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樊綱:中國目前應主要發展大城市,而非小城鎮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20日表示,城市化是人的遷移,我們要研究人的行為規律,中國在目前階段應該以發展大城市為主,而不能是小城鎮為主。

由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起主辦的“2017中國智庫論壇暨綜合開發研究院北京年會”20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新經濟與舊體制”為主題。

此次論壇上也發布了樊綱等人的新書《中國城市化和特大城市問題再思考》(下稱《再思考》)。

書中稱,城市化與城鎮化在一定意義上並無差別,都包含著農村人口伴隨工業化進程向城市的遷移與集中,真正的差別體現在具體的指導思想和政策措施上。按照“城鎮化”的指導思想,我國一直嚴格控制大城市人口規模和土地供給,優先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鼓勵就地城鎮化,以此來防止所謂的“大城市病”發生。但是,這種指導思想卻與城市化的基本邏輯和現實進程有所背離。

樊綱表示,在我們目前發展的階段上,應該以發展大城市為主,而不能是小城鎮為主。土地都給了小城鎮,大城市人為設限,最後就是今天的結果。大城市、小城市兩極分化,大城市房價、物價飆升,小城市(房子)賣不出去,因為人不去小城市。

“城市化是人的遷移,我們要研究人的行為規律,人為什麽要遷移,要找工作,工作哪兒能提供,為什麽要搞城市化,城市有規模效應,企業在大城市的背景下,基礎設施條件下能夠更好發展,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我們的人就向大城市,特別是新興工業化國家,我們在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里迅速實現工業化,一定要發展大城市。”樊綱說。

對於西方一些國家小城鎮大量存在的事實,樊綱表示,西方國家小城鎮往往是大城市周邊的小城市,屬於大都市周邊的大城市群、城市帶的小城市,用鐵路交通,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能夠上班的區域範圍內,屬於城市群、城市帶的一部分;這些小城鎮沒有消亡,是因為歐洲那些國家工業化進程很慢,100年、150年好幾代人才完成了工業化。年輕人還沒走光,退休的人回來了。退休回去的人是第一是帶著高收入回去的,二是帶著社保回去的,三是帶著一生的現代城市生活的經歷回去的,他去改造老宅,把一些現代東西帶回了那個小城鎮,那個小城鎮反倒發展起來了,他們退休了不必再到城市擠公交了,所以小城鎮發展了。

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國同日本、韓國等後發國家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進行了快速工業化,在一兩代人的時間里主要發生的是人口集聚,而人口回流較少。在此階段城市化和大城市化的比率往往會更高。這不是我們做錯了,而是發展階段不同、發展特點不同而已。西方國家小城鎮發展的經驗表明,小城鎮不是沒有發展的機會,但不是在城市化的早期。

樊綱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思考快速工業化國家,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人回去的情況下,大概很多小城市現在的工作是保護好環境,保護好生態,保護好文化,保護好老宅,未來也能發展,但是需要一個過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27

【絲路新駝鈴】“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烏合作的最主要動力”——專訪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孫立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82

孫立傑大使。(馮飛/圖)

 

“烏正加快推進國家建設,中烏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全面快速發展,中國企業赴烏投資興業面臨難得歷史性機遇。”

“能源合作是中烏務實合作的重要內容,離不開兩國能源企業的積極參與,中石油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和領頭羊。”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成果正在落地烏茲別克斯坦。2017年5月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訪華期間,中烏雙方達成了多項合作項目,雙方正積極開展工作,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及有關項目。

烏茲別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據統計,中國對烏投資已經是建交之初的700倍,雙邊貿易額增長了約100倍。中國已成為烏第一大投資夥伴、第二大貿易夥伴。

目前,在烏茲別克斯坦有700多家中烏合資或中方獨資企業,涵蓋高科技、通訊、電子技術、石油、能源、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其中,中烏能源合作在中烏經貿合作中占據了主要位置。產能、投資、工業園區、水利、基礎設施等領域,中國企業都將獲得新的投資機遇。

針對中烏未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前景,2017年7月11日,南方周末組織的“絲路新駝鈴”采訪組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專訪了中國駐烏大使孫立傑。

中烏合作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南方周末:今年是中烏建交25年,中烏去年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現在處於一個什麽樣的階段,有哪些進展?

孫立傑:建交25年來,中烏傳統友誼持續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處於高位運行的歷史最好時期。

第一,政治方面,兩國領導人保持密切交往,及時總結中烏互利合作成果,規劃今後一個時期兩國關系發展。去年6月,習近平主席對烏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將中烏關系提升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新水平。今年5月,烏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應習主席邀請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並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兩國元首會晤取得豐碩成果。中烏建立了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其下設的七個分委會每年開一次會,總結梳理雙方各領域合作,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為指導和規劃中烏務實合作發揮著重要作用。中烏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互相堅定支持,為兩國關系持續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政治基礎。

第二,務實合作方面,近年來中烏雙方以“一帶一路”為主線相向而行,促進雙方合作取得累累碩果,中烏關系的經濟基礎日益夯實。兩國貿易額逐年攀升,按烏方統計已達42.5億美元,較建交之初增長了約100倍,中國成為烏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連續多年自烏進口棉花、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烏自中國進口機械設備、汽車零配件等,契合了兩國各自經濟發展需要。中國已成為烏第一大投資夥伴,累計對烏投資超過76億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0倍。目前在烏有700多家中烏合資或中方獨資企業,涵蓋高科技、通訊、電子技術、石油、能源、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中烏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性項目,包括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三條線路、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吉紮克工業園等。

第三,安全合作方面,中烏都是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的受害國,面臨維護國家穩定安全,打擊“三股勢力”的共同任務,是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兩國執法安全部門保持著密切合作,共同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維護了雙方共同利益,促進了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

第四,人文合作方面,中國在烏已建立兩所孔子學院,烏很多院校開設了漢學系或漢語教學,數千名烏茲別克青年在學習漢語。兩國藝術家頻繁互訪,中國國家畫院與烏國家藝術院建立了密切聯系,互相在對方舉辦了“一帶一路”畫展。中烏聯合考古合作進展良好,已取得一批早期成果。雙方文化、新聞、旅遊、醫療、影視等領域合作前景也十分廣闊。值得一提的是,中烏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中國對烏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院校開設了烏語教學,上海大學還成立了烏茲別克斯坦研究中心。

南方周末: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中,中烏關系在中亞地區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中烏關系的重要性、特殊性體現在哪里?

