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房子壓垮的中國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16/167322.shtml

被房子壓垮的中國人
圍爐夜讀 圍爐夜讀

被房子壓垮的中國人

我見識了太多悲劇與鬧劇,它們原本有著極其美好的開頭,結果卻因為“房事”而搞得一地雞毛,不歡而散。

來源 | 圍爐夜讀(ID:weiluyedu_)

文 | 爐哥

十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朋友老方,寫下一條QQ個性簽名:“我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十年後,老方的QQ賬號已經不知落在誰手,只在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一句:“活得好像一條狗。”

就是這十年時間,房價“突突突”的漲,熬禿了老方的頭,也熬謝了他心里那朵曾經驕傲不可一世的花。

現在的中國,見面聊天一定繞不開房子。

有錢的聊自己買了幾套房,沒錢的聊自己租過多少房,長輩們聊自己給孩子攢了幾平米,年輕人只能幹巴巴看著房價表,聊聊下個月怎麽還花唄。

從來沒有哪一個歷史瞬間,“房子”被放大到這麽重要的位置。

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常講“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有希望。”

現在呢?越堅持越失望,不去卯足了勁努力拼一拼,你都不知道什麽叫絕望。

以前讀書的時候,課本常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現在呢?早早買房的前途一片大好,生不逢時的人生滿是坎坷。

而且,更加殘酷的現實是,你推著老牛車使勁熬,房價卻坐著火箭蹭蹭飛,你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以致於有段子手寫道:“人生有三大錯覺,TA還愛你,股票要漲,房價要跌。

但你千萬別覺得只有買不起房的人才苦,那些買了房的,沒比你好過多少。

很早以前就有人在知乎提問:“如何靠著5000月薪,在北京買下一套500萬的房子?”

一位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月薪5000,工作兩年,剛在四環買了一套600萬的房子,自己拿出兩萬,爸媽贊助了598萬。

回答是個段子,想要捧腹大笑卻笑不起來,因為所有的段子背後都是對現實的刻照。

絕大多數年輕人想要在工作幾年時間內買下房子,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啃老,要麽被爸媽養著。不論怎麽選,你都難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而且,很多時候如果你想在北上廣買房立足,那基本上你爸媽在老家就無立足之地了。

2

之前有媒體報道過一則新聞:剛剛研究生畢業的一對新婚夫婦,為了在北京買套50平的房子,逼自己的父母賣掉了老家的兩套房。更關鍵的是,小縣城的房子相比大城市而言,簡直可以說便宜的要死,雙方父母又東拼西湊了十多萬才給孩子湊夠了首付。

一代人的房子,壓垮幾代人的脊梁,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就是如此。

因為房貸拖垮你的生活時,很大程度上,也在拖累你父母的生活。

而且,一日買房,終生為奴,看似鹹魚翻身,其實鹹魚終究還是鹹魚。

電視劇《蝸居》里郭海萍有一段臺詞,簡直可以說是道穿了無數房奴的心聲:

“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度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費三四百,手機電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說,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至少……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這些數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來不及細想未來十年。”

一個朋友就曾和我抱怨,“人在35歲前,要麽只要房子,要麽只要孩子,千萬不要貪得無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他自己在14年貸款買的房,每月還款8000,當時覺得壓力還可以承受,便和老婆要了孩子。結果孩子出生了,預算卻不夠了。

每個月奶粉錢、保姆錢、幼教錢……衣食住行,處處要花錢,加一起也得萬把塊,這還不算其它意外,要是孩子再患個小感冒,幾千塊錢眨眨眼就又沒了。

現在兩口子整天過得扣扣巴巴,每次見面都跟從非洲逃難回來一樣。

比這更悲催的是,很多人連愛情都沒經歷過,就被房子死死地壓在五指山下。

我見識了太多悲劇與鬧劇,它們原本有著極其美好的開頭,結果卻因為“房事”而搞得一地雞毛,不歡而散。

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蕭山情侶事件,當事人在一起快三年時間,結果女方卻因為男方無法全款買房,而直指其沒擔當,要分手。

3

4

雖然那個男孩處處遷就,句句小心,但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女孩的心。

有網友在了解事情經過後評論:婚姻真的太現實,你情我願、風花雪月說到底還是要有房在先。

高房價限制了很多人的愛情,甚至直接扼殺很多人談戀愛的念頭。經濟實力弱小的個人被遠遠擋在婚姻的外面,很多買不起房子的大齡男性不敢戀愛也拒絕相親,因為沒有任何優勢。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假如你有兩塊面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在房價居高不下的今天,當愛情遭遇高房價的脅持,愛情顯得不堪一擊,大部分人需要的都只是面包。

畢竟,房子可以珍藏有愛情的婚姻,但有愛情的婚姻卻常常承受不起房子的沈重。

如果你再仔細觀察,你還會發現,“房事”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人的性格和思維。

以前的我們很中庸,做事先站隊,講話看臉色,票子要攢著花,日子要勒緊了過,愛情也要講究個門當戶對,看看生辰八字。

現在的中國卻湧現出很多“激進分子”,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沒關系!花唄、借唄隨手用,閃婚、裸婚處處見,每個人心里都裝著一個宇宙,惹急了老子,擔子一甩先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管你是七舅姑八大姨,還是天王老子下凡。

以前的人窮起來是真窮,走到哪里都恨不得揪起自己的皮包骨,告訴別人有多慘。

現在的中國人則明顯要窮的有風度很多:

打光棍不叫打光棍,叫“守護人生最寶貴的單身時光”;

買不起房不叫買不起房,叫“我喜歡在不同的城市間流浪”;

就連租房中介的廣告都打得極其風趣“房子是別人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5

為什麽會這樣?

