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市場猜測,如果美聯儲當真決定3月意外加息,那麽2月則是對外溝通的最佳窗口。北京時間2月14日23:00,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並對加息前景、收縮資產負債表的打算、財政刺激政策的潛在影響、銀行業監管等話題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問答。
“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耶倫明確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
(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
加息不宜等太久
“3月加息的可能性又浮現了,”Lindsey Group總裁Peter Boockvar在聽完耶倫的發言後表示。
耶倫此次明確表示:“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最終會導致美聯儲更快速加息,這也會擾亂金融市場,並使得實體經濟陷入蕭條。”
2月2日,美聯儲維持利率區間0.5%-0.75%不變,其聲明中並未顯露任何“鷹派”表態,且未透漏此後加息的路徑。當時市場認為,美聯儲在3月加息的幾率明顯下降,5月或6月是年內首次加息落地的第一個關註時點。然而,此次耶倫的表態令市場對加息預期“刮目相看”。
“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耶倫此次稱。她表示將持續評估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變化,如果條件成熟,不排除未來在某一次會議上加息。
耶倫對於通脹回升到2%的目標表示樂觀,並認為勞動力市不斷複蘇。耶倫透露,其同事對於今年加息次數預測的中位數是3次。市場的反應也驗證了加息預期——聽證會開始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交投於20385點,而聽證會開始後,下挫30點,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紛紛小幅下挫,10年期國債利率上揚近0.1%。
“今年以來失業率一直低於5%的目標值,但通脹至今還未實現2%的目標。因此,通脹就是決定未來美聯儲貨幣走向的關鍵因素,”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處處長張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某機構估算,特朗普的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所帶來的新增粗鋼、精煉銅需求,大約相當於2015年全球粗鋼和精煉銅需求的0.4%和0.2%,在全球鋼鐵和有色總體過剩嚴重的背景下,如此有限的需求應該無法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但從美國失業率和核心通脹間明顯的反向關系來看,特朗普的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必定會產生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進一步降低失業率,進而推升美國核心通脹率。
財政刺激尚未納入預測
如今,各界對加息的預測多半將未來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納入了考量。不過,耶倫當前尚未這麽做。
“我的很多同事認為,在將財政政策納入我們的預測前,先需要對財政政策的規模、時點和具體構成有更為清晰的認識,”耶倫表示,“我們承認經濟政策可能會出現重大變化,這些變化也會影響經濟前景,我們確實對此很關註,但我們還沒有清晰地看到具體會出現什麽變化,因此還不能將其納入經濟前景的考量。”
她稱,不希望美聯儲的政策是基於對未來的猜測之上。
未來,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將有兩大關鍵因素主導——經濟基本面以及特朗普任下的財政刺激力度。前者似乎已經得到了耶倫的肯定,而就財政刺激來說,盡管其需要時日,但根據特朗普上任後大舉簽署行政令的作風來看,其在競選時的承諾不會落空,“赤字經濟”將主導其任期。
特朗普在正式上任後的15天里已經簽發了多達19條行政令,內容包括移民、基建、行政管理、金融等。
總體而言,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兩大核心主張是減稅和基建。減稅主要包括下調個人所得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率、投資稅率。市場憧憬擴張性財政政策將使得美國經濟增長加速,並且拉動消費、投資和商品價格,實現“再通脹”,進而迫使美聯儲加息提速。不過,減稅法案的通過需要經過國會的立法程序,若通過眾議院表決,但被參議院否決,則可能陷入兩院漫長的拉鋸。
終極目標是“縮表”
除了加息,市場更為關心的長期問題無非是美聯儲將如何處理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
由於金融危機後的“救市政策”,美聯儲通過購買國債、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向市場註入流動性,如今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高達4.5萬億美元。
“美聯儲的終極目標就是將資產負債表‘收縮到大幅小於當前規模的程度(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at the current time)’,”耶倫稱,“我們希望資產負債表的構成主要是國債,而不是大量的MBS。”
美國里士滿聯儲主席Lacker(今年10月將卸任)稱,可能2017年需要加息超過3次。她支持今年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表示應當考慮出售資產。
“美聯儲之所以未來會縮表,是因為想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大的彈性。”張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難想象,當危機再度來臨之時,美聯儲只有在此之前先加息、先縮表,才能擁有再度降息和擴表以對抗金融風險的空間。不過,這可能對於債市和整個金融市場而言都是一顆“重磅炸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份預算計劃顯示,他將把國防預算提高10%,相當於“增加了一個英國”,這一幅度被視作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擴軍行動之一。
根據周一美國政府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發給各聯邦機構的預算方案,2018財年特朗普政府將增加國防支出540億至6030億美元,同時削減非國防支出用以平衡。
白宮周一發表聲明稱,特朗普政府的預算將以“美國優先”為原則,把之前美國在海外的相關預算都轉到軍事、執法和退伍軍人方面。聲明表示,國防預算增加10%的同時,其他大多數“可斟酌”的其他類支出都會被砍掉,用來支付增加的國防預算,其中目前明確知道會被砍掉的是“外國援助”預算項目,它在聯邦預算中占大約1%的比例。
特朗普的“擴軍計劃”並不讓外界感到意外。在上周五的年度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中,特朗普就曾誓言將要求國會批準巨額撥款,強化美國軍隊的攻防能力,讓美國的防衛力量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水平。
“希望永遠不需要用到這支強大的軍隊,只要沒有人招惹到我們。這將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擴軍行動之一。”特朗普說。
預算計劃透露了什麽?