孫立傑:烏位處中亞中心地帶,與其他地區國家均接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是地區第一人口大國,烏的穩定與發展對整個中亞地區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烏在發展雙邊關系時,除了著眼實現兩國各自更好發展的同時,一直致力於促進地區的和平安寧與穩定發展。

這些年來,中烏攜手開展及共同參與的一系列合作,都惠及了地區各國。我剛才提到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源自土庫曼斯坦,經過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進入中國,給各國增加了一條經濟發展的動脈。還有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不僅對烏本國交通運輸網絡建設和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未來也有望成為連接中國和中亞的便捷通道,使各國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的收獲。烏境內有很多絲綢之路歷史名城,如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用好這些地方的資源,挖掘和宣傳絲綢之路文明交往歷史,對於宣傳絲綢之路精神、擴大“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大有裨益。此外,共建“一帶一路”當然離不開良好的地區及國際環境,中烏雙方與其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一道,堅決打擊“三股勢力”,是維護中亞和平穩定的重要建設性力量。

孫立傑大使接受采訪組的專訪。(馮飛/圖)

烏國水電、太陽能合作潛力巨大

南方周末:中國己成為烏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哪些新的投資和貿易機會?

孫立傑:烏茲別克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中烏合作的最主要動力。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就繼續加強中烏發展戰略對接,將產能、投資、工業園區、水利、基礎設施、地方合作等作為雙方下一步合作的優先方向達成共識,並共同見證簽署兩國經濟技術、交通運輸、醫療、農業、水電、中小企業、基礎設施、旅遊和地方交往等領域一系列雙邊合作文件。烏方在很多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合作設想,比如地方合作方面,烏方積極與江蘇、河南等省對接合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烏方提出塔什幹環城鐵路、內河中小水電站等一系列項目;農業合作方面,烏方希望就棉花、小麥種植以及畜牧業養殖與中方企業開展合作。

目前,雙方正積極開展工作,切實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及有關項目。可以說,雙方深化投資和貿易合作既有良好的雙邊關系大環境,又不乏具體合作方向指引。相信雙方實業界將及時捕捉到有利信號,更積極投身到中烏合作的潮流中,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兩國務實合作發展提供助力。

南方周末:除了中亞天然氣四條管線外,中烏能源領域還有哪些合作機會?對於中國企業“走出去”到中亞來發展,您有何建議?

孫立傑:當前,烏方正大力發展水電事業,看重中國作為世界水電大國和水電技術強國的實力,希望在水電站規劃、設計、施工、裝備制造等領域同中方加強合作。中方願提供大力協助,配合烏方推動相關項目上馬。兩國領導人已就此達成共識,相關落實工作正積極開展。相信同天然氣管道一樣,水電站的成功建設和運營不僅大大有利於豐富中烏務實合作的內涵,更有利於國計民生,實現互利雙贏。此外,烏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很好,中烏這方面的合作也很有潛力。

烏正加快推進國家建設,中烏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全面快速發展,中國企業赴烏投資興業面臨難得歷史性機遇。我們鼓勵中國企業在結合自身專業、做好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積極赴烏開拓市場、創業興業、守法經營,為推進雙邊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作用。同時,大家也應當看到,烏和其他一些中亞國家都有著自身國情和特點,希望國內企業在“走出來”前深入了解對象國國情,認真學習國內指導意見及當地法律法規,做好功課,避免盲目進軍、急於求成。中國駐烏使館將一如既往地為大家服好務,維護大家的合法權益,為大家在烏生活、發展、興業創造更好的環境。

南方周末:今年是中亞天然氣管道建設10周年,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中亞地區的投資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在協調推進中烏合作項目方面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您對於中國石油在烏能源合作有什麽樣的評價?

孫立傑:王毅外長說過,“中國腳步”走到哪里,“中國保護”就跟到哪里。同樣,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哪里,中國外交的服務就跟到哪里。這些年來,中國駐烏使館一直把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服務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充分發揮窗口和橋梁作用,促進中烏經貿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健康發展。一是同烏政府有關部委、經貿機構等建立並保持密切聯系,籌備好高層互訪和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例會等,疏通和拓展經貿合作渠道。二是積極利用身在外交一線的優勢,研究駐在國的法律法規、政策變化,及時向國內提出建議,為企業“走出來”提供參考。三是為企業牽線搭橋,協助國內有關部門、地方政府、企業和行業組織在烏開展經貿活動,提供相關咨詢和服務。四是根據國內授權,協助解決中資企業關切的問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五是在企業及其員工需要時提供及時的領事保護、咨詢與協助。

能源合作是中烏務實合作的重要內容,離不開兩國能源企業的積極參與,中石油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和領頭羊。希望中石油繼續發揮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世界500強、全球領先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作用,在現有基礎上放眼長遠,繼續積極開拓烏茲別克斯坦市場,擴大雙方互利合作,為兩國關系發展作出新貢獻。

中烏兩國有著相通的絲路情感

南方周末:烏茲別克斯坦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目前中烏在文化領域的合作主要有哪些?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歷史和文化淵源有哪些值得為外人道,兩國人民的民間文化交流下一步有哪些計劃?

孫立傑:中烏兩國都是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有著相通的絲路情感。在千余年的歷史長河中.大量使節、商隊、學者、工匠等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來到撒馬爾罕、塔什幹、布哈拉,並經由這里走向世界其他地方,他們在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永恒的足跡。烏茲別克斯坦中學課本《世界歷史》中明確記載了1415-1420年,中國使者曾兩次來到撒馬爾罕的兀魯伯宮殿。中國的古籍中也記述著元代著名學者耶律楚材、丘處機與兀魯伯天文臺學者進行交流的故事。今年,烏方學者將《沙哈魯出使中國記》這部著作翻譯成了烏語,其中生動描述了明朝時期雙方使節交往的狀況。這些都是兩國友好交往的鮮明例證。

近年來,中烏聯合考古合作逐步深入,文化藝術團體互訪交流更加頻繁。“東方韻律”國際音樂節、“歡樂春節”等活動定期舉辦,已成為兩國藝術家、青少年及其他民眾增進相互了解的重要平臺,近兩年雙方還成功互辦了電影節。“漢語熱”和“中國熱”持續升溫,中方舉辦的漢語橋、“快樂中國行”等一系列活動得到烏方青年朋友積極參與,塔什幹和撒馬爾罕兩所孔子學院運行良好,烏多所中高等院校增設了漢語課或擴招了漢語學員。與此同時,來烏學習的中國青年人也在不斷增多。兩國遊客互訪量逐年增加,塔什幹至北京和烏魯木齊的直航幾乎班班爆滿。

中烏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是重點內容。中方希望將中烏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延續下去,積極鼓勵雙方開展人文交流,不斷深化雙方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0

李嘉诚在内地房产总面积只剩21个足球场大小:他主要资产现在在哪?

http://www.xcf.cn/jrdd/201707/t20170728_781135.htm

他是华人的传奇,贯穿整个香港经济发展史;他是维持首富地位最长的香港人。在香港,他被称为“超人”,也被认为是除了香港政府以外雇佣最多香港人的老板。说起李嘉诚的名字,相信中国很少人会不知道。

 

李嘉诚有多少财产?