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一直很講究“安土重遷”,有一套固定的房產,就意味著安定。

一旦沒有房子,人的心就像漂泊的浮萍,總覺得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這就是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明明知道有房價泡沫存在,卻依然擠破了頭去買房;明明知道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巨大,卻還是要求對方結婚先有房;明明知道人生有很多美好可以追求,卻固執地紮在房貸的深淵里樂不思蜀。

房子,就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唯一的信仰。

不過,買不起房雖然難過,卻不必覺得難堪,你只需要記住一點,那些背著房貸的人不過是比你窮的像樣點而已。

《蝸居》 房奴 90後 新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96

年入5000萬人民幣的日本人 他戳痛每個中國人的焦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312/167528.shtml

年入5000萬人民幣的日本人 他戳痛每個中國人的焦慮
杜紹斐 杜紹斐

年入5000萬人民幣的日本人 他戳痛每個中國人的焦慮

不是「德藝雙馨」的蒼井空,不是「八千萬直男老婆」的新垣結衣,也不是畫「海賊王」的尾田榮一郎。在中國撈錢最多的日本人,是個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

杜紹斐 |(ID:shaofeidu)

作者 | 杜少

在中國最賺錢的日本人是誰?

不是「德藝雙馨」的蒼井空,不是「八千萬直男老婆」的新垣結衣,也不是畫「海賊王」的尾田榮一郎。

在中國撈錢最多的日本人,是個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

2017年,東野圭吾在中國拿下2200萬人民幣版稅,外國作家中排名第一。

版稅收入外,他的「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被中國人買下版權,改編成電影上映。此外還有20部作品版權被中國公司購入,最低價200萬人民幣,最高價1000萬人民幣。

粗略算下來,東野圭吾2017年在中國至少拿下5000萬人民幣。

寫推理小說的東野圭吾在中國賺錢,不僅因為他寫密室殺人、連環殺人、巧妙的不在場證明,也因為他在這些謀殺案中,還寫下了年輕人的創業、買房、愛情——

這些故事中,往往能看到中國年輕人的影子。

不創業只能拿一輩子的死工資,創業呢?

阿亮,18歲,沒讀大學,就成為天才創業少年。

他開發的遊戲一炮而紅,下載排行榜高居第一,遊戲截圖刷爆朋友圈。阿亮借此大賺一筆,還創業做了遊戲公司。

創業那年,正是消費主義登峰造極的時候。國內成了外國奢侈品的全球最大市場,一線城市夜店在周末人滿為患,揮舞百元大鈔也難在淩晨2點攔到出租車。

同一時間,年輕人紛紛創業做生意形成創業潮,大學生還沒畢業就在學校里研發軟件找投資。

幫阿亮成功的遊戲創意,就是從幾個計算機系大學生那里剽竊來的。比起只懂技術的學生,阿亮這樣頭腦靈活、懂得走捷徑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創業成功。

就像阿亮一個同齡人說的:「如今的世道,腳踏實地就得受窮。虛張聲勢也好,故弄玄虛也好,押中大冷門才能贏。」

不過阿亮好運沒交太久。缺乏原創能力的公司,很快在慘烈的遊戲競爭中敗下陣來,堅持不到2年,草草倒閉。

第一次創業失敗,不妨礙阿亮繼續走捷徑。後面幾年時間,他開發盜刷電子賬戶的軟件,偷偷賺錢。又開了家小公司,一邊把二手硬件賣給圖便宜的門外漢,一邊做山寨遊戲賺快錢。

小公司成立不到1年,他盜版一款遊戲,卻遇到了全國嚴打山寨遊戲,阿亮的公司被指名投訴。

警察帶著封條沖進公司時,事先得到風聲的阿亮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臉茫然的員工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阿亮從此隱姓埋名,再沒辦法創業。對於經歷坎坷的他來說,做遊戲曾是他人生走向正軌的最後一次機會,此後再無希望。

6年後,他親手殺掉調查自己的偵探,無法回頭。又過1年,他在被警察追捕過程中身亡。

微信圖片_20180312105832

作為東野圭吾「白夜行」中的主角,阿亮的故事似乎只在小說中才能出現。可在中國,卻能在現實中依稀找到他的影子。

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17歲高中退學進入社會,23歲創業成立自己的遊戲公司擔任CEO,成為創業明星,還登上「中國企業家」雜誌封面和央視「對話」節目,大談成功經驗。

但創業後的道路並不平坦。公司成立一年他就和董事會鬧翻,此後嘗試過開發醫療健康和交通領域App,均不甚成功,2015年他又做起了遊戲競技行業。

去年,有消息稱他的公司負債4000余萬人民幣,拖欠員工薪水200萬,連辦公室電費都交不起。

今年1月25日,茅侃侃自殺身亡,過世當天正是他約定向好友還債的日子。

茅侃侃和阿亮一樣,都在年少時靠創業走上了成功的捷徑。但在這個時代,捷徑或許也是條不歸路。

早知道,10年前應該多買幾套房

晴美19歲,高中畢業,抱著做白領的夢想,到一線城市開始辦公室生涯。

入職後才發現,工作內容不過是倒茶、泡咖啡、抄寫文件。月薪5000,付1500的房租都吃力,更別說存錢。

幸好她長相甜美,在KTV做起兼職。只是陪人喝酒就能掙3-4萬,還有客人提出包養,幫她開店做老板娘。

正考慮從了客人,卻有個陌生人大罵晴美一頓,幫她規劃另一條路:

把白天工作辭了,在KTV上班但不要和任何客人發生關系,這段時間要參加成人高考上學念商科,5年後用所有積蓄買房,離市中心越近越好,面積小沒關系,再過3年要把手里所有房子賣出。

