我也不會考慮增持。

由於我的投資策略傾向挑選優質股長線投資,因此目前的股票投資組合跟去年時的大致相同,變化不大,只是個別股票和板塊所佔的比重有輕微變動而已。對於自己的愛股,尤其是太座的「長線三寶」------港交所(388)、匯豐(005)及盈富基金,相信未來5至10年都會出現在我的投資組合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521

阿里京東跑贏美國龍頭股!科技QDII基金表現亮眼

今年美國科技股牛氣沖天,標普500指數今年的漲幅不到10%,而信息科技板塊漲幅已接近23%。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在美上市的科技股的漲勢更為驚人,如陌陌、京東、阿里巴巴等幾大領跑者甚至跑贏了美國漲勢最高的臉書、蘋果、亞馬遜。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今年以來陌陌漲幅約150%,京東約87%,阿里巴巴約80%,這令臉書這一美國科技股中的“龍頭”也黯然失色,臉書(Facebook)年初至今漲幅近49%。高盛早前載報告中提及了FAAMG這個新概念,其分別代表臉書、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和谷歌(Google)的首字母縮寫。FAAMG市值占到標普500指數的近13%,但卻貢獻了今年40%的漲幅,這些股票也是對沖基金的重倉股。

中概科技股的傲人走勢也直接體現在了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收益之上。“今年銀行有兩項中國科技股相關的QDII基金(美元),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20%和27%(不計匯率),漲幅可觀,股市整體走強、科技公司盈利喜人、中國經濟回穩、投資情緒樂觀等都是背後的主因。”渣打銀行中國財富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所謂QDII,就是投資者在國內購買人民幣基金,由基金統一兌換成外幣後,進行全球投資,不會占用居民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用的額度來自於擁有QDII額度的機構。那麽這些QDII基金或是美國科技股還能買嗎?

王昕傑稱:“從歷史數據來看,中概股的波動性大於美國整體的科技股板塊,因此我們需要關註下半年中概股的波動情況。從股票角度來說,我們最看好歐洲區和新興市場股市。”

中概科技股漲勢驚人

其實,這一波中概科技股的暴漲也來源於全球樂觀投資情緒的拉動。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香港恒生指數漲幅18.47%,韓國KOSPI指數漲幅16.64%,標普500指數漲幅8.68%(信息科技板塊漲幅已接近23%),中國的“漂亮50”——上證50指數漲幅也高達16%。

之所以美國科技板塊漲勢尤其猛烈,“這更多程度上這波科技股牛市更像是一個補漲(catch-up)而不是泡沫。因為去年受‘特朗普牛市’帶動的板塊多是金融、基建等,而矽谷的那些企業去年顯然沒有受到‘特朗普行情’的照顧,因為減稅等政策真正惠及的公司是那些在美國本土繳稅的企業,因此FAAMG今年都出現了很大程度額補漲。”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記者表示,中概科技股自然也會受到市場情緒的拉動。

他也強調,“除了中國經濟回穩,其實此輪的大漲邏輯也在於,市場人士認識到了中國互聯網已經不是單純拷貝美國模式,而是有了自己的方向,所以龍頭股自然也會獲得青睞了。”

值得註意的是,市場也不是一股腦地“亂買”,“例如攜程和途牛,前者一年漲幅高達約28%,而後者則是-9%。”司徒捷告訴記者。

當然,盈利才是王道。“過去投資者炒作的‘未來’其實現在都正在發生。以前投資者認為例如京東、網易等公司要實現盈利可能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但現在多家企業財報都十分亮眼。”王昕傑對記者稱,“以前不賺錢都願意投資,現在賺錢了股價上升也理所當然。”

這些被熱炒的中概股即將迎來財報,網易已於本周三公布財報,而京東、阿里巴巴和陌陌將分別於8月14日、17日和22日公布財報。

其實,看一眼一季度的“成績單”就能窺斑見豹。大多數中概科技股企業的業績都超出預期,與去年的低潮相比,頗有“揚眉吐氣”的意味。

例如,微博一季度營收達1.9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億元),同比增長76%;凈利潤為5,780萬美元,同比增長278%;阿里巴巴一季度總營收增長大約60%,至385.8億元人民幣(約56億美元)。核心的電商業務營收增長47%,至315.7億元人民幣,前一季增長45%。

