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效應解讀》公投若過,全球人流、金流大震盪 英國若脫歐 將是歐洲最大黑天鵝

2016-06-20  TCW

六月上半,國際金融市場好像突然被嚇醒了。

因為,英國多家民調一齊顯示,贊成英國脫離歐盟的支持度,越來越高出反對脫歐者,導致美股、歐股、英鎊全都在六月十日大跌,效應接著延燒到亞洲資本市場,全球投資人拋售股票、搶進安全資產,導致金價上漲、公債殖利率下滑。

這期間,美國奧蘭多市又爆發恐怖槍擊案,創下同類事件最高的致死四十九人紀錄,兇手是阿富汗裔的移民。以反移民為主訴求的英國脫歐派,立刻嗆聲威脅再不脫歐,英國也難逃類似恐攻。

英國將在六月二十三日舉辦公民投票,讓人民選擇是要離開歐洲聯盟,還是留下來。過去一年,留歐派支持度在多數時候領先,因此,雖經濟學人智庫(E I U)早把英國脫歐列為今年全球十大風險之一,但國際金融市場並未認真看待。直到最近,這隻歐洲最巨大的「黑天鵝」,很可能就要飛出來,擾亂全球經濟了。

全球經濟受衝擊!

一旦脫歐成真,調整期將長達數年英國是歐洲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它要從歐盟大家庭出走,可不只是歐盟的家務事。

美國聯準會( Fed)主席葉倫在六月警告,英國脫歐將帶來「重大經濟衝擊」,可能改變投資人的風險偏好。脫歐可能性升高,加上美國就業數據不佳,使外界預期美國升息的時間,將延到英國公投之後。

脫歐公投對世界經濟最基本也最廣泛的影響,就是帶來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一旦公投過關,包括英國與歐洲、歐洲與全球的物流、金流、人流,都將進入一段長達數年的重新調整期。

光是英國現行法規,就有五五%是來自遵循歐盟的規定;透過歐盟對外的三十六個貿易協定,英國也與全球五十八個國家享有貿易優惠關係。「幾乎所有英國的對外貿易關係都要(重新)談判,」世貿組織(WTO)秘書長阿茲維多( Roberto Azevedo )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說。

跨國企業一致反脫歐!

工作機會、旅遊市場將大幅流失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早在二月就對英國脫歐議題表示:「任何經濟界的人都不喜歡不確定因素,在不確定期間,他們不投資、不雇用,也不做任何決定。」企業界的反應更直接。英國最大銀行滙豐陸續拋出警語:脫歐將可能使英鎊貶值二〇%,若脫歐成真,該集團考慮把一千個英國職位搬到巴黎,甚至建議投資人,買黃金是因應英國脫歐最好的避險標的。

德意志銀行、美國摩根大通等跨國金融業者,都揚言可能把部分業務搬離倫敦。

製造業如IBM、奇異(GE),乃至英國精品名牌Burberr等,也連署呼籲英國留在歐盟,享有單一市場的免關稅好處。

把歐洲總部設在英國的日本日立集團,會長兼執行長中西宏明更直斥英國脫歐「豈有此理」,還罕見發表長信勸告英國人民,一旦脫歐,在英國雇用了十四萬人的日本企業將被迫重新思考投資布局。

連中國首富王健林,都在今年初赴牛津大學演講時說,英國脫歐弊大於利。

甚至,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本首相安倍,也在近期訪英時,對脫歐發表負面看法。

英籍的國際影星裘德洛、綺拉·奈特莉、康柏拜區等藝文界名人,以及十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等,也先後連署公開信,希望英國人民支持留在歐盟,以保障多元文化價值、保有來自歐盟的科學經費。

奇怪的是,當重要國際機構、大人物紛紛表態希望英國別脫歐,當今年以來英鎊兌美元、歐元分別貶值三·七%、七·三%(截至六月十三日),資金外逃程度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劇烈之下,英國人卻講不聽、嚇不退,仍展現高度的脫歐民意。

英國人為何想脫歐?

反移民、反全球化,另類「川普現象」為什麼這麼多英國人想跟歐盟「分手」?