晴美不明白,網上專家都說房價要降,幹嗎還要買房?但自己沒有別的路可走,她決定試試。

5年後,她拿出陪酒賺來的積蓄100萬,買了套二手一居室。出手時,房價正處於最低谷,連房屋中介也勸她買漲不買落,不如再等等。

但不到1年,中介又給她打來電話,問房子賣不賣。晴美明白,房價要漲了。

後面2年時間,晴美所在的一線城市房價漲了2.7倍,200萬的二手房漲到540萬,當初能付全款的錢到後來連首付都不夠。房子限購,仍擋不住徹夜堵在售樓處排隊買房人的熱情,有人甚至把自己的零件加工廠抵押套現用來炒房。

這段時間,晴美不斷買下房產再賣出,轉眼成為身家千萬的新貴。可眼看房價愈發瘋狂,她卻突然將全部房產賣掉,用手里資金和前幾年學的商科知識做起互聯網公司。

就在她出手後,房價開始斷崖式暴跌。泡沫破滅後全國公司出現破產潮,普通上班族被降薪,無力償還高額房貸,再賣房也只能得到原價1/3,不少人花20多年才將債務還清。

微信圖片_20180312105838

晴美的好運不可思議,因為給她提供建議的陌生人是從未來穿越而來,這種離奇的情節發生在東野圭吾小說「解憂雜貨店」中。

現實中,和晴美一樣運氣好的人出現在中國。

2017年3月,雄安人劉陽參加一場相親。婚事談得不順利,女孩要求在保定買套100平米的房,他買不起。

沒想到1個月後傳來一則消息:雄安新區成立。當地每平方米5000多的房價,火箭一般躥到2萬以上。女方馬上告訴劉陽:不要保定的房了,在雄安本地有房就行!

如今的劉陽,每天打幾盤「王者榮耀」,打完看看雄安新區修高鐵的新聞,他的未來一片光明。

雄安新區成立後,燕郊房價在5月份一個月下跌14%,但那是別人的事情,和劉陽全無關系。

房子幫劉陽改變了前半生的命運。可惜他不像晴美一樣有貴人相助,後半生的房價和命運如何改變,誰也不知道。

傻直男,賺再多錢也找不到女朋友

大武30歲,二線城市國企員工,月入7000。他有個隱憂,找不到女朋友。

80%時間砸在工作上,惟一能接觸的雌性生物只有公司女同事。不會和女孩說話,就算去夜店也不知如何打開局面。

回家就被父母催婚,可如今和父輩不一樣,沒辦法靠媒人介紹認識隔壁工廠姑娘。城市那麽大,一個人去哪兒找女朋友?

一樣單身的同事不少,都是到大城市工作的外地人,30歲上下,不擅交流。想早點結婚,可擇偶條件卻不放松,工作要穩定、收入要比自己低、要會做家務、未來在大城市混不下去要願意跟自己回家鄉,當然,最好是處女。

有同事在相親網站找機會,大武也跟風註冊個賬號,參加各種相親活動。

相親時他遇到了做保險銷售的小靜。白色連衣裙,厚厚斜劉海,一笑露出小兔牙,和外面妖艷賤貨不一樣,她用的包包不是LV之類的奢侈品。更重要的是,小靜不嫌他無聊,還主動找話聊。

大武認準小靜了。每天晚上發微信,周末請她吃過3次飯,看過1次電影。雖沒正式確認男女朋友關系,但大武覺得離結婚不遠了,連未來小孩名字都想好了。

急著想再進一步告別處男之身,大武決定帶小靜去近郊的山上過周末。做了詳細攻略給她看,上面還標好價目,就怕她不知道自己付了多少心血。

可小靜說去不了,保險銷售業績沒完成,要趁周末加班多拉幾單。一著急,大武拿出2萬塊幫小靜完成業績指標。掏了這麽大一筆錢,他覺得,穩了。

怎麽也想不到,小靜放他鴿子的次數反而越來越多,一個月見不上一次面。自己付出這麽多金錢和精力,按說應該對自己百依百順才是,他吼了小靜:

「我不是花了錢嗎?也是客戶了,你就應該聽我的,怎麽出門玩一趟這麽難?」

「你買保險就是為了開房?你以為我是那種隨隨便便的女人嗎?」小靜說完轉身就走,拉也拉不回。

大武不知道,小靜是個職業騙子。通過在相親市場物色獵物,她3年賺了50萬。選擇獵物標準很簡單,存款多,不擅交際,著急結婚的「老實人」。

和大武分手時,小靜已經鎖定了下一目標。這次不僅圖財,還要將謀殺兇嫌栽贓到獵物的家人頭上。

微信圖片_20180312105844

這個故事,被東野圭吾寫在小說「流星之絆」中。同樣的故事,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中也在上演。

2017年,程序員蘇享茂37歲,一直忙於創業,遲遲沒有結婚,直到在相親網站上認識了叫翟欣欣的女孩。僅僅2個月後,認為找到真愛的蘇享茂結婚了。

戀愛結婚的4個月時間里,蘇享茂為翟欣欣付出了1300萬元。但這一切並沒能幫助他獲得真正的愛情,婚姻維持42天便宣告結束。

9月7日,蘇享茂發現翟欣欣曾有過婚史,且自己一直被她勒索財物,不堪重負,跳樓自殺。他身故後,網絡上開始有人爆料:翟欣欣隸屬於專業騙婚團夥。

不會和女孩聊天、著急結婚、以為花錢能得到愛情——「老實人」與真正的愛情之間的距離,顯得那麽遠。

寫盡中國年輕人痛處的東野圭吾,並沒想過寫中國,他只想寫一個曾經的日本。

微信圖片_20180312105849

80年代末,日本經濟泡沫期,房市、股市火爆,房價更是從1986年開始暴漲,主管財政的大藏省甚至被迫在1990年發布政策,限制不動產融資。

大量日本年輕人湧入城市尋求發展,高薪且有發展的職位在等待他們。消費主義盛行,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家。周末的銀座,揮舞萬元日鈔也難以攔下一輛出租車。

