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富既不是聞名遐邇的寶馬汽車公司克勞藤兄妹,也不是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家族,而是名不見經傳的阿爾迪(ALDI)公司創始人阿爾布萊希特兄弟。ALDI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隱形冠軍”。由於它的存在,就連沃爾瑪和家樂福在德國都無法生存。(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2月1日《南方周末》)
這樣的企業是德國的名片,也是德國的驕傲,因為德國的很多核心技術、獨特的產品掌握在其手里。德國著名管理學教授赫爾曼·西蒙給它們取了一個獨特的名字——隱形冠軍。他對隱形冠軍的定義是: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或第二;年產值在二十億歐元左右;鮮為大眾所知。
按此標準,德國共有1400多家這樣的企業,是世界“隱形冠軍”數量最多的國家,接近全球的一半。
德國370萬家企業中,隱藏著一批極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產品質量精良,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在全球某一領域占有最高的市場占有率,是某個細分領域的王者。關鍵是還不愁客戶,幾十甚至上百年穩定運營,是非常健康而成功的企業。可是,它們並不像大企業那樣耳熟能詳,而是披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在公眾和媒體面前相當低調。
這樣的企業是德國的名片,也是德國的驕傲,因為德國的很多核心技術、獨特的產品掌握在其手里。德國著名管理學教授赫爾曼·西蒙給它們取了一個獨特的名字——隱形冠軍。他對隱形冠軍的定義是: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或第二;年產值在二十億歐元左右;鮮為大眾所知。
按此標準,德國共有1400多家這樣的企業,是世界“隱形冠軍”數量最多的國家,接近全球的一半。
多數隱形冠軍只定位於企業客戶,但也有一些隱形冠軍的產品也必須面向個人,但不針對所有大眾用戶,對非目標的大眾客戶還是實行隱形策略,盡量在高端目標客戶中樹立冠軍形象。
冠軍的意義很好理解,但如何理解隱形呢?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談到企業的發展戰略。
首先是綁定大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大都不做終端產品,而是為大企業做配套,給大企業提供其不願意生產的零部件。以德國伍德(Würth)公司為例,它從一個3人企業成長為一家典型的隱形冠軍。該公司生產的齒輪和螺絲釘在德國本土並沒有占領大眾用戶市場,因為德國各大超巿提供的不是伍德公司的螺絲。一些大型日用品商城,如歐培德、鮑豪斯,盡管也有伍德公司的產品,但銷量並不特別大,因此這家公司並沒有給德國普通大眾留下冠軍的印象。
和其他隱形冠軍一樣,伍德公司並沒有把產品重點銷售給大眾終端用戶,而是把客戶定位於全球各個行業的生產型企業,例如機械、化工、精密儀器、家具等,甚至汽車和飛機也用伍德公司的螺絲。雖然大眾用戶不直接購買伍德公司的產品,可是它們家中95%以上的螺絲卻是來自該公司,如房子、家里的椅子、書櫃、電器產品等,這些螺絲經過各生產企業及建築公司進入千家萬戶。
各個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一般都會選擇伍德公司生產的螺絲釘,這就是“隱形冠軍”隱形的原因所在。
即便不是提供零配件,而是整個產品,隱形冠軍的客戶對象依然是企業,而不主要是個人。一家專門生產高壓清洗水泵的隱形冠軍Kärcher公司,它們的產品代表著高質量,當然也是高價格,其客戶定位於清洗公司及相關房地產企業,甚至物業公司。
這就是大多隱形冠軍的共性:它們針對非目標客戶的大眾隱形,但是它們的產品往往是應用企業的不二選擇。因此,隱形是它們自己的定位和戰略性選擇確定的。隱形冠軍不為大眾用戶所知,是市場策略決定了它們所謂的“隱形”。它們並不是刻意回避公眾,更不是指企業對自己經營及管理模式、客戶結構、核心技術、市場份額等進行保護或保密,而是長期專註細分市場、為特定客戶服務的結果。其實,它們面對目標市場和客戶,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低調或隱蔽。通俗來講,隱形冠軍企業和產品在業界也是大名鼎鼎、有口皆碑的,只不過大眾並不知曉而已。
其次是註重客戶的細分。多數隱形冠軍只定位於企業客戶,但也有一些隱形冠軍的產品也必須面向個人,但不針對所有大眾用戶,對非目標的大眾客戶還是實行隱形策略,盡量在高端目標客戶中樹立冠軍形象。
