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利說話:360為何迎娶酷派而不選魅族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39
用專利說話:360為何迎娶酷派而不選魅族
作者 李俊慧
“為什麽不是魅族?”
相信這是很多人看到“奇虎360投入4億美元,占股45%,與酷派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推智能手機”時的第一反應。
要知道在此之前,周鴻祎與魅族創始人黃章曾在微博上多次“眉來眼去”,談品質、說性格、聊音響,但是,當奇虎360最終決定重新殺入智能手機時,選擇的合作夥伴居然不是魅族,而是酷派。
很多人不禁要問:酷派,憑什麽?
說起酷派,很多人可能覺得它有點“土”。要知道美女從不會自稱美女,但酷派卻在品牌中用了個“酷”字,反而讓人覺得不夠時尚或酷。而其英文品牌coolpad的字符數也堪稱手機品牌中“佼佼者”。
而從市場策略上來看,起步於功能機、活躍在智能機時代的酷派,身上自然留下很多功能機“印記”,比如產品策略熱衷於“機海戰術”,款式眾多但精品稀缺;渠道布局擅長手機賣場和運營商合作,但弱於互聯網平臺營銷。
那麽,奇虎360到底看上了酷派什麽?酷派又靠什麽讓合資公司的估值在成立之初就已接近10億美金?
要知道360在合資公司中出的是“真金白銀”,而酷派又拿出什麽“家底”註入了合資公司?
顯然,除去品牌、人員及技術之外,酷派手上的知識產權應該是其在合資公司占據較大份額或話語權的關鍵所在,那麽,酷派的知識產權實力,尤其是專利實力到底如何?與魅族相比,它領先多少?與HTC進行PK的話,戰鬥力又如何?
我們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從專利數量、專利意識、專利結構、專利傾向及申請時間分布等多個維度,看看酷派的知識產權實力,以及它與HTC和魅族的區別。
比拼專利規模:酷派領先,HTC次之,魅族墊底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專利可檢索總量方面,酷派是HTC的1.8倍,是魅族的19.8倍;在發明公布數上,酷派是HTC的2.6倍,是魅族的24.2倍;在發明授權數上,酷派與HTC不相上下,HTC僅比酷派多37件,但酷派是魅族的65.9倍;在實用新型專利數上,酷派是HTC的7倍,是魅族的24.6倍;而在外觀設計專利數上,HTC是酷派的2倍,魅族是酷派的1.5倍。
看完上述數據,如果你是奇虎360,讓你在酷派和魅族里挑,你會選魅族嗎?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會說“不”,技術積累不是三兩天可以解決的, 但是,營銷上的表面繁榮是燒錢就可“速成”的。更重要的是,奇虎360在智能手機市場,短板不是營銷,而是“硬通貨”——技術和知識產權。
比拼專利意識:HTC領先,酷派次之,魅族落後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從公司成立時間上來看,酷派成立最早,但在知識產權保護和部署上,酷派並沒有領先與HTC。
值得一提的是,酷派在前十年的時間里,並沒有專心做手機,他們涉足的領域包括傳呼機、股票機甚至固定電話。這種“混沌”狀態直到2003年前後才有所改變。
而體現在專利保護上,他們1999年最早申請的關於傳呼機的發明專利最終並未獲得授權。反倒是他們2003年前後聚焦手機領域時,相關專利授權似乎開始進入“狀態”。
當然,魅族和HTC在創業之初也不是靠手機起家,魅族最早賣的是MP3,HTC最早幹的“代工”。
不過,從涉足手機領域的時點來看,酷派要比魅族早的多,而且在2003年之後,酷派對手機業務的專註程度不斷“加碼”,使得酷派在專利積累上要遠強於魅族。
酷派專利結構:手機為主、周邊織網“多模”是亮點
通過上述三圖可以看到,在已獲得的授權專利中,在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上的布局,酷派的比例依序是:51%、43%、6%,HTC的比例依序為:74%、9%、17%,而魅族的比例依序為4%、15%、81%。
這或許也從某個層面說明,雖然同為智能手機,酷派的外觀和造型,確實與魅族與較大差距。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恰恰因為酷派具有很多“鈍”的特點或特性,使得其在更具競爭力和防禦能力的發明專利上功底“紮實”。
此外,酷派所持有的各類專利,不論是發明專利,還是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90%以上都是與手機密切相關的。其已獲得手機專利中,分布在整機、雙卡、多模、天線、殼、卡、電池、充電器及應用程序等諸多領域,可謂編織了具有一定防禦能力的“專利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酷派在多模手機或雙卡手機領域,積累了眾多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其中,酷派持有的與雙卡、多模相關發明專利,不少於15件,酷派持有的與雙卡、多模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多達24件。
與OPPO、小米等熱衷於應用程序專利布局的手機廠商不同,酷派似乎不太看重此領域,其已獲得專利與應用程序相關共計16件,遠少於其在多模、雙卡等手機基礎專利領域的布局。
從專利申請時間上看,2008-2011年是酷派專利保護申請的“高峰期”。在酷派已獲得的 461件發明專利中,有378件是在2008-2011年期間提交申請,占其已獲得專利的82%。
此外,在專利保護策略上,2008年對酷派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從此之後酷派專利布局的重點從實用新型全面轉向發明專利。在2009-2011年三年期,酷派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都遠高於其實用新型專利。
而從外觀設計角度來看,在經歷了2006年功能機時代的“機海戰術”之後,酷派新一輪外觀設計高峰出現在2012年,當年酷派獲得了高達22個外觀設計專利。
相信在經過一輪智能機“機海戰術”鋪貨後,酷派未來可能會效仿蘋果、小米等廠商,轉向“經典機型”或“爆款”,而應該也是子品牌“大神”誕生的重要原因。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在與魅族一番“調情”之後,奇虎360最後還是選擇迎娶酷派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因為魅族的底細已被摸清,而奇虎360一貫精明。
|
樂視魅族manta齊發新機圍攻,雷軍的小米生態會破功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8/149016.html
i黑馬:今天可謂是國產手機界最熱鬧的一天,三個品牌同時上演節前大戲。樂視和魅族選擇在同一天吹響了與小米戰鬥的號角。
樂視手機掀開神秘面紗,聯想前副總裁馮幸擔任樂視移動掌門人,或將推出三型號三檔位手機直擊小米。而魅族也亮出魅藍和海爾,劍指小米生態;互聯網手機新品牌manta也在今天,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manta7x。
為什麽都選在今天?撞期在28日?背後是借順風車推廣還是另有訴求?
魅族聯合海爾阿里打造生態圈
今天下午魅族將連接作為了發布會關鍵詞,打出了“忘記魅族,聯系家族”的口號。魅族與國內第一大家電廠商海爾達成合作,聯合對抗小米美的智能生態陣營意圖明顯。這次合作將涉及智能家居、物流倉儲、金融貸款三大業務,但並未像小米美的陣營一樣進行資本合作。
魅族副總裁李楠稱,魅族將在Flyme中集成LifeKit,開放系統權限給所有廠家,支持海爾U-Home,可以接入海爾現有的全部智能設備。目前魅族已經支持超過100款的家電產品,不限品牌,並且可以借助阿里雲平臺的大數據對家電進行設置。
此外,魅族還發布了魅藍Note電信版和5英寸魅藍新機。在小米推出紅米2之後,魅族董事長黃章就曾放言:“4.7寸的紅米2不算什麽,年內上市的魅藍5寸版,足夠秒殺。”
魅藍手機配置了5.0英寸HD+屏幕,分辨率1280X768,像素密度達300 PPI;配置了64位四核1.5GGHz處理器;擁有8GB ROM,並支持最高128GB擴展內存,2610mAh容量電池;500萬像素前置+1300萬後置攝像頭。價格為699元。
推出魅藍手機,走低價路線,也是為魅族海爾生態戰線服務。因為對智能生態而言,獲得盡可能多的用戶,也就意味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美的和海爾同屬家電企業第一梯隊,而魅族的出貨量卻與小米相差較大,僅有小米的十分之一左右,通過低價手機快速走量,是構建智能生態的必要。
軟件方面,魅族宣布將從系統級別接入支付寶、快的打車等第三方應用,比如視頻播放將接入影院購票功能。並推出基於實時熱點事件的社交應用“大魚”應用。
樂視手機進入倒計時
在魅族發布生態戰略的同時,樂視手機在今天下午也公布了樂視的生態手機戰略。樂視移動掌門人馮幸表示,現在大部分手機都在做饅頭,樂視要做包子,打造不同的手機行業第三極。
據了解,超級手機和LeUI系統Mobile版,將打造基於移動端的互聯網生活:平臺端提供雲服務、電子商務,內容端提供海量影視劇、自制、體育、音樂、綜藝、娛樂等,應用方面的應用市場、遊戲等。在一雲多屏的生態架構下,實現汽車、移動、電視等智能設備多屏無縫銜接。
馮幸表示,樂視手機已經進入發布上市倒計時。此前“Ubuntu團隊”曾透露 ,樂視將發布三個型號手機—S1、MX1、X1,全面覆蓋千元檔、二千檔和三千檔。
入門級S1屬於千元級別,屏幕5.5寸,720P分辨率,搭載聯發科MT6595處理器,采用金屬邊框、塑料背板,由華碩代工。有黑色、金色、白色三色可選,提供128GB版。
中端機型X1定位2000元級別,屏幕同樣是5.5寸,2K夏普屏,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與小米note是同一款處理器。前置400萬+後置1600萬像素攝像頭,機身為包裹式金屬材質。
高端機型MX1進入3000元級別,屏幕提升到6.3寸,同樣搭載高通驍龍810處理器,提供前置400萬+後置2070萬像素索尼攝像頭,機身也是包裹式金屬材質。
市場消息稱,S1手機預計將於今年3月上市,但是采用高通驍龍810處理器的X1與MX1由於處理器供貨問題,可能將遇到和小米NOTE同樣的問題,估計要到2015年下半年才會量產。
新興品牌manta發布第一款手機
雖然都是手機廠商的新兵,今天同天發布的MantaX7和樂視手機還是有著一定差距。
樂視手機背靠樂視網,已經有過在電視領域成功的經驗。而Manta作為上海華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全新智能手機品牌,雖然依靠強大的技術團隊,對手機進行了諸多創新,但在這個手機競爭慘烈的紅海時刻,生態優於手機的競爭路線下,留給新品牌的空間不容樂觀。
據了解,manta 7x是一款無按鍵手機。相比大多數Android手機將電源鍵、音量鍵、耳機孔與數據接口放在機身四周的設計,manta 7x全部操作均通過一顆隱藏式power鍵、touch key、智慧邊框和屏幕來完成。除機身底部一個41pin數據接口外,再無任何其他按鍵與接口。
此外,mantaX7還配備5.5英寸屏幕、基於Android 4.4的MO7OS、高通驍龍801、4200mAh電池、前後1300萬像素和OIS 光學防抖攝像頭。
黑馬說:今天三場發布會恐怕是春節前最後一場手機新品大戰,慘烈的撞期也預示著今年手機市場的殘酷。多位手機業內人士都對i黑馬表示,手機行業洗牌今年將正式拉開大幕,最後能活下來的品牌寥寥無幾。
在這個關口進入的樂視和manta,和挑戰小米相比,更需要考慮的是在洗牌中活下來。而魅族在生態領域對抗小米也是一步險棋,在小米已經達到6000萬出貨量,構造生態尚被認為操之過急,魅族的壓力可想而知。
本文記者余一(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著重硬件、TMT等領域的報道。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blessxiaoyi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二八法則下,酷派、魅族與其小夥伴何去何從
http://www.xcf.cn/newfortune/texie/201501/t20150123_713631.htm
已成一片紅海的手機戰場上,華為漸入佳境,小米融資後依舊有大把資金可以支撐,而其他同質化經營的國產手機廠商大多陷入有量無利的尷尬地位。它們如何才能在未來贏得一席之地,是如酷派一般通過打安全牌走差異化之路,還是如魅族般在追趕小米的道路上低價衝量?雖然國產手機的整體份額仍會遞增,但無疑的是,未來幾年這一市場將在大洗牌後,走向更加集中化的競爭格局。楊智全 萬麗/文 酷派:安全概念能否引領行業
在國產手機廠商中,酷派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從發展路徑看,其與華為不無相似之處,甚至2014年底酷派祭出大殺器—安全精品手機的策略,也與華為推出Mate7不謀而合。
隨著3G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原本專注於中低端市場的酷派,憑藉低價多款覆蓋和捆綁運營商的策略,在過去幾年成長異常迅猛。2014上半年,酷派營收高達148億港元,而在5年前,中國剛進入3G元年之時,其收入僅為26億港元(圖 1)。

