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七大港商投地比例跌至兩成

1 : GS(14)@2017-03-03 00:13:04

【明報專訊】再有矚目地皮由中資財團投得,加上本港中小型發展商積極投地,有報告顯示,本港七大發展商去年在港成功投地比例已跌至22%,反映過去5年本港大型發展商於本地住宅市場影響力正在減弱。

競投鐵路市建局項目優勢不再

仲量聯行昨公布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報告顯示,本地七大發展商,包括新地(0016)、長實(1113)、恒地(0012)、新世界(0017)、信置(0083)、會德豐(0020)、南豐,投得的政府住宅地皮,已由2012年佔整體推出的住宅地皮45%,下跌至2014年的28%,2016年更進一步跌至22%,最近大型發展商競投鐵路項目及市建局項目時,也不敵新晉對手。

發展商賣樓勢求價多於求量

由於投得土地數目減少,該行預期,七大發展商的項目佔整體私人住宅落成量的比例,將由2014年的85%,下跌至2017至2019年的53%。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區域董事莫凱傑表示,據悉大型發展商已提價投地,但中標比率仍較以往低,由於補充土地儲備較過去困難,大型發展商推售新盤時將會惜售,求價多過求量,預期新盤叫價企穩。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99&issue=2017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90

港IPO集資額跌至全球第五

1 : GS(14)@2017-04-08 20:11:01

【本報訊】本港首季新股(IPO)數量達39隻,去年同期則只有19隻,惟融資金額按年大跌52.5%,排行跌至全球第5名,主要由於欠缺大型及超大型新股上市,拖累首季集資額表現。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合夥人歐振興預料,新股融資規模以中小型為主的趨勢持續,下半年將有3至4隻大型新股上巿,全年新股集資額有望穩守全球三甲之內。



全數新股錄超額認購

紐約交易所成為首季IPO融資額最多的交易所,集資額達743億元;其次是上交所及深交所,分別集資471億及313億元。歐振興指出,即使本港上季新股融資規模較小,但認購反應非常理想,全數IPO均錄得超額認購,是「好耐冇見過」的情況,反映散戶投資氣氛仍然理想。他又認為,由於去年巿況比較波動,令部份原計劃今年上巿的企業將準備工作押後,對季內集資活動有影響。然而,預料不明朗因素逐漸減弱,相信下半年至明年的新股市場較為活躍。目前,內地A股排隊上市的企業有逾600間,最快要一年半才能消化,歐認為香港市場仍具吸引力,內地企業較傾向「先H後A」。該行預計,本港全年會有120至130隻新股上市,集資總額約1,600億至1,800億元,按年減少8%至18%。近月,本港監管機構加強創業板股份監管,歐振興未有評論相關措施,不過他表示,有人會認為監管機構「干預」市場,惟事實上未有企業因而選擇暫緩或擱置上市,更有不少條件高於創業板門檻要求的企業申請上市。歐振興續指,創業板是不少企業走向主板的跳板,曾培養不少具實力的企業,若監管部門有意調整門檻,必須作詳細考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8/199833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36

《RM》收視跌至開播新低

1 : GS(14)@2017-04-12 22:42:45

韓國綜藝節目《Runnina Man》(RM)開播近7年,曾是SBS電視台的王牌節目,可惜近年已風光不再,去年又陷入被炒魷、話摺又唔摺的風波,令到《RM》收視更每況愈下。日前節目宣佈加入新成員楊世燦和全昭旻,希望力挽收視。



■楊世燦(左)、宋智孝和HaHa昨日到永康街取景。台灣《蘋果日報》

兩名新成員已經於上周一投入拍攝,但他們的片段要到下周日(16日)才播出,未知是否《RM》吸引力不再,令到前日一集收視跌至開播以來新低,第一、二部的收視分別是2.8%及3.4%,於周日綜藝節目排名包尾。另外,《RM》方面似乎亦急謀對策,昨日秘密抵台拍攝外景,當中宋智孝、HaHa以及新成員楊世燦就被網民捕獲,三人更到永康街一帶取景。今次是《RM》第二次到台灣取景,未知會否為觀眾帶來新鮮感有助刺激收視呢?撰文: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1/199861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165

美銀美林料港匯年底跌至7.8

1 : GS(14)@2017-04-13 22:33:52

【明報專訊】港匯近日持續走弱,昨晚一度跌至7.772,逼近3月底的盤中低位。美銀美林發表報告,預計港匯在今年底會跌至7.8,當美聯儲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港匯最終會跌至7.85水平,並由金管局根據聯繫匯率機制出手買入港元。但在此之前,港美息差仍有機會進一步擴闊。

