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共享單車之後共享什麽?不是充電寶不是雨傘而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5/164297.shtml

共享單車之後共享什麽?不是充電寶不是雨傘而是……
羅超頻道 羅超頻道

共享單車之後共享什麽?不是充電寶不是雨傘而是……

如果一個模式能夠提升供需端資源的使用效率,那它就比原來的經濟更有活力。

來源 | 羅超頻道

作者 | 羅超

2017年是中國二手車市場爆發年,公開消息顯示今年1-5月二手車交易量已達到480萬輛,同比增長21%,增速遠超新車。事實上,日趨流行的二手交易不只是汽車,手機數碼、生活家居甚至服裝衣帽等類型的二手交易都在興起,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閑置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將達4000億元,遠超分享出行市場。

中國人越來越接受閑置物品交易,給互聯網玩家帶來了一塊新的蛋糕,即“二手交易”市場,前有淘寶閑魚入局,後有騰訊投資的C2C閑置交易平臺轉轉上線。其外還有“二貨”、“有閑”、“舊愛”、“心上”、“只二”等創業型App。閑置交易平臺正在悄然壯大, 然而二手交易形式在淘寶時代就有了,今天憑什麽爆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為什麽過去中國二手交易不怎麽發達。

71_meitu_13

過去二手交易為何不發達?

二手交易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普遍的需求,原始社會的“以物換物”便是二手交易這種方式的雛形,只不過彼時換的是物,現在換的是錢。在瑞典等一些發達國家,每家每戶都會買賣閑置,二手交易占GDP在10%以上,在這些國家舊貨店經營得很好、跳蚤市場人氣很高。

然而在中國,我們很少看到舊貨店或者跳蚤市場。以二手車為例,過去中國人習慣於購買新車,新車與舊車購買比例是3:1,美國則是反過來的,人們對二手車青睞有加。

之所以中國人過去不太習慣於二手買賣,在我看來,核心原因在於三點:

第一,中國物質水平不算太充裕,沒有出現消費品過剩情況,比如孩子的學習用具、玩具,甚至衣服,用了之後可能還要留給弟弟妹妹或者送人,沒有消費品過剩,就沒有二手交易需求。

第二,二手交易存在諸多不方便,人們過去通過微信群、QQ群、BBS等方式發布和獲取二手交易信息,再洽談、面交、付款,每一個環節都是割裂的。不論是買還是賣,都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以及付出很高的溝通成本,很麻煩,讓一些人即便有二手買賣需求也只能望而卻步。

第三,二手交易在人們心目中較為生疏,消費者從心理層面不一定認同這種交易方式,買別人用過的東西會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賣二手商品會顯得寒磣,所以哪怕進行了二手買賣還要匿名。

總之,中國的二手交易在市場土壤、用戶習慣、交易平臺上,距離發達國家都有距離。因此未能形成類似的二手交易經濟。

消費升級讓二手交易平臺井噴

中國正在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消費升級,這正是二手交易在中國爆發的根本性原因。

正如我之前所總結,消費升級包括幾個層次的意義:

消費能力得到升級,物質生產更充裕、消費更強勁,買更多、買更好,商品流通加速;

消費理念得到提升,消費者對個性化、綠色環保、品牌、文化等追求越來越多;

消費方式更加多元,電子商務、新零售、體驗式消費、個性化定制、二手交易諸多模式興起。

這三點都是二手交易在中國崛起的原因,它們恰好解決了“二手交易不發達”的三大問題。

消費升級的大環境是,中國正在從溫飽社會過渡到小康社會,中國人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物質充裕時代,通過電商平臺和超市商場,一個月購買的東西比上一代一年還多,這意味著大量的閑置物品。

閑魚、轉轉等專註於閑置交易的平臺,通過LBS、移動支付諸多技術提供了可信任、高效率的交易環境,給二手買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正如電商平臺推動一手零售市場一樣,閑置交易平臺的出現和崛起也必然會壯大二手交易市場。