賽諾報告顯示,2013年酷派以9.1%的市場佔有率穩居國產手機第三,2014年的前幾個月,其4G智能機銷量也位居國內前列。酷派手機的快速成長在股票市場上也得到一定認可,從2012年初開始,其股價最高漲幅逾3倍,遠超同期恆生指數和滬深300指標漲幅,但近半年來又開始從高位回落,反映了投資者的信心不足。
儘管酷派出貨量較大,2014年10月已達6000萬台,由此也佔據了一定的入口,但61億港元的市值(截至2014年12月25日收盤)及11倍PE的估值,的確與其佔據國內較大市場份額的地位有所不配,與小米450億美元的估值和走向精品及高端的華為相比,更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
酷派手機出貨量雖和小米有得一比,但小米有7000萬的MIUI用戶,酷派的COOLUI系統無法與之媲美。在商業模式上,小米的全生態模式和華為的高端精品路線,都是酷派所缺失的,在投資者眼中,這都是「硬傷」。
分析酷派2009年至2014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可以清楚看到其規模化後急需突破的窘境。在國內智能手機的廝殺中,酷派的綜合毛利率從2009年的27%跌落至目前的13%(圖2),其手機銷量(入口)也沒能帶來多少變現,目前酷派流量變現收入僅佔總收入的0.6%,儘管酷派的銷售費用率控制在6%的水平,但其淨利潤率也隨毛利率一路暴跌,目前僅為2.7%,不及2009年的三成。

分析酷派各類資產周轉率,可以發現頗有意思的地方(圖3)。首先是其資產周轉率提升非常快, 從2010年的不足20倍預計將升至2014年的 38倍。結合酷派在生產設備上的投資比例並不高來看,反映出設備及相關固定資產投資並非酷派手機競爭最為關鍵的因素,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或是其當務之急,這也是目前國內智能手機整體面臨的問題所在。