80年代一則商業廣告,記錄了那個年代的日本社會與日本年輕人面貌。他們臉上的笑容與朝氣,與今天日本的「宅男」、「佛系青年」完全不同,仿佛兩個世界的人:

東野圭吾描寫過往歲月時,文字雖無法穿越回去改變日本,卻意外照進當下的中國。這一點,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

在中國各個城市的火車站書店里,擺滿成功學和心理雞湯,告訴人們「如何發財」以及「發不了財怎麽辦」。

它們之外,總還有一排東野圭吾擺放在書架上,似乎想要說:

這一切不過是個輪回。

東野圭吾 推理小說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08

蔡崇信收購籃網隊49%股份 創NBA史上最大中國人投資

4月13日,據NBA官網消息,布魯克林籃網老板米哈伊爾·普洛霍夫已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出售了籃網隊49%的股份,該交易已獲得NBA董事會一致通過。

普洛霍夫作為美國奧納西姆(Onexim)體育娛樂公司總裁,仍然是球隊的控股股東和NBA董事。球隊的日常運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該交易已獲得NBA董事會一致通過

NBA官方董事會全體一致批準了該項交易。這次交易給蔡崇信提供了一個可在2021年獲得更多股份的選項,如果執行,蔡崇信將成為球隊的控股股東。

據《紐約郵報》報道,這筆交易使得布魯克林籃網隊估值達到23.5億美元(約合148億元),創下NBA最新並購記錄。按照這一估值計算,蔡崇信為布魯克林籃網隊49%股權支付了11.5億美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2009年,普洛霍夫從籃網前老板拉特納手中購得球隊80%的股份和球隊主場球館巴克萊中心45%的股份,所用金額只有2.23億美元。兩年半以前,他又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籃網隊以及巴克萊中心的剩余股份,成為全資老板。

此次宣布的股份出售不包括巴克萊中心,該中心將繼續由奧納西姆體育娛樂公司全資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19

華商進駐歐洲成衣之城 快時尚時裝行銷 H&M及 Zara 意大利製造變中國人製造

1 : GS(14)@2010-09-14 21:29: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9&art_id=14447662

中國崛起,「中國製造」產品席捲全球,即使縫着「意大利製造」時裝標籤,原來背後也是「中國人製造」。意大利紡織製衣業大本營普拉托( Prato),近年華人企業數目壓過當地人,近 40,000華人大軍日以繼夜生產中低價成衣,然後掛「意大利製造」名義行銷世界。他們令普拉托延續着光輝,但他們用的是中國進口布料,賺的錢也滙回中國,當地人批評令象徵了高檔的「意大利製造」品牌變質。

普拉托有數百年紡織品製造史,有「歐洲紡織之城」美譽,近年搖身變成「快時尚時裝」( pronto moda)中心。所謂快時尚,就是 H&M和 Zara等時裝零售店小批訂購、火速銷售和飛快轉款的潮流,總之快靚平至上。普拉托市郊工業區的停車場,就泊滿了來自歐洲各地的貨車,採購「意大利製造」成衣,在歐盟賣可免繳進口關稅,更能低買高賣。
進口中國布料 聘請黑工

但這些「意大利製造」成衣變相是「中國人製造」。據普拉托商會的數字,當地意大利人註冊的紡織製衣企業數目,自 2001年起減少了一半至不足 3,000家,比華人企業還少了 200家。普拉托本是主要布料製造和出口中心,現在進口中國布料的數量,卻佔了全國 27%。
普拉托的「中國革命」,始於 1980年代末華工開始踏足當地,現時普拉托 18.7萬人口中,合法中國移民佔 11,500,另估計有 25,000非法黑工,很多從俄羅斯或巴爾幹半島國家乘巴士入境,抵達後把護照毀掉或交給蛇頭,但求賴死在意大利打工。
張利(音譯)是普拉托發迹的華僑人辦, 1991年從溫州移居意大利,打拼七年後創立了 Luma成衣公司,收定單後買入本地、中國或印度生產的白布,交給當地其他華人公司染色和裁剪,再交給華人包工商車衣,賣給 Piazza Italia或 Zara、 Mango、 Top Shop和 Guess等歐洲零售商,也出口中國、墨西哥等國。
普拉托華人包工工場,遍佈市內後街,很多附設床鋪,方便日以繼夜車衣。張利被問包工商是否請非法黑工,哈哈笑一聲說:「那你要問包工商了。」
每日滙 1170萬回中國


意大利人出了名不守規矩,華人過之而無不及。意大利央行估計,普拉托華人每日把 150萬美元( 1,170萬港元)紡織製衣收入滙到中國,稅務紀錄卻不見他們賺這麼多錢。當地人指華人常開公司一段時間後故意倒閉,換了稅務編號後原址重開,藉此避開稅局追查逃稅。
華人湧入雖令普拉托經濟繼續興盛,當地人眼見華人拿着大堆鈔票把意大利人店舖和房子逐一買下,街中越來越多中文字,公立學校越來越多華人學生,滿不是味兒。普拉托前社會福利專員弗拉塔尼甚至說,北京正透過普拉托「在歐洲建立經濟據點」。
「這可能就是意大利的未來。」普拉托文化專員內西說。由於「意大利製造」和「中國人製造」界線日益模糊,拖累了專走高檔路線的意大利公司,內西家族祖傳三代的高檔紡織生意,六年前已賣盤。有意大利成衣業專著作者說:「艾米利亞─羅馬涅( Emilia Romagna)、普利亞( Puglia)和威尼托區( Veneto)很多商家都說:『我們不想變成普拉托那樣。』」美國《紐約時報》
pronto moda救了紡織名城

