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機凈多單大降37% 多頭加速撤離農產品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49

1200x-1

因供應增加抑制糧食價格上漲,對沖基金以2013年8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削減農產品多頭頭寸。

美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基金經理連續第五周削減了包括玉米、糖在內的農產品凈多倉。投資者對小麥前景看的更加黯淡,押註咖啡上漲的合約也創下一年新低。

彭博社調查的分析師們表示,在周二公布的報告中,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增加對全球玉米和小麥庫存的預測。聯合國糧農組織2月5日表示,在7月1日開始的一個季度中,世界谷物產量將創歷史新高。該機構測算出來的數據顯示,糧食價格於今年1月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追蹤農產品市場四十余年的美國谷物服務公司(Grain Service Corp)高管Diana Klemme 2月5日在電話中告訴彭博

世界(農產品)供應寬裕,沒有什麽值得興奮的。從基本面上很難找到支持你看漲(農產品)的地方。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跨11個農產品類別的凈多倉合約(包括期貨和期權)下降37%至20.93萬份,創2013年8月6日(當時市場持倉處於凈空狀態)以來最大降幅。此外,總合約(包括多空)份數從去年4月的高峰下滑了8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16

不要去核對已賣掉股票的股價——蘇黎世投機定律之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43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23 13:36 編輯

不要去核對已賣掉股票的股價——蘇黎世投機定律之二

相關閱讀:
      脫離貧困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冒險——蘇黎世投機定律之一
      當困難來時,不要等待,果斷離開——蘇黎世投機定律之三
      不要依靠預測來決定投機計劃——蘇黎世投機定律之四
      在混亂之中尋找秩序是徒勞無功的——蘇黎世投機定律之五
      勿因“虧欠”感而駐足某一投機工具——蘇黎世投機定律之六


盡早獲利了結。

華爾街的業余人士如此,業余紙牌遊戲者如此,所有業余人士都如此,他們留得太久了,而且都輸了。

為什麽他們會這樣?答案就是貪婪,而這就是定律二所要陳述的。假如你能戰勝貪婪,這種自制的行為將使你比其他 99%的追逐財富的人更能成為優秀的投機者。

不過,要克服貪婪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貪婪實際上是人類所固有的特質。我們每個人都很貪婪。貪婪深深地盤踞在我們的靈魂中,我們不可能輕易地改變它。很顯然,它不可能完全被驅除,即使修道也不會產生什麽效果,不論如何修煉還是說教,你仍然不可能征服它。一個比較實際和有希望的方式便是去認真思考致富的方法,這樣一種好像自相矛盾的觀點便是我們的定律二:減少貪婪,你將有更多致富的機會。

讓我們先來解釋一下貪婪這個詞。在定律二中,它的意思是極渴望得到:想要多、更多,永遠無法獲得滿足,或者是說,要比期望的還要多。它甚至可以表達為,為了欲望而失去控制。

貪婪是渴望到得意忘形和自我毀滅的程度,渴望一詞在此則可以表示為:一個人希望改進物質享受的意願。蘇黎世投機定律就是從人們對物質享受的渴望中提取出來的,你應該很明白其中的道理,因為你也具有這種特質。世界上任何動物的本能都會要它去獲取食物,築一個巢或保護自我。我們不同於其他動物之處在於我們的需求更為複雜。我們不必為自己的貪婪感到慚愧,這個特質是我們生存的利器。

不過,一旦渴望變得雜亂無章甚至失去控制,並到達了一定程度時,它就會戰勝你的意誌,這就是貪婪。要遠離它、阻止它,它是投機者的敵人。

有一個叫費爾德曼的人,多年來任職拉斯維加斯鄧斯賭場的經理。他花費了一生去研究貪婪。他戴著一副粗邊眼鏡,是一個身體結實且幽默的人。費爾德曼習慣於在每天淩晨兩點到十點的值班時間內觀察他的客戶,他所看到的情景使他深有體會,並總結為理論。

“如果他們想要得到少一些,他們就會帶回家多一些。”這就是他的貪婪定律。

他對貪婪了解得很透徹,因為他是一個職業賭徒。在他青年時期,曾幾次獲得卻又失去了幾筆小財產,但是最後他學會了自我控制,並在去世的時候相當富有。講到他在鄧斯的客戶時,他總是說:“他們在這兒做的事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什麽,他們只是玩玩罷了,他們輸了幾百美元,誰會介意呢?但是假如在這里下的賭註攸關他們生命的話,那麽他們就肯定會介意了。在這里,你能看到很多人不是很富有,只要認真地註意他們,你就會明白為什麽他們永遠不會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

費爾德曼說:“我記得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帶了一小包鈔票準備去輸,她開始玩輪盤賭,在一個數字上押了 10 美元,我忘記號碼是什麽了,好像是她的吉利數字、生日或是別的。你知道怎麽樣啦?數字出來後,她贏了 350 美元,因此她拿了 100 美元放在其他數字上,這次她又贏了,她得到 3500 美元,這天是她的吉祥夜。她的所有朋友都圍著她,叫她多賭些,她看了看他們,我看出她開始變得貪婪了。”

費爾德曼在講這故事時,中途停了一下,用手帕擦了擦前額說:“她繼續往下賭,她有足夠的籌碼,因此她在開始在其他顏色上下註,每次下幾百元,而她一直贏,連著贏了六七次,她真的連著贏,最後她大約贏了 9800 美元。你想想,這該足夠了,對吧?假如是我的話,早就停止了,有了一兩千元已經使我很高興了,但是這個女人有了 9800 美元還嫌不夠,她不停地說,她只要再贏 200 美元,就可以湊到一萬元。

為了湊到這筆可觀的數目,她開始輸了。她的籌碼開始減少了,但她又下更多的賭註希望扳回來,最後她失去了一切,其中包括她原來的 10 美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件事:不要過度依靠運氣。或是像瑞士人經常說的:“不要過度壓榨你的運氣。”很多人在平時也會這麽說,但卻不明白它具有一種嚴肅的意義,它值得進一步研究。

它的意義是,在賭博或投機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碰到連續的好運。你會享受它,以至於你想永遠依靠它。毋庸置疑,你應該有理智去辨別,它不會是永久的。但是如果貪婪控制了你,你就會希望它再持續一段時間,再長一些或更長一些。因此,你會過度地依靠它,結果你的錢會輸得精光。

我們將在後面更詳細地研究連續贏所帶來的麻煩,在定律五時將會談到。至於現在,你只要知道你不可能預知連續贏究竟會持續多久。它可能會維持一長段時間,也可能在下一分鐘就結束。

那你應當怎麽辦?你應該理性地假設,任何能為你創造財富的時間不會持續太長,而且,每一次你得到的利潤也不會很大。

好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並為你產生一筆財富。但是當你開始走運時,往往看不清楚未來,你需要做出繼續下註或退出的決定,理智的決定一定會使你比一般情況好很多。長時間的大贏是新聞和聚會談話的主題,而它值得談論的原因就在於它很稀有,短暫的小贏卻是非常普遍的。

你總會有短暫的連續贏利的時候,千萬不要讓貪婪抓住你。當你得到利潤時,兌現後立即走人。

也許,事後你會因為過早的收手而懊惱,因為贏勢在你收手後還會繼續下去,你會沮喪地計算有多少錢沒有賺到。這時,你會覺得及早抽身看來是錯誤的。但事實是,這種令人沮喪的經驗對每一個投機者來說都會遇到,它總是會存在,有時也的確會使你哭泣。

但是,你要振作起來,與一兩次過早離開的錯誤決定相比,大多數及早抽身的決定是正確的。從長遠來說,當你控制了你的貪婪,你就會贏更多錢。一定要及早獲利了結,這是定律二的精髓,為什麽要快呢?這句話的意思是:它要你在運氣走到頂峰之前就獲利了結。永遠不要試圖榨取最後的一分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必為了運氣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感到煩惱或懊悔。因為在事前你不可能看到頂點,你得假定它接近了,獲利就脫身。

這就像在一個漆黑多霧的夜晚爬山,能見度是零,你不知道前方的什麽地方是頂峰,什麽地方是懸崖峭壁。你想盡可能爬得愈高愈好,理想中,你希望登上頂峰,並正確地停在那里。不過,你要知道理想與現實生活經常是有距離的。因此,唯一明智的方法是,當你到達你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高度時就停止,不要再去攀登那未知的頂峰。

的確,當太陽初露而大霧散盡的時候,你也許發現自己離頂點還差一半的路程,你可以爬得更高,但是不要懊悔,你不可能每次都到達最高點。值得慶幸的是,你已經爬升了一定的高度,已經獲得了實在的利益,你還想要些什麽呢?你已經得手了,你跟那些笨蛋比起來好多了,他們盲目地要登上頂峰,卻在另一面峭壁上跌了下來。

1980 年初期,許多不動產投機都遭到了慘重的損失。比如,艾麗絲和哈里的悲慘故事。在康涅狄格州,有一對夫妻曾告訴我他們的經歷,他們從經歷中得到了很多教訓,受到了很多創傷。我同意不透露他們的姓名,艾麗絲和哈里只是假名。

他們是 45 歲左右的一對夫妻,兩人生活得幸福、愉快且富於求知欲。兩人都有好工作,他們的收入、生活方式和社交圈都屬於中上階層,他們有兩個孩子在大學念書。

他們和 20 世紀末期其他中等收入的人一樣,總認為生活在這種收入下是一種掙紮。他們很難為投資籌措到一大筆錢,他們投資的主要對象是銀行賬戶、人壽保險或其他儲蓄型的存款,他們唯一的投機就是他們的住宅。

在 1970 年初他們到了康涅狄格州富饒的費爾菲爾特市,買了一幢房子,這使他們的財務狀況緊張到了極點。這是一個謹慎的決定,他們積蓄了很多年,但仍然感到不富裕。他們開始對定律一產生認識,他們感覺冒的險還不夠。像許多中產階級一樣,他們把自己的住宅視為有雙重意義的實體:不只是一個住所,而且是資本增長的來源。他們的這個投機被證明是極其理想的。在上世紀 70 年代,不動產價格在費爾菲爾特市飛速上漲,到1980 年初,哈里和艾麗絲保守地估計,他們住宅的市價大約比 10 年前高出兩倍半到三倍左右。

是時候可以賣這棟房子了,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並各自離開了,艾麗絲和哈里不再需要這麽大的房子。實際上,他們已經厭倦了市郊的生活和作為業主的負擔,他們想租一間更小、更輕松的公寓來住。房產的上漲更使得他們有了賣房子的想法,他們可以獲得極好的收益,他們房產的市值已經長了 3 倍不止。而且,因為他們貸了款,所以,他們現在擁有比原價投資高出 6 倍的報酬。

