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諮詢結束前夕上市委鬧分歧 多數反對改革方案 何志安等4人唱反調

1 : GS(14)@2016-11-17 11:37:04

【明報專訊】上市改革諮詢結束前夕,主角之一的上市委員會卻出現分裂。上市委員會昨公開反對諮詢方案,指無助達到其提高效率、透明度等目的,並反建議將證監會帶進上市委員會會議內,可提高運作效率。不過,據悉回應只代表會內大多數成員意見,而包括「壞孩子基金」TCI前舵手何志安在內的4名委員,卻另行提交意見書,全面支持諮詢方案。

明報記者 徐寶文

上市委員會主席Stephen Taylor昨晚特地發表的聲明更見「火藥味」,就4名上市委員會成員表態支持方案,重申委員會前日已遞交了回應,表達多數委員的意見,指該4名委員的立場僅代表少數意見。

據一名接近上市委員會消息人士指,作為一個獨立小組,又是今次上市改革諮詢重點之一,委員會認為有需要公開表明立場。他指,回應雖獲全體27名委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因潛在利益關係而沒有參與)參與,以上市委員會的名義提交,但並非全部均反對諮詢方案;27名委員中,大約21名反對諮詢方案(包括大部份代表投資者權益的委員),4名支持,餘下2名則沒有強烈立場。

主席稱贊成僅屬少數 火藥味濃

該名人士續稱,委員會已就發表回應一事商討一段長時間,希望能令回應更具代表性,但反對與支持方案的委員數目,一直沒有重大變化,故最終只能以「大部份委員反對」形式提交,而該4名委員則自行提交回應。他又強調,涉及上市規則制訂及修改的「上市政策委員會(LPC)」是委員會的討論重點。

根據上市委員會回應文件,反對主要由於方案無助提高審批效率,而且多重審議亦降低效率,加上兩個委員會的代表性成疑,故反對設立;並反建議將證監會代表帶入上市委員會,成為委員會的「觀察者」,更為有效(詳見表)。

何另遞聯署信 全面支持方案

而《彭博》則披露4名與上市委員會決定持反對意見的成員身份,包括兩名副主席來寶集團企業事務總裁鵬誠峰、Janchor Partners創始人兼投資總監何志安、以及雲鋒金融集團投資銀行部主管及高級董事總經理麥若航,其中何志安為當年率領基金TCI與領展(0823)及華置(0127)對抗的舵手,而麥若航的背景更是與來自馬雲有份創辦的雲鋒基金。4人昨日已聯署提交諮詢回應,以表達到諮詢方案的全面支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68&issue=20161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86

上市委倡證監旁聽上市聆訊

1 : GS(14)@2016-11-18 17:21:12

【本報訊】上市架構改革諮詢期今日截止。上市委員會昨公開反對建議全文,包括提議由證監會以沒投票權「觀察員」身份列席上市聆訊,免與現時有最終否決權監管角色有衝突。上市委員會又指,若由新設的上市監管委員會公佈否決IPO申請原因,由於情況特殊,未必能作為其他案例的參考,反而應為何時、為何、怎樣公佈這些否決理據定原則。香港總商會早前已表明反對建議,總裁袁莎妮昨重申,建議只會「架床疊屋」,但商會已經遞交回應,「要做嘅已經做咗」。至於上市公司商會則發聲明,認同日前港大法律學者指出該建議的漏洞,涉及市場監管機構法律原則性,商會若這些論點成立,諮詢文件合法性嚴重存疑,有可能會面對司法覆核風險。由金融業從業員組成的「思言財雋」發表回應,就監察上市職能、和新設「上市監管委員會」(LRC)有保留,建議毋須另設委員會,只須將證監人員加入現有上市委員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8/19837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067

盼制度改善 上市委被削權無所謂

1 : GS(14)@2016-11-21 23:54:32

【本報訊】市場熱議上市架構改革,上市委員會成員麥若航(John Maguire)現身說法,糾正上市委權力並不如想像般大,亦不認為小組決策是大倒退,自言相信改革後制度會進步,即使上市委因此權力被削亦無所謂,「我想市場得到最好」。反對者擔心在新制下,由市場領袖組成的上市委員會將被架空,麥若航認為外界「誤會了我們審批新股是全能的(all powerful),事實上,帶來不少難題的創業板新股輪不到我們管,上市部(職員)可以接受或拒絕,主板申請亦可由他們拒絕」。


「我想市場得到最好」

至於新設僅6人的「上市監管委員會」將會接手處理具爭議性的新股申請,反對者批評是現制(28人上市委員會)的大倒退,指「收買6個人難,定係收買28個人難」?麥若航認為,小組由上市委正副主席和證監會人員坐鎮,「這些都是認真的人,可以坦誠討論,上市委的聲音亦會透過正副主席轉達,這不是兩全其美嗎」?面對大部份成員反對,麥若航謂:「看這份文件時,我只問自己一句:制度有進步嗎?有。我想市場得到最好,如果這表示上市委權力被減,我無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0

