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炮轟F-35造價過高,洛克希德馬丁重挫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周一將矛頭指向另一家美國防部供貨商、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表示其F-35戰機項目的開支過於高昂。受此影響,早盤洛克希德馬丁股價下跌近4%,其他數家零部件供貨商也遭到拖累。

特朗普在推特中寫道,F-35項目及開支成本已經失控,1月20日後軍方及其他采購中的開支將節約數十億美元。按計劃特朗普將在當天宣誓就任美國新一任總統。上周二特朗普首先對另一家國防部供應商波音“發難”,並表示波音為將來總統打造的“空軍一號”開支已經失去控制了,並威脅取消訂單,波音市值因此損失14億美元。

得知此事後,洛克希德馬丁F-35項目主管Jeff Babione出面“撲火”,並表示從項目一開始公司就已經投資數億美元用於降低飛機成本,目前每架戰機的造價較原始報價已經減少70%,計劃在2019或2010年全面投產後將報價控制在每架8500萬美元。

據路透報道,就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前一周,五角大樓與洛克希德馬丁簽署了第9份F-35的訂單,合同總額達71.8億美元。2016年2月,洛克希德-馬丁曾在公告中表示,F-35計劃是公司最大的項目,占公司2015年合並凈營收總額的20%。

F-35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具備較高的隱身設計、先進的電子系統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作為美軍史上最昂貴武器項目,該款戰機的生產過程一波三折,曾出現推遲交付、造價翻倍、試飛起火等一系列問題。今年4月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曾在聽證會上表示,原計劃於2016財年結束前交付的1013架F-35戰機僅有179架可按期交付,實在看不出這一戰略計劃還有什麽意義。同時戰機在發動機、雷達、感應、燃料系統以及維護等多個方面存在問題。麥凱恩擔心美國可能因此喪失在戰鬥機方面的技術優勢。

按照美國防部的采購計劃,美國將購買2443架F-35戰機,分別列裝於美空軍、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交付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型戰機於2015年7月形成初步戰鬥能力。洛克希德馬丁能否完成合同交付,決定權目前落在候任總統特朗普與候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兩人手上。

截至發稿時,洛克希德馬丁股價下跌5.27%,報245.84美元,市值蒸發近40億美元,零部件供應商諾斯羅普(Northrop Grumman Corp)下跌4.3%,國防軍工板塊ETF PowerShares Aerospace & Defense Portfolio及iShares U.S. Aerospace & Defense分別下跌近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78

樓市把脈:樓按佔樓價比例忌過高

1 : GS(14)@2012-04-07 15:33:3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26803
利用 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加上美聯物業網站提供的每平方呎價格,我們便可以粗略估算出全香港 18區有按揭業主以下一些環節的平均狀況:
(甲)每區平均樓宇按揭銀碼,人口普查提供了每區有按揭業主每月一般要用多少錢供樓,加上一些假設如按揭年期、利率等,便可得出每區業主一般大約背負多少按揭。
(乙)每區平均樓價,樓價是用每區今年 2月平均呎價,假設了某平均單位面積後,便可得出每區之平均樓價。
將(甲)除以(乙),便計算到每區樓宇按揭相對樓價比例,如下:
( 1)港島區(粗略平均按揭銀碼、樓按相對樓價百分比):( a)中西區$2,000,000、 27%;( b)灣仔$2,800,000、 30%;( c)東區$1,600,000、 28%;( d)南區$1,500,000、 30%。
( 2)九龍區:( a)西九/油尖旺$1,700,000、 23%;( b)深水埗$1,500,000、 34%;( c)九龍城$2,000,000、 38%;( d)黃大仙$1,100,000、 30%;( e)觀塘$1,200,000、 30%。
( 3)新界區:( a)葵青$1,200,000、 33%;( b)荃灣$1,500,000、 45%;( c)屯門$1,000,000、 36%;( d)元朗$1,100,000、 41%;( e)北區$1,100,000、 35%;( f)大埔$1,200,000、 33%;( g)沙田$1,300,000、 35%;( h)西貢/將軍澳$1,400,000、 34%;( i)離島$1,600,000、 46%。
哪些區份要較留神?樓按相對樓價比例大於 35%的。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
2 : Sunny^_^(11601)@2012-04-07 16:28:36

有用嗎???