美聯儲縮表影響 最終料跌至7.85

美銀美林的報告預計,港匯會在今年第二季跌至7.78,第三季跌至7.79,然後在年底跌至7.8,而當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尤其是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後,港匯最終會跌至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屆時港匯會持續遭受龐大的沽空壓力,但報告建議投資者要有耐性,勿作出恐慌性舉動,因聯匯制度仍可維持港元穩定,金管局亦有很多方法釋放流動性,包括不再續發外匯基金票據,或從貼現窗向銀行拆出資金。

3個月同業拆息料年底升至1.3厘

港息方面,該行預計3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會在年底升至1.3厘,遠高於昨日的0.9厘。但同時指出,現時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裕,在港匯跌至7.85前,港美息差仍會擴闊。昨日港元1年期遠期升至7.7377,該行預計港元兌美元的遠期點數會由現時約34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升至年底的634點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14&issue=201704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41

法選前槍擊 歐元昨跌至1.07

1 : GS(14)@2017-04-22 10:05:29

【明報專訊】法國在大選首輪投票前發生槍擊事件,分析認為這宗襲擊為強調國家安全議題的極右總統候選人馬林勒龐帶來好處。歐元兌美元昨跌至1.07以下。比利時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表示,事件在選舉前幾天發生,可能會導致主張「脫歐」的馬林勒龐的得票比原本更好。槍擊前進行的民調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的支持度壓過馬林勒龐,但目前情况有很不確定。瑞穗證券預期投票前歐元的波動有限,投資者主要是調整倉位,馬林勒龐的得票將會是歐元走勢的關鍵,倘其在首輪投票大幅領先,將會對市場有重大影響。

投資者緊盯馬林勒龐得票

受法國不明朗的政局影響,市場態度審慎。美國昨日數據好壞參半,3月成屋銷售折合成年率達571萬戶,創2007年2月以來新高。不過製造業擴張速度回落,4月Markit美國製造業PMI初值降至52.8,是去年9月以來新低。美國美股昨早段窄幅上落。

受強勁需求帶動,歐元區復蘇勢頭持續,4月綜合PMI初值升至56.7,創6年新高。就業增長也是近10年來最高。IHS Markit認為,歐元區經濟次季開局良好,預期次季GDP增長可望達到0.7%。經濟復蘇也帶來通脹壓力,歐洲央行會否提前退出量寬政策引來關注。

俄未表態續減產 油價跌2%

另外,俄羅斯尚未為是否支持延長原油減產表態,紐約期油截至午夜跌逾2%,跌穿每桶50美元的心理關口,是4月4日以來首次。本周紐約期油跌幅料達6%。布蘭特期油午夜跌約2%,跌穿每桶52美元,料本周跌幅逾6%。紐約期油和布蘭特期油的本周跌幅,均為3月10日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20&issue=20170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19

港首季失業率跌至3.2% 三年新低

1 : GS(14)@2017-04-22 10:48:29

【本報訊】本港最新失業率及通脹率均輕微下降,根據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數字,經季節性調整後的失業率,由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的3.3%,微降至今年1至3月的3.2%,是自2014年第二季以來的3年最低水平,就業不足率維持1.2%水平不變,仍然為3年低位。政府亦公佈,3月份本港整體消費物價按年升0.5%,較今年1及2月份合計的平均升幅0.6%略低;剔除當局所有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3月份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即基本通脹率),按年升幅為1.3%,亦較今年1及2月份合計的平均升幅1.5%為低,主要由於旅遊費用跌幅擴大所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評論最新失業數字時表示,勞工市場在今年1至3月仍處全民就業狀態,並稍為趨緊;踏入2017年,他指整體經濟情況相對良好,多個行業的失業率較1年前水平下降,其中訪港旅遊業繼續改善。對於通脹表現,政府發言人指3月份依然相當溫和,反映輸入通脹低企及本地成本壓力受控,3月份通脹率較1及2月份為低,主要因食品價格升幅減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2/19997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78