72

用戶消費理念的改變,則讓二手交易在人們心目中不再陌生。

中國逐步步入後現代社會之後,中國人不斷升級消費理念,受到西方現代物質文明的沖擊,從最初接受品牌概念,到之後追捧LV等奢侈品,再到今天對限量版、定制款或者小眾個性化品牌的熱衷,都體現出人們不斷升級消費理念。人們已逐步意識到商品的品質品味與新舊無關,就對二手買賣日益接納,習以為常,最終將之與一手買賣等同起來。

正是看到二手交易市場的爆發趨勢,越來越多玩家想要進來分一杯羹。目前市場上活躍著兩大重量級平臺分別為閑魚和轉轉,轉轉在今年拿到來自騰訊的2億美元投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已獲得融資的閑置交易應用已有幾十家,二手交易市場越來越熱鬧。

二手交易平臺急需服務標準化

二手交易需求爆發帶動閑置交易平臺的崛起,但井噴的市場需求卻難掩閑置交易平臺眼下的短板:就是服務未能標準化,進而導致用戶交易成本高、缺乏足夠安全感,甚至讓部分用戶還是覺得很low。

以智能手機二手買賣為例,即便有了諸多二手買賣平臺,賣家還是會遇到大量的砍價、以及對手機情況的咨詢等等,交易成本非常高;買家則會遇到翻新機充數、有嚴重缺陷的問題機、描述與實際產品嚴重不符、缺乏售後保障等風險,每一次購買都是帶著碰運氣的心態。怎麽解決買家和賣家的痛點?答案是服務的標準化。讓賣家可以快速簡單地在標準化的定價方案之下,將手機賣出去;讓買家可以放心地購買信息透明、價格標準的二手商品,還要有售後服務。

我看到有兩類玩家在推動手機二手交易的標準化,一類是手機廠商,比如蘋果、三星等品牌均提供了舊手機回收和翻新機出售等服務,對賣家來說回收成本過低,對買家來說往往也不劃算。還有一類是交易平臺,轉轉在手機二手交易上的標準化就做得很深入,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驗機服務,確保沒有模型機、翻新機、卡貼機等問題,給出專業驗機報告,促成買賣雙方在平臺進行交易,轉轉優品面向賣家提供極速打款服務,面向買家提供7天無理由退貨、30天質保的售後服務,今年轉轉還推出了“手機30秒快賣”的小程序,讓賣家可以在買家的競價下出售手機。轉轉通過將二手手機交易服務標準化,給用戶提供了簡單、可信、快捷的二手交易環境。

不只是二手手機交易,諸多二手交易都有相似痛點,比如二手車交易、二手奢侈品、二手大件物品等等。二手車市場相對成熟,解決方案同樣是服務標準化,平臺負責車輛檢測、售後保障,讓買家和賣家交易更有效率,且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和安全風險。可見,建立簡單、可信和快捷的二手交易環境是二手電商必須具備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讓二手交易變得跟一手交易一樣普及。

每個二手交易品類都需要服務的標準化,因此倘若二手電商平臺能夠將一個品類的二手交易服務標準化,那麽覆蓋到更多品類就只是時間問題。比如轉轉在從手機單點突破、將服務標準化之後,從其A輪融資後公布的品類戰略來看,它會采取在手機品類將標準化做到極致再擴張到更多品類的“以點帶面”打法,下一步就是從手機切入全數碼領域,之後再涉足母嬰、同城大件物品等更多品類,同城類交易還可與58速運協同起來,為用戶提供一體化服務。

二手物品交易才是分享經濟的始祖

國外的現象級公司Airbnb、Uber,國內如火如荼的滴滴快的補貼大戰、遍布大街的共享單車、正在風靡的共享充電寶和共享雨傘,都表明分享經濟已成為互聯網下半場重頭戲的事實。這些平臺商業模式並不相同,有的只是借了“共享”之名的無人租賃,有的則是社會化的供需連接平臺,但核心都在解決一個問題:連接閑置資源與需求,人們越來越青睞“使用而非占用”的分享經濟理念。

73

說到分享經濟的始祖,卻是二手物品的交易。雖然是“所有權”的轉讓,實際上對於物品來說,卻是讓其價值最大化,得到了更多使用,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如果用戶意識到這一點,就更樂意去出售閑置商品——本質上這是一次分享;反過來,購買二手商品同樣是避免資源浪費的綠色消費理念。