 

单说数字或许缺乏画面感,根据彭博社亿万富翁榜,截至2017年7月24日,李嘉诚共有329亿美元的资产,位列世界第20位。其资产相当于2066万盎司的黄金、6亿8千万桶原油、香港2016年GDP的10.2%、58万倍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

 

李嘉诚历年资产

来源:彭博亿万富豪榜,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钱多到一定程度,如何让财富保值甚至增值就成为了一门高深的学问。市面上的书籍大多只关注李老板的故事和八卦,却很少关注其资产的分布和配置。回顾李嘉诚的生财之道,从中有许多值得投资者借鉴的地方。

 

李嘉诚现在担任多个集团董事局主席,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以及传媒业。

 

不少香港人戏称一辈子都在为李嘉诚打工,因为住的房子是李嘉诚盖的,用的电话网络也是李嘉诚提供的,就连去超市买东西也与李嘉诚有关。

 

李嘉诚资产分布表(单位:美元)

 

来源:彭博社,云锋金融整理(截止2017年7月24日)

 

李嘉诚在2012年曾向媒体披露会将自己持有的逾四成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权益,以及三成半的赫斯基能源权益,分配给大儿子李泽钜(市值约2041亿港元);而次子李泽楷,李嘉诚称会全力帮助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金额会是李泽楷当时身家的倍数计。

 

事实上,在已经将大部分财富分配给两个儿子以及做公益后,现在以李嘉诚名义持有的资产主要是分布在长和系公司里。

 

来源:彭博社,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李嘉诚的跨行业布局

 

从披露易可查,自有记录以来,李嘉诚担任大股东的香港公司已经达到67家(统计包括退市公司及改名公司),其中有些公司李嘉诚目前已脱手。这一长长的公司列表,显示的仅仅是李嘉诚个人名义参与的公司记录,还不包括李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公司以及关联公司。这些公司遍布各个行业,可见李老爷子多么重视资产配置。

 

潮汕人做生意,除了要考虑风险收益,难免也需考虑人情。例如当年庆丰金集团主席陈发柱涉嫌诈骗被捕,李嘉诚因与其父交好,在其危机期间曾屡次出手帮助庆丰金。

 

来源:披露易,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以李嘉诚入股上表的这些公司价格来计算(未披露入股价格的以披露日期当日股价来计算),投资各个行业的权重如下:

来源:披露易,彭博社,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4日)

注:仅以披露易数据可查的李嘉诚第一次入股公司的价值计算,不考虑通胀与入股后的增减持。此图并非解释李嘉诚现时资产分布,而是自有记录以来,李嘉诚所有初次投资港股的行业投入分布。

 

李嘉诚参与过的资产几乎遍布各个行业。令人意外的是,如果不考虑信托中的地产部分,以开发房地产出名的李嘉诚,竟然地产股投资比例不到总投资的1%。

 

李嘉诚不建议投资者炒楼的理念在2017年长江和记实业业绩会上已经阐述过了,他表示自己过去十年都认为不应该炒楼,但自用的话不管便宜还是贵都应该买——“现在买贵点,算上通货膨胀,过几年你会发现也没有买错”。

 

跨行业布局好处在于实现全周期的资产配置。在中国或美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域,行业都是周期性发展的。最初的牛车完全被汽车取代,煤炭和原油也有曾经新潮的时候,今天火爆的手游和科技股或许十年后也会被淘汰,只有配置到多个产业,才能够在不同的周期实现资产增值。

 

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玩法,如果是普通投资者,巴菲特多年来除了自家基金之外,唯一推荐的投资品种就是各种指数的ETF,通过配置各种资产类别和板块(如科技板块ETF或新兴市场ETF的组合),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

 

除此之外,通过配置资产到基金也是一个选择,“有鱼智投”中一大亮点就是帮助投资者精选合适的基金,即使单独买股票型基金,最低只需要120美元就可以把资产配置到超过10个行业内。

 

 

来源:有鱼智投

 

李嘉诚的跨地域布局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李嘉诚

 

李嘉诚在2015年针对外界关于他从内地撤资的流言,通过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发表声明。李嘉诚称,他并没有撤资,只是根据经济形势,重新配置了国内外的资产;在减少对内地房地产投资的同时,加快了在内地零售业的布局;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在全球52个国家投资多项业务。

 

来源:长江实业和记有限公司2016年年报(2017年4月5日)

 

长和系近年重大(出售或减持)物业交易

 

来源:长和系公司年报及公告,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根据媒体报道,李嘉诚对内地资产的抛售始于2013年下半年,随着2016年上海世纪汇广场项目的抛售完成,

 

“李嘉诚在内地持有的投资性物业面积只剩下了15 万平方米,仅相当于21 个足球场大小。”——引用自第一财经,2016-12-23

 

然而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李嘉诚都是有选择的抛售内地物业,此举并不是看淡内地市场,而是对资产的正确配置。被选中的物业不是收益率下降(例如广州西城都荟广场,本身已经延迟五年开业,招商半年后,不少铺面仍然空置),就是已经带来丰厚回报并且目前市价理想的资产(例如东方汇金中心,售价是买入地价的八倍多,此交易将带来净利润18.4亿港元)。

 

事实上,这样的操作是一个生意人正常的理念实践——及时止盈止损与资本利益最大化

 

加快全球资产布局

 

长和系近年重大海外收购项目

来源:长江基建公告及年报、腾讯财经,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6日)

 

即使发生了英国脱欧与欧洲难民危机等重大事件,李嘉诚近年依然持续重点投资欧洲的策略。

 

对于海外资产的收购,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曾在长江基建的年报中阐述其战略意图:李泽钜认为集团目前的主要目标是寻求能提供强劲,经常性及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良机。因而在投资地选择上,长江基建偏好那些具有契约精神、法律清晰透明、财务制度健全且欢迎海外投资的成熟市场。

 

而在行业选择上,有四个标准:(1)有监管框架及长期合约为依据,以确保未来回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2)能提供即时现金流和利润贡献;(3)属于集团具备经验及熟悉的范畴;(4)能与长江基建或长江集团其他成员子公司产生协同效应。

 

分散地域投资也是李老板的聪明之处,纵观近30年的发展史,日本、台湾、香港、印度乃至英国和欧洲,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域的经济是能够长期高速增长的。正如李嘉诚看好欧洲,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欧洲的部分企业已经“跌出”价值。英国脱欧黑天鹅过后股市并没有崩盘反而越涨越高,这就是分散投资的好处。

 

李嘉诚的投资策略

 

 “我平时对经济、政治、民生、市场供求、技术演变等一切与自己经营行业有关、或没有直接关系但具影响的最新、最准确数据及讯息全部都具备所有详细数据,加上公司内拥有内行的专家,当机会来临时我便能迅速作出决定。”——李嘉诚

 

精准抄底!

