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何判斷一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當這個國家的總統開始威脅投機者的時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11

貨幣危機並非新鮮事,市場不難發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某個貨幣身陷囹圄。那麽如何判斷一個貨幣已經陷入危機呢?SitkaPacific Capital Management的顧問Mike "Mish" Shedlock有他自己獨到的看法。

首先Mish總結了六個明顯特征:

  1. 打擊 “貨幣投機者”
  2. 指責外部勢力引發貨幣危機
  3. 想辦法控制資本外逃
  4. “特赦”回流資金以期待資本回流
  5. 幹預匯市
  6. 匯率管制

Mish指出,如今的俄羅斯似乎完全符合以上六個條件。

周四華爾街見聞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放下狠話,承諾要以“嚴厲”的措施懲罰攻擊俄羅斯本幣盧布的投機者,為今年3月俄羅斯合並原烏克蘭自治區克里米亞辯護,還將國際社會反對他的人比作二戰時的德國納粹頭子希特勒。

此外普京還在講話中提出,俄羅斯需要關上 “資本外逃”的大門。而為了吸引資本流入,要“大赦”(full amnesty)回流的資本,不會對其征稅和調查。他承諾,要合法地讓資本回歸俄羅斯,稅收和執法的政府機構對此不會有任何疑問。為幫助俄羅斯企業,普京提出四年不會上調稅費。

而俄羅斯財政部長Anton Siluanov雖然重申了不會采取匯率管制,但是他強調政府和俄羅斯央行將通力合作,減少盧布貶值對俄羅斯出口商的影響。在Mish看來,這是匯率管制的前兆。

過去6個月以來盧布大幅貶值超過37%,俄羅斯央行為抑制盧布下跌已經大幅幹預匯市,但是效果有限。俄羅斯經濟在盧布和原油一同下跌的影響下,2015年面臨衰退風險。而在普京強硬表態、俄羅斯央行拋售美元之後,盧布也只是短暫走強。

44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46

中證報:本輪牛市不是“投機市” 短炒爆炒會透支上漲動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78

最近幾周A股瘋狂上漲,官方媒體頻頻發出警示,前有新華社評論A股瘋牛暗藏風險,本周一中國證券報評論稱,本輪牛市的特征不是“投機市”,而是“信心市”,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釋放的巨大紅利足以支持一輪長期的、穩步上漲的牛市。暴發戶式的短炒爆炒會透支上漲動能,破壞長期牛市的基石。

中證報在文章中提到,

要清醒地看到,改革紅利不是一天兌現的,牛市也不是唾手可得的。牛市需要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需要改革開放的不斷努力,需要市場制度體系的逐步營造,更需要理性的參與和冷靜的判斷。不研究基本面、不關心經濟周期,只會盲目跟風的投資者,將永遠陷在貪婪與恐懼的投資怪圈里無法自拔。盲目放大杠桿、無視風險管控,最終也將走到投資的斷崖。

其認為,中國能夠撐起中長期牛市:

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積累的經濟發展成果尚未在A股市場得到對等的體現。當阿里巴巴創造全球單日銷售記錄之時,A股市場尚不能把這個成果提供給中國投資者分享。還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優質的資產沒有通過A股市場發現價格、實現增值。在中國資本市場日趨完善的過程中,發展的紅利將逐步兌現,財富故事將一直講下去。

中國擁有全球最高的儲蓄率、最龐大的外匯儲備。中國還有3萬億元基本養老金、1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結余資金,基本都沒有投資股市。有近3萬億元保險資金可以投資股市(目前僅投1萬億元),未來理財產品和儲蓄資金的轉移、公募和私募基金大發展等都是潛在的牛市“生力軍”。然而這道資金閘門不會像泄洪一樣打開,從發展眼光看,資金進場的節奏必將與市場的發展步伐相適應。

中國加快對外開放也將打開A股向上的大門。隨著QFII進一步放開、滬港通等的開通,外部資金也將加快湧向A股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在未來數年會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具備國際交易、結算、儲備貨幣功能後,一國貨幣重估必然帶來本幣計價資產的升值。1948年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美元逐步成為國際化貨幣,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股市經歷了75年大牛市!中國股市也完全有基礎和條件在未來數十年中細水長流地品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果實。