《華盛頓郵報》援引白宮行政官員的話說,特朗普政府的聯邦預算計劃包括增加國防相關支出540億美元,同時削減同等數目的其他聯邦機構開支。如果這項預算計劃得到國會通過,也意味著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的聯邦支出將大規模增加,而其他包括外國援助和環境保護方面的預算將會明顯削減,受到影響最為嚴重的部門將為美國國務院和美國環境保護局。
“當你看到這些被砍掉的支出,你可以很容易將它們同總統之前發表的講話聯系到一起。”白宮預算主管穆萬尼(Mick Mulvaney)表示,“我們只是把他的言論變成政策和預算。”
有政治分析人士稱,這項支出計劃將大規模拿奧巴馬政府時期引進的多個重要項目“開刀”,比如美國環保局對化石燃料行業的監管和其他多個政府部門的項目,都將面臨大規模變動或被取消的命運。
拿穆萬尼的話說,這項預算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重新設立國家的政治優先順序。
一切“美國優先”
穆萬尼稱,這個預算真正體現了“美國優先”,“它體現了總統在競選期間做的那些承諾,包括重新讓軍隊恢複優先地位,提高我們的核能力,國家安全和邊境,加強現有法律的執法,照顧好退伍軍人和增加擇校上的選擇。”
因為特朗普誓言“不碰”傳統上經常被“開刀”的社會安全和聯邦醫療保險等福利項目,他的預算團隊也因此面臨“狠心”對多個政府部門開支“截肢”,用來為特朗普承諾的大規模減稅保留空間。因為,在很多不公布的被砍掉的項目上省下的預算,將被用於特朗普多次高調宣傳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商業等項目,還包括將會用於特朗普一直說的美墨邊境墻的修建。盡管特朗普曾說這座邊境墻將由墨西哥出錢,但墨西哥多次表示拒絕。
預算專家還稱,預計特朗普將在年底前要求增加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軍事支出,此前這部分支出因為接受國防部和白宮的審查一直沒能通過。
美俄軍備競賽重啟?
在特朗普和白宮發言人斯派塞都表示美國應該擴大它的核武器庫和保持美國在相關領域的優勢地位後,俄羅斯方面表示,特朗普擴充美國核武庫的想法以及想讓美國在戰略武器方面獲得絕對優勢的想法“很危險”,並有可能引發新的軍備競賽。
俄羅斯上議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喬夫表示,在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下,如果美國試圖保持對俄羅斯在核武領域的絕對優勢也將讓世界“重返壞的時代,並將讓世界退回到冷戰年代的軍備競賽”。
有俄羅斯學者表示,雖然普京團隊曾對特朗普贏得大選後美俄關系獲得改善抱有很大希望,但俄羅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特朗普其實比俄羅斯原來想象的更難打交道”,也有聲音建議俄羅斯應該開始著手調整外交政策。
調查新聞網站“攔截”(Theintercept)的調查報道指出,目前美國每年的軍事支出已經超過6千億美元,比排在美國之後的7個國家的軍事開支總和還要多。還有各類口徑不同的數據顯示,美國的軍費開支超過了排名其後的約10個國家之和。
上述調查報道還稱,如果白宮提出的明年540億擴軍預算得到國會批準的話,僅這項增加的支出就相當於世界第五大軍事開支國英國一年的國防預算,也相當於俄羅斯2015年全部軍事支出的80%,還將讓美國的軍事支出預算等同於全球軍事支出預算的40%。
近日,《廈門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辦法》正式印發。這標誌著繼2014年停止配售之後,今年保障性商品房將再一次在廈門市推出。
2016年,廈門房價快速上漲,成為國內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之一。廈門市住房保障辦表示,此次保障性商品房的再加盟,將能滿足更多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進一步完善廈門市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辦法》指出,保障性商品房是面向廈門本市無住房家庭,由政府提供優惠,並限定戶型、面積和銷售價格,以出售方式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將以小戶型、統一裝修、經濟實用為原則,滿足住戶的基本住房需求。申購將采取“小輪候”方式,按批次公布配售方案。每一批次開通申請前,廈門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房源籌集、房地產市場等情況制定每批次的輪候配售方案並向社會公布。
廈門市住房保障辦介紹,保障性商品房銷售價格將按每批次房源的市場評估價測算,並給予一定優惠。在前期按照社會平均收入,對配售對象還貸收入比例進行科學測算後,原則上將優惠比例定為55%。
盡管很少被媒體提及,但一些知情人士非常肯定的是,在航天航空事業,特朗普對登月工程很感興趣,但和半個世紀前不同的是,這次特朗普打算和私營領域合作。