普拉托是意大利中世紀紡織名城,但後來備受經濟不景拖累,直至華人在當地建立「快時尚時裝( pronto moda)」闖出一片天地,才重振當地成衣業。因此,連意大利人也承認,沒有中國人,普拉托可能要破產。
Pronto moda多由普拉托華人企業和工人製造,由於華人熟悉生產鏈,華人廠家只需兩周,就能仿製米蘭的最新時尚,將廉價產品銷往歐洲市場,還能貼上「意大利製造」的標籤,當然這是中國生產模式下的「意大利製造」。
Pronto moda價格便宜,緊隨潮流,普拉托成為低成本時裝區,公路到處可見到寫上 Pronto moda的招牌。移民顧問公司 Matteo  Wong坦言:「沒有中國人,普拉托就沒有 pronto moda!中國人沒有搶走飯碗,反而增加就業機會。」但有當地官員推測,中國政府幕後支持華人「攻陷」普拉托,作為打入歐洲市場的橋頭堡。總理溫家寶今年 10月訪問羅馬,料也會討論普拉托事宜。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
2 : GS(14)@2010-09-14 21:30:01

市長怒斥華人 帶來惡習妓女
2010年09月14日

普拉托紡織業有數百年歷史,市內有紡織博物館,中世紀氣息濃,但 18.7萬人當中卻有 1.15萬非法中國移民。古城「失陷」,市長最激,怒斥中國人帶來「噪音、惡習和妓女,令人厭惡」,勢加強掃蕩黑工。
市長森尼本身是紡織服裝業大股東,雖然無力阻止公司將生產線移到中國,但決心杜絕非法移民湧入。他嚴禁市民在露台曬鹹魚、規定店主要說意大利語、加強搜查中國商店。
今年上半年,當局便突擊 154間華人工廠,有次警員和稅局人員搜查兩間工場,拘捕多人,包括一名拿着裝滿尿液桶子的女人,一名僅穿內褲的污糟小孩。中國女人用不流利的意大利語,哀求替小孩穿褲,一名警員蔑視地聳聳肩,示意批准。雖然市長嚴打,但意大利人質疑說:「這是螞蟻殖民地,他們關上大門,封着窗口,誰說得清楚有多少(中國人)?」有普拉托居民不滿中國人搶飯碗,帶來罪惡。美國《紐約時報》
3 : abbychau(1)@2010-09-14 23:19:16

世界工廠又一佐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47

中國人飢荒吃自助餐

1 : GS(14)@2011-10-29 14:16:09

咁食法唔是食野,是取命
2 : 龍生(798)@2011-10-29 16:02:32

果的咩野黎架??
3 : GS(14)@2011-10-29 16:04:39

中國人民
4 : 龍生(798)@2011-10-29 16:06:50

我知...佢地唔搶才是怪事

我係香港五星酒店都領教過佢地招數...

但我想問的是, 碟上的是什麼?
5 : GS(14)@2011-10-29 16:09:47

海鮮物體吧
6 : idsdown(1658)@2011-10-29 22:07:17

大陸係咁質素ga la
7 : honey(6546)@2011-10-29 22:39:52

中國人勝利了!
8 : GS(14)@2011-10-30 09:44:06

贏得好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01

蔡東豪:「超過一半中國人住在城市。」

1 : GS(14)@2012-02-21 22:24:1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1/56575
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2011年中國城市人口首次超越農村人口,這是一項不多人談及的偉大壯舉。
我認為中國政府過去20年最值得驕傲的政策,是城市化,數以億計的鄉村人口有秩序地轉移到城市。
工業是這壯舉的功臣,工廠為教育水平不高、來自農村的年輕人提供龐大就業機會,讓他們嘗試城市生活。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中國50%城市人口比例仍屬偏低,升至60%至70%才屬發達國家的正常水平。
然而,城市人口比例由低位升至50%跟由50%升至60%,困難度不一樣,城市化步伐難免會放緩,過往四處皆見的Low-hanging fruits已被摘光,政府往下每走一步都要花甚大心思。
我從事工業,目睹中國政府城市化的部署,當城市比例已達到50%,城市化不再是首要的策略,為50%的城市人尋求安定和再上一層樓才是最重要。
過去幾年工廠東主不停投訴成本上升和勞工短缺,政府充耳不聞,因為工廠擔任的城市化任務已完成。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61

蔡東豪:「在英國買樓對中國人誘惑之處,是Freehold。」

1 : GS(14)@2012-02-23 23:37:2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3/57942
「在英國買樓對中國人誘惑之處,是Freehold。」
鄧永鏘爵士

星期六一大樂事是細嚼《金融時報》周末版,我一定看鄧爵士在House and Home版的讀者信箱,他每周以幽默抵死作風解答讀者的疑難,順帶可學英文。很多外國報紙都有Agony Aunt或Agony Uncle信箱,據聞鄧爵士是《金融時報》首位Agony Uncle,屬香港人光榮。
讀者問,中國人(鄧爵士沒刻意分開內地人或香港人)是否買起倫敦豪宅?
鄧爵士認為不會,因為中國人不大喜歡住在倫敦,他們不會是用家。不過,鄧爵士指買英國物業對中國人的誘惑,是Freehold,永久擁有權概念在內地和香港都不存在。鄧爵士的答案提醒我,內地承諾香港特殊地位50年不變,即是到2047年,還有35年!35年後我們擁有的物業究竟是誰擁有?
35年後,我仍在人世的話,已老到很多事情跟我沒關係,不過我的兒子進入人生最燦爛階段。鄧爵士一言驚醒,我腳下的地方不是我永久擁有的,或者是時候去英國睇樓。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91

