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構建正向激勵長效機制 54個市、縣獲9.1萬畝建設用地獎勵

日前,國辦印發通報對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

5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艷春稱,這次表揚激勵進一步樹立了鼓勵幹事創業、真抓實幹的鮮明導向,釋放了獎懲分明、獎勤罰懶的強烈信號,標誌著國務院層面初步建立起了以督查結果運用為基礎的正向激勵長效機制。

她提到,對於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具有重要意義,對於鼓勵各級幹部實幹擔當、勤勉盡責,推動解決庸政懶政怠政問題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對於受表揚地方,國務院相應部署實施了24條含金量很高的激勵措施。其中,直接給予資金、土地指標獎勵的有5條;在資金分配、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傾斜的有10條;在改革試點、功能區升級、融資發債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的有8條。此外,對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的地方,給予“免督查”的激勵措施。

在資金方面,國務院對財政管理工作表現突出的地方給予資金獎勵。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稱,從財政職能角度考慮,做好財政工作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地方財政部門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當地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按照國務院部署,財政部會同地方財政部門制定了《財政管理績效考核與激勵暫行辦法》。

許宏才提到,今年根據考核等情況,最終確定獎勵範圍是7個市、24個縣,按照東部地區每個市獎勵2500萬,每個縣獎勵1500萬,中西部地區每個市獎勵3000萬,每個縣獎勵2000萬的標準,總體安排獎勵資金約6億元。這也是中央政府將這方面的考核首次與資金掛鉤。其中,獎勵資金主要通過督查收回的專項轉移支付沈澱資金等渠道安排,也就是把做得不好地區的資金收回來,獎勵給能幹事創業的地區。

在用地指標方面,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稱,國土資源部在每年度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當中安排一定指標用於獎勵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這些獎勵指標主要用於支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補短板項目建設。

莊少勤說,經國務院審定以後,最終確定10個市(盟)、44個縣(區、市)獲得獎勵,計劃獎勵指標共計9.1萬畝,今年的獎勵指標已經隨《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下達,並且還明確要求有關的省(區、市)將獎勵指標單獨列增,及時撥付到受表揚地區。

從去年的實施情況來看,地方主要將獎勵指標用在保障易地扶貧搬遷用地,保障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實施等用地需求,比如貴州省安順市將獎勵指標用於易地扶貧搬遷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廣東省佛山市將獎勵指標用於智能制造、生產性服務業等建設。

為了確保計劃指標落實,莊少勤稱,首先明確計劃安排,這項指標安排跟其他的用地計劃不一樣,要求地方單獨列增,並且明確它的使用方向,按照中央要求,特別強調今年在保證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包括農民一二三產業發展方面,是優先考慮的,所以在獎勵指標下達時把這些要求都一並提出來了。

其次,加大執行情況的評估和考核。今年國土資源部計劃把去年的執行情況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作為重點跟蹤督查。對於計劃執行不力或者使用不合理的,國土資源部會適當調減其下一年度的用地計劃,以此促進地方更好地用好獎勵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63

北京自住房升級為共有產權住房,或可寫入長效機制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499

共有產權住房制度兼顧了屬地原則,兼顧了職住平衡的原則,對於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住房制度,支持中端購房,抑制投機,促進公平,有著重大意義。(視覺中國/圖)

在推行了3年多後,北京的自住型商品房將被共有產權住房全面取代,這一步的意義被認為十分重大。

8月3日晚間,北京市住建委、發改委、財政局、國土規劃委等多部門聯合起草《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該文件是對原自住型商品房(即“自住房”)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和升級。自住房這種曾風靡一時的保障房品種將不再出現在北京市場,但它的土地出讓方式、規劃建設、分配規則等都將移植到共有產權住房政策中,並做出完善。

北京也成為繼安徽淮安、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出臺共有產權住房的專門文件的城市,而國外更是早有類似的嘗試。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誌認為,共有產權住房制度兼顧了屬地和職住平衡(就業-居住平衡)的原則,對於未來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共有產權住房也應該是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註重保障屬性

根據《辦法》規定,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與自住房類似,這類房屋主要滿足無房家庭住房,即“夾心層”的需求。

