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表現不複此前黃金十年的輝煌,其信用評級面臨淪為“垃圾級”的風險。華爾街機構估計,市面上十分之一的新興市場債券可能都會因此遭到拋售,相關國家借款成本將隨之飆升。
當至少兩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都將某種資產的評級降至非投資評級——所謂的“垃圾級”,許多主流的投資機構與養老基金通常都會避免持有該資產。因為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政局動蕩等因素,目前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主權債務均存在被降為“垃圾級”的風險,俄羅斯就是突出的一例。
本周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俄羅斯的評級降為“垃圾級”。俄羅斯成為首個失去投資級評級的主要經濟體。此前另兩大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均已將俄羅斯評級降至最低投資級,距“垃圾級”僅差一級。摩根大通估計,如果惠譽和穆迪也將俄羅斯的評級降為垃圾級,投資者可能大量拋售俄羅斯政府發行的盧布與美元債券,拋售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
面臨這類危險的新興市場國家當然不只有俄羅斯一個。法國巴黎銀行的新興市場債券主管David Spegel估計,約十分之一的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和企業債券面臨被降至“垃圾級”的危險,這類債券的價值將近2600億美元。而且,僅比“垃圾級”高一兩級的最低投資級債券價值約為1萬億美元。當“垃圾級”債券遭拋售時,這類BBB或者BBB-級的債券也面臨拋售風險。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在本月上旬發布的報告中,世界銀行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這主要源於歐元區、日本和一些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前景令人失望,抵消了油價下跌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利好。該文章援引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Kaushik Basu的評論稱,全球經濟現在只有美國一個引擎。新興市場國家中,巴西和俄羅斯拖累了世界銀行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中國正處經濟轉型,經濟增速也有所下滑。
本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即使是面對2013-2014年新興市場資產拋售潮不為所動的大型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現在也開始動搖。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去年12月,新興市場出現資金凈流出。這是18個月來首次。IIF預計,今年新興市場資金凈流出將達到250億美元,其中大多是由於機構投資者撤資。以下路透圖表中的紅線代表機構投資者配置新興市場資產的比例變化。
路透報道指出,2010年,全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EMBI Global index追蹤的大部分債券首次成為投資級。現在五分之一的新興市場國家政府被標準普爾評為負面展望,標準普爾將新興市場稱為全球評級的薄弱環節。
美銀美林的分析師統計認為,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南非和印度尼西亞都面臨降級的風險。其中一些國家可能因為推行經濟改革和國際油價下跌而避免降級。“投資者可能不會將首批降級視為孤立的事件,而是看作開始出現新趨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希臘評級從B下調到B-,評級展望負面。標普稱,希臘金融穩定性存在壓力,最壞情況下希臘可能離開歐元區。稍後,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希臘主權Caa1評級列入觀察名單,稱未來可能降級。
標普公司在聲明中指出,希臘政府與債權人對話持續時間長,這給希臘金融穩定性帶來壓力,希臘面臨存款流失問題。在最壞的情況下,希臘可能被迫實施資本管制,並失去向最後借款人借款的權力,希臘可能會離開歐元區。
標普認為,當前希臘流動性緊張,這縮短了希臘新政府可以與債權人談判的時間。
標普公司下調希臘評級,正值希臘新政府與債權人就債務問題展開激烈談判之際。
周三,歐央行宣布將暫時撤銷希臘債券的信用評級豁免權。希臘國債的信用評級為垃圾級,低於歐央行設定的最低要求,希臘銀行業依靠“信用評級豁免權”,在無需信用評級的情況下,將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以此來獲得歐央行廉價融資。
歐央行上述決議打擊了市場對希臘局勢的樂觀態度。周五,希臘局勢再現緊張跡象。歐元集團拒絕了希臘短期融資申請,稱希臘必須在2月16日前請求延長援助時間,以保持歐元區對其金融支持。
周五晚些時候,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希臘主權Caa1評級列入觀察名單,稱未來可能降級。穆迪表示,希臘的債務問題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又有兩名省部級官員因為嚴重違紀被“斷崖式”降級。
2月4日下午,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經中共中央批準,中紀委日前對四川省原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從去年底開始,魏宏連續缺席了四川省召開的多個會議,坊間一直在傳其被查。今年1月15日,中紀委監察部新聞發布會上,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回應魏宏失聯消息時表示,魏宏因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在反省思過,下一步將根據違紀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1月22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決定,接受魏宏辭去四川省省長職務的請求。
經查,魏宏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在自身存在嚴重違紀問題的情況下,對黨不忠誠、不老實,不珍惜組織多次給予的教育挽救機會,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對抗組織審查,在組織談話和書面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嚴重違反工作紀律,插手司法活動。