酷派存貨周轉率得不到提升,是因為其存貨餘額較大,2014半年報顯示,其存貨金額高達49億港元,較上年末增長90%,遠高於同期55%的銷售增長。對手機製造商而言,批量採購能夠獲取成本優勢,但每款手機的生命週期不長,且手機存貨和配件通常跌價較快,雖然廠商會大幅銷價以清庫存,但這對企業盈利頗為不利。酷派高存貨或與其多款低價覆蓋策略及過多依靠捆綁策略相關。其應收賬款周轉率較為平穩,反映了酷派與運營商、電商和實體店等銷售渠道的關係較為穩定,但其以往過度依賴運營商也常遭詬病。
複製小米模式必須燒錢,對身為上市企業的酷派來說,這並非可行的方式,華為Mate7則為酷派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樣板。酷派也必須借助自身在技術及應用上的研發優勢,走精品路線、創品牌效應,提高高端產品的出貨比例,這對提高公司的整體毛利率水平、減弱對運營商的依賴、改善存貨及改善現金流都極為有利。
酷派也的確為這樣一個高端產品準備著。2014年12月12日,其推出全球首款採用硬件隔離雙系統手機—鉑頓,售價高達4680元,高過華為的Mate7尊爵版。按照酷派官方的介紹,鉑頓主打安全概念,通過將Android系統和酷派自有的安全系統進行硬件隔離、芯片硬加密、一鍵硬關閉等防護體系,多層次保證手機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酷派早在2005年就推出私密和防盜功能,2009年開始進行私密安全認證。此外,在配置和外觀方面,鉑頓也顯得高大上。
安全一直是各手機生產商競爭的主要領域之一,如華為Mate7的指紋技術被稱為最安全的指紋支付,酷派此舉則將安全牌打到了極致,政企用戶是鉑頓最有希望拿下的大蛋糕。
與此同時,酷派還選擇與奇虎結盟,優化商業模式。2014年12月16日,奇虎360宣佈投資4億美元,獲得酷派全資子公司Coolpad E-Commerce(酷派大神)45%的股權。酷派一直在模仿小米的生態圈,但卻苦於缺乏高黏性的龐大活躍用戶,結盟之後,酷派可望借力360的安全衛士、瀏覽器、軟件管家、桌面等活躍用戶群,流量變現率有望大幅提高。而奇虎360也希望借此搭建更大的生態平台。
但在資本市場上,這一消息宣佈當日,奇虎和酷派股價卻雙雙大跌,之後酷派還受不利事件的影響,股價較12月12日的1.95港元/股下跌27%至12月25日的1.41港元/股。從長期的戰略佈局而言,無論是酷派還是奇虎360,這樣的聯盟應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最終取得什麼樣的市場效果,競爭對手又是如何反應,一切有待觀察。
魅族和其他小米追隨者能走多遠
在國產手機廠商中,小米也不乏模仿者,魅族是其中的典型。
魅族2008年從MP3轉型做手機,其創始人黃章一度被認為是一干喬布斯模仿者中最神似的一個。他從不在媒體面前露面,關門專注做手機,外界對他的全部認知來自魅族論壇上一個叫J.Wang的ID。創業早期,他幾乎每天泡在論壇與粉絲們就手機問題進行激烈討論,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審美。魅族手機因做工精緻、外形出眾,很早就吸引了一批粉絲,甩一干模仿蘋果的廠商幾個身位,甚至受到過喬布斯的表揚。他曾在微博上放話,「和老羅、小米比炒作,我肯定輸。要是比做產品,我可以秒他們幾條街」。
如果沒有小米,魅族很可能繼續這麼專注而緩慢地發展下去。直至2013年,創立僅3年的小米出貨量達到1800萬台,銷售收入達到265.83億元,將魅族的263萬台出貨量、50億元銷售收入遠遠甩下。鮮明反差刺激了黃章,2014年初他突然「開竅」,隨即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變革:敞開大門,接受資本進駐,融資20億元,還推翻了堅持多年的單產品策略,推出兩款不同價位的產品搶佔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他全面放棄利潤,帶頭挑起價格戰,先後推出1799元和2499元兩款產品,以超高性價比向大眾市場邁進。為留住人才,家長制的魅族,也開始學互聯網公司,推行員工股票期權制,還與阿里云OS聯姻,推出搭載云OS系統的手機????甚至,黃章開始學習借鑑一向不屑的小米營銷方式:深度介入社交媒體傳播,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社區空間等自媒體平台作宣傳陣地,由副總經理親自站台。在小米傳聞400億美元的估值還有待證實時,魅族就迫不及待地以小米為參照,自我估值60億美元—這一市值直逼中興。
然而,同樣的輕資產模式、零線下實體、重互聯網入口概念、融資燒錢,在搶佔入口的道路上,小米已經佔了先機,魅族不論在供應鏈還是品牌認知上,都處於被動地位。數據也表明,2014年魅族約500萬台的出貨量與小米的6000萬台相比,差距又拉大了。
在衝量的道路上馬不停蹄的還有後起之秀一加、錘子等品牌,對它們而言,小米更是望塵莫及的巨頭,只好各自在打法上艱難地尋求差異,以暫時求得生存。
一加在營銷上選擇先海外再國內,儘管用了各種營銷手段,但根據其創始人劉作虎2014年10月提供的數據,一加的銷量僅為近100萬部。這是一個幾乎不會引起任何競爭對手緊張的數字。而錘子則討巧地計劃衝擊3000元+的檔位,可惜被市場無情地打壓,降價千元後才算真正打開市場。2014年12月,其創始人羅永浩宣佈錘子手機銷量僅為慘淡的12萬台。
小米模式容易模仿,但依靠模仿趕超小米是不現實的。小米不僅有MIUI系統長時間積累的粉絲效應,背後還有跟隨者們難以複製的龐大「雷軍系」,這個和小米手機幾乎同時起步的多層次生態佈局,是小米未來升級和差異化其服務的重要根基。
小米的優勢,大多數追趕者都不具備,而小米在專利和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這些新興手機廠商無一倖免。查閱專利資料可知,魅族、錘子、一加等品牌的專利數均不如小米。繼小米在印度遭遇專利起訴後,一加也在印度遭到封殺。
海外市場暫時出不去,眾多品牌智能在國內狹窄的空間拚殺,免不了硬件同質化競爭、利潤不斷被攤薄等現實問題。可以預料,在一段時間的追趕和煎熬後,一批廠商很可能淡出市場。
不過,在宇龍酷派集團副總裁曹井升看來,4G時代仍會是國產手機的天下,其市場份額將達到百分之七八十。而伴隨硬件互聯時代的來臨,手機將成為個人對外交互的窗口,未來在硬件層面有可能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為手機廠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對那些追隨者而言,當智能手機再度發生顛覆性變革時,它們還能跟得上嗎?
2015魅族智能家居之戰會怎麽打?掌門人邱俊濤說要親兒子幹兒子齊上陣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02/149248.html
春節前,魅族正式攜手海爾和阿里巴巴,劍指小米和美的聯盟,要打造屬於魅族的智能生態圈。雖然在2014年,魅族推出了多款手機,但在智能家居上,一直都是合作聯姻的方式。於是對於魅族的智能家居戰略,不少人認為,魅族將專心造手機,智能家居產品會完全交給第三方合作。但情況真的如此嗎?