同款球鞋貴美國500元 少塊氣墊 搵中國人笨

1 : GS(14)@2012-10-27 14:08: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1026/18049036
被指雙重標準的是Nike Zoom Hyper Dunk2011的籃球鞋,該款籃球鞋在內地的定價是1,299元,但在美國,它的售價只是125美元(約780元人民幣),故可以說是令內地消費者買貴鞋。與此同時,如消費者在海外買同款籃球鞋,它於腳踭及腳掌位置,分別裝有氣墊,而內地所出售的同款產品卻只有一塊氣墊。
事件被內地民眾發現後,工商部門立即展開調查。雖然Nike事後立即發表聲明,承認內地所出售的籃球鞋只有一塊氣墊,並接受消費者退貨,但內地的工商部門卻認為,Nike的做法是奉行雙重標準,同時亦在侵害內地消費者的權益,於是決定對該公司共罰款487萬元。
2 : teddycmh(30805)@2012-10-27 14:45:46

上ebay買咪得囉
3 : GS(14)@2012-10-27 20:32:50

may be they didn't know
4 : wilyty(1376)@2012-10-28 16:53:41

3樓提及
may be they didn't know


ebay has many fake shoes
5 : teddycmh(30805)@2012-10-28 17:46:57

我講錯左, eastbay先岩
6 : qt(2571)@2012-10-28 20:05:44

欺騙消費者, 487萬元真係濕濕碎
7 : GS(14)@2012-10-29 22:34:13

6樓提及
欺騙消費者, 487萬元真係濕濕碎


當廣告費
8 : fineram(806)@2012-10-29 23:45:46

5樓提及
我講錯左, eastbay先岩


一條友買, eastbay 寄中國實好貴.
9 : teddycmh(30805)@2012-10-29 23:51:32

我之前都有買...貴左少少, 不過美國款多, 同埋有時打折果陣就平囉
佢地果邊D波衫褲平過香港好多
10 : GS(14)@2012-10-29 23:54:07

9樓提及
我之前都有買...貴左少少, 不過美國款多, 同埋有時打折果陣就平囉
佢地果邊D波衫褲平過香港好多


咁可以做trade wor
11 : teddycmh(30805)@2012-10-30 00:01:27

都係嫁...其實美國鞋又平, 衫褲又平...
好多野你見香港都有得賣, 同大陸比覺得好平
但係出面人地平仲多囉

不過HK租貴, 同埋唔知點解香港人唔鐘意網購(相對其他國家)
12 : GS(14)@2012-10-30 00:07:22

11樓提及
都係嫁...其實美國鞋又平, 衫褲又平...
好多野你見香港都有得賣, 同大陸比覺得好平
但係出面人地平仲多囉
不過HK租貴, 同埋唔知點解香港人唔鐘意網購(相對其他國家)


香港去邊都咁方便
13 : teddycmh(30805)@2012-10-30 00:10:11

但網購好處係唔洗同人逼, 尤其是依家去邊都咁多人
仲有網上野多數平D, 因為無租金成本

如果你住遠少少, 搭車一來一回都差唔多40蚊喇, 夠食一餐飯
14 : GS(14)@2012-10-30 00:16:52

13樓提及
但網購好處係唔洗同人逼, 尤其是依家去邊都咁多人
仲有網上野多數平D, 因為無租金成本
如果你住遠少少, 搭車一來一回都差唔多40蚊喇, 夠食一餐飯


就是咁囉...你速遞可能仲ok
15 : teddycmh(30805)@2012-10-30 00:36:10

人地美國咁大 都成日免費送貨 香港如果可以做得起個市場
其實運輸個成本可以變得相對好低...

不過其實有理由既, 因為香港人多數返工唔係屋企, 人地寄黎無人簽收就會返post office
而HK你去一去post office不如出去行街買衫..hahaha
16 : GS(14)@2012-10-30 00:37:06

15樓提及
人地美國咁大 都成日免費送貨 香港如果可以做得起個市場
其實運輸個成本可以變得相對好低...
不過其實有理由既, 因為香港人多數返工唔係屋企, 人地寄黎無人簽收就會返post office
而HK你去一去post office不如出去行街買衫..hahaha

就是近
17 : drbull(3010)@2012-10-30 09:47:37

兩塊氣墊變一塊,咁都得?
18 : greatsoup38(830)@2012-11-04 14:25:03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31/yMNDIwXzU1MjMyMA.html


21世紀網 國人,你幸福麼?終於穿得起千元耐克,卻發現同款比美國少了一個氣墊、貴了五百元。近日,北京工商部門針對企業「雙重標準」開出第一張罰單,耐克體育公司因上述問題被罰487萬元。

洋品牌的「雙重標準」由來已久。同一款LV的SPEEDY25手袋在中國專賣店售價19200元,比美國和法國分別貴3600元和5200元。據IMF官方數據,2011年中國人均GDP為5414美元,位列87名,21世紀網估算,該數值約為美國的1/9,法國和日本的1/8,香港的1/6。

除了瞠目結舌的價差,洋品牌的售後服務和產品質量問題也多次見諸報端。

究竟是誰寵壞了國際大牌?

