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縱橫電信界超過三十年,威寶總經理周鐘麒選在4G開戰前閃辭。三年來,他逐步縮小威寶虧損,妝點威寶後出嫁頂新,至此,周鐘麒沒有眷戀,決定退下崗位、準備嫁女兒去。 撰文‧顏雅娟、賴筱凡 在執照競標甫結束,台灣4G戰役即將開打之際,電信界再傳人事地震。繼台積電大將蔡力行接下中華電信董座、賴玹五辭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後,威寶電信總經理周鐘麒也選擇在此時,替三十多年的電信生涯畫下句點。 人事訊息公佈的四個小時後,傍晚六點,周鐘麒已在收拾辦公室,神色有幾分疲憊,「接下來,我要改當WYYM(意指無業遊民)的執行長啦!」馳騁電信界多年的他,首度對︽今週刊︾披露威寶出嫁頂新集團旗下台灣之星的心情,也談他三十多年的電信路,以及他對台灣電信產業的未來看法。 卸下台灣大的職務,二○一一年三月接下威寶總經理棒子後,周鐘麒接連推動威寶基地台升級、引進新款智慧型手機、推出新的預付卡服務,頗有重振威寶聲勢的味道。一三年初,各家電信大廠磨刀霍霍、練兵備戰4G,威寶內部也一樣,「其實,一開始我也是想做4G,不然威寶的生命就結束了。」這是周鐘麒第一次鬆口談起威寶決定不標4G執照,感慨盡在話中。 無奈的是,過去十年,金仁寶集團投資威寶虧損達三四四億元,再往下做4G,勢必得再擴大投資。大股東掂了掂口袋深度,一三年七月,威寶決議不標4G執照,等於把威寶的生命終止線畫了出來,因為威寶手上的3G執照,在一八年到期後,便會停止服務。 三年威寶路︾鐵腕改革 徹底打破僵固體質 直到一三年九月,4G執照進入密室競標後,各方買主紛紛找上擁有一萬座基地台、一八○萬3G用戶數的威寶電信,「老實說,每家我們都接觸過。」周鐘麒透露,一開始威寶也不是台灣之星的首選,但雙方談了一遍、兩遍、三遍,最後越看越對眼,才讓這起合作拍板定案。 周鐘麒選在此時離去,雖然尚未達成讓威寶轉虧為盈的目標,但他成功替威寶找到新買主,周鐘麒的功勞自然能記上一筆;也難怪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力邀他出任顧問,展現愛才的一面。 替威寶找到新出路後,儘管周鐘麒嘴上說著:「讓更有能力的人領導威寶,絕對是威寶的福氣。」但不捨全寫在臉上。 當時威寶一年動輒虧損數十億元,周鐘麒選在職業生涯顛峰處,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以五十八歲「高齡」接任威寶總經理。 此後,外界唱衰的聲音從沒停過,周鐘麒直言不諱,從台灣大轉戰威寶,從來都不是為了錢,「想一想,能在自己六十歲以前,有個地方可以重新開始做些事,也滿不錯的。」進入威寶後,「當時每個人(威寶各主管)都對我說沒問題,但沒問題為什麼會虧錢?」周鐘麒發現威寶的士氣很低迷,說穿了就是一個字「悶」,為了揪出威寶的問題,周鐘麒連續幾個月都「下鄉巡迴」,逐一與威寶的基層同仁溝通。 有一次,周鐘麒與威寶負責工務的員工開會,會後,四位基層員工鼓起勇氣,主動向周鐘麒反映問題,周鐘麒才發現,待處理的公文一進總部就如石沉大海。為了徹底解決問題,周鐘麒定下鐵律,要求所有公文在每位主管手上停留時間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結果,一夕之間公文全來到我的桌上,換我的桌上堆滿公文,晚上還得把公文抱回家看。」說到這,周鐘麒忍不住笑了。 企業改革畢竟不是貼壁紙,無法立即見效,得從基本功開始練起。從門市海報張貼位置、到門市人員何時奉茶,周鐘麒每個細節都要盯,週末外出也不得閒,因為他每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威寶店面。「那時最害怕遇到下雨天。」因為店面設定招牌燈要到晚上六點才亮,但下雨天黑得快,門市人員卻謹守六點才開燈的原則,僵固作法一度讓周鐘麒很生氣,電話直接打回總部,要負責主管馬上處理。 初期,有主管會對他說,「現在的威寶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聽到這樣的說法,周鐘麒沒有半點開心,反而下令,誰再讓他聽到這句話,隔天就不用來上班了。 積沙成塔的體質調整,讓威寶的虧損逐步縮小,從他上任第一年的六十九.八億元,第二年縮小至四十一.一九億元,去年威寶前三季虧損只剩二十六.一八億元,威寶體質轉好的證明,直接反映在財報上。即便如此,威寶仍舊逃不了連年虧損的窘境,周鐘麒開玩笑地說,「每次開董事會前,我都是財報與辭呈一起遞。」雖是玩笑話,但背後承受的虧損壓力可想而知。 三十年電信路︾雄心未熄 其人壁立千仞其心海納百川三十多年電信路走來,如今看台灣4G發展,其實周鐘麒還是有很多想法。「以前3G都掌握在三大手上,小電信商很難有空間。現在4G有更多玩家,勢必會更競爭,結盟之後或許還有一些機會。」就連他看中華電信新董座空降,都直言,「台灣電信商太保守,尤其是中華電信,只看台灣市場,應像新加坡電信走出去,市場更大!」若蔡力行能到中華電信,被視為有利於提升中華電信競爭力,也幫助中華電信走出去。 宣佈辭退的這天,周鐘麒很感性,他還記得,二十三年前第一次坐上總經理位置時,父親送給他十六個字:「壁立千仞, 無慾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時年輕不懂其中涵義,如今銘記在心,還寫在給威寶員工的最後一封信上。 專訪最後,周鐘麒感慨萬分,「天下之大,從李大程(台灣之星總經理、台灣大前副董事長)到張孝威(TVBS董事長、台灣大前總經理),從上馬打天下到下馬治天下,電信產業代有人才出。」如今退下崗位,周鐘麒用三十年青春,換得台灣電信史的一頁,也算值得。 周鐘麒 出生:1953年 經歷:威寶電信總經理、台灣大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富洋媒體科技執行長學歷: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數學碩士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
八零後紛紛步入而立之年,正是處於積蓄精力、充分發揮才能的時期,很多人事業漸入佳境,逐步成為企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NBER的科學研究報告告訴人們:
三十多歲才是人生中最具創造力的時候。
美國經濟研究機構NBER發表Benjamin Jones 、Bruce A. Weinberg、E. J. Reedy的研究論文,文章比較了偉大的發明家和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事業巔峰期,他們發現,
35歲以後是一個人發揮才能的最佳時期。
讓我們先來看看LCD Soundsystem樂隊前主唱James Murphy的人生故事。Murphy認為,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發生在21歲那年。當年,他拒絕了一份情景喜劇的編劇工作。
這部喜劇正是《宋飛正傳》(Seinfeld)。它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劇集」,獲獎無數,連播近10年之久。
在那之後,James Murphy的人生道路曲折蹣跚。他先是去看大門,然後做了DJ。終於,在不那麼年輕的35歲時,他主唱的LCD Soundsystem 樂隊總算發了第一張唱片。
與流行音樂同行相比,Murphy顯然屬於大器晚成。不過,放眼全社會,但凡在事業上有所突破的群體中,Murphy的人生經歷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了。
圖 1:20世紀偉大發明家和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分佈圖
下圖是縱觀20世紀,抽樣群體達到事業巔峰的時間段。可以看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越來越晚,部分是因為年代越靠後,人需要學習的知識就越多。
圖 2 :以1935年和1965年為兩個時間節點,將20世紀劃分為三段,各個階段中抽樣群體達到事業高峰的年齡
而且,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群體當中,那些擅長抽象思維的人,事業巔峰大體上比需要深厚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來得早。
例如,在藝術或者物理學領域有所成就的人,就比歷史學或者醫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小。另外一項研究發現,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平均得獎年齡為36歲,而化學獎獲得者的平均得獎年齡則為39歲,醫學獎獲得者則推遲到了41歲。
那麼,為什麼是35歲之後呢?最為明顯的因素就是教育:科學家們從5歲到18歲期間都在讀書,18歲到30歲左右拿到學位。然後再經過幾年工作的歷練,接下來,你就發現了以往未曾被發掘的東西!
