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美股過高 具參考價值
1 :
GS(14)@2017-04-08 11:47:36【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估市準繩高。儲局上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一些官員認為美股處於太高水平,而根據歷史經驗,儲局通常能預測股市走勢。
千禧年曾預警大調整
自1996年以來,聯儲局曾經6次評論美國股市。金融數據服務商Kensho指出,儲局每次對美股發出警告後,雖然不意味牛市的終結,但一年後股市都會陷入泥潭中。1996年,時任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警告美股估值過高,標普500指數一年後上漲33%,但三年後科網股爆破。2000年3月,儲局料美股將出現大調整,標指一年後下跌24.9%。2001年底,儲局說投資者不再期望額外財政刺激措施,美股處境很脆弱,標指一年後跌20.4%。2014年9月,儲局認為美股估值過高或破壞金融穩定,美股一年後跌0.6%。2015年4月,儲局說一些資產估值仍過高,標指一年後跌1.97%。事實上,儲局亦曾看好美股。2004年初,儲局官員說市場對貨幣政策調整預期,似乎有利美股上漲,標指一年後漲3.8%。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533
龐寶林:價格過高 高收益債捱沽
1 :
GS(14)@2017-06-08 00:31:04【明報專訊】隨着環球投資者追求更高收益的意欲逐漸增長,投資者在過去幾年紛紛買入高收益債券市場(垃圾債券市場),將估值推往更高的位置,引發投資界的不安。即使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不斷買入,令人不安的估值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已經開始將傳統投資者嚇走。
在這個收益愈來愈低的環境,機構投資者為了尋求收益,鋌而走險地買入風險愈來愈高的資產,包括我們一個月前在這個專欄上建議投資者考慮的委內瑞拉債券。高盛資產管理部門上周支付了約8.65億美元購買了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etróleos de Venezuela, S.A.)2014年發行的28億美元的債券。如果公司不違約,這意味着超過40%的年收益率。消息傳出後,儘管原油價格繼續下跌,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於2022年到期的債券周二上漲0.8%,接近直逼62美分。1個月前,當我們建議這項投資時,2011年發行的2022年期限債券的價格徘徊在53美分,表面漲幅接近16.5%。
然而,撇除這些可能會違約、高度投機的投資,傳統債券投資者在過往的幾個月一直靜靜地減持他們的高收益債比重。儘管今年至今為止,債券回報率為4.7厘,根據美國銀行的報告,20%的高收益投資者減配高收益債券比例,是2008年6月以來最嚴重。原因是現時很多債券都很昂貴,投資者發現很難找到新的投資機會。但是,儘管一些投資者開始減持高收益債券,仍然有很多投資者對前景看好,又或者他們只是太害怕今天出售了債券之後,明天可能無法買回。
高收益基金贖回額 2015年來最多
近一半美國銀行受訪者表示,他們持有高於平均水平的現金量,這是自2016年3月油價下滑造成的違約浪潮以來的最高水平。通常持有更多現金會抑制債券基金的回報,但是像去年3月份急劇的市場拋售,經理們就可以減低基金受影響的程度,並且還可以低價大量買入來提高基金回報。
今年迄今為止有很多個人投資者已經從高收益基金中贖回了90億美元,這是2015年以來最多的。通常贖回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然而全球投資者對收益的渴望仍然一直支持高收益債券的需求。
國際投資者對美國高收益債券有強烈需求,特別是亞洲地區。這些新興市場的收益通常比美國高出1.5個百分點。然而,由於收益率的需求,差距縮短至僅僅半個百分點,令投資者湧入傳統上較為安全、而且有5.5%的美國高收益債券。此外,鑑於今年企業盈利強勁,企業違約風險似乎有所下降。
亞洲區對美國垃圾債需求大
然而,投資者必須保持謹慎,因為現時美國高收益債券的收益率更為接近國債利率,使其吸引力低於政府債務,因此,拋售的機會率將會增加。據彭博社報道,過去一年中,國債和高收益債券之間的距離下降了2.37%,至3.6%左右。這只是在過去10年內發生過兩次,分別為 2007年夏天金融危機前和2014年夏天石油崩潰前。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高收益債券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不錯的收入來源,過去的經驗顯示,通常急劇回升後會有大幅度的修正。然而,投資者對於高收益的類型應該保持謹慎態度,在購買高收益基金前應該對其有所了解和研究。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92&issue=20170605