個%=垃圾

根本就唔可以咁睇.香港地D貴樓幾千萬一間,買得起既都係有錢人,做按既人成數會低D,而且有部份根本唔使借錢.

相反,TKO/新界地方,好多都係上車人士,蚊型收租既投資者.佢地當然係有咁多借咁多啦.而且TKO呢幾年有日出同天X入伙,按既%當然會比舊樓區既高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62

會計公會批財匯局集權 罰款上限過高

1 : GS(14)@2014-09-17 15:14: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17/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就改革本港核數師監管制度的「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諮詢將於本周五(19日)到期。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行政總裁丁偉銓等昨日表明,建議由財匯局擔任本港上市審計的唯一獨立監管機關,集巡查、調查、處分三權於一身,公會綜合42間合資格上市公司核數師機構會員及4500名會員意見,認為政府不能因避免監管程序需時而放棄公平公正原則,令財匯局權力太集中,公司對此堅決反對。


會計師公會「自己人查自己人」向為外界詬病,政府今年初建議將調查及裁決權撥歸財務匯報局,今年6月就現有監管制度改革諮詢。

除了反對財務匯報局削權,公會亦反對文件提出的處分最高罰款由現時50萬元,大增至1000萬元或違規所得利潤3倍,認為核數師只是為上市公司提供服務,非市場參與者可從中獲利,且千萬罰金對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而言過高,阻礙其參與上市實體審計,影響業界發展,公會建議應以500萬元為上限。公會又指文件有關財匯局組成人員規模及專業會計人士比例、如何監管海外核數機構、經費來源、處分準則等內容欠清晰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23

枕頭過高過低 姿勢太蜷曲睡姿錯 腰頸膊痛

1 : GS(14)@2014-11-17 08:22:53



【本報訊】枕頭太高或太低、睡姿出錯如身體的姿勢太蜷曲,容易令人睡醒後出現頸梗膊痛與腰骨痠痛。物理治療師指出,頸膊痛患者睡姿差,尤其容易加劇痛症,求診者中更不乏年輕人,建議市民睡覺時可用大攬枕及毛巾作承托,睡前及起床後進行伸展,可減輕肌肉過度拉扯,甚至頸椎移位引致的痛症。記者:梁麗兒聖雅各福群會一級物理治療師謝學章表示,約兩成病人因睡姿問題致頸梗膊痛求診,部份人更在睡覺中途痛醒,多為20至40多歲,尤其平日愛玩手機或長時間電腦工作,常受頸膊痛症困擾人士。睡醒後感到「周身痛」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本身的肌肉有發炎情況,令體液積聚在關節內,引起腫痛症狀。睡覺時沒有或較少改變姿勢,肌肉長期收縮都會引起梗痛。此外,睡姿錯誤也是起床後頸梗膊痛的關鍵。



【正確睡姿 側睡】利用枕頭、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74

王弼﹕股票佔比過高 是時候只沽不買

1 : GS(14)@2016-09-06 04:29:38

【明報專訊】港股強勢,甚於全球主要市場,強如美股,也不過是高位徘徊,港股雖和歷史高位相距甚遠,但從今年低位反彈,則愈升愈有,因此,市場有牛一(甚至牛三)之論。王弼最搞不懂的,是所謂牛市的眾多定義,不過我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講,定義實在不重要,「不如請簡單點跟我講,這水位,追還是不追?」

上周在電台節目,有聽眾就直截了當問上述問題,但在作答前,我必須要問,他手上究竟有沒有貨?

由於是在臉書發問,他不能即時回應,我只可以假設個案回答,非常簡單,我說:「如果你手上一些股票都沒有,所有都是現金,不用細想,一定要追!」我甚至會反問,中央銀行瘋狂印鈔印了這麼多年,你還是手上完全現金沒有資產,傻的嗎?手上有些少貨底,至少20%至30%,是必須的。

但如果你好像王弼,流動資產中55%是股票,答案又完全不同了。

上周,見港股愈升愈有,王弼花了一點時間「秤身家」,要看看資產配置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要從宏觀角度看清大局,希望自己不受組合中個別有利或失利的投資過渡影響自己的情緒。結果顯示,流動資產裏,55%是股票,現金佔31%,債券和其他資產佔14%(債券偏低因去年沽債券轉高息股),如果是基金經理,手上那麼多現金,當然有炒魷的危機,但計及規模更大的不動產,現金水平佔總資產最多15%,在個人投資者而言就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是攻有餘而守不足(不動產佔總資產過半,這是我不肯再加碼港樓的原因)。

恐慌性購資產 反打擊經濟

自Brexit以來,人人對手持現金都極度恐慌,蜂擁把現金換成股票或地產,令資產價格全面上升,對現金偏低的我當然有利,但我問自己,這種恐慌性買入能持續多久,實體經濟會否因恐慌性買入而扭轉頹勢?

