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今天(1月13日)表示,制造油價下跌的國家終將後悔,而伊朗則因對原油出口依賴程度低,會安渡油價下滑的經濟陣痛。
魯哈尼今天在電視講話中說,如果伊朗在油價下跌中蒙受損失,則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產油國將蒙受更大的痛苦。因這兩個國家的財政預算依賴原油出口。
魯哈尼稱,沙特80%的財政預算基於原油銷售,科威特則更高,達到95%。
而路透計算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里,沙特預算對原油的依賴程度達到90%,科威特為92%。
不過伊朗的情況要好一些,魯哈尼稱伊朗只有三分之一的預算依賴石油銷售,預計該國的出口中石油相關產品占60%。
因西方在核問題上制裁伊朗,美國能源信息部(EIA)數據顯示,伊朗的原油出口由2011年的250萬桶/日降至目前的約100萬桶/日。
最近幾個月來,國際原油價格大跌近60%,接近六年來低位。
伊朗是遭到最嚴重沖擊的石油輸出國家之一,因為伊朗的預算是建立在油價每桶100美元的計算基礎上。
伊朗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中,將銷售的油價下調到每桶72美元,不過,油價目前已經跌到50美元以下,再度升高伊朗未來將面臨赤字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在底特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的銷量四季度大幅下降。這一言論令特斯拉股價在盤後立刻下跌6%至192美元。據道瓊斯報道,馬斯克認為銷量下滑或因消費者錯誤理解充電網絡。
馬斯克稱,中國潛在消費者不認為中國的充電網絡充分建成,以確保汽車能行駛長距離。他表示,公司需要應對這種錯誤認識。
事實上,中國的充電網絡正在不斷擴張,但目前的確沒有特斯拉在美國和歐洲的網絡那麽普遍。
但馬斯克提到,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賣出“數百萬輛”汽車,而公司的目標是成為大規模的汽車制造商,而不是細分領域的奢侈品廠商。
在問答環節,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毛利潤率”約為20%。
對於外部分析師而言,評估特斯拉的銷售情況仍然很難,因為該公司並不像其它主要汽車制造商那樣對外公布月度銷售數據。因此,市場不得不等待特斯拉將於2月中旬發布的四季度季報來了解美國和全球市場銷售情況。
特斯拉股價周二上漲1%,該公司股票在過去12個月上漲了46%,而標普500指數漲幅為1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路透社,由於需求疲軟且供應過剩,國內鋁價已經跌破生產成本。這將迫使中國煉鋁行業未來幾個月關停超過50萬噸的產能。
行業人士向路透表示,中國今年將需要進一步關停150-200萬噸產能,才能抵消已規劃的新增產能,從而提振鋁價。
中國煉鋁行業曾在2014年上半年關停約200萬噸產能,幫助鋁價在9月升至年內高點,但在地方政府補貼及原料價格下跌的支持下,這些關停產能有將近半數又被重啟。
而據AZ China估計,中國目前有超過半數產能虧損經營,就連接受補貼後還是虧錢。AZ China預估今年中國國內約有100-130萬噸的供給過剩。
上海期交所期鋁價格本月屢創新低,周三跌至12445元人民幣,為2005年以來最低,從去年9月中旬以來已經下跌超過16%。
最新公布的中國12月PPI同比萎縮3.3%,創2012年9月來最低,且中國PPI同比已連續34個月為負值。中國經濟放緩對於鋁需求減弱和鋁價走低影響巨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鐵礦石價格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澳大利亞礦商在中國市場份額爭奪戰中大獲全勝。
中國海關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相較於2013年,中國去年自澳洲進口的鐵礦石份額由51%上升至59%,自巴西進口的份額由19%下降至18%,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份額由30%下降至23%
據彭博社,2014年,必和必拓(BHP)、力拓集團(Rio Tinto)和Fortescue金屬集團(FMG)開采出了更多低成本的鐵礦石,希望通過增加產量來抵消價格下跌的影響,同時迫使缺乏競爭力的對手以及中國礦商倒閉。
據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發貨至青島港、品味62%的鐵礦石價格今日下跌0.6%至66.42美元/噸,創2009年以來新低。過去一年中,鐵礦石價格下跌了47%。
在1月14日的報告中,花旗將今年鐵礦石均價由此前預期的65美元下調至58美元。里昂證券認為,礦業巨頭持續增加供應是合理的,因為下跌的油價降低了它們的成本,哪怕鐵礦石價格下跌也能維持原有利潤率。
里昂證券分析師Ian Roper在海關數據公布前告訴彭博社:
澳大利亞(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是因為它們每一步都走的更快。FMG過去兩年的表現相當出色,必和必拓去年表現也超預期,力拓總是能按時交貨。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從澳大利亞進口了約5.48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32%; 僅12月就進口了5240萬噸,創2004年以來最高單月記錄。
此外,中國從巴西進口了約1.71億噸鐵礦石,同比增長1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一歐元跳空低開後大幅反彈,黃金重挫,或因歐版QE和希臘選舉兩大風險事件基本塵埃落定,原來的歐元空頭和黃金多頭短線面臨獲利了結的需要。
截止北京時間16:56,歐元兌美元自日內低點1.1095上漲逾140點至1.2360一線,漲幅1.26%:
黃金價格自日內高點1298.9美元/盎司下跌逾17美元,至1281.5美元/盎司,跌幅1.3%:
在周日的選舉中,希臘的選民將權力交給了一個極左激進黨派聯盟Syriza。周一歐元/美元亞市早盤一度跌破1.11,但隨後反彈,金價基本平開與1294美元/盎司,小幅至1298.9美元/盎司後下跌。
計票顯示,Syriza已經拿下了議會的半數席位。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Syriza已經與右翼“獨立希臘人黨”(Independent Greeks)達成聯盟協議。