與此同時,在大齡階段取得科學上的突破就不那麼常見了,因為當年齡增長的時候,人們耗費在學習上的時間就會變少,技能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該報告還發現,
與那些必須依賴前輩們的實驗和結論來得出研究成果的經驗派科學家相比,基於思考方式創新的理論派科學家達到事業巔峰的年齡更小,大概會比前者早4.6年左右。
圖 3:理論派和經驗派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生命週期中創造力的差異
這種現象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理論派科學家無需等待一堆實驗和研究成果;其次,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理論派的研究領域較新,這使得他們有機會發現前輩們還沒有發現的東西。
NBER文章對此解釋稱,
大多數重要的概念性理論通常都會徹底擺脫既有模式。在最初接觸到一個新的理論,且在它被廣泛接納吸收之前,馬上就能識別和鼓勵這種創新思維和新理論的能力可能是非常偉大的。
不過,有證據表明,天賦完全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 例如,美國著名詩人Robert Frost和William Carlos Williams超過40%的最好的詩歌都是在他們50歲以後寫成的,而保羅·塞尚最為名貴的畫作甚至是在他死的那一年誕生的。
當一個經驗豐富的人用全新的視角發現了新的問題,天賦似乎就開始熠熠生輝。
可轉債概述
可轉債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具備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的固定收益,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的收益。
可轉債包含以下幾個特徵
1、債券特徵
可轉債每年承諾付息,到期後發行公司會在面值之上進行贖回。
通常可轉債的利率遠低於純債利率,這是可轉債投資者為了獲取期權屬性所付出的代價。
2、股權特徵
每個可轉債都會約定一個轉股價,投資者能夠按照約定的轉股價格,將可轉債轉換成股票,以分享股票上漲的收益。
例如A公司發行A轉債,面值100元,轉股價為5元,那麼持有人可以將100元面值的A轉債,轉換成20股A股票,假設A股票從5元上漲到10元,則A轉債持有人將1張A轉債轉股後賣出,即可獲得200元,當可轉債處於轉股期時,持有人可隨時轉股,所以A轉債的定價也會和股票保持一致,價格會在200元左右。這樣以100元價格買入可轉債的投資者,將獲得100%的收益率,遠遠超過可轉債所約定的債券收益。
3、衍生期權
可轉債有以下幾種衍生期權。
1)下調轉股價的權利
當可轉債的正股長期低於轉股價約定的幅度時,可以對轉股價做下調,以中行轉債為例,在發行的募集說明書中對轉股價格修正條款有如下規定
在存續期間,當該公司A股股票任意連續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格85%的情況,該公司董事會有權提出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方案並提交該公司股東大會表決。
正是基於這樣的條款,由於2012年中國銀行的股票價格連續15個交易日低於中行轉債轉股價的85%,即2.92元,所以中國銀行在2013年初提出下調轉股價的方案並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並與2013年3月26日將轉股價從3.44元下調到2.99元。
當轉股價格下調後,相當於同樣100元面值的1張可轉債,能夠換到股票更多了,這相當於增加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所以可轉債在熊市中,反而可能因轉股價下調提高了其內在價值。
另外,可轉債的正股分紅、送股、配股、可轉債的價格都能夠相應下調。
2)提前贖回的權利
為了保護發行人的利益,可轉債一般都具有提前贖回條款,下面是2007發行的南山轉債中的提前贖回條款。
在本期可轉債轉股期內,如果公司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公司有權按照債券面值103%(含當期計息年度利息)的贖回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債。任一計息年度該公司在贖回條件首次滿足後可以進行贖回,首次不實施贖回的,該計息年度不應再行使贖回權。
相應的,由於南山鋁業價格持續高漲,南山轉債發行人於2009年8月11日公告:董事會於通過《關於行使「南山轉債」提前贖回條款的議案》:根據贖回條款的約定,公司A股股票自09年7月14日至8月10日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8.42元/股)的130%(含130%),已觸發可轉債的提前贖回條款。經公司董事會全體董事審議,決定行使「南山轉債」的提前贖回權,全部贖回截至贖回日尚未轉股的「南山轉債」。
行使提前贖回權後,會強迫可轉債的持有人將轉債轉換成上市公司的股票。由於中國的上市公司都有將規模做大的衝動,所以大部分發行可轉債的公司,都會想一切辦法讓可轉債提前轉換為股票,因為這樣就將債券融資轉換成股權融資,實現了公司規模的擴張。所以A股市場上大多數可轉債,都會在130元以上轉股收場。
3)回售的權利
為了保護可轉債投資者的利益,很多可轉債都設置了回售的條款,下面是中海轉債的贖回條款:
在本次可轉債最後兩個計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於當期轉股價的70%時,債券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按債券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
有了回售的權利的話,當公司股票價格滿足回售條款時,發行人將面臨兩個選擇,第一種選擇是遵守回售條款,投資者以回售價將可轉債回售給發行人。由於回售價通常高於可轉債的面值,所以很多時候回售價格會是熊市中可轉債的保底價格。第二種選擇是在回售條款滿足以前下調轉股價,這樣能增加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
可轉債的估值
可轉債由於兼顧股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所以要從多個角度對可轉債進行估值,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指標。
債券收益率
是指投資者持有可轉債到期,發行人按照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的到期贖回價贖回可轉債,投資者能夠獲得的投資回報率。
債券收益率是衡量可轉債防禦性的重要指標,可轉債的債券收益率越接近相同年限的純債,則可轉債的防禦性越好,下跌空間也越小。通常而言,基於相同期限純債利率,可以倒推出可轉債的債券底。
債券收益率為正的可轉債,說明持有到期也不會虧錢,屬於債性偏強的可轉債,債券收益為負的可轉債,說明持有到期不轉股就會虧錢,屬於債性偏弱的可轉債。
回售收益率
是指投資者持有可轉債到允許回售的時間,如果股價滿足回售條款,投資者將可轉債以回售價格賣給發行人獲得的投資回報率。
回售收益率也是衡量可轉債防禦性的重要指標,因為回售收益率越高,說明因股價下跌導致可轉債回售給發行人獲得的投資回報率也越高,雖然到了回售期並不一定能滿足回售條件,但也封死了可轉債對應正股的下跌空間,或者說到達回售期後,如果可轉債價格還低於回售價的話,此時即使正股下跌,對投資者也是有利的,這相比持有可轉債到期贖回,又多了一層防護甲。
轉股溢價率
是指投資者將可轉債A轉換成股票A後,其成本相比股票A的市場價格高估的幅度。通常情況下,當可轉債進入轉股期(允許轉股)後,轉股溢價率都不會小於0(折價),這是因為如果出現折價的話,投資者可以將轉債A轉換成股票A,然後在市場中賣出,獲取套利收益。當套利的人足夠多的時候,就會抬高轉債A的價格,壓低股票A的價格,最終使得轉股溢價率大於0.