i黑馬對魅族智能家居負責人,魅族深圳分公司的總經理邱俊濤進行了專訪,得到的答案是NO。那麽魅族智能家居的戰略到底是什麽呢?
文/余一 本刊記者
口述:邱俊濤(魅族智能家居負責人,魅族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神秘的魅族深圳分公司到底在做什麽?
對於魅族深圳分公司,雖然之前白永祥總裁透露了一些消息,但是市場上對我們知之甚少。甚至有人認為魅族的智能家居戰略,只有合作,沒有自己做產品的計劃。這完全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其實魅族深圳分公司2014年7月份就已經成立,8月初團隊組建,主要負責的領域就是智能家居。目前已經有幾十人的規模,但因為性質上比較像內部創業,來自公司內部的跨部門團隊支持並不少,所以實際的參與者遠遠超過幾十人的規模。
分公司的定位是,負責智能家居在內的IOT互聯網硬件的研發,同時除終端產品外,也會嘗試新的技術。這是因為在智能家居領域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標準,如果不參與其中,就有可能趕不上這波浪潮,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魅族的智能硬件現在已經有產品在內測了。第一款產品是智能路由器,我們希望利用路由器的平臺去承載魅族的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統。
這款智能路由器的一大特點,是能夠適配國內各種不同設備的配置標準。這是因為魅族在這款路由器上,對智能、外觀和無線指標的配置,都是以蘋果的無線標準去做,包括硬件、軟件以及後續的智能家居app服務,都不會只是一個單純的智能路由器, 而是一個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路由器是一個核心樞紐,綁定一系列的智能設備端就能夠讓智能家居發揮作用。我們認為老百姓家中最關心的智能家居產品,第一個是燈具,第二個是控制類的開關,第三類是監控上網設備。所以在路由器之後,魅族很快會推出智能插座和智能燈,可以組建最小的智能家居系統,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體驗。
在豐富生態圈,擴大聯姻合作的同時,我們還會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產品。最簡單的一點,如果全是合作,那麽就不能完美地把控品質。魅族有非常好的工業設計能力和設計理念,有信心可以做出更棒的產品。但是產品到底好不好要靠消費者的手來投票,所以我們歡迎行業內做得好的產品接入,共同打造一個合作又競爭的開放生態圈。
自己做產品,也歡迎其他的硬件接入魅族的系統,開放的生態圈,才是魅族的智能家居戰略。至於內外部產品有沖突的時候,會不會有偏向或者排他?一句話,讓消費者自己選擇,公平競爭。
路由器將是中心地位
魅族想要做的是生態圈,一個生態系統必定有一個中心。對魅族的智能家居系統而言,路由器就是中心樞紐,而第一款產品做智能路由器,就是走從中心向外擴散的策略。
為什麽路由器可以成為智能家居的中心?
第一它是整個家庭互聯網的入口,家里的所有聯網設備都是連在路由器上接入外網。
第二它在家中可能是唯一一個連到外網,而且是24小時不斷電的設備。
第三,路由器除了本身的無線連接的功能外,還可以拓展出藍牙等其它無線連接方式,可以把家里所有的智能設備組成網絡進行管理,統一地對外輸出。手機雖然功能強大,但如果手機離開家庭,就不能去監控和控制家里的智能設備,而只有路由器能夠承擔這個角色, 不僅僅是WIFI組網,還有藍牙組網等功能,可以連接更多的智能設備。
很多人將手機定位為系統中心,在當前的移動終端里,手機是功能強大的移動終端,但是手機能做很多事情,但除了打電話外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情,手機的操作經常會被打斷,這是不可靠的。
魅族的智能家居系統,不會像小米一樣是封閉系統。我們把這個系統搭起來,讓大家看到這個系統的好處,讓更多沒有技術能力的傳統設備廠商跟家電廠商,根據我們的產品示範,接入到魅族的開放平臺。魅族現在做智能家居產品,並沒有抱著搶占市場的想法,而是帶著示範的功能。
這也就意味著,魅族並不是要去做所有的智能家居硬件產品,如果有更好的傳統設備商,我們更願意幫助他們,按照魅族開發平臺的開放接入標準去做。如果沒有,我們也會自己做出很好的產品,讓消費者自己做選擇。
對手小米和同盟阿里海爾們
現在做智能家居硬件和系統都繞不過小米。魅族在智能家居行業里是後來者,我們並不避諱向先行者學習,包括小米。
現在魅族的產品鏈一直在擴展,同時魅族對產品追求完美,追求極致的信念一直沒變,從公司CEO到我們所有的老員工,做一流的團隊,一流的產品這一定位一直沒變。
在保持魅族自己特點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在學習其它的競爭對手的優勢,例如怎麽樣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怎樣更好地服務消費者,讓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上好用,並且價格比較合適的產品等等。
魅族智能家居產品也將延續這一路線,不會做價格高高在上的產品,而是大家都能消費的精品。
除了對手外,同盟合作者們對魅族也至關重要,目前魅族比較重要的兩個同盟就是阿里和海爾。阿里是魅族的戰略投資方,未來肯定會有很多合約性產品的合作,包括手機,包括智能雲的接入和合作。在智能家居這塊,我們會和阿里進行全方面合作。智能路由器就會優先接入阿里雲,先從業務合作開始。
而與海爾的合作,我們之間是有一部分重合的地方,但是大部分都是互補。海爾強大和擅長的領域是家電,而我們做的是智能家居產品。
至於魅族的智能家居系統和海爾的系統會不會有沖突?其實我們想做的是互聯互通各家雲,讓不同體系數據和內容服務可以對接到其它的公共平臺,也就無所謂非得要接入誰家的平臺,才能做什麽事。當所有的數據都是打通的,市場的參與者都能夠自由選擇,保持互聯互通,小米就不可能一家獨大,消費者也會得到最好的服務。
i黑馬說:邱俊濤是魅族老員工之一,參與了魅族Android里程碑產品M9,MX系列手機的研發,後來加入阿里的YUN OS團隊,最終又回到老東家內部創業,開始考慮智能家居的事業。讓有著魅族阿里雙重背景的他掌管智能家居領域,肯定有兩家公司在此領域必定深度合作的考慮。邱俊濤也堅定認為,家居硬件的智能化遠遠落後於其他領域產品,隨著各種新的技術和產品的完善豐富, 現在家居智能化的機會已經到來。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華為、魅族攪局小米“米粉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2725.html
華為、魅族攪局小米“米粉節”
第一財經日報 劉佳 李娜 2015-04-08 22:38:00
盡管華為並不願意把小米作為競爭對手,但小米的出現,確實給華為內部帶來了巨大震動,在市場上,兩個手機品牌也常常被拿來做比較。

