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來了,自融券之後,A股又迎來新的做空機制。
據證券時報網,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5日表示,證監會就《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其相關指引征求意見。
鄧舸表示,該辦法設定了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參與股票期權的資格,明確證券公司可以從事股票期權經紀、自營及做市業務,同時允許期貨公司從事與股票期權備兌開倉和行權交割相關的有限範圍的證券現貨經紀業務。
該辦法還明確證交所為股票期權的交易場所。
德邦證券分析師稱,股票期權的推出能進一步活躍市場、增強市場吸引力,增加券商創收渠道,券商可以為符合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定制期權,再到機構市場上買入相反方向的標準化期權以對沖自己的頭寸風險。
目前中國證監會尚未宣布股票期權首批試點的具體細節。據路透,證監會副主席姜洋上月表示,要推動期貨交易工具創新,推動場內股票ETF期權試點,研究開發股指期權、商品期權、匯率期貨,穩步推進場外衍生品創新。
證券時報網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個股期權的推出將令四類股票受益:券商板塊、期貨公司、交易軟件公司和被選為股票期權標的的個股。
股票期權交易實際上是一種股票權利的買賣,即某種股票期權的購買者和出售者,可以在規定期限內的任何時候,不管股票市價的升降程度,分別向其股票的出售者 和購買者,以期權合同規定好的價格購買和出售一定數量的某種股票。
期權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看漲期權;另一種是看跌期權,即投資者可以以協議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股票的權利,可以被用來做空股票。華爾街見聞曾介紹過索羅斯曾用看跌期權來做空美股。
意見稿提到,個人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門檻為50萬,此外需具備期權基礎知識,通過上交所認可的相關測試,具有相應的期權模擬交易經歷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隨著市場的火爆,監管層意欲借此行情提速IPO發行。”《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消息人士稱。
報道提到,12月5日下午,A股創紀錄地達到萬億交易量,數家擬IPO已過會企業臨時接到來自監管層的緊急通知,要求其立即按照有關發行的要求申報相關補充材料,盡快完成IPO發行封卷,以做好隨時領取發行批文的準備。
其援引上海一家私募公司負責人士表示,
目前股市的連番火爆已經到了幾乎瘋狂的局面,監管層在此時提速IPO發行可以說是順利成章,一來可以暫時緩解目前的非理性暴漲,二來則可以解決IPO發行之困擾。
在11月21日央行降息後的兩周,滬深股指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8.13%和20.82%。本周一A股再度暴漲,滬指漲逾2%上破3000點高位。
此前針對年底前新股將集中發行的市場擔憂,證監會曾表示不會在年底前集中發行新股,明年1月發行的企業也將計算在此前規劃的100家左右的範圍內。按照原計劃,從從6月到年底擬發行100家左右,截至11月21日,已有66家公司發行新股。
上述報道稱,與之前市場中對於IPO提速的預測不同的是,此次IPO批文下發雖然可能提前,但單次發行的數量卻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增加。此次第七批批文的家數應該還是控制在10-12家左右。截至12月5日,共有39家已經獲得發審會通過但尚待批文的準IPO企業。
至於何時下發,知情人士提到,“如果不出意外,新的一批IPO批文或將在近期下發。”而《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IPO重啟以外的時間慣例認為,最新的一批新股發行批文則將在本月中才可能按慣例發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三月,我們專訪柯文哲時,他自稱「瘋子」,不修邊幅、說話速度極快,自己取杯倒水,也不在乎我們其實也沒水喝。 相隔二百七十四天,他高票當選台北市長後,我們再度專訪他,一樣狂的口氣、亂的頭髮;一樣不關心訪客是否需用茶。他邊咳嗽邊扒便當,兩分鐘內唏哩呼嚕吞完,一粒米也不剩,連掉到肚子上的飯粒,也撿起來塞回嘴裡。 他盯著便當裡僅存的炒菜油汁,有點可惜的說這太鹹了,不然也要吞下去,「我吃過的便當喔,連狗都沒有機會!」接著把鋼筷插水杯裡,「(筷子的)油最後會洗掉,再把它喝掉。」 如此節儉成性,我們問:「你一定不是美食主義者,你這樣子,能夠體會以文創、美學做為國際進步城市的價值觀嗎?」「我不需要,只要我的文化局長知道就好,」他爽快的說。 相較於三月時,柯文哲習慣雙肩拱起,略顯駝背,在專訪中還經常迴避與我們眼神接觸,顯露自閉個性;如今他已快速「進化」,背脊較直,眼睛直視,手勢豐富,講到得意處就開朗大笑。 他指著《商業周刊》第一三七三期封面稱他為「狂人」的標題,非常認同的說「他們(指對手)就是不相信,才會輸掉……,我說我的對手要小心,因為我是個瘋子!」 這位?「瘋子市長」在專訪中直言將會施行的種種嚴厲作風,我們問他這樣會不會把人嚇跑,他說「那你們要趕快(寫)」,意思是看到的人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害怕的人,就別進市府任職。 他對自己充滿信心,開玩笑說:「除非天不假年(指活不長),」否則他一定會做得好。 再過幾天,這位台大醫師就要一躍而成台北市長。他認為自己勝選的意義是什麼?他打算怎麼做好台北市長?如何管好公務員?以下是專訪摘要: 談酷吏作風給你30秒從我面前消失有一套除籍程序,就像外商砍人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我們聽說一位競選團隊一級主管因為遲到,被你罰站十五分鐘,你以後進台北市政府也會這樣嗎? 柯文哲答(以下簡稱答):你怎麼知道他被我罰站十五分鐘? 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柯咧嘴笑) 答:現在就要製造恐怖氣氛喔……。對啊,他遲到被我拍桌子罵過,再來就是被罰站!這種遲到的人被罰一次,其他人就不敢遲到。 問:所以,在北市府也會這樣做? 柯:我以前曾經跟人講過,給你三十秒從我面前消失,而且永遠不准再回來。你會被帶到電腦前面,打開電腦,變更密碼……,有一套除籍程序。 問:那就像外資公司開除人一樣嘛! 答:(猛點頭笑) 問:可是公務員沒辦法開除? 答:就調部門啊。 問:所以以後從副市長、一級主管以降,通通都是如此? 答:昨天有人說要搶當什麼(編按:勝選之夜柯便與競選團隊召開市政會議,討論局處長位置),我說,你確定你要過這種生活嗎?(笑) 問:我們曾經去採訪市府高官,結果到他那一層的辦公室一看,下午三點多竟然像托兒所一樣,小朋友在爸媽的辦公室裡面吵鬧、吃東西、寫功課。想到我們繳稅給他在那邊當托兒所……,非常訝異,這種情形你會怎麼處理? 答:就找人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拉高音調、舉起雙手)。不會啦,我通常的做法都是,(宣布)幾月幾號幾點開始,規則是怎樣。 談自己的「會議控」我絕不「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有一套SOP,這就是文化! 問:你這次強調不藍不綠,請問你是走什麼路線? 答:我只是(走)務實路線而已。 問:之前別人的路線不務實嗎? 答:就好像太極雙星(編按:雙子星弊案),二○○七年開始招標,招到二○一四年還沒完,一個招標花七年,如果是我,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政府是建立一個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然後讓business(商業)跟individual (個人),可以很容易的在這裡(發展),你不要幻想政府全都要自己做。所以我覺得,帶進現代管理技術,這樣就好了! 問:現代管理技術?例如什麼? 答:像我們開會一定有會議紀錄,一定有追蹤時間,要轉成excel表,不會「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敲桌)」,這一定有SOP(標準作業流程),這就是文化啊! 