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左先講】M&S即食甜點 麩質過敏都嘆得
1 :
GS(14)@2016-05-08 02:58:39有不少人「麩質過敏」,不過未必好多人知道「麩質」這個名詞,如果說是gluten,可能會即刻明白。其實「麩質」是一些穀物中的成分,亦稱為「麵筋蛋白」,麵包及一般麵食、肉類仿製品,甚至調味品例如醬油、蠔油中也有這成分,所以有不少食物注明「gluten free」,讓「麩質過敏」人士可以食用。
M&S最近擴大「不含麩」系列,新推出的類別包括鹹甜點、還有意粉類的產品。鹹點有牛肉批、雞肉批,甜點有草莓吉士忌廉奶凍及海綿蛋糕、芝士蛋糕、蘋果批,意粉系列則有番茄肉醬意大利粉、白汁煙肉芝士意粉、牛肉千層麵,賣相頗佳,方便簡單,不失為「麩質過敏」另一選擇。
M&S中環旗艦店地址:中環皇后大道22至28號中匯大廈地庫至一樓 記者:何嘉茵
不含麩質香辣雞肉長通粉,已醃製的雞胸肉塊及不含麩的長通粉配以蕃茄、辣椒、羅勒醬製成的美味醬汁,面層更鋪上河溶化的意大利莫索雷拉芝士。$89
不含麩質雞肉批,肉汁豐富的雞肉裝在不含麩的酥皮中焗製而成。$8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07/19601159
大S產前癲癎發作打麻醉藥過敏 急救後蘇醒
1 :
GS(14)@2016-05-19 02:23:02■大S老公汪小菲昨指太太前日生B時因藥物過敏而昏迷和缺氧,一度入ICU,幸現已大步檻過。資料圖片
現年39歲的徐熙媛(大S)與汪小菲結婚5年,於前年生下女兒汪希玥後,前日再產下囝囝,湊成一個好字。不過,昨日傳出消息指大S因為打過量麻醉藥來減低生仔痛楚,導致癲癇發作,要入住加護病房;昨晚汪小菲承認大S因止痛藥物過敏而昏迷缺氧,一度要入住ICU,幸現已平安無恙。
「子宮收縮太痛昏倒」
汪小菲前晚先在微信朋友圈貼上囝囝小腳板印照片,分享喜悅說:「謝謝大家的祝福,兒子非常健康,我陪老婆暫時在醫院觀察。今天經歷的一切,讓我對生命的交替有了深刻的認識。」至昨晚汪小菲再於微博發文感謝各界關心,他說:「昨夜由於體力不支和腹部絞痛,止痛藥物過敏,熙媛出現昏迷和瞬間缺氧的症狀。經過兩次急救和一晚ICU的觀察已經無大礙,安全度過危險。感謝老婆的一切付出,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好好生活。最後受熙媛委託感謝所有關心她的朋友們,和大家報個平安。謝謝。」
■汪小菲在微信貼上囝囝小腳板印報平安。互聯網圖片
■小S(左)指大S曾一度昏倒,但前晚已無大礙。資料圖片
徐母昨接受傳媒訪問時,指麻醉藥劑量沒有過量,但大S在生產前因為太痛而暈倒,導致癲癇發作。徐母說:「昨天是有住進加護病房,她今天已經清醒,轉進普通病房,人平安沒事了,謝謝大家關心。」徐母妹妹徐熙娣(小S)也回應說:「姊姊是因子宮收縮太痛,有昏過去一下,今天已好多了!昨晚去看她時,還跟我要了護唇膏和鏡子!」此外,已有一子的商台DJ朱薰上周產下B女,昨日她在微博上載跟老公和囡囡合照,留言謂:「回家才是真正的作戰開始。家中有一件大再來一件細,跟上回截然不同,搞完細要搞大,轉頭又要搞番細。」撰文:魯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6/19613402
抗生素過敏狂甩皮 3歲仔成身水泡要去皮
1 :
GS(14)@2016-08-04 04:06:14美國德州一名患唐氏綜合症男童禍不單行,因為對抗生素過敏,引起罕見的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全身長滿水泡並脫皮,身上傷口猶如被火燒過。克姆(Kai Kehm)3歲時,因為耳朵受致命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要服食抗生素治病。豈料他對抗生素有過敏反應,服食數天後,開始脫皮、長水泡和雙眼腫脹。醫生原先以為他只是有少許過敏反應,給他一些藥服食。