\

天價稅堆出的奢侈

洋品牌價格內外有別,在奢侈品上可見一斑。

「有的內地人,隨便搭上一班飛機去香港,獨自在奢侈品店裡逛一下午,隨便買一些奢侈品,不發一語,然後再返回內地,當沒事發生過,覺得這才是一種體面的生活。」

此段話出自《誰是最體面的人?》一文,體面的背後,是大陸奢侈品價格全球最高,消費者將大把鈔票撒向海外的尷尬。

據施華洛世奇官網顯示,同一款LovelyCrystals手錶,在大陸售價為6600元,而在香港售價5,450 港幣(折合人民幣約4390元),歐洲售價EUR490.00(折合人民幣約3954元),是大陸售價的六到七折。

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崔洪波對21世紀網表示,國內奢侈品全球定價最高,主要在於中國對奢侈品牌徵收的重稅(關稅,奢侈稅等),同時由於中國日益高昂的商業租金,及開店所需耗費的一系列管理和銷售費用。

「除關稅,消費稅外,奢侈品在國內銷售環節還需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等,綜合稅負較高,導致最終零售價比進口到岸價格高出2/3以上。」據悉,在物流環節還有高昂的過路費、進場費、物流費等。

據廣發證券研報圖表,中國大陸對奢侈品徵繳關稅範圍在6.5%-35%之間,其中珠寶的關稅最高為20%—35%,化妝品最低。整體而言,奢侈品的價格差都在20%以上,最高價差在300%以上。

「除了重稅,一些奢侈品牌在直營的同時還有代理商銷售,代理商會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價格。」崔洪波補充道。

商務部門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這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外的差價明顯:國內市場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

\

商務部貿易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認為,綜合進口稅率過高是國內外奢侈品價差的主要「推手」。「我國對奢侈品徵收的稅率在國際上屬於中上水平,應該適度降低奢侈品進口環節的消費稅和關稅。」

價格高企、品種不全,讓國內的奢侈品愛好者們選擇「用腳投票」,重金拋向海外市場。今年一季度以來,被稱為全球奢侈品增長引擎的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出下滑趨勢。

今年一季度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銷售同比整體性下降了15%~20%,包括位列前三的LV、GUCCI、PRADA 今年一季度在中國的同店銷售增長都是下降趨勢。

據匯豐銀行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稱,現在世界大約四分之一奢侈品的買家是中國公民,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旅客在海外購買高檔商品消費折合人民幣近3000億元。

近些年來,降低奢侈品關稅的討論屢見不鮮,在今年的兩會上,有委員就對財政部暫不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消費稅的決定提出異議。也有委員認為,中國的稅率、稅基跟進口政策相比品種不夠多、範圍不夠廣,許多商品進口環節稅收降得不到位。

對此,財政部的答覆是:奢侈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消費稅並不高,進口關稅並不是促使高檔消費品在國內價高的主要因素。以進口高檔手錶進口完稅價格1萬元/塊為例,多數手錶到岸價格僅為零售價格的25%左右。15%和20%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消費稅在其最終零售價中只佔3.8%和6.9%,對零售價影響較小。

崔洪波對21世紀網表示,即使中國官方調低關稅,也不能保證奢侈品廠商調低單價,高價位是定價策略,主動降價會損害形象和銷量,廠商和政府之間存在博弈。

據悉,在財政部宣佈2012年1月1日下調730多種商品進口關稅後,包括SK-II、雅詩蘭黛、卡地亞在內的多個知名護膚品牌先後漲價,提價幅度最高超過10%。

出現類似情況的還有洋奶粉,短短幾年間,洋奶粉均價已經闖進三百大關,經過2011年底調價後,部分奶粉價格火箭式上升,甚至"奔四""奔五",關稅下調,原材料、成本下降,都沒有阻擋洋奶粉漲價的腳步。

寬鬆監管縱容洋貨雙標準

如果洋品牌國內外差價懸殊的原因尚可推給重稅,那麼質量和服務上的差別又該歸咎於誰?

同一款耐克籃球鞋,在國外銷售的雙氣墊到國內縮水成單氣墊,而價格卻貴了足足五百元。在罰款決定公佈後,耐克雖然承認在廣告中做了部分不實宣傳,但同時也聲明,自己遵守了中國政府發佈的質量規定和本公司的質量標準。



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對21世紀網稱,耐克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同時觸犯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條「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和《廣告法》,兩法不能重複處罰,主要依據《廣告法》,責令廣告主停止發佈並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佈者處以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處罰的額度要根據獲利情況而定。

這是工商部門對外資企業「雙重標準」開出的首張罰單,但洋品牌對中國消費者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和產品召回等方面的歧視性政策,卻由來已久。
2009年以來,強生產品在各國被召回25次,但召回基本不涉及中國。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共攔截並銷毀1236批次進口食品、化妝品,其中亨氏、總統、帕斯卡乳業等知名國外乳製品品牌位列其中。去年八月初麥當勞漢堡被曝「原料暴曬、蛆蟲雞翅」,令企業和消費者都很受傷。

「洋品牌耍大牌有兩方面原因,中國國內監管力度太弱,讓洋品牌執行雙重標準僥倖過關,其次是有些洋品牌對自身品牌不負責任,利用中國消費者的崇洋心理,虛假宣傳,偷工減料。同時,在品牌的代加工過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嚴的問題。」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董事兼副主任甘元春對21世紀網表示。

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補充道,跨國公司一到中國就「變質」,還有一個原因是違法成本過低。「我們的很多處罰只有歐美的幾十分之一,算是毛毛雨。

崔洪波坦言,在產品服務方面,不能片面要求外資的全球服務標準相同,首先要看所在地的市場銷量、生產成本、現金流、回報週期等能否支撐服務體系,其次很多國際品牌在華合資,如華晨寶馬、一汽大眾等,管理標準會根據合資方的要求進行調整,「品牌商只做適合的事情而不做違法的事情。」