我的結論是,恐慌性買入資產的結果,例如不少打工仔死慳死抵都要交首期上車,拖一家人落水一起供樓,只會令他們更不願消費,幫不到實體經濟之餘,更只會打擊經濟。正如我之前說過多次,眾多資產價格大幅上升,不過是貨幣現象,並非因為資產的回報或生產力高了(這個在息率或租金回報不斷下降反映了)。歷史上因貨幣危機所引起的囤積,無一能助經濟起死回生。所以,恐慌性買入令資產價格不斷上升,總有盡頭的時候,正如匯豐(0005)這一類公司,使用旁門左道,盈利倒退,卻運用財技炒高股價,也會有攤大手板叫股東供股的時候。

大媽短線佔優 仍要跟大孖沙

問題是,這一恐慌造成的升浪,甚麼時候完結?時間是最難掌握的,不過我最近留意到美國投資界的大師,索羅斯、Carl Icahn、格羅斯、羅傑斯、Stan Druckenmiller、甚至是經常唱好的巴菲特,到本港超人誠哥,他們都對經濟前景非常憂慮,並用錢以實際行動睇淡(例如誠哥不買地、放風賣收租物業,Carl Icahn的淡倉由年初低於30%升至150%,巴菲特巴郡的現金水平也處於高位),我認為,當大孖沙跟大媽的行動相反,便應要跟大孖沙走在同一陣線,縱然短時間內,大媽的表現勝過大孖沙。

因此,按個人的狀况,流動資產內55%股票比例實在太高,故繼去年5月,本欄再次宣布只沽不買,愈升愈沽,目標是把股票佔比下降至三成。

■財經節目「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重溫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46396.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91&issue=20160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10

cherrypicks:港上市環境不利初創 門檻過高 籲政府參考NASDAQ做法

1 : GS(14)@2016-10-17 07:58:18

【明報專訊】本港科技界人才輩出,惟論及本港上市的科網巨擘,竟然花落中國的騰訊(0700)。cherrypick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趙子翹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本港有利於科技初創企業集資的平台匱乏,IPO要求對科技初創來說可謂高不可攀,過程中令不少本土科技人才及公司流走,建議政府可參考美國納斯達克(NASDAQ)的做法,在保障投資者利益的同時,亦給予初創企業生存空間。

明報記者 邱曉欣

趙子翹認為,本港現行的上市條例,難以造就創新科技透過IPO融資,「IPO原意為一個讓企業融資的平台,如果一間初創企業,本身已有5000萬盈利,我點解要推間公司上市?」對一些現時仍未有利可圖,但已是炙手可熱的如Uber來說,香港IPO不是一個融資的好地方。據港交所(0388)網頁顯示,主板新申請者須符合3項財務準則的其中1項(見表),且具備不少於3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創業板申請人需沒有為盈利設限,惟對日常經營業務有現金流入及公司市值亦有最低門檻。

大多科企依賴私募基金集資

當初創企業成功印證其盈利模式時,當務之急,是籌集龐大資金擴展,趙子翹稱:「正如Uber或facebook亦經歷同樣的過程,現時大多科技公司都依賴私募基金集資,香港上市平台在此一階段難以發揮作用」,縱然本港股票市場及上市條例仍未能造就科技公司上市,但趙子翹說:「作為本土科技公司,於本港主板上市是cherrypicks的目標,我們絕不考慮借殼上市,公司亦得到母公司網龍的支持」。

擬港上市 「絕不考慮借殼」

企業商業模式變化萬千,本港上市要求似乎未能與時並進。趙子翹建議,香港可參考NASDAQ的做法,「香港IPO公司絕大部分為機構投資者,而且,其角色大多只是在IPO時為上市公司帶來股價支持,但在IPO前期,能夠給予上市公司戰略價值的少之又少」。