豈料十多小時後,病情急轉直下,他痛至尖叫,雙眼睜不開,甚至嘴內長水泡。醫生才證實他患上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令克姆不斷脫皮,醫生每兩日便要替他去皮。為了令他沒那麼痛苦,醫生用藥令他昏迷10日。最後克姆留院4星期後,終於康復。克姆父母表示,現在每次給藥他服食前,也會小心看清楚藥物標籤,確保藥物不會令他過敏。雖然現時還有另一種皮膚病中毒性表皮壞死(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困擾他,生命仍然受到威脅。不過媽媽看見兒子為生命不斷奮鬥,也為他感到自豪。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疾病,全球每100萬人,才有約1.2至6個病例。患者服食不合適藥物,或者受到細菌感染,也有可能發作,暫時未知成因。不過只要及早發現,便有機會康復。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3/19721003
染眉後嚴重過敏靚女臉腫眼腫差啲盲
1 :
GS(14)@2017-02-18 00:51:21愛美是人的天性,但為美麗而賠上視力,恐怕沒人願意。英國首都倫敦就有一名16歲女生,為眉毛染色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險些致盲。修讀美容學科的學生杜里(Tylah Durie),早前使用假眼睫毛和染眉套裝,數分鐘後感覺痕癢,眼眶更隨即腫起來。她翌日早上起床時更以為自己將要失明,因雙眼通紅,而且腫成氣球一樣,視力嚴重受影響。杜里當時嚇得大哭尖叫:「我只能看到一點點,眼睛又不斷流膿。」她形容感覺就像吹沙入眼,卻無法把沙弄掉一樣,眉毛更有刺痛感覺。杜里入院求醫,發現自己對化學物質「對苯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PPD)敏感,醫生指她的過感反應罕有地嚴重,眼睛周圍有灼傷痕迹亦甚為紅腫,沒有造成永久失明已屬萬幸。杜里表示今次染眉前,未有先進行簡單的皮膚測試,因為以往染髮都未嘗過敏,但今後再也不敢使用染髮劑。PPD常見於染髮用品,製造商指因PPD容易造成敏感反應,產品包裝上往往會印上每次試用前要先進行測試的字句,而最好是在染色前48小時測試。英國《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7/19931359
譚新強﹕市場反應過敏 特朗普沒那麼快下台
1 :
GS(14)@2017-05-19 05:20:44【明報專訊】有一段時間沒討論美國政治了,最近特朗普政府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就再談一下。我不是美國人,但立場非常清楚,絕非特朗普支持者。不支持的原因不單是政見不同,是對他能力有很大疑問。
一如所料,特朗普上台後不斷亂說話,不停犯錯,醜聞不絕。對外,對中國、NAFTA、北約等立場反覆,已嚴重損害美國公信力。對內,白宮已嚴重分裂成女婿Kushner跟總策略師Bannon兩派,估計洩密是內鬥的結果。Kushner暫佔上風,但其家族財困可能很嚴重,跟安邦合作告吹後,上周他姐姐又來中國,打正特朗普旗號吸引投資移民,企圖為一個正虧錢的房產項目圈1.5億美元。
北京做完路演,給太多人抨擊為出賣白宮,又即時停止。如不缺錢,為什麼做得那麼難看?感覺上Kushner也可能會出事。
國人愛減稅 政策不難闖關
特朗普的醜聞愈來愈嚴重。最關鍵是他的競選團隊跟俄國在大選時的關係。上周特朗普炒掉FBI局長科米,科米不忿,就爆料特朗普曾要求他放過前國安顧問Flynn,如屬實,就可能構成可被彈劾的妨礙司法公正罪。迫不得矣,國會終於指派了德高望重的前FBI局長為特別檢察官「獨立」調查。這消息終於嚇到美股,周三標普大跌1.8%。
理論上這「俄國門」比前總統尼克遜的水門事件更嚴重。勾通外敵,可以算叛國。雖不知結果怎樣,但按照我在美國的多年經驗,現有三點觀察:
一、特別檢察官的調查將需很長時間,對特朗普的執政肯定有影響。稅改、基建都必定推遲,但不等如不能通過。誰不喜歡減稅?連民主黨都支持給予企業海外現金回流的稅務優惠。基建就幾乎是一個緊急的安全問題,很多橋樑、公路、機場等設施,已經比第三世界國家更差。
二、特朗普經常亂說話,反而有點好處,習慣後很多國民對他奇怪地寬容。二戰後美國人反蘇情緒曾非常高漲,但現在已不太仇視俄國。雖說特別檢察官是獨立的,但時代背景還是挺重要的。況且如單憑特朗普一句話就入罪,似乎有點兒戲。
沒有將選舉拉倒重來機制
三、最重要是美國的民主制度雖非常成熟,但還是未必承受得了俄國改變了大選結果的結論!連特朗普的最大仇家CNN,指控俄國干擾大選,跟特朗普團隊勾結,但每次報道都必補充一句,一切行動都沒有改變選舉的結果。為何可以那麼肯定?希拉里只輸了中西部幾個州,總共只7萬多票;很接近,根本不可能肯定干擾對結果沒有影響。關鍵是美國憲法雖完善,有彈劾機制,但絕對沒有拉倒選舉重來的制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對這次所謂獨立調查必有影響。最後,萬一特朗普真的要下台,副總統Pence接任,美國人、外國跟市場的反應都很可能是正面的。
我老早說過持朗普的蜜月期來得早,也會結束得早。標普從他當選至今升了約11%,最快速就是他上台前的兩個多月。今年升市非常窄,10隻龍頭股如蘋果、亞馬遜等已佔了近半的標普升幅。
特朗普下台 可能有利股市
過去半年的升幅可分成3部分,約半是由於盈利從第四季恢復增長,這趨勢應能再維持致少一年;第二,可能2%來自外圍因素:中國宏觀經濟穩定,歐洲復蘇,民粹主義沒有席捲法國;剩下來的3%至4%才可歸功特朗普。請留意美匯指數和美10年債息都已差不多回到特朗普當選前的水平;這是另一個美股上升不是全因為特朗普的佐證。
今次美股調整 考驗港股
這次美股調整,正是對港股的一次考驗。昨天恒指才微跌150點,騰訊(0700)出完業績更再創新高。
阿里的業績也非常亮麗,收入增加60%,比預期好,盈利也增長45%,可能也很快就可再創新高。周三微博出業績後更升了25%,簡直有點「瘋牛」的感覺!
上周我才投訴港股升得太快,希望有點壞消息降降溫,想不到那麼快就「求仁得仁」。但「俄國門」也只是可攀的憂慮之牆的一塊磚頭,很快就能爬過去了!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阿里、蘋果、亞馬遜、微博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85&issue=20170519
金管局債券續期 港元升穿7.8 分析:市場過敏 憂資金抽緊拆息不下
1 :
GS(14)@2017-11-12 16:47:35【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宣布發行12億元的2年期外匯基金債券,將於11月17日投標,其中面額500萬元債券將向公眾發售。債券利率為年息1.04厘,每半年派息一次。是次發行債券,僅為續期2年前發行的債券,因此非如早前額外增發的3個月外匯基金票據會抽走市場資金。不過市場擔心流動性趨緊,港元匯率昨天午後升穿7.8水平。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是次2年期債券將於2019年11月20日到期,其中500萬元的債券會透過中央結算,以非競爭性投標發售向公眾發售。若預留作非競爭性投標的債券認購不足,未獲認購的部分將撥回以競爭性投標方式發售的債券內。
2年期外匯基金債券 部分公開發售
非競爭性投標,是指債券會以同一批債券的競爭性投標最低接納價配發,如果債券錄得超額認購,非競爭性投標的投資者不一定會獲全數配發。公眾人士如欲申請透過結算公司發售的債券,可透過聯交所參與者或經紀進行。
金管局兩年前發行了條款相同的2年期票據,將於本月20日到期,因此是次發行債券,是為即將到期的債券續期。金管局在8月和9月兩次增發外匯基金票據抽資800億元,抽走市場資金,總裁陳德霖上月表示,目前無計劃再增發票據。