問:會議紀錄多久以內要完成?如果沒有完成會怎麼樣? 答:24小時。不會發生。 問:沒有人遲交過嗎? 答:那他很快就消失了。(笑) 問:你剛講追蹤的案子,如果尚未結案,你多久追蹤一次? 答:每次開會就要交上來。 問:這次競選,多久開一次會? 答:週一、週三、週五早上,姚立明不入市府,他不是有講個理由?早上八點開會,他凍未條(台語:受不了)。 問:萬一很多市府員工都不認同你的管理風格怎麼辦? 答:我對人還是滿有信心,同一個中國人,到上海隨地吐痰,到新加坡就不會(指環境會影響個人行為)。 談用人之道老師教我選最兇的就對了提拔最兇的那個,最差的要殺掉 問:但你以前在台大才管理幾個人,市府團隊有七萬人,你過去的管理經驗能適用嗎? 答:我跟你說桶箍理論,桶箍是一片一片木片(組成),儲水量是最短的那一邊決定。以前我的老師朱樹勳(現為亞東醫院院長)跟我講說,他說用人很簡單,你以後選組長,選最兇的就對了,兇的可以管不兇的,不兇的沒辦法管兇的。所以Team裡面,最差的要殺掉,提拔最兇的那一個。 問:你這麼貫徹SOP,過於目標導向,會不會看不到人性? 答:如果這樣,你對哪裡不滿意,你拿出來講。政治上的基本原則,如果你想不出更好的方法,那麼現在這個爛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通常我會問,反對的舉手,沒有?就照這樣做。 問:三月我們訪問你時,你說過如果市議員來關說,就把他公布出來,現在還是這樣嗎? 答:我們有新制度,廉政透明公約,一級主管全部要公布統一的行程,以後他(們)的行程表會用這個方式解決(出示手機,給我們看他管理競選團隊主管行程的範本)。 問:喔,是 Google Calendar(編按:Google線上行事曆編輯軟體,可雲端共享)。 答:所有的一級主管,採用同一格式,所有一級主管的秘書key行程,統一列管,備查。 問:你有時間每天看那麼多人行程? 答:我不用(每天看),要看的時候我要知道,比方說我要找誰,人呢?聯絡不到,打開他的那個(Google Calendar)看。 問:他不要列上去就好啦,譬如市議員來關說,他幹嘛列上去給你看? 答:要見廠商,全部在辦公室見,全部列表。如果有一天出事了,他什麼時候去見你,怎麼上面沒有紀錄?就一次(被查到),你就死(定)了! 問:但你這科學管理,會不會犧牲少數人利益?比如說,文林苑,如果大家都要拆,只有一戶不要拆? 答:那就真的拆了,沒辦法。 問:這不就多數暴力? 答:沒辦法。這可以商量的,我相信良心,事實的真相,大家難道不用討論?你不要假,講兩次就知道了。 問:你跟市議會關係鬧僵的話,像美國也有碰過府會僵局,預算通不過,白宮快要關門的時候,你怎麼辦? 答:我的政治理念跟別人不一樣的就是,人家是妥協當中,尋求一點點的正義,柯文哲是在堅持理想當中,做必要且最小的妥協。 其實講實在,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他打得過的時候,他就顯露本性,打不過,他就換成另外一副嘴臉。 問:所以你的本性要出來了,是不是?狂人本性? 答:哈哈哈……,開始貓抓老鼠,那個貓爪伸出來(比手勢)。 問:這是你的招牌手勢? 答:很多記者問我那是什麼意思,這個……貓抓老鼠的樂趣……。 問:你這麼強勢,市府團隊、市議員會埋單嗎? 答:唉,我跟你講,我一輩子都是這樣,我都一路打過去,遇到困難就停下來,流水戰術,遇到障礙就繞過去,水淹到夠,再淹過去。所以能做的先做。 談勝選意義想給台灣「相信」的意義以前都有人喊,但沒有實現過 問:你自認不世出的人才,但你勝選也許是曇花一現,對台灣有什麼意義? 答:有文化意義,好像史懷哲在非洲黑暗大陸點一盞燈,這一戰對台灣歷史最大的意義是「相信」,相信了信念,這場戰爭叫作「信念」之戰。 問:哪個信念? 答: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相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相信公開透明,相信如果有選擇,要選擇正面與進步的方向。 問:這些信念以前選舉大家都拿來用過,快樂、希望、有夢最美,都用過。答:但是沒有實踐過! 問:你憑什麼讓人家相信你會實踐? 答:我說不插旗子,我說公布競選經費,我說海選,打開大門,讓天下的英才進來,連勝文不敢用這種人,我全部都用「政治浪人」。而且在過程當中,說斬就斬……,你看少掉誰了? 問:被砍的原因? 答:他犯到我的天條。 問:你的天條是什麼? 答:說謊。 問:讓你翻掉藍營在台北十六年的基本盤,是不是中產階級? 答:藍綠被打破,四十歲以下沒有藍綠了。 問:所以主要是四十歲以下? 答:看民調就很清楚!我在二十到二十九歲,支持度是八十幾快九十(百分比),年輕人支持連勝文會被同學嘲笑,已到霸凌的程度了。 問:四十到五十歲的民調也很高! 答:它(民調)一開始(我)是五十歲以上就輸掉,後來一直壓,到六十歲以上才輸掉,那條線是一直被壓上來。 談翻盤力量很多人說「我女兒叫我投給你」用年輕人說服爸媽,我是蒙對的 問:為什麼老年人會改變? 答:年輕人說服老年人。有很多人跟我講說,是我女兒叫我投給你。 問:那你們是怎麼知道說要用年輕人去說服他爸媽,這招怎麼來的? 答:那是蒙對了。 問:蒙對的?你不是有大數據團隊? 答:吼,你都知道,就問他們就好啦。 問:聽說你對那大數據團隊很授權?剛開始你怎麼說的? 答:孩子,好好幹。(比拍肩手勢,大笑)你只要知道就好了,他只要來,知道要多少錢……。 問:你相信他們做出來的結果嗎? 答:他會報資料給我,有結論就報。 問:聽說你要這大數據團隊找出四十歲以下支持者?這精準指令怎麼來的? 答:從過去失敗經驗,不會成功,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把所有過去經驗,全部忘掉,也不是忘掉,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就按照你的直覺,去打這個選戰而已。所以我覺得最有名的一句話:「I follow my mind.」 問:你說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你覺得明年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 答:你應該先問明年的台北會是怎樣子?再討論後年(台灣會怎樣)。 問:你覺得會怎麼樣? 答:一、公義社會;二、文化城市;三、 健康安全;四、關懷分享;五、社區營造;六、公開透明,就是六大願景。 問:你明年就會做到? 答:不會全部做到,但是會一年一年的深化,建立一個會做對的事情的社會,不會處理很奇怪的事。太極雙星怎麼發生?怎麼那麼奇怪,我要理解,一個台北市政府,怎麼會被詐騙集團騙? 問:你覺得是什麼問題? 答:我不曉得,我只是問Why(為什麼)?但我當市長絕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因為那個局長一定被我頭掐掉(重摔杯子),絕對給他死(台語)! 【延伸閱讀】9個月前的承諾,柯文哲做到幾個? 1.打破藍綠,做到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到底 2.選舉的收入支出全數上網 3.不需要企業大老闆站台 4.按照自己的步驟來打,制人不制於人 5.浪人與失業者大聯盟會贏得選戰 6.用0.1%改變99 .9%,重新定義政治人物(目前達成,後續觀察中) 【延伸閱讀】未來1,400天,盯緊柯P這10張支票有沒有兌現——柯文哲10大主要政見 ■你的權利 政務官由你票選:年滿18歲,可用自然人憑證上網投票,由市民決定政務官任免、官員考核、政策等 100億幫你圓夢:自2015年起,從編列預算中省下100億,公開由公民提案運用 標案全透明化:各局處會議紀錄(含招標、結標)全部上網公告 ■你的居住 5萬戶公宅開放租:公辦都更,撥出公有土地100公頃,興建5萬戶公營住宅,只租不賣 租金補貼:活用空屋,由政府當二房東,提供租金補貼,增加低房租供應 ■你的吃 外食族更安心:從夜市、菜市場到營養午餐,建立食品微笑標章認證系統 逛市場更乾淨:攤販使用統一餐具,減少使用免洗餐具;改造傳統市場,做到乾溼分離、垃圾不落地 ■你的交通 小黃載客更方便:普設5,000個計程車候客停車位,讓計程車司機定點攬客;成立計程車通譯服務中心,協助司機服務外國旅客 降低挖馬路擾民:道路挖補由工務局統一發包施作,並預埋管線溝,減少再挖機會 ■你的荷包 提供創業設備:例如,高速網路、高階3D列印機台、大型烘焙機器等,節省創業者投資成本 資料來源:柯文哲競選官網整理:陳筱晶 |
i黑馬:PM2.5對大眾健康而言是一種擔憂,但是對商家企業而言,任何情況的出現都可能創造商業機會:PM2.5首先導致了那些新材料商家股市暴漲,另一方面使得生產空氣凈化器的廠家越來越來多。早期是傳統廠商,到現在已經有包括小米、獵豹、果殼以及一些基於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都在做空氣凈化器。各種功能各種賣點的凈化器一瞬間紮堆出現在商場,這些凈化器真的如其說明書介紹的一樣能夠徹底凈化除汙嗎?