長期牛市最大的底氣就是改革的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政體制改革一馬當先,已經取消了600多項審批。未來利率匯率市場化主導的金融改革、水電煤等要素資源價格改革、財稅改革、土地改革、國資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等,還將不斷釋放經濟新動能,長期支撐牛市。

昨天,新華社也提到,如果沒有基本面的支撐,股價越上漲,風險越積聚,暴跌隨時可能觸發。到時候,傷害的是市場信心,受損的是最為弱勢的中小投資者。

過去兩周滬深股指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8.13%和20.82%,單日成交量突破萬億,證監會稱,這輪牛市中80%的成交量由散戶貢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690

外匯投機者狙擊人民幣 央行拒絕加入貨幣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70

人民幣過去一段時間的強勁跌勢引發了市場極高的關註度。外匯投機者直接“對抗”中國央行的情況為三年來首次。

人民幣11月觸及6.11高位之後,在短短幾周的時間內大跌900點。接近6.21的水平也是5個月新低。與此同時,中國央行卻將人民幣定盤價維持在6.12水平(9個月最強定盤價)。摩根士丹利認為宏觀經濟不佳引發了市場做空人民幣。而匯豐則認為,中國央行的舉動意味著中國目前並不想給市場匯率單邊運行的預期,也不想加入到貨幣貶值的大軍之中。

20141210_CNY_0

華爾街日報報道,周三人民幣開盤價格遠離定盤價達1.1%,為6月來最大跌幅。在11月中國央行宣布降息之後,人民幣的下跌勢頭有所加快。截止到目前,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為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

本周公布的最新通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依然處於泥潭之中,而美元整體走強也給人民幣帶來壓力。

匯豐貨幣策略師Ju Wang表示,“中國並不想介入貨幣戰爭之中,因此選擇較強的人民幣定盤價。但是市場認為,在一系列基本面數據疲軟的情況下,中國最終還是將被迫選擇人民幣貶值。”

而法國興業銀行對於市場期待人民幣大幅貶值的預期嗤之以鼻,該行表示,中國決策層不會容忍人民幣出現5%以上的貶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75

普京不對盧布投機者“動真格”的真實原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44

俄羅斯央行周四拯救盧布的加息政策再一次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對於普京來說可能未必是一個壞消息。因為出售原油是以美元計價,因此實際俄羅斯賣油的盧布收益不減反增。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麽,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過去幾個月反複表示要推出更嚴厲的措施,以遏制投機者做空盧布。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只有俄羅斯央行“孤獨的加息”。

數據顯示,今年布倫特原油每桶銷售價格為3759盧布,為歷史最高。在盧布今年大幅貶值40%的刺激下,截止到今年11月,俄羅斯的財政盈余達到1.27萬億盧布。去年同期該數據僅為6000億盧布,2012年則為7890億盧布。

iUcWfUHys9RQ

Kapital Asset Management貨幣經理Dmitry Postolenko在郵件中向彭博表示,“弱勢盧布利好政府財政收入。政府樂於見到盧布貶值,但是他們也不希望因此引起民眾的恐慌。”

俄羅斯央行加息100個基點至10.5%,但盧布不僅未漲,反而暴跌,並創下歷史新低。行長Elvira Nabiullina表示是否加息是個兩難抉擇,但是她並未具體討論這個話題。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一方面,Nabiullina想要穩定盧布,防止俄羅斯民眾拋棄本國貨幣,並讓通脹放緩。另一方面,為此所需的加息又會進一步扼殺經濟增長,對制裁之下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原本就極度困難的企業施加更多壓力。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10月24日的時候,普京曾表示俄羅斯不會不經大腦的耗盡外匯儲備來支撐盧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42

普京不對盧布投機者“動真格”的真實原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44

俄羅斯央行周四拯救盧布的加息政策再一次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對於普京來說可能未必是一個壞消息。因為出售原油是以美元計價,因此實際俄羅斯賣油的盧布收益不減反增。