有人會問,人們買二手商品,會不會阻擋消費需求釋放進而成為經濟增長的絆腳石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賣家出售閑置商品之後就會將資金用於其他消費,同時出售閑置商品容易會刺激一手商品的購買;另一方面,買家在購買二手商品之後,會將省下來的資金用在其他消費上。二手交易並沒有讓需求變少,甚至釋放了潛在需求。二手交易的本質是加速商品流通、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最終拉動經濟增長。美國二手車市場如此發達也無法阻擋其汽車消費大國的地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二手經濟”的例子。

111

隨著社會消費升級大背景的到來,閑置交易形態早已改變。轉轉CEO黃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一句話我比較認可:“如果一個模式能夠提升供需端資源的使用效率,那它就比原來的經濟更有活力。”

眼下行業更多在關註帶有“共享”二字的項目,但二手物品交易才是“分享經濟”的始祖,有望成為繼共享出行、共享單車之後的下一個重量級分享經濟市場,誰能夠將二手交易服務標準化,誰就有可能成為“閑置物品分享經濟”的贏家,拭目以待。

二手交易市場 消費升級 分享經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44

唱衰的人尷尬了!兩月3輪融資,共享雨傘要翻身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9/1155108.html

每經實習記者 許戀戀 每經實習編輯 梁秋月

共享雨傘這個行業,或許真的不能繼續唱衰了。繼10月10日共享雨傘品牌“有傘Usan”宣布正式獲得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震驚業界之後,共享雨傘“漂流傘”也宣布已經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由德同資本、道生資本領投。

《每日經濟新聞》註意到,這已經是漂流傘在兩個月內拿到的第三輪融資。今年8月14日,漂流傘宣布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僅僅10天後,漂流傘對外宣布,已經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漂流傘公關總監張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漂流傘的累積融資總額已經是行業第一,但具體融資數額不便透露。

祥峰資本合夥人趙楠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不看好共享雨傘,“太低頻,沒有密度支撐不了廣告模式,用戶歸還也不便利。”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發展處於早期階段,玩家不多,場景、用戶使用頻次都比較有限,未來的發展還是要看需求量,要達到一定級數才能形成市場。

圖片來源:“漂流傘”官網

B端廣告成盈收主力

在南方多雨城市,出門在外沒帶傘的窘迫很多人都會遇到,共享雨傘在不少人看來確實是有需求,但這個市場有多大?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Q1中國共享雨傘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共享雨傘用戶規模為130萬人,預計到2017年共享雨傘用戶規模將突破400萬,增長率為269.2%。

根據漂流傘的介紹,公司目前在深圳和上海共投放了15萬把雨傘,單把傘的使用頻次為3到4次。漂流傘的雨傘不設鎖,無GPS追蹤,使用者通過掃傘面上的二維碼完成轉借。張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漂流傘在深圳、上海、廣東、杭州等地已經有一萬多個傘點,由於是在室內,漂流傘的折損率和丟失率低。

張柯透露,由於漂流傘的投資方中有供應鏈上遊的制傘企業,同時傘上沒有智能鎖,也相對減輕了成本,所以每把傘的成本可以做到7元左右,成本很低。對於30天內未歸還的用戶,漂流傘會對其賬戶進行押金抵扣,最高抵扣為15元,目前的丟失率低於1%。

此前共享雨傘曾被多次曝出“有去無回”,微博CEO“來去之間”曾公開表示,“3萬把共享雨傘押金19元,半小時收費0.5元,雖然投放了沒幾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這應該是一段經典的營銷案例。”

如何將線下流量變現是擺在共享雨傘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張柯表示,目前廣告是漂流傘主要收入,廣告收入已經基本覆蓋了傘的成本,主要方式為傘面廣告,對企業收費為15元/把,單個廣告投放周期為3個月。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共享雨傘市場很小,玩家不多,實力較強的幾家都在尋求通過廣告模式變現圖存。