年底互聯網廠商硬件紮堆推出成了一景: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其中空氣凈化器成了大家情有獨鐘的領域。究其原因,最近兩年霧霾嚴重,空氣凈化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與此同時,霧霾帶來的不僅是汙染,還有市場機遇。互聯網公司便嗅出了其中的機會,開做空氣凈化器也就順理成章。
不過對於互聯網企業進入空氣凈化器,有業內觀點就指出,畢竟空氣凈化器不是手機,也不是電視,可供“聯想”的空間不是十分大。
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互聯網廠商集體進入,最大限度發揮了“去中介化”的作用,確實在替消費者直接尋找和整合上下遊的資源,讓消費者從工廠拿貨。所以消費者買誰家的不重要,互聯網讓空氣凈化器以往神秘的信息壁壘、堅固的價格壁壘降下來了,這對消費者才是好事。
互聯網在改造傳統硬件的道路上,已越走越遠,隨著手機、電視機甚至汽車都開始互聯網智能化後,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盯上傳統的硬件產品,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將傳統的硬件產品進行互聯網化的“革命”。如今在最新的被“革命”名單當中,空氣凈化器赫然上榜。
除持續不斷的霧霾天氣讓消費者“談霾色變”,加大了購買“除霾產品”力度,使“霧霾經濟”初步成型原因外,互聯網企業切入這一領域的商業邏輯還有哪些?
此外,一直以來,空氣凈化器作為對抗霧霾的硬件產品,並不像空調、洗衣機等家電那樣具有普遍適用性,因此,就全國範圍來看其總體市場表現相對處於溫不火的境況。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企業在“革”空氣凈化器“命”的道路又能走多遠?
現象: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
10月30日,移動工具開發商獵豹正式宣布推出 “移動豹米空氣凈化大師”,售價為998元。據了解,目前,豹米空氣凈化大師已經進入公測期。這也是獵豹推出的第一款硬件產品。
獵豹CEO傅盛事後寫了一篇文章,闡述為什麽要做空氣凈化器。傅盛稱,其是灰塵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選擇空氣凈化器時,遇到品牌過多,於是便萌發做一款空氣凈化器的想法。
在總結為何推出空氣凈化器時,傅盛表示,凈化器這件事情從頭至尾,就是一次不忘初心的精益創業,基本沒調動公司太多資源。不過是用一個極小的成本,換取了一個巨大的可能性。“我也並不準備在這個產品上掙多少錢。我就想認認真真做一款自己喜歡的產品。如果還能改變更多人的生活,被更多人享受,對我而言,就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無獨有偶,小米(滾動資訊)在上周也推出了小米空氣凈化器,作為一款智能凈化器,小米空氣凈化器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凈化器,同時具備室內外空氣質量檢測、智能建議提醒、光線智能感應、智能提醒換濾芯等功能。售價僅899元。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大公司外,一些互聯網創業公司也頻頻出擊,果殼網和知趣網聯合推出小蛋空氣凈化器;專註於兒童的空氣凈化器“三個爸爸”也宣布獲得投資人、高榕資本合夥人張震的1000萬美元A輪投資,而朗空空氣凈化器也獲得數千萬元投資。
原因:密集進入是現實選擇
短時間內互聯網公司密集進入空氣凈化器,且資本還頻頻助力,其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麽?
簡單地看是因為最近兩年霧霾嚴重,空氣凈化就成為社會輿論焦點,互聯網公司本就喜歡循著焦點而上,開做空氣凈化器也就順理成章。而事實上就公司層面來看,一些互聯網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基於公司營收和利潤增長需要,必須通過擴充品類來完成,但遍尋家庭中的耐用消費品,選擇空氣凈化器也是現實之舉。
郎空空氣凈化器創始人劉銳指出,每家互聯網公司進入這一領域的目的都不相同,有的是作為業務增長的補充,有的是為了完善其智能家居生態體系的布局,有的則是為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就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現實情況來看,還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在家電領域,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已在行業內形成了 “壟斷巨頭”,而且這些巨頭都有自己獨立的知名品牌,且產品研發、制造能力極強,留給新進入者的機會已很小。但是,空氣凈化器在國內剛剛被重視,整個行業目前還沒有出現“龍頭”,互聯網公司借助品牌能力和銷售網絡可以後來追上,何況互聯網公司財大氣粗可以靠資本力量讓技術一步到位。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今年上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空氣凈化器市場整體零售量大約240萬臺,同比增高達90.5%,銷量幾乎翻了一番。
“在互聯網公司進入之前,空氣凈化器是一個利潤極高,產品品質非常混亂的行業。”一位業內專家指出。
同時,當前市場上,一些空氣凈化器生產、銷售企業在宣傳中出現誇大功能、虛假認證、混淆指標、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這也給互聯網企業進入提供了機會。
根據消協的通報,空氣凈化器市場存在“認證亂、數據亂、宣傳亂”的三亂現象,北京市工商局已對25家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同時,10月底,北京市的工商部門對全市空氣凈化器市場進行新一輪排查整治。
國內正在擬定空氣凈化器的國家標準。上個月,《空氣凈化器》(GB/T18801)國家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標準委將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標準的審定與發布,這意味著空氣凈化器市場終於有望得到規範。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品牌眾多,根據拆機的結果發現,便宜的機器主要在核心部件上較差,無品無牌的元器件較多。
但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空間凈化器,相對於山寨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有所保障。
另從空氣凈化器行業目前的利潤情況看,由於還屬於新興起步階段,競爭強度相對較小,利潤率比其他家電要高得多。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專家稱,目前空氣凈化器的銷售模式,主要依靠線下的代理渠道,一個凈化器從廠家到用戶手中,至少流轉三次,每一層加價20%,到用戶手中就多了約60%。除此之外,空氣凈化器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既有1萬元以上的高端空氣凈化器,也有幾百塊的山寨貨,用戶對空氣凈化器的定價和好壞沒有概念,消費者出於質量和安全的考慮,往往選擇價格昂貴的外國品牌,但這些外國品牌獲得的溢價多數是不合理的。
除了高額的利潤外,高速的增長率也是互聯網企業所看重的。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空氣凈化器銷售額達85億元,增速接近180%,預計今年全年空氣凈化器銷售額可達到145億元,增速接近70%。預計2014~2020年,空氣凈化器市場將保持48%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空氣凈化器市場正迎來空前利好。
影響:對偽劣廠商形成沖擊
值得註意的是,互聯網公司切入空氣凈化器領域還是走價格路線,果殼、獵豹、小米等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產品都鎖定在“千元機”,可以說非常“接地氣”。
不過這樣的策略是否會對行業產生顛覆性沖擊,就業內的觀點來看,存在兩種不同的聲音。
“和動輒上萬元的空氣凈化器不同,千元機屬於消費者易做沖動消費決策的檔位,沒有理由認為不是主流,不過從長遠來看,凈化器產品本身的凈化能力和長久維護成本,以及服務本身才是產品能否占據市場主流的根本。”劉銳表示,沖擊肯定是有的,不過沖擊的對象還是那些冒牌、偽劣空氣凈化器廠商,然後整個行業會面臨洗牌,不過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從技術、成本、服務綜合考慮,產品本身達到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程度後,會出現以空氣凈化器的凈化能力為根本,以產品的綜合數據為輔助的不同的價格體系,在這種體系下,售價1萬元以上的不一定沒有市場,便宜也不見得人人都會用,最終會形成不同的用戶群體和市場。”上述行業專家表示。
但也有觀點就指出,畢竟空氣凈化器不是手機,也不是電視機,可供“聯想”的空間不是十分大。甚至還有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做空氣凈化器,從本質上說,仍然是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把一個“好也好不到哪里、壞也壞不到哪里”的家庭玩具賣出去。
首先,空氣凈化器目前沒有形成標準化代工模式,只靠品牌營銷較難行得通;技術進步很快,且在不斷改進,需要邊研發邊上線,成本控制不易。