但是貪婪的心理抓住了他們,他們希望得到更多。

艾麗絲回憶說,當時,他們聽到有人說瑪林市的房子價格在 10 年中漲了 10倍。“我想這不是更棒嗎?”她說,“我們想,在瑪林市發生的事,在費爾菲爾特市也可能會發生。如果我們的房子上漲了 10 倍,我們就成百萬富翁了!”哈里回憶,他的動機是怕後悔,“我對自己說,好啊,我們能以 3 倍的價格賣出這房子的確不錯。但是如果我們把它賣了,過了幾年,買我房子的家夥又再以 3 倍的價格出賣,那我會很自責。”

因此,他們抓住不放,要等待頂峰來臨,於是他們跌到了峽谷里。

就像經常發生的事一樣,頂峰比我們想象的近得多,費爾菲爾特市的不動產和美國大多數城市的房子一樣,在 1981 年和 1982 年時價格暴跌,特別是大房子,郊區的房子幾乎什麽價格也賣不出去。當艾麗絲和哈里把房子推到市場的時候已為時太晚,很少有看房子的人,幾乎沒有真正打聽行情的人。甚至當地的地產經紀人看起來也沒有信心。在市場上整整一年,艾麗絲和哈里只收到一個買主的開價,買價開得非常低,只比他們的買價高一點。

當我遇見他們時,他們正在等待房地產的再次複蘇,他們終於明白了不要希望在房子上賺一大筆的錢。他們得到一個認識:即,以願意出售的價格出售房子,這個價格可以帶給他們利潤,但不一定是一大筆財富。

他們決定在到達這個價位時就賣出,不管市價如何高漲。我希望他們能堅持這個決定。

遵守定律二,對某些人而言非常困難,主要困難可能就是怕後悔。這也是哈里的最大敵人,可能永遠都是,而且不只是哈里一個人如此。

這種恐懼在股票市場上特別普遍而強烈地存在著。華爾街有句老話:“永遠不要去核對已經賣掉股票的股價”。這句話並不會幫你賺錢,但它可以避免你大哭一場。華爾街的大佬稱這種病為“遺留下來的煩惱”,是所有苦惱中最痛苦的。股票投機者一定要與此作鬥爭。


痛苦嗎?


是的,很痛苦。就像當時,我出售海灣石油股份時,當時大約 31 美元,一年後眼看它漲到了接近 60 美元;還有我以 70 美元的價格拋售 1500 股 IBM 股票時,這該死的股票接著跳到了 130 美元,還有……。不過夠了,夠了!不要再折磨自己了。事實上,我應該為自己慶幸,當時我賣得非常快,而且行動是正確的。不過,即使像我這樣徹頭徹尾地遵循定律的人,這種煩惱仍然無時無刻不在煩擾著我。我向你保證,別低估這種懊悔和痛苦,它真的很刺痛人。而且,誰也沒有治療的藥方,這種痛苦沒有特效藥,每個投機者都必須要承受。

華爾街人士對懊悔的恐懼可能很嚴重,因為股票在每個營業日都要報價。大多數投機工具都是如此,也有一些例外,例如不動產。你對你的住房或者加勒比海度假別墅的市價只有一個大概的判斷,你不可能從《華爾街日報》上得到準確的行情。少了每天的報價,可以提供給你精神上的保護,對你的情緒也有好處。除非市場上正好有此報價,否則你不可能做更多的猜測。你去年或 10 年前出售房子的價錢,因為沒有人通知你現在是價值多少,反而不會使你感到痛苦。

但是股票就不同了,你隨時可以拿起報紙或打開電視,看到你所售出股票的價格。甚至在一個月或一年之後,你仍然可以,如果你願意折磨自己,再去觀察與你無關的價格上漲,你會一直接受煎熬。

股票投機者們經常會做出這種使他們瘋狂的事。這種刺激常常會使人的判斷力降低到危險的程度。

一天晚上,我和亨利的老朋友——一名美國南方的投機者——一起喝酒。他垂頭喪氣,看起來似乎已經喝了一個下午。他向我們講述著一個零碎的故事,最後我把它們拼湊起來時,發覺我聽到的是一個金融悲劇。

亨利對這個人的看法是,這個可愛的人對待華爾街的賭博遊戲太感情沖動了。關於這一點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經常被美國人和瑞士人弄得囊空如洗,因為他們引誘他玩高賭註的撲克。當他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時,我開始想到亨利可能是對的,他在股票市場上出了問題,大概和玩撲克是出於同一個原因。雖然在各種情況下他都可以理智地意識到什麽是正確的事情,但他卻未必能使自己硬起心腸來這樣做。

那天晚上使他苦惱的問題是一件很久以前的事。他買過一筆為數可觀的股票,是一家他感興趣的電影公司。股價不斷地上漲,接著開始上下起伏,他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他認為沒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趨勢還會繼續下去,因此他明智地賣出了股票。但是沒有料到的是,股價突然上漲到了 4 倍。

這件事使他近乎瘋狂,以至於嚴重到他此後害怕出售任何股票。他的頭腦被恐懼的情緒占據著,他擔心歷史會無情地重現,害怕只要他一賣出股票,那只股票便會噌地飆上去,恐懼把他完全擊垮了。

他對判斷個股確實有一套,但他已經完全怕了。無情的現實繼續折磨著他,當他投資另一只股票——華納通信股時。這只股票的確也漲了,又一次帶給他利潤。股票幾乎長了一倍。

一般人會想:夠了,是拋售的時候了。正像定律所說的,要盡早獲利了結。但他仍未能跨出這一步,他抓住股票不放。沒幾天,華納的阿太利電視遊樂部就陷入難以解脫的困境,華納通信股在這次狂跌中又使他損失了大約 2/3 的錢。他完全崩潰了。

次要定律 3

預先決定利潤目標,目標達成後,立即獲利了結次要定律三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解答令人困惑的問題:到底賺多少才算夠?我們可以看到,貪婪是這個問題如此難解的主要原因。不管一個人已經擁有多少,他總是還要更多。

不過還有另一個原因令許多人甚至所有人感到困惑,即當你投機成功使財富增加時,每一個新的投機又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假設你開始有 1,000 美元,你用它作保證金投入白銀生意。你的預感對了,一年後獲得 2,000 元,你的錢增加了一倍。

這是令人愉快的事,如果每年如此,你很快就會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事實並不會如此美好。錢來得太快會讓你感覺這筆錢本來就應該是你的,你會說:“哇,我的錢加倍了!”或者“看呀,我得到了以前所沒有的 1,000 美元!”你感覺好像自己一直都有這麽多錢。

你的 2,000 美元不會是終點,你會認為它是一個新的起點。因此,要你從投機中全身而退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你不常投機或玩撲克的話,你可能體會不到這其中的感受。你會覺得這些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如果自己遇到時不會如此。其實不然,這個問題差不多會折磨每一個從事投機的人,你一定得學習應付的對策。

在許多活動中,起點和終點的區別是很明顯的。以體育運動為例,當一名賽跑運動員完成一英里的賽程時,他知道這就是終點,沒有必要再跑一英里去贏得兩面金牌。耗盡所有精力沖到終點,勝利者奪得冠軍,一切就結束了。你可以離開或休息,準備為另一天的比賽積蓄體力。

但是,在賭博和投機的領域中,很少有明顯的分界點。打撲克牌總會又收攤的時候,你買的股票偶爾也可能會因為你投資的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購而平倉結束,但大部分時間,是你自己決定何時退出。

在真正的投機活動中,真正的起終點是誰也看不透的,大多數人無法掌握它。你必須不斷地學習技巧,這是成為一名高明的投機者的必要條件。

投機的終點是你暫時的退出,寬慰地出一口長氣或短暫放松的時候。就像一個賽跑選手在抵達終點時,猛然躺在跑道邊的草地上,心想:“好了,結束了,我已經贏得了獎牌,我要好好享受一下勝利的喜悅。”或者是:“好呀,行啦,我輸了,暫時停一段時間,休息一下,好好想想下一步的計劃,明天再重新開始。”其中任何一種情況,都說明你已經到了終點。

但是在投機中你如何才能清楚地看到終點呢?

沒有沖刺線,沒有到達終點的任何提示,任何成功都會是新的開始。無論你是買了一只股票,或投資黃金,還是你買了一幢房子,都沒有你期望中的終點,它是開放的,你說什麽時候結束就什麽時候結束。

次要定律三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到達終點。你得在起跑前就決定什麽地方是終點。

立即兌現抽身很容易做到嗎?不,當然不。不過它還是比無休止的奔跑更容易讓投機者接受。

讓我們回到前面的例子。你有 1,000 美元投機在白銀上面,你對自己說:“我的目的不是要賺太多,而是能在兩年內增加到 2,000 美元,或是一年內增加到1,500美元,那就是終點。在整個時間段內你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目的一達到馬上離開。”

現在看看這樣的心理如何幫助你。你已經在起點上擁有了 1,000 美元,希望過一段時間能增加到2,000 美元,你不認為 2,000 美元是理想的目標,因為你還沒有得到而且也可能永遠不會有機會得到。在投機的起點預期得到 2,000 美元就像在爭取獎金,它不應該是新的起點,而只能是終點。

投機結束時要立即恢複這種感覺,在你到達目標時,除非有必須相信的理由,否則就該保持原有的信念,離開它。

什麽是必須相信的理由呢?這種理由只能夠從事件和環境的重大變化中發現。不只是一般的改變,而是劇變。整個新形勢變得使你不只是期望而是肯定獲利,這樣你可以繼續下去。

如果你投機於商品,買了冰凍橘子汁期貨,到達你設定的終點時,你準備把期貨拋掉獲利了結。但是你忽然聽到寒流摧毀了大部分佛羅里達州的柑橘,在這種情況下,再逗留一會,看看局勢可能是比較明智的。

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在多數情況下,到達終點時,你應該告訴自己:結束了。有一個極好的方法可以加強你的“結束”感,就是為自己制定一種獎勵。讓自己在到達設定目標時,拿出若幹利潤為自己購買一輛新車、外套,或是任何能使你快樂的東西。你也可以邀請你的夫人或朋友到城里最豪華的飯店吃一頓大餐。

終點和實際的事件相聯系,會使你產生期盼。許多投機者在他們身上應用這個心理戰術,即使是行業中的老手也是如此。亨利習慣用牡蠣和美國牛排來犒賞自己,這些是他所喜愛的,也容易得到。洛布一般是去買一件新衣服。

這種獎賞的金額和利潤相比雖然微乎其微,但其主要的作用是,即使是些許的獎賞也可以引起結束感。如果對你起作用的話,要盡量利用它。

也有許多投資顧問不贊成這種做法。從 18 世紀以來,一直有一種不切實際的保守理念,認為投資的錢應該是神聖的,不應隨便花費,尤其是為了毫無意義的東西,像一盤牡蠣,或者一件新的外衣。有人把這種輕浮的行為說成是“玷汙資本”。

但是,正像洛布經常說的,為什麽要花那麽多心思去賺這些錢呢?洛布或許是第一個公開演講的顧問,他毫無顧忌地說,投機者應該花費一些他們的利潤。洛布極力主張把年度所賺得的一小部分花掉,不管是否在投機過程中已經到達終點。