落後國標後遺症

對耐克的一紙罰單引來國人的一片叫好,各大門戶網站上相關報導的評論長達十幾頁,很多網友甚至法律界專家高呼,四百多萬的罰單處罰太輕。

「任何處罰標準都要依據法律嚴格執行,不能因為企業規模大就加重處罰。沒有國家法律要求同樣商品在不同國家價格和質量統一,國內的部分行業標準是很低,但是如果標準與國際接軌,那麼國內有些企業就無法生存。洋品牌的違法成本低,中國本土品牌不也是如此麼?」前述律師許峰對21世紀網坦言。

對比洋品牌在華的雙重標準,中國標準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以乳品行業為例,三聚氰胺事件後,圍繞中國乳品標準的爭議在不斷發酵,2010年出台的生乳新國標被批倒退25年,其中菌落總數放寬四倍後,是美國、歐盟標準的20倍,生乳蛋白質含量也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標準。

乳品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品標準創全球最差標準,標準制定被伊利、蒙牛等大企業所左右。

洋奶粉在國內超市售價頻頻上漲,但品牌數量爆髮式增長,同時也催熱了洋奶粉代購市場。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2011年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65億元,奶粉是主要代購領域。

海關總署2011年3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八成以上的國內消費者認為,國外奶粉質量優於國內奶粉。

除了乳品國標,還有食品安全、電梯生產、汽車工業、住房安全等等國標落後於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標準的落後,部分國貨粗製濫造,客觀推動了國人對于洋品牌的追逐,甚至是盲目輕信,讓部分跨國公司變得「傲慢」。落後的行業標準綁架了行業,政府的「寬容」讓部分中國製造的質量向下發展,最後損害的消費者、企業的利益和政府公信力。(21世紀網 戰瑞琬 [email protected]

媒體稱星巴克美式咖啡售價中國比美國貴75%
19 : qt(2571)@2012-11-04 14:41:07

中國咁多有錢的笨蛋, 要威要豪, 被人坤好正常
20 : teddycmh(30805)@2012-11-04 15:00:49

呢個係道德問題, 就算黎買野既人係死傻仔, 都唔應該差別待遇賣D次貨俾人
21 : qt(2571)@2012-11-04 15:05:22

20樓提及
呢個係道德問題, 就算黎買野既人係死傻仔, 都唔應該差別待遇賣D次貨俾人


無奸不商嘛
大陸黑心食品.
外國一樣有過期食品照賣.

外國亦有黑心食品.
如落後/新興國家沒有法例監管, 咁就可以出口據爭議的食物, 如改變基因食品
甚至乎用錢擺平(賄賂方式)有關落後國家人體實驗的非法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56

我做爽報:中國人如何辨別「中國人」

1 : GS(14)@2012-11-05 23:32:1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news/20121105/149517
今年8月,我去了英國旅遊,因舉行奧運,當地人頭湧湧,最多的就是說國語的中國人,仿如返了深圳般。有一日,我與友人到劍橋遊覽,在入口有一個狹小的洗手間,是入劍橋的必經地。我與不同國籍的女士排在人龍中輪候。
忽然,有兩個說國語、胸前有國內旅行社貼紙的女遊客走進來,神態自若地站在一個外籍太太前插隊。外籍太太以英語指引二人要排在隊尾,但二人沒有反應,更以國語交談,說要裝作聽不懂。我忍不住以英語揭穿二人的惡行,更以國語要求二人排隊。
這時,二人目露兇光,罵我中國人不幫中國人。最後,二人在眾人的辱罵聲中敗走。臨走前,二人聽到我說廣東話後,恍然大悟地說:「原來是香港人,難怪幫外國人鬧中國人。」原來,在一部份「蠻不講理」的國內同胞中,與他們狼狽為奸就是中國人,揭穿惡行就是香港人。
讀者:加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51

inv168 特約: 現代中國人(mainland)擁有優厚之炒股潛質

1 : GS(14)@2012-12-08 22:03:34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a00e2bc48bcd06edb3f
文章由 manbo » 週五 12月 7日, 2012年 2:35 pm
這是經數十年,從小訓練而成的,我們香港人沒有這個條件,世上亦沒有其他地方有 . . . 待續


文章由 manbo » 週五 12月 7日, 2012年 3:27 pm
先唔講你問題住,佢地黎香港炒、外國炒又點?仲有播,曹操 D 咁嘅天才都係東漢末年 D 咁嘅政治還境壓出黎播!


文章由 manbo » 週五 12月 7日, 2012年 4:11 pm
從明末清初開始,人們生活在政治壓力之下,一道政令下來,又要想辦法應付,甚至終日惶惶,更甚者,還要揣摩上意,一句説話下來,除字面解釋外,當中可能還包含十層八層深層意義,你若只看表面,肯定死了九世,這個情況,直至文革達至巔峰;人們從小孩子開始,天天在鑽指令背後的意義,老實一點,鑽少了的,必定落後於人,能夠成功的,可能很年青便有名有利 . . .



文章由 ok » 週五 12月 7日, 2012年 4:26 pm
呢啲係小說幻想先存在的智慧,但現實睇吓在國際上對外的言論,低B夾無能,完全唔係個班,咁喜歡充的民族,我就唔信佢係扮死狗,乜大智若愚嘞。



文章由 manbo » 週六 12月 8日, 2012年 4:10 am
在股場內,必須要這種能力,才不至於落後於人,你幾時見過股神發盈喜才買一隻股票,這時只有終日忙着出出入入之經紀拼着大波動的風險來買 . .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