可效美集體訴訟法制 保障投資者

另外,於NASDAQ全國市場上市,公司錄得盈利並非必要條件,不過,趙子翹強調,美國同時擁有集體訴訟的法律制度保障投資者,因此,整體法制與資本市場的配合相當重要,認為政府要盡快落實研究海外交易所的政策,保障投資者利益的同時,亦不會扼殺科技企業的發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64&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25

次按評級過高 穆迪遭秋後算帳

1 : GS(14)@2017-01-15 09:21:36

【明報專訊】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海嘯已經過去了超過8年,美國司法部仍然就事件對牽涉的金融機構秋後算帳。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同意支付近8.64億美元(約67億港元),就金融海嘯前給予次級按揭貸款證券信用評級被指過高一事,與美國當局和解。這是繼標普之後,又一家國際評級機構因事件向美國繳交和解金。

同意支付67億元罰款

美國司法部於周五公告,穆迪和司法部及美國21個州達成和解協議,穆迪因其對住房按揭貸款證券(RMBS)和債務抵押債券(CDO)評級導致嚴重金融危機,而繳付8.64億美元和解金。金額相當於穆迪在金融海嘯爆發前4年賺取25億美元的三分之一。

司法部例數穆迪罪狀,包括未能堅持自己的信用評級標準,而是用寬鬆得多的分析框架對RMBS和CDO進行評級,又稱穆迪承認它偏離了方向以及未能向公眾披露,投資者原本信賴穆迪才進行投資,但當評級並非公開和公正,投資者遭受損失,也對金融界喪失信心。

未來5年維持既有合規措施

不過穆迪卻表示,和解協議並未包含其違反法律或負有任何責任的內容。外電引述穆迪的回應稱,協議承認公司在加強和改善信用評級獨立性和質量上,做出大量努力,而公司也許諾將在未來5年繼續既有合規措施。

巴克萊否認指控

去年9月美國當局指穆迪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誇大住房按揭貸款證券評級,違反聯邦法律。由金融海嘯至今,美國政府對大型銀行機構的罰款,已經超過1620億美元。

去年12月,德銀和瑞信分別就按揭貸款證券不當銷售的問題,向美國司法局支付72億美元和52.8億美元,達成和解。但另一英資銀行巴克萊則否認當局的指控,要求作出辯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61&issue=2017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90

巨無霸指數反映美金估值過高

1 : GS(14)@2017-01-25 07:31:51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之前話美元升得太急,價值過高,美元即刻腳仔軟。不過,軟極相對其他貨幣都仲係「估值過高」,皆因喺美國,買個巨無霸要成40蚊港紙(見表)!《經濟學人》早排就公布咗用嚟評核世界主要地區貨幣匯價係咪處於「正常」水平嘅「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如果貨幣匯價「正常」的話,每個地區嘅貨幣購買力應該係一樣嘅,即係一件貨,邊度賣都好,都應該係同等價錢。

指數以M記巨無霸做指標,並且用美元做基準,假設唔同地區嘅貨幣匯率「正常」的話,巨無霸指數就應該等於「零」。喺美國買一個巨無霸盛惠5.06美金,即39.25蚊港紙;48個地區(計埋歐元區)之中,有42個地區嘅巨無霸都平過美國(見表)。最抵就係埃及嘅巨無霸,只係賣11蚊港紙,巨無霸指數係71,即係比美國平超過七成!

雖然美金係貴,但美國嘅Big Mac都未算最貴,最貴嘅Big Mac來自瑞士,每個賣6.35美金,即49.25蚊港紙!至於成日被人鬧加價嘅香港,Big Mac指數係51,即係平過美國逾五成,每個賣緊近20蚊左右。那些年香港嘅Big Mac套餐,有埋薯條汽水都只係20蚊咋;?家都係廿蚊,但不過就只買到個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14&issue=2017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02

內地人走資 歐洲買樓兼移民 中港樓價過高 轉攻西葡不動產

1 : GS(14)@2017-01-31 15:15:21

【明報專訊】人民幣貶值加上霧霾的困擾,即使內地收緊外匯管制,無阻內地居民尋求出路將資金外移,甚至申請移民,並且以最可靠的不動產地產為首選投資項目。面對南下香港或在內地樓價過高,相對歐洲樓價較廉宜,內地居民索性到門檻較低的西班牙、葡萄牙投資地產兼入籍,投資足跡甚至遍及東歐。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最近有金融界人士發起西葡移民微信群組,急速吸納數百人熱烈討論。不過內地收緊外匯管制令部分投資者於西班牙買樓的計劃落空,英國脫歐也打亂了家長移民西班牙再送子女到英國讀書的計劃。