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米修裝配廠(Michoud Assembly Facility),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建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的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的核心部分,計劃將發射新型航空艙“獵戶座”(Orion),到本世紀30年代甚至計劃將人送上火星,這一深空探索項目其實已啟動數年,耗資巨大。未來,SLS發射一次就將耗資10億美元左右。
新奧爾良的米修裝配廠正在裝配SLS的核心組件
特朗普曾經表示過對前總統肯尼迪在上世紀60年代把宇航員送上月球的興趣,以至於很多人期待在特朗普時代能再次出現一次航天業的“肯尼迪時刻”。
其實,從小布什政府以來,就啟動了一項“星座計劃”(Constellation program),可以簡單理解為上世紀60年代“阿波羅計劃”的續篇,計劃在2020年再次登月。但是,奧巴馬政府因為預算問題最終取消了這項計劃,代之以探索火星的計劃。
不過,“星座計劃”的一些參與者如今進入了特朗普的顧問團隊,這為該計劃提供了最高決策的基礎。這些人依然憤憤不平地認為,當年奧巴馬政府終止該計劃是個錯誤。
目前,特朗普還沒有提名NASA一把手的候選人,只任命南加州大學助理教授奧特里(Greg Autry)負責白宮與NASA的聯絡,諾布爾(Erik Noble)為白宮的太空高級顧問。但是,有報道稱特朗普可能會重組被解散已久的國家太空委員會,將由副總統彭斯掛帥,統管民用和軍用太空計劃。
SLS發射模擬圖,發射一次就將耗資10億美元左右
業內人士判斷,特朗普政府肯定在登月項目上存在新的利益訴求。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院前院長洛格斯登(John Logsdon)預計:“如果特朗普政府擺脫目前的混亂狀態並突破預算限制,那麽在未來12個月內,我們會看到一項公私合營的重大航天項目啟動,甚至有可能是國際合作,而該項目的目標是重返月球。”
不難註意到,航天公司SpaceX的伊隆·馬斯克和Blue Origin的傑夫·貝索斯在大選結束後不久就曾和特朗普身邊的顧問數次會面。
目前SpaceX計劃在2018年發射無人飛行器到火星,上個月,該公司還簽下了首份繞月觀光飛行合同,將把兩個“遊客”送上天環繞月球。馬斯克的計劃是,在2024年把首批人類送上火星表面,並建造城市。
但是,馬斯克表示,在送遊客上去之前,他願意先把NASA的宇航員送上去。但是分析認為,這個局面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航空業大佬,比如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都不想讓馬斯克一人搶了風頭。
而Blue Origin的計劃更加務實,目前白宮內流傳的一份跟該公司有關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將如何在2020年為NASA月球基地提供太空物流服務。
在就職演講中,特朗普曾簡要提到航天計劃:“我們正處在這個新千年的最初階段,已準備好在未來揭開宇宙的奧秘、解除地球上疾病帶來的痛苦,並駕馭能源、工業與技術。”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終於在月球著陸,阿姆斯特朗也成為登陸月球第一人。
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
本文由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文娛板塊已經是巨頭角力的重要戰場,戰火也同時燃燒到短視頻領域。
一周前的一份宣傳海報暗示阿里即將在短視頻有所動作。3月31日,在阿里巴巴召開的“阿里短視頻戰略暨新土豆發布會”上,阿里宣布土豆即將轉型為短視頻分發平臺,並將推出補貼計劃扶持短視頻的內容創作,現金投入上預計超過20億。
根據阿里在這場發布會上宣布,土豆在未來將成為鏈接年輕群體的短視頻平臺,而短視頻業務在阿里內部也已被提升至戰略高度。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土豆總裁何小鵬在發布會前接受《三聲》(ID:tosansheng)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內部已經視短視頻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短視頻是未來。”何小鵬說,“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
短視頻在2016年後開始高度增長,資本市場對其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事實上,阿里之前已在淘寶二樓進行過短視頻試水;騰訊與華人文化在本月中旬宣布投資快手;而今日頭條也在去年宣布會以10億貼補短視頻創作,並與芒果TV、中超聯賽等達成短視頻的相關合作。
下註短視頻領域的阿里也在某種程度上面臨新的挑戰,而這也與阿里未來的戰略布局相關。“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短視頻領域的投入,一定是巨大且持續的,不光跟電商相關,不光跟文娛相關,不但跟阿里雲相關,跟很多的領域都有關聯,這是一種趨勢。”何小鵬說。
