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說主題投資】寵物行業投資機會,雪球組合也建啦^^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3277050
雪球今天正式推出的全新功能,趁熱鬧財說君也嘗試著建了個自己的組合,希望大家喜歡
#奇葩大曬# ------------我是正文開始的分割線------------
如今的現代家庭有多種新的模式,人們也面臨著許多新的矛盾,需要不斷地協調、解決。而緊張的生活節奏又使我們往往沒有足夠的機會去溝通和表達自己。這種情況下,人們迫切需要一個非常輕松、中立且有吸引力的話題作為溝通的開端。寵物單純、快樂,它們對人類無條件的信任和愛正感動著不同年齡和階層的人們。
這樣一個輕松愉快又中立的話題可以吸引全體家庭成員,給大家一個互相溝通和了解的機會,從而增加交流機會,緩解矛盾。
小寵物,大市場 調查顯示近年來美國家庭擁有寵物的比例一直保持在65%以上,超過90%的美國家庭把寵物當作家庭成員, 超過40%的家庭每年給寵物過生日. 隨著人們與寵物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寵物相關行業也日漸壯大起來,目前美國寵物相關產業的年銷售規模就已達到了550億美元的驚人規模。

這個行業,滿滿都是愛 寵物行業是一個大而全的行業,目前產業化的可分為寵物美容、寵物醫院、電商、產品品牌商、社交網站,而主人們通常不會吝嗇他們對於寵物的愛,新的寵物產品不斷面世,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忠實的消費者們。有機寵物食品,高檔寵物香波,寵物牙科護理……想象一下,這個市場的潛力遠遠不止這些。我們發現,即使在經濟下滑的時期,在寵物們身上的開支也並沒有減少。誰能抵擋寵物們的愛,又有誰能抵擋這個前景無限好的行業呢?
萌寵當道,寵物類上市公司1. 獸用診斷類:IDEXX Laboratories IDEXX Laboratories是動物健康診斷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幫助全球範圍內50000多個寵物診所推進醫療護理,提高員工生產力,增加診所盈利。愛德士通過一個完整的診斷服務組合來實現,該組合包括寵物現場診斷、定點醫護設備、參考實驗室服務、數字放射技術和診所管理方案。公司總部位於緬因州,在全球60多個地區進行運營,員工超過4700人。IDEXX Laboratories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IDXX,目前市值58.6億美元。公司2013年度實現銷售收入14.9億美元、凈利潤1.99億美元。
2. 獸用疫苗類:Zoetis Zoetis原為輝瑞旗下動物保健部門,2012年8月13日輝瑞將動物保健業務分拆獨立成一家公司。Zoetis是全球動物保健藥和疫苗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其直接競爭對手包括默克、賽諾菲、美國禮來等大型制藥公司旗下的動物保健部門。Zoetis 2013年2月1日IPO,發行價26美元,融資22億美元, 公司2013年實現收入18.7億美元、凈利潤5.62億美元。
3. 獸醫服務類:VCA Antech VCA Antech是北美寵物醫療護理領域的領頭羊,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超過600家寵物醫院、約55家獸醫診斷實驗室,並同時銷售獸用診斷類產品。公司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VCA Antech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WOOF。公司2013年實現收入18.7億美元、凈利潤1.31億美元。寵物醫院占公司營收的比重接近80%。
4. 獸醫服務類:Henry Schein Henry Schein為一家財富500強公司,並且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一員。Henry Schein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產品和服務商,以牙科,動物健康為主營業務。Henry Schein被財富雜誌評為世界最受尊敬公司之一。公司2013年實現收入100億美元、凈利潤4.57億美元。
5. 連鎖服務類:PetSmart PetSmart於1996年成立於特拉華州,是全球最大的寵物連鎖機構,目前在美國、加拿大、波多黎各等區域擁有超過1278家寵物店,在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寵物產品的同時,寵物店同時也提供毛發修剪、培訓等日常服務。 PetSmart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PETM。公司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70億美元、凈利潤4.24億美元。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於商品經銷收入,占比接近90%,服務性收入占比不足10%。
6. 藥品電商類:PetMed Express PetMed Express被譽為全美寵物藥房,其直接向客戶銷售狗、貓等寵物的處方及非處方藥物。PetMed並沒有采用連鎖藥店的形式,而是通過電子商務、電視等形式向客戶銷售。PetMed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PETS。公司2013年度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28億美元、凈利潤1670萬美元。公司的收入結構中,非處方藥及其他產品約占60%,處方藥產品占40%。
7. 產品經銷類:MWI Veterinary Supply MWI Veterinary Supply是美國、英國區域領先的寵物產品經銷商,銷售超過700家生產企業的38000多種產品。公司經銷的產品包括藥品、疫苗、診斷試劑、寵物用品、寵物食品等。MWI Veterinary Supply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股票代碼MWIV。公司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9.8億美元、凈利潤7196萬美元。
財說寵物行業投資組合 $ZH011999$
http://xueqiu.com/P/ZH011999?share=info該組合一年投資回報走勢
$IDEXX實驗室(IDXX)$ $ZTS*(ZTS*)$
$VCAAntech(WOOF)$ $亨利香恩服務(HSIC)$ $Petsmart(PETM)$ $Petsmart(PETM)$ $MWIVeterinarySupply(MWIV)$@今日話題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一下目錄鏈接: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4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一網打盡
巴黎價值20組合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11/20.html
巴黎:
4月時筆者的一篇“輸在起步點”文,當時有朋友囘應質疑建行0939回報能否有筆者希望的20%,連15%也不能,那時939大概是5.2水平。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6.html?showComment=1398624588803
若那刻朋友能以市場先生的低過5元入貨價,以今天的5.7市價,連同0.3人民幣股息,便剛好有20%。
買股票除了腦力外,腳力也是很重要,筆者腦力較差,入貨價連5.2元也低不過(筆者真的每次入什麼股,都高過Blog友的價),唯有出多一分腳力上深圳開戶H轉A,才能獲同樣的20%回報。有一些朋友,卻說他能買入一些垃圾輕輕鬆鬆賺千萬,二個月5倍十倍的囘報,並開班授徒,筆者因抵抗力較差,不敢行近這些毒物,也從不會妄想輕輕鬆鬆的賺錢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幸運地現在Blog界還有很多益友,讓自己獲得非常多有用的啓發,真要感謝他們。也感謝Michael Burry,讓筆者明白和不再介懷我使用的“價值投資”,到底是像Ben Graham,Buffett,Fisher....還是最適合自己的巴黎的方法。
以下是筆者本年至今的組合變化,4月時那囘應的朋友也真沒有說錯,筆者實在太粗手粗腳,這麼多的機會,仍因美股只有17%拉低,縂組合不能達當時出文以爲的20%回報,而囘望這7個月來實在也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筆者透過公開組合讓朋友明白個人沒有什麼不尋常的股票,也非是一些說投資策略普通人不能明白的世外玄虛高人,任何人也可以有我的或更好的成績。
最後,希望和Blog友們互勉,Happy Investing!