長期從事英國社會態度調查的歐姆斯頓( Rachel Ormston)指出,這是一場理性與感性之爭。她的報告發現,贊成脫歐的民眾裡,有超過九成希望對來自歐盟的移民增加限制,而支持留歐的民眾裡,則有超過七成認為,離開歐盟會使英國經濟變糟,兩個數據都分別比對立陣營高出許多。

換句話說,重經濟vs.反移民,構成英國人支持與反對歐盟的思考核心。

兩邊的傳單標語、論述,就反映了訴求差異。留歐派拋出各種經貿數據,強調加入歐盟對英國經濟的好處,以及一旦退出免關稅的歐盟單一市場,將出現物價上漲、房價下跌、薪資衰退、投資縮減……。

「不是只看經濟,笨蛋。」 (It's not just the economy, stupid.)這是脫歐派反擊的口號。

他們主張,歐盟的移民危機已經失控,每年有二十五萬歐盟移民來到英國,相當於北部大城新堡( Newcastle )的人口數,而英國總是被迫接受歐盟的各種決議,對自己的邊境失去主權。

雙方支持者的結構,也呈現傾向開放或封閉的背景差異。留歐派主要是三十五歲以下年輕人、大學以上高學歷、專業者或管理者,住在倫敦等國際大城;脫歐派則以五十五歲以上、勞動階級或小企業主、學歷較低、英格蘭民族主義者居多。

原來,脫歐公投也可說是英國版的「川普現象」。脫歐派集結了反移民、反全球化、外交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支持者,希望恢復大英帝國光榮,害怕朝向政治整合的歐盟,會越來越削弱英國主權。

難怪,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說,如果他能投票,也會支持英國脫歐;法國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的領袖勒龐( Marine Le Pen),想去英國幫脫歐派助選(後因她太具爭議性,被脫歐派謝絕好意)。

由於荷蘭、法國、瑞典、德國等,也有超過四成民意想舉辦脫歐公投,一旦英國脫歐派勝出,將在歐盟成員國掀起骨牌效應,歐洲局勢難有寧日。甚至川普的聲勢也將受激勵,影響美國總統選情。

英國公投勝負未定,像賭盤看好留歐的比率近七成,與民調截然不同,最後關鍵可能在於年輕人的投票率。若脫歐派民調上升帶來的危機感,能促使年輕人積極投票,又或金融市場近日的震盪,能讓英國人的經濟理性勝出,那全球經濟就只是虛驚一場。

但,即使這次脫歐公投沒過關,「川普化」也已經在歐洲,乃至全球多處遍地開花。英國政界已有人揚言若沒過,下一屆國會還要再推一次脫歐公投。

因此,一波波衝擊全球自由化的潮流,暫時還不會消失。當前世界經濟局勢,就如奇異執行長伊梅特(Jeffrey Immelt )所言:「是我所見過最不確定的。」買黃金是因應英國脫歐最好的避險標的。

德意志銀行、美國摩根大通等跨國金融業者,都揚言可能把部分業務搬離倫敦。

製造業如IBM、奇異(GE),乃至英國精品名牌Burberr等,也連署呼籲英國留在歐盟,享有單一市場的免關稅好處。

把歐洲總部設在英國的日本日立集團,會長兼執行長中西宏明更直斥英國脫歐「豈有此理」,還罕見發表長信勸告英國人民,一旦脫歐,在英國雇用了十四萬人的日本企業將被迫重新思考投資布局。

連中國首富王健林,都在今年初赴牛津大學演講時說,英國脫歐弊大於利。

甚至,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本首相安倍,也在近期訪英時,對脫歐發表負面看法。

英籍的國際影星裘德洛、綺拉·奈特莉、康柏拜區等藝文界名人,以及十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等,也先後連署公開信,希望英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66

特朗普震盪及深港通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11/28/%e7%89%b9%e6%9c%97%e6%99%ae%e9%9c%87%e7%9b%aa%e5%8f%8a%e6%b7%b1%e6%b8%af%e9%80%9a/

在絕大部份人看淡下,特朗普在2016年11月8日爆大冷門嬴出美國總統大選,成為下任美國總統。由於特朗普是個政界局外人,他將會改變現任總統奧巴馬實行的政策,完全顛覆現時的政治、外交、金融、貿易及工業的狀況。特朗普在以下四大範疇,將帶來重大改變,包括:利率及滙率、貿易政策、對銀行及企業的監管、能源。

特朗普當選後,利率環境立即發生重大改變。美國利率急升,10年美國國債孳息率由1.7%急升至2.35%。聯邦利率升了50點以上,由於利率上升,環球債券價值一星期內損失1.2萬億美元。特朗普不喜歡耶倫領導下,聯儲局的低息環境及寬鬆貨幣政策。特朗普表示會大幅減稅及投入一萬億美元在基建,擴大聯邦赤字。美國企業所得稅現時是40%,全球最高之一。特朗普建議把稅率從40%大幅降至15%。本來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表示會炒耶倫,但當選後表示會讓耶倫做到任期滿。但低息環境快結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受到利息上升,美元滙率由94點急升至101點,升了7%。所有主要貨幣都貶值:歐元、日圓、英鎊、亞洲貨幣都大幅下跌。人民幣由6.8跌至6.95,引發資金外流。美股、美息及美元上升,對全球金融市場都產生壓力。