這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麽,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過去幾個月反複表示要推出更嚴厲的措施,以遏制投機者做空盧布。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只有俄羅斯央行“孤獨的加息”。

數據顯示,今年布倫特原油每桶銷售價格為3759盧布,為歷史最高。在盧布今年大幅貶值40%的刺激下,截止到今年11月,俄羅斯的財政盈余達到1.27萬億盧布。去年同期該數據僅為6000億盧布,2012年則為7890億盧布。

iUcWfUHys9RQ

Kapital Asset Management貨幣經理Dmitry Postolenko在郵件中向彭博表示,“弱勢盧布利好政府財政收入。政府樂於見到盧布貶值,但是他們也不希望因此引起民眾的恐慌。”

俄羅斯央行加息100個基點至10.5%,但盧布不僅未漲,反而暴跌,並創下歷史新低。行長Elvira Nabiullina表示是否加息是個兩難抉擇,但是她並未具體討論這個話題。

根據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道,一方面,Nabiullina想要穩定盧布,防止俄羅斯民眾拋棄本國貨幣,並讓通脹放緩。另一方面,為此所需的加息又會進一步扼殺經濟增長,對制裁之下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原本就極度困難的企業施加更多壓力。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10月24日的時候,普京曾表示俄羅斯不會不經大腦的耗盡外匯儲備來支撐盧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43

【投機之道】無畏、專精、心定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16.html




1. 無畏:才不會三心兩意,被市況帶著觀點走。今日看「三年超級牛市」,明天卻投入熊軍,全倉2X沽空,不斷因為短期波動,左一巴、右一巴。

2. 交易優勢:專心一致,十年磨一劍,才不會周身刀,無張利。價值、技術分析、宏觀操作,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只能聚焦深研,發展優勢。巴菲特不理宏觀走勢,索羅斯不會永遠持有,達利奧不會以價止蝕,塔雷伯(N.N. Taleb)專門從「黑天鵝事件」取利。投機不用十項全能,但必須有一專長。

3. 心定:「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商道之要,投機之道,亦當如是!贏錢時心高氣傲,目空一切;輸錢時心情沮喪,坐臥不安,心情如過山車般起伏,看事情又如何會客觀?只會落得高位價值投資、低位期指對沖,高追低斬。看電視訪問,巴菲特不管大升或大跌,都是談笑風生,就算金融海嘯,也沒嚇到面都青埋。投機是場馬拉松,風物宜長放眼量。心定生智慧。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教學篇】IB基本功#1 - 「止蝕」:http://on.fb.me/1yduvFu
【教學篇】IB基本功#2 - 「市價成交」指令: http://on.fb.me/1I38nkn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35

“歐版QE”投機者最大擔憂:歐央行對德國讓步有多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06

Angela-Merkel-and-Mario-D-007

因市場廣泛預期歐洲央行將在明日推出主權債QE,近期歐元區國債收益率降至歷史新低歐元刷新十一年新低歐洲股市創七年新高。

在投資者狂歡的同時,歐洲的政客和銀行家們卻表達了對歐洲央行是否會過度向QE反對者德國讓步的擔憂。

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

《明鏡周刊》援引匿名消息源稱,1月14日,德拉吉把他關於QE的最新想法交給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財長Wolfgang Schaeuble......歐洲央行計劃讓歐元區各國央行購買自己國家的債券,以避免風險由各成員國交叉承擔。 

豐業銀行(Scotiabank)經濟學家Guy Haselmann也認為,可能性最大、也是德拉吉能獲得足夠支持的唯一做法是,拒絕成員國互擔風險(正如《明鏡周刊》所述)。這意味著QE會讓各國央行去實施, 讓它們自己承擔所購債券的風險。 

然而,歐元區的其他國家,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擔心,歐洲央行過度讓步會影響QE的效果。

歐洲央行前管委、塞浦路斯央行前行長Athanasios Orphanides認為,這種形式的QE可能違反歐盟法律。

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好像所有人都承認現在歐元區要做的就是搞定德國,而歐洲央行采取的行動需要限制在對德國最為有利的基礎上。這與歐盟條約不一致,甚至違反了歐盟條約。