轉股溢價率越小,說明可轉債的進攻性越好,例如轉債A的轉股溢價為0,則說明如果股票A漲10%,轉債A也能對應漲10%。轉股溢價越大,說明可轉債的進攻性越差,例如轉債A的轉股溢價為100%,那麼很可能股票A的價格都漲了50%,而轉債A的價格仍然紋絲不動。
正股波動率
正股波動率是指可轉債對應正股歷史上的波動情況。如果轉債A對應的股票A,一年內的最低點是5元,而最高點是10元,說明該股票波動性較大,波動率達到100%,如果一年內的最低點是5元,但最高點只有5.5元,說明該股票波動性較小,波動率只有10%。
由於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雙重特徵,正股波動性越大,對可轉債持有者越有利。這是因為股票波動性大,有可能是向上波動,也可能是向下波動,如果可轉債價格是向上波動,則投資者可以兌現期權的收益,幅度越大,期權收益越高,如果可轉債價格向下波動,則投資者可以兌現債權的收益,即使股票大幅下跌,投資者的債性回報率仍然能夠保證,也就是說,正股波動越大,相當於提供給可轉債投資者的賭注也越大,而這個賭注,贏了歸投資者,輸了不需要賠錢,那當然是賭注越大越好了。反之,如果正股波動性很小,則依靠可轉債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也越小。
可轉債歷史業績
圖5-5是中證轉債指數從2004年到2014年的K線圖,中證轉債指數從2004年的115點上漲到2013年的278點,漲142%;同期上證指數從1492點上漲到2115點,漲42%,中證轉債指數跑贏上證指數。
圖5-5 中證轉債指數K線圖(2004年至2014年)
我們按年比較中證轉債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相對關係,如表5-4所示,下面將中證轉債指數的走勢分為以下幾個週期。
表5-4中證轉債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對比
年份 | 上證漲幅 | 滬深300漲幅 | 中證轉債指數漲幅 | 封基/上證相對漲幅 | 封基/滬深300相對漲幅 |
2004 | -15.40% | - | 1.03% | 18.03% | - |
2005 | -8.33% | - | 5.56% | 19.13% | |
2006 | 130.43% | 121.02% | 37.69% | -40.21% | -37.70% |
2007 | 96.66% | 161.55% | 103.13% | 3.29% | -22.33% |
2008 | -65.39% | -65.95% | -32.35% | 95.46% | 98.68% |
2009 | 79.98% | 96.71% | 42.63% | -20.75% | -27.49% |
2010 | -14.31% | -12.51% | -6.33% | 9.31% | 7.06% |
2011 | -21.68% | -25.01% | -12.77% | 11.38% | 16.32% |
2012 | 3.17% | 7.55% | 4.11% | 0.91% | -3.2% |
2013 | -7.40% | -8.70% | -1.42% | 6.46% | 7.97% |
總計 | 42% | 130.30% | 142% | 70.42% | 5.08% |
1、牛市行情
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是牛市,這三年中證轉債指數嚴重跑輸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僅2007年險勝上證指數)。這是因為可轉債如果想獲得超額收益,必須依賴股市的上漲,而可轉債的轉股溢價存在,是的可轉債的漲幅必定跑輸對應的正股漲幅,這也導致了可轉債在牛市中跑不贏大盤。
2、熊市行情
2008年和2011年是熊市,這兩年中證轉債指數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這說明可轉債有很好的安全性,因為當股市大幅下跌的時候,可轉債的債性將會很好的保護投資者,當股價大幅下跌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將可轉債當成普通債券賺取利息。
從2004年到2013年,可轉債在穿越牛熊週期後,戰勝了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但是優勢並不大,長期持有可轉債的復合收益率並不高,但業績波動較小,適合於保守的低風險投資者。
可轉債投資的策略
可轉債投資有以下幾種策略
以債券收益率為核心的飛鏢策略
選擇債券收益率高的可轉債品種,例如2013年12月的南山轉債、中海轉債、博匯轉債等,他們的債券回報率都超過5%,接近同期限純債的投資回報率。但是這些品種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轉股溢價率高,所以進攻性較弱。
持有債券收益率高的可轉債,可以一邊安心吃利息,一邊等待正股突發暴漲的機會,如果遇上了,就獲取超額收益,即使遇不上,持有到期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飛鏢策略適合用投資者的防禦性倉位,可以部分替代純債券的功能,不過也要小心可轉債的信用風險對債性可轉債造成的價格衝擊。
2、以下調轉股價和波動性為核心的博弈策略
可轉債下調轉股價對於投資者而言是極大的利好,能夠增加可轉債的進攻性,但下調轉股價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正股下跌的幅度要足夠大,並滿足下調轉股價的條件,通常波動性越大的股票,越容易實現下調轉股價的條件。
下調後的轉股價不能低於公司的淨資產,那麼轉股價跌破淨資產的可轉債,就沒有下調的餘地。
公司有很強的融資需求,不希望到期贖回可轉債,而希望提前轉股。
滿足第一個條件的,通常是小盤股,因為中國股市中,小盤股的波動性要大大高於大盤股。滿足第二個條件的,必須是高PB的股票,因為PB低的話,股價跌破淨資產,就會對下調轉股價造成困難。滿足第三個條件的,通常是想做大又缺錢的公司。
所以,以下調轉股價和波動性為核心的博弈策略,就是尋找缺錢的小盤高PB轉債。
3、以增加安全性為目的的正股替代策略
有一部分可轉債,轉股溢價一直很低,甚至接近0,如果投資者看好該轉債對應的正股,可以選擇通過該轉債來代替投資,
以工行轉債為例。2013年工行轉債始終處於0溢價,看好工商銀行股票的人,可以選擇購買工行轉債作為替代,下面說說工行轉債替代的優勢。
工行轉債有保底,如果工商銀行股票大幅下跌,並跌破轉股價很多,工行轉債由於債券收益率的支持,跌幅會小於工商銀行股票。
當工商銀行正股派息後,可轉債的轉股價格會相應下調,也就是說工行轉債能夠分享工商銀行的派息所得,並且還節約了一筆利息稅。
工行轉債每年還有額外的一筆債券利息。