巴黎價值20組合11月24日收市:
P/S:組合是100%實戰,並非模擬。
我的幾個組合 路過十八次
來源: http://xueqiu.com/3004708315/34441020
所謂的炒股,找好股,就是說那些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發展的產業,諸如長期說的互聯網,說的醫療服務,說的工業智能化生產,深入的去看這些產業的時候,每個階段都有著其特殊的發展時期而賦予了豐富的機會或者機遇。
在
$TMT大綜合(ZH084307)$中我的倉位組合邏輯在於市值和行業確定性上的預期組合。青島金王在於美妝電商上的架構布局,優勢在於市值上和美妝電商悠可的先發優勢。其是我15年TMT倉位中三大主力票之一。看中的是市值彈性和整個渠道整合下的公司成長預期帶來的市值套利價值。
其次是中科曙光和石基信息。
中科曙光的價值在於雲計算,而雲計算已是必然趨勢,已經從實體層面改變著整個信息產業。
整個雲端產業目前不管在實體還是在全球產業巨頭的投入看,都是轟轟烈烈的狀態。而中科曙光的價值球內很多是在談它的HPC,但硬件端的討論我認為只是淺層次,真正的看點是其依托在高性能計算服務下的雲計算產業。
未來其最大價值在於中國特色下,信息產業的“國內”制造,不管出於信息安全的需求還是本土產業的支持,中科曙光都會成為未來中國各類金融、政務機構必選的雲服務供應商之一,而其依靠本身高性能計算服務和研發實力打造的從IaaS,,PaaS以及以商城模式推出的SaaS服務,都應該成為未來雲端以及整個應用層面具有顛覆價值的服務模式。
大體目前A股討論的雲計算。諸如說浪潮,其整個雲計算產業都不在上市公司里,炒的還是服務器硬件預期,雲還在集團公司手里,也就是說,目前A股具備IaaS這個資源價值的,就是中科曙光以及一些IDC公司,曙光已在全國自建並獨立運營了七個雲計算中心(無錫、成都、新疆天山、包頭、宜昌三峽、南京、哈爾濱),而且其HPC本身積累的技術優勢包括其雲計算領域所具備的各種軟硬實力以及中科院的金字招牌,註定了它未來必將是中國雲計算產業里的巨頭之一,當然,很多人現在看的是阿里雲,百度雲,華為雲,但從應用層面和中國政策性產業的打造態勢看,大蛋糕怎麽分應該不難分辨。
雲計算產業下的雲端化後的信息化還將帶來更多顛覆性的產業重構,不管是操作習慣還是交付模式、大數據下的資源價值,以及大數據對於高性能分析下計算機軟硬實力的再次升級要求,都是中科曙光未來十年二十年里最黃金的階段。如果用市值高度來權衡的話,我認為A股里具備千億市值潛力的標的之一,是一只可以珍藏的好票之一,如果可以更低市值價格能介入,我都建議可以做個三五年的持股計劃。
石基信息前期的文章中發的觀點都很多,價值在於O2O線下服務模式創新和再升華,這也是阿里戰略布局中要去做的事情,而對於體驗服務線下資源的價值重估是看好石基信息的原因之一,最大的價值來源於直連服務的推廣和普及,這需要線下線上的一體配合。如果給估值,用李仲初董事長的原話來說就是千億市值的目標,如果之前沒有阿里的介入我認為只是口號的話,如今戰略上的合作價值似乎都是為了這億目標的盡管達成和實現。
15年TMT三大主力外其它配置,也是本著可比市值以及行業概念預期下的套利機會。時間關系,不一一列舉。
在
$醫療大健康(ZH084297)$的組合里,目前挖掘的標的我認為還是少的,新增的只有新開源,國投中魯在產業格局上也是用之前尚榮醫療的倉位換的倉,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新開源前期的文章談的是基因測序以及腫瘤早期診斷和個體化用藥,我認為這幾個方向能發揮的空間很大,而且也符合整合未來醫療方向。當然,收購的公司目前看不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或者行業話語權,但從市值角度看以及整個A股同類型個股的比值和標的稀缺性而言,我提出的預期市值和價格目標我相信都能等得到。而如果公司能借上市的機會再次做大做強發揮出協同效應的話,未來的大目標就不會局限在百億市值,當然,這個是後話了,需要時間來檢驗。
倉位占比中最大的依舊是海正,從目前整個醫藥行業格局里,我認為海正有一個價值重估的機會,在於轉型,在於其在新藥上的布局,單抗上市所帶來的新改觀。不管是凈利潤還是產品線的格局,當然,依舊還要面對大量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的影響,但這個標的我認為還是以穩為背景下的堅持,計提只是財務上的影響,公司的內在價值還是可現的。
其次是雙鷺藥業和ST生化,選擇回補雙鷺也是看中其新藥上市以及研發布局上的業績釋放,包括之前低價並購的各類公司都會有新的業績體現。生化則完全是看中雙林的價值,目前股價只是體現出大股東”偷雞摸狗“下的悲觀預期。
整個醫藥組合其實還是因為過往看好預期並沒有發生轉移下的持續,也期待繼續能發現更好的個股來完成市值的動態增長。這也是我們一直會去做的事情,不會僅僅只是停留在這些個股上面的簡單堅守,畢竟手里的現金還有很多。醫藥醫療的配置需求還是客觀存在。
其它幾個組合,諸如機器人產業,都是建立在政策預期,行業發展趨勢下的捕捉和配置上的一種搭配,大倉位依舊在TMT和醫藥醫療這兩個領域。
個股的選擇上,找出特別特色的個股和產業,給足時間,只要持股中有票走出來了,慢慢的,你就會懂得怎麽動態的去調整倉位。還是那句話,堅持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堅持不一定有回報。
聖誕了,雖然不是本土節日,但依舊祝各位聖誕快樂!投資順利!
#2014投資總結#用「組合拳」追逐市場趨勢(我的年度投資報告) 心中無股HK
來源: http://xueqiu.com/8029098291/34618723
為了讓我的粉絲朋友們更好的分享我的年度研究成果,決定提前二天發布我的年度投資報告,文章有些長,需要耐心看完全文,期待大家的討論、批評與反饋(年度業績數據等31日收盤後再予修正)。
一、2014年業績:
一年的市場拚殺終於換來了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成績單:截至12月31日收市(12月30日與31日2個交易日的業績數字已修正),2014年港股、A股、美股三個市場合計實現證券投資收益138%,即1.38倍,全面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所有收益目標,雖然今年這個回報率遠沒有超越2009年的水平,但就年度盈利絕對金額而言,已經創造了本人投資二級市場有史以來最高記錄,非常令人興奮。由於10月份滬港通後帳戶交叉投資的原因,已無法準確分清楚港股與A股二個市場對帳戶分別盈利貢獻,但大致可以確認:2014年投資回報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是:港股大於A股,A股大於美股。而且均全面大幅超越包括香港恒生指數(年度漲幅1%,)、上證綜合指數(53%)與美股道諒斯指數(9%)在內的所有指數。
至此,本人2009年初從一家大型民企集團CEO崗位離職轉行從事職業證券投資6年來的收益率為:
2009年:276%(同期上證指數80%,恒生指數52%);
2010年:32%(同期上證指數-14.3%,恒生指數5.3%);
2011年:-6.5%(同期上證指數-21.6%,恒生指數-20%);
2012年:31.5%(同期上證指數3.17%,恒生指數22.9%);
2013年:130%(同期上證指數-6.8%,恒生指數2.88%);
2014年:138%(同期上證指數53%,恒生指數1%);
這個成績雖然與雪球上一些一年數倍的牛人相比有較大距離,但應該已經大大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基金經理。從事證券投資的應該都知道:在證券二級市場生存本來就很不容易,而長期靠二級市場養家糊口的我等職業投資者更不容易。對於眼前的這組業績數據,自己沒有任何理由感到不滿足。
二、主要經驗:
2014年及近幾年持續穩定的高收益主要得益於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市場選擇"尋找財富機會。
6年前,本人曾自創證券投資“5、3、2理論"(詳細內容可參閱2009年9月4日本人的新浪博客<我的核心投資理念》一文),這個理論的核心要點是:成功的證券投資,50%取決於市場選擇,30%取決於時機選擇,20%取決於個股選擇。在本人看來,投資大師巴菲特只解決了20%的選股問題,投機大師索邏斯只解決了30%選時(時機)問題。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全球化投資大背景下,最重要的其實不是選個股,也不是選時機,而是選對“市場”(也包括選對板塊),它的重要性至少占50%,選對市場才是全部投資的核心,才抓住了二級市場的主要矛盾。
熟悉本人的朋友一定知道最近4、5年,我一直將投資的主戰場選擇在港股市場,為什麽?就是為了徹底回避A股這些年因經濟結構畸型導致的持續漫漫熊市,事實也充分證明了我的這個選擇比較成功。今年本人盈利的最大貢獻同樣要歸功於“市場選擇的正確。回顧本人今年投資的“市場選擇”脈絡是:今年前8個月基本上是港股互聯網與美股中概互聯網;8月份至10月份基本上是在港股做滬港通,重點是H股中與A股”差價“最大的個股;11月份後基本是全面出擊A股券商藍籌大牛市,港、美、A這三個市場與板塊的成功快速切換才成就了今年的業績。試想,今年如果不是根據市場的變化在這三個市場進行快速切換,則肯定是完敗。因為8月份後美股中概根據幾乎是一路熊到底;8月份至10月港股唯一有市場亮點的也就"滬港通“板塊;10月後A股成了全球最牛的超級市場,而港股則完全被市場邊緣化。可以說,今年這三個市場的幾個大的轉折時間點都被本人幸運的踩對了。所以,本人堅定認為,職業投資者要實現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首先就應該努力成為全球化投資者,要從過去習慣於選"牛股&# 34;轉為習慣於選"牛市“,要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選擇”去發現並尋找財富機會,去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投資人靠“天“吃飯及投資收益"大小年問題。