葡黃金居留簽證 內地個案佔八成

葡萄牙政府從2012年10月開設黃金居留簽證(Golden Visa programme),購置50萬歐元(約415萬港元)以上的當地不動產即可擁有當地居留權,進而申請入籍。由於門檻低至50萬歐元,比購置樓價大升的中港住宅入場費低,手續亦簡便,吸引了大批中國人申請。綜合葡萄牙官方公布,截至2016年12月,累計成功獲批個案3654宗,其中來自中國的獲批申請個案3050人,佔總人數83.5%;當中有802宗個案是在過去23個月錄得,佔整體內地移民26.3%。整個簽證計劃自2012年10月累計吸資25.67億歐元(約213億港元),逾九成購置物業。

西班牙政府自2013年底,仿效葡國,開展「買樓換居留」,目前西班牙海外移民買樓數量,中國人位居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中國最大海外置業網站居外(juwai.com)統計,2016年平均每月西班牙房地產訪問量達200萬,按年增長80%。西班牙官方統計,中國人在西班牙投資買樓2015年增長39%,成交的平均價格增長26%至92萬歐元(約763萬港元)。房地產網站Spanish Property Insight則指,單是到去年10月份,來自內地移民的物業成交宗數達666宗,涉資4.69億歐元(約38.9億港元)。從數據反映,內地居民平均購置物業價值達70.4萬歐元(約583萬港元),超過移民所需的入場門檻。

西班牙樓價高位跌四成 資金低位買貨

有在香港金融界工作的內地人士透露,最近開始將置業重點放在西班牙。一方面,香港樓價太高,內地一線城市樓價也已經預支升幅,所以他會選擇留意樓市尚未炒熱的地區。他表示,西班牙的樓價與歐洲債務危機前相比平均下跌40%,部分沿海地區更下跌八成。現在是去當地置業的機會,這也是資產全球配置的考慮之一。「假設一個人90年代退休,所有資金都存在銀行,另一個則全部用來買樓,你想想今天差別有多大。」他表示仍然會關注香港樓市,選擇時機入市。

北京珠寶商陳小姐現時居住在西班牙,持有3個月的旅遊簽證,「我考察西班牙一段時間了!在國內是活著,在這裏才是生活」。她透露,國家政策外匯不允許買房,再加上西班牙銀行對於開戶審核十分嚴格,若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資金來源,就不能在銀行開戶,「資金愈多,就愈不容易證明」。因此,她只能暫時擱置移民計劃,繼續以3個月旅遊簽證的方式到歐洲。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38&issue=201701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48

調查:近九成港人指樓價過高

1 : GS(14)@2017-02-18 00:50:05

【本報訊】港人口說樓價比天高,腦海卻一直縈迴着置業夢。據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者指樓價過高,不過大部份人覺得樓價會繼續升,所以仍有超過七成受訪者有意置業。網上地產平台GoHome.com.hk每半年進行一次本港樓市前景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最新一份報告受訪者人數為2,872人。當中有近九成受訪者認為現時樓價過高,一如過去數年繼續處於高水平,而有意置業的比例輕微下跌7%至73%。



逾七成人仍有意置業

眾人異口同聲高呼樓價貴,但仍有逾七成人有意置業,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解釋,買樓與其他消費品不同,市民期待物業日後升值,所以嫌貴都會入市。該調查顯示,有52%的受訪者預期樓價會上漲,大幅拋離淡友數目超過一倍,前者普遍預計2017年上半年樓價升幅在一成之內;對比去年同期,多達77%受訪者預測樓市將下滑。一年間,大眾觀點180度轉變,市場彌漫樂觀情況。特首梁振英任內多次推出辣招,可惜調查反映市民不受落辣招。約七成受訪者認為,港府去年11月推出的新辣招未能壓抑樓價,反而是推高樓價及租金的元兇。若以10分為滿分,有54%受訪者評價梁振英低於5分,而6到10分的只有28%,其餘給予5分,顯示市民對其房屋政策不滿居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7/199308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