上述行業專家告訴記者,盡管空氣凈化器外觀和式樣千差萬別,功能不盡相同,但最核心的主要是三個部件,風機、濾網和傳感器。風機是凈化速度的關鍵,直接決定了凈化效率,能凈化多大的空間;濾網影響凈化效果或者說功能,還有使用時間 (此項指標也影響產品的性價比),而一些輔助的設計能夠幫助其更好的發揮效用,例如如果要分解而不是簡單吸附甲醛還得要高品質的紫外燈管;此外,傳感器決定了設備是否智能,是否按需 (除PM2.5,還包括可揮發物,二氧化碳等)實現凈化,既不浪費又有效。
其次就是外殼材質,是否好看,是否有辨識度,當然這些因人而異。其實,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成本是結構設計,它也會影響機器的出風量和效能,否則也不用動則提到空氣動力學。
再者,從家電這類實用型機器的本質來看,屬於“一分錢一分貨”,而就空氣凈化器看,不同的技術路線和不同材質,甚至不同功率,都會造成產品效用的巨大差異。
最後,傳統電器企業的反擊力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互聯網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狀況,前者一個大件免費送的營銷就可能使後者失去市場,比如,買空調送空氣凈化器。事實上,凈水機市場目前的狀況就是如此。
為何智慧型手機的規格越來越好,價格卻越來越便宜? 如果你認為這是市場競爭導致的價格戰,恐怕只說對一半。 相較於硬體,應用服務含金量還要高上許多。 還記得你的手機是花多少錢買的嗎?二萬元、一萬元,還是五千元?二○一五年,可能只要一半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同等規格、效能更好的手機,甚至未來手機將會是免費、不要錢! 這是二○一五年將會持續發酵的趨勢:消費電子產品價格會越來越便宜,便宜到不要錢。 根據市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的研究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價格已經從一一年的四二四美元(約一萬三千元新台幣),下滑至一四年的二九三美元(約九千元新台幣),短短三年跌幅達到三○%;如果剔除蘋果iPhone,手機價格更已跌到二二九美元(約七千元新台幣),幅度高達四六%,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價格跌勢還會持續下去。 市場排名大洗牌: 低價手機,強勢擠下龍頭智慧型手機價格下滑的同時,全球市場版圖也起了大變化。於是,我們在市占率排行榜見到的,不再是昔日熟知的宏達電、索尼、黑莓機,取而代之的將是以低價手機為招牌的小米、印度智慧型手機品牌Micromax。 一四年大家明顯感受到三星的大幅衰退,不論從三星的獲利成績或手機銷量。其實,敗象早在一四年第二季的手機市占率排名,就已透露端倪,那是第一次小米在中國市場成功擊敗三星,成為中國智慧型手機第一大品牌,第三季小米再攀高峰,坐上全球第三大品牌。 類似的情節也在印度同步上演,與小米差不多的時間,有「印度小米」之稱的Micromax,相同標榜低價、高規格的手機,策略奏效,在印度市場的第二季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大幅拉升到一八%,整體手機銷量更擊敗三星登冠。 有趣的是,小米和Micromax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僅四至五年,卻足以撼動全球手機霸主三星的地位,分別拿下最具成長潛力的中國和印度這兩塊大餅,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低價」。 像是小米推出的紅米機,最低價格不到四千元,Micromax的手機價格更不到兩千元,在這種低價猛藥狂下的情況下,自然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除了蘋果之外,多數業者都吃足了苦頭。 這也難怪,近期市場消息傳出,三星已經決定明年將不計代價推出九十美元(約三千元新台幣)手機來應戰,就是要與小米、Micromax一搏,「殺」出一條血路。 不僅如此,這波低價風潮背後,Google和Firefox兩大網路巨擎,也相繼推波助瀾。例如,Google在一四年九月推出的Android One手機,就以高規、低價為招牌,Firefox的手機更是以二十五美元(約八百元新台幣)作號召。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更直接點破:「很多廠商其實賣手機都不賺錢。」就拿日前曝光的小米科技財報來說,儘管小米一三年出貨一八七○萬支手機,獲利卻僅十七億元,淨利率一.三%低到引發市場熱議。雖然小米後來解釋,這份財報只是子公司的收入,不代表小米整體財務,但已經引發外界對於低價手機獲利能力的質疑。 尤其,當零組件成本持續壓低,成本縮減的速度卻趕不上智慧型手機的跌價幅度,這也難怪楊勝帆會說,「手機供應鏈都去做穿戴型裝置了。」因為至少目前穿戴型裝置,或是「biosensor(生物感測器)」這類新應用產品,還能保有一些獲利空間。 只是,當手機越來越追求輕薄、省電、便宜,對多數供應鏈廠商來說,硬體價格的走跌,絕對會是很大的挑戰。而反映在品牌廠上,他們也開始反思,硬體不賺錢後,獲利要從哪裡來? 就在小米財報低利潤引發市場議論之際,另一派聲音反而驚呼,「小米居然賺錢了!」畢竟小米打著高規、低價,營運成本高是必然,甚至賣一支賠一支也是可能的,那麼小米的獲利從哪來? 手機廠商換新腦袋: 靠硬體賺錢out!抓用戶數in! 顧能(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指出,小米透過電商直銷的模式大大節省通路費用,降低庫存風險,再搭配網路和社群粉絲的經營,用低成本達到行銷宣傳效果,是得以將手機價格壓到極低的關鍵,也是其他手機大廠難與之抗衡的重要原因。 但只有壓低成本還不夠,楊勝帆認為,比起靠硬體賺錢的思惟,「小米從頭到尾想抓的都是用戶數。」小米有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叫作:「羊毛出在豬身上。」表面上他們賣的是手機,主要獲利來源卻是內容服務,像小米商城收取的App上架費,或是桌布下載分潤等,都是小米的重要獲利引擎。 遊戲規則已改變: 應用和服務,才是未來最大商機「我們不能只看硬體,要看服務!」顧能首席分析師鄧雅君所說的,不只是智慧型手機,在她看來,手機低價化只是「軟體應用驅動硬體」大趨勢下的縮影。簡單來說,未來,硬體將是為了應用服務而存在,只是一種「載具」,本身不再具有太大的價值。 那麼價值在哪呢?來看看亞馬遜推出的新產品Amazon Dash。IDC台灣區研究副總監江芳韻就這麼形容,Amazon Dash是一個小巧簡單的硬體裝置,假設使用者在家中發現衛生紙沒了,只要用Dash掃描條碼,或是對著Dash說:「我要買一袋衛生紙。」你的亞馬遜購物籃中,就會增加這項購物清單。很明顯地,亞馬遜推出Dash,要賣的絕不是那根棒子,而是它背後商機更大的電商服務。 這也是為何一四年臉書(facebook)願意花下一九○億美元天價購併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亞馬遜和Google砸錢爭買直播串流平台twitch;就連小米創辦人雷軍也大筆投資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內容平台,花費的金額都比過去的硬體購併案高出許多。 就算這些投資效益一時半刻還無法彰顯,但楊勝帆形容,這就好像是買入場券一樣。以投資內容平台為例,如果你現在不切入,未來你的手機可能無法提升影音平台的速度、流量分配,你的手機消費者體驗自然也比別家差。 市場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不論軟、硬體廠商,真正的價值與收入都將來自應用和服務,硬體只是為了達成應用服務、蒐集更多使用者資訊的媒介。對傳統硬體廠商而言,一五年手機價格的走跌勢必會是一場硬仗,相反的,對消費者來說則是一大福音。不過要小心,你在硬體省下來的錢,可能會以其他方式,悄悄流走喔,只是最終賺到你的錢的人,不一樣罷了。 (何佩珊) 小米、Micromax挑戰三星龍頭地位中國、印度市場2014 Q2智慧型手機市占 中國 小米 13.8% 三星 12.2% 聯想 12% 宇龍 11.7% 華為 11% 印度 三星29% Micromax 18% Karbonn 8% Lava 6% 摩托羅拉 5% 資料來源:Canalys、IDC 相關公司 低價手機組裝 英業達、富士康、華冠 低價手機晶片 聯發科 應用服務 華研、霹靂、得利影 及遊戲類股 如智冠、橘子等 |
股票期權是賦予其買方在規定期限內按雙方約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股票權利的合約。根據交易所規定,國內的股票期權將由交易所發行、掛牌、加掛、取消交易等,與此前權證的發行方不同,且由於行權申報發生在合約行權日,因此屬於歐式期權。
- 長江證券提供了一個算例
例如合約編碼為 601318C1402M03250 的中國平安股票期權,“C”代表認購期權,最新價為 6.43 (權利價格),最高價為6.521 ,最低價為5.69 ,結算價為6.53 ,行權價為 32.50。
保證金為初始保證金=[合約前結算價+ Max (25% ×標的前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10%×標的前收盤價)] ×合約單位,
其中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價-標的收盤價,0);
維持保證金=[合約結算價+Max (25%×標的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10%×標的收盤價)]×合約單位。
2.期權對市場的影響
一方面,期權具有負反饋機制,當標的證券價格出現明顯偏離時,期權杠桿和賣空機制可以實現價格發現功能,引導標的價格回歸合理價值;另一方面,期權同樣具有正反饋機制,期權高杠桿會放大標的價格波動幅度。