投資的錢像其他的錢一樣,不需要註明“這些是不許碰的”。當然也有一些理由主張不挪用這些錢,他們會說:它在你年老時對你是一種安慰,它是緊急情況下的降落傘,它是傳給你孩子的東西,或者它會你有一種舒適的感覺等。不過用小錢尋找些樂趣,特別在抵達終點時,這會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為了這個理由,我建議你盡可能把投機資金投到容易變現的地方。如果你把錢都投在一幢房子或一些稀有古董上,這筆錢可能要等你找到願意出價的買主才能變現。不過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為不動產提供靈活的低息貸款,或許你通過銀行將其變現。

在其他的投機活動中,變現是比較容易。比如,從事股票、商品期貨、外匯等交易。我現在將我所有的股票資金都放在一個現金管理賬戶中。它是由美林公司設計的,是許多東西的組合。一部份是保證金賬戶,通過它可以買賣股票,一部份是一個支票賬戶,另外的部分則是信用卡賬戶。股票股息可以自動轉到這個混合賬戶。假如我不用錢或者刷一下信用卡。支票和信用卡的應付款直接可以從賬戶中扣除。

在我的投機到達終點時,我會和妻子拿著信用卡到紐約過一個奢侈的周末。

本章的投機策略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定律二。


它說,“盡早獲利了結”,不要等到漲勢的頂峰,不要希望獲利會一直持續下去,不要希望好運氣會連連不斷,要有“好運氣是短暫的”心理。在你到達預定的目標時,立即獲利了結。即使你周圍的所有人都說暴漲將持續下去,你也要堅持自己的做法。

除非出現了某種重大的新形勢,這種形勢使你肯定你會繼續在一段時間內獲利。

除了這種不尋常的情況以外,要堅持盡早撤出的原則。當你已經賣出,就不要因為仍在持續的漲勢而懊悔或折磨自己。十有八九它不會持續太久,好好想想,盡快了結可以保護你的收益,否則你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摘選自馬克斯·貢特爾/《蘇黎世投機定律》,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67

【高手心法】Paul Tudor Jones的投機心法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5/03/paul-tudor-jones_20.html


神級交易員,曾被Market Wizards一書訪問的Paul Tudor Jones,去年接受外國有名的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上週曾節譯部分訪問內容,本週繼續:



PTJ: Paul Tudor Jones
TR: Tony Robbins

TRPaul哥,你真的是投機天才,連續28年正回報。凡人怎可能做到的?

PTJ: 環境影響個人。我1976年出道時是商品交易員。炒商品最好的地方,是那些產品如棉花、大豆、橙汁 全是睇天做人的東西。三、四年間,一時牛市,一時熊市,很快地,我便掌握了牛市和熊市時,市場心理的不同,還有市場心理如何極速牛熊互易。熊軍熊霸天下時,我見到人們之前賺落的盈利,如何煙消雲散。我也食過花生,冷眼旁觀亨氏兄弟,買了4億美元的白銀,然後4億變100億,然後五周內打回原形!

TR: 哇!

PTJ:歷練如此,我知道一切都極速消失,但你能夠保有盈利時,是如何珍貴。我知道交易時打防守,是十倍重要於進攻。財富可以一閃即逝,你對虧損,必須時刻註重。

TR: 當然

PTJ:你的倉位順風順水時,你不用費神,它會自行運作的。你的心神,必須放在你正在出血的倉位,但普通人最怕就是去面對這些「蘇州屎」。「我個戶口輸緊錢,我連望都唔想望!」正因為防守比進攻重要,我上班時的開市前準備,風險控制一定是重中之重。踏入公司門口的那一霎那,我很想知道自己不會輸大錢。
有一個故事,我畢生難忘。1976年時,我在投資公司剛做了半年,我跑去見老闆,傳奇的交易員Eli Tullis,跟他講數:「我要落場,我要落場!」他回答曰:「阿後生仔,你現在未夠班落場,大概半年後我才會派你落場。」「不!不!不!我依家就要劈!」「聽住,三十年後股市都會繼續開門,但最大的問題,是你三十年後你會不會已經輸到破產,影都無埋?」

(原文: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Tony Robbins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如何設定止蝕位三部曲 -上集】:http://on.fb.me/1GgbKlE
【教學篇】IB基本功#1 - 「止蝕」:http://on.fb.me/1yduvFu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52

對投資和投機的體會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html

有人說不要和股票談感情。

有人說要堅持長期持基本面好的股票。

有人說投資就是長期持有。

有人說做中短線的就是在投機。

有人說依基本面做決定是投資。

有人說依技術面做決定是投機。

在我看來,只要考慮過“何時賣,何價賣”的,都屬於投機。不管是否以基本面為依據,也不管持股時間的長短,都屬於投機。按這種定義,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或多或少都帶有投機成分。

別誤會,我沒有歧視投機的意思。我想,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不受人性弱點左右,沒有任何心理作用,那麼投機要比投資更有利,否則,投資的效率比投機高。

不考慮賣不是真的打死也不賣,就如婚禮誓詞一般,它讓人專註於結婚和後續的婚姻經營,而不是在結婚時分神去考慮離婚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和婚姻都是從一種信仰式的態度開始。

投資之所以比投機更有效率,是因為它不考慮賣,它允許投資者把更多精力放在買的問題上。除此之外,不考慮賣同時也規避了人性弱點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剩下的能夠影響投資效率的只有投資者自身的知識結構。在沒有人性弱點和心理因素搗亂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普通投資者都有足夠的能力正確評估自身知識結構並尋找與之相匹配的投資對象,結果自然就是投資效率非常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30

攔住“倒金字塔型”投機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emx.html

    股市一路高漲,周圍一些企業家或商人一路增資擴股。以前,談到股市,他們都說資金緊缺,死活不肯入市;現在不知哪來那麽多錢,動輒成百上千萬地買股。最近,他們來問買股之事明顯增多。

    “目前,我有個幾百萬暫時不用的資金,你說,這一兩個星期或個把月殺入,快進快出,能行嗎 ?”張三來問。

    “這一陣子行情不錯,我想再增加個五百來萬,你看怎麽樣?”李四來問。

    “我打算把技改方案延緩一段時間再說,先把資金投放到股市里,趁熱打鐵,你看時機確實不錯吧?”王五來問。

    ……

    我的媽呀!哪能這麽玩股票的?!你以為股市是你家開的?想怎麽著就可怎麽著的?你還以為我是哪路股神啊,能夠料事如神的?“統統不可再入股市!”我堅決攔住他們!“這麽‘倒金字塔型’地增資投機,不把自己搞死算你命大!”

    今天有報道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五視察工商銀行和國開行,督促銀行采取更多行動,以支持實體經濟。”看到了吧?總理再次強調實體經濟,而你們本來就是主打實體經濟的,怎可本末倒置?即使想進軍資本市場,也決不可這麽來賭啊!

    攔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98

投資投機 兩種套路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9.html
股市繼續熱鬧。除了H股銀行股細價股殼股,這星期連藍籌大笨象都價量齊升。早前內地財經資訊網站格隆匯推出<港A 股40指數>,包括了40家本港上市但業務在內地的公司;而微信多個投資群組則由先前推薦細價股變為推介大價股匯豐。這時勢雞犬齊鳴,近日很多配股集資、發行可換股債劵或貸款票據的公告,直接在市場抽水;又有不少細價股殼股單日升幾成,一兩個星期就翻幾倍,不少投資者都希望搭順風車賺一筆。

(圖片來源:格隆匯)

趁勢是合情合理的想法,只是參與之先,需要了解不同的business models。本業賺錢的公司,管理層多數會專注經營業務以賺取利潤。而本業不多賺錢或潛質受限的公司, 管理層要為大股東賺錢,才會絞盡腦汁另覓它途,例如財技。 

本欄開宗明義談價值投資,但投資策略各施各法,好比武功有不同派別和招式。價值投資依賴公司的穩健財務,而殼股細價股則全仗背後大股東的實力和舉動。基礎分析是了解財務狀況,再對主營業務投信心一票。財技分析則是另一種套路,需要明白背後動機和效果。

我的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系統著重基礎分析, 為每間香港和美國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評分。除了財務數據,系統亦會跟進股份分拆、合股、配股等情況。這些都是公開資訊,港交所的披露易會張貼公告。系統掃描後,我發現近月有活躍財技動作的首10 間公司,它們的 VIS 都不值一提,即財務狀況極其普通。

細價股殼股能於短期內上升數倍,拆股之後甚至升超過10倍,波幅和回報高自然風險大(世間沒有那麼大的蛤乸隨街跳吧~)  ,未來同樣有機會剎那間暴跌。每天看20大升幅榜,容易被飆升的殼股細價股吸引,然後高追。這種投資方式同樣能賺錢,但投資者必需金睛火眼,拿捏好入場和離場時機。否則,整個business model 走完一圈,大部分人已離場,獨剩不知情的投資者留守股票,就可能損手兼斯人獨憔悴。

無論是短炒或長揸、著重基本因素或高風險的細價股殼股,透過投資賺取回報都是件美事。只是押上真金白銀之前,宜先弄清狀況和理據,尤其是不同business models。否則,投資變賭博,毫不踏實,更甚者是成為羊牯。坊間書店有幾本財技分析書,若讀者在價值投資以外,希望在組合中加入少量殼股細價股搭順風車,最好是先做功課並將財技書看完,了解這類性質完全不同於價值投資的 business models, 再作投資決定。

網上加料版:

除了AH 股折讓,內地盛行「港A 股」 - 即香港上市但業務都在內地的公司。格隆匯於4月中建立<港A 股40指數> ,以下為指數名單。為了方便讀者參考其財務穩健度,我將 VIS 高於65分的公司以綠色標示。
請注意:綠色標示只代表財務屬穩健,但不一定代表現價抵買,或者是大落後(其實,不少已率先炒起)。讀者宜再自行搜集資料和分析,才作投資決定。

1639.HK安捷利實業
0085.HK中國電子
0354.HK中國軟件國際
0402.HK天下圖控股
0696.HK中國民航信息
0777.HK網龍
0818.HK高陽科技
1297.HK中國擎天軟件
1385.HK上海復旦
1980.HK天鴿互動
3888.HK金山軟件
8002.HKIGG
2369.HK酷派集團有限公司
0940.HK中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1035.HKBBI 生命科技
0241.HK阿里健康
0963.HK華熙生物科技
1112.HK合生元
0493.HK國美電器
1060.HK阿里影業
1371.HK華彩控股
1661.HK智美集團
1833.HK銀泰商業
0510.HK時富金融服務
1668.HK華南城
1778.HK彩生活
8207.HK中國信貸
0656.HK復星國際
0579.HK京能清潔能源
1816.HK中廣核電力
6136.HK康達環保
0390.HK中國中鐵
0699.HK神州租車
1322.HKCW Group Holdings
1330.HK綠色動力環保
1766.HK中國南車
2357.HK中航科工
2727.HK上海電氣
3378.HK廈門港務
3899.HK中集安瑞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13