按照規定,單身家庭申請購買的,申請人應當年滿30周歲。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共有產權住房。已簽訂住房購買合同、征收(拆遷)安置房補償協議、有住房轉出記錄等情況的申請家庭不得購買共有產權住房。

為促進職住平衡、精準分配,共有產權住房優先配售給項目所在區工作無房家庭,其中30%的份額配給非北京戶籍的“新北京人”。

按照規定,已購共有產權住房用於出租的,購房人按照所占房屋產權份額獲得租金收益的相應部分。用於出售的共有產權住房需購買滿5年,同樣按市場價格轉讓所購房屋產權份額。

和自住房類似,北京的共有產權住房建設用地可采取“限房價、競地價”,“綜合招標”等多種出讓方式。在選址上優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等配套較為齊全的區域。

這並非全國首份關於共有產權住房的文件,北京也非首個試點城市。

2014年4月,住建部發布《關於做好2014年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黃石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

早在2007年,淮安在國內首推共有產權房政策。這也是全國6個試點城市中首份細則實施方案。上海則在2010年做出共有產權住房的試點,並在2015年出臺《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管理辦法(草案)》。

深圳、成都、黃石也曾做出類似的嘗試,雖然政策上有細微差別,但其對共有產權住房基本定義和屬性界定頗為一致,更偏重保障屬性。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這些城市的試點情況會定期上報至住建部,作為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

相比之下,北京此前並未明確提出過“共有產權住房”的概念,而是從2013年起推出自住型商品房制度。北京的自住房價格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且“五年後上市收益的30%上交財政”的做法,已經明確帶有“共有產權”的性質。

有進一步推廣的可能性

綜合北京自住房的歷史供應情況和供地計劃來看,不難測算出共有產權住房對市場的影響。

中原地產的統計顯示,2017年以來,北京供應土地中,自住房規劃建築面積為153.33萬平方米,占新供應住宅面積的30.2%。這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一股重要供應力量。

該機構統計還顯示,過去5年來,北京合計出讓了80宗自住房住宅土地,合計供應了自住房面積達到了703萬平米,大約能夠建設成為8萬套自住房/共有產權住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隨著政策的出臺,預計未來北京供應共有產權住房的比重會不斷增加,並將對穩定房價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這一政策通過“職住平衡”和“不轉讓無需補差價”的規定鼓勵永久居住,讓房屋回歸居住屬性。他表示,過去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存在明顯滯銷,一方面是受整體市場行情影響,另一方面也是供應項目位置較為偏遠,“職住平衡”還有利於解決這一問題。

楊現領認為,在供應結構上,共有產權住房的作用不可忽視。未來北京市場將形成商品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租賃住房三類供應主體。

北京共有產權政策的推出,還可能有著政策層面的風向標意義。

“北京向來是政策高地,很多新政策都曾進行全國推廣。”某房企人士表示,“雖然北京是首次提出‘共有產權住房’的概念,但可能預示著新的政策方向。”

陳誌從制度的層面闡述這一制度的意義。他表示,共有產權住房制度兼顧了屬地原則,兼顧了職住平衡的原則,而且特別強調了對“新北京人”的同權意義。對於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住房制度,支持中端購房,抑制投機,促進公平,有著重大意義。

據悉,國外早有共有產權住房的相關實踐。從類型上看,主要分為市場化共有產權住房和保障性共有產權住房兩種,前者是在購房者之間進行產權分割,後者是在政府部門和被保障者之間進行產權分割。

國內各城市試點的共有產權住房,與上述保障性共有產權住房更為類似。在很多國家,這類房屋已經作為住房保障體系的一部分,形成了成熟的制度。

多數受訪者認為,從國內現有的實踐來看,共有產權住房的主要保障對象在於“夾心層”和中低收入群體,因此更適合在大城市推廣。若北京的試點成熟,該制度有進一步推廣的可能性。

陳誌也指出:“共有產權住房應該是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但這一制度的具體試行情況如何,尚需進一步觀察。上述房企人士認為,由於自住房項目多為配建,從財務核算的角度看,很多項目存在盈利難題,並導致企業的積極性不高。新制度能否對房企真正帶來激勵,將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21