工行轉債可以通過正回購融資,具體方法後面會詳細描述。
所以,持有轉股溢價接近0的可轉債,對正股有很強的替代作用。
本書《低風險投資之路》預計於2014年4月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封閉式基金概述
所謂做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的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限定了基金單位的發行總額,在籌足總額後,基金即宣告成立並進行封閉,並在一定時期內不再接受投資者新的投資(申購),但也不允許投資者撤資(贖回)。
基金單位的流通採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辦法,投資者日後買賣基金單位,都必須通過券商在二級市場上進行競價交易,由於投資者無法按基金淨值進行申購和贖回,因此交易價格會受到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並偏離其基金淨資產值。
1999年6月以前,我國的封閉式基金處於起步的階段,在新股申購方面具有優惠政策,當時的市場以炒作為主,封閉式基金單價較低,很容易被炒作而溢價,所以高溢價是那個時候封閉式基金的特徵。
1999年到2002年,隨著封閉式基金的不斷上市,市場炒作的現象有所緩解,另外封閉式基金在新股申購方面的特權被取消,所以不再受到追捧,交易價格也逐漸從溢價變成了折價交易,由於封閉式基金全部折價交易,到2002年9月,再沒有新的封閉式基金能夠在市場上順利發行。
2002年以後,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不斷上升,到2004年平均折價率突破30%,並於2005年下半年到達50%的高峰,並一直持續到2006年10月初。
2006年10月後,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從最高峰50%左右開始下降,並隨著到期日的不斷臨近,封閉式基金的整體折價率也不斷縮小。
封閉式基金折價原因探討
封閉式基金長期處於折價狀態,並不是中國A股市場所特有的現象,美國、中國台灣都出現過封閉式基金折價的現象,被稱為「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
就中國A股市場封閉式基金折價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基金公司主要在發行期對封閉式基金進行宣傳,當發行成功後,由於基金規模不再變化,基金公司也不需要再繼續營銷,尤其是2002年以後,基金公司不再發行封閉式基金,而是大力發行和宣傳開放式基金,這導致絕大多數基金投資者僅知道開放式基金,而不知道封閉式基金,參與的人少了,導致封閉式基金缺乏買家,因此產生了高折價。
由於同一家基金公司既存在封閉式基金,也存在開放式基金,由於開放式基金做好了能吸引更多資金申購,而封閉式基金的規模保持不變,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發,會將更多的資源向開放式基金傾斜,例如將能力更強的基金經理分配給開放式基金。當同一個基金旗下封閉式基金在一段時間內跑輸開放式基金時,持有人會懷疑封閉式基金給開放式基金做托,高價接盤同門開放式基金的股票,這樣的懷疑理論,嚴重打擊了封閉式基金投資者的心態,因此產生了高折價。
但是實際上通過比較,封閉式基金淨值的增長並不遜色於開放式基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嚴重。一方面國內對基金行業的監管非常嚴格,基金管理人沒有必要以身試法;另一方面基金並不是業績越好規模就增長越快,投資者普遍有一個投資誤區,就是賺了錢見好就收,虧了錢不肯割肉,這導致開放式基金業績出眾的,反而贖回比申購的更多,所以基金管理人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刻意提升開放式基金的業績。
另外由於封閉式基金封閉操作,資產管理更加容易,所以其平均業績相比於開放式基金混合型的業績,甚至更加優秀,部分優秀的封閉式基金,例如基金興華、基金泰和等,更是大幅跑贏大盤指數。
由於封閉式基金投資者只能通過二級市場交易來變現,當場內投資者想退出時,必須找到其他投資者接盤才行,由於瞭解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很少,所以二級市場交易時必須通過一定的折價,才能吸引敏銳的低風險投資套利者參與,流動性折價也是封閉式基金折價的一個原因。
封閉式基金歷史業績
由於封閉式基金高折價現象(高峰到達50%),造成了封閉式基金的巨大投資價值。圖5-6是深圳封閉式基金(399305)從2005年低點到2013年底的K線圖,整個週期下來,399305相對於2005年低點,從640點上漲到4941點,漲672%;同期上證指數相對於2005年低點,從998點上漲到2101點,漲111%,封閉式基金遠遠跑贏上證指數。
圖5-6 深圳封閉式基金(399305)指數K線圖
2005年1月日至2013年12月27日
我們按年比較深圳封閉式基金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相對關係,如表5-5所示,下面將封閉式基金的走勢分為以下幾個週期。
表5-5 封閉基金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對比
年份 | 上證漲幅 | 滬深300漲幅 | 深圳基金指數漲幅 | 封基/上證相對漲幅 | 封基/滬深300相對漲幅 |
2005 | -8.33% | - | 0.11% | 9.21% | - |
2006 | 130.43% | 121.02% | 158.72% | 12.28% | 17.06% |
2007 | 96.66% | 161.55% | 149.16% | 26.70% | -4.74% |
2008 | -65.39% | -65.95% | -47.24% | 52.44% | 54.95% |
2009 | 79.98% | 96.71% | 79.74% | -0.13% | -8.63% |
2010 | -14.31% | -12.51% | 19.82% | 39.83% | 36.95% |
2011 | -21.68% | -25.01% | -24.43% | -3.51% | 0.77% |
2012 | 3.17% | 7.55% | 6.86% | 3.58% | -0.64% |
2013 | -7.40% | -8.70% | 8.18% | 16.83% | 18.49% |
總計 | 66.00% | 130.30% | 672.00% | 365.06% | 235.21% |
1、2005年-2007年大牛市