在貿易方面,特朗普表明上任後首個任務就是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TPP 是一個由美國主導針對中國的貿易協議,在2016年2月4日正式簽署,包括11個國家,佔全球產值50%。成員國要實行自由貿易、開放金融市場、保護知識產權及削減政府補貼、及限制和規管國家採購。其實後三項完全是保障美國藥廠及娛樂的利益及針對中國的國企而設。本來在中國設廠的廠家都有兩手準備,把工廠搬到越南。但特朗普以美國為先的政策,將會建立貿易堡壘,以高關稅阻止平價產品進口。奧巴馬大力推動TPP,配合其太平洋西轉向外交政策,從中國手中奪回主動權。現美國退出TPP,給中國機會採取主動,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RCEP 是中國在2012年提出,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印度、南韓、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16國的自由貿易區。人口達到30億,佔全球人口45%,總產值達到21.3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40%。RCEP各國將會實行自由貿易,95%以上的產品都在區內實行零關稅。而RCEP不會在知識產權、國家採購及政府補貼等設任何限制,基本上不會推行只利美國的政策。美國退出TPP反而有利區內自由貿易的實施,因為RCEP成員國不需要再保護美國的利益。

特朗普是地產商人,不喜歡政府過度監管商界,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通過的杜期法蘭克Dodd Frank Act法案。大型國際商業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法國巴黎銀行、摩根大通、德意誌銀行、滙豐銀行、渣打銀行等都被美國司法部重罰幾十億美元。難怪特朗普當選後,國際商業銀行股價上升,滙豐及渣打升幅最明顯。

特朗普在能源上也和奧巴馬有不同意見,他認為巴黎減排協議有損美國工商業利益,他計劃減少依賴新能源及加重傳統能源例如煤電的投資。資源及金屬價格在特朗普當選後都急升,原油回升至接近50美元桶,煤及鐵礦石價格都急升,有色金屬同樣上升。在特朗普領導下,環球政治、經濟、金融、工商業都有不同程度的震盪。美股連日創歷史新高,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美國。港股受到資金外流影響,只能低位徘徊,不能衝上23000點。

上星期五收市後,中港證監同時宣佈深港通在12月5日開通。市場反應審慎,沒有像滬港通當時的亢奮,更沒有人期待瘋狂牛市來臨。上週末中證監宣佈罰廣發證券2千萬人民幣及充公680萬元的利潤。涉及2015年瘋牛市期的非法配資及容許第三方真接交易,沒有核實客戶身份。今年深港通缺乏了槓桿帶來的龐大資金及流動性,很難炒起港深兩地股市。相信深港通會反高潮,有長線資金買入香港的藍籌股作長線投資。至於深圳的科網及創業板股,香港投資者要有800萬現金才可以投資,令到投資氣氛欠佳。估計港股會在23000點以下徘徊,成交會有所增加,但不要期望牛市來臨。

Raging Bu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99

股王的震盪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034445

  早前騰訊(700)經常見報,皆因屢創新高,哪料到這回一跌,即成全港財經新聞的頭條,《人民網》果然厲害,兩篇文章即震掉騰訊千億一元的市值。

  早就說過想要捕捉騰訊的升浪真不易為。

  昨天 ,騰訊大跌11.6元,我已經等到最後半分鐘才以0.198元幫朋友買入了其收回價254.88元的牛證60239,心想今天應該會出現反彈,最少應該可以回升4元。

  豈料在其旗下遊戲《王者榮耀》受到狠批的大肆報道下其股價低開2.6元而成266.6元,我心想要這回糟,朋友的60239隨時下跌26格,果然,莊家一開價只有0.169元,而正股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大跌8.8元而跌至260.4元,60239也迅速低見0.099元,當時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雖然開市前已經跟朋友談及上回騰訊曾經於跌了7.4元之後次日再跌4.8元而低見262.8元,隨後即日大幅反彈10元而高見272.8元,彈力強勁,應該對其大跌之後的反彈力有信心,可是當其時也,朋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囑咐我不論如何今天要把60239賣掉,結果我非常有耐心地等待,終於以0.205元幫朋友賣掉,總算不用虧本,還有微利,豈料賣掉之後 ,其股價曾經高見0.216元,皆因正股從低位的260.4元大幅反彈13元而高見273.4元之故,果真如我斤所預料般曾經回升4元,收市則跌回271元,升了1.8元。

  牛熊證有回收機制,所以並非一般人可以沾手,所以當昨天有朋友也想捕捉騰訊的反彈浪的時候,我介紹了行使價為268.88元的認購證16034給她們,我說此證12月到期,應該可以一博,豈料她們昨天於0.207元買入之後,今天一見正股大跌就急急於0.17元紛紛止了蝕,止蝕之後雖然曾經低見0.158元,可是有誰敢回補呢?結果眼睜睜的看著其股價反彈至最高曾見0.223元,沒仇報。

  所以說,要捕捉騰訊的升/跌浪,談何容易?