魏宏同誌的違紀行為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魏宏同誌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由監察部報國務院批準給予其行政撤職處分,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
同一天,中紀委網站發布的消息稱,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紀委對湖北省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資料顯示,1961年10月出生的賀家鐵曾長期在湖南工作,擔任過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省委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等職務。2008年8月進京擔任中組部幹部監督局局長。2013年5月任中央巡視組第五組副組長。2014年7月任中央第四巡視組副組長,進駐西藏開展巡視。2014年9月“空降”湖北,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中紀委網站發布的消息稱:經查,賀家鐵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擔任中央巡視組副組長期間,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泄露巡視工作秘密;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出入私人會所,用公款支付個人費用。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賀家鐵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降為正廳級非領導職務。
據統計,十八大以來,被中紀委處理的省部級領導幹部中,已有多人因嚴重違紀遭遇“斷崖”處理,但因沒有違法而未被移送司法機關。
今年1月29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2015年,中紀委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在紀律審查工作中,針對被審查人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其違紀行為的性質和情節、造成的後果和影響、認錯悔錯態度,以及配合組織審查、退繳違紀所得等情況,依紀依規給予10名中管幹部黨紀重處分,並作出重大職務調整。
這十名中管幹部包括,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許愛民;山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顏世元;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韓誌然;陜西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清雲;中國農業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張雲;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禮祖;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劉誌勇;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朱福壽;雲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國家稅務總局原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範堅。
更早之前的2014年,雲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因涉嫌違紀被免職,並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取消其副省級待遇,降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因嚴重違紀,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取消其副省級待遇,降為科員。黑龍江省原副省長付曉光因公款消費飲酒致人死亡,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按程序免去其黑龍江省政府亞布力度假區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職務,由副省級降為正局級。
也就是說,近兩年來,有15名中管幹部因嚴重違紀被“斷崖式”降級處理。
中紀委網站1月29日刊文指出,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嚴重違紀的被審查人,按照規定給予黨紀重處分,比如說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同時在職務上進行重大職務調整。通常情況下,一名幹部一步一腳印,成長為省部級領導幹部要很長的時間,而反過來從省部級降為處級科級,就像“一瞬間”從山巔一下子跌落到谷底。“斷崖式”降級這個出自媒體的形象說法,便是這麽來的。
文章指出,全面從嚴治黨,要靠紀律管全黨。作為一個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大黨,對少數嚴重違紀的黨員幹部,及時給予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教育挽救幹部,維護“森林”健康。“斷崖式”降級無疑是具有足夠震懾力的懲戒方式,使領導幹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這樣就有利於減存量、遏增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經歷了2015年的動蕩,2016年對於方正證券(601901.SH)來說無疑是分外重要的一年。在上半年平安過渡之後,這家公司迎來了一個意外的壞消息——在今年58家評級下降的券商中,公司從去年的A級直降6級至C級,而C級也是95家參與評級的證券公司中目前最低的一個級別。
究其被扣分原因,一是去年因為配資外部信息系統違規接入被罰, 而另一重要原因或與其收購民族證券有關。
直降6級帶給方正的影響幾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發現,業內雖然評價不一,但較為統一的共識是,除了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會直接變多,在評級未提高前這家公司將無法開設新網點,這對經紀業務強勢的方正證券而言影響多大有待時間驗證,類似的影響也將體現在新業務的申請擴張。此外,方正證券的信用評級變化還將對短期融資形成一定障礙。
對於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方正證券給出的回複則是,公司目前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並已就後續可能的影響做了相應安排,以求盡量降低和減少評級結果對公司的影響。
兩大主因致降級
對於突如其來的連降6級,有方正證券內部人士表示,這一結果確實是讓人深感意外。而對於降級的直接可見的原因則是,在去年的牛市中方正證券為場外配資違規提供外部信息系統接口。