 

1965年,香港爆发银行信用危机,房地产业又严重供过于求,香港房价暴跌。两年后更是发生了反英暴动,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窘境。这时李嘉诚却逆势抄底。果然在几年后香港楼市再次繁荣。李嘉诚在高位抛出,获得了不菲的利润,此举也帮助了他在香港房地产业奠定基础。

 

自1986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11美元的历史冰点,原油市场更是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全球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却在这时入手石油业,以32亿港元的价格,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股份。当时该公司日亏500万港元,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成为“和记黄埔”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日赚1500万港元。他本人更是称这次交易是“一生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谈判前景未明,香港资本市场悲观氛围浓郁。英资“置地”集团着急出售“港灯”,李嘉诚此时入手34%的港灯股权。几个月后,股价回升,李嘉诚成功套现二十多亿港元,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将业务拓展至公用事业。

 

十年前,许多业内人士对李嘉诚的欧洲3G电讯业的估值极低,甚至有分析师嘲笑他的“Three G”为“Free G”。但是2015年的和黄将意大利的移动业务合并,交易价值竟高达218亿欧元。

 

李嘉诚采取“人弃我取”的投资策略并非只是肤浅的想要哪个便宜买哪个,而是在审时度势后看好资产的发展前景,在最合适的时机入手,在众人非议中耐心等待,才能领先众人几百亿个小目标。

 

试想,在上述的任何一个案例中,若是李嘉诚沉不住气,提早脱手,那些帮助他成为亿万富翁的垫脚石很有可能就成了分文不值的烫手山芋。

 

对冲减风险

 

2016年英国宣布脱欧后,被称“买了大半个英国”的李嘉诚成了最“受伤”的华人。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接连受挫。4家公司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累计蒸发714亿港元。

 

但是其实,李嘉诚早有准备。

 

截至2015底,长和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占25%、欧元占25%、美元占比最多达36%,港元及其他货币同为7%。长和财务报表以港元计算入账,英镑贬值,英国业务所带来的盈利贡献兑换成港元,变相减少,但只要有相当大负债以英镑计价,长和实际要缴付的债务及利息将大幅减少,汇兑损失,随时变成汇兑收益。

 

来源:pixabay.com

 

而在今年,世界政局不明朗。土耳其修宪公投、法国大选、韩国大选、美俄关系变化等都对世界资产布局存在潜在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也极大。李嘉诚在今年还配置了一部分资产在黄金上,相信一定程度也是出于对冲部分货币贬值风险的角度。

 

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抄底是“攻”,对冲是“守”。“李超人”不仅能攻,也时时注意守。“攻守结合”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

李嘉诚今年上半年回报如何?

 

今年是港股的旺年,以李嘉诚个人名义持有的香港公司股票在2017年上半年大都表现优秀,仅长实一家公司的回报率就有31.21%,以长实2016年年报披露的李嘉诚持股13185.03万股计算,上半年长实给李嘉诚带来的股票净收入最少就有19.5亿港币。正回报率最少的长江基建上半年股票净收入也有74亿港币(据2016年报,李嘉诚持有该公司71.93%的股本)。

 

李嘉诚手持公司股票2017年上半年股价走势

来源:彭博社,云锋金融整理(2017年7月27日)

注:年初价格为201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年中价格为2017年6月30日收盘价

 

长实地产(1113.HK)2017年上半年股价走势

 

来源:有鱼股票

 

至于赫斯基能源公司,虽然上半年股票表现不佳,但是公司业绩却可观。2017中报显示,赫尔基上半年三个月EBIT同比上涨62.7%,六个月EBIT同比上涨113.6%。

 

上个月,李嘉诚出席汕大毕业典礼的时候致辞道:

 

“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超人”李嘉诚超于常人的地方不是钱多,而是钱生钱的智慧。合理的资产配置,正确的投资策略,适当的风险控制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42

主要虛擬貨幣平臺關閉交易強監管下“炒幣”者何去何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092

記者在多個“比特幣投資交流群”中觀察發現,隨著交易平臺相繼關閉,比特幣價格大跌,不少投資人直呼“虧得厲害”。(視覺中國/圖)

繼七部門叫停代幣(ICO)融資後,在監管高壓下,14日起,包括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在內的多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陸續關停平臺所有業務或人民幣交易業務。虛擬貨幣交易究竟有哪些風險?監管部門為何出手整治?曾為之瘋狂的“炒幣”者又將何去何從?

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是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三家合計占國內比特幣交易額的約60%。自14日比特幣中國率先發聲後,國內各類虛擬貨幣價格應聲大跌,比特幣、萊特幣跌幅均超過20%,比特幣每枚價格更一度探至16000元,較9月初32500元的歷史高位下跌一半多。隨後報價略有回升,截至記者發稿時,比特幣交易價格仍在20000元上下。

虛擬貨幣價格近期走跌,一方面源於市場此前積壓的眾多風險,另一方面也和監管以及各方頻頻提示風險、果斷出手有關。

8月30日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率先針對與虛擬貨幣有諸多聯系的代幣(ICO)發布風險提示。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發文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9月13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又針對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及市場風險發出提示。9月15日晚,火幣網確認已接到監管部門的通知和指導,要求其清理整頓虛擬貨幣交易。

在監管部門看來,借助虛擬交易平臺開展的“炒幣”活動純屬投機,對實體經濟鮮有益處,卻集聚了較高的金融風險。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曾發文明確,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而非貨幣,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等。

“但近兩年隨著虛擬貨幣市場愈發膨脹,‘炒幣’熱潮難退,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使用中也不斷超出‘商品’範疇,向‘貨幣’屬性異化。”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說。