市場不溫不火

根據《中國城市公共出行報告》,僅上海市日均出行就達5000萬人次,人均步行927米。調查顯示,碰到下雨天,有90%的人沒帶傘,而臨時買傘的價格在10-50元。正是瞄準這部分需求,諸多共享雨傘企業開始入局,希望借著共享經濟的火熱開拓市場。

有分析認為,當前共享雨傘普及率仍處於較低水平,隨著市場投放規模進一步擴張,或將在用戶群中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帶動用戶數爆發式的增長。但這個規模效應到來需要多久值得商榷。記者註意到,此前芝麻信用也曾推出免押金借傘服務,雨傘分布場所以地鐵站為主,滿600芝麻分可免押金借傘,公開信息顯示,芝麻信用還與魔力傘達成合作,滿600分便可免押金借用魔力傘。

業內人士認為,巨頭入局是為了爭奪線下流量入口,但實際上最終的結果依然不溫不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共享雨傘有需求,但是場景和使用頻次確實不高,前景有限。

張柯坦言,外界包括有些投資人對共享雨傘存在一些誤解,共享雨傘是一塊可以挖掘的需求市場,只是目前多數用戶沒有形成使用習慣,市場也處在早期階段,未來的使用頻率會逐步提高。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共享經濟概念在包括共享單車等一系列產品的“病毒式傳播”後,雖然消費者提高了對共享商品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但是對於產品價值較低的共享雨傘,塑造消費者共同分享雨傘的消費習慣仍有一定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40

唱衰的人尷尬了!兩月3輪融資,共享雨傘要翻身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9/1155108.html

每經實習記者 許戀戀 每經實習編輯 梁秋月

共享雨傘這個行業,或許真的不能繼續唱衰了。繼10月10日共享雨傘品牌“有傘Usan”宣布正式獲得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震驚業界之後,共享雨傘“漂流傘”也宣布已經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由德同資本、道生資本領投。

《每日經濟新聞》註意到,這已經是漂流傘在兩個月內拿到的第三輪融資。今年8月14日,漂流傘宣布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僅僅10天後,漂流傘對外宣布,已經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漂流傘公關總監張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漂流傘的累積融資總額已經是行業第一,但具體融資數額不便透露。

祥峰資本合夥人趙楠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不看好共享雨傘,“太低頻,沒有密度支撐不了廣告模式,用戶歸還也不便利。”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發展處於早期階段,玩家不多,場景、用戶使用頻次都比較有限,未來的發展還是要看需求量,要達到一定級數才能形成市場。

圖片來源:“漂流傘”官網

B端廣告成盈收主力

在南方多雨城市,出門在外沒帶傘的窘迫很多人都會遇到,共享雨傘在不少人看來確實是有需求,但這個市場有多大?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Q1中國共享雨傘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共享雨傘用戶規模為130萬人,預計到2017年共享雨傘用戶規模將突破400萬,增長率為269.2%。

根據漂流傘的介紹,公司目前在深圳和上海共投放了15萬把雨傘,單把傘的使用頻次為3到4次。漂流傘的雨傘不設鎖,無GPS追蹤,使用者通過掃傘面上的二維碼完成轉借。張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漂流傘在深圳、上海、廣東、杭州等地已經有一萬多個傘點,由於是在室內,漂流傘的折損率和丟失率低。

張柯透露,由於漂流傘的投資方中有供應鏈上遊的制傘企業,同時傘上沒有智能鎖,也相對減輕了成本,所以每把傘的成本可以做到7元左右,成本很低。對於30天內未歸還的用戶,漂流傘會對其賬戶進行押金抵扣,最高抵扣為15元,目前的丟失率低於1%。

此前共享雨傘曾被多次曝出“有去無回”,微博CEO“來去之間”曾公開表示,“3萬把共享雨傘押金19元,半小時收費0.5元,雖然投放了沒幾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這應該是一段經典的營銷案例。”

如何將線下流量變現是擺在共享雨傘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張柯表示,目前廣告是漂流傘主要收入,廣告收入已經基本覆蓋了傘的成本,主要方式為傘面廣告,對企業收費為15元/把,單個廣告投放周期為3個月。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共享雨傘市場很小,玩家不多,實力較強的幾家都在尋求通過廣告模式變現圖存。