方正證券方面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9月10日,證監會向包括方正證券在內的四家券商發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擬對四家公司及相關員工因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身份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盡管該案尚未有結論,但證監會按照規定對我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所涉事項進行分類監管評價扣分,核減了我公司經紀業務市場影響力指標等加分項,從而導致我公司本次分類評級結果從連續5年的A級下調到今年C級。”方正證券相關負責人如是稱。
不過,這一扣分項在外界看來並不足以將方正拉至C級別。
“除了配資被罰,和民族證券也有關系,去年民族證券的評級是3C,並入後打分也算在了方正頭上。”上海一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證券公司分類評級是證券監管部門以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合規管理狀況打分之後,得出的綜合性評價,而民族證券因20億款項問題尚在被立案調查,在去年與方正的內鬥糾紛中也暴露出一定問題,勢必拖累方正分數。
實際上,自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後,由於前者與政泉控股在改選董事會以及整合方案等方面存有較大爭議,雙方纏鬥不止,互相“揭短”,直接導致財務無法合並,相關業務也各自獨立經營。去年5月,方正證券自爆民族證券20.5億元款項涉嫌違規投資,並向監管機構申請介入核查。隨後民族證券被北京證監局要求改正相關問題,並提交書面整改報告。而20.5億元款項問題也在去年9月被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
而截至目前,民族證券20.5億元款項僅追回4.11億元,剩余17.415億元本金尚未收回。對於被立案調查的進展,方正證券表示,目前公司公司尚未收到相關調查結果。
“評級主要體現的就是證券公司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的整體狀況。”有券商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作為方正證券的子公司,民族證券的系列問題正是暴露了公司過去在這兩方面存在缺陷,或成為被扣分項目。
影響幾何?
從A到C,連降6級的結果已出,對方正證券未來的影響成為市場“圍觀”的重點。
由於目前,券商繳納的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與評級直接掛鉤。對於方正而言,從A調降至C意味著繳納比例從收入的1%增加至3%。2015年方正證券營業收入109億,依此計算繳納金額可達3.27億元,由於當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0.64億,繳納保護基金影響利潤比重可達8%。
此外,上述非銀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按照《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規定,評級為C的公司司風險管理能力只與當前現有業務匹配,暫時不具有開展新業務或者業務擴張的能力,這意味著未來方正證券開設新網點、申請新業務將受阻。
而以方正證券2015年年報的數據來看,其經紀及信用交易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93.75 億元,占總收入比例近86%。
“2015 年公司網點規模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新設網點 91 家,網點數量達到 244 家,覆蓋全國 22 個省級區域。”方正證券在年報中如是披露。而伴隨評級的變化,或一定程度意味著方正證券在評級未提高前,想要繼續這樣的網點擴張速度成為不可能。
對此,方正證券表示,公司欲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平臺建設,提高對現有營業部實現網點綜合化、收入多元化等措施,提高營業部單產,最大限度降低對不能新設網點的影響。
除了新網點新業務擴張受阻,方正證券在短期內融資或也將更為困難。一券商固守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評級大幅降低,無論是貸款還是發債都會受到影響。貸款方面,降級會影響銀行對券商的授信額度,特別是短期授信;發債方面,短期融資債券可能會發不出去。
這於這一影響,方正證券則回複,公司會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解決各項業務用資需求。
“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大與各個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兩融收益權轉讓、同業拆借、債券回購、資產出表、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可行的融資方式,解決公司未來五年發展的用資需求。”方正證券方面稱,在買方業務(資產配置)方面,公司會力求以資產端的較高收益彌補負債端的成本提高。
除了上述影響,方正證券也坦承,從A到C,對公司開展機構業務或也產生一定影響,主要則是在心理層面和個別機構的準入方面。而公司采取的應對則是,提高服務水平,培育更多的核心戰略客戶。
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
根據中國去年2月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有1864只野生大熊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大熊貓生存狀況的改善“證明中國政府保護這種動物的努力行之有效”,其中包括大力重建熊貓棲息需要的竹林。
不過對此,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5日表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大熊貓是瀕危物種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棲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脅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種群仍面臨生存風險。大熊貓僅分布於川、陜、甘三省的狹窄地區,由於自然隔離和人為幹擾等因素影響,大熊貓野外種群被分割成33個局域種群。個體數量小於30只、具有滅絕風險的種群有22個,個體數量小於10只、具有高度滅絕風險的局域種群有18個。
二是種群交流狀況有待改善。受棲息地破碎化影響,大熊貓局域種群基因交流受阻。加之地域和管理體制的影響,各大熊貓圈養單位圈養個體間的基因交流不足。需進一步加強大熊貓基因交流,以保持整個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維持種群生存活力。