連鎖反應:申萬研究指出:以上證50ETF為例,與ETF有關標的之間具有較強的內在關聯性,因此ETF 成分股成分股(特別是權重較大的成分股)的價格變動,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特別是對具有高杠桿特性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隨著期權的推出,與標的相關的產品或工具體系更加豐富。以上證 50ETF為例,首先上證 50ETF 及其成分股都是融資融券標的,其次,上證 50ETF 有可能成為期權標的,且上證 50 指數期貨也在仿真交易中,有望在將來推出,最後,上證 50 中部分標的是轉債標的。它們之間具有較強的內在關聯性,因此 ETF 成分股(特別是權重較大的成分股) 、ETF 中行業板塊(特別是權重最大的金融板塊)的價格變動,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特別是對具有高杠桿特性的期權,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3.對沖工具的稀缺性決定標的股票的稀缺性
根據平安證券的結論:金融市場發展初期對沖工具稀缺時,股票衍生品(期權、權證)推出會帶動對應標的股票的股價上漲;而當金融對沖工具數量豐富時,新設衍生品不會帶來標的股票的顯著超額溢價。
4.期權投資策略
根據申萬研究給出的結論,期權投資策略一般可分為投機策略、套利策略和套保策略三類。
主要包括方向性交易策略、波動性交易策略、高頻趨勢交易策略、波動性交易策略、高頻趨勢交易策略等,我們預計散戶、私募和券商自營等將是該類策略主要實施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新台幣二百五十兆元的超級經濟圈,即將在二○一五年上路! 它涵蓋了三大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TPP、RCEP、AEC。由這三大FTA經濟圈形成的三大經濟圈,扣除重疊的國家,出口貿易額加總達七兆九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五十兆元),占全球出口貿易的四二%,其經濟產值、總人口數,更逼近全球六成。 面對這前所未見、新形態的超級經濟圈,台灣能置身事外嗎? 當然不行。因為台灣對它們的出口,占總出口的七五%,意即有四分之三的外匯收入來自它們。 這三大經濟圈中,TPP對台灣最重要,且「今年十月可能簽署」,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兩個原因:一、美國去年期中選舉,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贏得大勝,掌握參眾兩院,國會支持TPP機率提高;二、TPP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主導推動,他二○一六年任期屆滿,TPP完成簽署是他任期目標之一,按時辰回推,今年十月簽署機率很高。 RCEP、AEC也在今年可能有新動作。RCEP的進度跟著AEC走,AEC是東協十國彼此市場開放的經濟共同體,最新進度是預計今年底生效,明年簽署,AEC一旦完成,涵蓋AEC的RCEP會緊跟在AEC之後完成,因此,最快明年,AEC、RCEP都將啟動。 台灣第四次全球化,變又快又猛 台灣加入這三大FTA的可能性,以TPP最高,RCEP、AEC都很困難。因為TPP由美國主導,中國沒有加入,較無政治因素干擾。RCEP由中國主導,台灣不容易以一個國家身分加入,AEC也必須中國點頭才行。 不過,台灣加入TPP最大的挑戰,來自開放國內市場,例如農業、汽車業的開放,都是加入必須付出的代價。 台灣一九九○年代起,外貿經歷三次全球化:西進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雙邊FTA(例如美韓、歐韓FTA)。而今年起,無論台灣能不能加入三大區域FTA,這些新超級經濟體挾著台灣出口七五%的磁吸效應,仍將推動台灣企業經歷第四次全球化。 過去三次全球化,淘洗掉不少企業,也讓一些企業更強大。第四次全球化來得又急、又猛,威脅與機會也再度湧至眼前。 【延伸閱讀】 主宰全球貿易額250兆元(扣除重複計算) ●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對台地位最關鍵,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預計2015年 簽訂 1.貿易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全球占比22.98%) 2.總GDP:約新台幣886兆元(全球占比38%) 3.成員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汶萊、墨西哥、秘魯、智利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與台貿易額最高,又稱「東協10+6」 預計2016年 生效 1.貿易額:約新台幣171兆元(全球占比28.47%) 2.總GDP:約新台幣691兆元(全球占比29%) 3.成員國: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寮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 ●AEC東協經濟共同體 衝擊台灣就業最大,目標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預計2015年 生效 1.貿易額:約新台幣40兆元(全球占比6.75%) 2.總GDP:約新台幣77兆元(全球占比3.3%) 3.成員國: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寮國 註1:貿易額統計時間為2013年,是指出口額的總和 註2:從世界範圍來看,一國的出口就是另一國的進口,為避免重複計算,一般用各國出口額的總和,來表示國際貿易的規模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 整理:趙維孝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8 07:55 編輯
一張白紙的阿里影業,拿什麽來拯救你350億的市值?就靠幾個明星的加盟?背靠阿里的支持?或者靠趙薇31億的入股?發揮想象,也許正是因為你的一張白紙,才有可能譜寫出中國未來文化產業的波瀾壯闊!如果阿里影業可以充分用足阿里巴巴手中的資源完成阿里巴巴打造文化互娛平臺的重任,那麽引用一個文藝範會員朋友的說法,“這個公司的天花板就是天空”! 我覺得阿里是在下很大一盤棋,咱們可以動用想象,放寬視野,先來看看為何阿里下足了血本投資阿里影業。阿里布局文化產業的動機,這個問題必須從行業層面才能看得清楚。在我看來,阿里巴巴布局文化產業的動機在於尋找新的增長點: (1)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電商廣告,而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市場已經獲得壟斷性的市場地位,以至於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這個行業已經很難在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2)如果阿里巴巴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這個新的市場的空間必須要足夠大,才能夠容納的下阿里巴巴這麽大體量的公司,而影視行業的空間其實是與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體量相當的。更不要說範疇更大的文化產業了。下面我就用一系列的數據來論證一下上述觀點。 關於第一點,格隆先生之前在分析阿里巴巴招股書的時候就做了一個估算,阿里巴巴按照網購金額來看已經占到中國網購金額的80%以上。可以跳過=>(所以從電商流量這一端來看已經很難在提高市場份額。再看阿里巴巴電商廣告的市場份額,也就是在流量變現這一端的市場份額。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3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為1100億人民幣,其中垂直搜索類廣告占比為28.9%,為占比最大的部分。垂直搜索類廣告的主體就是電商類廣告,也包括“去哪兒網(QUNR)”這種細分領域的搜索廣告。簡單計算一下2013年中國垂直搜索廣告的市場規模為318億人民幣,假設阿里巴巴2013年營收中50%來自於廣告(阿里巴巴招股書中並未披露廣告收入占比,業內普遍估計這個數字應該在50%以上),2013年阿里巴巴營收約為500億人民幣,則廣告收入在250億以上。艾瑞咨詢統計的淘寶2013年Q1的廣告營收就有50.7億人民幣,這也大致可以印證我們的估算。有了這兩個數字,我們就可以估算阿里巴巴在電商廣告中的市場份額大概是80%左右(318億中的250億)。註意250億很可能是低估的,因為阿里的廣告收入占比可能不止50%,而且僅僅淘寶Q1就有50億的廣告收入,而318億是高估的數字,因為這里面計算了電商以外的垂直搜索廣告。所以不管是流量獲取還是流量變現,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領域都是絕對壟斷地位,很難再獲得超越行業的增長。)<=可以跳過。結論: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領域都是絕對壟斷地位,很難再獲得超越行業的增長。 關於第二點,既然在電商廣告行業已經做到絕對老大的地位,阿里巴巴肯定考慮尋找新的戰場。從去年阿里巴巴和馬雲個人的一些投資並購動作來看,馬雲大致圈定了下面幾個新戰場: (1)金融: 11.8億人民幣收購天弘基金51%股權,33億人民幣收購恒生電子20.62%股權; (2)物流: 21.5億人民幣占菜鳥物流43%股權,18.57億港元收購日日順9.9%股權加24.1%可轉債; (3)O2O: 52.7億港元戰略入股銀泰商業,2.94億美元收購高德導航28%股份; (4)文化產業: 65.36億人民幣(與史玉柱共同出資)收購華數傳媒20%股份,62.4億港幣收購阿里影業60%股份,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18.5%股份; (5)移動社交: 5.86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18%股份,2.15億美元入股Tango。 以上五個領域都是空間巨大的市場,阿里巴巴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成功都等於打開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拓展互聯網金融可以理解,第二項物流與第三項O2O本質上是從屬電商的,第五項移動社交,我的理解就是圍魏救趙,想拽住騰訊的睪丸,出疑兵牽制企鵝而已。