值得一提的還有京東。其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1.2%,盈利14.6億元人民幣,超2016全年。此前,京東公布的2016年全年凈利潤為10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同期增速達211%,這是京東在連續巨虧10余年後,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機構認為,京東一直以來以自營和自建物流為主的模式,不可避免帶來一段時間內的高投入和低利潤率。但“陣痛期”的同時,用戶體驗的提升、粘性的加強、市場份額的擴張卻為接下來規模效應的釋放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概股還是一個估值窪地,一季度百度明顯跑輸,但二季度就追了上來,預計後期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司徒捷稱。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科技股可能進一步走高,因為其市值小於美國科技股。眼下,阿里巴巴的市值接近4000億美元,而亞馬遜的市值為4780億美元。百度的市值為780億美元,而Alphabet的市值為6480億美元。

網絡券商E-Trade的高級經理David Russell說:“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富裕的經濟體。我們看到電子商務消費者的崛起。”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全球研究分析師Peter Donisanu則表示,鑒於增長機會,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中國科技巨頭將“更加受到國際認可”。

在中國,網購是一個比美國更大的業務,且增長速度更快。根據官方統計,中國在線銷售實體商品規模今年上半年上漲了28.6%,達到2.37萬億元人民幣,網絡零售占零售總額的比例從2016年上半年的11.6%上升到了13.8%。

相比之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同比增長14.7%,達到1057億美元,占零售總額的8.5%。

根據美國期權市場的數據,6月27~30日,京東的平均單日期權交易規模為25606合約。而上周,這一數據跳漲至41632合約。交易員上周每天買入16000-54000合約的京東看漲期權,而看跌期權的購買量為6500-13000合約。

QDII基金表現亮眼

當年在QDII基金誕生之初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戰績最慘烈的基金凈值縮水超過70%。因此,這一“開門黑”令QDII基金在投資者腦海中留下了不佳的第一印象。

其實,去年至今,QDII基金的表現都十分亮眼。QDII基金的優異表現取決於三大因素——匯率收益、資產上漲收益和全球穩步複蘇的大背景。不同點在於,去年QDII基金的吸引人之初更多在於美元匯率升值的優勢,而今年則更在於海外股市的漲幅。

根據記者統計,2016年,QDII產品的業績跑贏國內資產平均收益率。國內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2.20%,混合型基金-4.24%,債券型基金0.09%,而QD基金平均收益率為6.54%。2017年,QDII基金漲幅大都跑贏了去年,而部分相關科技類QDII基金漲幅都接近30%。

漲幅已如此猛烈,這類科技QDII基金或美國科技股接下來還能買嗎?

王昕傑對記者表示,今年在美上市的科技股仍有幾大基本利好。一是盈利仍有望持續增長;二則是減稅預期,特朗普鼓勵科技巨頭將海外的收入匯回本國,並將給予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海外收入匯回後,可能是減稅或者免稅。如果只做財務投資,公司就會用現金來回購股票或者發放紅利,這將會推動股價;第三,今年美元弱勢,而科技股大部分營收來自於海外(五到六成),這也將使得營收更加美觀。

不過,王昕傑也提及,盡管中概科技股漲得猛,但波動性也較大。“過去幾年,只要中概股科技股跑贏了美國科技股,過了1~2季度後,中概科技股都會跑輸,例如,2015年初跑贏,四季度又有回調,因此中美兩邊走勢全年基本持平。現在中概股1~2季度跑贏,鑒於中概科技股波動性大於美國科技股,因此回調也可能更大。”

新興市場、歐元區股市有望跑贏

其實,跳脫美國股市、放眼全球,主流機構普遍認為,今年新興市場和歐元區股市的機會可能更大。

就歐元區市場而言,“如果說美國已經在邁向擴張周期的頂峰而轉入衰退周期,那麽歐元區可能仍要比美國晚兩年,眼下歐洲央行還在討論如何推進貨幣收緊,而美國早已經加息數次。”

王昕傑稱,我們的核心情境是,未來12~18 個月,美國及全球經濟將繼續以合理步伐增長。單純從統計學角度來看,未來12 個月任何時間內衰退爆發的概率為20%。

鑒於此,除了看好歐元區股市(金融股為主),“過去18個月我們對新興市場資產的看法更加樂觀。事實上,2月份我們調升亞洲除日本地區股票至看好區域的決定非常及時,這以後該地區股票大幅跑贏全球股市(13.7%相對6.9%的漲幅)。”他表示。

總體而言,驅動新興市場前景改善的關鍵因素,在於美元匯率的前景。由於美元走高,會令資金流出新興市場,減少其外匯儲備,增加其美元債務的成本,並且削弱新興市場央行專註於保增長而非抗通脹的能力,而這種情況有可能會迅速導致惡性循環。他稱:“如今我們進一步下調美元觀點,目前認為風險偏向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33