例如,德國木制家具企業 Hülsta品牌,屬高端高價位家具產品。顯然,其消費群體只能定位於高端用戶,只對這個群體的客戶進行專業營銷。同樣的一個例子,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STIHL電鋸,是德國任何一個林場或農莊的唯一選擇,不過這家隱形冠軍也瞄準高端個體用戶,因為“斯蒂爾(STIHL)"電鋸售價大多是1000歐元起,甚至達3000歐元,為此埋單的只能是擁有大型花園的別墅主人,所以在一些高端房地產及園藝雜誌上才會看到有關STIHL電鋸的介紹。對於大多數的個人普通消費群體,企業和產品就隱形了,因為德國一些倉儲式超市有價格一百歐元左右、由發展中國家生產的電鋸出售,這些產品是面向大眾的。
隱形冠軍企業對高端客戶的維護可謂不遺余力,它們能夠保證平均25%-50%的員工和客戶有定期的接觸,而大型企業在這方面只能達到5%-10%。這樣的優勢同時也突出表現在為頂級客戶提供零距離服務方面。
Grohmann工程公司是一家為微型電子產品提供組裝系統的公司。Grohmann先生表示:“我所針對的市場是世界前30名客戶。”該公司擁有英特爾、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公司這樣的大客戶。當被問及為什麽做出這樣的定位時,他回答說:“這些客戶永遠不會滿足,它們是最苛刻的,總是促使我們做出更好的表現。”全球領先耳機制造商森海塞爾(Sennheiser)甚至將客戶放在公司決策的核心位置。該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席福爾克爾·巴特爾斯(Volker Bartels)表示,與客戶保持聯系凸顯了新的趨勢,例如為了趕上手機市場的變化以及在運動中聽音樂而必須縮小耳機。
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目標客戶及市場領域內的第一,“高度專業性”是核心。為了能向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一般都選擇專業化路線,專註於較窄的市場領域,在其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深度發展。
機場行李車技術含量不高吧?可是全球50%的機場都在用一家公司的產品。1928年創辦的旺眾(Wanz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購物及行李手推車生產商,遠銷世界一百三十多個國家。
旺眾公司位於梅明根附近的萊普海姆(Leipheim),它是一家經營了3代的家族企業,在全世界的購物車中,每兩輛就有一輛是旺眾生產的。此外,該公司還生產手提籃、行李手推車,並負責商店內部的裝潢設計,在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設有連鎖。公司共有雇員4000人,半數以上的員工是來自萊普海姆本地的德國人。
旺眾公司的老板戈特弗里德·旺眾(Gottfried Wanzl)的父親和祖父原本都是鎖匠,後來受到美國購物車發明者斯爾文·戈德曼(Sylvan Goldman)的啟發,於一戰後開創了這份產業。旺眾說:“德國人做事一貫追求完美,一旦開始著手一件事,就勢必要滿懷激情地對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盡管我們對工作的這份狂熱常常被人取笑,但這依然是德國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旺眾為很多德國企業的成功總結了這樣一條經驗:“始終保持自身‘研發者’而非‘仿效者’的角色,並且在世界市場上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和高效用。”
看起來似乎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手推車,卻在質量上要求很高。眾所周知,無論是機場手推車,還是購物用的手推車,經常會發生碰撞。如何保持經常碰撞不變形呢?這家公司所有的部件都由自己工廠生產,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達到他們設定的質量標準。由於這家公司的手推車產品質量有保證,德國機場和大部分商場都采購其產品,並逐漸銷售到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
另外一家隱形冠軍、德國虹霓公司是世界卷煙機械市場的領袖,是唯一能夠提供全套卷煙生產系統的企業,在高速卷煙機械市場上擁有90%的份額,其中包括絕大多數中國煙草公司。
虹霓公司屬於柯爾柏集團,於1946年由Kurt A. Körber(柯爾柏)博士創立。自公司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國際制絲和卷煙生產設備的重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擁有4600名員工,全世界大多數香煙濾嘴都是虹霓公司的機器生產出來。
全球主要煙草企業為何選擇虹霓公司的PROTOS卷煙生產機呢?設備的可靠性和高標準是關鍵。虹霓設立了高效生產、可計算產生、最高質量以及卷煙煙支的標準。無論是切片、潤濕加料加香、剔除非煙葉雜質,還是切絲、烘絲膨脹以及卷煙機餵絲,虹霓公司的設備均達到了最高水平,並已成為國際煙草行業卷煙生產機器的標準。
上述企業之所以能夠在目標客戶心目中建立起冠軍地位,高度專業性是核心,也是隱形冠軍的共性和經營之魂。