  說起來,這可能是我第四度試圖低撈騰訊又被震走之作吧? 

  至於上周四於284元嚷著要買騰訊來長線投資的朋友於其跌至266元水平反而嫌其貴,無話可說,這正是散戶的一個通病--高就嚷著要買,低反而噤若寒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20

對冲人生:震盪市離場好過磨爛蓆

1 : GS(14)@2012-05-19 11:48: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8/16347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61

港股震盪過後 跟殿堂級基金經理反攻

1 : GS(14)@2015-07-13 17:33: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a_eaj1.htm
【明報專訊】上期《Money Monday》封面故事訪問林園、張程光及郭基富三位「民間股神」,他們同樣對股市短期審慎,結果上證綜指於上周初跌勢轉急,拖累恒生指數周一至周三(7月6日至8日)最多曾下跌3228點或12.4%,最低報22,836點。惟上周後期港股市已從低位回升逾2000點。港股調整期是否已告一段落?面對極端波動市,投資者應該如何自處?今期封面故事請來兩名殿堂級基金經理——惠理集團(0806)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謝清海及翱騰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投資總監祝振駒分享其最新部署,他們都認為中港股市下半年仍有可為。

相信目前不少投資者均關心,港股會否重演像2008年一樣股災式下跌?抑或調整期已完成,可以趁低吸納呢?謝清海就此大派定心丸,表明仍然看好中資股未來5至10年的表現,更透露中國股票及基金佔其私人投資組合最大比例。

無懼過山車 私人重倉中國股票基金

回看近日是次A股波濤洶湧的市況,謝清海指出,原先的正常市場調整卻演變為醜態百出的驚慌場面,起因是監管當局於6月中旬開始清理場外配資,限制孖展融資活動,而A股由散戶主導,其在早前一年的升浪已錄得巨大帳面利潤,面對市場突變急於套現離場。結果上證綜指於上周四(7月9日)最低報3373點,較6月12日高位5178點,三個多星期跌了34.9%。謝清海形容,政府採取措施以穩定市場的行動來得太慢及太少,令市場突然之間由狂熱轉變為恐慌。

謝清海說,雖然投資於A股從來都是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但近日波動明顯較平時擴大及震盪人心。根據過往經驗,他退後一步及冷靜評估情,得出結論是:「情況並非大家表面所見到一樣差!」以下是他提出的三大原因:

非真正崩盤 A股今年仍錄升幅

第一,是次A股並非出現真正崩盤。雖然6月12日至上周四顯著下跌,但即使以上周低位計,A股今年以來仍錄得升幅,其過去一年升幅更近七成。

是次大型調整,難免令最近開始入市的投資者輸錢,但更多投資者於更早前已入市,故其目前仍有利可圖。這解釋何以市場並沒有出現真正的恐慌,所以不要對是次調整反應過敏。總的來說,牛市總會攀越恐懼之牆(Wall of worry)向前進發的。

第二,「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意味內地政府有巨大能力去影響市場。中央視建立健康股票市場為首要政策目標,而目前仍有很多工具可用。

政府可強力干預市場 直至達到目標

與西方國家不同,內地政府可以強力干預市場直至達到政策目標,毋須得到立法機關同意。央行已出手向官方背景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流動性,在市場購買股票。另外,內地居民財富主要儲存於存款及房地產,只有10%至15%用來買股票,未來仍有很大增持股票的空間。

(編按:根據官方數據,內地去年底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49.9萬億元人民幣;參考謝清海上述分析,若其中10%投資於A股,涉及資金達5萬億元人民幣。雖然上述存款轉移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但只要中央短期能夠穩定市場信心,該趨勢料可持續,可望繼續支持A股牛市行情。)

第三,A股某些最不健康的情況已被清除。例如過度融資買股被視為是次大型調整的罪魁禍首,但目前融資餘額已從6月18日高峰期的2.3萬億元人民幣下降至低於1.5萬億元人民幣。目前A股估值已更加合理,滬深300指數預測市盈率約13.5倍,較10年平均數折讓9%;而香港上市的H股的預測市盈率更只有9.2倍,故H股目前是惠理在中資股的至愛。

內地改革進程會減慢

基於上述三大原因,謝清海仍然看好A股後市。但他強調,A股始終屬新興市場,即使牛市持續,該股市將會繼續波動,隨時會再出現震撼人心短期下跌兩成的場面。作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大型調整可隨時出現才能冷卻市場熱情,否則便不可能維持市場健康發展。