很明顯,投入最大最值得深究的,就是第四項:文化產業。去年馬雲應該忙著阿里上市,地圈了也就圈了,然而今年是不是就該考慮在圈了的地上來發發力了呢?昨天的趙薇入股會不會就是這次圈地發力的啟動點?那麽接下來咱們再想象一下阿里影業可以如何發力吧。 首先來看看電影。作為一家影視公司,電影無疑將是公司的重頭戲。但電影業務真的那麽賺錢嗎?對別人的回答可能是NO,但是對阿里的回答卻是YES! 2000年至2013年間,中國電影票房由1億美金增長至36億美金(217億人民幣),年化複合增長率31%。除去進口片票房(進口片的票房由於主要被中影壟斷,其他的發行方基本無從染指),那麽剩下的國產片總票房在127億左右,而根據院線與發行方的分賬比例,發行方能分得的收入在60-67.5億元之間。這麽小一塊蛋糕根本不夠阿里一個人吃的,更何況在阿里之前就已經有華誼,光線這些巨頭在分了。那為何阿里的回答是yes呢?因為阿里不是來分蛋糕的,而是來做大蛋糕的。目前,國外的影視劇作品票房占比只占總收入的30%,而中國卻是90%。由此可見,互聯網的介入會大大擴充傳統電影行業模式潛在的這部分商業空間。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全球互聯網商業領域的基本設施提供者,希望在未來能夠“以互聯網技術不斷拓展商業邊界”,這將使阿里影業在未來有充分的資源和技術手段來承接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領域內的資源,對此加以整合並進行業務拓展,這是阿里影業的未來戰略重心(以上內容來自阿里影業CEO張強)。說白了阿里影業就是背靠互聯網來沖擊傳統影視行業的,如果真能改變原先的格局,別說從90%到30%了,就是到50%,那麽13年的收入就要多出217億!這還是不用和院線分賬的錢!根據之前余額寶對傳統基金的沖擊來看,阿里的確夠資格來顛覆! 顛覆歸顛覆,根本還是要回歸到票房。好的演員導演,加好的檔期就是票房的保證!阿里影業引入趙薇,資金肯定是其次,畢竟以阿里的背景,缺錢就是個笑話。而除此之外,人脈的聚攏或許才是更為重要的層面。影視圈其實很小,自封的一線明星很多,有票房號召力的屈指可數;拿過國際大獎的導演很多,但能保證票房的仍然是那幾張老臉;而優秀的編劇更是鳳毛麟角。2010年,馮小剛說出“再為華誼拍5部電影”之時,華誼股價應聲而跌。也可見“人才”對於電影行業的不一般的重要性。目前阿里旗下的猛人可謂雲集啊!截至目前,阿里影業已與周星馳、陳可辛、柴智屏和王家衛簽署合作協議,各投資每人五部電影5000萬元;還陸續購入《還珠格格》小說的電影改編權和電影《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鬼吹燈》的電視劇改編權也被阿里影業“收入囊中”。其次,對於電影票房,檔期的確定尤為關鍵,回顧以往票房新高的電影,無不是較好的檔期內取得的,而檔期的確定則為各方勢力的博弈,而以阿里、文化中國、華誼等為背景編織而成的人脈網,阿里的電影檔期應該不成問題。此外,馬雲目前是華誼兄弟第四大股東,華誼在其新業務——互聯網業務方面也沒少向馬雲取經,而國產片,除了極少數影片是獨家發行之外,大多數是聯合發行,這就使得阿里影業和華誼兄弟的競爭關系並不那麽強,在此背景下,雙方的人脈資源共享性將非常強。 在這里關於娛樂寶,我想要稍作展開,因為市場並沒有意識到這個產品的革命性意義。去年3月26日,阿里巴巴上線了“娛樂寶”平臺。就在6月剛剛結束的阿里娛樂寶二期,不到100小時為中國電影融資9200萬元的紀錄,更是展示了互聯網時代“全民參與”的巨大熱情與潛力。娛樂寶屬於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的新產品項目,是一個類似眾籌模式的連接型保險產品,用戶出資100元即可投資電影。此外,娛樂寶用戶還可獲得劇組探班、親臨明星見面會等等福利。在我看來,娛樂寶這個產品是連接阿里金融產業布局和文化產業布局的畫龍點睛的一筆。在電影產業鏈上,上遊的影視制作是不確定性最高的環節,這個與手遊產業鏈非常類似。在一款電影或者遊戲推向市場之前,很難預測市場的反應會如何,這也是制作環節很難獲得高估值的原因。另外由於電影制作需要大量前期的資本投入,所以需要充足的資金保障。博納影業之前的財務表現一直呈現出“大小年”的周期性波動就是這個原因。比如第一年博納投入了大量資金制作電影,在第二年電影上映之後才能收回現金流,所以第二年就是一個大年。但是由於第二年開始沒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新電影,第三年又會變成一個小年,如此往複。而阿里巴巴的娛樂寶剛好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是可以為電影制作籌集資金。另外通過娛樂寶用戶在投資電影時的偏好,電影制作方甚至在電影推向市場前就能根據數據分析基本上預測到市場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確定性。這就是大數據的玩法,傳統的影視公司可玩不了這手,只有擁有互聯網基因的阿里影視才能做到! 另外娛樂寶還可以這麽玩!偶爾放個大招,直接發一部電影的眾籌,比如就拿星爺來舉例吧。星爺新片《西遊-降魔2》,籌1個億,每人上限100元。眾星爺粉總是嚷著要把虧欠給星爺票房還給星爺,誰讓當時年少不懂事,外加盜版泛濫呢。這時阿里影視將得到1億資金加100萬的狂熱粉絲。誰會不去看看自己投資的電影呢,更何況還是星爺的,更有甚者還會把周圍能拉的人都拉上吧。這100萬的粉絲帶來的可不僅僅是直接的票房哦,還將是當月最火爆的話題,玩個紅包都瘋了,現在玩有逼格的電影能不火?這將比任何廣告都有效果,加上阿里在一旁推波助瀾(這可是互聯網公司最擅長的),這部電影在預期之內必將登頂當年票房冠軍!這也是只有背靠阿里的阿里影視才能做到! 接下來看看電視劇吧。相比電影行業,電視行業的市場還要更為巨大。2013年中國電視劇制作的市場規模為10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2013年中國電視廣告的市場規模為1300億人民幣,超過2013年互聯網所有類別廣告的總和。而2013年中國互聯網兩大變現手段,即遊戲和廣告,市場規模總和也只有2000億人民幣,其中廣告1100億,遊戲900億。上述的數字可以看出,影視行業尤其是電視廣告行業是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阿里巴巴這樣大個子的互聯網公司的。 既然電視廣告是一塊巨大的蛋糕,那麽互聯網公司是否就能硬生生的從傳統的電視臺手里面切下一塊來,我認為是極有可能的。首先,互聯網公司和電視臺的商業模式非常相似,都是獲取流量(流量對電視臺而言就是收視率)之後靠廣告收入來盈利。而在廣告變現的手段上,電視臺的方式就是格隆先生之前說過的最低效最影響用戶體驗的展示類廣告模式。而互聯網行業則已經積累了更多高效的廣告變現模式。其次,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電視臺完全稱不上是一個自由競爭的行業,所以在廣告客戶的獲取方面電視臺也不如互聯網公司一樣進取以及註重廣告主的投放效果。最後,年輕人顯然已經不習慣象老一代那樣被動的接受電視臺提供的內容,而是更喜歡到互聯網上主動搜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所以從這幾個角度看,互聯網公司相對於電視臺是存在很多優勢的。但是阿里巴巴想要參與電視屏幕的爭奪,還要越過兩個障礙:牌照和內容。在中國,任何有關意識形態的產業都在政府嚴格的監管之下,阿里巴巴必須拿到相應牌照才能夠進入這個市場,而這也是馬雲入股華數傳媒最重要的動機。華數傳媒不僅擁有IPTV運營牌照和互聯網電視牌照,還擁有3G手機電視全國集成運營牌照。牌照資源只是一張入場券,之後就需要做好內容來吸引用戶。由於阿里巴巴之前在視頻內容上並無太多積累,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購擁有豐富視頻內容的公司。華數傳媒擁有全國最大的數字化節目內容媒體資源庫,是全國最大的互動電視內容提供商和3G手機電視內容提供商,也是浙江本地有線數字電視網絡運營平臺和面向全國的互動電視運營服務主平臺。因此收購華數傳媒可以極大的豐富阿里巴巴在視頻內容方面的儲備。同樣,阿里影業也擁有非常豐富的影視資源。阿里影業的董事局主席董平是中國電影行業極具份量的人物。各位可以自己搜索,不做過多展開。這里只想提一點阿里影業的前身華億傳媒曾經投資過多部經典電影:1996年《埋伏》、1997年《有話好好說》、1998年《荊軻刺秦王》、1999年《沒完沒了》、1999年《臥虎藏龍》、2000年《漂亮媽媽》、2000年《鬼子來了》、2003年《我和爸爸》、2003年《我為誰狂》、2004年《旅程》、2004年《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2004年《孔雀》、2005年《赤壁》,等等,以及最近的《西遊降魔篇》。除此之外,董平在華億成立的10年中還收購儲備了近160部中國經典影片版權,建成了國內唯一的華億影視片庫。這些都為阿里影視行業發力提供了堅實的內容後盾。 最後再來看看網絡劇吧。這個比較新,根據地就是互聯網,阿里沒理由不擅長吧。 目測這塊業務前景非常廣闊,增速應該嚇死人,可惜我沒有什麽數據,就截兩個圖和大家分享一下先吧。 ![]() 每一季,短短十幾集,每集也就十幾分鐘,超7億,沒錯就是7億的播放量!怎麽看都是大的令人驚悚的數字了吧。這真是互聯網里面所謂的得屌絲者得天下啊!這種網絡劇的拍攝成本和一般的電影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一部成功的網絡劇帶來的收益是相當驚人的。像這個萬萬沒想到就是由“萬合天宜”制作,然後優酷獨家,最後收入大概和優酷37分成,光和優酷分成就是好幾千萬。網絡劇里面還有海量的植入廣告,線下活動等等。給張圖給大家參考,可以自己算算: ![]() 最後網絡劇還可以這麽玩!收購吧!如果明天阿里影視突然宣布收購了“萬合天宜”之類的網絡劇內容提供商,我絲毫都不會意外。要知道阿里影視現在窮的只剩錢了,截至2014年上半年末,阿里影業現金儲備近65億港元,屯了這麽多錢總得花點出去不是? 就像圍棋里面,有時看似無足輕重的一手,最後卻連成一氣。阿里這盤棋上半場看起來毫無章法,下半場該收官了吧。