首先是專業而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它們在產品、服務質量、技術創新、材料等方面擁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成為行業內及目標客戶心目中冠軍地位的主要條件。生產型企業為了能給自己的終端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只能選擇隱形冠軍的配件來確保自身產品的質量。例如,擁有多項技術專利的Steitz-Secura有限公司是家專門生產安全鞋的企業,其安全鞋不僅安全,更有“健康鞋”之稱。其產品是施工企業優先的選擇,也是安全機構、職業學校及企業協會唯一推薦的安全鞋。同樣,為什麽幾乎所有家具生產企業、飛機制造公司都選擇伍德公司的螺絲釘,因為選擇伍德螺絲釘就能保證自身產品的質量。
其二,產品的專業化。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目標客戶及市場領域內的第一,“高度專業性”是核心。為了能向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一般都選擇專業化路線,專註於較窄的市場領域,在其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深度發展。為了在產品上顯示獨特性,隱形冠軍通常會創造獨一無二的產品、技術流程來達到這個目標。它們不像大型企業那樣占據整個行業或全產業鏈,而只是生產單一的專業產品,把這個產品做精造絕,並且努力占領這個產品的世界市場份額。如上例的安全鞋生產企業就是從普通的制鞋廠轉型成了單一生產安全鞋的廠家,憑質量和專一產品占領了全球市場的主要份額。還有Kärcher公司,本來生產十五個產品,分布於八個市場,最後專業生產高壓清洗水泵,成為該專業產品的全球市場領先者。這類企業的專業產品在所有應用領域做到“贏家通吃”,在全球占據極高的市場份額。
隱形冠軍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動去適應德國的消費土壤,因為它們知道,技術創新、到位的服務、極優的產品質量等,消費者是看在眼里的,而且願意為此埋單。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讓德國成為一個擁有全球最多隱形冠軍企業的國家呢?
原因很多,例如技術創新能力、註重工匠精神、細分市場、長期性戰略目標、行業專家、獨特的商業模式等。上述因素固然重要,也是多數成功企業所具有的共性,但無法解釋為何那麽多隱形冠軍偏偏出現在德國。這正如一棵果樹,盡管嫁接、修剪、果枝培養、授粉等工作很重要,但並不完全是果樹良好生長和豐產的主要原因。
決定性因素應該是土壤。常言道,有什麽樣的消費者就會有什麽樣的產品來加以滿足,隱形冠軍所需的土壤也就是德國民眾的消費心態和意識。
德國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是近乎苛刻的,總體上能吸引他們消費的並不主要是價格,而是他們認為有品牌價值為後盾的企業,即隱形冠軍。這些隱形冠軍們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並不是通過廣告、炒作、超強的營銷方案所形成,而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來隱形冠軍在了解到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後,為消費者量體裁衣式的客戶定位、質量為上、親近服務所形成的。
例如,德國大型連鎖園藝商場的隱形冠軍“登納(DEHNER)”提供的花草植物價格比許多大型超市貴出幾倍,但“DEHNER”公司的花草植物還是德國消費者的主體市場。DEHNER提供的不僅僅是花草產品,而是其背後一對一的服務和咨詢,包括為客戶提供如何用它們公司的植物來設計,美化自己的家庭園藝的咨詢。因此,DEHNER擁有的不是花草銷售員,而是花草植物專家、顧問和園藝設計師。
一些德國朋友,只要能消費得起,就盡可能購買隱形冠軍的產品,因為他們高度認同和信任它們的產品,並願意為此付出高價。一位德國朋友有20平方米的藏書房,他用的是隱形冠軍“胡爾斯塔(HüLSTA)”的木質帶推門書架,為此他花了近二萬歐元。他說,用HüLSTA的書架不僅是愛書者的品位,用HüLSTA帶燈書架更是件讓他放心使用的事,燈也可以做到十幾年不壞,而且木質書架內配金屬可以做到永久不彎,不會引起推門受阻的情況。
這就是德國的消費土壤。
隱形冠軍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動去適應這片土壤,因為他們知道,技術創新、到位的服務、極優的產品質量等,消費者是看在眼里的,而且願意為此埋單。同時,這片消費土壤也以它的良好消費意識,促進了隱形冠軍更加完善各個經營環節,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有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
富士康股份,36天火速闖關IPO,以風口上的“獨角獸”姿態,引領了整個資本市場。那麽A股的“獨角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又具備哪些特質呢?