樓價過高 出現阻力位
1 :
GS(14)@2017-06-25 09:11:03【本報訊】樓市似有見頂之虞,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按周竟下跌近0.5%,資深地產分析員張一鳴認為,雖然樓市未見會大跌,但市場已慢慢感覺到樓價過高,承接力開始有問題,相信樓價已出現阻力位。
一手承接力減弱
張一鳴指樓價指數下跌一個星期,不代表樓價已出現向下壓力,「好似股市咁,冇可能直升上去,去到某一個位會出現調整,係咪呢個禮拜開始跌市,我睇仲未係」。他認為指數向下,應是美國再加息、儲局縮表等一連串因素,影響買家入市,但未見到急跌或大跌的可能。張一鳴稱經過上月新盤去貨潮後,近期一手承接力減弱,「發展商要重推高成數按揭搶購買力,成數高於樓價100%,去番舊年個市未反彈咁」。由於美國及內地逐步收水,買家心態會調整,「佢哋對見頂會慢慢有感覺」。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暫時香港經濟及零售狀況都較2015年底跌市時好,相信樓市在高位調整,「唔會再一口氣升十幾個禮拜」,但樓市未似會向下,「除非外圍經濟好差,或者香港經濟連續幾個月差落去」,惟數據反映經濟仍向好。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4/20066818
葉劉批評政助人工過高
1 :
GS(14)@2017-08-02 05:47:42【本報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年2月通過問責官員的加薪方案,一眾司局長、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薪酬今屆增加逾一成。副局長月薪由上屆政府19.4萬至22.4萬元不等,增至21.7萬至25萬元不等,政助則由10萬多增至11.6萬多元不等,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批評政助人工過高,有消息指新政府或調整政助薪酬水平。
「某啲情況浪費咗人才」
前特首曾蔭權當年增設副局及政助時,副局月薪20.8萬至22.3萬元,政助則由13.4萬至16.4萬元不等,惹來外界不少批評。前特首梁振英上任前原欲為問責班子大幅加薪8.1%,連同追回問責官員於2009年自願減薪的5.38%,加薪幅度高達14.2%,惟建議令社會譁然,梁提出不足一個月即擱置,最後政府決定政助減薪,月薪以10萬元為上限。葉劉受訪時表示,政助只負責協助局長聯絡傳媒、聯絡議員、在立法會點人數,「其實都游說唔到議員;(自己)作為議員,都係局長、起碼都係副局長搵啦,某啲情況(政助)可能人工過高,浪費咗人才」。■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2/20109175
歐央行憂匯率過高 歐元應聲跌至1.16
1 :
GS(14)@2017-08-18 07:32:54【明報專訊】歐元兌美元近期升至兩年半高位之際,歐洲央行7月的會議紀錄顯示,官員憂慮到歐元匯率過高,認為歐元仍有繼續上漲的風險,恐其影響到實現通脹目標。會議紀錄公布後,歐元兌美元即時跌至1.16左右,創今個月低位,但隨即反彈至會議紀錄公布前的1.17水平。歐洲股市下滑,道指昨早段跌逾100點,主要受沃爾瑪下跌拖累。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早段下滑。
預計10月會議宣布削減量寬
時值歐洲央行準備決定削減量寬,會議紀錄內容備受關注。歐央行官員認為近期金融資產價格,反映歐元區經濟復蘇,但擔心未來的資產價格,尤其是匯率水平可能過高。由於油價和匯率因素,整體通脹率略低於此前預期。不過經濟增長前景好轉,相信通脹率將逐漸接近目標水平。歐央行官員認為,有利的融資條件不應被視作理所當然,而這在相當程度上依賴貨幣政策支持。官員表示,資產購買仍將是重要貨幣政策工具。
《金融時報》預期,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將要在9月會議後的發布會,解釋央行為何討論在2018年放緩買債步伐,並同時提出通脹預期轉弱,預計央行要在10月的會議才會宣布削減量寬的決定。
聯儲局會議紀錄 官員對加息時點分歧
另外,聯儲局公布的7月會議紀錄顯示,美國近期通脹低迷,導致官員對加息的時點意見分歧,有可能偏離聯儲局原定今年內再次加息的計劃,但對於在不久將來縮表就沒有異議,似乎下次9月會議縮表事在必行。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年底加息概率只有47%,美匯指數先跌後反彈。
會議紀錄顯示,官員有信心緩慢縮減規模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而不會擾亂市場。部分官員原打算在7月宣布啟動縮表,但多數官員希望推遲至9月會議。高盛預計,縮表將導致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今年升0.2個百分點,明年升0.15個百分點。