謝清海總結,是次A股震盪過後,將會出現某些後遺症。例如由於過去內地大城市雲集不少股市投機者,隨他們對後市將轉趨審慎,可能會帶來某些負財富效應。另外,內地政府的改革進程亦可能會減慢。謝清海解釋,內地政府目前要確保自己有能力干預市場以穩定投資者信心,即使其對金融市場撤銷管制及資本賬自由兌換的誠意依舊,日後改革也會加倍小心。

雖然謝清海對A股中、長線前景仍然樂觀,惟他認為,雖然環球央行過去六年接力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但在太多借貸、太多赤字及狂印銀紙的情下,全球經濟目前仍然一團糟。他預測,金融危機遲早將會再次出現,雖然無人能夠準確預測有關時間。

在目前全球潛在高風險的環境下,謝清海個人投資策略著重分散投資,雖然中國股票及基金仍然是最重倉的資產,他亦投資於東南亞、日本、歐洲及北美股票基金,而且持有不少現金,待調整時「執平貨」。外圍股市表現相對較佳,顯示全球性分散投資有助分散風險。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鄧宗弘
2 : GS(14)@2015-07-13 17:34:0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a_eaj2.htm
惠理創辦22年 資產增3888倍
2015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謝清海於1993年與葉維義成立惠理集團,當時資產管理規模(AUM)僅450萬美元,惟至今年5月底該集團AUM已達175億美元,22年增長3888倍。除了AUM與日俱增外,惠理旗艦基金「惠理價值基金(A單位)」自從1993年成立至今年5月底升3180.7%,期內年度化收益率高達17.1%,與股神巴菲特不相伯仲,故謝清海在投資界亦贏得「亞洲巴菲特」的美譽。

除了旗下基金長期表現卓越為客戶賺錢外,謝清海亦擅長高位沽貨。例如謝清海於2007年11月22日帶領惠理上市,招股價為7.63元,當日恒指收報26004點。其後一年環球金融海嘯愈演愈烈,恒指於2008年10月最低10676點,與惠理上市當日收市時比較勁跌58.9%,可見這名股壇「金手指」2007年上市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

至近期,謝清海於5月22日收市後,以每股16.34元,減持9600萬惠理股份,持股比例由30.23%降至約25%,套現15.6億元,配售當日惠理收市價為17.2元,折讓5%。恒指收市價為27,992點。將上周五(10日)收市價與5月22日收市價比較,恒指已下跌11%,惠理股價更下跌38.9%,可見謝清海5月22日再次成功於高位沽貨。
3 : GS(14)@2015-07-13 17:34: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a_eak1.htm
祝振駒:低吸港股 短炒A股藍籌
2015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祝振駒接受《Money Monday》專訪時表示,上證綜指由1月升至6月12日的7年高位5178點,累積升幅近六成,購買力主要來自券商融資及場外配資活動;惟中國證監會6月中旬開始清理場外配資平台,不少投資者被強制平倉,「去槓桿化」像雪球效應一樣愈滾愈大,令跌勢加快。他認為,若個別對基金重倉A股,過去三個多星期料損失慘重,惟旗下基金由於早前已有適當部署,並非重倉A股,所受影響有限。

短期反彈便沽 市場共識

如何向前看?祝振駒分析,A股經過是次震盪後,今年2月至5月以「45度角」向上急衝的趨勢已告一段落,預料後市將轉趨波動。「我覺得A股牛市未必已完結,但由於以槓桿入市的投資者已敗興而回,日後料波幅增加,會『Chok上Chok落』。目前市場共識是,若市短期反彈便沽貨套利,不會長;若每個人也是這樣想,就不會有大牛市。」

料中央續減息降準

近日港股跟隨A股顯著波動,更曾經跌穿傳統上被視為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上周五為24,883點)。到底港股熊市是否已經來臨?抑或只屬牛市大調整?祝振駒認為,目前仍須觀察暫難下定論。

惟他指出,支撐是次中資股牛市的動力之一,是內地的寬鬆貨幣政策,預料減息降準陸續有來,港股經過近日急跌,估值更加吸引,值博率已增加。「無人可以準確估到幾時見底,最終要睇你自己的財政狀。若你持有好多現金,目前可以開始入市,分批買入股票。」

至於祝振駒旗下基金的最新部署,他透露過去一段時間均以持有細價股為主,目前未有明顯變化,會繼續耐心持貨;餘下資金則用於低吸港股及A股藍籌短炒。

多持細價股 伺機掃潛力殼

匯隆控股(8021)是祝振駒投資細價股勁賺的最新個案,旗下翱騰投資已持有該創業板股份2.52億股或約2%一段時間;該股於上月23日收市後宣布,以每股發行價0.069元,分別向新光資本及翱騰投資發行新股57.6億股及19.2億股,集資約5.3億元。交易完成後,雙方分別持有公司擴大股本約45%及17%。