市場不溫不火

根據《中國城市公共出行報告》,僅上海市日均出行就達5000萬人次,人均步行927米。調查顯示,碰到下雨天,有90%的人沒帶傘,而臨時買傘的價格在10-50元。正是瞄準這部分需求,諸多共享雨傘企業開始入局,希望借著共享經濟的火熱開拓市場。

有分析認為,當前共享雨傘普及率仍處於較低水平,隨著市場投放規模進一步擴張,或將在用戶群中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帶動用戶數爆發式的增長。但這個規模效應到來需要多久值得商榷。記者註意到,此前芝麻信用也曾推出免押金借傘服務,雨傘分布場所以地鐵站為主,滿600芝麻分可免押金借傘,公開信息顯示,芝麻信用還與魔力傘達成合作,滿600分便可免押金借用魔力傘。

業內人士認為,巨頭入局是為了爭奪線下流量入口,但實際上最終的結果依然不溫不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共享雨傘有需求,但是場景和使用頻次確實不高,前景有限。

張柯坦言,外界包括有些投資人對共享雨傘存在一些誤解,共享雨傘是一塊可以挖掘的需求市場,只是目前多數用戶沒有形成使用習慣,市場也處在早期階段,未來的使用頻率會逐步提高。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共享經濟概念在包括共享單車等一系列產品的“病毒式傳播”後,雖然消費者提高了對共享商品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但是對於產品價值較低的共享雨傘,塑造消費者共同分享雨傘的消費習慣仍有一定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42

三分鐘睇晒「雨傘革命」

1 : GS(14)@2014-10-05 12:43:29



9月22日(一)為抗人大「落閘」,封殺真普選,學聯動員萬人「罷課不罷學」,過百教師自發站出來,為學生上公民課。9月26日(五)罷課五天,特首梁振英依然拒絕對話。學聯抗爭升級,發動未經申請的遊行,4,000名學生及市民包圍禮賓府「緝拿」梁振英。深夜,黃之鋒突擊政總,宣佈要「重奪」公民廣場。警方出動胡椒噴霧清場,拘捕61個學生和市民,被捕者包括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學聯秘書長周永康等。9月27日(六)公民廣場示威歷時15小時,防暴警出動3次,期間大規模施放胡椒噴霧、用盾牌撞開示威者,有學生受傷流血。晚上,有五萬市民聲援學生,佔領金鐘政府總部,要求釋放學生。9月28日(日)凌晨1時38分,佔中倡議人戴耀廷宣佈啟動佔中,促人大撤回「落閘」決議,特首梁振英重啟政改。響應佔中的市民多達六萬人,政府旋即宣佈佔中違法,派出逾7,000警力,配備防暴裝備催淚槍、橡膠子彈、裝上真彈的雷明登和AR15長槍,以武力鎮壓手無寸鐵的市民。晚上8時半,黃之鋒獲釋,法官指警方對他的長時間拘留,已違反警隊條例。9月29日(一)暴力引發抗命,逾十萬市民罷課、罷工、罷市,佔中行動席捲金鐘、中環、灣仔、銅鑼灣及旺角,政府命防暴警察撤退,改派人談判,並宣佈押後政改第二輪諮詢。全球40城市撐香港,外媒將運動命名為「雨傘革命」。9月30日(二)集會人數達到高峯,數十萬市民上街,金鐘、旺角、銅鑼灣三區變身「民主大廣場」。10月1日(三)國慶日,數十萬人繼續佔據街頭,戰線擴展至尖沙嘴、中環;梁振英拒絕下台,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首度開腔回應佔中指,「太陽照常升起。」10月2日(四)學聯號召市民佔領政府機構,政府終於限期前最後一刻,應承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帶領團隊,與學聯對話,討論政改。10月3日(五)雨傘革命踏入關鍵時刻,大批暴徒在旺角、銅鑼灣、尖沙咀圍毆和平集會人士,更有女性被公然非禮。學聯譴責政府縱容黑社會暴力,宣佈擱置對話,號召市民抗爭到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5/188894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70