399305指數從640點漲到5404點,最大漲幅744%,而上證指數從998點上漲到6124點,最大漲幅513%,封閉式基金在牛市中跑贏了上證指數,也跑贏了滬深300指數。雖然2007年封閉式基金指數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但是由於2007封閉式基金做了大比例的分紅,如果將封閉式基金的分紅再投,則收益率更高,實際收益率要超過滬深300的漲幅。
2、2008年大熊市
封閉式基金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超過50%,這說明封閉式基金在熊市中的表現遠遠強於大盤。
3、2009年至2013年的震盪市
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在2009年大幅反彈後,後面4年逐年回落,但是封閉式基金依然保持強勢,2009年封閉式基金小幅跑輸滬深300指數,2011年和2012年基本跑平滬深300指數,但是2010年和2013年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最終依然戰勝了滬深300指數
從2005年初到2013年底,封閉式基金在穿越牛熊週期後,完勝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並且體現出了牛市不弱於大盤,熊市和平衡市大幅戰勝大盤的特性,所以是非常好的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在我的財務自由之路上,最初的資金積累就是依靠2005年至2007年的封閉式基金大牛市實現的。
封閉式基金的估值
封閉式基金的估值主要依據淨值、折價、到期時間等因素,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指標。
淨值預測
封閉式基金的淨值的公佈方式,與開放式基金是不同的。開放式基金每天晚上都會公佈淨值,而封閉式基金只有每週末才會公佈淨值。
投資封閉式基金,必需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其淨值進行預測。通常封閉式基金在季報中會公佈其10大重倉股和行業投資組合,封閉式基金的半年報和年報,會公佈其所有股份的持倉,所以可以依據這些公開的信息,通過計算機程序來對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進行實時的預測。
當然,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有能力寫計算機程序來預測封閉式基金的淨值,不過部分網站提供封閉式基金淨值預測的實時數據,投資者可以參考。
由於基金經理會對倉位進行調整,基金季報的投資組合一定不同於基金當前的投資組合,所以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預測,一定會與實際淨值有偏差,甚至偏差較大。
還有一種方法對於封閉式基金的淨值做預估,叫做影子基金預測法。由於大多數基金公司,相同風格的基金,在投資組合的選擇上通常會同進同退,所以可以找到同一家基金公司內與目標封閉式基金投資風格一致的開放式基金,我們稱這個開放式基金為封閉式基金的影子基金,通過影子基金每日淨值的變化情況,來估算封閉式基金的淨值變化情況。
投資者對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預測的越準確,則越能夠找到短期內相對價值低估的封閉式基金。
折價率
折價率=1-基金價格/基金預測淨值,是衡量封閉式基金價格低估程度的指標。折價率越高,說明該基金打折銷售的幅度越大。但通常來講,封閉式基金做為一個板塊,其折價率保持同向波動,要麼同時擴大,要麼同時縮小。
剩餘年限
剩餘年限=封閉式基金約定到期日-當期日期,是衡量封閉式基金折價何時歸零的指標。由於封閉式基金的封閉期結束後,通常轉換為開放式基金,那麼隨著封閉式基金到期時間的臨近,其折價率就會不斷縮小,當封閉式基金到期封轉開後,基金持有人可以選擇按淨值贖回,相當於折價率歸零。
年化折價率
年化折價率=折價率/剩餘年限,是衡量封閉式基金折價回歸速度的指標。例如同樣是20%的折價率,如果剩餘年限是2年,意味著平均每年有10%折價的縮小,但如果剩餘年限是4年,則意味著平均每年只有5%折價的縮小。
5、分紅率
分紅率=基金可分配紅利/基金價格。封閉式基金合同會約定,基金淨值大於1的部分,如果利潤已經兌現,必須將其中90%或以上部分通過紅利分配給基金持有人。
封閉式基金的分紅能夠提高其折價率,為投資者帶來額外的收益。我們假設一支封閉式基金的淨值是2元,價格是1.5元,那麼該基金的折價率是1-1.5/2=25%。如果該封閉式基金分紅1元,淨值和價格分別進行除權,淨值變成1,價格變成0.5(投資者拿回1元分紅),則折價率變成1-0.5/1=50%,折價率大幅提高了。
分紅提升封閉式基金的價值,是因為分紅部分相當於直接將淨值返回給持有人(沒有折價),那麼必然導致剩餘的淨值折價率提升,所以有分紅預期的封閉式基金,相比沒有分紅預期的封閉式基金,折價率也會低一些。
封閉式基金的估投資策略
封閉式基金投資有三種策略
以封閉式基金業績為核心的長期投資策略
通常而言,封閉式基金作為一個整體,低估程度不會相差太大,那麼長期看淨值的增長,會對封閉式基金的價格產生決定性影響。從2000年到2013年,業績優異的封閉式基金,淨值增長甚至是業績較差封閉式基金的3倍。
那麼如何尋找牛基呢?通常考慮下面幾個因素,第一是基金公司的品牌,大牌基金公司投研能力更強,如果一個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整體優異,那麼其旗下的封閉式基金也是可以信賴的;第二是基金公司持有該封閉式基金的份額比例,因為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基金的比例越高,說明越重視這支封閉式基金;最後是基金經理的能力,可以查看該基金經理的歷史成績,通常而言,歷史成績優異的基金經理更加可信賴。
對於封閉式基金的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的折價率反而不是特別重要,只要不是相差太過懸殊,就不需要改變自己投資的基金。
以封轉開為核心的套利策略
當封閉式基金臨近到期日時,基金管理人會組織基金持有人召開大會,審議並通過封閉式基金轉開放式基金的相關議項。
通常而言,封閉式基金到期前會有兩次停牌,第一次是在持有人大會召開前停牌,在封轉開議項通過後復牌;第二次是按照封轉開擴募合同規定停牌,然後進行封轉開的資金擴募,當擴募結束後,基金會封閉運行一段時間,作為新資金的建倉期,然後新的開放式基金開放申購和贖回,老封閉式基金持有者可以按淨值贖回基金份額,完成封轉開的折價套利。