关于投资投机的换位思考 东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43340063
关于投资投机的换位思考
投资与投机,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兄弟。在证券市场理论上是相互对立的二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理论,同时也无法分辨谁优谁劣、各有千秋。投资需要的是耐性和耐心,投机需要的是眼明手快和快速反应能力;投资需要的知识面要宽一点,投机则相对少一些;投资所受到的心理磨难要多一些,投机则得到的短期心理快感要多一些,更能满足人的赌博心理;投资行为长期成功的概率要高一些,投机行为短期赚钱的概率要高一些。
———摘自老股民99年成文《投资理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 问:
老先生,我有个问题实在想不通,请教下您。价投已经被历史无数次地验证是正确的投资方式,而且不受国界、市场的影响,长期看投资于价值公司的收益远远高于投机的收益,为何即便在美国成熟发达的市场中,价投也是少数,而在国内,价投者甚至要被嘲笑?历史似乎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投资的正确姿势和心态,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视而不见,想不通。


嗯,这问题说简单就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这由人性丑陋或者说贪婪所决定的问题。说复杂就复杂,万言书也不一定能够说清楚,比如我在东财博客就这个问题说了几年似乎还没有说明白。

在股市,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也包括早期巴菲特就是通过买卖股票差价来实现投资收益。(在这里,巴迷们别喷我,你喷我意味着你并不了解早期巴菲特的盈利模式。在巴菲特六十年的投资生涯中,通过集团公司赚钱只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且收益率远低于前四十年买卖差价收益。)所以,从投资收益这个本质上来说,价值投资与投机交易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能区别的仅在于两点:一是价值投资的着眼点在于公司经营,投机交易的着眼点在于股价涨跌。二是价值投资的持股时间长一点,投机交易的持股时间短一点。其他的没什么根本性区别。所以,投资者没必要嘲笑投机者的不懂企业不懂价值,投机者也没必要嘲笑投资者的不懂市场不懂股价涨跌,大家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就为了赚钱。

想认真说清楚这里的关键所在,似乎很难,也没太多兴趣,因为以前说的太多了。今天的我也不系统性去思考码字了,就采用条目式的想到哪里说那里吧,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总的来说,投资有那么几个弊端:

1,在证券市场,股价波动远大于企业业绩波动,这是价值投资的不利之处,也是趋势投资或者说投机交易的逻辑基础。所以,在人性贪婪与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驱使下,更多人愿意去追求收益最大化即投机交易。

2,在股市运行过程中,有人曾做过统计,就单个股票来说,股价上涨的时间段不足20%,80%以上的时间都在下跌或横盘中默默无闻的度过,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忍受长时间默默无闻或者说磨难。在投机交易者看来,这80%以上时间段的浪费,你就不能另找其他股票进行投资吗?试想,80%以上的时间浪费,完全可以找到另外的四家股票进行投资,那么其收益率就可以提高4倍以上,何乐不为呢,生命有限嘛,这就是投机交易的逻辑所在。

3,从风险的角度看,在投资者看来,在确认股票内在价值低估的环境下,股价下跌不是坏事,股价总有一天会上涨,只不过时间未到而已。如此,一旦你看走眼,公司倒闭或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将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或全军覆没。在投机交易者看来,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股价可以告诉你们企业真相,难道你就不能止损?如此,从安全的角度看,还是应该选择投机交易。

4,当股市处于下跌通道即熊市过程中,对于投资者的任何投资标的,就算是其业绩依然增长,但还是敌不过市场估值的下降而导致投资亏损,投资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磨难去承受市场估值的下降与账户亏损,需要时间、需要企业的增长来弥补高估值空间,需要时间来积蓄下一轮上涨动能。但是,投机交易者在长时间熊市过程中依然可以游刃有余的进行投机交易而赚钱,你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赚钱呢?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道理可以证明投机交易的合理性,今天我就不多说了,从以上股价波动,牛市环境,安全性,熊市环境的四个角度来看,交易者的获利能力最强,控制风险能力最高,这就是投机交易者占比最高的内在逻辑。

还是那么一句话: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赚钱就好。在股市讲究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是什么投资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你的长期收益就代表了你在股市的生存能力。

呵呵,当我自己看完了自己的理解,我笑了,我这个价值投资者成了投机交易的代言人,好玩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78

價值•估值•投機:被誤解的企業價值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6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7 08:19 編輯

價值•估值•投機:被誤解的企業價值
作者:趙鵬

來源:清華金融評論

什麽是企業價值?什麽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是一個被廣泛誤解的褒義詞。要說價值投資,首先要搞明白什麽是企業價值,或者影響企業價值的基本因素是什麽。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雖然逐漸不被人提起,但是這個理論確實揭示了企業價值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勞動!經典經濟增長理論認為驅動經濟增長三大主要因素就是人口、資本和技術。一家企業從最初創立,首先是創始人的企業家精神,這種企業家精神推動整合社會資源,從而為社會創造財富,所以企業價值首先來源於企業家精神。

但是創始人終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企業發展和社會變遷,企業原始的資源將被消耗殆盡,專利技術終將過期作廢。那又是什麽推動企業價值進一步發展呢?這個時候組織制度和文化就是關鍵。可以說,任何有形的東西終將散去,無形的東西終將沈澱、洗滌並延續。制度為人所制定,同時又作用於人。制度經過不斷修訂,長期為人所接受並沈澱為文化,然後影響組織的行為,組織中人的行為又反過來影響制度和文化。所以,制度、文化和行為形成一個閉環,結合外部環境推動企業組織興衰變更。要考察企業價值,離不開以上幾個基本的因素:企業家精神、制度、文化、組織行為、外部環境。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沒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是沒有價值前途的。這就是天使投資者都首先是看人的原因,創始團隊不行,一切都是白搭。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光靠幾個創始人是不夠的,要維持組織的高效運轉,一個企業必須要有正向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來調動盡可能多的社會資源並激發所有組織成員的潛力,達到人盡其力、物盡其用的境界,而且這種制度不能朝令夕改,而是要形成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要內化到企業組織每個成員的哲學價值體系,並且指引企業組織每個成員的行為。只有這樣的企業組織,才是高效的企業組織,才能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中不斷前進。以上這些因素是影響企業價值的深層次因素,我們考察企業價值的時候要深入到這些根本問題,而不能停留在某項技術、某個產品、市場等表象上面。從形而上說,企業價值首先是企業家精神,其次是制度、文化和組織行為。

上文說了企業價值的形而上層面。下面談談企業價值的形而下層面的幾個常被誤解的問題。



企業價值與利潤。企業價值最終要以利潤的形式體現,但是又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當期或者某個時期的利潤。企業價值和利潤之間是一個非常辯證也非常有意思的關系,也是一個被廣泛誤解的關系。比如說,很多企業沒有利潤,市值也幾百億元,被人認為是垃圾股被亂炒;很多企業利潤很好,但是就是股價估值很低,被人認為是沒有理念亂賣。

凈利潤是企業價值的兌現,如果總是沒有利潤,企業終將無法維持經營;但是現在利潤很好的企業未必就有長期價值,未必就能繼續維持下去。很多互聯網企業初期都是虧很多年錢,但是其商業模式具備高度壁壘和可持續性,雖然短期沒有利潤,但是企業依然具有價值。所以企業價值不能簡單等於利潤,利潤只是企業價值兌現的階段性表現而已。同樣,企業價值也不等於產生利潤的產品、技術、渠道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因素的確會影響企業價值。

企業價值與企業組織成員的價值。企業價值依賴於企業組織成員,但是又不能等同於組織成員的價值。比如說,電影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看電影不會因為它是某家電影公司拍的就去看,而更多是因為它是某某導演拍的或者某個大明星拍的才去看。理論上說,評估這種公司的價值是要非常慎重的,因為演員和股東可以把股票賣完,然後原班人馬成立另一家電影公司,之前的公司就一文不值了。

換句話說,如果人員大幅變動,其價值將大幅變動。但是為何二級市場會往往給它們很高的市盈率呢?這其實僅僅是行業的景氣掩蓋了商業模式的缺陷,這是我們內地資本市場不成熟的體現而已。但是對於有些企業,就算人員全部離開,任何人來或者一幫“傻瓜”來管理它,這些企業可能都照常運轉,這種企業的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就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價值其實就在基金經理身上,一旦基金經理離開,這家公司的價值立即大打折扣,因為投資本身是一個個性化的東西,它不是打群架,不需要團隊作戰。

企業價值與環境。這也是一個被廣泛忽視的問題。隨著世代變遷,以前很有價值的企業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最後破產。環境的變化會影響企業的各個方面。有的企業在環境變化中價值非常脆弱,比如環境汙染可能讓一家農業生產企業價值歸零。有的企業能隨著環境變化調整自己,從而價值增長,但是有的企業卻天然不能隨著環境變換去調整,而不是管理層不願意調整。看企業價值的時候一定不要忽視環境變化和世代變遷的影響。

企業價值與時間。一家企業可能在今天很有價值,在明天就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企業價值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我們對任何企業價值的判斷都是基於歷史信息,隨著信息的變化,企業價值本身會發生變化,我們的判斷也會發生變化。所以不是簡單的長期持有就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不僅僅考慮一個企業目前有沒有價值,還要考慮這種價值的穩定性、持續性和成長性。沒有持續性的價值是價值投資的陷阱,價值穩定性差的企業估值應該打折扣,價值不具備成長性的企業是在浪費股東的資源。

企業價值的相對與絕對。簡單機械地理解價值投資是很多人虧錢的主要原因。企業價值有其絕對的一方面,但其實更多是相對的,是相對於機會成本、時間和環境來說的。價值的估值就更是相對的了。如果你忽視了價值的相對層面的含義,你就無法理解估值層面的巨大變化。

對企業價值要全面、動態、辯證地理解。在操作層面,如何去評估企業的價值呢?股票價格P=EPS*P/E或者BVPS*P/B。即股票價格等於每股凈利潤乘以市盈率或者每股凈資產乘以市凈率。這是使用最廣泛的兩個公式。我們以第一個公式來闡述,其中P/E=DP*(1+g)/(k-g),其中,DP表示股利支付率,g表示利潤增長率,k表示加權資本成本。股票投資所有要考慮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這個公式的變量當中。

所以,股票價格上漲只有以下幾種情形:第一,EPS和P/E同時上升,即所謂的“戴維斯雙擊”,這是最好的情形:第二,EPS上升但是P/E不動;第三,EPS上升但是P/E下降,但是EPS上升幅度大於P/E下降的幅度;第四,P/E上升但是EPS不動;第五,P/E上升但是EPS下降,且P/E上升幅度大於EPS下降幅度。只有這五種情形股價才會上漲。下面來分析在什麽條件下會出現這五種情形。

先來看EPS,EPS是什麽?它代表的是公司長期價值的兌現進度,等於稅後凈利潤除以總股數。有些公司不停融資,股本擴張導致EPS下降。稅後凈利潤增長來自三個方面:銷售更多產品或服務,即放量;產品賣得更貴,即漲價;第三是降低各種成本。對外收購也可以囊括在以上三個方面中。量、價、成本未來的變動就是所謂的“基本面”或者分析師主要考慮的因素。

很明顯,股票投資僅僅考慮基本面或者EPS肯定不夠,還必須考慮P/E。那麽P/E變動又如何確定的呢?或者一個公司到底應該值多少P/E(市盈率)才合理呢?按照上面的公式P/E= DP *(1+g)/(k—g)。DP即股利支付率,那麽,到底該用哪一年的股利支付率呢?還是用平均的股利支付率呢?這個問題卻沒有標準答案,同樣的問題還存在於g即增長率,到底是哪一年?還是平均數?還是永續增長率呢?這些問題同樣在實踐中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公式中的k就更是不靠譜了,k等於無風險利率加上風險溢價,到底哪個利率是無風險利率?一年期國債?還是三年期?還是剛性兌付下的理財產品的利率?沒有標準答案!風險溢價也是不靠譜,個股和市場的beta系數僅僅是依據歷史數據算出的,可未來的beta是變化的。

面對這麽多沒有標準答案的變量,那我們到底該去如何確定理論的P/E呢?