如何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業內:堅持市場化方向 不能回到政府大包大攬的老路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809.html

每經記者 董青枝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已成業內共識。12月9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俊在第四屆平安地產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建立長效機制最根本的是解決供求矛盾的判斷、住房投資需求過強、土地供應機制和價格的問題。”

房地產長效機制在路上。業內認為,要從供求雙方來理解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從而尋找所謂的長效機制。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在上述論壇上稱,供給側改革的問題主要涉及長期問題,例如經濟增長、體制改革、創新驅動、生產力提高。決定供給能力的幾大要素是人力資本、資本效率、體制改革制度、知識與技術、創新機制等,所謂供給側改革從長期看就是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而供給側的短期問題是要消除過剩產能。

而在需求側,樊綱認為,一個是居住需求,不管是買還是租,我國住房真正的需求基本是三個部分,剛性需求、非居住性需求和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的遷移性需求。而在調整需求的過程中一部分屬於短期政策,例如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緊急情況下采取這類措施,可抑制泡沫;另一部分就是長效機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誌峰看來,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短期調控政策雖然見效,但在未來住房政策還未從根本上解決。

同時,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上述論壇上稱,長效機制還是要從供應端解決問題,實現多樣化的土地供應,加快發展租賃。

長效機制到底該如何建立?在樊綱看來,長效機制還得靠市場,還得堅持市場化的方向,穩定房價不一定房價不變,只要房價與收入的比例關系基本穩定,住房市場就應該能基本穩定,不能要求房價絕對不變。二是要在供求兩個方面進行調整,長效機制不能只強調一方面。三是不能回到政府大包大攬的老路,而是要完善房地產市場的制度,使市場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也認為,“甭管是什麽機制,短期不管有多長,長期的一定是市場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12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精準扶貧需長效機制 零售遊戲規則是“競爭求異”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1/1198079.html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姚祥雲

聚焦“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在北京舉行。“精準扶貧”成為了今年委員們關註的重點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也帶來了關於電商精準扶貧等方面的三份提案。

當前,我國經濟邁進新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如何帶領企業摸索高質量發展的歷程和經驗,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成為了新時代企業的新使命。

3月11日,劉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到對於高質量發展的理解時,他表示,以消費驅動的中國經濟呼喚品牌的成長,中國企業要有擔當意識、找準自我定位,在電商富農方面,哪怕是小小的創新,都能激發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

鄉村振興需產業體系支撐

貧困問題關乎人民生計,也關系國家尊嚴。在實現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而消除絕對貧困,則是關鍵中的關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易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的“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們多從“精準扶貧”方面建言獻策。

一直以來,多次在外提及農民出身成長背景的劉強東,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兩會期間他更是透露,希望能做一個不辜負期待、不愧對內心的“村長”。

此次兩會,劉強東的提案內容就鎖定了精準扶貧。在《關於發揮電商富農作用,打造扶貧“新通路”的提案》中,劉強東認為,電商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有效地把社會資源的供給和需求銜接起來,破解貧困地區的“資源限制”,開辟脫貧攻堅的“新通路”,在扶貧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之前,我就一直深入基層。調研時我發現,經濟不發達地區主要的問題在於物流建設滯後、銷售渠道不暢,農民花了高價錢買不到好東西、農民的好東西也賣不出高價錢。”劉強東認為,零售基礎設施瓶頸嚴重滯後了鄉村產業的發展,鄉村振興不能靠留,要建立一個高效的、可持續的、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支撐鄉村振興,要破解農村扶貧的瓶頸需要多方合力。

值得註意的是,為了調研貧困農村的實際情況,探索電商扶貧的新模式,劉強東從去年年底開始擔任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的“名譽村主任”。在采訪中,劉強東主動提及了在平石頭村的工作,並稱呼那里為“我們村”。

據了解,石頭村的山林里,生長大量野生核桃。過去需要村民到山里采摘後背出來賣,但賣不出好價錢,每斤只有大概8塊左右。自“劉村長”上任之後,在山里打造了幾十個無人機平臺,村民摘完核桃就用無人機運出來,這些核桃還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村長劉”。