英央行稱未準備無序脫歐 鎊匯跌至一周新低

1 : GS(14)@2017-05-13 01:38:54

【明報專訊】英倫銀行昨一如預期議決維持利率和買債規模不變。不過英倫銀行行長卡尼警告,央行尚未為英國無序「脫歐」作準備,即使「脫歐」順利展開,這過程仍充滿不確定性,料工資增長將追不上商品和服務價格升幅,令家庭開支面臨挑戰。英鎊兌美元昨曾跌近0.7%,低見1.2850,為一周低位。此外,Snap和百貨公司Macy業績令人失望,昨早段股價分別挫21%和12%,拖累美股下滑。標普500指數早段跌0.6%,道指曾跌逾140點。

季績失望 道指曾跌逾百點

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昨有一名委員支持加息四分之一厘,至0.5厘的水平,認為通脹壓力將推高通脹。央行的議息聲明亦表示,加息可能比市場預期快。卡尼稱,英鎊過去一年下滑,帶動通脹上升,這是源於市場預期對英國中期經濟將受「脫歐」影響。

不過他認為英鎊近期有所回升,反映市場預期「脫歐」將有序進行,英倫銀行尚未預設英國與歐盟未就將來關係達成任何協議前「脫歐」的情境,但他承認央行應要為談判出現混亂而作準備。

英倫銀行將今年通脹預測由2.4%提高至2.7%,意味通脹水平遠高於其2%目標。不過當局將明、後兩年的通脹預測下調至2.2%左右。央行認為,全球經濟好轉,英鎊貶值將為英國貿易帶來支持,抑制薪酬增長的因素不太可能持續,預計薪酬最終將會加快增長,但不能排除增長停滯的可能。

央行將英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下調至1.9%,不過上調了未來兩年的預測,預期經濟將維持上漲趨勢。英國首季GDP增長放緩至0.3%,是一年來最低。央行預計數字可上修至0.4%。

美銀美林則指,英國決定「脫歐」的負面影響已開始浮現。疲弱的工業數據反映增長開始放慢,隨着通脹上升擠壓了消費者的開支,「脫歐」談判的不確定性,也妨礙了企業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35&issue=201705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13

白宮陷政治危機 美股急挫280點 下月加息機率急跌至69%

1 : GS(14)@2017-05-19 05:18:40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爭議不斷,繼革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後,又被揭涉向俄羅斯泄露機密情報,如今再被揭發涉嫌阻撓科米調查「通俄」事件,被指有妨礙司法公正之嫌,令白宮陷入政治危機。市場憂慮特朗普面臨彈劾的風險,道指昨早段曾急跌280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跌逾1%。三大股市指標早段表現,是今年最差。金融股急挫,高盛股價早段跌4%。歐洲股市普遍下滑。資金傾向避險,美匯指數跌至97水平,是半年來最低。

美元兌日圓急跌至111,見兩周低位。美元兌瑞郎跌0.7%,是6個月來的低位。歐元兌美元升穿1.11,創半年高位。期金價格急升23美元,至每盎司1260美元水平,創兩周高位。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跌至2.24厘。截至5月12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80萬桶,刺激國際油價升逾1%。紐約期油升至每桶49美元以上,布蘭特期油升至每桶52美元左右。

歐元半年新高 金價急升23美元

《紐約時報》報道,科米早前撰寫備忘錄,概述總統特朗普要求他停止對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的調查。眾議院的監察委員會已向聯邦調查局索取科米與特朗普之間的溝通紀錄,進行調查。National Alliance Securities的分析認為,若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的嫌疑增加,或當局委任特別檢察官處理事件,便可能意味特朗普的稅改計劃、醫保計劃和財政刺激措施將無望在今年推出。

稅改財政刺激 今年或無望推

美股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的升勢,都源於市場憧憬特朗普將推出減稅措施等。市場人士憂慮一旦特朗普面臨彈劾,市况將會逆轉。俗稱「恐慌指數」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昨早段升逾23%,是4月21日以來最高。

分析﹕聯儲局或暫停加息

ACG Analytics的全球戰略主管Larry McDonald稱,特朗普刺激措施可能受阻,將影響到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今年餘下時間隨時可能暫停加息。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下月加息的概率跌至69%,較前一天跌9個百分點。

星4月非石油出口意外跌

此外,新加坡4月非石油出口出乎意外萎縮,由於製藥等非電子商品外銷下滑,抵消電子商品出口的溫和增長。新加坡4月商品出口按年減少0.7%,遠低於市場預期的擴張13.8%,結束連續5個月的增長趨勢。波動極高的藥品出口,4月按年大減39.9%。4月非電子產品出口按年衰退2.9%,遠低於3月時的20.8%增長。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55&issue=20170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39