富士康股份IPO的一路綠燈,已成為外界觀察“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風向標。今年兩會期間,百度、京東和搜狗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掌門人紛紛表態願意回歸A股。
進入大陸投資的第30個年頭,代工巨頭富士康的A股之路掃清了最後的障礙。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獲得通過。
從2月1日招股書申報稿上報到首發獲批,短短36天,讓富士康股份創造出A股IPO的新速度,其火速過審,成為“獨角獸”概念的最好樣本。
富士康還是體形龐大的“獨角獸”。272.532億元的募資額讓它的融資規模在A股募資史上排名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均為國字頭的央企。此外,富士康股份更是A股募資額超200億元的唯一科技企業。富士康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在A股位列第一梯隊。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在不斷釋放利好消息。3月9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對外界表示,在多方調研後,從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意見來看,要求加強對新經濟企業支持力度的呼聲很高。近期,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後,經過有關部委的共同努力,現在大家已經有高度共識,並將會有相關的制度落地。“這個成效可能會比企業期待得稍微慢一點,比你們期待得可能會快一些,屆時會詳細討論。”
新經濟企業如何在A股上市?劉士余表示,“我們會創造很多工具,或設置相應的制度安排,但是要讓企業自己選擇,而不是政府規定。同時,這種工具和機制要符合相關法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規定。”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上交所已形成了一套以服務“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的統稱)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多措並舉,助力優質創新企業發展。據介紹,上交所更多關註的是如何讓投資者獲得經濟發展的紅利、如何讓資源配置更優化地服務於實體經濟、如何讓“獨角獸”企業在登陸上交所後發展得更高質更長遠、如何推動培育更多“BATJ”類公司的出現。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月28日,三六零安全科技在上交所舉行重組更名上市儀式;3月2日,小米公司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100億元儲架發行獲得上交所無異議函;3月8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成功過會並擬在上交所上市,這些已成為上交所發揮其全方位服務優勢,支持優質創新企業上市融資的標誌性事件。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對外界表示,目前對於新經濟的期待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BATJ之類回歸A股,二是還未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在A股上市。王建軍對這兩類企業都表示歡迎:“深交所應該成為新經濟的主場,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企業。”
所謂“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2013年風險投資家AileenLee創造出來的概念:簡單定義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也有投資機構將“初創”定義為成立不到10年。“獨角獸”公司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
去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一份“2017獨角獸指數”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11月30日。榜單收錄了國內12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廣泛分布於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等行業。北京是“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54家企業上榜,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列達到28家和13家;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胡潤表示:“基本上獨角獸企業不是在美國,就是在中國。”
市場註意到,13家來自於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28家“獨角獸”企業;北京“獨角獸”企業以接近1.4萬億元人民幣的總估值成為“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估值規模接近半數。
由於存在並列公司,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共有12家,囊括了8家超級“獨角獸”企業。市場認為,按照市值榜單,螞蟻金服以400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位列第一,滴滴出行、小米、新美大分別以3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的估值位列第二名和並列第三名;今日頭條、寧德時代、陸金所三家公司均以1000億元的估值並列第五名;大疆以800億元估值位列第六名;口碑、菜鳥網絡、京東金融、餓了麽均以超過500億元的估值同時位列第九名。
據胡潤百富榜統計,TOP10“獨角獸”企業多具備互聯網背景,如螞蟻金服、滴滴出行、今日頭條等,同時也包括高端硬件企業,如小米、寧德時代、大疆。中信證券分析師許英博表示,除生物科技、雲計算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聯網、大數據、半導體等行業符合國家產業升級需求和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或將長期受益。如泛科技相關領域IPO速度加快,國內“獨角獸”企業或將更多選擇A股上市。
“獨角獸”企業的分布如何呢?一份由全球知名風投機構發布的“獨角獸”榜單顯示,從中國行業分布上看,16個大行業誕生了“獨角獸”公司,電子商務、金融、文化娛樂行業在數量上分列前三,占了總數的46%。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等拉高了金融領域的整體均值,今日頭條、VIP-KID則在文化教育領域優勢明顯。
目前,“獨角獸”整體的投資回報率為7倍,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投資回報率高達10倍。據測算,要想成長為“獨角獸”公司平均需要花費6年時間,至少需要9500萬美元的融資來幫助自己成長。