[歌] 撐起雨傘

1 : GS(14)@2014-10-05 13:17:53

給那夜,或者無數日夜,撐著雨傘或赤身淋雨的無私奉獻者:
所有為我城命運付出,不計個人前途得失的年輕人,所有令香港變得更美麗的人,你們並不­孤單。

撐起雨傘

曲:pan
詞:pan/林夕

靜坐人海 你我非不怕
會畏懼這樣下去怎辦
但是人生 到了這一晚
更怕未表白內心呼喊

站在前方 勇氣驅不散
卻信越怕命運更黯淡
但是誰想 要看穿荒誕
卻會在催淚下睜開眼

一起舉傘 一起的撐
一起儘管不安卻不孤單 對嗎
一起舉傘 舉起手撐
一起為應得的放膽爭取 怕嗎
任暴雨下 志向未倒下
雨傘是一朵朵的花
不枯也不散

為著明天 要記得今晚
你我用鎮定面對憂患
若是人生 錯過這一晚
怕再沒機會任意呼喊

To Hong Kong,
Love from us

Pan
林夕
黃耀明
何韻詩
馮翰銘
謝安琪
周國賢
盧凱彤
方皓玟
黃靖
黃馨
6號
阿偉
泥鯭
Yellow
雞蛋蒸肉餅
Tim Lui
yukilovey
苦榮
何丙
何山
Yamanyamo
Goro
Frankie
Kamkin
Sogun
Francis
Ivan
FilMe
Kacey

special thanks to
葉德嫻

請到以下連結收聽及下載檔歌曲:
soundcloud: http://goo.gl/k0rCjZ
google drive: http://goo.gl/2nWq96
box.com: http://goo.gl/0xSugD
onedrive: http://goo.gl/BaEIy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78

我要更堅強,因為我要守護雨傘革命 - 熱血時報網站

1 : GS(14)@2014-10-05 14:00:26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0-05-2014/19100/

10月3日,土共和黑社會空群並出,到旺角、銅鐵灣等佔領點搞事,大家都很清楚發生了甚麼事。

下午4點,當時我與五六個市民,在銅鑼灣修補被拆除的路障,遇到一堆又一堆反佔領人士的挑釁和指罵。失控情況一觸即發,當時聽到有人大喊「個男人捉住女仔隻腳啊」,因為我自己也是女人,我好想保護他們,所以我就衝衝入人群中救兩個女仔,但我看到不能相信的景象,個男人用力抱住兩個女孩的雙腳還在她的袴下,該男人穿過女孩的雙腳,他用力往前爬,躺在地上,突然起身再撲向我,向我施以胸擊,我就大嗌非禮。其他人就開始圍住該男子,阻止其前進,警察明明在場,為何他們不出手阻止,為何袖手旁觀?點解你地睇住幾個女仔俾人公然侮辱,咩都唔做,警方明明可以出手阻止。反佔領人士粗暴拆走鐵馬,你哋就咁快開定架車搬走啲鐵馬,我嗌非禮嗌到聲嘶力竭,你都唔過來救我?更過份竟然有其他反對人士,指住我話,「你出得來就預咗俾人是非禮啦」「而家係你阻住人呀」。我想問我做錯任何事都唔應該俾人非禮吧。

因剛才的突襲我身心都處於極度驚慌,我需要在他人協助下尋求在場警察報案,我問警方可否在現場完成報案程序,他說回警暑能保障我的私隱,而其他兩個女士決定回警暑,我也就跟住走,我心緒還未平服就上了警車,但原來比催淚彈更可怕的回到警暑才發生。

那時我正身處口供房,精神不隱,再加上不想讓家人擔心,我表示要離開,抱歉需稍後才能完成報案程序,警察聽後臉色大變,竟然大聲喝止,態度囂張把我當犯人一樣,就算是疑犯也不應這樣被對待吧。他說我不能離開,疑犯表示有人用腳踢他的頭部,現在是原告也有可能是涉案人士。