2、用組合模式應對市場趨勢變化。
成功發掘幾只黑馬能保持一時的高收益,但持續穩定的高收益必須得依靠交易模式來保證。今年A股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出現“滿倉踏空”,“將熊市賺的錢在牛市虧完了”這種奇怪的現象。在本人看來,這些投資者問題就出在交易模式的局限性。大家應該記得,幾個月前,雪球上圍繞交易風格(或稱交易模式)有過一次激烈爭論,即成長股的"GT周與藍籌股的“老股民”之爭,雙方吵得”頭破血流"。一些投資者買入低市盈率的銀行股長期持有,就自認為這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一些投資者只做創業板等小市值成長性個股,就認為自己的趨勢投資無敵天下;一些朋友長期追求股價嚴重低於公司價值的冷門標的,就認為林奇的這種“煙蒂股”投資模式才是最好的。在本人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投資思想僵化的表現。交易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投資者不應該有事先設定好的固定不變的交易模式去被動應對市場趨勢的變化,只有適應市場趨勢的交易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交易模式要隨著市場節奏變化而不斷改變。
如何適應?我的經驗是:用“組合拳“應對市場的趨勢變化(詳情可參見本人一年前的<市場需要組合拳應對>一文)。即隨著市場趨勢的不斷變化,在多個模式之間及時交叉切換。因為市場不會永遠流行一個風格,一個板塊,一種趨勢。一定會出現“風水”輪流轉,當市場“風水”輪轉到自己熟悉的交易風格時,當然要全面出擊,以力求贏得最大盈利;當市場風水輪轉到別人的家門口時,你不應該消極等待,而是應該立馬拿出自己預備好的"組合拳跑到別人的家門口與市場去爭食。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一名職業投資者,我毫不誇張的說,本人是這一波A股牛市最早感知到的少數投資者之一。今年7月31日,我發表了<牛市真的來了,你準備好嗎?>博文,8月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中首次感嘆:這是一波人生中屬於2~3次大機會級別的牛市,10月份,我預感到A股市場即將發生巨變,提出"牛市券商是唯一“觀點,強烈看好券商股行情,11月下旬,我發表《這是一輪超級牛市》博文,文中再次強調券商、保險、銀行與創投是這一波牛市的持續主流板塊,之後一個月,我幾乎像祥林嫂一樣,在網上多個場合不斷提示要鎖倉中信證券,中國人壽,拿住中州證券,看好銀河證券!現在這些股已大漲,雖然也有回調,接下來還會有反複,但我依然看好後市。其實,我的這些提示並非給別人看,主要是給自己看,目的是不斷提示自己,A股藍籌板塊的估值恢複性行情是歷史性的機會,萬萬不可慣性思維與思維僵化,必須鎖倉"組合拳”中的“藍籌模式“應對A股市場到底,唯有這樣,才能實現盈利最大化。有心的朋友其實應該知道,我在一年前的年度報告中已經提前預備了A股這一波藍籌股行情的“組合拳",包括中信證券、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都在一年前的年度報告中提前準備好的牛市資源。
人其實怎麽樣並不關鍵,趨勢怎麽樣才最關鍵,人是沒辦法戰勝趨勢,只能去適應趨勢。讓我不可理解的是:在這一輪的A股大盤股超級牛市中,一些投資者竟然長時期無視藍籌股牛市存在,似乎是與券商、保險、銀行等板塊天生有仇,“寧可錯過,也不參與大盤股“,死抱著小盤成長股不放,為什麽?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沒有理由能用單一的模式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啊!
3、用波段操作努力實現盈利最大化。
今年盈利前10只的個股分別是:中州證券、彩生活、酷派集團、北京城建A、中信證券A股、中航科工、太平洋A、粵運交通,這些個股中像酷派集團、中航科工等年度K線其實是沒多少漲幅,像酷派甚至是是年度大熊股,但這絲毫沒影響我在這些股票上的盈利,原因只有一個,我追求的是波段趨勢。
其實多數時候,我們賺的只是一個大趨勢的錢。賺公司的錢靠譜,錢市場的錢同樣光榮;沒有價值的趨勢自然不能做,沒有趨勢的價值更不能做!基本面選股,技術面選時,再好的基本面,再"堅定”看好的個股,一旦趨勢走壞,就應該果斷遠離它.像酷派集團,現在1.3元的酷派與一季度2.6元的酷派基本面沒什麽變化,過去”嚴重低估“的買入理由現在變得更加充分,為什麽現在跌到1.3元我反而沒有興趣買它,原因就在於它的股價向下的這個”趨勢“沒有改變。
一些朋友至今會時不時的問我心中無股,你現在還繼續看好熊貓電子,中航科工,彩生活嗎?我完全理解這些朋友的想法與心情,沒錯,這些個股我當初非常看好,說實在的,純就基本面而言,我現在依然看好,但大家都知道我早已出局.出局的原因不是因為基本面變了,而是股價走勢的這個"趨勢“發生了變化.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無法預知市場未來的走勢,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已經變化了的”走勢“軌跡去順應市場的變化脈絡.敬畏市場,向市場及時認錯並快速的糾錯是每個投資人必須擁有的基本素質與技能。對因跟隨我的操作獲利的朋友,我由衷的向你表示祝賀!而對哪些因跟隨我的操作至今被套的朋友,我除了向你說一聲“對不起!"外,我要再次謹慎的向你提示:本人的投資風格是典型的“快槍手”,你除了關註本人投資的個股外,其實更應該關註的是我的交易模式與對市場的敬畏態度.
我始終以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應該是善變的,而不是固守某種理論做機械式的判斷。在我看來,這世界上,除了老婆不可以變,其它都有可能改變,應變能力缺乏的人,往往在任何場合都會處於被動,吃虧的概率會增大。
三、失敗教訓
1、沒能控制好市值大幅回撤。
今年初,開局非常順利,由於成功的抓住了一波移動互聯網行情,不到3月個就快速盈利40%,短期的快速盈利助長了自己對這一板塊一些不切實際的過分樂觀預期,放松了對市場的應有警惕,結果在接下來華爾街一波互聯網個股的回調潮中慘遭打擊,到4月8日,不到20天,不僅之前的盈利全部被吞沒,反而因跌破自己設定的帳戶風控止損線出局而倒虧4%。期間,高陽科技、雲遊控股與DYNAMJAPANHLDGS三只個股的巨額虧損後來成了今年年度虧損最大三只個股。這一慘痛的教訓提示我:一是投資切忌盲目的自我樂觀強化;二是集中選擇單一板塊務必需謹慎;三是對於投資成長性題材個股,有沒有”風口“是關註的第一要務,一旦發現"風”沒了,必須無條件在第一時間出局。
2、重複犯同樣的錯誤。
繼去年在三江化工虧損之後,今年再次在該股上犯錯,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仔細閱讀自己的交易記錄後發現,今年的買入理由及止損出局理由竟然與去年完全一致。去年自己已經發現交易過於頻繁是一個問題,可是今年相比去年,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更加頻繁,去年港股一共交易106只個股,今年是132只,去年A股交易67只,今年是83只,其中:單只個股交易最多的是今年盈利最大的中州證券,全年先後竟然交易了65筆。年初時,自己曾提示自己:超級長線持股看來不靠譜,超級短線(日內交易)一定更不靠譜。雖然目前的交易還稱不上超級短線,可是,如此頻繁的交易一定不是本人追求的模式。頻繁交易的背後的實質是自己對個股與交易時點的把握缺乏信心,試圖想通過“試錯”來實現跟上市場節奏。因此,修煉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努力方向。
3、沖動型交易導致個股虧損。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只虧損個股外,今年列入虧損前10只的個股還有:樂視網A、博亞互動、皇潮家私、上海電器、三江化工、網宿科技A、複星醫藥A等7只,這些個股虧損的原因雖然千差萬別,但相當部分是由於情緒導致的沖動性買入。本來,金山軟件3月下旬在30元附近成功逃頂後做得很漂亮,可是8月份後在完全不符合"右側交易“原則情況下,硬是憑自己的主觀情緒偏好,在金山軟件上三次盲目短線進出,試圖博短差,最終全部以虧損告終,如此業余的交易只能表明自己這樣一種莫明其妙的心里狀態:上一年在金山軟件上賺得太多,還回去一些又怎樣?,呵呵,如此心態,如此沒有定律的交易,不虧損才怪!這些年,盡管自己的年齡在不斷的增長,但易沖動,易受市場情緒波動這個缺點像魔鬼一樣一直跟隨自己到如今,非常痛苦。證券交易是最典型的符合邏輯後的一種理性行動,更需要知行合一。
現在我才切身體會到:職業投資者要在二級市場長期生存,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市場的不確定性,而恰恰是自己。對證券投資而言,“沖動一定是魔鬼!",因此,一定要切記:證券交易必須知行合一,必須要讓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來決定行動,而不可以讓自己的信心和情緒來決定交易,憑信心與情緒進行交易如同”自殺"!