小米創始人雷軍預言“手機市場未來五年將是慘烈的五年”的話音剛落,在4月8日“米粉節”這天,小米就開始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攪局”。
同一天,華為、魅族啟動自己的購物狂歡“榮耀狂歡節”與“蜜蜂節”,針鋒相對的意味十分明顯,欲與小米分一杯羹。
和 以往米粉節一樣,小米再次用刺激腎上腺素的方式實現海量銷售:小米官方數據顯示,在上午活動開場38秒時,首批整點搶購商品全部售罄;截至16點04分, 米粉節總支付金額已經超過15.7億元,刷新了去年米粉節全天15億元和去年天貓雙11全天15.6億元的雙重紀錄。而截至18時48分,“米粉節”完成 支付的手機出貨臺數突破190萬臺,打破了去年雙十一天貓手機出貨總量1894867部的前世界紀錄。

米粉節現場
從獨角戲到三國殺
往年的4月,是小米“造節”唱獨角戲,但從去年開始,華為加入戰局,啟動自己的榮耀狂歡節,矛頭直指小米。
為了和“米粉節”一爭高下,華為在“榮耀狂歡節”號稱要派發2億紅包,並拿出200萬臺手機、平板及其他產品參與會戰,包括榮耀6 Plus、榮耀X2平板、暢玩4X、榮耀6等,免預約開放購買.
華為還在今年打出了“國際牌”:此次榮耀狂歡節的促銷活動共計涉及到18個國家和地區,跨越亞、歐、拉美地區等。
除華為外,魅族則聯手蘇寧啟動了“蜜蜂節”。
公開資料顯示,魅族手機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超越去年全年銷量;今年3月單月銷售量突破200萬臺。在蘇寧的助力下,魅族副總李楠為“蜜蜂節”立下目標:魅族4月8日當天目標2億,在“蘇寧手機蜜蜂節”總銷售額突破5億。
但對小米而言,最大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攪局者”華為、魅族,而是小米自己。
面對米粉節的海量訂單,電商部門能否承壓?物流能否及時出貨?供應鏈是否能及時供貨?售後服務是否跟得上?這對5歲的小米來說都是挑戰。
小米方面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針對米粉節過億的PV訪問,小米體系團隊制定了100多項預案,進行了8次抗壓測試,並大量使用亞馬遜的AWS雲服務,以確保米粉節當天系統穩定運行。
一個細節是,在今年米粉節開始前,小米工程師按照慣例舉行了燒香儀式,祈禱系統運轉順;小米公司物流團隊員工也循例面對飛機、輪船、貨車燒了一炷香,祈求用戶訂單將會創紀錄。
為了備戰米粉節,米粉節當天小米客服約1800人團隊全員到位,從早8點一直服務到淩晨2點。小米客服團隊專門定制了米粉節服務貼士放置在每一個員工的電腦桌旁。
小米物流團隊在全國的12個倉儲配送中心、6個TVDC已經嚴陣以待,在4月8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發貨,並與物流承運商夥伴密切合作,進行不間斷提貨,增加中轉頻次,以實現產能和運力的最大化。
此 外,小米物流團隊新招聘1300人,團隊總人數達到了2600人。在內部小米物流的各個倉儲中心將會進行各種排名評比,承運商也建立了12個專門的項目組 對接也參與到排名評比中,卯足了勁要刷新去年米粉節物流服務的各項記錄。而從米粉節當天起,小米售後在全國48個城市會推出“上門取件”業務。
手機業的生態競爭
米粉們狂歡的同時,在4月8日淩晨正式開啟的榮耀狂歡節也公布部分成績單:開場1小時訂單額3.5億人民幣,截至到下午15:30,榮耀全球訂單金額突破1.85億美金,相當於人民幣11.47億,打破去年榮耀在雙11創造的10.6億的紀錄。
事實上,盡管華為並不願意把小米作為競爭對手,但小米的出現,確實給華為內部帶來了巨大震動,在市場上,兩個手機品牌也常常被拿來做比較。
華為終端CEO余承東曾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是一家“競爭對手驅動型”公司,在B2B方面,愛立信、諾西等都扮演了“對手即能量”的角色,最終華為用 長跑的姿態耗盡了對手,成功“登頂”。因此,即使華為內部很早就看到了互聯網做手機的巨大能量,但華為決策鏈太長,不能迅速反應,是小米的出現讓華為在組 織上快速突破。
“短短3年之內就做成了2000萬部手機的銷售量,華為內部都覺得這是一個奇跡。”原榮耀負責人劉江峰承認,小米的成功加快了榮耀獨立的步伐。
“手機行業的競爭恐怖得一塌糊塗。”雷軍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調研報告顯示,2014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小米排在第一,占據12.5%飛市場份額為,作 為對比2013年的份額為5.3%,增長率為186.5%。排在第二的三星從2013年的18.7%降至2014年的12.1%;聯想和華為分別排名第三 和第四位,分別是11.2%和9.8%,相比2013年都有小幅增加。
除了已有的傳統手機廠商等競爭對手外,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投資魅族5.9億美元,360聯手酷派再造手機,樂視即將發布“超級手機”,格力跨界造手機,當IT巨頭與家電巨頭們紛紛以真金白銀殺入手機市場,業內人士預計,國產手機的紅海競爭將湧現出更多打法。
不過,雷軍自認為小米已經從“手機的競爭”走向“生態的競爭”。
“過去大家看到的手機企業競爭,都是你出一新款我也出一新款,打得雞飛狗跳。今天我們導入的是全生態鏈競爭,就是在小米手機上應用、遊戲適配得好,智能硬件可連接性好、配件比較多,這個產業鏈是完全不一樣的。”雷軍說。
雷軍曾對本報記者表示,手機企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之後,將依賴生態鏈的成長,不再是賣一部手機,必須有周邊市場的可延展性,是全生態鏈競爭。
他強調,小米不是什麽都做,只做三類共五個產品:一類是手機和平板;二類是盒子和電視;三類是路由器。這三個產品都是依照生態鏈在延展,所有設備、產品都與生態鏈高度相關。
雷軍在3月底透露,小米已經投資27家公司,未來目標是投資100家公司。
生態鏈競爭,短期看不到多大效果,但是3~5年內能看到。“現在生態鏈的變革才剛剛開始。”雷軍說。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用價格倒逼小米 魅族勝算幾何?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7/149982.html
黑馬說:魅族能否成功用價格倒逼小米,關鍵在於魅族能否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有了阿里的投資,有了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魅族要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趕在下一個攪局者出現前幹掉小米。否則魅族也會被對手幹掉。
文 | 賈敬華
四年前,雷軍用1999元的低價和搶購模式,成功在對手林立的智能手機行業殺出了一條血路。之後的幾年里,中華酷聯等一票國產手機品牌紛紛效仿小米,試圖用低價來狙擊小米。結果大家看到了,中華酷聯們並沒有拖住小米高速前進的腳步。相反,小米五年時間成為一家估值450億美元的“巨無霸”。
此前,有業內人士認為最有可能擊垮小米的是華為。事實上,華為的步步緊逼,更像是借小米輿論熱度壯大自己的一個陰謀。真正讓小米亂了陣腳的,是魅族。
失守1999後999也淪陷
在去年之前,小米手機的價格區間牢牢固守在1999元的區間,紅米系列也牢牢掌控了國內999元的價格區間。看似簡單的兩個數字,是小米的抵禦外敵的堅固城墻,是中華酷聯血戰三年一直未攻破的城墻。
當魅族MX4發布後,1799元的價格,高性價、工藝和魅族多年積累的品牌,這些營銷詞匯,瞬間將小米1999元的堅固城墻擊穿。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魅族不過是擊穿了1999元的城墻,而不是徹底推倒了小米1999元的城墻。魅族的實力和體量,能夠擊穿一個洞已經不錯了。
在MX4發布後的短短幾個月里,魅族密集的發布了魅族MX4Pro,魅藍Note和魅藍青年良品。在2014年底,魅族的矛頭牢牢釘在2499元、1799元、999元和699元四個價格區間。
再來對比小米手機和紅米系列的定價機制就會發現,魅族的四個價格區間,就是為小米精心設計的陷阱。高端機魅族MX4Pro賣2499,壓制小米的高端機型小米Note;1799元的魅族MX4,壓制小米4;999元的價格尚未對小米形成包圍之勢。
前面有2499元的魅族MX4Pro,小米Note的定價也由3000以上,跌落至2999元。售價為1999元的小米4,也跌到與魅族MX4相同的價格區間1799元。在用價格成功倒逼小米後,魅藍Note2又用799的價格,攻陷了紅米系列999元的價格防線。
至此,小米1999元防線失守後,紅米999元的防線也全面淪陷。
昔日主動出擊當下處處挨打
在小米將估值拉高到450億美元後,小米的處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12年小米手機上市至今,四年的時間里,前三年小米都是主動出擊。眼下的小米,已經由昔日的主動出口,演變為四處挨打。
不得不承認,從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國內智能手機的定價權掌握在小米手中。中華酷聯圍剿小米,也是在基於小米手機價格上進行微調而已。魅族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擊穿小米1999和999的價格防線,多少有幾分“豪賭”的成分。
自魅族成功的擊穿了小米引以為傲的價格防線後,小米淪為了處處挨打的角色。在智能路由器領域,小米路由器mini賣129元,360智能路由器P1只賣89元;在智能手機領域,紅米Note賣999元,聯想樂檬K3賣599元;小米Note賣2999元,魅族MX4Pro只賣2499元……
在上市時間上,魅族和中華酷聯們,都開始搶在小米新品發布前出手。用最低的價格,搶先發布的時間,回擊小米。或許很多人覺得,魅族每次新品發布時間為何總能精確的卡在小米前面。原因很簡單,供應鏈並非秘密,小米的新品發布更不是秘密。小米Note匆忙上市,是小米在價格戰上由主動變為被動的一個標誌。
在多個對手的不斷圍剿之下,小米是神恐怕也難以應對。更何況,除了智能手機這一產品線被競爭對手圍剿外,在智能家居方面,小米的處境也很被動。在智能家居概念營銷方面,小米還是比較領先的。攪局者360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後,與華遠房產合作;小米只能倉促搞了一場類似的發布會。
從智能手機,到智能硬件,再到其他的產品線,體態越來越臃腫的小米,已經不再是昔日小而美的主動出擊,而是疲勞的應戰和被動挨打。隨著360、樂視等同盟的出現,小米手機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如果說樂視僅僅是玩資本遊戲,那麽360可以說是一個比魅族還兇狠的角色。
在小米處處挨打的格局下,魅族用價格倒逼小米,這的確是反超小米的一個絕佳機會。當然了,魅族用價格倒逼小米的策略,仍有一定的風險。風險在於,如果有對手用價格倒逼魅族,魅族又該如何應對?
所以,魅族能否成功用價格倒逼小米,關鍵在於魅族能否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有了阿里的投資,有了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魅族要做的就是與時間賽跑,趕在下一個攪局者出現前幹掉小米。否則魅族也會被對手幹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賈敬華,轉自百度百家,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2015黑馬大賽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趴陸續開場,6月末上海站文化創意與O2O專場行業賽,項目報名請點擊下方黑馬大賽圖片進入!