Orphanides的看法得到了意大利的認同,該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均在最近幾周對任何可能“稀釋”QE效果的做法提出了警告。

意大利下議院發行的每日簡報Il Mattinale寫道:

歐洲央行購買政府債券是好事兒,但是如果僅在各國央行購買自己國債的層面上實施,那是德拉吉的失敗和默克爾的勝利。這不是小事情,事關歐洲一體化。

豐業銀行的Haselmann也指出:

結構是本次QE的“重中之重”,因為與其他“救助項目”的結構不同,這樣的結構意味著“反一體化”。這是在歐元區一體化進程上往回邁了一步。

這邊是部分成員國還在批評歐洲央行向德國政府妥協,那邊是德國仍然強烈排斥QE。本周一,在德交所舉行的一個金融行業招待會上,默克爾當著德拉吉和數百位賓客的面警告稱,反對通過貨幣政策讓經濟相對脆弱的成員國擺脫改革的要求。她表示:

必須防止歐洲央行的行動緩解了(成員國)增強競爭力的壓力。

盡管她謹慎地避免了直接批評歐洲央行,但也未嘗試對歐洲央行表示支持。

德拉吉也捍衛過關於QE的想法。上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德拉吉稱,要實現中期低於但接近2%的通脹率,歐洲央行必須“維持低利率和向著可刺激經濟增長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演變”。

然而,Orphanides還是批評了歐洲央行設計的QE項目。英國《金融時報》稱,由於Orphanides曾為美聯儲擔任高級顧問,他的意見在歐洲央行很有分量。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經濟學教授的Orphanides表示:

改變實施規則以避免(成員國)風險互擔絕對會影響QE的效果。對於歐元區整體來說這不是一個最佳的政策,也不利於單一貨幣政策的推行。

他表示,歐盟條約禁止任何成員國政府或央行享受特惠待遇,盡管歐洲央行管委會被要求“做出對歐元區整體來說盡可能有利的決策。”

對此,歐洲央行回應稱,在周四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前無法對“關於未來貨幣政策的設想”進行置評。該央行還補充道:

歐洲央行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並且將一如既往地符合歐盟法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47

穩經濟VS鬥投機 市場聚焦央媽“怎麽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74

20150128yanghangliangnan

眼下的中國經濟 ,下行壓力加大,通縮風險隱現。但資本市場上,股市投機盛行,風險偏好高企。這令央行一方面面臨寬松壓力,另一方面投鼠忌器,進退兩難。

對此,2014年新財富宏觀排名前兩位的分析師均表示,長期來看,央行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仍是大勢所趨,但近期內將僅限於提供短期流動性。

統計局昨天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0%,降幅比11月擴大3.8個百分點,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進一步加劇。

新財富宏觀第一、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指出,12月工業企業經營狀況堪憂,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的微幅回升更多是源於消化前期庫存,需求並未實質好轉,而工業品通縮背景下,工業企業利潤率遠低於歷年同期、主營利潤增速暴跌並創歷史新低。這些印證了4季度工業增加值回落、通縮風險加劇,預示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再考慮到此前的其他數據,央行11月的降息對經濟的提振效應尚不明顯,不過股市的風險偏好已經被大幅推高。

正如新財富宏觀第二、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指出,股市風險溢價指標自2015年以來也已處於2013年以來的低點,這意味著基於流動性寬松和改革預期下的中國股市風險偏好的提升似乎已到達(至少是一個區間)的極致了。

640

王涵進一步分析認為,盡管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寬松仍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又反過來幹擾貨幣政策放松的節奏,央行當下以“給短錢”為主。

昨天,央行進行了300億7天逆回購和300億28天逆回購操作,招標利率分別為3.85%和4.8%。這是繼1月22日實施500億7天逆回購後的再度寬松加碼。

姜超也指出,從穩增長、抗通縮角度來看,貨幣寬松不會缺席。短期來看,當前7天回購利率穩定在3.9%,但1個月回購利率因節前效應高企。逆回購利率有望接替此前的正回購利率,成為貨幣市場的定海神針,引導貨幣利率下降。他認為,春節前,央行有望進一步加碼寬松。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零利率或稱為長期趨勢,債市料將走牛