四、2015年目標與操作策略:
盈利目標:30%,力爭50%。
關於2015年市場的基本判斷:
首先,未來2、3年內,雖然中國的宏觀經濟仍然存在變數,但本人確信:之前預期炒底中國的”雷曼時刻“已經變得不再可能,中線謹慎看多中國經濟,堅定做多A股是唯一正確的方向。2015年市場重點機會在A股,必須把主要資金、倉位、自己研究的主要精力無條件放在A股;
其次,2015年上證至少可看到3800點,不排除沖破4200點;
再次,券商、保險、銀行與中字頭央企板塊的價值回歸行情遠沒有完結;國企改革、互聯網金融、“一路一帶"將是市場深度挖掘與反複炒作的熱點;經過這一輪調整後,新興產業中一些細分行業的高成長龍頭股將走出更大的超級牛市行情,就中長線而言,股市中真正的持續性大機會一定是成長股!
關於2015年的具體策略:
繼續堅定實施”保住本金、穩健盈利、不忘暴利”的策略。
(一)保住本金:
1、永遠不能忘記“保住本金是證券投資的第一要務”。移動互聯網信息快速傳播、股指期貨、融資融券、分級基金等多種工具這四個因素,是這一波A股超級市場的推手。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股指出現中級調整,這些杠桿也能快速起到助跌的作用。因此,在保持對後市謹慎樂觀的同時,必須隨時需要保持一種警惕。因為一不小心一個周線級別的調整就會讓你的本金輕易損失20%甚至更多.
2、無條件回避已知基本面有一定缺陷的股票,禁入老千股、疑似老千股、權證、窩輪等高風險衍生產品。
3、正常情況下,持倉個股不得低於5只,單一持倉個股市值占比最高不超過35%。
4、確需融資買入股票時,融資額度最高不得高於3成。
5、當持倉個股出現實質性基本面重大逆轉(利空)或遭遇黑天鵝時,應在第一時間先清倉出局或至少出局6成倉位。
6、當市場確認熊市或出現系統性風險(如政變、社會危機、戰爭等)時,應盡可能早的先至少退出5成倉位。
7、如確需買入基本面良好但無太多成交量的“煙蒂股”,倉位不得高於20%。
8、考慮到資金量級擴大後的風險,決定在事隔三年後再次實施“提款機模式“,即應將年度的絕大多數盈利及時轉出,以規避市場的風險。
當市值出現大幅回撤時,必須每天默念1~8條至少3遍。
(二)穩健盈利
9、繼續堅守“用組合拳應對市場”的操作策略,堅定的做市場的跟隨者,不可盲目的憑主觀去臆斷市場並據此買賣股票。
10、要特別警惕自己在投資順境中不知不覺中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
11、應將2~3成倉位中線持有高成長行業中的一流企業或在跨境交易比較中基本面良好而價值被嚴重低估的白馬股。同時,要堅持在金子堆里找鉆石,不在垃圾堆里找銅礦。
12、選對行業比選對個股還重要。行業的關鍵是長期前景、生意模式、重大技術與政策驅動及可顛覆性。選對了行業就選對了市場的主流,如同選擇了提款機。投資的使命就是不斷的尋找符合"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股票。
13、要學會孤獨,要經常提醒自己:成功者永遠是少數,投資本來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投資的精髓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忍耐。
14、努力減少操作頻率與交易個股數量,減低“試錯成本",提高成功率。2015年至少要削減3成操作。
(三)不忘暴利
15、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放棄每一次可能擴大盈利的機會,同時,要設法挖掘1至2只象2012年長城汽車、2013年金山軟件、2014年中州證券這種級別的超級大牛股。
16、看得懂的機會一定要第一時間下重手,否則等於白忙。
17、原則上只做大趨勢中的主流板塊與主流龍頭個股。
18、移動互聯網是至今為止影響人類生活與生存方式變革最偉大的技術革命,抓住這個當今大時代中的一流企業並適當集中持有將是當下最好的投資方式之一,科技依然是投資的富礦,是驅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更是牛股的集中營,別輕言互聯網泡沫,東方財富A等互聯網金融板塊將是最值得期待的極具顛覆的超牛板塊,是必須高度關註與持續跟蹤的重點。
感謝這一年來所有關心、幫助、支持自己的網上網下各位朋友,祝自己與各位朋友們新年一切順利,身體健康,盆滿缽滿!
$中州證券(01375)$ $中信證券(SH600030)$ $北京城建(SH600266)$ $中國銀河(06881)$ $中國人壽(SH601628)$ $浦發銀行(SH600000)$ $東方財富(SZ300059)$ 2014年12月29日
【穩健增長、攻守兼備、分散組合、動態平衡】 耐力投資
來源: http://xueqiu.com/7096399426/35002613
【穩健增長、攻守兼備、分散組合、動態平衡】
分散組合的好處是不在乎大盤漲跌,不在乎單只個股股價的漲跌或者行業板塊的輪動。
同時組合不受資金容量的限制(即,把組合的資金容量放大到一個億,整體策略都不需要做出任何調整)。每天總有上漲的股票,也有下跌的股票,互相對沖,組合凈值基本保持穩定,波動不會太大,大盤瘋漲時它會抗漲,大盤狂跌時它會抗跌。另外,整體組合具有安全容錯機制(即,只需要確保絕大部分個股選擇和配置正確,即使踩上1-2顆地雷,也不會有喪命的危險)。
當然,缺點是,當大盤靠一兩個行業(比如金融和地產板塊)拉動而瘋漲時,組合凈值會跑輸大盤,需要有平和淡定的心態忍耐跑輸,以及長久持續的耐心等待。
保持組合穩健增長的關鍵要素,是合理的行業配置和優化,深入的個股基本面分析和個股選擇,以及資金倉位的動態平衡管理能力。進攻與防守的動作, 主要依賴於動態的加倉和減倉的操作,而不是頻繁的換股. 這三方面都需要依靠經驗和直覺來做出判斷和靈活的決策。
滿足一下部分同學的好奇心,公布一下目前的組合持倉(截止上午收盤)。各位可以看到,我研究過的絕大部分股票,依然躺在組合之中,被調整出去的,僅僅是極個別的股票。
格頓致合夥人的信(2014年度)之「 格頓投資組合簡析」 sosme
來源: http://xueqiu.com/2439489334/35067206
C、 格頓的投資組合簡析: 一、格頓的股票投資組合:格頓的股票組合基本是我之前個人投資的延續,組合中的中集我持有過10多年、國投電力是我2007之後安度長熊的主力品種、中國建築與長江電力是它們上市就開始持續跟蹤研究多年的個股、其它招商銀行、招商地產、中國石化、農業銀行等等多年以前就是個人投資組合的品種,在構築格頓股票組合時我給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回避基本面誤判的風險,這些長期跟蹤研究分析的品種基本都是相對透明的藍籌股,雖然股票池里的品種非常多,但不少品種或者歷史性分析的觀察周期不足(我們不會匆匆看份研報就做出投資決策而是要進行多年的持續跟蹤分析)、或者安全空間相對不具吸引力等等,在股票投資領域我們有雄厚的歷史沈澱、獨立的研究能力及謹慎保守的態度,希望這些素質能夠體現出格頓的專業能力。
在股票配置方面我們有嚴格流程:
1、 觀察倉:從股票池選出潛力品種後投入微量資金進行體驗式介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對標的再次進行全面審視,並密切跟蹤價格變化,配置比例1%之內;
2、 初始倉:在基本面及價格(安全空間)再評估通過後進行持續建倉的初始階段,配置比例1.5%左右;
3、 標準配置:3%以上、6%以下;
4、 重倉配置:6%以上。
在構築格頓的股票組合中我們根據研究深度及低估程度進行資金分配,最開始我們選擇了11只個股其後在換股操作後保留10只個股,中後期又在8只個股上建立了觀察倉或初始倉期間清空2只保留6只,4只可轉債進行了轉股又增加了3個品種(石化轉債也進行了轉股但中國石化本來就是初始11之一),目前格頓的股票組合合計有19個標的。
下面記錄股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片段,來具體闡述我們是如何“早期介入”及“後期管理”的:
1、初始3大重倉的故事:我個人實證在2013就曾以3.6-3.7左右的價格買入過中建而格頓能夠以3元以下的成本完成對中建的初始建倉確實沒有多少心理壓力,但中集與國投就不一樣,我們雖然在2000點左右的相對低位入市但中集卻在那個時段剛好創出了相對新高、國投基本窄幅波動沒有出現大的下跌,更糟糕的是我多年前就持有過國投初始成本在3元以下,忘記成本面對未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很難的,我確實經歷過反複權衡才克服心理壓力完成了中集及國投的初始倉位,這個很有趣的心理變化值得記錄;
2、誤殺的故事:在格頓組合中漲幅最大、爆發力最強、效率最高的是招商證劵,招商證劵的入圍有很多偶然因素,首先招商系的所有公司都在我的深度研究範圍之內、為了拓展投資視野格頓組合需要進行適度的多元化、對牛市的臆想讓我感覺需要在組合中配置一只劵商股,其實我對建倉招商證劵相對中建、國投甚至中集都不太踏實,我們在10元-11元間持續增持招商證劵的時候並不認為它有多大的安全空間,當我們完成初始倉(1.5%左右)後就沒有繼續增持,當然招商證劵也未在10元左右的價格大幅下跌給我們提供再增持的機會,
某個階段表現最好的股票似乎總是配置太少---這是典型的誤殺效應,後期我們在相對高位分批逐次的基本清空(只留有顯示存在的觀察倉位)招商證劵後完成新一輪的換股及再平衡操作;
3、特殊事件觸發的投資案例:在格頓的股票池中有些醫藥類標的但它們似乎總是太貴,我們雖然進行了持續關註但最初的初始組合並未納入醫藥類標的,2014年6月華潤高層的動蕩讓已經持續下跌的華潤雙鶴及三九雪上加霜再度大跌,我們有機會分別以16.77及18.20價格(分紅前)獲得雙鶴及三九的介入機會,事後看這里似乎就是底部、但
底部的宿命總是倉位太少,後期沒有出現持續再跌的增持機會,這個案例體現了格頓對特殊或極端事件保持高度敏感的風格,當股票池中的標的發生特殊或極端事件導致價格異動往往觸發我們建立倉位,雖然我們始終堅守價值投資的原則但股票組合中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階段性虧損或臭名昭著讓人厭惡的一些品種,格頓的合夥人要有心理準備;
4、“困境反轉”的遺憾:我一直對經歷磨難被市場誤解的公司保持高度關註,困境有時導致極端價格讓潛在標的具有安全空間,我一直有計劃在股票組合中分配一個標準配置單位(3%-6%)做個困境反轉類的小組合,最初計劃中包含三個品種中國遠洋、寶鋼股份及中國國航,最終選擇中國國航進行了試探性介入,在最初始的11股就有中國國航但在隨後的換股操作中被換掉、在中後期的8股中我又將中國國航納入組合但再次被換掉,雖然通過換股操作獲得早期更低成本的中集、長電及後期相對低位的招商證劵、國電電力等,但中國國航甚至當初設計的困境三寶後期的表現與那些四平八穩的藍籌相比並不遜色,換股操作似乎並未體現出特別價值,我有時反思所謂的換股操作心理作用也許比實際作用更大,行動前的準備越充分行動後的調整空間也越狹窄,未來我們仍將致力於前期的嚴謹研究及深思熟慮,我們寧願前期屏蔽錯誤而不願意後期匆匆修正錯誤,但無論如何格頓的第一個年度還是錯失了在實戰中持續體驗“困境反轉”的機會確實也是一個遺憾。
二、格頓的可轉債組合:----“初始組合持有7個品種,按持倉大小依次是工行、中行、平安、石化、徐工、隧道及深機,除了平安的初始成本在面值以上(均價100.02)其它都在面值以下,這讓可轉債組合能夠受到債性的有效保護,格頓在金融類資產上的配置主要通過可轉債來完成,銀行股頗具爭議,似乎極度低估又似乎極度不確定,我們自己的研究也沒有明確的結論,幸運的是這類品種有可轉債這個非常適當的替代物,隨著後期在工行及平安上的持續增持,可轉債組合的初始純債收益率有所下降(3.5%-4.5%),總體溢價率不高(5%-8%)”---- 這是在初始組合構築完成後(2014.04.04)在備忘錄里的記錄,這里記錄下後續事宜及相關思考:
1、隨著後續資金的進入我們8月及9月間在1.02-1.03之間的價位區間持續增持相當部位的中行轉債,中行轉也成為可轉債組合的第一重倉,後續全部轉股後中國銀行也成為格頓股票組合中相對重倉的品種;
2、我們沒有增加新的可轉債品種,雖然可轉債組合中有時會出現國電轉債,它只是套利交易中間歇性的過渡持有,只要進行“可轉債轉股”套利當天我們都會進行債轉股操作,每天清算完成後次日的國電轉余額都是零;
3、可轉債是格頓初始組合中變動最大的部位,7只可轉債都有各自的新歸屬:
(1)深機債在5月份就轉換為中行債;
(2)隧道轉與徐工轉都逐次清空,後續或換股或再平衡;
(3)中行、工行、平安及石化都全部完成轉股操作,股票組合中後期增加了國電電力這個新品種,我們合計5個品種有機會在“可轉債轉股”領域進行套利交易,在2014年年末我們抓住持續出現的機會進行了大量的套利交易,或降低持股成本或增加額外利潤,因為這幾個品種都是我們計劃長期持有的品種,相關套利交易當日完成後就恢複初始配置我們即沒有增加倉位也沒有減持倉位並未破壞格頓組合的配置結構,這類套利交易的效果超過我的預期也算是格頓組合的額外之喜。
4、關於可轉債的一些思考:當初設計格頓組合的時候就希望它能夠跨越牛熊、容納誤判或市場極端波動的風險而且還能有足夠的適應未來任何變化的能力,或者說
我們希望格頓組合具有足夠的彈性,可轉債的配置幫助格頓初始組合很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當然我們很幸運入場的時機不錯,相對較低的介入價格讓可轉債體現出非常好的債性、而且溢價率相對不高也讓可轉債體現出非常強的股性,可轉債這種“是債非債”或“是股非股”的特性在格頓組合中發揮的淋漓盡致,隧道轉債的平均成本90.725、徐工轉債的平均成本88.193、其他轉債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後期它們與股票的上漲幅度基本相當,格頓的可轉債部位完全分享了2014下半年的藍籌盛宴,在2014年末陸續完成轉股後還獲得不錯的套利機會,
可轉債部位對格頓組合的貢獻是超預期的,也是極度分散的格頓組合在大幅上漲的市場中還能勉強跟隨的重要基礎之一。但這個部位的遺憾是同樣的:由於沒有經歷市場的持續蕭條或極端暴跌的考驗故未能通過實戰觀察到這個部分的抗風險能力到底如何。
三、格頓的收益債組合:這是格頓組合中最沈悶也最乏味的部位,但這是我們追求絕對回報的部位、是格頓組合的安全帶,是未來動態再平衡能量的儲備庫,做為格頓組合的基礎配置它任何時候都不會缺席:
1、我們投資收益債的目標簡單而純粹:就是持有到期(或回售日回售)收回本息,整個年度除了持續的買入外只進行了兩次操作:
(1)
換債:將收益率較低的重鋼債換成相對收益率較高的其它債;
(2)“11華銳01債”的
回售:這個案例比較典型的體現了收益債的風險特性,雖然我們最終收獲的將近30%的年化收益,但整個過程一波三折。
2、投資收益債的策略:與我們投資股票追求安全空間回避風險的策略不同、我們投資債券是采取主動承擔適度風險的策略,當然我們不是喜歡風險而是喜歡風險背後的超額補償回報,簡單而言我們基本不會投資四平八穩、沒有風險、但收益率只有3.5%左右的國債;而主要投資具有一定信用風險、一路顛簸、但收益率超過10%的信用債,高風險對應高收益在信用債領域表現特別突出,所以在這個領域的投資如何管控風險顯得特別重要:
(1)我們用極度分散的投資策略來防範極端風險,格頓還是一只微型基金但我們在這個部位配置的品種就達20只以上,在收益率差異不明顯的情況下我們寧願分散持有N只而不是重倉某只,可以預期格頓債券組合的品種未來還會持續增加;
(2)以嚴謹而充分的基本面分析為前提,我們通過對不同標的分配不同資金額度的方式(配置結構)力求達到“風險-收益”的最近匹配;
(3)收益債的主體都隱含各類風險因素,特別是“問題資產”貶值的速度或幅度都是難以預期的,為了防範這類風險格頓債券部位主要以中短期品種為主(3年期內),在配置上也考慮各個年度到期(或回售)的相對均衡分配,這樣我們可以滾動操作保持足夠的靈活性;
(4)時刻更新統計數據並跟蹤價格變化,雖然我們的預期收益率是10%-12%但我們的建倉收益率要達到12%-15%或更高,我們需要為未來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預留空間,格頓的初始組合曾買入76.7左右的雲維債及80.3元左右的南鋼債,當時的年化收益率都達到15%以上,構築類似這樣的組合我們預期的12%收益達成概率較高,足夠低的價格不僅提供較高收益更能提供本金的安全保護,當債券違約的時候我們可能拿不回面值但也許能拿回投資本金。