至此,阿里在文化領域的三個收購已經可以基本勾勒出了阿里進軍文化產業的全產業鏈路線圖了: (1)通過華數傳媒的牌照資源拿到入場券,保證在這個嚴格監管的領域沒有政策風險; (2)華數傳媒和阿里影業的媒體資源庫提供豐富的內容儲備,阿里影業電影制作和發行的經驗可以源源不斷的創造新的內容資源,使得阿里巴巴把握住影視產業鏈的上遊; (3)通過收購優酷土豆和發布天貓魔盒獲得下遊渠道; (4)阿里自身的廣告主資源以及流量變現經驗加上阿里影業在電視廣告領域積累的經驗都為阿里巴巴在影視領域的流量變現提供了足夠的保障; (5)阿里巴巴娛樂寶可以為影視制作提供融資支持,減少影視制做的投資風險。甚至可以用來做產品營銷。 但其實能夠真正把這個大棋局下好,阿里影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這就要考察公司管理團隊的能力和執行力是否勝任這樣的使命。首先從最大的老板馬雲來看,應該是非常有決心去做文化產業這件事情的。從上文列舉的阿里巴巴最近的投資來看,真正做到控股的就只有天弘基金(阿里對天弘基金的投資已經在本周獲得證監會批準)和阿里影業。天弘基金對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雲對阿里影業的重視至少是與布局互聯網金融的天弘基金同一個級別的。馬雲對電影行業的興趣由來已久。馬雲是華誼兄弟的發起人之一並擔任華誼兄弟的副董事長,在賺了個盆滿缽滿後,以改善生活為理由,把沒有鎖定能夠賣的股份基本賣個精光。以馬雲對電影行業的熟悉程度來看,發力影視行業應該是深思熟慮之舉。另外一點顯示馬雲決心的證據就是此次阿里派駐1060的新董事之一,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劉春寧曾在騰訊工作十年,是馬化騰旗下的大將,負責騰訊旗下視頻及媒體業務。當時騰訊與阿里競爭關系還不象現在這麽表面化,阿里挖走劉春寧據說讓小馬哥震怒,阿里不惜激化矛盾直接到騰訊挖墻腳也顯示出了馬雲做影視業務的決心。有意思的是,騰訊當初入股1060就是劉春寧穿針引線。只是阿里入股1060後的第一天,騰訊把持有的1060的股票基本賣了個精光。如果再看看騰訊入股華誼兄弟而馬雲為了改善生活把手中持有的能賣的華誼賣了個精光,這哥兩是對調挪了個位,也精確反映了兩者對文化影視產業的迥異態度:騰訊明顯是湊熱鬧玩玩剪徑的遊戲,所以都是參一點股做小股東。馬雲則明顯是憋足了勁要幹一大票的。除此之外,阿里影業主席董平是中國電影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阿里巴巴派駐的另外一名執行董事張蔚曾擔任新聞集團旗下星空傳媒中國的COO。最後阿里巴巴聘請了成都籍電影人、中國電影集團副總裁張強,來領導該集團旗下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如此看來這個團隊的能力和執行力也是有相當的保證的。集天時地利人和一身,阿里影視很有可能開啟中國影視行業的改革元年! 想起昨天格隆匯會員那篇金山的文章,信則有,不信則無。阿里影視又何嘗不是呢?想象力有多大,就能飛多遠,求你帶我裝b帶我飛! |
2012年陳吉寧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備受矚目,如今他或成為環保部新掌門人,亦備受關註。 (CFP/圖)
“務實、紮實。”這是中國首任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對這位新晉黨組書記的評價,“不講大話、空話,有科學家的基本態度。”
“專業性”、“系統性”正是諸多學者給出的陳吉寧關鍵詞。“環境問題是系統問題,環保部長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做救火隊長了。”
“以後清華做活動,不要把學生幹部老師同學分開坐,不要預留座位。”而在早前的一次答辯中,陳吉寧就曾婉拒入座預留席,站在角落一個多小時。
在風傳了一周之後,環保部即將迎來一張全新的面孔。
2015年1月28日下午3時,環保部召開重要會議,中組部宣布最新的人事調整:現年51歲的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接替已到退休年齡的周生賢,出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同時,從會上傳出消息,陳吉寧亦可能是下一任環保部部長。這一任命還需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部長已呼之欲出。與前任不同,這位以環境研究經驗著名的大學校長,此前一直在清華大學工作,從未有過在政府部門任職經歷。
由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學者,擔當環保部掌門人,這在中國環保部還是頭一遭。但多位環保學者表示並不意外。“你問所有認識他的學者,都是一樣的反應。”曾與陳吉寧合作過項目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評價說。
除了為人做事的風格,他的專業背景,或許是此次他為諸多環保學界人士看好的原因之一。陳吉寧長期致力於環境系統分析方面的研究,“我們國家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從系統、全面角度做規劃的時候。”王洪臣說。
“務實、紮實。”這是中國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對這位新晉黨組書記的評價,“我從他當系主任開始就接觸了,覺得他不講大話、空話,有科學家的基本態度。”
曲格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一直很欣賞他。”
作為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吉寧還曾參與過國家諸多應急環保事件的處理,業界對他並不陌生。
轟動一時的松花江水汙染事件、圓明園環保風暴、汶川地震救災……都曾出現過陳吉寧的身影。2006年1月,全國轟動的松花江水汙染危機時,作為國家環保總局的專家,陳出現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2008年汶川地震時,時任常務副校長陳吉寧帶隊組成的清華大學抗震救災專家組,作為第一個高校專家組飛抵災區。
在學界和業界看來,陳吉寧無疑是一位環境領域的權威專家。“他主要的方向都是環境系統分析、不確定性優化。”陽平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陽目前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從事相關領域研究。
南方周末記者註意到,他的專業背景也正符合中央對環保部職能轉變的規劃。
2013年4月,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就曾向媒體介紹,政府部門正在進一步轉變職能。對環保部來說,一些具體項目的環評審批權要下放,環保部今後主要職能就是從區域和產業布局的層面劃定環保門檻——如此職能調整,陳吉寧無疑是適合的掌門人人選。
而當時吳曉青提及的“西部5省區重點行業發展戰略環評報告”,正是由陳吉寧領銜完成。該報告明晰的正是該地區未來產業環境政策。
戰略規劃正是陳吉寧的專業優勢。作為水領域的專家,他還曾先後主持過國家環保總局“遼河流域‘十五’環境規劃”和“全國面源汙染控制政策框架與行動方案”,並曾主持過國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汙染控制技術研究”。
“環境問題是系統問題,以前很多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果從系統角度統籌考慮,許多環境問題就能得到預防,這比‘先汙染後治理’更有效率,也更經濟。”陽平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環保部長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做救火隊長了。”
“專業性”“系統性”正是諸多受訪學者給出的陳吉寧關鍵詞。
“給我的感覺,通盤籌劃能力很強。”複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回憶說,兩人曾相會於環保界影響重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水專項”,從計劃的編制到驗收,“(陳吉寧)經常站在全國性、全局性的高度來看問題”。
在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看來,陳吉寧對產業發展亦有“統籌”觀點。“過去科研系統一直是自己做研究,產業界進不去。陳老師認為這樣不行,要打破壁壘。”文介紹,在做“水專項”時,陳吉寧一方面給環保部、科技部做工作,一方面鼓勵企業參與科研立項。
實際上,1989年陳吉寧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已是專註於系統研究。當時的校友、上海綠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王勇回憶道:“回國後,(陳吉寧)參與了很多區域、戰略的環境評價,對於中國宏觀環境比較了解,不像一般學者鉆研於很細的技術。”
陳吉寧涉獵很廣,其合作發表的論文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涉及環境學科三大領域的諸多方面。例如環境科學中的流域面源汙染控制,環境工程中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統規劃,還有屬於環境管理的環評中的公眾參與。甚至還有全球環境問題的熱點:氣候變化。
“他會從根本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有些高層缺乏深入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陳老師會知道現在問題是什麽。”王洪臣說。
而這,無疑是外界對環保部新部長的期待,也是外界對中國環保難題進一步解扣的期待。
陳吉寧是母校蓋州市第一高中第一位考上清華的學子。在尚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上,優秀校友陳吉寧戴著墨鏡,白色襯衫,黑色領帶,雙手插兜,站在一個歐式的建築前。 (尚巖提供/圖)