三是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未來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會消失,將對大熊貓的生存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四是部分大熊貓分布區存在保護經費投入不足、一線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普遍偏低等情況,嚴重影響了大熊貓保護成效,保護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這位負責人說,從目前來看,大熊貓所受的威脅以及瀕危狀況仍然不可忽視。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出現怠慢和松懈,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都將遭到不可逆的損失和破壞,已取得的保護成果會很快喪失,特別是部分局域小種群隨時可能滅絕。
在美聯儲一份對德銀的美國業務評估報告公布後,德銀股價出現下跌。美聯儲的這份評估大約在一年前做出,此前一直未公開,報告中指出德銀的盈利和資金流動性問題後,將德銀在美業務評級降至最低水平。
德銀CEO已經承認,在這份報告出來後,銀行將會面對一連串不良“負面新聞”鬥爭。但事實則是,德銀的資本狀況良好好,擁有充足的流動性儲備。德銀正在采取措施解決內部和監管機構的擔憂,並制定盈利策略,目前,對德銀的穩定性的評估存在偏差。
隨後,標準普爾評級機構也削減了德銀的信用評級,標普還質疑德意誌銀行首席執行官是否能夠讓銀行盈利。
德銀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Sewing 在周五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說道:“讓我們直截了當地說,負面新聞鋪天蓋地而來是不好的......我知道目前的新聞報道必定讓你感覺德銀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麽我認為澄清事實很重要。在集團層面上,我們的財務實力毋庸置疑,信貸和市場風險水平很少如此低,2018年的融資計劃正在穩步推進。管理層正在執行他們的計劃,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份計劃充滿了決心。不會讓大家失望。”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下行引起市場關註和擔憂,“消費降級”成為熱詞。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撰文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並不完全代表消費,它不包含服務性消費和虛擬消費。無論哪種口徑的消費,長趨勢都大致與名義GDP同周期,即它們的增速下降只是經濟整體增速下降的一部分,且由於降幅更小,對於GDP貢獻一直在上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8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消費增長平穩,消費升級仍在持續。其中,居民家政、電影票房、旅遊收入等服務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月走勢來看,增速回落了0.2個百分點,月度之間的波動是比較正常的。今年以來,影響消費市場的因素和去年也有不同的變化,進口關稅的調整,還有電商的各種促銷活動,對短期消費的增長都造成了一些擾動。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消費略有回落,一方面是受到高基數、汽車降關稅政策、假期等階段性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需要註意到產業轉型等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開始從企業層面向居民層面傳導,使得部分城鎮和鄉村居民的消費受到一定影響。
郭磊表示,2018年上半年社零下降的主要是汽車和地產系消費,大部分必需消費品並沒有趨勢性。汽車下降有行業規律和政策影響等一系列原因;地產系下降與前期地產銷量有關,二者都不具有“降級”概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52.6萬輛和1335.4萬輛,增速分別低於上年同期1.9和4.3個百分點。
郭磊分析,從居民消費產品內結構來看,看不出消費降級特征。以乘用轎車為例,B級、C級車占比截至2018年上半年一直在上升;一類、二類卷煙銷售占比截至2018年上半年一直在上升;高端白酒和低端白酒也展現出趨勢增速上的分化。
從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來看,也看不出降級特征。郭磊分析,“消費降級”意味著恩格爾系數的變化,即花費更少支出在不必需環節。但從恩格爾系數看,截至2017年一直在穩定下降;而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上的支出近年整體上升,18年上半年與17年上半年持平;醫療保健上的支出上升比較明顯。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撰文分析,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是反映居民消費的重要統計指標,從這兩個統計指標看,前者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回升,後者自4月份以來出現上漲勢頭,兩者走勢表明2018年以來的消費內需並不疲弱。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支出增長較快,服務消費升級勢頭明顯。體育、健康、旅遊等服務消費勢頭強勁,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支出增長39.3%,醫療服務支出增長24.6%,旅館住宿支出增長37.8%,交通費支出增長22.8%。
此外,追求舒適生活的享受型服務消費需求旺盛,全國居民人均飲食服務支出增長16.6%,家政服務支出增長33.1%。同時,個人護理、教育培訓方面投入加大,全國居民人均用於化妝品、成人教育及學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也呈現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8.5%,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7.1個百分點,且高於一季度水平(77.8%),顯示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下半年消費還是有條件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的。有幾個因素:一是消費本身是剛性增長的;二是居民收入增長這些年來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三是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下來;四是進口政策的因素,這些年我國加大了進口,將促進整個市場銷售的活躍和增加供給。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