8月11日晚上,經歷了一路狂堵,終於子超來到了中國電影博物館,這里正在舉行的是樂視體育的超級自行車的發布會,自行車的名字叫“鵟”,這個字讀“kuang”,這是子超在逛一個自媒體朋友的朋友圈時看到他打了這個字,於是專門問了這個字讀什麽?怎麽打出來的,因為在發布會的現場,子超一直認為自行車叫“狂鳥”,請大家允許我的天真和知識匱乏,不過子超還是覺得“狂鳥”比“鵟”更好聽一些。
關於樂視體育的超級自行車的介紹在網上有很多了,子超就不多介紹了,只是這次的發布會給了子超很多的感慨。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子超認為未來的格局將不再是PC時代的霸主BAT,而是以360,小米,樂視,魅族為代表的“硬件四皇”的時代。這次“鵟”的發布會,對於做智能硬件的小夥伴們是一次不錯的學習的機會,子超將把這些感觸和啟發分享給大家,一起共勉。
第一眼上解決了酷的問題
做一款智能硬件的產品,首先要解決“酷”的問題,如果連第一眼都不入眼的話,那後面再好的材料,再棒的理念都沒有任何意義。其實在參加“鵟”的發布會的時候,有一個硬件四皇公司的公關朋友在子超的朋友圈里留言說子超去參加PPT公司的發布會了,子超覺得人家樂視的發布會現場效果非常不錯,而且讓人有一種很享受的感覺,於是留言給那個公關說就憑PPT你們就需要認真學習人家。子超覺得這個行業太浮躁了,在嘲笑別人的時候,要想一想你有什麽資格去嘲笑別人。樂視體育是一個很不錯的公司,最起碼子超通過這次發布會感受到了樂視做事情很認真,“鵟”第一眼給子超的印象真的很酷。
同樣是發布會,小牛電動的發布會就沒有讓人感覺到酷炫的感覺,在望京的大街上,隨便一個韓國的蹦蹦車都會秒殺小牛電動車。一個東西是否酷炫就在於你用這個東西的時候是否會有回頭率。子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和鳳姐一起吃飯或者和範冰冰一起吃飯都會有非常酷炫的效果,鳳姐是追求一種另類的體驗,範冰冰是追求的一種主流的價值觀體驗。我們做智能硬件,要不美到極致,要不另類到極致,反正中間的產物你去做有什麽價值呢?所以做智能硬件的產品酷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你的工業設計師必須是另類或者是主流中的極致者。但如果解決不了酷的問題,說自己的設計師多牛然並卵,畢竟是消費者在買單,買智能硬件酷是先決條件。
產品上的智能融合非常柔
第一眼印象看完之後,再看智能硬件就是看“智能”二字,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主要是傳感器的場景設計是不是融合的合理到位。樂視的超級自行車“鵟”將很多傳感器都融進了自行車上,而且是通過人們騎自行車的場景進行融合的,所以子超用的這個小標題是融合的非常柔。這件事情可以一分為三的看,第一個是你首先要了解自行車及騎行本身。第二個是你要了解現有的和自行車相關的,和鍛煉身體相關的所有的智能傳感器的屬性。第三個是將自行車的屬性和傳感器的屬性一起進行匹配,融合達到所有的傳感器是騎行場景驅動的,而非為了接收數據而去做的功能。
現在做智能硬件的產品有很多產品的智能都不是場景上的智能,而是功能上的智能。這個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第一批可穿戴的創業者們都會犯這樣的錯誤,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加高科技的功能而加,為了加傳感器而加傳感器,最後導致於產品的很多功能都有,就是沒有人用。當這些功能不是場景驅動的時候,人們很難去選擇使用他們,最終人們會選擇慢慢的遺忘這些產品。小米的很多可穿戴產品就是這樣被遺忘的,而360目前則選擇了互聯網+硬件的發展之路,屬於曲線的智能硬件發展,目前360所有的硬件產品必須是強剛需入口,在這個前提下在選擇用互聯網去優化和提升性能,達到漸進式“智能”。再回到超級自行車“鵟”上,在智能上的表現是“互聯網+傳感器+場景”的整體智能,這樣的智能會和硬件融合的更加深度,也會讓用戶感覺除了自身的酷之外,智能方面的酷也會隨之而生。
騎行愛好者們的發燒之做
現在自行車在一線城市雖然依然不少,但逐漸還是被電動車取代了。而二三線的市場還是大有人在的,但是否會買這麽高級的自行車呢?子超看了一下一些對於“鵟”的質疑?很多人會問誰才會買“鵟”?目前智能硬件產品只有兩種定位,一個是大眾消費,一個是高端人群或者發燒友人群消費。魅族的魅藍手機是定位的青年良品,這個定位很顯然已經超越了子超剛剛說的這種定位範疇,這樣的目標定位人群更加細分和精準,但是如果是否能夠真正的深入人心成為青年良品,還是很艱難的,畢竟在青年的機型上有360的大神和小米的紅米兩個品牌對陣魅藍,因此產品的定位,尤其是更細分的定位就代表了更加的窄眾人群,而面對競爭對手大眾消費的低價機型,是否還能夠堅守青年良品是一個非常值得考驗的事情。
這次超級自行車“鵟”,如果不考慮價位和用途,子超會毫不猶豫的購買,只是子超不是騎行的人群,已經習慣了開車,但子超也講了,這款產品其實是賣給追求酷炫和時尚的科技人群或者娛樂潮流的人群的。當然另一個非常強大的人群就是騎行發燒友了,子超的朋友老鷹基金的創始人劉小鷹大哥,他自己有一個飛鷹騎行俱樂部在創投圈很有名,而且小鷹大哥的基金還投資了黑鷹科技,有近4萬個車隊,60萬車友,這些都是騎行發燒友人群,“鵟”的騎行發燒友市場非常巨大。發燒這個詞是我們偉大的友商小米公司提出的,發燒這個詞當然也是更早的魅族黃章提出的,也許魅族的老白會將這個詞用廣普說成“發騷”,但確實是卡位非常精準的高端用戶,對於騎行發燒友來說,“鵟”都可以買回來放家里當一件工藝品。
騎行產業被社群經濟取代
從“鵟”的產品層面之外,發布會有兩個地方是非常值得所有做智能硬件的小夥伴們學習的,第一個是社群經濟,第二個是產業鏈的眾包。先說一下社群經濟,子超在《社群進化:從羅輯思維到黑馬社群》里提到了未來的互聯網經濟一定是現有社群後有產品和盈利模式的,未來社群經濟將會成為互聯網的主流趨勢。單看一款或者三款樂視超級自行車是非常難以顛覆整個騎行產業的,但是子超發現樂視超級自行車自身是強調社群社交的,而且這一方面的功能其實很強化,未來在城市的3公里左右都可以通過自行車自帶的對講機進行對話,另外APP的地圖里也可以約陌生人一起騎行,這些都會促進現實的騎行社群的建設,而且線下也有很多騎行活動和鼓勵社群建立的機制。社群是有能力改變一個騎行行業的,包括改變傳統的自行車產業鏈條,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小米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產業鏈這方面,子超想說樂視體育聯合很多企業一起在做這個騎行行業的大產業鏈,而且還是深度合作,深度和各個廠商達成了眾包合作的形式。比如說和平安保險聯合一起推出保險,飛鴿提供了制造和隨後的保養服務,中國聯通提供了上網包月卡,蝦米的音樂,ONEWAY的騎行套裝,各大銀行的分期貸款。這個產業鏈的眾包合作對於純互聯網公司平常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在互聯網公司只要做好產品就可以了,但子超還是要號召大家多學習這一點,咱們的智能硬件產品如果希望顛覆一個行業,就必須聯合更多的這個行業的產業鏈上下遊的友商一起做,很多人說樂視的運作資本的層面非常棒,子超還想補充一下,樂視的戰略方面包括剛剛說的行業和產業的布局也是非常不錯的。不知道360,小米,魅族你們如何看子超說的這一點。
智能硬件生態必然是垂直細分的產業鏈
中午子超和一個做VC的兄弟吃飯,一起聊起互聯網金融的創業,子超覺得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已經不再是P2P那樣簡單粗暴的玩法了,而是更加場景化的互聯網金融,比如通過一些現實生活的場景入口來達到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這一點子超微創新一下叫互聯網金融的O2O垂直細分領域。這種場景化趨勢也可以從樂視體育這次發布超級自行車“鵟”可以看出來,樂視體育從互聯網+體育的一個非常垂直細分的場景入口切入體育專屬的智能硬件進行深耕耘。也就是說大公司講生態,一定是某一個垂直細分領域的產業鏈優化和閉環打造,而不是大而全的無規則的布局。可以預見的是樂視體育在之後還有圍繞體育的場景化推出更多的智能硬件產品。