“我們學校肯定要搭彩虹門了。”尚巖(化名)是蓋州第一高中的畢業生。2012年陳吉寧當上清華大學校長時,學校就搭建了彩虹門。
履歷顯示,在考上清華大學之前,陳吉寧先後就讀於蓋縣紅衛小學(今蓋州市實驗小學)和蓋縣完全中學(今遼寧省的蓋州市第一高中),從小就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
對於這個蓋州市第一高中的大師兄,陳吉寧給尚巖的印象是“帥氣”。2009年,在尚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上,這個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高中印上了優秀校友的照片。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陳吉寧在第二頁,戴著墨鏡,白色襯衫,黑色領帶,雙手插兜,站在一座歐式的建築前。
“優等生”,無疑是陳吉寧求學階段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品質好、記憶力好、不善言談。”蓋州第一高中退休英語教師陳永選曾擔任過陳吉寧初中時的班主任,在陳擔任清華大學校長後,他曾對營口本地媒體回憶道。
陳永選向媒體展示了當年的記分冊,上面顯示初中時陳吉寧每次考試成績,在全學年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等生。1981年,他以531分的高考成績,成為母校歷史上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
“上大學還是表現很突出的人,學習成績非常好,好幾門成績都95分以上。”陳吉寧的一位大學同學是王洪臣的研究生同學,他向王回憶道。1986年,中國環境工程學科創始人陶葆楷,在清華設立以自己命名的清華第一個獎學金,陳吉寧正是第一屆唯一的獎學金獲得者。
除了學習成績好,陳在校期間還擔任過系團委書記,組織能力頗強。“上大學時,就有老師預測,陳以後會是環保局長。”上述大學同學說。
正是憑著過硬的學習成績和幹部素質,1988年,碩士畢業的陳吉寧作為培養對象,被選送公派到英國留學。
“公派出國,當年是非常難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占生,在陳吉寧學生時代就在系里任教,他如此回憶說。
1989年7月,短暫在英國布魯耐爾大學生物化學系就讀9個月後,陳吉寧轉學到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攻讀博士學位。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他度過了在英國的十年。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進入該校的博士後工作站,擔任助理研究員,直至1998年回國。
在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官網報道中,陳吉寧曾如此深情回憶,“我非常懷念帝國理工和倫敦:天氣、瑪莎百貨、英國廣播公司、海德公園,當然還有最值得懷念的學生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在陳吉寧留學英國期間就與其結識:“印象中,他待人接物,都很是謙和,彬彬有禮。”
穩重、低調、沒有架子,正是這位清華學者給接觸過的人留下的印象。
在“清華大學微博協會”上,曾留有不少有關這位校長的軼事。陳校長七夕節逛街購物的照片被拍下後,一度成為熱帖。
在微博上,一位清華學生回憶,在一次參加活動時,陳吉寧曾當場提出,“以後清華做活動,不要把學生幹部老師同學分開坐,不要預留座位”。而在早前,他也身體力行,在一次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中,陳吉寧就曾婉拒入座預留席,站在角落一個多小時。
在陳吉寧的同事眼中,“敢於挑戰、敢於擔當、敢於創新”,是他獲得尊敬的原因之一。
陳吉寧敢於擔當的一面,在歸國伊始就有所顯露。1998年回國後,陳先是成為副教授,一年後,旋即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他擔任系主任,當時頗有爭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占生回憶,大家都覺得陳吉寧太年輕了,但很快,陳吉寧就以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這個有著十年海外經歷的“海歸”主任,一系列措施引起了環境系內外師生的矚目。“他引進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人,吸引人才的手段也比較有魄力,把清華環境系帶上了一個新臺階。”王占生說。
不拘一格,還體現在現在環境學院教學樓的建設過程中。多位老師回憶,當時系里教學樓空間狹小,但蓋新樓需要學校批錢,等待時間很長。
為了盡快改善辦學條件,陳吉寧另辟蹊徑,找到了中國和意大利合作的智能樓項目,由意大利出錢,清華出地,將環境學院大樓設計成充分利用太陽能、自然光的綠色節能生態示範樓。這幢教學樓,而今成了清華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清華環境學院原院長余剛教授當年是陳吉寧的搭檔,陳吉寧作為系主任時,他是副主任。但包括余剛在內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多位教授均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很抱歉。我現在不方便談論。請你理解。”余剛說。但兩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曾對這位昔日的搭檔給出過自己的評價:“工作思路清晰、著力重大目標、善於團結集體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多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或許正因此,2002年至2009年期間的清華大學原書記、現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當年一直對陳吉寧贊賞有加,多次稱贊陳吉寧是個有能力的年輕人。
2006年,42歲的陳吉寧就被提拔為清華大學副校長。6年後,他成為清華大學的第18任校長。
曲格平同樣不吝贊譽,他回憶說,多年前就常常感慨,“新的一代,會帶來一些新氣象。”
有全局觀、交流能力強,人緣好,同時還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和新觀點——這也同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錢易對陳吉寧的看法。
更難得的是,錢易此前曾向媒體回憶,作為不是院士的校長,當年清華大學曾有一些老師找到錢易,希望作為同一領域的工程院院士錢易能推薦陳吉寧申報院士。錢易為此跟陳吉寧交流了意見,當時陳吉寧和她說了一句話:“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做校長),就不能再多考慮其他。”
在清華大學校長任上,陳成功推動了清華大學的教學改革,贏得了外界的肯定。
在本世紀初,時任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代所長的許振成即與陳吉寧在滇池汙染控制、松花江水汙染事件中有過不少接觸。在許看來,清華校長或許與陳吉寧的新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管環境當然是個頂端的眾口難調的組織協調活。”
“我國的環境管理已用極了靠勸即宣傳、教育,靠唬即考核官帽、處罰企業之招,也許下步該靠悟了,應該制定規則引導各行各業自覺行動。看過陳校長主持制定的清華教學改革方案,其要點似乎就是不靠勸、唬而倡導悟。清華園雖小,可管的是涉及各行各業的學科及全國精英類的師生,可見陳校長也是能組織善協調者。”許振成說。
在同行們看來,未來環保部部長面臨的挑戰頗為嚴峻。“一方面,中國環境積累的問題,已經接近頂點和極限,另一方面,在目前經濟放緩、下行的形勢下,再提環保,壓力、阻力會更大。”馬中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環保部應該把重點汙染源抓起來,讓汙染不再反彈,這就是很大的功績。但這等於守成,不是開拓。”戴星翼說。
“開拓很難。”戴說,很多環保問題的解答,是在環保之外。而且,在現有的環保體制下,環保部的職能覆蓋範圍,看起來很寬,實際卻很窄。
作為環境學界專家,陳吉寧無疑明白問題所在。此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也曾提出過不少主張。如果一以貫之的話,他無疑將會繼續重拳治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過,陳吉寧或許對自己面臨的困難早有心理準備。
在2011年的一次論壇上,陳吉寧曾表示,他曾用“單位土地第二產業增加值”來表征經濟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對國內外的分析比對發現,如果沒有“十倍”的技術進步的話,那今天所有複制歐洲和美國的治理模式都將很難成功,今後必然會遇到問題。
他更預測說,2030年前後依然是中國環境壓力階段。“2030年之前我們想把環境壓力減下去很難,這是發展階段決定的,這是發展過程、人口決定的,這種高的環境壓力會持續到2030年甚至2040年……”
不過在王洪臣看來,履新的陳吉寧挑戰和機遇並存。“新一屆政府對於環境的決心很大。”現在經濟形勢進入到新常態,或許從另一面,為他治理環境提供了新機遇。
隨著央媽的降準決定,小夥伴們又炸開了鍋。一堆空倉的財經記者開始寫稿,用稿費彌補受傷的心情。滿倉的金融民工的立春則從傍晚呼嘯的地鐵上開始了。央媽,說好的周五呢?
中國央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央媽!任性!春天來了!
天臺的朋友,先下來吧,央媽就是親媽
什麽你是空頭?那只能分分鐘教你做人了
葉底藏股一度,夢里踏空幾回。人家說,股市20年,漲跌都是過眼雲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