通常而言,第一次停牌的週期大約是1個月至2個月,基金的折價率不會有顯著的下降;第二次停牌的週期大約是2個月到4個月,由於停牌時間較長,通常停牌以前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還剩餘2%-4%。
由於封轉開停牌時間較長,中間又涉及擴募,所以淨值的變化很難預測,並不能保證每次封轉開套利都是賺錢的。當封轉開期間,基金的淨值下跌超過停牌前折價時,投資者可能虧錢,但如果基金淨值是上漲的,投資者可以獲得超過折價的收益率。
考慮到股票長期趨勢是上漲的,所以總體來講,封轉開期間淨值一定是漲多跌少,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封轉開的套利收益會大於停牌前的折價。
以基金淨值預測和年化收益率為核心的短期投資策略
由於封閉式基金短期的價格,受到短期淨值及年化收益率影響較大,短期內淨值上升較快,年化折價率較高的封閉式基金,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這種投資策略也被稱為換基策略,通過不斷在各種封閉式基金之間切換,來獲取超額的收益率。這種類型的投資通常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能力,第一是準確的淨值預測能力;第二是要實時盯盤,捕捉價格的變化;第三是資金量不能太大,否則封閉式基金流動性有限,衝擊成本會造成換基收益的下降。
由於換基收益從本質上講是封閉式基金持有人之間的博弈,存在換基超額收益的投資者,必然存在換基超額虧損的投資者,如果您的技術不佳,則不要嘗試頻繁的換基操作,記住一句話,「打牌的時候,如果您不知道誰是買單的傻瓜,那麼您就是!「
本書《低風險投資之路》預計於2014年4月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 ||||||
憑著一張投資檢核表,三十二歲的依米抓住基本面投資的三種轉折;大轉折做長線、中轉折做波段、小轉折就做短線,靈活操作讓他股市投資的獲利已超越薪資所得。 撰文‧謝富旭 晚上十點,哄完女兒睡覺後,依米(化名)鬆了一口氣;每天晚上十點至十二點,這短短的兩小時,是他「打工」的時間。雖然他稱之為打工,卻甘之如飴,因為這段時間也是他一整天最快樂的時光! 在這寶貴的兩個小時,依米從白天一介平凡的上班族,變成一位業餘的股票分析師。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下午,依米總是與五位同好開投資讀書會;他們約定,每次聚會每個人必須帶一檔「明牌」,並製成投影片向大家簡報。「也就是說,一場讀書會,就有五檔股票讓我在未來一個月好好鑽研,這是我晚上打工的內容!」依米笑著說。 股市打工 買房買車又有三百多萬投資依米舉一檔去年十一月自己在讀書會中提出的「明牌」──漢平為例。漢平是製造混音器的專業公司,業務單純,沒有複雜的轉投資;二○一三年前三季稅後EPS(每股純益)達一.九四元,一三年十月營收二.七四億元,當公佈十一月營收為二.六七億元時,依米通知讀書會成員,漢平出現了小轉折的套利空間。 依米的選股邏輯是:漢平一三年第三季單季稅後EPS是○.八八元,第三季單季營收為六.五八億元,十月與十一月營收合計五.四一億元;換言之,只要十二月營收達一.一七億元,第四季單季稅後EPS就可望達○.八八元,如果到兩億元,單季稅後EPS達一元以上的機會就很高。也就是說,只要漢平十二月營收維持十一月與十二月的平均水準,一三年整年稅後EPS將可輕易達到三元以上;以當時二十七元的價位,等於本益比低於十倍,豈不是有個本益比回歸十二倍正常水準的小轉折套利空間。 即知即行的依米隨即以二十七元價位,買進漢平十五張;買進不久,漢平股價在公佈十二月營收(二.四四億元)後,展開急升走勢,依米在三十五元處停利,獲利十多萬元。「哈哈,賺得比公司年終獎金還多!」依米說,抓這種營收成長尚未反映在獲利的小轉折,只適用像漢平這種業務單純、沒有繁雜轉投資的小型股。「每個月十日公佈營收後,我都會請券商寄一份營收總表給我,讓我一一挑選。其實花的時間並不多,因為我只看業績單純的小型股,針對年營收或月營收成長相對突出的公司。」這就是上班族依米在股市打工的經驗談。三十二歲的他,畢業於某國立大學企管系,目前在桃園八德市一家五金進出口公司擔任業務員,加上業績獎金,過去三年平均月薪約四萬二千至四萬五千元。依米的妻子也是上班族,每月兩人薪水合計不到八萬元。 然而,這個標準的小資家庭,不僅在四年前已在桃園市買房,愛車的依米如今已經換了三輛車。第一輛車開了三年就被偷了,還好有保險理賠;之後又換了一輛福特Focus;因女兒出生,去年把Focus賣掉,換了一輛總價九十五萬元的本田休旅車。「你可能認為我很敗家,事實上,三輛車的錢都是從股市賺來的,沒有花到本業賺的一毛錢;不然我才捨不得換車。」依米如是說。 大部分三十二歲的台灣年輕人,可能還為人生第一桶金奮鬥著,並且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一籌莫展,甚至連孩子都不敢生;然而,依米不僅已經買了房、生了孩子、換了第三部車,手邊還有三百五十多萬元的股票投資部位。 更難能可貴的是,過去兩年,依米在股市賺進的獲利,已超過薪資與年終獎金收入(六十多萬元),每年平均高達九十幾萬元。這個重要的財富分水嶺,讓他很有成就感,甚至不吝在自己的部落格分享他的投資歷程與方法。 組讀書會 同好報「明牌」交互辯論除了掌握「小轉折」的套利空間,依米也會尋找更長線的獲利機會。例如,上一次讀書會,有一位成員提出了裕融的簡報,就深深吸引他的注意。依米拿著該位成員準備的簡報檔興奮地說,「裕融國內的租車(格上)與車貸業務(裕隆集團所賣出的新車)今年應可望出現溫和成長,去年稅後EPS五.七元,可望繼續保持。令人期待的是,裕融正在爭取中國東風汽車的車貸,以及中國中古車車貸業務;這不得了,因為中國的車市規模是台灣的好幾十倍大,如果裕融中國新業務的審批拿到,我們認為裕融股價起碼破百元!」「你是在裕融審批拿到的情況下做這樣的預估,如果審批拿不到怎麼辦,連裕融自己也未對外宣稱,進軍中國車貸的新業務批文一定百分之百拿得到;而且什麼時候拿到也是問題,會不會五至十年後才拿到?」記者忍不住澆他冷水。 顯然,這個問題在依米的投資讀書會中已經被拿出來討論過了,他不假思索地說:「所以合理的買進價位很重要,即使審批遲遲拿不到,導致裕融中國新業務落空,但僅台灣的業務就足以支撐裕融每年五.五元以上的稅後EPS。再者,納智捷新車在台銷售量有持續增溫現象,加上裕融在台灣中古車車貸市場市佔率僅六.五%,還有頗大成長空間。照以往派發四元的配息,現在七十六元買進,等於以本益比十三.八倍買進,股息殖利率達五.二%,稱不上便宜,但也不致風險太高。我也把停損點設在六十八元,大概是跌一○%的位置上。」如同依米部落格的名稱──「投資的轉折.邏輯投資法」,他的投資哲學主要在於如何掌握一檔股票股價發動的轉折點。然而,這種投資思惟過程必須建立在專業的分析知識,與繁雜的資料蒐集上才有可能成功,而平凡上班族,下班後還要分攤家事、照顧幼小女兒的依米又是如何做到的? 「我很清楚光靠我一個人辦不到,所以我才需要結合眾人之力,利用大家的腦力與大家的時間,來減輕負擔。」