股價表現市值,市值體現價值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s04.html

    對於股票,有些朋友以為是,股票好比是企業貨幣,代表企業現有多少家產,其真實價格也就相當於企業的凈資產值,至於高出部分只能看做是市場溢價出來的泡沫。按照這個認識來做投資,毫無疑問,肯定不會吃虧,而且包賺。你想,一個好企業,你在它股價差不多等於或低於其凈資產值的時候買入,怎會不賺?這是一種追求確定性價值投資的方法,肯定管用。

    在這里,我們不談投資策略方面的問題,只談談由這個“股票認識”引申出來的一個話題:股價背後企業的價值與市值的關系。

    關於股票的價值,大致涉及到五項內容:票面價值、凈資產價值、清算價值、內在價值、市場價值。前面提到的那些朋友只是特別註重其中的凈資產價值。然而,對於股票,更有意義卻又不太好理解的是其市場價值,即股票的市值,這是因為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價值的集中表現,又因為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場價值經常發生變化,價格也就會不斷變化。我們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也就是股票的市場價值(市值)。而市值是企業價值的體現,反過來,亦可衡量企業的價值。

    我們知道,如果企業不放到市場上去交易,其價值究竟怎樣是永遠不得而知的。於是股票市場應運而生。股票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器,股價終將反映企業價值。

    關於這個問題,本人在小文《企業的價值與市值》(2015-11-19)中專門談到過。

企業的價值與市值[節選]
(2015-11-19)
    企業要從追求利潤最大化轉向追求價值(市值)最大化。
    根據現代金融學原理,優秀的現代企業家應該,一是,要使所有者(股東)利益最大化,竭力讓他們企業的價值增長;二是,要能使所占有的社會資源效率最大化,顯著地提高效率,這樣也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而要做到這兩點,企業價值是根本。
    那麽,企業價值是什麽呢?又何以體現呢?
    對於“企業價值”,百度百科解釋:“金融經濟學家給企業價值下的定義是:企業的價值是該企業預期自由現金流量以其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貼現率折現的現值,它與企業的財務決策密切相關,體現了企業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以及持續發展能力。擴大到管理學領域,企業價值可定義為企業遵循價值規律,通過以價值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企業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管理者、普通員工、政府等)均能獲得滿意回報的能力……”這麽個既拗口又抽象而晦澀的解釋!我們還是通俗一點地來講吧,盡管不太嚴謹和準確,但多少還能講明核心意思。
    傳統觀念認為,企業經營就是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然而,人們在圍繞這個目標運作中,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各級管理者很容易采取短期行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利潤,而輕視或不顧企業長期利益與健康發展,結果是,雖然短期利潤大增,但長期風險和不利因素加大,透支了未來,致使企業滑坡,實質上導致了企業價值下降。那麽,經營企業是不是應該著重於企業價值的提升呢?說對了!
    企業價值似乎是個很抽象的東西吧?那怎樣才能看得到和摸得著它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企業放到資本市場上去交易,由廣大的投資者通過交易來評定。不然的話,其價值到底何許是永遠不得而知的,用俗話說就是,是騾是馬拉出來遛遛。這有點類似於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倘若商品不交易,沒有價格,其價值是怎麽也體現不出來的。
    那麽,企業的價值又由什麽來體現呢?為了便於簡單明了地說明道理,我們不妨以股份全流通的上市公司為例,這時,企業股權的市場價值就相當於企業的價值,而企業股權的市場價值就是企業在股票市場中的市值。眾所周知,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即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這樣一來,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自然而然地和理所當然地就轉變成為追求市值最大化了,“企業價值”的問題也就隨之變得既簡單又直觀了。是不是?這可謂是個劃時代的進步!
    以企業市值最大化為目標就能較好地解決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因為市值不是由企業或企業家隨意而定的,而是由市場投資者通過交易“投票”得到的結果,即由市場決定的。而投資者最關心的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及其相應的抗風險能力怎樣,而不會只單單看重利潤指標有多少。這就是說,哪怕某家企業眼前利潤再大,但若投資者一旦發現,它是冒著未來很大的風險換來的,將有可能大大地損害企業的長期利益,是飲鴆止渴、殺雞取卵的行為,那他們不但不會把票投給它,而且還會拋售其股票。由此可見,股價是預期收益與其相應風險均衡的反映;股票價值是由企業價值決定的,反過來,它也反映了企業價值。這就是企業市值對價值的反映職能。
    隨便舉個近日“雙十一”阿里巴巴的例子吧。“雙十一”這天,阿里巴巴創出了歷史最高銷量912億人民幣,利潤大增,然而,當天其股價卻大跌,並且前後數天也連續大跌;而長期虧損的京東商城的股票則表現倒不錯。這說明了,投資者並不認為你阿里巴巴大賺一把就可提高價值了,而是恰恰相反,投資者預期你阿里巴巴將會牽連到大量售假售劣問題(當然,假貨劣貨並不是阿里巴巴制造的,線下到處都是,線上的阿里巴巴也控制不了,無法獨善其身),將有可能影響企業信譽,所以就拋售其股票,市值隨之減少,反映出價值下降。[在此,特別補充一點:由於阿里巴巴進步迅速,截至今天(2017年8月30日),市值達到了4262億美元,與巴菲特的伯克希爾(4396億美元)旗鼓相當,價值大幅提升!]
    關於企業的社會價值,也可依據企業的市值來做判斷。因為效率越高,價值也就越大,能夠獲得更多投資者青睞,企業市值勢必更高,表明市場看好其對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這也是社會對企業的要求,因此,投資者評判企業優劣,預判企業未來價值的變化,市值就是一項重要指標。
    誠然,企業市值不可能時時刻刻與企業價值吻合,在短期內往往難以衡量出企業的真實價值,有時甚至是很離譜的,這是因為市場並非總是有效的,人為幹預,蓄意炒作,都會致使市值遠遠偏離價值,不是虛高就是虛低。盡管如此,但這只能高(或低)得了一時,卻高(或低)不了一世,最終價值總要回歸,市值還是會比較準確地反映出價值的。長期而言,市場不但是有效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這已被股市幾百年以來的實踐所歸納證明。據此可知,所謂的市值管理靠炒作最終肯定是行不通的。
    雖然市值常與價值不符,但迄今又沒其他更好的方法來體現價值,價值只能由市值來表達,所以說,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就只能通過追求企業市值最大化來實現,這好像有點無奈吧?而資本市場的力量正是在這點上告訴你企業的價值何許,提示和鞭策你企業應該如何發展,這也就是上市的重大意義所在,上市並非簡單的股權融資之事。其實,股權融資成本是最大的,因為一旦上市,猶如背上永遠還不清的“債”。
    下面,舉個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巴菲特及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上世紀60年代初,伯克希爾剛上市時的股價是7美元,經過50多年,今天是204280美元,市值是1748萬美元,增長了將近3萬倍!這就是市值體現價值的最典型案例。
    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最後,讓我們一起來重溫巴菲特闡述企業管理的智慧之言:
    “盡管組織形式是公司制,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產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產聯系起來,而股東才是公司資產的真正所有者。
    “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向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凈資產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我們並不以伯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好一個“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看到了吧?巴菲特無時無刻不在追求價值(市值)最大化、所有者(股東)利益最大化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79