重要的短視頻
在這場發布會上,阿里首先將短視頻提高至影響阿里文娛布局的戰略意義,並因此針對阿里文娛原有架構進行了重新調整。
根據這場發布會上發布的具體訊息,與優酷一同歸於阿里的土豆未來會轉型成短視頻平臺,同時阿里還會針對短視頻創作推出補貼計劃。未來阿里會將原UC訂閱號和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內容創作者通過一個賬號就可以通行阿里文娛平臺,這一計劃將鏈接包括Freedom!、WebTVAsia葡萄子、何仙姑夫、Papitube和日日煮等一批短視頻創機構或作者,而除去阿里系下各平臺所提供的流量支持,針對內容創作補貼的現金投入也將達到20億。
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也在這場發布會上強調短視頻的重要意義,“視頻是內容領域的最大風口,如果說七八年前是Mobile First,那麽現在就是Video First。”
在土豆與阿里的互相配合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土豆總裁何小鵬將兼任新土豆總裁,優酷、淘寶和來瘋直播同時將為土豆提供內容及流量支持。何小鵬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表示,“這次跟淘寶一起來做新土豆的架構體系,就是希望把淘寶系、阿里雲和優酷和UC文娛集團這條線全部打通,一起來打造。核心點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百分之百對接到每條線一點接入,但我們大概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把大部分的系統打通,這個思路已經開始確定,而且正在往前做。”
阿里在發布會上強調自身一直對短視頻業務保持高度重視。根據何小鵬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所稱,阿里醞釀短視頻布局大概有兩年之久,並在去年定位大文娛業務時重啟該計劃。“當優酷土豆和整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開始逐漸融合,我們就開始重新探討土豆的未來。這時候,我們認為,幾年前探討出來的的短視頻策略,在土豆上去發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點。”
去年同時也是短視頻爆發元年,隨後短視頻在創作和市場上都進入到全盛時代。根據資料顯示和數據整理,2016年短視頻全年融資超過53.7億,其中一條融資1億、二更融資1.5億,擁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一下科技在去年年底完成5億美元的E輪融資,包括今日頭條等平臺都針對其提出了價值過億的扶持計劃。
最重要是短視頻對阿里即表示流量入口與新的商業模式。短視頻已經成為碎片化內容的重要傳達方式,垂直短視頻app用戶規模達到1.31億人,約為中國總人口的20%。而一條等短視頻平臺和淘寶二樓也在側面上證實短視頻具有較好變現的可能性。
何小鵬在采訪中也將短視頻定義為阿里的戰略選擇,“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短視頻今天大家看到大部分的都是KILL TIME的消磨時間的娛樂,將來一定是KILL TIME+SAVE TIME,讓我們獲取信息。”
“沒有比土豆更好的”
土豆作為短視頻切入口同時源自它的品牌調性。作為最早一批的視頻網站與UGC社區,土豆在這次定位中提出了“只要時刻有趣著”的品牌口號,試圖以其視頻基因匹配短視頻用戶的年輕形象。
何小鵬也把土豆視作阿里切入短視頻的重要手段,“土豆是打贏這場戰略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的方法,在我的眼中目前沒有其它更好的。”
短視頻在2016年取代圖文成為重要的信息載體和娛樂方式,行業間也就短視頻布局達成一致。事實上,阿里選擇以土豆切入短視頻可能是相對折中的戰略選擇——短視頻領域已經布滿許多重量級玩家,作為“前景光明的短視頻領域”,擁有視頻的土豆則可以在品牌調性上與短視頻的主流用戶形成很好的匹配。
其中在諸多玩家中,華人文化在去年總共參與一條、VS media、快手、梨視頻等短視頻公司投資。在去年的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黎瑞剛將短視頻包括在“年輕取態”,“我們的目標是年輕化內容的方向, 我們認為視頻是方向,尤其是在今天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中間, 碎片化的內容短視頻是一個方向。”
今日頭條則提出10億元的短視頻補貼計劃,並宣布通過獲得中超聯賽和芒果TV等項目的短視頻版權建立商業壁壘。“短視頻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消費,並且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進行,這讓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得以進行多次消費,消費頻次因此提升。”今日頭條副總裁趙添在年初的新榜大會上分享時表示,“我們認為短視頻不是更短的視頻,其實是次世代的圖文。短視頻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更高效、準確的載體,當然我不認為文字會消失、我們今天所閱讀的優美的內容都會變成圖像化的視頻,但其中有一部分會慢慢被視頻取代。”