目前Syriza獲得了150個席位,他們需要151個席位才能單獨組建政府。而獨立希臘人黨拿到了13個席位,兩黨達成聯盟意味著他們拿下了議會大多數席位,具有反歐洲經濟政策傾向的新政府成立在即。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策略師Kit Juckes周一(1月26日)表示,希臘的大選結果符合此前的市場調查,歐元在最近數周中已經大幅下挫,並且伴隨著大規模不斷增長的空頭頭寸。這令歐元兌美元創下新低,然後反彈。但是在匯價跌至平價的過程中,預計這次反彈並不會太大。
摩根大通的David Mackie周一指出,希臘的選舉結果不大會改變該行對歐元的負面看法,除非希臘極左翼聯盟黨(Syriza)領導的政府與三駕馬車未能達成協議。
Mackie表示,摩根大通自2013年年底以來一直對歐元看跌,並且自2014年年中以來一直建議做空歐元。摩根大通之所以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ECB)的政策分歧。摩根大通將 維持歐元兌美元第一季度目標位在1.10不變,且繼續做空歐元兌日元、人民幣和美元。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AG)駐法蘭克福分析師Eugen Weinberg周一表示,“黃金近期受到央行舉措和希臘大選的支撐,出現獲利回吐一點都不奇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商業銀行存放在瑞士央行(SNB)的活期存款創下至少2013年3月末以來的新高,顯示在放棄歐元/瑞郎底線後,SNB可能幹預了匯市令瑞郎走軟。
1月15日,SNB意外宣布放棄歐元/瑞郎1.20的底線,導致瑞郎大幅升值,歐元/瑞郎大跌13.5%,美元/瑞郎一度大跌近30%。
SNB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由前一周的3396.14億飆升至3654.86億瑞郎。
1月15日,SNB還將活期存款利率進一步由-0.25%降至-0.75%,以避免避險資金湧入瑞郎。
SNB本月早些時候稱,去年12月開始實施的負利率已經對貨幣市場產生了影響。
今日美元/瑞郎和歐元/瑞郎均上漲超過1%,或超過一百個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布最新財報,該公司凈利潤不及市場預期,這主要受到近來原油、銅、煤炭和鐵礦石等商品價格的暴跌拖累。
該公司四季度凈利潤為7.57億美元,相較一年前10.3億美元的凈利大跌了25%。卡特彼勒被視為全球經濟晴雨表,因此該公司的盈利狀況格外受到關註。
卡特彼勒的每股收益為1.23美元,季調後每股收益為1.35美元,去年四季度的每股盈利為1.54美元,分析師此前的預期為1.55美元。
財報公布後,卡特彼勒股價盤前下跌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各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增速。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
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增速較上年下降8.9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604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增速下降2.4個百分點。
從單月來看,2014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大跌幅。
總體來看,2014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大幅收窄,且年末情況趨於惡化。
據中國證券網消息,民生宏觀證券認為,12月企業利潤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下行和高企的融資成本。從產出品價來看是PPI同環比降幅擴大;從產出品量來看是經濟持續下行,量價齊跌導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放緩;經濟增長放緩,銀行風險偏好收縮,貨幣傳導機制受阻,財務費用高企,在通縮壓力下,降息後實際利率不降反升。
全年而言,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個行業持平,11個行業下降。
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紡織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5%,汽車制造業增長18.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3.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7.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6.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3.7%,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0.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79.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7%,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6%。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釋稱,12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價格走低對利潤下滑影響加劇;石油、煤炭等行業利潤下降明顯;成本費用增長加快擠壓利潤空間。
盡管12月份利潤降幅擴大,但何平表示,從全年看,工業利潤仍保持增長態勢,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1%,基本穩定,且利潤增長動力出現了一些轉變,采礦業全年利潤下降23%,原材料行業下降1.4%,而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長5%,表明增長動力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
不過,花旗集團駐香港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認為,工業企業利潤進一步下挫將危及投資活動,進而拖累未來的經濟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是指年主營業務在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