事實上,根本算不出合理的P/E。所謂的估值,說得好聽點是個藝術,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騙人的。這個道理好比買東西的人都希望千方百計地挑刺找毛病壓低估值,賣東西的人都希望講故事王婆賣瓜賣個好價錢。所以,無論對公司價值分析得如何深刻,無論對公司利潤預測得如何準確,落實到股票投資上面都離不開估值。估值無論是藝術也好,忽悠人的也罷,每個股票投資者都繞不過去這個坎。

決定股票價格兩個重要變量是EPS和P/E,前者代表基本面,後者就是估值。為何大師們都說股票投資是一個藝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估值是一個藝術,估值是個性化的,是因人而異的。

既然沒法確定合理的估值,那麽現實中怎麽辦呢?沒關系,雖然我們算不出準確的數字,但是上面的公式給我們提供了驅動估值即P/E變動的因素,我們可以結合這些因素的變動來判斷P/E的變化趨勢。

也就是說,確定P/E的變化趨勢遠比計算P/E本身數字更有操作意義!比如說,雖然我們不知道到底用哪個增長率來計算P/E,但是當一個公司利潤增長率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可以肯定它的理論估值P/E會更高,因為g越來越大;對於無風險利率,雖然我們不知道具體哪個利率是無風險利率,但是當社會主要利率下降的時候我們可以肯定無風險利率一定是下降的,比如央行降息的時候;對於k,比如必需消費類企業的盈利穩定性比設備類企業好,從而風險溢價會更低,即k會更低,這就是為何消費品估值一般會比投資品企業高。估值是由DP、g、k這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要綜合考慮它們的影響,而不是孤立地考慮它們。另外,考察P/E變動不僅僅需要綜合考慮股利支付率DP、g、k這三個因素,還要考慮EPS的二階導數,因為EPS的二階導數會影響g,也就是說,EPS和P/E這兩個決定股價的變量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這就是2008年到現在銀行股的利潤大幅增長但是P/E卻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利潤雖增長但是增速卻下滑,即利潤二階導數為負,導致估值下滑。而且由於2007年估值太高,以至於後來的估值下滑幅度遠遠大於利潤增長幅度,使得股價大幅下跌。

此外,僅僅看估值變動趨勢也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結合常識。一般來說,對於業績穩定的企業,10倍P/E是一個通常可以接受的估值。除了常識,我們還需要考慮公司的歷史估值水平和市場環境。同時還需要註意:不同的商業模式、處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行業性質不同的公司估值方法是不同的,P/E並不適合所有公司的估值。比如說,對於周期股,利潤變化趨勢遠比靜態估值重要,反而是利潤最差的時候是買點,利潤最好的時候是賣點。

對於高杠桿行業,比如銀行,利潤波動非常大,P/B比P/E更適合。對於項目型公司,比如房地產企業或者建築企業,利潤持續性很差,只有用資產凈值(NAV)來估值,而不是P/E。對於互聯網企業,前期根本沒有利潤,市值可能比P/E更適合。所有這些估值方式都不是簡單的算術,里面包含非常多的變化。只有深刻理解估值的變化,才算真正理解股票。

綜合考慮歷史估值水平、估值方法適用性、常識、估值變動趨勢之後,我們大致可以確定一個公司估值是在底部區域,還是在頂部區域,還是在合理區域。沒人能做到在最低點買股票在最高點賣股票,我們只能做到大概正確。對於投資來說,模糊的正確勝過精確的錯誤。

對於股票投資來說,EPS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容易預測的數字,因為雖然確定EPS都是基於對企業未來的預測數據而不是實際數據做出,預測數據本身變數很多,但是比起確定P/E來說,至少我們知道哪個數據是銷量,哪個數據是售價,哪個數據是成本,而確定P/E簡直就是無所是從,連它公式當中那三個變量到底該選哪個數都沒有答案!股票投資的魅力就在於P/E的無法確定性!

事實上,P/E反映更多的是人性,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所確定的k即加權資本回報率反映的是人性!估值是個主觀的東西,是市場討價還價交易的結果。這就是為何股票投資並不是數學而是藝術的原因,因為確定P/E的過程是大眾群體交易的結果。這也是為何股票都含有投機成分。股票價格反映的是人們對公司未來的預期或者看法,所以任何股票市場都是賭場或者都有賭場的成分,因此大家也就不必要為“中國股市是賭場”這個說法耿耿於懷了。當然,除了藝術性,估值也具有科學的成分:比如上面那個計算P/E的公式是科學的,但是確定公式中變量卻是藝術的,是因人而異的。

當我們理解到股票估值的藝術性之後,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就會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價值投資首先考慮的是安全邊際,即股價相對於公司價值來說是低估的,低估是安全的前提。但是這里要註意,低估是相對於價值來說的,而價值又是相對環境、時間和機會成本的,同時估值又是相對的。所以不是簡單買低估值、低市盈率的股票就是價值投資或者價值型的投資者(這也是一個被廣泛誤解的問題,比如常有一些人士宣稱自己是價值投資,因為買的股票是低估值的,或者買了長期持有)。價值投資除了考慮安全邊際,還需要考慮價值的持續性、穩定性和成長性。如果企業價值不具備持續性,就是價值投資的陷阱;如果企業價值穩定性很差,估值就要打折扣。

如果企業價值沒有增長,就不是價值投資。那些買利潤沒有增長的雖然估值很低的股票的人其實不是價值投資者,他們其實是在賭博利率下降或者風險溢價下降導致股票估值提升而已,他們是宏觀貨幣政策或者市場的賭徒罷了。可很多不明就里的朋友卻誤以為他們是價值投資者,結果簡單跟隨,當宏觀利率或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他們卻被套在里面(比如處在利率上升周期的時候如果利潤沒有增長,估值必然下降,導致股價下跌)。

最後的問題就是,為何一定要做價值投資呢?投機又如何呢?關於投資和投機引發了很多爭論,其實每個人對這兩個詞都有自己的定義。在這里並不想糾纏於詞語的定義,而是從操作層談一些對投資與投機的理解。

據觀察,股票投資常見的兩類錯誤是:第一類,不區分投資和投機;第二類,不區分基本面和策略。第一類錯誤在很多普通投資者身上很容易發現。他們買一只股票大多根據消息或者某人簡單推薦,現在流行的股票群里的朋友很容易犯這個錯。他們不去研究公司基本面以及公司未來發展變化,甚至連公司做什麽的都不知道,然後簡單買入長期持有。本質上他們是在賭博,而且是豪賭,但是他們卻說他在長期投資,在價值投資,結果最後都虧了大錢。

第二類錯誤,即不區分基本面和策略,則經常在一些專業投資者身上出現。專業人士買股票一定會研究基本面,他們對公司基本面研究深入,跟蹤及時。但是他們卻往往忽略了股票價格上漲除了基本面之外,更多的直接原因卻是市場策略或者風格原因。他們會因為基本面沒有變化而長期持有一個公司,無論股價多高都持有,結果卻因為市場策略發生變化,泡沫破滅損失慘重。這就是當年美國網絡股泡沫頂峰時期華爾街的專家們大都還瘋狂看多,目前創業板整體高估情況下國內分析師和基金經理大都整體看多的原因。這些朋友們更多是行業專家,他們從行業角度看好公司是對的,但是他們卻未必是股票專家,他們可能忽略了股票估值變化的藝術。所以,股票投資雖然要看公司的價值層面,但是絕對不能忽視股票投機層面的因素,即估值層面的因素。

在內地市場,至少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對價值投資不以為然,甚至還有人癡笑價值投資是書呆子表現。這主要是什麽原因呢?因為我們內地股票市場的制度設計和美國、中國香港有很大不同。我們內地個股做空機制不完善,有漲跌停限制,退市案例極少,上市實行審批制。所有這些都會讓上市公司這個“殼”成為資源具備價值,同時這些制度其實是保護投機的。因為沒人可以做空他買的股票啊,而且跌停最多10%,他怕什麽呢?投機失敗了又不至於像中國香港、美國那樣一天可能虧90%;但是一旦被他“逮”住了,他就狠狠賺一筆。制度設計的不完善確實對投機者來說A股確實是天堂,我們沒聽說過誰炒A股虧成仙股或者虧90%吧?這些制度的不完善終將成為歷史,隨著制度的完善,價值投資和組合投資一定會成為主流的投資模式。但是目前,價值投資和組合投資雖然是可行的模式,卻未必是最好的投資模式。

投機未必是貶義詞,就看你是從哪個角度去理解和利用投機。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也必須要充分重視股票所包含的投機成分。“股神”巴菲特為了在合適的價格買入理想的公司,有時候也會等很多年。大眾投機有時候會讓市場犯錯,從而給價值投資者提供絕佳的買入機會和賣出機會。可以說,估值更多就是投機成分的體現,忽略投機成分的投資者也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最後,所謂價值投資,更多是一個褒義詞而已,很多人說自己是價值投資和很多人說自己是好人一樣沒有區別。投資是個個性化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對價值投資自己的理解。我認為,投資一方面需要考慮公司長期價值以及EPS對長期價值兌現的程度,同時還必須考慮估值P/E的變化規律。投資需要以基本面為基礎,去評估P/E的變化,P/E的變化就包括所謂的人情緒的變化,更多是投機成分或者藝術成分。所以,千萬不要簡單機械地理解價值投資。很多人虧錢,都是因為對價值投資簡單機械地理解而導致的。不是說公司有價值就一定是價值投資(還要看價值是否被高估從而沒有安全邊際,還要看價值的穩定性、持續性和成長性與估值的匹配),不是說長期投資就一定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最大的挑戰是時間,有時候我們在這個時點看是有價值的,但是過段時間價值卻不存在了。所以投資是一個需要不斷檢驗審視的過程。股票投資不是線性的,很難判斷短期的漲跌。有可能三五年都不漲,一漲就漲很多倍。所以只有長期不用的錢才適合投資股票。股票其實是短期極端不靠譜的資產,它只是一個概率遊戲而已。但是只要遵循概率法則,長期就能賺很多錢。可是很遺憾的是,沒人知道哪天能賺錢!由於不是線性現象,所以就股票基金來說,認同基金經理的理念、方法和人,遠比歷史業績重要得多!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31