業內人士介紹,國內98%的比特幣交易是通過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的,多數交易平臺推波助瀾,不僅從事虛擬貨幣和法幣的兌換,更參與代幣發行融資(ICO),為炒買炒賣活動提供信息和交易便利。在部分平臺的鼓吹下,大批群眾被“忽悠”入場,參與者從專業小眾快速擴散到普通大眾。目前國內交易平臺客戶資金余額已高達數十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大於零的投資者超百萬人。

而事實是,投資虛擬貨幣交易要面臨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安全性風險等,且平臺技術風險也較高,國際上已發生多起交易平臺遭黑客入侵盜竊事件。此前,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loor”就因價值25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直接宣布關閉。

不僅如此,6月份,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通過巡查也發現,在幣鏈網、大比特等交易平臺上線交易的文創幣、聖幣涉嫌傳銷,其中有些“傳銷幣”的系統還部署在海外。

今年以來,相關監管部門多次開展的現場檢查發現,北京的部分平臺未經批準擅自開展融資業務、未充分履行反洗錢義務,火幣網曾因涉嫌市場操縱而被投資者起訴至法院;BTC100存在虛增其平臺比特幣交易規模的情況。

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監管對於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態度日漸明朗,地方相關部門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清理和整頓工作,一些交易平臺正根據監管要求,在一定期限內有序停止交易業務,逐步引導用戶提幣撤出。

記者在多個“比特幣投資交流群”中觀察發現,隨著交易平臺相繼關閉,比特幣價格大跌,不少投資人直呼“虧得厲害”。針對三家交易平臺做出的“提幣、提現均不受影響的承諾”,16日下午,記者嘗試電話聯系三家交易平臺客服,但均因“咨詢客戶量太大”或占線等原因未能撥通。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內外交易市場的虛擬貨幣價差增大,為了避險保值,有一些投資者已把國內交易平臺上的虛擬貨幣退回到個人比特幣錢包,轉戰海外市場和場外交易。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永利建議,加強國際間的溝通和協調,盡快建立國際統一的監管規則,避免監管漏洞和跨境套利。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83

專家:新能源汽車質量主要存三方面“短板”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08/1152444.html

Timg-5.thumb_head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初具規模,產業鏈趨於穩定。在近日由中國質量協會舉辦的首屆新能源汽車質量論壇上,專家指出,新能源汽車發展制約因素亟待解決,車企需加大技術研發力度,通過技術突破降低成本。

中國質量協會用戶部研究總監夏斌說,調查測評發現,新能源汽車質量“短板”主要存在於三個方面:續航能力連續三年得分最低;電池充電快滿足指標比較差,充電速度達不到要求;內飾做工品質離消費者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夏斌說,新能源車用戶越來越關註300公里以上的產品,如果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增加到400公里,滿足用戶需求,那麽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有更大提升。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變速箱以及發動機等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充電樁使用率低、充電難也是消費者關註的問題,盡快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行業發展面臨的迫切需求。

清華大學汽車工作系主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楊殿閣說,充電樁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充電樁和車不匹配、充電系統之間不兼容、充電費用偏高等。此外,城市建設規劃、治安管理、物業管理等因素也影響了充電樁使用的便利度。

據中國質量協會調查,在現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中,下一次換車還會選擇新能源汽車用戶比例達到66%。目前,新能源汽車用戶對於財政補貼的關註在下降,對於不受上牌限制、搖號、拍賣比例等政府政策支持的關註在上升。

“新能源汽車不光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高地,也是全世界的高地。”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程說,研發與技術升級是新出路。把新能源汽車做得更加健康,技術水平更高,做高性能、智能化的電動機車,這是國家鼓勵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7

要抓主要矛盾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tkv.html

    一位老朋友盯蹤的一只績優股,迄今上市三年,起先漲勢很好,後來從最高點大約30元(前複權)跌至20元一帶,該企業老板出手增持不少。當這股續跌至18元時,朋友認為,它基本面不錯,跌幅夠大,價位比老板增持價還低很多,已到底部區域。於是他果斷出手買入。然它繼續盤跌,今天跌破16元。從最高點計算,腰斬。朋友郁悶,尋找原因。今天他告訴我:“這股本月底又有一批解禁,於是市場壓制了股價。”
    “解禁並非主要原因吧?”我說,“這股雖然質地還不錯,但由於後來增速放緩,業績下降,才使估值逐漸降低的吧?類似這樣的上市時間不長的績優股有不少呢!”
    分析問題要抓主要矛盾,分析股票也一樣。我借一則段子比喻:
    靠街的女浴室突然起火,浴女們裸身逃到街上,她們慌忙用手捂住下身或胸脯。這時,只聽一位大媽大聲疾呼提醒她們:“趕快捂住臉!下面的都一樣!”看!這位大媽就抓住了主要矛盾:臉面才是關鍵。
    “哈哈!有道理!”朋友大笑。

這股周K線圖
要抓主要矛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74

10月新增貸款僅多增119億 專家:主要是季節性因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4/1161324.html

進入四季度,銀行貸款額度緊張趨勢初顯。昨日,央行發布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0月新增貸款僅比去年同期多增119億元,低於此前市場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632億元。值得註意的是,三季度中有兩個月新增貸款超過了1萬億大關,其中9月份新增貸款更是達到1.27萬億元。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10月份新增貸款驟減,並不在意料之外。

“10月份新增貸款減少,主要是季節性因素。”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每年進入四季度,銀行頭寸都開始收緊,新增貸款數量降低在情理之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值得註意的是,趙慶明指出,目前銀行對如房貸、個人消費類貸款等細分領域的頭寸收緊力度較大,預計隨著房地產政策收緊,這部分貸款頭寸仍會繼續收緊。

央行數據顯示,標誌著個貸新增貸款情況的住戶部門貸款在10月份僅增加4501億元,其中多數為個人房屋按揭貸款的中長期貸款增加3710億元,是兩年來第一次單月住戶長期貸款增加低於4000億元,房貸占比也相比2016年下半年明顯減少。

“信貸是決定短期房價的最關鍵因素。”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各地樓市調控政策加碼趨勢持續,信貸收緊下短期房價下行趨勢逐漸出現。而收緊的房貸疊加房地產調控約束房價上漲作用將更明顯。“整體看,從房地產市場趨勢看,本輪調控起碼影響到2018年市場繼續下行。”

不過,對於銀行信貸頭寸的投放,趙慶明認為,相較於個貸而言,企業類貸款額度或將不會有太大變化。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22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635億元,同比多增625億元。

此外,央行數據還顯示,廣義貨幣(M2)余額162.9萬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1個百分點,再創新低。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姜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33