上市委麥若航否認撐改革為爭權 透露鵬誠峰為避嫌拒續任副主席

1 : GS(14)@2016-11-21 23:54:34

【本報訊】改革上市架構諮詢上周五完結,處於爭論風眼、將被削權的上市委員會(上市委)最後關頭不但破天荒開腔回應,更鬧出大多數成員反對、卻有4名成員單獨支持改革的內訌局面。4人之一的麥若航(John Maguire)接受訪問時透露,同樣支持改革的鵬誠峰(Stephen Brown)早已拒絕續任上市委副主席,斷絕外界質疑他支持改革是為了換取權力之說,麥更斥有關指控「可悲」。記者:黃翹恩



現時主板新股須經由28名市場人士組成的上市委員會審批,證監會在「雙重存檔」制下,對新股申請有最終否決權。上市架構改革則建議另設兩個委員會,由證監會、上市委員會正副主席坐鎮,分別處理新股的「疑難雜症」及制訂上市政策。由大孖沙支持的商會、證券業組織等均大力反對改革,擔心上市委權力遭架空,變相由證監會主導新股審批和上市政策,扼殺市場活力。


指證監無意殺死市場

對於反對者的指控,麥若航表示難以理解,回想金融海嘯時,「全球都禁止沽空,證監會受很大壓力要跟隨,但他們有膽說不」,力保沽空為正常市場工具,沽空無罪(not sinful),可見證監會無意殺死市場,否則「現在已大可一宗新股都不批」。除了證監會和市場人士嫌隙日深,上市委內亦有暗湧。麥若航聯同兩名副主席,和另一不具名成員力排眾議撐改革,而上市委大多數成員反對改革,更極罕有地以「上市委員會」名義表態。麥不諱言此決定並非全體贊成,他認為,上市委作為聯交所旗下機關,反對聯交所有份推出的諮詢並不恰當,委員應該以個人身份表態。但他明白近30人的團體中有不同意見十分正常,「你想有更好的企業管治嗎?人人都說好。就像問你相信聖誕老人嗎?想世界和平嗎?當然!但怎樣做到?這就是意見不同的地方」。相比上次「同股不同權」,委員間意見會如此分歧嗎?麥若航拒評,但指出上市委員會「從沒對任何市場諮詢表過態。它選擇這時出手」。


斥換取權力指控可悲

■上市委員會副主席鵬誠峰

有反對改革的上市委成員認為,罕有表態正因「呢個唔係平時嘅諮詢」,上市委作為改革的核心,卻無被邀討論,「我哋出聲應該對事情有幫助」。雖然麥氏等4人選擇了以個人身份給意見,但其他人卻以「上市委員會」名義表態,該成員僅表示此決定經大多數人同意。對於有聲音質疑支持改革的上市委成員日後可獲回饋「大權」,麥若航對此說法反應極大:「這是一個大笑話!鵬誠峰早已說了不會再擔任副主席。說有利益衝突,在任何人身上都說得通。人們指控鵬誠峰和何志安(另一名副主席)想爭權才支持,這說法很可悲」。鵬誠峰向本報確認,他早於10月20日已去信港交所(388)上市主管戴林瀚和其他委員,若明年再被委任,亦只會出任普通委員,不續任副主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4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5

深市長許勤接任市委書記

1 : GS(14)@2017-01-02 01:05:29

深圳市領導層昨再有人事變動,擔任深圳市長逾六年的許勤(圖),接替前日升任廣東副省長兼代理省長的馬興瑞,出任深圳市委書記,並任廣東省委常委。55歲的許具長期的先進技術產業工作經驗,亦擁有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歷,被評為「最具高科技專業知識市長」;但他亦曾因深圳光明新區塌泥事故被通報批評。



熟悉先進技術產業

深圳市昨日上午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宣佈中共中央近日批准許勤任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不再擔任深圳市委書記。前日被任命為廣東省副省長、代理省長的馬興瑞主持昨日的幹部大會。許在國家發改委工作時間長達20多年,2008年5月空降深圳,任深圳市委常委,後任常務副市長。2010年,許勤當選市長,首次提出「深圳品質」的發展新理念。他主政下的深圳堅持將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六成,三次位居福布斯中國創新城市榜首。但在2016年7月,深圳光明新區發生塌泥事故,造成73死4失蹤,時任市委書記馬興瑞和市長許勤都被通報批評。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1/19883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98