匯隆待戰略投資者入股 有望倍升

新光資本母公司新光集團是台灣大型企業,市場憧憬其入主匯隆後,會再向匯隆注資,結果該股股價復牌後急升,上月25日最高報1.38元,與停牌前0.313元比較,兩個交易日內急升3.4倍。雖然該股近日隨大市回落,上周五收報0.51元,惟仍較新光資本及翱騰的配股價0.069元升6.4倍。

談及上述交易,祝振駒透露,日後匯隆的發展方向由大股東新光資本決定,謙稱翱騰投資只是「車邊」配合對方的發展。惟他強調,翱騰投資的策略之一向是在低位買入有潛力的「項目」或「殼股」,待其獲戰略性投資者入股,注入業務轉型後,始會考慮在高位沽貨。
4 : GS(14)@2015-07-13 17:34: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3/news/ea_eak2.htm
旗下管理基金 一年賺127%
2015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論過去5年戰績,翱騰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首席投資總監祝振駒比謝清海更勝一籌,其管理的Avant Capital Eagle Fund(A單位)於2010年5月成立至今年5月升近5倍,年度化收益率高達42.88%;截至今年5月底止一年內漲127.33%(見圖),是《彭博》統計中國股票對基金中表現最佳者,故祝振駒堪稱香港的「最賺錢對基金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44

中國GDP「保七」勝預期 股市震盪 料加強基建投資

1 : GS(14)@2015-07-16 16:23:2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6/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第二季中國經濟數據,GDP增長成功「保七」,與第一季持平。不過《金融時報》發文「中國GDP高估了?」質疑中國GDP數據存在水分。但官媒新華網隨即發文反擊,詳盡解釋編製GDP數據的方法,但仍承認「高估大約0.5個百分點」。分析認為近期股市未如預期造好,或拖累下半年GDP走勢,需要中央再度出台寬鬆措施救市。

第二季中國GDP按年增長7%,高於市場預期的6.8%。昨日同步公布的大部分細項經濟數據,亦較市場預期出色,其中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加6.8%,遠高於市場預期的6%。社會零售總額亦見回暖,6月增10.6%,高於市場預期10.2%。

新華網認高估0.5個百分點

不過,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按年增幅為11.4%,便較首季增幅回落2.1個百分點。而6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及購進價格,也分別按年跌4.8%和5.6%,跌幅均較今年前5個月繼續擴大。至於居民消費價格(CPI)上半年雖仍按年升1.3%,也較首季略擴大0.1個百分點,但分析認為仍處於低水平。

《金融時報》昨日發文,質疑中國使用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沒有扣除進口價格變化,導致中國2014年的GDP增速被高估1至2個百分點。新華網隨即發文反駁這種說法,表示GDP平減指數雖然只反映國內生產的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但由於國內大宗商品已與國際接軌,結果偏差並非《金融時報》描述的那麼高,但仍承認去年GDP高估約0.5個百分點。

經濟師:料年內再降準降息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認為,由於GDP的算法有很多種,很難界定官方公布的是否被高估,但他認為第二季的數值與早前市場預計的相當。

他認為下半年經濟表現會較上半年為佳,因第二季度經濟已經開始穩定,加上降準降息的效果又將下半年才會強勁體現,預計第三季和第四季經濟增長分別為7.1%和7.2%。他指,股市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短期的,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因為對社會財富造成深度影響,需要政策持續寬鬆,料年內還會有一次降息和兩次降準。

摩根士丹利報告則表示,早前的寬鬆措施雖開始令房地產市場有復蘇象,但整體房地產投資以及製造業仍處於疲弱狀態,加上近期股市震盪會拉低金融業對GDP的貢獻,故未來數月中國政府應該會繼續加強基建投資以穩定經濟增長。

明報記者 魏嘉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91

內外震盪 港股猴年開局悲觀 歐股續瀉 港股ADR挫近千點

1 : GS(14)@2016-02-10 13:29:48

【明報專訊】中港農曆新年假期休市之際,歐、美、日股跌勢未停,繼日經指數昨日急瀉5.4%,創近3年最大跌幅後,昨晚歐股亦持續下行。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日圓升見15個月以來高位,日本10年債收益率跌至負數。昨晚美國道指開市早段曾挫逾百點,加上本港爆發罕見大規模警民衝突,分析料港股猴年開局亦將低開;截至昨晚11時,港股於美國的預託證券(ADR)較本港前收市挫近1000點。