周鴻祎:360的宣傳主要靠“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0/166085.shtml

周鴻祎:360的宣傳主要靠“吼”
朱丹 朱丹

周鴻祎:360的宣傳主要靠“吼”

我不希望《顛覆者》是一本勵誌雞湯,而是一種真實的表達。

創業家訊 11月20日消息,周鴻祎自傳《顛覆者》新書發布會在京東集團召開。在發布會上,周鴻祎發表了以演講。

以下為周鴻祎演講內容,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我發現一個規律,如果一天到晚跑出去演講,就會“越講越想講”。用進廢退。因為公司回歸的原因我很久沒有站出來講話了,最近變得笨嘴拙舌。

今天來到京東地盤,我很高興也很有壓力。一是360和京東合作多年,見證了京東的成長。但我每次看到京東就覺得自己怎麽會這麽愚蠢?!在360創業時,我在電梯里看到京東賣家電的廣告,不止一次聽到員工說到京東東西便宜。2005年、2006年,京東剛剛起步。我當時怎麽就沒有投資劉強東呢?後來我們也錯過了投資機會。

每次來京東我都倍有壓力。因為我的年紀比劉強東大,一看他的肚子、他的身材,再看看我的,就覺得還得回家鍛煉去。比顏值我也不行。

360的宣傳主要靠“吼”,我可能是互聯網CEO里比較會說段子的。當然了,比起羅永浩還差一點。

今天為什麽要邀請劉強東呢?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里有很多江湖大佬,都很牛掰,牛掰到只能讓我遠望,只能膜拜。他們都是神,看著他們我會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是個人。差距太大!

為什麽我會對劉強東“心儀已久”?因為我倆都是直的……

我和劉強東的背景有一點像。他來自宿遷,也是個熊孩子出身。當年我在中關村方正混的時候,他在中關村擺攤兒賣居家旅行必備之物——激光刻錄機。我們兩個同一時期開始創業(2004年、2005年)。

我看過劉強東的一些專訪,他說話很樸實,也很真實,從來不把自己打扮或包裝成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他也有缺點,比如他說他是臉盲。其實我也是臉盲,生活中見過很多認識時間不是很長的人,見了面也不認得了,有不戴眼睛的人戴了眼鏡就不認識了,主要靠聲音辨認,不過劉總刷新了我對臉盲的認識。

大家都是平民階層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創業,今天和劉強東比,他的成就比我大。從顛覆角度來說,京東和360一樣都是在巨頭重壓之下通過顛覆巨頭之後成就自我顛覆。這是為什麽今天我邀請劉強東做交流和分享的原因。

中國有一個傳統看法是“不到古稀之年不寫轉機”,我認為我應該把這個顛覆了。現在90後粉墨登場,00後說70後、80後都老了。他們給我們上數學課,我們為什麽不能自己寫本書“吹噓吹噓”自己呢?我抓緊時間寫書,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我運氣比較好,和中國互聯網同步成長。我想把自己20年的經歷寫出來,算是互聯網歷史。很多事件雖然我不是事件的勝利者,但幸運的是我是事件的親歷者。

有本書叫《異類》,其中總結道喬布斯、比爾蓋茨和相比他們較晚、較早出生的人,成就都沒有他們大,他們正好趕上計算機時代的發展。很多中國互聯網的創業者、創始人也趕上了互聯網在中國興起的機會。

我相信再過二十年互聯網商業環境肯定和現在不一樣,或許會進入一個新時代,再不分享這些經驗就out了。

第二、我對階層固化這個看法非常非常反感,這個說法已經有一些年頭了。大家老是說,再不買學區房你就完蛋了,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想了想,我出身普通,家里也不是“二代”,在教育系統里很難總結我是學霸還是學渣。

我希望能打破所謂的階層固化,如果每個人都認為人生被固定好了,都被大數據算好了,我就不可能站在這里,也不可能有京東。劉強東估計還在賣刻盤機呢。

因此,我認為年輕人要有正確方法,如提早建立自己的目標。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和欲望劃等號,因為欲望是暫時的,目標是長遠的。要為了目標控制自己的欲望,放棄自己短期內的想法。

《顛覆者》這本書我能保證里面說的話都是真話,我不希望讀者看見一個高大上的周鴻祎,我希望是真實的自己,可能讀者看到的是有很多缺點的人,比如我錯過了京東、我犯了很多錯誤……我希望把這些錯誤寫出來,讓他們少走彎路。

前段時間我去耶魯北京中心,他們組織了很多紅杉投資的CEO來開盤學習,請我去做分享。說真心話,弄錯了吧。沈南鵬、徐小平和我坐在臺上分享。大家第一次痛數自己的教訓,沈南鵬說當年錯過今日頭條犯了很多錯誤,盡職調查做得不對、判斷做得不對,幸運的是在B輪、C輪投進去了。徐小平更沈重地反思說一直錯過今日頭條,一直沒有投他,又講了一番為什麽錯過的原因。

我看大家反思得如此深刻、如此悲傷,我安慰他們說,你們倆還不是最愚蠢的,最悲傷的故事是我一開始看好今日頭條,投了他,結果在B輪被人忽悠出去了。像徐小平他從來沒得到過也無所謂,我們得到又失去了才感覺到“撕心的痛”。

我算是中國互聯網里一個非典型的創業者代表。我們很多東西被誤解和包裝,大家老以為3Q大戰是我高瞻遠矚、精心策劃、運籌帷幄……這都是扯淡。我們都是被形勢推著走,摸著石頭過河。很多事情發生了才有反思,才知道原來自己犯了錯。

很多時候我們內心也有恐懼,雖然對外我們不能讓任何人感覺到。每個人都會恐懼,都會恍惚。在真實的戰場上你以為所有的勇士不怕死嗎?人都害怕那顆子彈。勇士和懦夫的差別是勇士控制了自己的恐懼。

我不希望《顛覆者》是一本勵誌雞湯,更希望是一種真實的表達,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里獲得一些體會。

周鴻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58

阿里自建物流公司?菜鳥網絡:喵遞主要負責配送技術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8061.html

CFP圖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梁秋月

近日,一家名為杭州喵遞宅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喵遞”)成立,在物流界引發了不小爭議,爭議的原因在於這家公司是由阿里旗下的物流服務公司菜鳥網絡所成立。而在此之前,阿里一直不主張自建物流。

3月11日,菜鳥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回應稱,“這只是我們一個為方便開展業務而註冊的子公司,菜鳥類似子公司很多,對於江湖傳聞,目前沒什麽信息可披露。”對於該公司的業務定位,菜鳥方面則強調,這家公司未來主要負責的是配送技術等方面的業務。