事實上,騰訊也在近期宣布加大短視頻投入。此前騰訊的短視頻項目微視宣布關閉,隨後以投資快手為短視頻布局加碼。而針對快手的投資也被形容為騰訊最正確的三筆投資之一。“不出意外,短視頻市場將會迅速扭轉短視頻領域被動局面。”
阿里在此之前也在淘寶二樓做過較小規模的短視頻試水,並曾投資日日煮等短視頻團隊。不過何小鵬強調土豆在短視頻布局上仍有機會,“土豆的核心在PUGC,大家可以看到P放在前面,很多公司做的是UPGC,U在前面,策略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具體信息,土豆未來的定位是全球第一短視頻平臺,除去已有的扶持計劃,未來土豆還會針對亞洲市場發布一款短視頻app“tudoo”,並協同淘寶、優酷形成PGC短視頻的孵化器,“讓內容流動起來”。
承認進入市場較晚的何小鵬也再次在采訪中強調土豆的品牌優勢和阿里的資源優勢。“土豆擁有一個不錯的品牌,文娛集團擁有很多的視頻,而且視頻有長的也有短。我們擁有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都有很多的優點。包括剛才講資金的投入,我們比這些公司都要大得多的多。”何小鵬說,“我們一定要做最大的PUGC平臺。”
戰略與戰術
楊偉東
“任何一個好的戰略,執行不好都是一個失敗的戰術;任何一個好的戰術,將來都可能成為一個戰略。”何小鵬在采訪中也提及短視頻的商業價值目前仍被低估,“今天的商業收入規模還是非常小的規模,我們認為短視頻的商業規模起來的時候,才是這個市場達到了競爭第一步的時間點。商業規模打造的競爭原來都是非常弱小的競爭,創業公司級的競爭,還遠遠沒到生態級公司的競爭。”
短視頻所存在的商業價值一直被視為其與其它媒體形式相區別的重要優勢。作為“離錢最近的媒體”,在阿里之前試水的淘寶二樓中,第一季短視頻劇集“一千零一夜”為淘寶帶來了上線兩小時賣出20萬只鮁魚餃子的銷售成績,而定價為150元的100g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也在節目播出後的兩小時內宣告售罄。
但行業也公認短視頻的盈利模式目前還相對單一。商業價值仍然需要廣告等流量轉化手段才能實現。早前快手創始人宿華承認快手2016年仍處於虧損狀態,針對付費展開的增值服務也需要時間鋪開。而何小鵬也承認未來阿里在短視頻的盈利方面還會有兩三年的探索期,中間也還是從最基礎的廣告模式做起。
不過何小鵬仍強調土豆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從品牌到效果中間有社交、競價這樣的廣告體系來看,大部分還應該在PGC內,這部分的廣告效果目前總的盤子每家都很小,這里面有巨大的機會。”
而除去在商業價值上進行持續探索,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決定何小鵬所稱的“戰略”與“戰術”能否取得預期效果。
阿里巴巴在2016年6月宣布成立大文娛板塊,隨後針對集團原有的文娛業務線進行調整。短視頻的加入則能夠優化阿里文娛的布局結構與提升整體競爭力。作為阿里文娛板塊中長視頻的主要提供者,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土豆專註於短視頻,優酷會越來越堅定地去堅持網絡電視臺的定位,長視頻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重心,這個平臺的明確分工也可以讓這兩個平臺在技術、產品、運營、內容上面做得更加的極致和純粹。”而來瘋直播CEO張宏濤則表示來瘋未來將輸出短視頻內容給土豆。
同時作為年輕人目前習慣的主流分發方式與內容載體,短視頻與阿里大文娛的相互配合也將帶來阿里與年輕用戶的再次對接。淘寶將推出Channel T,以為土豆平臺內容的創作者提供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另外淘寶還將提供與線下結合的聯合營銷。“我們是一個長跑型的公司,長跑會帶來很多的機會。”何小鵬說。
在結束了與Interparfums公司之間就經營許可協議後的2013年3月初,Burberry正式成立了自己的香水和美瞳產品業務部開始親力親為做其美容業務。
不過,現在的情況沒有那麽樂觀。就在日前,Burberry宣布與美國美妝巨頭Coty 集團達成授權協議,將旗下香水和美妝業務授權給 Coty,協議將於今年 10月起生效。
雄心勃勃的自營之路
Burberry與Interparfums公司的合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後者原是一家專業為著名品牌設計和銷售香水的法國公司,由於金融危機影響,於2011年才開始進軍化妝品業,後涉及的主要業務是香水和化妝品。
在失去Burberry前,InterParfums旗下的授權品牌還包括Lanvin, Paul Smith, Van Cleef &Arpels, Jimmy Choo、Anna Sui和ST Dupont等品牌。但也多以香氛類產品為主。
結束合作對於InterParfums的打擊較大,因為Burberry的業務占到集團凈銷售額的一半。
但對於Burberry卻是一件好事情,至少當時看來如此。