人幣國際支付跌至第七

1 : GS(14)@2017-05-26 23:53:38

【本報訊】人民幣國際支付排名再度下跌,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佈,4月份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排名再跌一級至第七位,被瑞士法郎追平。


被瑞士法郎追平

SWIFT的報告顯示,4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使用量跌至1.6%,較3月份的1.78%,下跌0.18個百分點,導致全球排名被使用量同為1.6%的瑞士法郎追平,雙雙位列第七位。人民幣3月份則排第6,目前排名是自2015年2月以來最差。不過,昨日人民幣在岸價(CNY)跟隨中間價收升231點子,兌美元報6.8909,創逾三個月新高。由官方開出的中間價則報6.8695,升63點子。離岸價(CNH)重返6.85水平,每百港元兌約87.9元人民幣。中國商務部報告指,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然向好,強調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為防止人民幣出現短期劇烈波動,人民銀行必要時會對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支持,但這並不是為了刺激出口而競爭性貶值,更不是為了控制人民幣匯率,不屬於滙率操縱範疇。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6/200340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008

【香港20年】新聞自由跌至73位新低紅色資本操控31%港傳媒

1 : GS(14)@2017-06-10 12:37:06

【本報訊】香港居民言論、新聞、出版權利及自由受《基本法》27條保障。惟回歸廿載,新聞工作者遇襲、銅鑼灣書店要員相繼被內地拘禁、傳媒機構連串不尋常節目與人事異動,自由空間像維港一樣越來越窄。媒體歸邊兩極化加劇,中共更積極搶攻本港輿論陣地,主流傳媒TVB、《南華早報》易主,權力核心北移。溫水煮蛙的寓言,20年間逐漸應驗。記者:鄭啟源香港記者協會4年前的言論自由年報已指,中共在六四後決意收復港媒。截至去年,全港26間主流傳媒中,逾八成機構的老闆或主管已獲委公職或獲授勳「嘉許」。中共更積極搶佔港媒陣地,包括最新「染紅」的百年英文報章《南華早報》及免費電視龍頭TVB。連同鳳凰衛視、《成報》、《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與《中國日報香港版》,至少8間傳媒已直接由中共或中資機構控制,佔總數31%。



學者︰旨在放料 非為賺錢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說,中共有計劃控制港傳媒產業,部署中資併購,控制報業及電子傳媒。法例對廣播機構持牌人雖有限制,但港府酌情容許不符資格人士經營,反映港府與中共裏應外合。他指傳媒被收編令歸邊問題趨明顯,「個別傳媒非旨在賺錢,幫政府放料,製造民意」。由無國界記者發表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調查中,本港排名由2002年首次調查18位,跌至今年史上最低73位。美國Freedom House給予本港新聞自由評級已降至「部份自由」級別,報告更指《南早》在阿里巴巴入主後,受北京影響增加,並舉例指去年該報刊出涉顛覆國家政權、遭拘禁近一年的24歲維權律師助理趙威「認錯」訪問,引起國際關注。「中資背景是否一定有問題?大家始終有質疑、有保留。」記協主席岑倚蘭說,「中方明白統戰重要性。要霸地盤,影響意識形態,影響輿論」。中資收購港媒有否特別任務不得而知,惟亞視風波值得中資新主借鏡,因強行將內地傳媒觀植入,隨時水土不服。岑指媒體歸邊兩極化,反對派報章所餘無幾。而傳媒老闆以欄目調動為由撤去敢言專欄,或透過人事任命影響編採方針,如《明報》前執行總編輯姜國元被裁。她指媒體自我審查已肆無忌憚,如中資控制的《成報》,5年前時任總編輯魏繼光曾涉扭曲專欄作家劉銳紹的特首選舉評論,「真係開晒眼界」。她稱要社會回復正軌,內地駐港機構須減少指指點點。



陳志雲:政府圖限媒體數目

「香港係經濟開放城市,不能因資本顏色施加限制。」曾任無綫電視業務總經理的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說,中資不僅對媒體有興趣,全球併購同樣活躍,趨勢難扭轉。對媒體被染紅,他認為傳媒能否保持多元是關鍵。在免費電視發牌上,他推測政府實際有控制傳媒數目的考量,「政府冇講清楚點解唔發牌,唯一合理嘅推斷就係近幾年有幾個選舉,(政府)怕多一個電視台唔知搞乜」。陳勉勵港人要自強不息,監察新聞機構編採方針有否偏離正軌。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6/20045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