國內鋼價最近一周成交表現並不穩定,需求跟進並不充足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6/1165369.html

Upload_1511688737069.thumb_head

(圖片來源:PEXELS)

國內現貨鋼價漲幅有所擴大,觸及年內高位,但成交表現並不穩定,需求跟進並不充足。鐵礦石市場震蕩盤整,進口礦的港口庫存水平不斷攀升。

據國內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報收於156.09點,一周上漲1.46%。由於鋼材期貨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勢上漲,帶動現貨鋼價上行,並且觸及年內高位。就市場的成交情況來看,表現並不穩定,周初成交轉好,但在價格連續上漲的情況下,需求跟進不足,抑制了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動力。目前市場的庫存水平仍在相對的低位,同時主流鋼廠在新一輪定價上普遍開出漲盤,這兩點給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據分析,在建築鋼市場上,價格大幅上漲。上海、杭州、濟南等地噸價一周上漲10元至230元。從上海等地可以看到,螺紋鋼期貨市場大幅走強,現貨鋼價積極跟漲,庫存下降,商家和鋼廠挺價意願較強。到了周後期,價格漲幅稍有回落,但總體漲勢還是較為強盛。

在板材市場上,價格總體上行。熱軋板卷價格小幅上漲,上海、廣州、京津冀等地噸價一周上漲20元至110元;僅太原、烏魯木齊市場價格略有下跌。目前熱卷整體的資源量依然偏低,短期內市場的資源增量也不太明顯,這對於市場價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中厚板價格震蕩偏強,上海、福州、武漢等地噸價一周上漲10元至70元;僅京津冀、烏魯木齊等少數市場價格稍有下跌。目前市場庫存呈現下降的趨勢,因此部分商家對後市的鋼材價格比較看好,即使調整也不會下調太多。