雖然結束合作時Burberry支付了與其合作了20年的生意夥伴高達1.81億歐元的分手費,但新的業務部門成立的第一年便為其帶來了1.44億英鎊的批發收入以及720萬英鎊的零售收入。集團預計這一部分此後會有25%的年增長,比以為全球十大奢侈美容品牌為目標。
收歸美容業務自營的第二年,Burberry隨即就推出了新款的香水,這款由Kate Moss 和Cara Delevingne 共同代言,打算在全球範圍內上市,集團為此展開品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推廣活動。
為了增加其在零售端的影響力,Burberry還決定加開獨立美妝店。作為一個新興而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中國成為其首選之地。在2015年,其全球首家獨立美妝精品店在上海開幕,店鋪里銷售Burberry所有美妝產品,包括眼妝、唇妝、底妝及指甲油,還包括香水。 Burberry美妝高級副總裁Simona Cattaneo表示,該精品店的開幕表明了Burberry在美妝領域深入發展的決心:“美妝是Burberry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致力於在亞洲獲得進一步的拓展。”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過去幾年中,Burberry不僅僅是將美容業務收歸自營。這家公司在去年從其在中國合作夥伴手中收回了最後剩下的15%的股權,由此全資控股在中國的公司,加上此前的交易,Burberry為其中國業務付出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代價。而在歐洲市場,與它的法國代理商在2015年年底的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收回童裝業務納入內部自營;日本也是這家公司銷售的重要銷售市場,同樣是在2015年,Burberry宣布與合作了多年的三洋商社的代理合約到2015年春夏系列為止。
從外人手里收權與Burberry的全球策略不無關系。這家公司在2000年後采取“以量取勝”策略,攻占大眾市場,一方面為公司和股東帶來了豐厚收益,但另一方面也令品牌失去光環。所以,收權自營,直接管轄品牌對於統一市場定位有好處。
1.8億英鎊的交易
但一家時裝公司想要跨界做美容並不是那麽容易。
於是,四年之後,Burberry宣布將旗下香水和美妝業務的全球獨家授權交給 Coty公司。不同的是,與之前相比,此番與 Coty 的合作安排中,Burberry 將保留創意控制權。
Burberry 首席財務官 Julie Brown 表示,(過去四年里)Burberry 已經通過削減二級分銷渠道,完成了對品牌美容業務的重新定位,現在是時候尋求外部合作,進一步發展該業務。
記者從Burberry方面了解到,Burberry將在今年下半年獲得Coty方面支付的1.3億英鎊的現金作為其長期合作的費用,但並沒有具體說明合作期限。另外,由於庫存調整以及其它資產的轉讓,Coty還將支付約 5000萬英鎊。
Coty的來頭不小,於1904年在法國巴黎創立,創始人Francois Coty因開創現代香水業而享譽全球。這家美國美妝公司在2015年耗資125億美元從寶潔集團的手中收購了40逾個下涉及香水、護發和化妝品業務43個美容品牌後,從而一躍成為僅次於歐萊雅集團和雅詩蘭黛集團的全球第三大美妝公司。
“美容業務的專業性很強。”奢侈品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周婷告訴記者,目前除了Chanel和Dior這兩個品牌,絕大多數的奢侈品牌並不會自己去設計、制造或銷售自家品牌的美容產品,這些業務往往被授權給日化巨頭去研發生產。
換而言之,我們市面上看到的那些大牌美妝,其實都並不是同名品牌自己在做,比如去年大熱的YSL,其背後是歐萊雅集團,而TOM FORD的背後則是雅詩蘭黛集團。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周婷對這次交易的看法是,“coty在產品研發,推廣,市場渠道都非常成熟,有利於把Burberry美容類產品做好。”
行業分析師對該交易持樂觀態度。瑞士銀行分析師 Helen Brand 在一份報告種稱:我們認為 Burberry 美容部門一直表現欠佳,這筆交易將是其股價增長的積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Burberry 前美容部門高級副總裁 Simona Cattaneo 跳槽加入 Coty 出任其奢侈品部門的首席營銷官。
在連續13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OMO)”排水”之後,央行於4月13日重啟逆回購,向市場凈投放700億元。
分析人士稱,隨著MLF(中期借貸便利)集中到期、繳稅壓力等因素疊加,資金面在4月仍將承受一定的壓力。而央行對維持資金面穩定的操作也需要更加頻繁,以加強市場利率的穩定性。
重啟逆回購 凈投放700億
據央行網站公告,本周四,在發放PSL(抵押補充貸款)839億元的基礎上,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700億元7天逆回購、200億元14天逆回購、200億元28天逆回購。當日有400億元28天逆回購到期,凈投放700億元。另外,同日有2170億元MLF到期。