德意志銀行資金問題令人憂慮,及傳美國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商Chesapeake Energy將申請破產,均為是次外圍股市「風暴」元兇之一。雖然德銀在股價暴跌後,發表聲明,強調有充足流動性償還今明兩年的債務,後者亦已澄清否認清盤傳聞,令歐洲股市昨日開市雖一度全線反彈,惟及後在油價30元關再度得而復失,令市場憂慮重燃,歐股跌幅持續擴大,截至昨晚10時止,法國CAC指數、德國DAX指數,齊挫逾2%,而英國富時100指數,盤中曾跌至5598點,見2012年11月以來低位。

美國方面,美股三大指數繼年初一齊挫逾1%,昨日開市再見下挫,道指一度跌逾100點,雖然及後跌幅收窄,但港股ADR跌勢未止,仍較本港前收市跌近1000點。

黃國英:長期弱勢似成形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出,外圍形勢相當差,「似長期弱勢已經成形」。他相信,港股紅盤高開的機會接近零,料港股紅盤開於18700點水平,整體看淡。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指出,全年來看,全球股市必然繼續走弱。此輪弱勢範圍擴大,新興市場、發達國家市場都難以倖免。他指出,過去幾年,新興市場的高槓桿、高負債率必然在今後的幾年「埋單」。

除歐美震盪未停外,亞洲方面,日本股市昨日亦大跌5.4%,創下近3年最大單日跌幅;而澳洲指數亦跌3%,創2013年8月以來最低收市價。市場瀰漫避險情緒,黃金價格繼周一單日上漲1.4%後,昨日再漲0.2%,年初至今已上漲12.3%。日圓亦再受資金追捧,盤中高見每美元兌114.2日圓,為2014年11月中旬以來最高價位,亦即相當於每百日圓現兌6.8港元。

避險情緒高漲 日圓升至114

此外,資金瘋狂湧入日本國債,10年期國債孳息率創歷史新低,報負0.005%,為七大工業國國債孳息率前所未見的低位;另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亦跌至1.7%,為2015年1月以來的低位。

明報記者 顧冷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0/news/ea_ea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79

減脫歐震盪 人行曾干預匯市

1 : GS(14)@2016-07-17 15:24:51

【明報專訊】英國脫歐引起人民幣持續貶值,人行昨日承認,為減少脫歐事件對中國外匯市場的衝擊,有向市場提供小量外匯流動性,令人行外匯佔款(用於購買外匯而投放的人民幣)進一步減少,即意味人行有出手干預匯市,力保人民幣匯價。

提供外匯流動性 人行外匯佔款減

根據人行公布數據,截至6月底人行外匯佔款為23.63萬億元,按月減少977.27億元(人民幣,下同),降幅是5個月以來首次擴大,6月外匯儲備反而增加134.3億元。對兩者相反的情况,人行調查統計司長盛松成解釋稱,受英國脫歐影響,6月下旬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出現較大波動,為穩定市場預期,減輕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中國外匯市場的短暫衝擊,人行向市場提供了小量外匯流動性。但總體上,人民幣匯率仍然按照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機制有序運行。

上月24日英國脫歐後,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大跌450個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跌破6.6水平,此後跌勢未止,市場早前猜測人行或已出手。近兩周以來人民幣跌勢已漸趨穩,昨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報6.6875,跌40個點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02&issue=20160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70

股市震盪 一手企穩賣逾520伙

1 : GS(14)@2016-09-11 04:36:56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有機會加息,但仍無阻買家入市,在華懋將軍澳海翩匯及新地(0016)元朗Grand YOHO兩大新盤齊推下,昨日一手市場再錄得逾520宗成交,單計上述兩個項目,昨日已套現約45億元。市場人士表示,新盤市場本年迄今已售出逾1萬個單位,預料年底可累錄逾1.8萬宗買賣, 創2007年後9年新高。

全年有望破1.8萬宗 創9年新高

繼前周六海翩滙、Grand YOHO及中海外(0688)啟德1號(I)共推逾千單位後,海翩匯及Grand YOHO昨日分別推售311及224個單位,且銷情持續理想,市場消息稱,海翩滙昨日單位再售出約246個單位,若連同首輪售出之501個單位,合共售出747伙,佔可發售單位接近九成。華懋發言人稱,項目分別獲兩名買家購入各5個單位,其中1位買家於首輪已購入3個單位,連同昨日所購的單位,共斥逾8000萬元連購8伙,項目迄今已套現約55億元。發展商又稱,項目6個頂層特色單位及5幢獨立屋,即將以招標形式出售。