其實360的智能硬件生態也是如此,雖然現在看是互聯網+硬件,但是360的每一個硬件的強剛需入口,間接可以做成家庭安全領域的一個生態圈,這個圈就是垂直細分的產業鏈,而且是場景產生的全新概念的產業鏈,是家庭安全生態圈。在一年前大家還都是張口閉口談智能家居,談家庭娛樂,實際上這些都是功能上的生態驅動的劃分,而近半年,除了360找到了自己的智能硬件的垂直場景生態外,樂視也在娛樂與體育的領域深耕耘著自己的垂直生態圈,這已經不僅僅是家庭娛樂或者電視生態了,更多的是場景生態。另一邊小米公司則除了手機的出貨量還暫時領先外,基本上智能硬件生態依然不得要領。而魅族則開始了另類的場景玩法,但青年良品畢竟不是正常的生活場景,這個方向的嘗試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一款發布會,其實是反映了一個公司的綜合能力,產品不給力再好的發布會外表也是不成功的,一款用心設計的產品,我們不能用不變的老眼光去看一些變動的問題,子超覺得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是沈下來做事,多看看這個領域的產品,不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多看看別人好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進步,這個行業才能進步,雖然子超的這篇從內容上不太嚴肅,但確實是“鵟”給大家的思考,一起共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子超,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又是印度!魅族如何在印度賣手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675.html
又是印度!魅族如何在印度賣手機?
一財網 劉佳 2015-08-26 22:21:00
“目前魅族在印度要做的,還是把產品做好,和用戶緊密溝通,加強渠道,把魅族打造在正確的地基上,僅僅憑借性價比鎖定市場份額是沒有意義的。”
1974年,19歲的喬布斯曾義無反顧地遠赴印度朝聖,在這趟精神之旅的兩年過後,他和同伴一起創立蘋果。而現在,這片“朝聖之地”成了不少喬布斯“中國學徒”競相爭搶的戰略高地。
“魅族對於印度團隊的擴張沒有限制。”8月26日,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當天,魅族在印度發布了智能手機魅族MX5,售價19999盧比(折合人民幣1922元),並將在印度電商平臺Snapdeal正式開售。
在國內手機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智能手機普及率約12%的印度成了中國廠商爭奪的下一個戰場。在魅族之前,包括金立、華為、中興、小米、一加、OPPO等國產品牌都已先後進入印度市場,試圖爭奪這個有著145億美元潛力的市場。
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廠商能在印度這一智能手機市場鎖定勝局。在押註印度的背後,李楠表示:“如果進入太早,印度智能手機普及率太低,需要大量教育市場的工作;進入太晚的話,面臨的是攻堅戰。現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既有一定的普及率又正處高速增長,還有足夠的空間,僅僅憑借性價比鎖定市場份額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麽是印度?
“為什麽是印度?”
李楠對記者說,最主要的是為魅族產品線的調整。早年魅族只賣2499元的手機,國際化只能做俄羅斯、法國等這類高價手機市場。但現在魅族已把MX系列手機價格挪到1799元,魅藍系列做到了千元級別,再回過頭看整個海外市場時,印度是最好的選擇。
印度的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和以前的中國手機市場很像。但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印度基本上跳過了PC互聯網時代而直接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此外印度作為聯邦國家,很多地域的稅收等政策完全不同,在這些挑戰下,找到熟悉印度市場的人、組建本地化團隊是魅族來印度市場做的第一件事。
李楠透露,魅族從競爭對手三星、華為等那里挖來不少在印度的員工,已經組建了15人的印度團隊,主要負責當地渠道建設、品牌推廣等。
目前,魅族在印度的銷售仍以線上平臺為主;而在營銷上,李楠稱,此前幾家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猛砸線下廣告的做法投入產出比並不高,因此魅族短時間不會鋪線下廣告進行營銷,還是從自己擅長的線上和社交網絡做起。
在此之前,今年5月和8月,魅族曾把魅藍系列手機放到亞馬遜印度網站上銷售,在兩次試水之後,正式在印度發布MX5 。
但和不少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比拼廉價手機的策略不同,魅族首次正式在印度發售的手機MX5賣到了19999盧比(折合人民幣1922元)。
魅族這一做法的考慮是,希望先把高端機型展示給印度用戶,樹立較為高端的品牌形象,全面展示魅族此後再推出針對不同消費人群的智能手機。特別是對魅藍而言,印度將成為其重要的市場。
事實上,這款在印度正式發布的手機,與在8月初就在北京發布的MX5手機,從硬件配置來看並無差別,但在內容方面融入不少印度的當地文化背景,比如開機畫面是印度泰姬陵剪影、來電鈴聲融入印度舞曲,同時加入了印度法定節假日的標註提醒、宗教節日提醒等,並在瀏覽器應用上與印度本地互聯網達成服務合作,同時也針對影音、遊戲和應用等進行本地無縫對接。
而在銷售渠道上,這次魅族之所以和Snapdeal達成合作,其中少不了阿里巴巴的作用。今年阿里以2億美元入股印度電商Snapdeal,在阿里的牽線下,最終魅族選擇了對其支持力度最大的Snapdeal達成合作。
針對魅族手機在印度的售後問題,李楠還宣布,計劃在印度20多個城市建立超過40個售後服務中心,提供寄送快修等服務,以保證印度魅族手機用戶的利益。
不著急看銷量
除了把手機賣到印度外,魅族還計劃把手機“造”在印度。
此前,因為受關稅政策調整影響,導致不少手機廠商相同硬件配置的手機在印度售價比中國售價還要高。李楠也透露,魅族在布局印度市場的過程中,正好趕上了一次提高關稅,這堅定了魅族在印度本地生產的決心。
伴隨著富士康正在印度建設新的工廠,接下來魅族手機將開啟印度的本地生產。
除了關稅原因外,從地理位置來看,把印度作為生產中心,也將有利於未來手機廠商們在南亞、東南亞市場的擴張。
不過,與競爭對手相比,魅族在印度的動作並不算快。
此前,華為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建廠的提案已經獲得印度內政部的批準,小米聯合富士康在印度本土推出了手機,而聯想已通過代工商偉創力開始在印度生產智能機。
此外,IDC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二季度在印度的智能手機銷量同比翻了三倍,比一季度翻了一倍。其中,小米、華為、聯想和金立四個品牌總計已經占到了印度12%的市場份額。
“進入太早卻沒有踩上點未必是好事。”李楠說,在吸取了先行者的探路經驗後,對魅族這樣的後入品牌未必是壞事。類似的是,此前外界一度認為“慢跑”的魅族幾乎退出了中國主流智能手機的競爭,但魅族很快後來者居上,今年目標出貨量實現400%的增長。
但對於印度市場,李楠稱:“魅族並不著急看銷量。”“目前魅族在印度要做的,還是把產品做好,和用戶緊密溝通,加強渠道,把魅族打造在正確的地基上,僅僅憑借性價比鎖定市場份額是沒有意義的。”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財經Fun】不是冤家不聚頭 小米魅族上演“黑幫”戲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9525.html
【財經Fun】不是冤家不聚頭 小米魅族上演“黑幫”戲碼
一財網 霜月 2015-09-22 19:24:00
小米科技今天下午兩點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舉辦發布會,好巧不巧的是,魅族明日的發布會盡管不在這里舉行,但媒體入駐卻安排在了這家酒店,於是,兩方在場面上展開了一番爭奪。
今天小編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是不是感覺接下去要出現這樣的場景了?