地產商湧入科技園 轉型還是投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620.html

地產商湧入科技園 轉型還是投機?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5-13 22:36:00

目前大部分的孵化器還是定位在做一門生意,覺得可以輕松賺大錢,在不懂產業的前提下,運作方式跟傳統的房地產沒有區別。

“我們主要是做太陽能、風能新技術及產品的,如太陽能節能路燈、太陽能及風光互補監控系統、太陽能及風光互補水泵等。”5月13日的一個下午,創業者梁勇正在清華科技園廣州創新基地向大家興致勃勃地演示自己的新產品:一款使用太陽能技術發電的節能路燈。

他正計劃借助一家中國房地產商以及它的合作夥伴的幫助,將他的產品產業化,並進入更大的市場。

“我的目標是融資500萬,自己占25%的股權。”梁勇說。他最早從中山大學畢業,曾經就職於行業內多個知名公司,但在看到太陽能市場迸發的機會後,他決定辭職從去年開始創業。

在現場的還有另外幾名創業者,有移動互聯網的,有做傳統LED行業的,而讓他們聚集到這里來的,是一個叫做“啟迪之星”的項目。

“啟迪之星是我們的配套孵化項目,一些清華科技園區內的創業者可以直接利用這個配套服務。”清華科技園廣州創新基地副總經理許江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創新基地是主要由清華科技園攜手招商地產和番禺區政府建造和運營的產業科技園區。而據本報記者了解,招商地產目前在該項目中的股權占比超過五成。

地產商“湧入”產業孵化大潮

事實上,地產商介入產業孵化大潮的例子在近些年不斷出現。除了招商地產外,華夏幸福產業園、SOHO 3Q、萬科雲城等都希望在“眾創空間”上有所作為,他們一般會選擇與創投平臺、天使基金等合作,提供場地、孵化、融資等多方面的服務。

而梁勇的辦公室正在他路演的辦公樓內,像他這樣的創業者在廣州的清華科技園區內還有很多。

“我們整個園區總占地面積1300 畝,總建築面積預計超過100萬平方米,由研發辦公中心、獨棟總部、獨棟總部創新服務中心、獨棟定制區居住及生活配套幾大功能域組成,今明兩年我們還會做更多的配套設施。”清華科技園的工作人員在向本報記者賣力地介紹該園區的各種設施規劃。

許江建告訴記者,清華科技園區主要希望打造一個產業生態圈,創業者在這里不僅可以獲得辦公場所,還有導師輔導、項目路演、融資資源、公司註冊、行政服務、住宿等一攬子服務。

但做類似孵化項目的公司事實上已經很多,為何地產開發商還要在擠入這片紅海?

“這是由於隨著城市開發的深入,住宅用地的供應越來越少,政府更傾向於供應產業用地,由此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譬如在深圳,去年一年僅供應一宗住宅用地,其余絕大部分為產業用地、工業用地,地產開發商只能在產業用地上做文章。”一業內人士指出。

而在他看來,房地產行業由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單純的住宅開發利潤普遍下滑,地產開發商也都在尋求轉型,嘗試不同類型的地產開發與運營。與城市共同成長的產業地產成為一個方向,尤其是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不啻為一個不錯的盈利點。

目前,萬科也在廣州、深圳推出了兩個萬科雲項目,而在廣州萬科雲城項目一期中將會拿出一棟做“雲創空間”,目前引進了移動互聯網創新者合作平臺“長城會”、股權眾籌平臺微投網。華夏幸福也是國內較早開展通過“產業新城+X”模式發展創客空間的開發商。其先後與北汽通航、京東等組建創新發展產業聯盟,並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搭建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平臺。

梁勇正在介紹自己的項目

現場的創業者

地產商“湧入”產業孵化大潮

事實上,地產商介入產業孵化大潮的例子在近些年不斷出現。除了招商地產外,華夏幸福產業園、SOHO 3Q、萬科雲城等都希望在“眾創空間”上有所作為,他們一般會選擇與創投平臺、天使基金等合作,提供場地、孵化、融資等多方面的服務。

而梁勇的辦公室正在他路演的辦公樓內,像他這樣的創業者在廣州的清華科技園區內還有很多。

“我們整個園區總占地面積1300 畝,總建築面積預計超過100萬平方米,由研發辦公中心、獨棟總部、獨棟總部創新服務中心、獨棟定制區居住及生活配套幾大功能域組成,今明兩年我們還會做 更多的配套設施。”清華科技園的工作人員在向本報記者賣力地介紹該園區的各種設施規劃。

許江建告訴記者,清華科技園區主要希望打造一個產業生態圈,創業者在這里不僅可以獲得辦公場所,還有導師輔導、項目路演、融資資源、公司註冊、行政服務、住宿等一攬子服務。

但做類似孵化項目的公司事實上已經很多,為何地產開發商還要在擠入這片紅海?

“這是由於隨著城市開發的深入,住宅用地的供應越來越少,政府更傾向於供應產業用地,由此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譬如在深圳,去年一年僅供應一宗住宅用地,其余絕大部分為產業用地、工業用地,地產開發商只能在產業用地上做文章。”一業內人士指出。

而在他看來,房地產行業由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單純的住宅開發利潤普遍下滑,地產開發商也都在尋求轉型,嘗試不同類型的地產開發與運營。與城市共同成長的 產業地產成為一個方向,尤其是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為創業者提供服務不啻為一個不錯的盈利點。

目前,萬科也在廣州、深圳推出了兩個萬科雲項目,而在廣州萬科雲城項目一期中將會拿出一棟做“雲創空間”,目前引進了移動互聯網創新者合作平臺“長城會”、 股權眾籌平臺微投網。華夏幸福也是國內較早開展通過“產業新城+X”模式發展創客空間的開發商。其先後與北汽通航、京東等組建創新發展產業聯盟,並簽訂戰 略合作協議,搭建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平臺。

清華科技園內正在開發的配套

 

創業者的辦公室

園區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雖然各種孵化概念很熱,但大多數園區在管理模式的盈利上,仍然處在探索階段。

“我們孵化器現在更多的是在投入,背後有這麽大的地產做支撐,可以養這一塊東西,但孵化器也只是我們模式的一部分,打造一個從孵化到產業圈再到大的孵化群,形 成一個產業環境的園區才是我們想做的。”許江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目前市場上的孵化器,大多數仍然是二房東整租批發的概念。

“目前大多數產業園區,產業孵化器最後還是通過房產進行變現,要不就是投資孵化器出了成果,單純地做孵化器園區管理還沒有辦法體現出價值,這塊的模式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許江建對本報記者說。

他表示,目前一線城市以孵化器為噱頭的產業園區目前仍有很大機會,但在二三線城市就很難複制這一模式,主要原因在於服務價值難以體現。許江建認為,園區運營最後的價值仍然需要到資本市場去體現,比如上市,如果沒有這個體系,實現贏利要等待很長時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孵化器內部人士則向本報記者闡述了另一個問題。他表示,目前大部分的孵化器還是定位在做一門生意,覺得可以輕松賺大錢,在不懂產業的前提下,運作方式跟傳統的房地產沒有區別。“孵化器起著助跑的作用,一定要通過搭平臺的形式把產業聚集起來,入駐的企業間有相互的生態圈就可以實現互相協 作,資源共享。”

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貿然跟風者比比皆是。在全國的一些三四線城市,以孵化器為名設立的各種房地產或產業園區項目等遍地開花。

“事實上現在在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科技園場地空置的情況。” 上述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去二三線城市,特別是到了縣級城市,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在做產業園,但這里面產業園更多只是一個載體,流於形式。不過也 有願意接盤的人,有些二房東願意去租賃這些產業園區,合同一簽就是20年,其實賭的就是一個經濟發展規律,說不定捂一捂土地又漲價了。

在上述人士看來,如何能從眼下的混沌局面中脫穎而出,也是擺在科技產園區面前的一個難題。“眼下的不少孵化器還在交學費階段,它們中的有些已面臨生存困難,遭遇淘汰,有些被迫轉型,但孵化器這一領域要成熟還需要時間的沈澱,和不斷探索。”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72

上班族逆襲》從股市提款 34歲還五百萬房貸 穩健財、投機財、景氣循環財 小資族自創三釣法通吃

2015-05-18  TWM

一個三十四歲的上班族,憑什麼在股海征戰十年,滿載而歸?

電子工程師Ben證明,只要正視過去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從中萃取出智慧與勇氣,就能成為績效打敗法人正規軍的台股「海賊王」!

撰文•謝富旭

白天,三十四歲的Ben是一家電腦公司的網通產品資深工程師;晚上,這名平凡的上班族變成遨遊股海的散戶投資人。下班後,他對上夜店、唱卡拉OK、上網打電玩等活動興致缺缺,最主要的興趣就是研究股票,周末假日甚至與投資同好一起開股票讀書會。

可不要小看這個「玩股票」的興趣,拜這個興趣所賜,過去幾年,他從不到四百萬元的資金,獲利六百萬元出場,賺逾一倍,讓Ben得以在大台北地區離捷運站不到三分鐘路程,買下四十坪、總價一千八百萬元的房子,並為自己添購人生第一部九十幾萬元的國產中級房車,更讓他把高達七百萬元的房貸,在短短四年還到剩下約二百萬元,手上還有五百萬元資金投資股票。

家境小康的Ben,並沒有強烈到要靠股票翻轉人生的企圖心,但讀大學時,他看到母親因為投資股市虧損數百萬元悶悶不樂,出於孝心,想為母親分憂解勞,因此一腳跨進了波濤洶湧的股海。

Ben畢業於華梵大學電子系,但學理工的他,家中書房書架擺著上百本投資與企管的財經書籍,更是包括《今周刊》在內等多本財經雜誌的重度閱讀者。

從上大學開始,這份對股票與財經的濃厚興趣,讓Ben比同儕顯得相對早熟許多;也是因為這份「早熟」,當Ben的大學同學有不少還在為人生第一間房子的頭期款發愁,即使買了房子,也被沉重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之際,Ben卻信心滿滿地說:「我有把握在四十歲前,把剩下約二百萬元的房貸還清,而且還清之餘,手上至少還有五百萬元的現金投資股票!」這股信心的背後,是一個在股海闖蕩十年,失敗時,忍著傷口的痛楚自我檢討;成功時,壓抑著內心狂喜冷靜剖析自己,企圖把成功經驗「模式化」的年輕人,所彰顯的一股志氣!