“為什麽叫‘村長劉’?就是要形成品牌,如果不形成品牌,還是8塊錢一斤去收購核桃,那麽農民還是賺不了錢。靠拼價格,是造成農民貧困很重要的原因,品牌一定要溢價,要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東西質量一定要好。”談到平石頭村的產品,劉強東格外自信,也被打上了兜售土特產做“廣告”的嫌疑。

在劉強東看來,扶貧要形成一個長效機制。京東過去幾年的扶貧實踐一直強調產業扶貧,核心就是希望能夠幫助貧困戶建立一個可以自行運行的機制,“不能說我們今天去扶貧了,他就脫貧了,過幾年不做了,慢慢開始返貧,這樣是不行的。”

自2016年1月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截至目前共幫扶全國832個貧困縣上線農特產超過300萬種,實現銷售超過200億元。

在實施“扶貧品牌”培育行動的實踐中,加大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越來越多像“村長劉”一樣的扶貧品牌在電商平臺上不斷湧現,如河北武邑的“跑步雞”、江蘇泗洪的“遊水鴨”、河北阜平的“飛翔鴿”。

“打造一個品牌要花很多錢,但是長期來講,希望這些扶貧品牌能夠永遠不賺錢,也永遠不虧錢,只有做到這一點,企業才能持續性參與到扶貧行動當中來。”劉強東認為,應鼓勵各地與電商企業對接,共同建立線上線下品牌農產品營銷推廣體系,講好品牌故事,讓好東西賣出好價錢。

最後,談到發展農村電商最重要的意義,以及劉強東對於農村電商的規劃願景圖時,劉強東表示,發展農村電商,一方面是加速農產品上行,讓農民兄弟更快富起來,讓共同富裕的目標加快實現。另一方面,是讓消費更加公平,讓包括農村在內的所有消費者都能享受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商品和服務保障,讓消費者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零售的未來是“去中心化”

除了“精準扶貧”,“消費升級”也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詞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

可以說,我國已經進入了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成為主動力的重要階段。一個追求消費品質的時代呼之欲出,如何買得到、買得好成為消費者的新追求,也成為兩會熱議的焦點問題。

劉強東認為,想要實現高質量供給,除了要增強創新能力,也要註重了解、對接需求。在一家食用油京東自營店里,5升、4升、900毫升、158毫升等各種規格包裝的桶裝油應有盡有。“這些產品就是根據京東反饋的消費者數據量身打造的,比如158毫升包裝是專為做飯少、用油少的年輕群體定制的。”劉強東介紹,目前京東已經用大數據幫助很多企業實現“反向定制”,為企業插上了數字的“翅膀”,解決了生產與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京東大數據顯示,消費者正在從傳統消費觀,例如買實惠、買大眾、重物質等方面演變成為“買優質、買小眾、買服務”等新型消費觀。消費也產生出了許多新的特點,如奢侈品消費存在低齡化趨勢,年輕人產生了圈子消費的特點,老年人也呈現出了“年輕態”的購物特點。

劉強東認為,在電商等零售模式的推動下,更先進的消費觀、成熟的消費行為正無界地滲透進各個人群、各個地域。以消費驅動的中國經濟呼喚品牌的成長,“品質、品牌、品商”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將構建互聯網時代的“新秩序”。

面對消費升級的零售變革,2017年,京東集團正式提出並確立了“無界零售”戰略,並提出從零售商向零售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轉型。在從“一體化”向“一體化的開放”戰略轉變的過程中,京東通過過去十幾年來在電商、物流、金融和技術領域積累的資源和能力,重新整合,全面向合作夥伴開放。

基於該戰略,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京東攜手騰訊等夥伴頻頻出手布局零售業態。談及京東在零售業態中的投資邏輯時,劉強東表示,未來零售交易的核心將不再以流量為中心,“去中心化”幾乎是大勢所趨,客流和流量的巨無霸將不複存在,零售的未來不是“帝國”,而是“盟國”。