習親信蔡奇任北京市委書記

1 : GS(14)@2017-05-28 10:34:34

習近平的人馬在十九大前再下一城。新華社昨報道,北京市長蔡奇昨起接替郭金龍擔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福建、浙江時期的舊部屬,被視為是習重要親信之一。蔡奇或有望在中共十九大躋身政治局。據報道,中共中央昨對北京市委主要負責人職務進行調整,宣佈郭金龍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不再兼任北京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蔡奇出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61歲的蔡奇是福建尤溪人。他曾任福建省三明市市長,浙江省衢州市市長、市委書記,台州市委書記,2007年4月後任杭州市市長,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常務副省長,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與習近平先後在閩浙共事長達20年。


或十九大入政治局

2015年4月,蔡奇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持常務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長級),2016年10月任北京市代市長,2017年1月任北京市市長,如今再升任北京市委書記,或將在今秋中共十九大進入政治局。此外,北京代市長職位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接任。陳吉寧曾任清華大學校長,與現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習近平同窗陳希有過共事經歷。分析認為,這有助於習近平進一步掌控京畿。且陳吉寧本身是環境科學專家,若出任北京市長,可望專注緩解京城霧霾問題。另外,新華社昨證實,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楊家才涉嫌嚴重違紀,遭中共中央免去領導職務。新華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8/200363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95

建制派韋安祖任上市委新主席去年曾聯署反對改革

1 : GS(14)@2017-07-07 02:38:36

【本報訊】上市委員會即將舉行換屆,新任主席將是畢馬威香港區主管合夥人韋安祖(Andrew Weir),他去年有份聯署反對上市改革,被視為「建制派」陣營。港交所(388)前董事David Webb指韋上任代表「維持現狀」,上市公司商會則批改革方案仍然存在角色衝突,誰人上場並無改變。記者:黃翹恩



上市委員會由28名市場人士組成,包括至少8名投資者代表,負責審批新股上市,成員任命每年更新,任期最長6年。本屆將在明日(周四)完結,下周四即開啟新屆會期,任命確認將在周五起陸續送出。



鵬誠峰拒留任副主席

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加入委員會的韋安祖將接替任期屆滿的主席Stephen Taylor。今年共3人更替,除個別因私人理由提早離任外,有離任成員服務年期未足6年上限,或為呼應金融發展局去年建議,上市委員會主席最多在任4年、成員最多2年,避免各成員接觸、不當使用市場敏感資料的印象。韋安祖為畢馬威香港首席合夥人,2014年加入委員會後,每年出席例會均遠多於要求。去年上市架構改革諮詢轟動市場,至今未有總結,證監會、港交所發言人均稱會適時公佈結果。該諮詢建議,由證監會、聯交所另行設立「上市政策委員會」、「上市監管委員會」,分別處理整體市場政策,和新股申請的疑難雜症。後者被市場質疑會奪去上市委員會權力。處於風眼中的上市委員會亦分成兩派,分別支持及反對改革,據知韋安祖屬反對陣營。本報向韋安祖查詢新任命,截稿前未獲回覆。偏偏建議中的兩個新委員會,正由上市委員會正副主席坐鎮,惹人質疑是否存利益衝突。原副主席鵬誠峰(Stephen Brown)遂於諮詢期間發信表明不擬續任副主席,若留任只擔任普通成員,以平息疑慮。鵬誠峰昨再度向本報確認不會留任副主席。另一副主席何志安亦確認將留任。


Webb:只會維持現狀

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認為,上市委員會制定規則角色「明顯不合格」,從2002年仙股事件起對改善市場質素鮮有貢獻,若韋任主席只會維持現狀。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認為,若新委員會仍由上市委正副主席坐鎮,仍存利益衝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3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61

創投聯盟:新板上市委乏新科技經驗

1 : GS(14)@2017-08-18 07:32:59

【明報專訊】香港創業投資者聯盟昨日就新板諮詢發新聞稿,指歡迎港交所吸納創新公司來港上市、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不過召集人梁頴宇表示負責審批新股的上市委員會並無熟悉新科技的人士辨別有潛質公司,需要加入成員把關。

憂不懂辨別潛質公司

梁頴宇為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主要負責投資健康醫療行業,她指現時上市委員會並未有對生物科技有認識的人參與,稱有部分人對互聯網及電商等公司有研究,但新經濟公司有不同的範疇,建議加入「識睇」的人士參與審批工作。

她指在管理的投資組合當中,有16至17間公司符合創新主板的上市門檻,又指有投行向她表示有科技公司有意來港上市,但她認為內資股未能全流通將成一大阻礙。中證監加快上市審批時間,不少中資科技企或選擇A股市場,但香港若開放讓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將會是優勢。

從事私募投資業務多年的澳洲會計師公會前分會會長李文傑表示,應由創投或熟悉新經濟商業模式的業界人士成立顧問委員會,就申請上市公司的合適向上市委員會提供意見,以定義新經濟公司,令聯交所追貼市場。至於創新初板,他指港交所需考慮市值只有兩億的公司需尋找100名專業投資者會否有難度,另初企上市後短時間若有融資需要,監管方面能否配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57&issue=20170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