3、
在格頓的投資策略中債券不只是簡單防禦而是攻守兼備的部位,這里簡單闡述一下債券的攻擊特征:債券違約往往成為新聞事件並造成大範圍內的恐慌---畢竟債券投資者的收益有限主要看重債券的相對安全性、而債券違約動搖投資者面值的安全性引發恐慌在所難免,但恐慌與機會總是相伴而生,“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在違約債領域的表現幾乎達到極致,這里舉例說明:公司違約引發的恐慌會讓債券大幅跌破面值,100面值的債券可能跌倒20或更低,對初始以100面值投資的投資者當然是巨大損失,但這時另有潛在投資者通過嚴謹的基本面分析後判斷公司違約清算後雖然不能拿回100面值但能夠拿到40或50那麽以20
或更低價格介入就是一次收益率極高的完美投資,當年的卡拉曼在臭名昭著的安然債上就是這麽賺到大錢的(卡拉曼在2007-2008的金融海嘯時期主要通過對債類資產的投資獲得超過50%的職業生涯最高收益率一舉奠定投資大師的基礎),這是一個讓我回味無窮的案例,未來的格頓一定有機會複制卡拉曼的安然案例。
組合之談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5214501
不止一次,球友們問我怎麽買那麽多股票,我說我是在構建一個組合。他們說為何不直接單買一只呢?這個問題我回答了很多遍了,這次就單獨拿出來說說我對組合的理解,也希望你們也能幫忙指正一下。
一、簡單說說為何構建組合吧
在雪球上,部分人經常炫耀說自己如何全倉做一只個股,一年賺多少倍什麽的。然後這些人後面都跟著一大堆粉絲。如果這些粉絲關註他們是因為想學習他們選股的邏輯,那麽這樣還可以,他們膽敢全倉做一只股票,肯定是有過人的能力圈。但是如果關註他們是為了跟著操作,那麽我想說的是:危險!
相信很多的書籍都說過構建組合的原因吧。原因有很多個,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防範風險。在這個股票市場,我覺得絕大部分的股民只是普通人,並沒有過高的專業知識與素質,前瞻性不強,想要駕馭一只股票獲取大幅度的盈利,是很難的,尤其是遇到其他股票大漲而自己的股票不漲的情況下,心態更是浮躁,從而懷疑自己當初的決策。而最最重要的是,拋去內幕消息這個,作為普通小散,是很難從正規渠道了解到上市公司的最新消息的,如果單壓的一只股票出現黑天鵝,這個可是會死人的,這兩年股市遇到的黑天鵝還少嗎?遠的不說,最近最出名的不就是殲10飛了從而套了一群人嗎?因此我構建組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範單只個股黑天鵝。就這個原因就夠了,其他的原因實際說多了也不重要。
二、如何構建組合?這個比較複雜。
1、不同行業組合。
一般情況下,我會持有至少2個行業的股票。因為我認為如果偏向於某一個行業,總體的風險可能加大,通過不同行業組合,可以分散風險,雖總體收益率可能下降,但我主要考慮的事情是,市場的錢使賺不完的,而虧損確實很容易,我首先考慮的是整體資金的安全,因此強求資金大幅上漲,只求資金不大幅回撤。另外要說的一點是,我只是個普通人,能力圈有限,知識也有限,如果單壓一個行業個股,有可能會因為自己能力圈有限導致決策失敗而導致賬戶資金大幅虧損。而投入不同類別行業個股,則會將此危險性降低。譬如前期的軍工行業就如此,連續出現兩只重組失敗股,對行業的整體打擊很大,但壓一個行業會遇到次類危險。
當然,如果投入的幾個不同行業都出現下跌,這說明是系統性風險來了。
2、同行業內的組合。
一般情況下,即便是同一個行業,我也會買進幾只個股構建一個組合,遠一點的是去年的天線雙雄,我是同時買進的,當時看好信維,但也同時買進小碩,現在回看,小碩更強信維更弱,但我獲得的是兩者收益的平均收益並不差;近一點的是現在的券商,由原來的3只券商股光大國元華泰到新增廣發,目前來看這個券商股組合,收益也是不錯。
在這個市場,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選股能力強,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某個行業單買某只個股。但實際情況是,往往買入後其他個股紛紛大漲而自己手中的股票卻在龜爬,這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當然我以前也經常如此。因此,單個行業買幾只股構建一個組合,我覺得這樣可以規避自己選股能力弱的問題。譬如最近的券商股行情,如果你買入的是國海,那對不起,你可能跑輸其他券商股至少50%以上的收益,如果對比20只券商股中的前5強,你可能落後高達100%以上的收益。尤其是2015年的券商行情,業績分化,走勢也會繼續分化,選錯股的話收益率就相差很大。
3、長線和短線的組合。
對於新手來說,頻繁操作這個習慣,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就我這六七年股齡,也經常管不住手,因為這是人性所致,我還沒強大到能夠完全克服自己的所有人性。我不止一次的說過,對於短線操作,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因為短線要求的那個超強的盤感與鋼鐵般的紀律不是人人能夠做到。短線能夠持續長期賺錢的,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沒遇到過一個,放到一年看即便整體不虧損,但收益也不高。當然,可能是因為我圈子比較小吧,遇到的人短線都不怎麽樣。但在微博、雪球等社交網站上看到的,也就那麽一兩個短線確實很強。但我看到的更多的做短線的要不就經常止損,要不就短線被動做成長線,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有刪帖改貼的騙子。因此,作為普通小散,我並不會將我的盈利全部寄托於短線內。
對我來說,我經常是七八成的資金分檔建倉後中長線不動,二三成的資金短線玩玩。因為對我來說,七八成資金中長線,已算是超重倉,空出兩三成的資金玩玩短線,這部分錢即便虧損,對我的整體影響也是不大的。當然,這兩三成的短線資金我更加常用的是用於那中長線個股反複做T,經常這樣做,第一可以過過癮滿足一下短線心理,第二也可以更多的了解手中長線股的股性。
4、資金分配問題。
長線:一般情況下,單個行業分配的資金不少於20%,單只個股不少於5%倉位。
短線:一般情況下,單只個股不能多於10%倉位,短線股持倉時間不能多於3天,原則上短線只有市場趨勢與個股趨勢都好的情況下才做,且有利潤則跑,虧損3%也跑。
當然,以上也僅僅是個人習慣而已。
5、大盤和小盤組合。
有部分球友說現在經常議論二八現象,如果大盤小盤都做組合豈不是更加防範風險現在股市中?還有一些教科書上也如此說的。確實,這樣組合,是降低了風險,但整體的收益肯定也大幅下降了,因為哪個漲,你也只能吃到一半,而且,在A股的歷史上,八類股漲起來了,二類股大部分都是下跌的,轉過來也一樣。因此我更多的是先判斷主板與小盤的趨勢,那個走牛則做哪個,而不是兩者都做。至少在這幾年來看,這樣做的風險更低。以後再遇到新情況就再隨趨勢就是,投資永遠是要跟隨市場的。

當然,以上也只是隨便聊聊組合問題。一談組合,就有很多人說自己錢少,錢少買的股票少,說是做不了組合。實際上,我09年入市也是幾千塊,每月都轉入部分工資進去錢才多一點點。我認為做不做組合不是由資金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投資理念決定的,資金的大小只決定組合的大小而已。以前我就幾千元幾萬元的資金,但手中的個股一樣至少有三四只。我認為從入市就培養好構建組合的習慣,對於自己以後的長遠的投資生涯很重要。而且,構建組合是初學者迅速提高投資能力的最好途徑,因為你花的是真金白銀,必然要對自己手中的個股進行深度研究、搜尋資料,足夠多的個股,會使你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資料、去積累。因此,這其實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升華的過程。而很多人更多的是只期待升華,而不願意花時間去積累。在這個信息時代,不進步就是退步了。
以上隨便聊聊,祝好遠!