鐵礦石市場以震蕩運行為主。據“西本新幹線”的最新報告,在國產礦市場上,11月份河北鐵精粉價格小幅下跌,噸價跌幅為5至10元左右。短期內,國產礦市場處於供需弱平衡的狀態。進口礦價格11月份整體圍繞噸價60美元的價位上下波動。截至26日,普氏62%品位進口礦指數報收於每噸62.3美元,較上月末上漲0.95美元。總體來看,國內市場對於進口礦的需求不及預期,但進口礦的供應卻在不斷上升,港口鐵礦石庫存持續攀升,目前已達1.36億噸的高水平。

相關機構分析認為,接下來國內鋼市面臨的因素多空交織:一方面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都處於低位,北方鋼廠采暖季限產使得市場供應收縮的預期依然較強;另一方面貿易商和下遊用戶對當前的鋼價已經產生一定的恐高心理,加之季節性消費淡季等因素,市場需求將面臨明顯的減弱。12月份國內鋼價的漲跌將會頻繁切換,整體呈震蕩運行的走勢。

來源:新華社

記者:李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76

奢侈品電商“寺庫”在美股大漲,A股的赫美集團將如何表現?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2/1189724.html

經歷數年“寒冬”的奢侈品電商行業似乎正在迎來第二春。自2017年10月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奢侈品電商企業“寺庫”股價持續上漲,目前的股價已經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新高。“寺庫”股價的強勢上漲表明,國際資本已經在高度看好奢侈品電商行業的發展。

“寺庫”股價快速上漲的背後,是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強勢複蘇。根據貝恩公司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在經歷了三年的減速期後,中國個人奢侈品消費在2016年第三季度迎來了反彈並在2017年強勢增長,其中,中國消費者在內地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增速超過了海外市場,內地市場增幅達到了20%,增幅創下了近6年來的新高。貝恩報告同時表示,線上渠道的奢侈品銷售額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整體銷售占比依然較低。

業內普遍認為,相比以往,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此輪複蘇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進行的,並且受到國際品牌廠商調低內地市場售價、國家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提高行郵稅、引導高端消費回流等多重有利因素的支撐,因此判斷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此輪複蘇更具可持續性。與此同時,中國消費的主力人群正在向80後、90後及00後的年輕群體遷移,而新一代消費群體相比他們的父輩更熱衷線上購物,有助推動了奢侈品電商行業高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過去一直堅信電商渠道有損奢侈品牌獨特性的奢侈品集團歷峰也改變了自己的信念,開始擁抱奢侈品電商。據法國《費加羅日報》最新消息,歷峰集團已經和意大利奢侈時尚電商集團Yoox Net-a-Porter達成協議,將以每股38歐元的價格收購Yoox Net-a-Porter剩余的全部股份,較當前股價溢價23.4%,總交易額約為28億歐元。資料顯示,歷峰集團成立於1988年,於1995年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旗下擁有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江詩丹頓、朗格表、Jaeger-LeCoultre、沛納海、IWC、萬寶龍、Dunhill、Lancel、Chloé等品牌,是繼LVMH和開雲集團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團。

就A股而言,目前赫美集團(002356.SZ)是A股市場唯一家以奢侈品品牌運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赫美集團在2017年陸續收購上海歐藍、崇高百貨、臻喬時裝、彩虹深圳、盈彩拓展、彩虹珠海幾家國際時尚品牌線下運營企業後,不僅形成了龐大的線下門店網絡,還囊括了超過40個(包括Armani、Hogan、Dolce&Gabbana、Escada、MCM、Versace等)國際奢侈品時尚品牌的授權,掌握了大量國際奢侈品品牌代理權資源。近期,赫美集團又公告擬以不超過2.5億元的股權轉讓款及不超過1.5億元增資款的總交易對價受讓國內知名奢侈品電商“尚品網”90%股權以及“和誠宇信”100%股權。對“尚品網”及“和誠宇信”收購完成後,赫美集團將形成奢侈品運營領域的完善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布局。

有業內人士認為,能拿到多少品牌授權是奢侈品電商平臺生死存亡的關鍵,赫美集團在收入大量品牌的授權後再去布局奢侈品電商無疑是一項更為穩妥的決策,有了足夠的品牌的授權資源的支撐,過去一直被品牌的授權困擾的“尚品網”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有望成為國內奢侈品電商領域最大的“黑馬”。

隨著“寺庫”在美股大漲,赫美集團作為A股市場唯一家以奢侈品品牌運營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擁有的奢侈品運營及奢侈品電商行業的投資價值或許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和認同。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報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