學生,最不喜歡寫的就是悔過書;上班族,最厭煩的事情之一,就是寫檢討報告。然而,Ben對寫投資檢討報告樂此不疲,還視為是投資功力更上層樓不可或缺的修煉。

過去四年多來,他寫的投資檢討報告多達一百篇。他說,「因為懂得寫檢討報告,我的投資績效不僅明顯改善,投資的方法與投資思考的理路,亦因一篇一篇的檢討報告出爐而益加清晰。」

動機:代母出征股海

科技男狠K財經知識,寫出上百篇報告他把檢討報告比喻成航行在險惡股海中的航海日誌。「為什麼要寫航海日誌?因為上面記錄著潮汐、氣象、船隻、航行里程、停泊港口等狀況。」「不寫航海日誌的船長,不可能成為一名經驗老到,為整艘船人員與貨物趨吉避凶的優秀船長!」Ben如此說。

船隻出海前,船長第一件工作一定會看氣象預告。投資也一樣,資金就是船,你想補撈的魚,就等於股票。Ben的氣象報告就是總體經濟數字,他謙虛說:「我曾花苦工鑽研總體經濟,對非科班出身的我真是件苦差事,加上我的悟性不佳,看得霧煞煞,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也無法運用自如。」「直到有一次,我看到雜誌上介紹有投資達人運用經理人指數(PMI),自己拿來用用看,果然發現,這是衡量投資大環境一套簡單又實用的工具。」Ben會定期把台灣、中國、美國與歐盟每個月公布的PMI記錄下來,並製作成表追蹤列管。PMI指數五○以上,代表經濟體處於擴張,五○以下表示收縮,但這只是最粗淺的體認。

他分享多年來的心得指出:「重點在於趨勢與走向!如果PMI指數位於五○以上,但指數每月卻節節下滑,代表總體經濟有走疲之虞,在資金上不僅要減碼,對股票合理本益比的估值,也要跟著往下調,免得買在高點被套牢太久!」「相反地,如果PMI指數是從五○以下爬升起來,每月連番攀升,反而應加碼,調高合理本益比的估值,免得錯失反彈或回升行情而扼腕!」在進一步說明Ben的PMI指數運用心法前,必須先介紹他在股海捕魚的三大方法之一——延繩釣法。

對捕魚有概念的讀者應該知道,延繩釣法是台灣沿海漁民最常使用的釣法之一,俗稱「放棍」,就是漁船出海後,把長長的魚線繫上很多掛著魚餌的魚鉤,然後用浮筒作記號。放線後,漁船先開回家,隔一段時間再把魚線收上船,看看魚兒有沒有上鉤。Ben認為,這是最適合他這種上班族的股海捕魚法。

上班族適用:延繩釣法

跟著便宜本益比收線,賺穩健財上班族沒有時間盯著盤,也不可能對股市一千五百多檔股票檔檔瞭若指掌,更欠缺專業知識對個股進行精準評價與基本面追蹤。於是,他根據三個原則挑選股票:第一、公司毛利率二○%以上,三○%以上更佳,代表公司有較深廣的「護城河」,較不容易受到惡性殺價競爭改變體質。第二、公司營收與獲利以本業為主,沒有複雜轉投資,營收與獲利數字就比較容易分析。第三、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在所處產業居領先地位,至少要排名前三名,這代表公司的競爭力較無問題。

基於以上原則,Ben必須對金融股、營建股以及集團龍頭股暫時割愛(編按:但仍可用鏢魚法、網撈法操作,後面詳述),幾年操作下來,目前在他的元大看盤軟體YesWin的自選名單中只有二十檔,這是他認為有深入研究、對基本面較有把握的延繩釣法名單。(見上表)這二十檔包括興勤(全球最大熱敏電阻廠)、慶生(台灣最大利基型PCB廠)、茂訊(全球前三大強固型筆電廠)、川寶(全球最大半自動PCB曝光機廠)、瀚荃(全球最大電腦與背光模組連接器廠)等,如同二十根魚鉤,這二十檔個股如果過去四季EPS(每股稅後純益)的本益比,來到Ben所設定的合理價(本益比十至十三倍)或便宜價(本益比七至八倍),就開始收線釣起魚兒進行買進。

要不要釣起魚,PMI指數就居關鍵角色!一四年十一月至至一五年一月間,台灣、中國與歐盟的PMI處於往上走勢,且大於五○,Ben的合理本益比與便宜本益比就訂得較「正常」,合理約在十至十三倍,便宜約在九至十倍之間。

然而,目前來到五月這個時點,美國PMI已呈連續第四個月下滑,來到五一.五;中國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來到四八.五;即使歐盟呈上升,但台灣PMI竟跌破五○,四月來到四九.三,這種現象宛如海象正聚集烏雲,天氣(景氣)即將變壞般,讓Ben決定把釣線放「長」一點,全面下修合理與便宜本益比,亦即股價來到更便宜的價位才買進。

收線:搭配技術面

觀察量價與籌碼出手,提高獲利效率Ben強調,延繩釣法不能全照「股價來到便宜本益比買進,合理本益比賣出」運用,「死板地運用也能賺到錢,但賺錢的效率不高!」「配合量價與籌碼才能降低等待時間,獲利更有效率。」比如說,目前Ben的釣繩已經決定釣起櫻花與中興電兩條魚。他為櫻花設定的便宜本益比為十倍,以過去四季(一四年第二季至一五年第一季)累積每股稅後純益二.○一元計算,應該要等到二十.一元來到便宜本益比價位買進才安全。但是,Ben卻在四月初時二十二.五元的價位就先買進試單,免得股價被外資買上去;等到股價來到便宜本益比的二十.一元會開始大量買進。

Ben解釋,櫻花的技術線型呈碗公形上揚,離去年底二十二.九元前波段高點僅一步之遙,更蓄勢挑戰一○年所創的十年最高點三十二.七元。

其次,近月來外資默默地吃櫻花持股,不到一個月就買進二千多張。第三、櫻花是中國城鎮化的標準受惠股,其系統廚具與熱水器在台灣銷售穩定,在大陸卻呈兩位數成長。

更重要的是,櫻花第一季財報營收雖僅成長三.七%,稅後純益卻成長九.三%,「中國PMI低於五○顯示景氣收縮,房地產也不景氣。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櫻花竟還交出這種成績單,實屬難能可貴,等景氣稍微轉好,那想像空間不就很大了!」Ben冷靜地分析。

中興電也是出於同樣的邏輯,Ben在今年三月股價略高於合理本益比十三倍的二十一元就買進!中興電不僅是台灣最大的六氟化硫氣體絕緣開關(GIS)製造商,更是未來極具發展性的智慧型電網與燃料電池概念股,Ben以該股過去歷史本益比,以及該股具寡斷地位(GIS產品占台灣七成),給予高達十三倍合理本益比與十二倍便宜本益比。

他從技術線型分析,中興電今年三月底出現一個三角收斂的突破買點,外資也一直呈買超狀態,股價蓄勢挑戰去年十一月所創的二十四.二元波段新高位置。「當技術面發動攻擊訊號時,股價只要來到合理本益比上下一○%的位置,就要趕緊釣起,免得魚兒跑掉。」至於賣股時機,Ben主要是遵循到達合理本益比就賣出的原則。比如說,一四年十一月七日,他買進觀察名單中的台光電,理由是該股近四季(一三年第四季至一四年第三季)EPS為三.八元,股價來到三十五元出頭,等於來到便宜本益比十倍以下,技術面與籌碼面皆無問題下,決定以三十五.五元買進。

買進兩個月後,台光電股價來到四十二元,Ben決定獲利了結出場。賣出的主要原因是:一、股價來到設定的十一倍合理本益比;第二、在高檔出現長黑K棒,意味股價將進行整理。今年三月,台光電最高來到五十七元,Ben檢討自己說:「在賣點的掌握上,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避險:觀察籌碼面

發現股東異常出脫,逃過大白鯊狙擊Ben強調,股價如果來到便宜本益比,不要急著釣起魚兒買進,釣起之前,先看看技術面及籌碼面有沒有異常。

他舉一四年一月的F-再生指出,這檔股票原本也是在他的延繩釣法名單中,去年一月股價跌破九十元,來到他設定的便宜本益比十倍以下。調出線圖發現,F-再生股價不僅跌破一三年十月爆出大量時的K棒最低點價位,籌碼面上,在一三年十一月至一四年一月間,持股大於四百張的股東竟出脫高達總股本五%的股票。技術面與籌碼面不對勁,讓Ben做壁上觀,果然後來爆發禿鷹事件,F-再生股價狂瀉不止,讓Ben躲過一場危機。

幾年下來,延繩釣法曾讓Ben在大聯大(IC通路股因營運性質使然,毛利率選股法不適用)、遠百、統一實、卜蜂、瀚荃、台光電、信昌化與數檔工業電腦股等獲利數百萬元,而他的延繩釣法選股名單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每年進行調整更換,但始終維持二十檔上下。他說:「檔數太多就不好更深入追蹤,追蹤這個功夫一定要做到位,因為,等股價大跌時,才會知道自己要買甚麼,而不是亂買一通!」

短打式交易:鏢魚法

每年只逮兩次,多賺一份年終獎金除了延繩釣法之外,近兩年來,Ben還研發出了新釣股方法,他稱之為「鏢魚法」。即針對特定事件與新聞,進行投資評估,並進行短打式的交易。

今年初操作的燦星網,堪稱是「鏢魚法」的代表作。一四年十一月五日,燦星網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處分內湖不動產,將有高達八.一三億元的處分利益認列。消息一出,股價大漲,而且剛好遇上公司股票減資重新上市。

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減資後股本為十三.四億元的燦星網重新上市,股價大漲來到二十五至二十六元後,陷入平盤整理。

Ben當時與投資讀書會成員討論,處分內湖不動產的八.一三億元,如以減資後十三.四億元股本計算,等於可為EPS貢獻高達六元之譜。儘管燦星網本業普普,一四年前三季EPS僅○.二元,但該公司現金部位卻高達六十幾億元,之前辦理五○%現金減資,已經凸顯該公司有「錢太多」的問題,因此,預估來年將把處分內湖不動產的六元獲利至少配發六成,即三.六元上下。二十五元股價如配三.六元,殖利率高達一四.四%(編按:最後燦星網配四元現金)。

「問題就剩下內湖不動產的收益能否趕在一四年財報入帳!」Ben投資讀書會成員為此特地致電燦星網發言人,得到肯定的答案,於是在股價二十五元買進,抱到三十元出頭賣出,兩個月獲利二○%。

Ben指出,很多重大的利多消息後一公布,股價立馬大漲,投資人徒呼負負,總是感嘆為何無法早一點知道消息。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一點:投資大眾總是健忘的!一個利多公布後,隨著時間的沉澱,股價總是會拉回休息。利多的實質,尤其是轉投資、處分投資利益的入帳時間,漸漸被市場淡忘了。「股價沉澱降溫後進場也不遲,只要能判斷利多實現的入帳時間,就可像鏢魚般逮住大魚。」鏢魚法也適用在轉機股身上。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投資讀書會成員傳給他一則晚報訊息:偏光板力特一四年第三季EPS賺○.六六元,而且十月營收創下四.七七億元新高;並因應訂單需求,力特第五條生產線已於十月初加入。