「每個月我們討論時,常常氣氛會有點火爆,因為我鼓勵大家要對簡報者勇於提出質疑;不是有句話說真理愈辯愈明嗎?我們就是秉持這個精神來開投資讀書會。」抓住轉折 靠一檔股票賺八十多萬那麼,依米強調的「投資轉折」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投資邏輯又如何運行? 他解釋道:「所謂轉折,有分大轉折、中轉折與小轉折。上述裕融的例子,因為牽涉中國新業務的開拓,未來對公司影響相當重大,就被我視為是大轉折。」依米注意到友華,是因為去年四月二十三日,友華公告處分轉投資日本Nano Carrier二千股,扣除成本,獲利二.三六億元,貢獻稅後EPS高達二.七三元。而且,友華賣二千股後,還有六千股的Nano,豈不還有近七億元的獲利可認列!也就是說,股本才八.七億元的友華,Nano潛在投資收益就快逼近一個股本。 依米深入研究友華發現,該股過去三年稅後EPS約在二至三元,代理藥品與奶粉的業務堪稱穩定。以當時生技股動輒二十倍本益比的氛圍,加上友華去年第一季單季稅後EPS一.五九元,全年本業有機會獲利四元以上,股價起碼值八十元。「就算Nano Carrier的轉投資獲利本益比只有兩倍,近一個股本(稅後EPS十元)的轉投資獲利,起碼也將為友華股價額外增加二十元。「所以用這種邏輯思考,我認為當時股價六十元出頭的友華極有機會,而且就在未來一年內股價將漲至百元以上。」依米拿著總計二十五張友華股東會通知書愉快地說:「我在九十幾元出脫友華,加上配息,這檔股票讓我賺進了八十幾萬元(含息);也拜友華之賜,讓我換了一輛Honda SUV。」鎖定潤泰新 做大轉折操作潤泰新也屬於依米眼中的「大轉折」類型,他分析:「潤泰新未來兩年進入新建案入帳的高峰期,加上轉投資高鑫與南山人壽的認列,二○一四年預估稅後EPS約七元;營建業本益比通常給得較低,約在六至七倍,照這樣看,目前五十四元的潤泰新股價應該算合理。」然而,合理的表象下,依米卻有不一樣的思考。「潤泰新持有南山人壽二四%股權,持股張數高達二二九.七萬張,持股成本僅有八.三元;以目前南山人壽未上市價二十八元計算,潤泰新持股的南山股票潛在投資收益高達四五二億元,等於貢獻超過三個股本的水準。「我認為,潤泰新股價並未充分反映南山人壽的價值,就像十年前,潤泰新股價僅二十幾元,沒有充分反映大潤發轉投資價值,等三年或四年後,南山價值慢慢浮現,股價破百元也不是沒可能。」他說:「在股市打工,讓我接觸到不同的行業,懂得評價一家公司,學會如何與別人討論及分工合作,對我的本業幫助頗大;更別提股市打工幫我繳了房子頭期款、購車基金,甚至孩子的奶粉錢。」這個三十二歲的年輕人,似乎已經摸索出一種在工作與投資間保持平衡的生活態度了。 依米 出生:1982年 現職:五金進出口公司業務人員 學歷:大學企管系 根據3 種轉折 變換操作策略── 依米的轉折操作法與檢查項目 小轉折1.短線進出 邏輯:營收尚未反映在季報獲利的時間落差。 適合標的:營收項目單純,產品報價不會因現貨市場起起伏伏、轉投資單純的小型股。 檢查項目 1.每月10日營收公佈後,請下單券商寄送上市櫃公司營收總覽表,挑選年營收成長率或月營收成長率表現突出的小型股(剔除大型股、金融股)。 2.挑營收項目單純,產品價格沒有大幅波動風險的個股(剔除太陽能、面板、DRAM、原物料股)。 3.把前3季每股稅後EPS找出來。 4.用月營收及上一季的稅後淨利率推算下一季單季稅後EPS,得出四個季度的稅後EPS。 用股價除之,如本益比偏低(10倍以下),可伺機買進。 中轉折2.波段操作 邏輯:同類型股票的比價效應、產業環境改善的獲利提升、轉投資效應浮現。 適合標的:當時的強勢族群或熱門族群。 檢查項目 1. 鎖定過去一季股價表現強勢的族群,尋找落後補漲標的。 2. 找出強勢族群的3~5檔指標股,計算平均本益比。 3. 調出落後補漲標過去四季的稅後EPS,並計算其本益比。 4. 搜尋落後補漲標的新聞,查看有無題材性,如轉投資、新訂單、營收成長性等。 5. 推算落後補漲標的全年度稅後EPS及本益比,如果與同族群指標股差距頗大,可伺機買入。 大轉折3.長期投資 邏輯:有新市場、新產品、新商業模式、重大成功的轉投資。 適合標的:不限。 檢查項目 1. 從媒體報導找出具有新市場、新產品、新商業模式題材的個股。 2. 調出過去3年稅後EPS,以現在股價推算本益比;15倍以下列入追蹤名單。 3. 追蹤其營收狀況,連續3個月出現10%的月營收年成長率狀況,列入關注名單。 4. 推估來年稅後EPS,若預估來年本益比低於13倍,則可伺機買入。 小轉折實戰操作 漢平 1. 2013年前3季稅後EPS為1.94元,第3季單季稅後EPS為0.88元,第3季營收6.58億元。 2. 13年10月營收2.74億元,11月2.67億元,兩月合計5.41億元。 3. 假設12月營收1.1億元,第4季單季獲利將追平第3季。如果12月營收超過2億元,單季稅後EPS可望超過1元;2.5億~2.6億元的話,全年稅後EPS將輕易超過3元。 4. 27元買進,停利價設在35元。 中轉折實戰操作 友華生技 1.第1季稅後EPS已達1.59元,本業有轉佳之勢。 2.4月23日宣佈處分轉投資,對13年EPS貢獻2.73元,加計未處分部分,可貢獻8元EPS。 3. 生技展將於7月展開,生技股平均本益比可拉升至20倍以上。 設算本業13年每股只賺4元,股價即有80元價值;加上一個股本轉投資獲利,設算本益比僅2倍,將為股價額外增20元價值。 4. 62元買進,參與除息,97元賣出。 大轉折實戰操作 裕融 1.看本益比 去年稅後EPS估計5.7元、股價76元,本益比13.3倍屬合理。 2.預估EPS 今年台灣租車與新車貸款業務預估呈穩定成長, 稅後EPS挑戰6元。 3.觀察佈局 積極向中國申請東風汽車新車貸款業務, 同時佈局中國中古車車貸業務。 4. 評估前景 以裕隆集團在中國的經營,裕融在中國的經營成功機會不低。 如果成功打入中國市場,規模是台灣數倍大,將使營收與獲利增添強勁動能。 5.買進 76元買進,目標價設在150元。 |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註釋
上德:具有上乘品德的人,老子認為這是從「道」裡延伸出來的,符合自然本性的德。
下德:指的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德,老子認為這種德是人失去了上乘之德之後刻意創造出來用以調節人際關係的東西,並不符合自然本性。
前識者:能提前看見,有遠見。
翻譯
具有上乘德行的人並不以為自己有德,所以他才具有真正的德。具有下乘之德的人總是以為自己沒有失去德,正因為如此他自己實際上沒有德。具有上乘之德的人順其自然,並不刻意表現自己的德行(因為他認為這是自然而然、應該做的),具有下乘德行的人總是想有所作為,並刻意表現自己的德。上乘之仁有所作為,但並不表現自己的仁;具有上乘之義的人有所作為,同時有意表現自己的義;上乘之禮的人有所作為,當他得不到回應時,便會甩起袖子伸出胳膊來強迫別人服從。所以喪失了道之後就會流於德,喪失了德之後就會流於仁,喪失了仁之後就會流於義,喪失了義之後就會流於禮。而禮的出現,正是因為人們天性的忠信不足,因此禮是禍亂的開始。所謂有遠見,乃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大丈夫應立足於惇厚而避免淺薄,追求樸實,摒棄虛華。因此要摒棄虛華而淺薄的禮,追求樸素而惇厚的道和德。