石油暴跌:開啟我的美股資源組合 中軒山流水
來源: http://xueqiu.com/6549386042/35206218
國際油價這是要跌到崩潰的節奏——1月12日,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最重要成員經濟體的沙特再度釋放看空國際油價的聲音,油價隨之爆發新一輪大幅跳水。早前,有市場人士炒作“抄底論”,但最終還是被目前的行情走勢“扇了耳光”。眼下,國際原油空頭趨勢完好,並沒有像樣的反彈,且沙特頻頻在關鍵時刻拋出利空言論,抄底操作風險巨大。
資源礦產市場血流成河,在絕大多數人恐懼時,你有勇氣跟隨我開啟美股資源組合的創建之旅嗎?

我的資源組合現倉位60﹪,現階段黃金、煤炭價格已現企穩跡象,可進一步加倉。石油、鐵礦石、銅價格還在進一步尋底中,暫緩加倉靜待企穩。如一個月內不再創新低,可大膽將倉位加至80﹪。

美國NYMEX2月原油期貨價格周一收盤下跌2.29美元,跌幅4.74%,報46.07美元/桶,同期ICE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2.68美元,跌幅5.35%,報47.43美元/桶,雙雙刷新近六年低位。今日盤中,國際原油延續跌勢,再度爆發“崩盤式狂跌”,讓國際金融市場一片風聲鶴唳。截至北京時間下午15:30,紐約原油跌3%,報44.6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破47美元關口,現跌3.14%,報46.94美元。從去年(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回落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北美頁巖油產量大增,而歐佩克國家依舊維持高產能狀態,但需求增速出現下降,供過於求局面趨於惡化;二是美國經濟持續走強增強美聯儲升息預期,加之歐日兩大經濟體陷入通縮格局,美元轉入中長期上漲通道,這對原油期貨價格產生負面的金融屬性壓力。 俄羅斯盧布暴跌,殃及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國家也陷入貨幣危機;非洲雄獅尼日利亞不得不緊急宣布新的外匯管制;巴西雷亞爾持續貶值;中東國家股市12月初相繼崩盤……油價雪崩式下滑釀成的種種惡果似乎已經否極泰來,那麽,極端行情過後,原油市場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
俄羅斯普京曾一度高調宣布,即使油價跌到40美元/桶,俄羅斯經濟最多需要兩年即可複蘇。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成員國也死守市場份額,連續下調官方原油售價,並不斷重申原油市場將進行自我調節。各國經濟方面,除了加速複蘇的美國,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速不斷放緩,各大央行賣力加緊寬松潮——從領軍的日本、至死不渝喊著要全面QE的歐元區、再到接連意外放水的中國,突然實施負利率的瑞士央行,以及極有可能降息的澳儲行,各國均在暗示:經濟不給力。
供應面,數據顯示過剩狀況加劇,美國報告顯示上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730萬桶,創下12月的紀錄高位。分析師此前預期為減少230萬桶。需求面的情況則較為複雜,美國數據顯示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滑,而且第三季經濟增速為10多年來最快,這都給油價帶來支撐。
盡管產油國“不減產”聯盟仍堅固,但目前市場上似乎出現了一些分歧,伊拉克石油部長邁赫迪12月24日表示,若石油價格進一步下跌之際,歐佩克有必要介入市場。他認為油價的合理價格應在每桶70-80美元左右。說明歐佩克內部對於是否減產開始出現分歧,利好油價。興業投資分析,在尋求到新的平衡點時,原油市場或還將進一步下跌,而市場底部心理又可能推動油價收複跌幅,而空頭的調整又為進一步走低奠定基礎,從而構成一組組過山車行情。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原油市場當前存在極大規模的空頭,一旦確認企穩回升,僅空頭回補因素,就足以掀起波瀾壯闊的報複性反彈之氣勢。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母嬰電商都走偏了,別抓住奶粉+紙尿褲的組合不放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03/149065.html
黑馬說:母嬰電商看似一座金山,真正成功的淘金者卻為數不多。旺盛的需求催生了母嬰電商熱,一波又一波跟風殺入才發現燒的錢連打水漂都不夠。切入點、營銷、物流、倉儲、人工、傭金、模式、團隊招招直擊命門,稍有不慎,全盤皆輸。前有狼後有虎,中間夾著小老鼠。如何立於不敗之地,來聽黑馬營5期一位二度創業者的心血感悟。
分享嘉賓/百寶香親子時尚名品閃購平臺創始人高巍(高葫蘆娃)
嘉賓主持/南京銅豌豆創始人熊仕偉
整理/周逸巾
編輯/蒲鴿
問題一:第一次創業特寶貝母嬰商城,第二次創業重度垂直百寶香親子時尚名品閃購平臺,請問區別在哪里?
答:母嬰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自2009年開始創辦特寶貝母嬰商城至今已有5年時間,特寶貝是典型的傳統母嬰電商,基於獨立B2C商城,以采買銷售賺取商品差價。百寶香親子時尚名品閃購是覆蓋0-12歲嬰童鞋服、玩具為主的限時特賣服務平臺,每個商品只限時銷售5天,到期即下架,通過連接品牌方與用戶產生交易,最終按效果收取服務費。一方面為品牌方釋放了利潤,另一方面讓用戶買到了全網最實惠的優質商品。
如今傳統電商(傳統B2C或依賴天貓京東等大平臺的商家)活得並不好,華麗的交易額背後影藏著的是大量庫存、低毛利、甚至巨額虧損。各大平臺傭金、服務費、團隊運營成本、倉儲、推廣費逐年推高使得商家入不敷出,流量卻因狼多肉少不斷稀釋。而傳統企業面臨轉型困境,不觸電等死,觸電又不知如何下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看到了重度垂直電商的機會,聰明的商家已經不會將雞蛋放一個籃子里,他們更需要百寶香這樣的平臺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展開新的合作。
問題二:最近垂直母嬰電商行業大熱,也有多家母嬰電商獲得了投資,你們在機會上跟他們的區別是什麽,找到什麽點來切入?