Ben調出力特的營收發現,十月營收果然較九月大增近一億元,看來是新產能加入沒錯。他推估,如果力特一四年第四季單月營收能維持四.七億元上下,第四季EPS沒有理由低於第三季的○.六六元。也就是說,力特一四年全年EPS可望在一.三至一.五元之間,來年月營收年成長率將出現五○%以上高速成長。他反問:「一家公司EPS達一.三至一.四元,營收將呈五○%成長,股價才六元出頭,能不大漲嗎?」Ben在力特六元出頭買進,股價飆到十.七元賣出,不到兩個月內,大賺近七○%,在今年初所工作的公司尚未發年終獎金之前,數十萬元獲利就先入袋,賺得比年終獎金還多。

Ben曾經自組投資讀書會,運作長達四年多之久,但因成員時間喬不攏,讀書會終告解散。去年他讀了《今周刊》九一四期「三個散戶臭皮匠,憑什麼勝過投資諸葛亮?」的報導後,主動叩門拜訪霜劍投資團隊的主持人陳建廷,並成為該團隊一員。有了團體作戰的能力,近半年來,他的團體作戰「網撈法」,亦成為他的另一個釣股利器。

團體作戰:網撈法

分工追蹤研究產業,找出谷底翻身線索針對產業進行追蹤研究的網撈法,使Ben跨入了法人正規軍作戰範圍的領域。

他與數名成員分工合作,選出二十幾個產業進行追蹤,他本身負責三個產業。他歸納心法指出:「如果該產業旗下所有公司,出現毛利率、營業利潤率連續兩季上揚現象,表示轉機性的機會很高,從中賺到景氣循環財的機會就大!」Ben舉目前正關注的面板產業為例,龍頭股友達與群創的毛利率及營業利潤率雖連續兩季轉好,但小型股的彩晶與凌巨卻持續惡化當中,進一步研究發現,主要是友達與群創的折舊攤提自一四年第三季開始每季大減(友達減少十五至十八億元,群創減少三十億元上下)所致。折舊與攤提減少雖有助於獲利提升,但面板的營收成長動力仍顯疲弱。

他與團隊討論後,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第三季旺季開始,面板股營收出現兩位數年增率,代表股價大漲的東風來了,在折舊與攤提的加持下,股價才會給力!」他坦承,網撈法是一種高難度而且繁複的獲利方法,但這並沒有使他打退堂鼓,他說:「因為知道這個方法,才知道股海是如此浩瀚,自己是如此渺小,反而鞭策自己更加努力。」Ben這四年寫下了百篇報告,其中近三十篇是自己所犯下錯誤的檢討報告,其他是成功案例總結報告,以及個股及產業報告,他從投資失誤報告歸結三個金律:第一個金律,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金律,買進一檔股票後,如果股價跌破前波第一根大量的最低點,不管籌碼面及基本面如何,一定要先出脫股票再說。

Ben說,這是一個價值至少一百萬元的金律,因為他在亞化(已改名為萬洲)、晶電、中光電等股虧損超過一百萬元,終於學到這個教訓。也因為這個教訓,讓他日後避開金融海嘯、F-再生等採延繩釣法可能釣到大白鯊的悲劇。

第二個金律:採鏢魚法釣到大魚時,股價連續跳空漲停,第一根打開漲停時,可先賣一半,另一半先再等看看,如果後來的股價走勢並沒有跌破第一根被打開漲停K棒的最低點,應該續抱。如果懂這個道理,他在力特獲利恐怕將再翻一倍。

第三個金律:買股只用五成資金,如果超過五成,將因情緒隨股市波動影響工作與睡眠,就算賺到錢了,也失去了健康與心理安定感,是沒有意義的。之所以會有這種體認,是因為早期Ben操作股票總是因為太過樂觀,把資金押滿,反造成生活與工作失調,得不償失。

如今,三十四歲的Ben,不僅再過四年就可還清房貸,也持續朝財富自由的目標大步邁進。他用自己的例子證明,懂得股海釣魚的正確方法,上班族也能扭轉窮忙族命運,追求更富裕與自在的人生。

Ben

出生:1981年

現職:電腦公司

工程師

學歷:華梵大學

電子系

投資資歷:10年

Ben的10年股海日誌大進化

前6年:側重資訊搜集

後4年:開始寫檢討報告

海賊戰法1 穩健操作的延繩釣法

Step 1 綁餌放繩

三原則初步篩選:

.毛利率高於20%(少部分特殊產業,如通路例外)

.公司產品線單純、

獲利以本業為主

.在各次產業居

領導地位的

中小型公司

Step 2 上鉤買進

依產業特性給予合理與便宜本益比,根據最近四季EPS,若來到便宜本益比,技術面與籌碼面沒問題,就買進。

Step 3 收線賣出

在便宜本益比買進後,循以下法則賣出:.如果該股營收年增率大於20%,應等到至少13∼14倍本益比再出脫。

.如果是10∼19%,可抓12∼13倍再賣出。

.如果是0∼9%,11∼12倍就可賣。

興勤

現價 42.6元

合理價 43.48元

便宜價 38.96元

櫻花

現價 22.55元

合理價 21.67元

便宜價 19.70元

慶生

現價 63.5元

合理價 65.80元

便宜價 52.64元

茂訊

現價 47.65元

合理價 38.80元

便宜價 34.92元

川寶

現價 71.5元

合理價 68.22元

便宜價 60.64元

瀚荃

現價 46.4元

合理價 46.62元

便宜價 41.44元

卜蜂

現價 26.75元

合理價 28.89元

便宜價 25.68元

中興電

現價 22.2元

合理價 19.50元

便宜價 18.00元

景氣氣象儀怎麼看?觀察PMI 由於台灣、美國與中國的PMI指數呈逐漸下滑中,已到臨界點50,故延繩釣法的「合理本益比」與「便宜本益比」全部往下修正1至2倍不等。

Ben的 20檔隱形冠軍股觀察名單

公司名稱

(股票代號) 最近財報

毛利率

(%) 近四季

EPS

(元) 合理

本益比

(倍) 便宜

本益比(倍) 股價

(5/12,元) 合理價位

(元) 釣魚(買進

價位,元)興 勤(2428) 27.10 4.87 9 8 42.6 43.48 38.96 慶 生(6210) 42.30 6.58 108 63.5 65.80 52.64 茂 訊(3213) 30.84 3.88 10 9 47.65 38.80 34.92 川 寶(1595) 42.16 7.58 9 8 71.5 68.22 60.64 瀚 荃(8103) 30.92 5.18 9 8 46.446.62 41.44 卜 蜂(1215) 11.90 3.21 9 8 26.75 28.89 25.68 台光電(2383) 22.805.85 9 8 56.3 52.68 46.80 菱 光(8249) 13.42 2.43 9 8 24.95 21.87 19.44 好樂迪(9943) 58.03 4.4 11 10 58.3 48.40 44.00 金山電(8042) 26.86 4.73 9 8 43.942.57 39.84 F-茂林(4935) 21.37 4.52 10 9 44.5 45.20 40.68 櫻 花(9911) 30.111.97 11 10 22.55 21.67 19.70 中興電(1513) 17.86 1.50 13 12 22.2 19.5018.00 敦 吉(2459) 11.75 3.48 11 10 40.0 38.28 34.80 漢 平(2488) 22.01 2.26 87 21.05 18.08 15.82 智 易(3596) 15.71 3.35 9 8 35.9 30.15 26.8 順 德(2351)17.84 3.95 9 8 39.2 35.55 31.60 F-淘帝(2929) 40.29 12.98 10 9 131.5 129.8116.82 超 豐(2441) 27.79 3.98 9 8 40.9 35.82 31.84 鑫 禾(4999) 36.65 6.74 9 855.9 60.66 53.92 海賊戰法2 刺激的鏢魚法

Step 1 觀浪

每日下班後,瀏覽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媒體上的訊息。如果看到有處分轉投資、合併、減資、或處分資產的訊息,列入追蹤。

Step 2 突擊

訊息發布後,股價可能馬上大漲,先按兵不動。訊息公布與入帳時間通常會有一段時間落差;俟消息效應沉澱,股價拉回整理,再抓出入帳時間,伺機進場。

海賊戰法3 在大波浪賺錢的網撈法

Step 1 撒網

建立20幾個次產業的追蹤名單,採團體作戰,由Ben負責三個產業,其餘次產業由夥伴負責。

Step 2 撈魚

如果該產業的所有公司連續兩季出現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成長,代表整個產業有復甦跡象。

Step 3 精挑

挑選該次產業中,股價表現最強的操作。

以面板產業為例,目前只欠東風

公司名稱

(股票代號) 毛利率(%) 營業利益率(%)1Q '15 4Q '14 3Q '14 2Q '14 1Q '15 4Q '14 3Q '14 2Q '14 友達(2409) - 14.81 14.39 10.40 - 8.37 8.21 3.83 群創(3481) -16.00 12.88 10.63 - 10.03 8.04 5.73 彩晶(6116) - 4.56 16.28 24.23 - -5.194.17 10.73 凌巨(8105) - 3.02 7.65 7.97 - -7.34 0.02 0.24

公司名稱

(股票代號) 折舊+攤提(億元) 營收年成長率(%)1Q '15 4Q '14 3Q '14 2Q '14 '15年4月 '15年3月'15年2月 '15年1月友達(2409) - 135.10 138.6 150.60 -7.3 1.60 1.19 1.70 群創(3481)- 147.40 145.8 152.20 3.7 -1.10 9.40 31.70 彩晶(6116) - 8.20 8.90 8.20-11.4 -5.76 -23.70 10.40 凌巨(8105) - 2.25 2.23 2.23 0.4 -45.0 -46.20-27.40

說明:

面板產業毛利率呈連續兩季止穩,主要是折舊與攤提較一年前顯著減少所致。但今年前三月營收並沒有明顯成長(至少二位數),如果第三季旺季來臨,營收出現成長動力,加上折舊攤提同步降低,獲利可望大幅好轉,股價才有機會衝高。

Ben從股海日誌體悟的

投資金律

1.嚴守停損保平安

財報與基本面是落後指標。買進後,如果股價跌破前波第一根大量K棒的低點,一定要賣出停損。

以中光電失敗投資為例:

1 中光電成本25~26元,買進時本益比約8倍,外資還一直買,基本面看來並無問題2 跌破前波大量的低點28元

3 股價狂瀉而下

4 損失10萬元

2.緊盯K線最低點

抱到飆股時,爆量漲停打開時,先出一半;但是該根K線最低點如沒有跌破,應該續抱。

1 看到力特基本面出現重大轉機,6元買進2 股價果然飆漲,連續數根跳空漲停3 漲停打開,全部出清。雖賺65%,但錯失後面一大段漲幅。

3.買股勿超過可動用資金5成Ben曾在筆記寫下:「2005年時,把自己與媽媽的錢全部加碼到股票,使得每天壓力很大,影響睡眠與論文,也讓自己壓力超大。」五成投資資金應這樣規畫:

50%穩定長線

30%現金待隨時加碼

20%投機短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