說實話小編第一反應也是以為哪邊的黑社會老大要談判了,結果仔細一看新聞,著實被雷的外焦里嫩。

事情是這樣的,小米科技今天下午兩點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發布旗艦手機小米4c,好巧不巧的是,魅族明日的PRO5高端品牌手機發布會盡管不在這里舉行,但媒體入駐卻安排在了這家酒店,提前一天抵達北京的外地媒體需要在此簽到。
於是,兩方便在酒店大堂各自擺起了“場面”。其實一開始的時候畫風不是這樣的,兩方一黑一白還顯得挺和諧的。

但不知發生了什麽,小米率先豎起了一堵人墻,似乎在宣誓自己的“主權”與在酒店的“地位”。

這下魅族表示不樂意了,分分鐘也回豎了一堵人墻。至此,好端端的媒體接待處變成了這個樣子。

遠看就像香港電影里黑社會談判的場地一樣只是不知道下一秒跑出來的是陳浩南還是許文強。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指責魅族“惡作劇”,故意砸小米的場子。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發微博反駁說,“我們腦殘拿高端碰低端。另外,北京之外的媒體簽到需要提前一天開始是常識。當然噴子說什麽我也沒辦法。”其還在微博中指出了魅族發布會的兩個亮點,1:魅族品牌要上攻3k+,而非用主品牌向下打千元機;2:Pro5產品給力,配得上他的價位。

恰巧今日小米將要發布的新品小米4c定價在1299元與1499元。

李楠的這一番話挑釁之意昭然若揭。
但是從現場來看,小米的人似乎更多一點啊,都可以把場地圍一圈了,反觀魅族那邊,場面就顯得寒酸了一點。

小編想說,魅族你們這麽不走心怎麽把這場“戲”演出味道來嘛。
順便說一句,今天小米發布會除了發布了新品小米4c手機,還發布了“小米移動”。小米方面是這樣介紹的:

順帶著,還發布了兩張電話卡“任我行”電話卡,永久免月費;“吃到飽”電話卡,每月59元,包3000兆流量。


這麽看來,小編覺得這兩張電話卡還是很實惠的。
編輯:顏靜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魅族為精簡“戰隊” 裁員5%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4/153607.shtml
導讀 : 魅族科技發表聲明宣布將對公司進行裁員,裁員比例不超過5%。
i黑馬訊(楊博丞)1月4日消息,魅族科技發表聲明宣布將對公司進行裁員,涉及部門暫不清楚。根據魅族實際情況,此次裁員比例不超過5%。
對於這次裁員行動,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在內部信中表示:我知道這不是全部的辦法,但它能使打造一個優秀團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有可能打造一個優秀的公司,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樣,也是為了更多留下的人、也為社會負起更好的責任。
魅族官方並未公布具體的部門裁員比例,除了官方公告,i黑馬向魅族公關詢問時表示其它問題均不回應。
按信中所述,本次裁員對於正式員工將按2N+1的離職補償,而試用期和實習員工則賠償一個月工資。而魅族也將於每年進行人員優化,從側面來看,魅族的裁員將變成常態化。
在過去的2015年,魅族的銷量同比2014年增長了350%達到了2000萬臺。同時據官方數據顯示,魅族目前的員工規模也已經增長到接近4000人。

以下為白永祥內部信:
2015年已經走過了,魅族的銷量增長了350%,達到了2000萬臺。同時,我們的人員規模也增長到接近4000人。
打造一支優秀團隊成了我最重要思考的問題,我想起了傑克韋爾奇的2-7-1理論:就是每年要淘汰底部的10%的人。
我知道這不是全部的辦法,但它能使打造一個優秀團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有可能打造一個優秀的公司,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樣,也是為了更多留下的人、也為社會負起更好的責任。
當然,根據魅族的實際情況,這次調整不會超過5%。公司會感謝這些一起奮鬥的夥伴,並為他們提供年終雙薪、離職補償。
以下為魅族致全體夥伴的一封信:
親愛的小夥伴們:
在 2015 年,魅族引入了外部投資,開啟 ESOP 員工持股計劃,從家族企業轉變成現代企業。在大家過去一年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高速的增長和發展。
面對 2016 年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公司需要適時地優化組織結構。只有真正邁出這一步,才能將魅族打造成一個高效運轉的現代企業,才能有希望做到基業長青。
公司決定從 2016 年 1 月 1 日開始,每年進行人員優化。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有一些一起奮鬥過的夥伴離開魅族。
我們感謝這些同事的付出,並為這些離開魅族的夥伴提供補償。
對本次離開魅族的夥伴,已轉正的員工,公司將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的年終補償,外加2N+1的離職補償(N為在魅族的工作年數);試用期內或實習期內的員工,公司將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年終補償【補償方案的具體條款和條件以人力資源部制定的人員優化補償方案為準】。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部
2016年1月4日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