中信建投宏觀與債券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表示,央行重啟逆回購在意料中。受2~3月央行在公開市場大幅回籠的影響,3月末逆回購余額僅剩2900億元。截至4月12日,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被動回籠1700億元,逆回購存量進一步下滑至1200億元。
“低額的存量以及不頻繁的操作,影響逆回購利率作為資金市場最重要的政策利率的地位。”黃文濤表示,由於公開市場操作仍然是央行主動調節資金余缺的重要工具,重啟逆回購有其迫切性。
與此同時,“在巨大資金壓力下,央行開展PSL操作符合需要,後續公開市場操作的頻率和力度也都將明顯加強,以緩和資金面壓力。”他稱。
不僅如此,黃文濤認為,央行將大概率續作MLF。
他指出,從央行各類貨幣工具余額來看,截至3月末,OMO+SLF+MLF+PSL余額為6.64萬億元,以MLF和PSL為主,總量較1月末下降了0.77萬億元。但2月外匯占款盡管降幅縮窄,卻仍在持續下降中,基礎貨幣缺口持續擴大。在缺乏降準預期的情況下,新興貨幣政策工具是補充流動性的最重要手段。
此外,隨著二季度進入到利率債凈融資高峰期,考慮到資金面過度波動並不利於國債和地方債發行,央行對維持資金面穩定的操作也需要更加頻繁,加強市場利率穩定性。
債市方面,央行重啟逆回購緩和了資金緊張情緒,10年期國債期貨明顯走高,現券市場也有好轉。黃文濤認為,在二季度經濟下行壓力顯現,通脹維持低位的情況下,盡管央行放松的概率不大,但貨幣政策態度有望更為溫和,還是以穩定為主。尤其是4~5月,資金面對債市的制約作用將出現邊際改善,短端利率存在下行空間。
從周四資金面情況來看,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漲2.45個基點,報2.4130%;7天期Shibor跌0.65個基點,報2.6566%;1個月期Shibor跌1.16個基點,報4.0016%,為連續13日下跌,並創2月14日以來新低;3個月期Shibor跌0.22個基點,報4.2631%,亦連續13日下跌,創2月20日以來新低。
4月資金面壓力仍然較大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在繳稅壓力、MLF集中到期等因素疊加之下,4月資金面面臨的壓力仍然比較大。4月中旬,將面臨4000億~5000億元的繳稅壓力;4月13日與18日則分別有2170億元和2345億元MLF到期。
另一方面,來自監管政策的收緊也決定了資金面”松不得”。
4月10日,銀監會發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6號文),提出了對十大類風險的具體防控要求,同時發布了《關於開展銀行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46號文),要求銀行自查”監管套利、空轉套利和關聯套利”,自查範圍涉及多項銀行近年來普遍存在的套利和規避監管行為。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銀行監管加強,金融去杠桿延續,需要關註政策執行力度;利率債短期承壓,但中期仍有機會,信用債則需謹慎、防範風險。
華創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屈慶表示,監管收緊是慢變量,影響也將偏中長期,且限定了整體的市場環境。
他認為,在監管已經趨嚴的背景下,新的政策條例並不會引發市場的大幅反應(監管方向已經在預期內),但是在監管落實的過程中,資產端的拋壓對債市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需要關註的是,在目前經濟基本面和通脹數據並沒有明顯拐點變化的階段,資金面和監管依然是影響市場的最主流因素,監管趨嚴大背景下市場基調已經確立,債券市場很難出現大的機會。”屈慶稱。
在姜超看來,整個2017年仍需防範流動性風險。“2016年四季度央行貨幣政策收緊,貨幣基金贖回導致的資金緊張和債市調整記憶猶新,今年流動性風險防控仍是金融去杠桿下需要關註的重點。”
周四(4月13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此前曾連續十三天暫停,今日有400億逆回購到期。另外,今日有2170億元MLF到期。此外,在發放抵押補充貸款839億元的基礎上,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分析人士指出,在短期流動性整體較為平穩的情況下,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並溫和凈回籠資金在市場預期之內。另一方面,考慮到企業一季度繳稅密集期將在中下旬來臨,逾2000億元MLF也將到期,下一階段的公開市場操作仍然需要跟蹤關註。短時間內資金供求仍無明顯利空因素,但市場對於央行貨幣政策穩健偏緊的預期仍持續,近期資金面整體形勢可能仍會呈現出“短松長緊”的運行格局。
申萬宏源表示,跨季後資金面好轉,月初資金利率下行明顯;雖然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但季末MPA考核結束後資金需求下降,商業銀行資金供給有所增加,流動性整體較為平穩。4月資金面將迎來階段性改善,特別是中上旬。