菜鳥網絡:喵遞主要負責配送技術

記者從天眼查上註意到,喵遞於今年2月24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100萬元。相關信息顯示,喵遞宅配為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菜鳥總裁萬霖為該公司執行董事,菜鳥全國城市配送物流體系負責人李武昌為法人。

“喵遞目前還只是註冊了個公司,並沒有開始具體落地。”菜鳥網絡相關負責人說。

這樣一家剛成立的企業,之所以挑動業界神經,主要是因為這直接關系到在阿里“新零售”大目標下,天貓和菜鳥如何打造全新物流體系,以及與“四通一達”(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的關系。在外界看來,此次成立喵遞,將會打破之前菜鳥與快遞廠商之間的平衡。

對此,菜鳥方面表示,菜鳥始終是平臺網絡,與倉儲、快遞、落地配、眾包等各類型的合作夥伴一道提升物流效率,這並不存在沖突。

實際上,在菜鳥網絡成立之初,外界這種顧慮就一直存在。為了打消快遞公司疑慮,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明確表示:“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之後菜鳥網絡也多次強調稱,菜鳥與快遞企業是合作而非競爭關系。

“在菜鳥網絡體系中,快遞公司屬於傳統的快遞幹線,主要負責長距離物流配送的服務;而與之對應的是專註於短距離服務的落地配送,而喵遞定位於提升落地配送服務技術水平。”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阿里持續加強物流、新零售整合

自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布局的步伐加快,這也對物流領域頗有影響。

2017年9月,阿里和菜鳥網絡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1000億元升級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日前,菜鳥總裁萬霖也表示,新零售將推動物流進入分鐘級配送時代,時間越來越短,速度越來越快,但決定一個商品能不能給用戶帶來更快更好的購物體驗,卻在於配的“最後一公里”上。

據記者了解,從2013年至今,阿里通過成立菜鳥網絡、對百世快遞、圓通、日日順、蘇寧、快倉、運滿滿、餓了麽、點我達、速遞易、黃馬甲、芝麻開門等投資,已打通覆蓋跨境、快遞、倉配、農村、末端配送的全網物流鏈路。

尤其近日相傳的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麽,有分析認為是阿里加速自身大餐飲、大物流和新零售的整合。因此,此次喵遞的成立,業內人士表示也是阿里在大物流領域的建設,為了解決“最後一公里”這一頑疾,達成精準實現1小時達、2小時達的配送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79

一財研選|銷售數據再超預期,這個產業的主要市場在中國!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12日目錄

►銷售數據再超預期,這個產業的主要市場在中國!(中銀國際)
►抗腫瘤藥是最大金礦,國內免疫治療龍頭持續受益(中泰證券)
►海南經歷三十年風雨,旅遊業終成主要發展方向(興業證券)
►新能源汽車銷量翻倍,純電戰略下仍存結構性機會(中原證券)
►雲計算處於商用貢獻業績期,回調提供布局良機!(東莞證券)

 


1.銷售數據再超預期,這個產業的主要市場在中國!(中銀國際)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行業統計數據,2018年3月,納入統計的25家主機制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38261臺,同比漲幅78.9%。其中國內市場銷量36643臺,同比漲幅78%。出口銷量1607臺,同比漲幅100.4%。

中銀國際指出,3月挖機銷量單月數據大超預期。按工程機械歷史銷售數據規律,3月是全年銷售的第一個高峰月份,也是全年銷量最高的月份。結合此前經銷商調研、春季動工活躍度提升、春節後集中促銷等因素,中銀國際原預計3月銷量超3萬臺,實際銷量達38261臺,超過預期。

中銀國際統計了2005年~2017年數據,一季度銷量占全年比重在25%~40%之間,尤其在2011年銷量最高峰時,占比最高達39%。2018年一季度挖機合計銷量達6萬臺,增速接近50%,奠定全年增長基調,維持此前預計,即全年銷量有望保持20%~30%的增長,總量可達17~18萬臺。

一季度挖機出口銷量4131臺,同比增長105.1%,驗證了此輪工程機械複蘇是全球性的觀點。同時中銀國際也註意到挖機3月出口銷量占當月銷量比重為4%,一季度出口銷量占全部銷量比重為7%,其中銷往美國市場更低。工程機械的主戰場是在中國,中美貿易對中國企業出口限制的負面影響很小;相反可能的貿易摩擦升級對全球龍頭卡特彼勒等公司的中國戰略實施有一定阻礙,間接對中國工程機械廠商有潛在正面利好。

中銀國際指出,大中挖翻倍增長,顯示下遊需求持續強勁。大挖的下遊主要為采礦、采石廠、以及大型基建,大挖的強勢複蘇更能反映下遊複蘇的真實性和持續性。小挖增長會接力,小挖(微挖)應用場合廣泛,其中包括城鎮改造、農村道路修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從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我國將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5000個。小挖(微挖)價格低廉,成為機器代人的主力軍,具有效率高(1臺挖機代替6個人)、綜合成本低、安全性好等優勢,有望接力增長,成為未來主要動力源之一。

中銀國際推薦關註工程機械龍頭公司,受益於行業持續複蘇,利潤有望逐步釋放的三一重工(600031.SH)、徐工機械(000425.SZ),強烈推薦成長型的液壓零部件公司恒立液壓(601100.SH)艾迪精密(603638.SH)


2.抗腫瘤藥是最大金礦,國內免疫治療龍頭持續受益(中泰證券)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蓬勃發展,已經給人類徹底戰勝癌癥帶來了一線曙光。

中泰證券指出,目前,腫瘤免疫治療研究處於快速發展期,適應癥範圍廣泛,臨床前&臨床研究項目眾多。其中,重磅品種抗PD-1海外處於快速增長期,國內有望於2018年獲批上市,根據全球抗PD-1單抗目前已獲批適應癥計算,我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中約202.69萬人適用於抗PD-1單抗,占總發病人數的47.23%。未來隨著宮頸癌、食管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適應癥有望陸續獲批,適用患者群體將突破50%。

與此同時,腫瘤免疫治療還有望不斷推出針對新靶點的創新藥、新的用藥組合、以及新的適應癥,有望不斷實現突破。目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超過20個,有望不斷誕生新的廣譜抗腫瘤重磅品種。中泰證券預計,隨著越來越多的新靶點不斷被驗證,未來腫瘤免疫治療產品種類、產品組合、適用範圍、治療效果都有望不斷實現突破,潛在市場空間也有望不斷擴大,成為腫瘤治療領域最大的金礦!