海翩匯Grand YOHO售469伙

另外,作為新地今年重點項目之一的Grand YOHO,昨日進行第三輪銷售,早上先發售218個標準戶再一次「清袋」,市場消息傳出,以售賣「B仔涼粉」聞名的元朗佳記甜品老闆或相關人士,就以逾1767萬元連購兩個高層兩房戶,單位同為實用543方呎的9座高層G室,定價分別1077.2及1079.08萬元,折實價880.6萬元及882.1萬元,實呎16246及16217元,料創新界西北最貴兩房戶。昨晚出售的6個特色戶,據悉成功售出5伙,售價由1486萬至2028萬元。

綜合市場資訊,連同上述兩大新盤在內,昨日一手市場共錄約523宗買賣,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至9月8日,今年一手成交已逾1萬伙,在脫歐效應下,加上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相信一手將繼續主導市場, 全年錄逾1.8萬宗,創2007年後9年新高, 惟只屬勉強達至政府訂下每年2萬宗一手供應的目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77&issue=2016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43

王弼:股市真正震盪 還在後面

1 : GS(14)@2016-11-15 07:58:28

【明報專訊】有追看本欄的朋友,應該知道王弼不會受特朗普這隻「黑天鵝」嚇壞,因為我多次表示,市場嚴重低估了特朗普的勝算,原因是主流傳媒太過依賴民調,認為民調才「科學」,但自互聯網跟社交媒體興起後,王弼愈來愈鄙視這些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的「偽科學」,明明簡單的社會人類心理行為,用邏輯學一步步推理,不難預測出大方向,但許多長年依靠納稅人出糧才能夠餬口的所謂學者、學界權威,硬要用什麼統計學模型,又或以火星人才看得懂的文字,寫其國際關係評論,永遠模稜兩可,或寫的時候根本沒打算讓人看懂,只利用國王新衣的手段,令普遍讀者有一種「看不懂才是高深」的假象。

Brexit加特朗普當選,宣判這一類偽科學的壽終正寢,有人可能會挑戰王弼,Brexit你不也是看錯,不是說過不可能發生嗎?首先,我跟許多估錯Brexit的人不一樣,他們認為Brexit不會發生,是因為Brexit不是好事,所以不應該發生。我則一路認為Brexit是好事,對英國甚至是世界有利的,不過Too good to be true,這樣的好事,在這個黑暗、受操控(Rigged)的世界又怎會發生?結果,英格蘭選民的力量罕有地扳回一仗。Brexit給我的教訓是,原來西方文明還是有救、有希望的。所以,我對特朗普要重新估計。果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不過是Brexit的翻版,連港股當日(11月9日)的表現也幾乎如出一轍。上周本欄預測「如果特朗普勝出大選,我預期股市會出現Brexit當日的情况(不過因希拉裡電郵門的打擊,特朗普勝算已大大提高,『驚訝指數』可能沒Brexit那麼高),恆指應會大跌,但波幅應不及Brexit,但同一時間,美國加息會即時降溫,美匯下跌,央行亦會出口術放水托市,對人民幣匯價和各國股市有利,中線而言,提供港股和美股V形反彈的基礎」,基本上兌現。

特朗普高舉大美國主義 不利亞洲

不過令我驚訝的,是港股美股的V形反彈速度,莫說中線,可說是閃電完成。本來,我預計特朗普當選,港美兩市場經大跌後至少低位震盪一兩天才作出報複式反彈,但事實上,標普期貨在亞洲中午時段大跌5%後,未到美股開市已經接近收復了全部失地,道指更一度升逾300點,氣氛逆轉之快,在貨幣政策上完全體現。美匯本來在特朗普當選後轉弱,是因隨着他帶來的政治動盪,聯儲局應不會於12月加息。但不到數小時,市場開始覺得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會帶來通脹,更甚的是Brexit加特朗普,意味反移民反經濟一體化潮流勢不可當,很可能是歐盟瓦解的序幕。因此,美匯止跌回升,人民幣反彈亦只曇花一現,即時掉頭繼續尋底,加上市場預期特朗普政策高舉大美國主義,不利亞洲,港股在上週四跟隨外圍反彈後,又即時於上週五掉頭回落。

市况大上大落,有什麼啟示呢?我認為,特朗普大選時作出的承諾,前後矛盾甚多,而且並沒有具體有系統的政綱,可能連他的團隊,在這刻才把他以前的說話湊湊拼拼,企圖做出一個有連貫性的政綱,可行之餘但又盡量減低欺騙選民的指控。况且,美國總統政策的落實,除須國會配合之外,最大阻力是來自公務員官僚體系。總之,市場尚須時間觀察Brexit加特朗普帶來的政治地殼震動(Tectonic Shift),目前盲目看好美股令道指持續向上,應不能維持。我的部署,則是在上週三大跌當日,放棄了只沽不買策略,算是早前於24000點套現後,趁低位補充持貨,但暫時不會再加碼。我預計,股市真正的震盪,應該還有後面。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週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7836.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46&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