事發當時我太過恐懼,不知所措,根本沒有反抗,何況是踢他。我這個原告變被告,真是百般冤屈在心頭,鼻子酸了眼睛紅了,但是忍着不哭,像是催淚彈一樣哽下。我清楚知道警方沒有拘捕我,他們沒有權利扣留我,他們就是不讓我離開。 我只好打電話給朋友求助,朋友幫我找律師。

在等待的期間,警察來完硬,再來軟,讓女警和我聊天,用婉轉的語言說服我說道:「混亂的情況有肢體碰撞是很平常,你要想清楚可能真的不是非禮,如果有人真的有心非禮會在眾目睽睽之下犯案嗎?」我真的不能相信這些說話是出於一位女性的口中。沒錯,我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受這種屈辱的。

除此之外,更不斷旁敲側擊我的個人資料,因我拒絕給予地址和職業。所做的一切就是說服我撤銷指控!律師到場後,馬上詢問警察我是否被捕,他們看見律師的機警和強勢,警察就啞口無言了,沒有人能說出我被拘留的原因。根本就是欺善怕惡,面對律師就唯唯諾諾,面對受害人卻這麼嚴厲,剛才說我踢人的指控沒有再提。辦完需要的手續不用十分鐘我便離開警署。

事件過了一天,網上出現各種評論,很多人給我安慰和支持。這裡多謝你們。有一些支持被涉嫌非禮人士的言論,更有攻擊我的言論。我沒有閒暇去回應攻擊我的 人。自9月27日晚通宵留守佔據海富中心地段後,每日回家小休片刻就馬上衝回戰場,體力透支到開始亢奮,不睡不覺得累,不吃不覺得餓。 仍堅持嗌咪,還要被攪分化的人指罵,最重要係去修補被拆鐵馬,同群眾講解鐵馬對抗爭者生命的重要性。落完雨濕住腳又繼續做,但這所有付出都沒有所謂,因佔領街道是香港人的奇蹟,每一個街頭都是用抗爭者的血汗留下的。內心還是很恐懼,恐懼謠言,恐懼肉體上的傷害,恐懼體力不支。但懷着恐懼的心,向前進,不放棄,我會變得更堅強。盡我所能去保護這場雨傘革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84

學者籲改稱「雨傘革命」為「雨傘運動」

1 : GS(14)@2014-10-05 15:04:09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 ... umbrella-revolution

一批香港學者聯署周五(10月3日)指出,目前的香港罷課佔中運動被外國傳媒形容為「雨傘革命」並不準確,應改稱為「雨傘運動」。

港媒引述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副教授黃洪的話說,此次是由學生推動的爭取民主的社會運動,並無推翻政權之意,而是爭取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學生願意與政府對話已經說明他們承認現政府,因此只能稱此次事件為「雨傘運動」。

黃洪說,「雨傘革命」的說法容易引來中央誤解。如果被定義為反革命事件,可能招來鎮壓。

參與聯署的學者還有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關信基、香港大學政治系教授陳祖為等。

目前許多外國媒體的報道都將此次抗議活動稱為「The Umbrella Revolution」 (雨傘革命)。最新一期的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是抗爭者舉起雨傘的照片,加上「The Umbrella Revolution」的標題,報道這場香港民主運動。

《星島日報》周五(10月3日)社評指出,西方傳媒冠以「雨傘革命」的稱號,側面反映英美有意促使佔中變成一場「革命」。

《明報》社評也認為英美傳媒把事態描述為「雨傘革命」會觸動中央神經。 「公民抗命性質是自我犧牲的社會運動,革命對任何政權而言,都是不得了的挑戰。」

(撰稿:實習生李蒸,責編:蕭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87

《撐起雨傘》作曲人Pan鼓勵學生堅持

1 : GS(14)@2014-10-06 23:14:32




■Pan花兩天創作歌曲《撐起雨傘》,為雨傘革命的學生打氣。



由何韻詩、黃耀明、葉德嫻、謝安琪等歌手合唱、為雨傘革命的學生打氣歌曲《撐起雨傘》,作曲人Pan(羅曉彬)是一位25歲的兼職音樂人,作品包括何韻詩《詩與胡說》、任賢齊《對摺》、楊宗緯《這一路走來》等。過去4日都有上街的Pan昨接受電話訪問說:「自己正職係幫玩具做聲音(Sound engineer),08年開始寫歌,今次爭取真普選事件,想發揮多啲自己力量,除咗集會要去,想利用自己專長安慰人,28日我都有上街,當時喺分域碼頭附近,有朋友中咗催淚彈,嗰刻憤怒激發我想做番啲嘢,用兩日時間寫咗呢首歌。」