理解
老子認為最高的德行根據的是道,而道是不居功的、無為的。因此他根據這兩條把德、仁、義、禮排了個順序。很不幸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且他的徒子徒孫自漢武帝之後就掌握了中國的話語權,所以老子這一章歷來是被人詬病的一章。但老子說的僅僅是一個客觀的事實,道被人拋棄之後人們會尊崇仁(孔子的核心思想),當仁也被拋棄的時候人們會尊崇義(孟子干的就是這事),當義也不起作用的時候人們就會尊崇禮(荀子強調的就是禮),當然老子還沒有說完,當禮不起作用的時候就只有法了,荀子的弟子韓非子強調的就是法。這本身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現象,這就好像是說人活的時間長了會變老一樣。
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並不是刻意批判禮儀,並不是說主張人們不遵守禮儀,他反對和批判的是那些只做表面文章而忽略了根本——道——的行為。更不必說很多人表面上遵守禮儀,實際上卻做著大奸大惡之事。至於老子為什麼批判「前識者」,這一點我還是沒想明白。
「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這一句也是《道德經》裡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實在是一句可以奉為行為的準則的話。老子認為與其做些表面功夫,最重要的還是追求根本、保持樸實無華的狀態。
原文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之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涖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註釋
美:自以為了不起的意思。
涖:參加,到場。
翻譯
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誰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接近它。君子平時的居處以左為貴,但是用兵作戰的時候則以右邊為貴。兵器這種不吉利的東西,不是君子所用的啊,君子在迫不得已的時候運用它,淡然處之,即使作戰戰勝了,也不把它當做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那種因為作戰得勝而洋洋得意的人,是以殺人為樂啊。以殺人為樂事的人,在天下做事是不會成功的。吉慶的事,以左邊為尊貴,凶喪的事以右邊為尊貴。偏將軍居於左邊,而上將軍居於右邊,這也就是說,人們是將作戰當作喪禮來對待的。戰爭中殺人眾多,應當以悲痛的心情去參加,戰爭勝利了,也要以喪禮的方式來對待。
理解
歷史上那些窮兵黷武的好戰分子莫不是以自我的毀滅而結束,希特勒,日本軍國主義都是如此。拿破崙因為他的顯赫戰績被視作法國的英雄,但在那一代法國人的心裡,拿破崙其實是他們心中的痛,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有親人死於戰爭。沒經歷過戰爭的人往往容易被歷史人物顯赫的戰功所吸引,但卻忽視了戰爭的殘酷和對整個社會造成的傷害。
原文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註釋
朴:樸質,這裡指的就是道。
臣:使之臣服,可以理解為支配的意思。
制:裁,分割。
翻譯
「道」永遠是無名的,「朴」雖然小,但是天下卻沒有什麼能支配它。候王如果能夠依道而行,天下之人就會自動的服從。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相合時,就會降下甘露,人們沒有命令但是雨露自然的均勻。統治者按照道的規律設置刑名律法。儘管有了刑名律法,也要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才可以避免危險。統治者治理有「道」時天下的狀態,就好像江海為小的河流所歸往一樣。
理解
道是渾然一體沒有名字的,你叫它無極也好,叫它上帝也好,叫它安拉也好,道仍舊是在那裡作用於天地萬物,道的作用雖然幽微,但是卻沒有什麼人能夠改變它。天地的運行是符合道的,因此它產生的事物是和諧的,比如雨露是均勻的。因此老子認為統治者也應該遵循道的規律治理天下。制在古文裡有裁製的意思,「始制有名」的意思是說道是渾然一體的,但統治者遵循自然之道治理天下也會設置刑名官爵之類的名。但是設置這些東西只是統治天下的手段絕不是目的,不能顛倒主次,所以要知道止,不能亂用刑名和賞賜。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翻譯
瞭解別人叫作智慧,瞭解自己叫作明達。戰勝別人叫作有力,戰勝自己叫作強大。知道滿足才是富有,堅持力行才是有志。不迷失根據,才能夠長久;死了而仍能夠存在的才是真正的長壽。
理解
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中記載的三句箴言中最有名的就是:認識你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的過程。但認識別人容易,認識自己難,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孫子兵法》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每個人都是特殊的不同的存在,為什麼一定得把自己跟別人比較。更可怕的是現在的社會已經把成功數字化,銀行賬戶裡多幾個零就是所謂的更加成功?老子認為跟自己比較才是有意義的,不斷的克服自己的缺點不斷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強大。
人什麼時候算做有錢呢?你問有1百萬的人他會說有1千萬就算有錢,你問有1千萬的人他會說有1億的人算有錢,人總是覺得自己的資產後面少了一個零,自己的房子不如別人的大,自己的老婆不如別人的漂亮,自己的衣服不如別人的高大上。。。所以老子會說,真正的富足是更多的看到自己有什麼。慾望是沒有止境的,老是被自己的慾望所牽著走不過是慾望的奴隸,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覺得錢越掙越多,幸福感卻越來越少的原因。
「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形的物體終究會消亡,無形的精神永不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