中泰證券指出,腫瘤免疫治療的明星品種,抗PD-1單抗,是未來5年潛力最大的抗腫瘤藥。對於這一類療效已經得到充分驗證的成熟靶點,研發進度靠前、銷售能力強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2018年有望成為國內抗PD-1/PD-L1單抗上市元年,市場潛力超460億元;未來5年,腫瘤免疫治療新靶點有望不斷被驗證。研發能力強、布局品種多、有能力同時開展多種適應癥和組合用藥臨床試驗的企業有望勝出,成為國內腫瘤免疫治療龍頭。重點推薦恒瑞醫藥(600276.SH)、複星醫藥(600196.SH)、麗珠集團(000513.SZ)


3.海南經歷三十年風雨,旅遊業終成主要發展方向(興業證券)

建省三十年間,海南在探索中曲折前行。歷史上的海南長期孤處南海,開發較晚,非常依賴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興業證券指出,隨著2008年海南進入國際旅遊島新階段後,在國際旅遊島政策的帶動下,旅遊及與之相關的海陸空交運、免稅業及彩票業等產業相繼得到發展。

興業證券指出,在旅遊業帶動下,第三產業已成為海南省的經濟支柱,並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隨著國際旅遊島定位的確立,在旅遊業的帶動下,第三產業占比在2017年已經達到了55.71%,當之無愧成為了海南省的經濟支柱。根據《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海南省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7680萬人天次,旅遊總收入124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而根據海南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海南接待國內外遊客總人數6745.01萬人次,旅遊收入811.9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為55.71%,分別還有13.86%、52.71%及4.29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因此,海南省旅遊業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此外,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逐步放開,促進免稅業收入逐年遞增,政策放開仍有較大空間。興業證券指出,自從2011年離島免稅政策初案落地後,過去七年間,各種利好的免稅政策接踵而至,且離島免稅政策又經歷了4次調整。回顧歷史,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免稅限制政策的放寬均可有效刺激免稅收入增長。雖然當前免稅政策相對於初步政策放開了很多,但通過與其他離島免稅地區的政策對比可以看出,免稅政策的放開仍有較多的方式和較大的空間。

興業證券認為,海南省旅遊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免稅、特色小鎮、彩票等行業存在政策機遇;重點推薦中國國旅(601888.SH)、宋城演藝(300144.SZ)、三特索道(002159.SZ)首旅酒店(600258.SH)等。


4.新能源汽車銷量翻倍,純電戰略下仍存結構性機會(中原證券)

2018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78萬輛,同比增長117.8%,占比2.55%;2018年1~3月合計銷售14.07萬輛,同比增長159%,合計占比1.96%,高增長主要是2017年一季度基數較低,其中三月翻倍增長與基數較低、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發放等因素相關,中原證券綜合考慮預計4月增速將有所回落。

長期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堅持以純電動為主的發展戰略,中原證券預計純電動占比將提升,因此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價格仍將維持高位。4月8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16.40萬元/噸,較3月初下跌1.50%;氫氧化鋰價格維持在15.5萬元/噸;電解鈷和鈷酸鋰價格分別為68.5和49.5萬元/噸,分別較3月初上漲16.1%和11.23%,主要受剛果(金)稅率上調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高增長影響,預計仍將高位運行。4月11日六氟磷酸鋰價格為13.5萬元/噸,較3月初下降8.47%,預計短期大幅下降概率低。

中原證券指出,近期行業信息面也顯示出積極動態。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目錄顯示,乘用車能量密度高於120Wh/Kg占比100%,140~150純電三元占比達70%,且2018年以來部分純電動汽車綜合工況續航超400公里;4月4日,動力電池獨角獸寧德時代IPO成功過會,擬發行A股不超過2.17億股,募集資金131.2億元;3月以來藍曉科技、久吾高科等相繼公布了鹽湖提鋰裝置設備合同,後續重點關註相關公司鹽湖提鋰技術進展,特別是能否滿足電池級應用要求。

中原證券認為目前鋰電池板塊估值仍低於2013年以來52.04倍的行業中位數水平。結合政策導向、細分領域價格水平及業績快報,中原證券預計板塊仍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註上遊鈷和鋰相關標的,以及部分鋰電關鍵材料領域投資機會,相關標的如天齊鋰業(002466.SZ)、杉杉股份(600884.SH)、星源材質(300568.SZ)、當升科技(300073.SZ)、新宙邦(300037.SZ)等。


5.雲計算處於商用貢獻業績期,回調提供布局良機!(東莞證券)

雲計算處於技術商用貢獻業績期。雲計算采用虛擬化方式提供動態易擴展的資源,降低了傳統網絡架構的成本,通過ICT產業演進梳理,技術炒作周期角度已處於技術商用貢獻業績期。Gartner預計2017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將達到2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其中IaaS和SaaS市場增長迅速,預計在2020年前整體市場的複合增長率約為13.38%,其中預計SaaS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將會達到15.65%;IaaS市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3.31%。

我國雲計算起步較晚,處於較快增長期。2015年可以說是國內雲計算政策元年,2017年工信化部頒布了《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十二五”末期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已達1500億元,要求到2019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連續4年的複合增速將達到30%。2018年3月,科技部《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和《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發布,阿里雲等12家雲計算相關企業進入名單,覆蓋IaaS、PaaS、SaaS等全產業鏈。

IaaS保持快速增長,規模效應凸顯。全球3A競爭格局確立(亞馬遜、微軟、阿里雲,其中亞馬遜先發及規模優勢凸顯,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我國IDC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智研咨詢預計2017~2019年市場三年平均增長率37.63%,競爭廠商分為專業IDC服務商、基礎電信運營商及雲服務商(國內阿里雲IaaS市場份額近半),對於專業IDC廠商的競爭力,以機櫃數量、地域分布稀缺性、增值服務等盈利模式及其與雲計算廠商合作等角度衡量。目前雲廠商趨勢是價格不斷下降,東莞證券預計未來技術優勢和規模效益是競爭關鍵。

SAAS市場巨大競爭分散,續存率是基石。全球企業級SaaS成熟市場格局前三已被Oracle、SAP、Salesforce占據。我國企業級SaaS市場自2015年迎來爆發,iResearch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雲服務市場規模超500億元,東莞證券預計未來幾年仍保持約30%的年複合增長率。

東莞證券建議關註光環新網(300383.SZ)、寶信軟件(600845.SH)、紫光股份(000938.SZ)、超圖軟件(300036.S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