“整個零售生態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會各有所長,並不斷優化,優勢互補,演化出無界零售的無界場景。”劉強東認為,未來的零售遊戲規則不再是“競爭趨同”,而是“競爭求異”,每個參與者最關心的是構建好自己的競爭優勢,做到“一技之長”,從而在零售生態中獲取無法取代的地位。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過去的一年,是京東集團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那麽對於京東來說,2018年的關鍵詞又是什麽?“2018年,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將為我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我們將繼續沿著‘無界零售’戰略,加快對外開放賦能的腳步。”劉強東表示。

在劉強東看來,未來一年,持續全面開放共贏、加強技術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等都將是京東2018年的重要工作。“無界零售”正在推動大量線下實體商業升級轉型,京東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來為集團技術戰略落地奠基,“不僅如此,我們還將繼續開展中國品牌抱團出海計劃,在開展全球化業務布局的同時帶領中國品牌一起拓展國際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71

李克強聽取長春長生疫苗案調查進展匯報 要求建立保障用藥安全長效機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吉林長春長生公司違法違規生產狂犬病疫苗案件調查進展匯報,要求堅決嚴查重處並建立保障用藥安全長效機制;部署優化教育經費使用結構和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會議聽取了國務院調查組的匯報。現已基本查明,長春長生公司在生產人用凍幹狂犬病疫苗過程中,存在嚴重違反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擅自變更生產工藝、編造生產和檢驗記錄、銷毀證據等違法行為,性質極其惡劣,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已拘留並提請批準逮捕相關責任人。

下一步,國務院調查組要繼續深入開展工作。

  • 一要根據案件調查結果,依法從重對涉案企業和責任人、參與者作出嚴厲處罰,處以巨額罰款,並由司法機關進一步追究刑事責任,讓嚴重違法犯罪者獲刑入獄,把他們依法逐出市場,終身不得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
  • 二要指導各地全部回收銷毀未使用的涉案疫苗。已出口的要監督企業召回,並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對涉案企業生產的其他疫苗嚴格查驗,發現問題立即處置。加快完成已開展的全國全部46家疫苗生產企業全鏈條監督檢查,及時向社會公布結果。
  • 三要深入開展監管責任調查,決不能手軟。對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堅決一查到底,對貪贓枉法、搞利益輸送的要重拳打擊,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也要依法依規嚴厲追責。
  • 四要全面查清涉案疫苗接種情況,依據相關領域專家作出的風險評估結果,科學擬定應對預案。相關部門要立足事實作出解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 五要有針對性地抓緊研究提出進一步完善疫苗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監管體制的方案,構建確保群眾用藥安全的長效機制。

會議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時,把義務教育作為投入的重中之重,優化教育支出結構,促進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發展。各地要制定區域內各級學校生均經費和財政撥款基本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加大教育投入。財政教育經費存量資金優先保障、增量資金更多用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子女。要將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教育資金,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把教育經費的每一筆錢用到關鍵處。

會議聽取了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落實調研督查情況匯報,強調要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凡未達到上述要求的都要限期整改達標,財力較強的省份尤其要加快進度,各地要定期向教育部、財政部報告落實情況,國務院適時開展督查。會議要求,要及時足額發放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的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嚴格規範教師編制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並實行同工同酬。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33

中財辦:建長效機制阻房產泡沫擴大

1 : GS(14)@2018-03-06 03:41:33

【明報專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昨日出席政協小組討論後表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些風險需要慎重,其中,房地產方面的金融風險比較大,在房地產領域要建立新的方式、長效機制來穩定市場,未來政策亦將在房地產上發力。

他表示,現在政策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三四線城市情况還可以,又認為房地產的泡沫比較大,「最好不要去觸碰」,而對策是建立長效機制,不讓泡沫繼續擴大,包括要建立租售並舉的制度。

楊偉民又表示,金融系統本身風險也是最重要。要控制貨幣總量,不能再濫發貨幣;此外還要控制信貸增量,同時堅決堵住監管制度漏洞,補齊監管短板。加強監管而不是放鬆金融監管。他亦指出,要繼續加強實體經濟中的無供給側改革,包括去產能、清理殭屍企業等,若不處理會成為不良貸款,引發金融風險。

「加快房產稅立法中央重要任務」

另外,全國人大發言人張業遂昨早在記者會上亦指,房地產稅立法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是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目前正在加快進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及重要問題論證、內部徵求意見等方面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提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7&issue=2018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