天風證券劉晨明團隊報告認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分成三類:首先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這類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的生活性服務企業,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理財有陸金所、螞蟻金服,手機支付有微信、支付寶,吃飯外賣有美團點評、餓了麽,旅行服務有攜程,交通出行有滴滴、摩拜、oFo,看電影有貓眼、格瓦拉……
第二類是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素與制造業的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國在智能手機制造上的優勢,采取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成長,並積累了眾多的粉絲。大疆、蔚來汽車分別在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領域構建起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利用了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制造優勢相融合取得的成就。
第三類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在人工智能方面,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芯片等領域構建起聲譽。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雲、騰雲天下等依托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模式。在生物科技方面,複宏漢霖、信達生物分別在單抗藥物、高端生物制藥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
作為稀有物種,“獨角獸”成為投資者近期最為關註的熱門。市場認為,目前業內對“獨角獸”的定義並不明確,某個領域或者細分領域做到很大份額的甚至龍頭企業,作為“獨角獸”,頗受市場歡迎。
當前二級市場,投資者竭力尋找具備“獨角獸”潛質、存量“獨角獸”、參股“獨角獸”的公司以及供應鏈公司,富士康、小米、螞蟻金服等新經濟“獨角獸”類企業登陸A股的進程,“獨角獸的小夥伴”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其中,作為小米概念股普路通近期連續錄得3個漲停,布局工業互聯網的東土科技2月以來累計上漲超過50%。據不完全統計,近日在互動平臺上,涉及高端制造、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的近百家上市公司被投資者追問是否就是大家尋找的“獨角獸”,或是與“獨角獸”有關。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撰文指出,投資“獨角獸”企業,風險意識不容松懈。他認為,從本質上來說,“獨角獸”企業的最大特點,不是10億美元的估值,而是其作為新興行業企業難以估量的發展前景。首先應該考慮的,還是如何控制風險的問題。
桂浩明稱,相比傳統行業,新興行業一個很大的特點在於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無論是行業政策還是市場容量以及運行環境,都存在不小的變數。我國有很多共享經濟企業,其中估值一度升到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也非個別,但今天來看,真正還能夠堅持的還有多少,這是因為“獨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都已成型,如果遇到發展瓶頸,調整難度可想而知。另外,“獨角獸”企業的溢價一般也不會低,對於投資人來說,需要承擔由此而來的相應風險。
不過,也有機構分析師指出,本輪熱追“獨角獸”背後有市場的因素。仁橋資產投資總監夏俊傑向媒體表示,當前還是需要在“安全邊際”的基本原則下,仔細甄別、動態評估,耐心等待和把握機會。他認為,當前A股對“中概股”回歸議題,已經產生了一定“免疫力”,雖然相關回歸個股享受了一波股價飆升、市盈率翻倍的紅利,但是長期來看,泡沫遲早還是會被擠出。
北京青年報記者註意到,2016年借殼世紀遊輪的巨人網絡,股價飆升最高上漲至77.95元/股,但在2017年一季度後,股價持續下挫,從最高價到如今累計跌幅達55%(前複權)。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由於“獨角獸”的到來,市場增加了對二級市場可比公司的關註,甚至發現可以從新經濟方向去估值,但也有非常多的偽成長股,或績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隨著優質成長股的供給增加而愈發喪失投資價值。換句話說,隨著新興“獨角獸”登臺,偽龍頭會被市場加速“淘汰”。
北京時間5月30日,優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書。文件顯示,優信計劃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股票代碼為“UXIN”,擬籌集最多5億美元資金,華興資本、中金、高盛、 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優信的上市,成為了中國二手車電商的第一股。
IPO文件顯示,優信2017年總營收為19.514億元人民幣(約合2.986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136.7%。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優信的總營收為6.494億元人民幣(約合1.03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3.2%。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字,2017年,通過優信旗下平臺賣出的二手車總數量為634317輛,與2016年的377777輛相比增長67.9%;在2018年第一季度,賣出的二手車總數量為165003輛,與去年同期的102098輛相比增長61.6%。
同時,優信在招股書上還披露了相關的虧損情況。2017年優信凈虧損為27.478億元人民幣(約合4.205億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的凈虧損額為13.929億元人民幣。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優信的凈虧損為8.394億元人民幣(約合1.335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5.108億元人民幣。
在股權配比方面,優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琨持股比例為24.9%,百度(香港)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10.0%,老虎環球附屬實體的持股比例為9.0%。
招股說明書中暫未透露IPO發行價格區間和股票發行數量。
公開資料顯示,優信由原易車集團副總裁戴琨在2011年時創立。自成立來,優信集團吸引了包括美國華平、百度、騰訊、高瓴、老虎、KKR、君聯在內的投資人和國際投資機構的投資。
5樓提及
選可以的, 都唔入圍
1樓提及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3184
我當睇唔到
14樓提及
面都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