答:母嬰市場不管是行業還是資本市場都非常認可,市場足夠大,但群龍無首,誰能出來現在定論尚早,這不是一兩家能全部吃下的。
中國人很喜歡跟風,母嬰市場熱所有人都過來了,但大部分只是盲目跟風。有些是原來做線下實體的,從來沒有接觸過互聯網;有些開過淘寶店,有點網絡經驗。他們認為只要找人建立一個特賣的網站,訂單就來了,並沒有考慮到這是個非常系統的活。行業再好還得誰在做,模式和點子容易被複制,團隊才是核心。
當然有一些做得不錯的,大部分是以奶粉紙尿褲這樣的標品切入市場。奶粉紙尿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初期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但建立在商家虧本、平臺倒貼的基礎上。所有大平臺進入母嬰市場必然也拿這兩個品類進行粗暴競爭,對於垂直平臺而言錢是不夠燒的。
另一方面,奶粉紙尿褲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孩子過了3歲就用量就會急速下調,平臺需要重新獲取新用戶,用戶獲取成本必然疊加。同時,奶粉、紙尿褲的特性決定它不適合閃購模式,因為安全是第一權重、不能因為限時特賣有一頓沒一頓的就換平臺。如果垂直平臺不能差異化的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現在大部分母嬰電商還是以PC為主,但移動才是未來的趨勢,尤其是母嬰這個用戶群體。因此我們選擇移動互聯網,從0-12歲的品牌鞋服、玩具切入,均為非標品,市場占有率高、價格空間大、供應鏈需求旺盛、並且品味時尚,特別符合限時特賣的屬性。
問題三:第一段你講到了現在大量電商不賺錢,你作為經歷了傳統母嬰電商的創業者,能不能以你的角度分享下你了解的電商內幕?
答:剛參加了一個移動電商論壇,有個數據大家參考下,淘寶有800多萬家活躍商家,真正盈利的只有3%左右。
淘寶商家大概需要支付傭金3-5個點,物流成本10%左右,營銷成本10%左右,運營成本,人工成本,倉儲費用等,算下來一個商家需要30%以上的費用很正常,就算毛利有40%以上,庫存在10%-20%是很正常的,雖然賬面上還有些利潤,但實際上錢都在庫存,很難做到零庫存,隨著交易額規模的擴大庫存也等比列增加,除非明天清庫存,清完就不做了。因此大部分商家並沒有賺到錢塞進口袋。
每個平臺政策背後都在釋放信號,為什麽鼓勵小而美和千人千面,本質是流量不夠分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電商的行列,各項費用只會越來越高。
問題四: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你為什麽選擇二次創業,二次創業團隊怎麽組建?
答:我們每個創業者之所以放棄安逸走上創業這條路,都是有野心有抱負的,都希望創造一番偉業,我的性格也決定我喜歡挑戰新的事物。從事母嬰行業多年,我覺得機會來了,我就出手了。
第一次創業交過學費,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二次創業的時候我會避開雷區,少走彎路。我特別重視團隊,把團隊是放第一位的,任何好的商業模式都是人創造的,同樣的事兒只有好的團隊才能成就。在項目啟動前,我花了很多時間組建了一只互補的團隊,請來了奧康集團的電商總經理負責運營、原金融界的技術負責人主管產品,新浪微博的負責市場等,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跑起來比以往都要輕松很多。
問題五: 雖然現在垂直母嬰電商大熱,但你認為最大的風險和坑是什麽?
答:市場再大,我們都必須問問自己,和我有什麽關系?為什麽是我?切勿盲目跟風。從事母嬰行業多年,看到太多的人進入市場都是覺得自己生了孩子後紙尿褲奶粉等需求旺盛,結果進來才發現這些東西只賺人氣不賺錢。還有一些人覺得自己有錢就莽撞殺入,結果發現這點錢根本連打個水漂都不夠。創業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如果在此之前從未有過行業接觸與積累,只是覺得看起來很美,那麽請小心玫瑰有刺。
問題六:創業時前有狼,後有虎,中間夾著小老鼠,你覺得你最大的坑是什麽,中間夾的小老鼠是什麽?
答:所有行業都是前有狼後有虎,如果一個行業只有自己一個人玩兒,那一定是個很爛的市場。在一個高速發展的大市場里,我們沒有時間左顧右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對方向,組建好的團隊,快速奔跑!
本文作者:高巍(高葫蘆娃) 百寶香親子時尚名品閃購平臺創始人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和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美股投資組合】浪漫情人節,你會怎樣度過? 財說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6645730
情人節,你會在這天怎樣浪漫的度過?鮮花、美酒、燭光晚餐...為了讓這一天變得難以忘懷,花多少錢也在所不惜!財說就為您一一盤點那些必在情人節大賺一把的美國上市公司!
情人節表白利器一:網上訂花

$1-800-Flowers.com(FLWS)$ :可以通過其網站、800免費電話、實體零售店和商品郵寄目錄銷售各類禮品。公司銷售的產品包括花卉、樹木、高級食品、紅酒、糖果、兒童玩具和特種禮物等。公司於1976年成立,當時只是紐約市中的一家花店。到1992年時,公司已經擴張成為擁有14家門店的花卉連鎖店,並且開通了免費預定電話800-flowers。到1999年,公司正式更名為1-800-flowers.com。當今,電子商務佔公司營業額的70%。
情人節表白利器二:好時巧克力
$好時(HSY)$ 北美地區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類糖果製造商。好時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是一家具有105年歷史的老字號公司。
情人節約會去哪裡?當然是飯店
美國餐館之一:$布林克國際(EAT)$ (Brinkers International Inc),世界上最大的休閒餐廳品牌之一,在全球33個國家擁有1600家餐廳,平均每日就餐人數超過100萬。
美國餐館之二:$達登飯店(DRI)$ ,旗下擁有Olive Garden, LongHorn Steakhouse, Bahama Breeze, Seasons 52等多個餐飲品牌,1500家餐館,員工超過15萬。

情人節約會餐桌上,少了酒怎麼可以?
1.蒂亞吉歐: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
$帝亞吉歐(DEO)$ 來自英國,分別在紐約和倫敦交易所上市的世界五百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旗下擁有橫跨蒸餾酒、葡萄酒和啤酒等一系列頂級酒類品牌。
2.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
$百威英博(BUD)$ (Anheuser Busch Inbev)於1852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旗下有世界最大的啤酒釀造公司,美國第二大鋁製啤酒罐製造廠等。
其出產的百威啤酒(Budweiser)名揚世界,深愛各國消費者喜愛。情人節之浪漫禮物:維多利亞的秘密
美國著名的內衣品牌,想必不用多介紹了吧?其母公司為
$L BRANDS INC(LB)$ 。
情人節珍貴禮物之鑽石篇
情人節禮物種類各種各樣,但如果有了鑽石您的她是不是會更為愉悅呢?鑽石恆永久哦
1.世界第一大專業珠寶零售商:Signet
$西格內特珠寶(SIG)$ 其前身是1950年1月27日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成立的Ratners 珠寶有限公司;1993年9月10日公司更名為Signet集團;在1984至1990年間通過兼併收購實現快速擴張。於1968年在倫敦交易所上市,1988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2004年11月轉至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交易。業務分佈於美國和英國,在兩地均是最大的專業珠寶零售商。去年2月還以大約6.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Zale Corp,進一步擴大了在美市場份額
2.世界著名珠寶品牌:$蒂芙尼(TIF)$ (Tiffany)
是一間於1837年開設的美國珠寶和銀飾公司。是全球中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其蒂芙尼藍色禮盒(Tiffany Blue Box)更成為美國時尚獨特風格的標誌。在中國大陸僅有二十六家專賣店
3.世界最大的在線鑽石珠寶銷售商:Blue Nile
$藍色尼羅河(NILE)$ 成立於1999 年. 總部設立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 Blue Nile於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發展壯大,現已成為獲認證鑽石及上乘首飾的最大網絡零售商。 根據 Internet Retaildaeer Magazine的報導,Blue Nile的規模比其次的三家最大網絡珠寶商的總規模還大。
情人節之終極浪漫篇
1.少了它怎麼可以——特洛伊安全套
特洛伊是全球暢銷的優質安全套品牌,具有九十年的歷史。在當今北美(美國、加拿大)市場佔有量達到75%。全世界每年有約520,000,000性行為會採用特洛伊安全套。其在美上市的母公司為丘奇&德懷特(CHD)(Church & Dwight)
2.若還不夠盡興,來點它會不會更好?

希愛力和偉哥。這兩款藥,你懂的。其生產商分別為醫藥巨頭禮來和輝瑞。
最後浪漫之餘,別忘來看看該情人節組合的一年回報如何?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