海通證券姜超稱,季末因素消退,資金面以穩為主。4月公開市場有7000多億到期,財政存款將回收流動性5000億左右,此外,美聯儲縮表預期或加劇資金流出壓力,資金面狀況取決於央行資金投放力度。從本周開始企業繳稅因素開始凸顯,還有2170億MLF到期,若央行持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資金面或趨緊。
隨著昨日央行續作MLF和今日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面企穩跡象初現。
公開市場上,中國央行今日重啟逆回購,分別進行了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和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凈投放700億元。
數據來源:wind
此外,今日還有2345億MLF到期。而昨日央行開展的4955億MLF操作,從總額上看,已足量對沖了上周四和今日共計4515億的到期量。
現券方面,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04利率下行1.37個BP,國開活躍券160213利率下行1.03個BP,早盤曾一度大幅上漲;十年期國債期貨T1706低開後震蕩上行,截至收盤漲0.06%。
對於今日央行再度重啟逆回購的原因,中信建投固收團隊分析師李廣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4月中下旬銀行面臨繳稅和繳準,資金面緊張預期仍在。央行周一投放了4955億元MLF,主要以對沖MLF到期為主,後續央行還需要繼續提供資金融出。
他還指出,當前資金面逆回購存量並不高,回籠壓力小。此前的2月和3月公開市場大幅凈回籠,4月上旬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近期央行適當展開公開市場操作,維持資金小幅融出,符合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立場。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近期流動性擾動因素增多,央行維穩資金面意圖明顯。目前央行對基礎貨幣的投放總體穩定,貨政態度仍然穩健中性。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3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對重啟美歐自貿談判持開放態度。
羅斯在英國《金融時報》當天刊登的文章中說,減少美國對歐盟貨物貿易逆差是特朗普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他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通常被描繪為全球經濟中“保護主義”勢力的代表,但政府仍有意與大型貿易夥伴達成貿易協定。
羅斯指出,雖然特朗普政府上任後即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但政府已清楚決定不會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采取同樣的態度。他表示,很明顯等到某個時候美國需要與歐盟做成一些事情。
據《金融時報》報道,羅斯將與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24日在華盛頓首次會面討論如何推動TTIP談判。但這並不意味著美歐將迅速重啟TTIP談判,特朗普政府的首要貿易事務仍是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
此前,特朗普上任首日便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TPP,這也宣告著美歐TTIP的擱淺。
從2013年開始,美歐啟動了TTIP談判,但由於談判雙方均面臨選舉以及缺乏民意支持等因素而進度緩慢,原定於2016年之前結束的TTIP並沒有如期在奧巴馬政府任內結束。
美歐曾估計,TTIP的達成將造就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涉及全球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每年將分別給歐盟和美國經濟增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產值。
2015年,歐盟對美順差創下1550億美元的新紀錄,這一數字可能在2016年輕微下降。到去年11月為止,歐盟對美順差為1340億美元。
美歐方面的官員此前都仍謹慎樂觀地認為,要在法國、德國於2017年結束大選後,才有機會再次推動TTIP談判。原因在於,除了需要得到歐洲議會有關TTIP談判的法律授權裁決之外,歐盟成員國也無法在大選之年觸碰農產品關稅、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市場準入等敏感議題,但這些卻恰恰是TTIP談判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