王涵認為由於央行提供的流動性久期偏短,疊加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高預期,這意味著資產價格將進入高波動的區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86

投機者凈做空日本股指 安倍上臺以來首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04

上月歐洲央行宣布萬億歐元的QE後,日本國債收益率加速回升,做空日本股指期貨的投資者也明顯增多,首次出現日經股指期貨的凈空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任後推出超級寬松,其最突出的影響是日元貶值、日股上漲。如今期貨市場的表現再次顯示,“安倍經濟學”到了緊要關頭,正在失去全球投資者。

金融博客Zerohedge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數據制作的下圖顯示,日經225股指期貨自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凈空倉。

日本,日本股市,日本國債,安倍晉三,安倍經濟學,QE

同時,在上月月中瑞士央行宣布放棄歐元對瑞士法郎匯率下限後,多種期限的日本國債收益率開始走高,歐洲央行上月22日宣布QE後,這種升勢已經增強。日本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已突破220%。上月安倍政府還批準了3.5萬億日元經濟刺激措施,在政府增加財政支出的時候,借款成本上升絕不是日本財政的好消息。

日本,日本股市,日本國債,安倍晉三,安倍經濟學,QE

去年12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彭博報道稱,市場數據清楚顯示,在安倍去年4月上調銷售稅致使日本經濟陷入衰退後,全球投資者就不再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幻想。其報道提到:

繼前年創紀錄高的資金流入日本股市後,全球投資者去年幾乎沒有增持任何日股。去年流入日股的資金降至8980億日元,較前年大降94%,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單是去年4月一個月流入的資金就達到了去年全年的近三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21

國際清算銀行:期貨投機也是油價暴跌推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02

去年年中以來,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跌約50%。全球央行合作的金融機構國際清算銀行(BIS)昨日公布分析稱,除了石油生產和消費變化產生的供需平衡變化,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等因素也是油價暴跌的推手。

BIS對比1996年、2008年和去年以來的三輪油價大跌認為,本輪暴跌期間,石油供需並未明顯超出預期,產油量接近預期,消費量略低於預期,所以供需平衡受影響不能作為油價暴跌令人信服的解釋。

BIS分析指出,近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不減產的決定是油價“下跌的關鍵因素”,但其他因素可能激化了油價跌勢。這些因素包括期貨市場預期轉變和石油業近幾年負債增加。其分析稱:

“油價的巨大跌幅和每日價格的波動幅度令人想起金融資產的特質。和其他金融資產一樣,油價是因期貨市場預期的變化而波動。”
“在(石油業)高負債的背景下,油價下跌削弱了產油商資產負債表(的健康),使信貸吃緊,可能激化了因拋售石油資產導致的油價下跌。”

以下左圖展示了1996年、2008年和本輪油價暴跌的油價(紅點)、石油生產(紫)和消費(藍)變化。以下右圖展示了美元計價的能源業流通債券(紅線)和流通債券總額(藍線)變化。

BIS,石油,油價,期貨,大宗商品

對於BIS上述對石油期貨波動推動油價下跌的判斷,英國《金融時報》 報道認為,這會增加對大宗商品市場“金融化”的爭議,此前業內已有質疑,投資者、大銀行和對沖基金是否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背後起了太大作用。

上述報道指出,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的期貨合約與現貨的交易量相差太遠。很多交易者稱,油價取決於石油期貨的供需。經紀商PVM數據顯示,2005年,每日石油期貨交易量為全球需求的3.4倍,2014年年末升至17倍。

BIS的上述分析還提到,產油商越來越依賴大宗商品互換交易者對沖風險也可能影響了油價。

“在波動率增加和利用杠桿的公司資產負債表緊張時”,這類交易者可能“不那麽願意向產油公司出售”保護石油價格的互換合約。

BIS認為,油價波動意味著交易者的表現可能是親周期的,無論金融市場是否更動蕩,都會削減持倉。於是,希望對沖營業收入下降的產油商就直接轉向衍生品市場,可能因此影響了最近的價格波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