雖然大部分官員認同通脹中期內會邁向聯儲局的2%目標,但很多官員也認為,實現通脹目標的時間可能比預期長。
部分人甚至認為通脹前景風險可能傾向下行,主張暫緩加息。但部分官員憂慮等待太久才加息或導致通脹超出目標。聯儲局主席耶倫將在本月稍後的Jackson Hole央行年會發表看法。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14&issue=20170818
德美利攻港 代買比特幣期貨無懼美股過高 看好業務前景
1 :
GS(14)@2018-01-22 06:05:55■左起:德美利梁偉基、Steve Quirk、Tim Hockey及JB Mackenzie。李潤芳攝
【本報訊】加密貨幣狂潮仍然持續。為散客提供美股、期貨及期權等合約買賣的美國大型網上證券交易商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剛在港開業,該公司亦可代客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買賣比特幣期貨合約,是本地首間持牌券商提供同類服務。記者:劉美儀
德美利總裁兼行政總裁Tim Hockey在港接受訪問時表示,自上月初CBOE率先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至今個多月該公司相關開戶申請,較一般業務多3倍,現時交易雖對總體佔比有限,但投資者興趣濃厚、發展潛力大。
■Hockey不就指數走勢預測,但謂「擔心美股過高言論過去八年都在」。
強調為客戶風險把關
他強調該公司會對客戶風險把關,透過投資者教育提升散戶專業水平,至於比特幣現貨則不提供交易。去年底本地券商民眾及永豐,亦推出代客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買賣比特幣期貨合約服務。CME每張合約按參考匯率(BBR)計算含5個比特幣,CBOE則只代表1個,故CME入場費相等CBOE的5倍。德美利期貨及外匯董事總經理JB Mackenzie說,會篩檢合適客戶,如有期貨經驗才可參與比特幣交易;執行副總裁Steve Quirk指,CBOE入場費比CME低,較適宜散客參與,比特幣投資者可認購或認沽,並非單邊睇升。曾任中銀香港(2388)全球市場副總經理的德美利香港行政總裁梁偉基補充,有別於其他交易不設開戶最低金額,CBOE比特幣期貨戶口最少要存2.5萬元(美元.下同),持倉合約上限15張,公司要求客戶孖展按金,亦高於交易所要求的50%。
亞洲客交易多美國7倍
道指去年升逾25%,德美利此時進軍香港,散客會否變大戶點心?Hockey不就指數走勢預測,但「擔心美股過高言論過去八年都在」,亞洲客交易宗數平均較美國多7倍,港人亦熱衷股市,公司由籌備到證監會批准前後約一年,對本港業務前景極看好。
Quirk說,會免費向散戶提供等同大戶的數據研究及風險分析,如監測期權平均成交量變動的Sizzle Index等,按過往36個月紀錄,該公司客戶近九成時間在升跌市皆獲利。
德美利交易經紀佣金,一口價每宗收6.95元,CBOE比特幣期貨合約每張2.25元。匯豐及花旗代客買賣美股佣金,最低收18元(或每股0.015元)及30元(或交易金額0.5至1%);個別CME比特幣期貨券商,每張合約收75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5/20275007
銷監局籲買家勿過高標價倉卒入市
1 :
GS(14)@2019-04-01 12:14:5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382&issue=20190401
【明報專訊】今年首季樓市轉趨熾熱,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3月撰文指某新盤因同一個單位(以招標形式發售),同時被近10名準買家看中,發展商不知賣給誰,結果由代理代猜「包剪揼」定出買家,施直指瘋狂,相信一手銷售監管局(銷監局)也沒意想過。對招標方式賣樓已成近期新盤銷售常態,銷監局回應本報查詢時稱,準買家切勿心急及誤信市場消息或市場流傳資訊,貿然以過高投標價倉卒入市。
有代理指要代猜「包剪揼」決定買家
銷監局指出,雖然以招標方式銷售一手物業,是一直存在的做法,但局方提醒,準買家切勿心急、及誤信市場消息和流傳資訊,在未清楚了解該發展項目,尚有多少單位待推售情况下,貿然以過高投標價倉卒入市。
多以代理提供參考價入標
局方重申,準買家如欲購買以招標方式銷售的一手住宅,必須要先參考有關住宅項目的成交紀錄冊,了解發展項目的銷售情况、以及各住宅物業的交易資料,比較發展項目鄰近同級一手住宅的呎價水平,並詳閱載有銷售安排資料的文件、招標公告及其他相關招標文件細節,小心衡量入標價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以招標方式發售的新盤單位,很多都是採用即日招標、即日截標的模式,而招標時間有時甚至會短至只有3小時。此外,由於招標單位沒有提供價單,買家多數是透過代理提供的參考價,作為入標價參考。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