■(左起)何韻詩、明哥等人前晚現身撐學生。

之後Pan聯絡了何韻詩,最後由阿詩、明哥召集歌手完成這首歌,他說:「本身曲詞都寫咗,佢哋想因應時勢,搵林夕合力寫歌詞,自己唔介意,佢改晒歌詞都冇所謂。呢首歌除咗鼓勵人,仲希望大家唔好咁快散,對自己嚟講,大會可能想保護人身安全叫人撤退,但變相令少部份留守人增加危險性,所以歌曲呼籲大家不枯也不散。」採訪:皓騫攝影:馬建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41006/188904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30

【雨傘革命】佔領彌敦道 幫襯街坊舖

1 : GS(14)@2014-10-07 13:31:43



佔領旺角行動,始終影響小店生意,有示威者呼籲,請大力幫襯街坊舖,並於網上發起「佔領撐小店」、「一人十蚊撐小商戶」等運動。專欄作家區家麟亦撰文指,「運動結束都要繼續光顧,等小舖儲備彈藥,因為佔領隨時再來,街頭抗爭將成為日後常態。」旺角有涼茶舖老闆陶先生體諒示威者,他說:「生意受到少少影響,但是我接受,這個都是一個屬於香港人自救的行動。」他指出,做小店的難題主要來自租金,如今香港的小店,已沒有以前那般百花齊放。「佔領撐小店」專頁的負責人則於彌敦道設街站,教大家發掘又平又正的旺角美食,專頁義工Ocean說,他與朋友已佔領了旺角一星期,「我們覺得應該做些功夫,令到參與運動的人去消費,支持小區經濟。」所以他們遍尋區內受影響的小店,再於網上公佈地址,教大家光顧小舖購買物資。現時更計劃發動下一步行動,請旺角區議員協助,要求業主減租,舒解民困。至於佔領導致大商戶大金舖關門,有旺角示威者認為這是佔領行動的威力,如此才能逼使當權者正視市民訴求。【現場直播】雨傘革命: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7/18892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61

雨傘馬拉松跑遍全港

1 : GS(14)@2014-10-30 13:55:56



■John(前左)及Andrew(前右)在眾跑手伴隨下,跑到旺角佔領區。楊柏賢攝

【本報訊】超過一個月的馬拉松式佔領,駐紮各區的佔領者繼續堅持留守,體力、毅力尤其重要。一班長跑愛好者昨日發起超級馬拉松,跑遍港九新界,用足迹和汗水,在香港地域繪出雨傘圖案。有參加者希望,藉長跑告訴爭取真普選的港人,「一定要堅持到終點」。



經過旺角金鐘佔領區


長跑發起人John Ellis、Andrew Dawson與幾名跑手,凌晨4點手執黃雨傘從城門水塘水壩出發,首先西行深井、大欖,經大欖郊野公園,再折往東北大埔,循吐露港南行奔向大圍,跑出九龍旺角佔領區,匯合近百黃衣跑手直奔尖沙嘴,坐地鐵到金鐘連儂牆後,隨即跑向南區沙宣道,晚上9時許抵達港島西區終點,最後再折返金鐘佔領區,完成全程105公里超級馬拉松壯舉。跑手隊伍傍晚6時許抵達旺角,受到在場市民熱烈鼓掌歡呼相迎,稍事休息便繼續旅程,沿途高叫「我要真普選」,不少留守者也為他們拍手打氣。在旺角加入長跑隊完成最後10公里的江同學表示「接受唔到假普選」,上月底警方施放催淚彈令她「瞓唔着」,且一個月來仍未有實質成果,早前見有人攀上獅子山掛起直幡,深受感動,故希望以自己的興趣長跑,向港人表達堅持信念的訊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30/18917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