雖然是次並無額外抽資,不過港匯下午因此明顯上升逾90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截至晚上9時20分,港元兌美元報7.7964,升82點子。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認為,現時市場氣氛較為脆弱,所以即使金管局早已在8月公布發行,昨日只是公布發售詳情,市場也因為擔心流動性收緊而反應。她預期沽空者測試港元弱方水平時會更小心,近期港元將於7.795至7.80區間運行。
不過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港元上升與發債的關係不大。他指出熱門新股閱文(0772)上市後,理應釋放被凍結的資金,不過港元銀行拆息(HIBOR)未有明顯回落,因此市場預期拆息會長期高企,因此在下午增加買入港元,導致港元利率上升。
新股資金「解凍」 拆息沒明顯回落
昨日HIBOR未有明顯波動,隔夜拆息報0.4764厘,比前日跌1.54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1個月和3個月拆息分別報0.8046厘和0.99厘,比前日下跌不足1點子。不過長息繼續上升,6個月和12個月報1.091厘和1.441厘,微升不足1點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22&issue=20171109
基金看好亞洲高息債 流動性仍充裕 近日跌市反應過敏
1 :
GS(14)@2018-02-21 06:06:47【明報專訊】美國短期債息破頂,2年期國債曾升至2008年9月以來新高,拖累道指以至亞洲股市向下。債息抽升普遍不利債券價格,但同時或會為追求高息的投資者帶來機會。有專家認為,市場對債息抽升反應過敏,指一旦債息急升,央行應出手減息而非加息,並且較看好回報合理和受惠於當地貨幣升值的亞洲高息債。
美國10年期債息已抽升至2.9厘水平,亦為近期股市波動的原因之一。德國商業銀行信貸及利息研究部主管Christoph Rieger指出,如10年債息升至4厘自然會引致債市震盪,但如升幅過大,央行理應出手減息而非加息,認為市場對相關情况反應過大。
亞債受惠本地貨幣升值
Rieger又表示,即使環球央行負債表減少,但部分如歐洲央行實質仍在買債,並以巴西球星尼馬由巴塞隆拿轉會巴黎聖日耳門為例,最終巴塞再將把賣球員所得的錢購買另一球星,指資金仍留在金融系統,支持債市。
Rieger說,美國財政赤字增加令政府需要發更多債券應對,稅改刺激美國企業把資金回流而沽售國債,因過去美國稅法規定如企業把海外收入匯回國內投資國債,可獲免稅。况且中國或會沽售美國國債,以及美國正在縮表,他預料美國10年債息於今年底會升至3厘水平;惟他指出,如債息升破3厘,屆時或會吸引美國以外投資者買入。美國財政部早前估計,未來3個財政年度需每年借貸約1萬億美元,而當中價值1510億美元的國債會於周二開始發行。
另外,Rieger對歐洲債市短期感到樂觀,因投資者對德國對歐盟態度轉變感到正面,以及自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後,法德兩國債息差已持續收窄,他建議投資者買入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10年期國債。
不過,新加坡銀行投資策略總監李國祥指出,如債息按年初至今的速度上升,最終可能對市場和經濟構成破壞性影響,但預期直至年底會緩慢升至3.25厘,漲35點子。他又指,最近股市屬於技術調整,故較少會把風險傳播至其他資產,例如美國高息企業債息差在剛剛標指一段10%調整中,只擴闊了50點子,遠低於早前標指兩段同樣幅度調整時,息差擴大了110至230點子。
百達:新興市場復蘇方興未艾
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區投資總監David Gaud表示,亞洲投資級別和高息債券具投資機會,而後者與部分美國高息債表現同樣理想。除了息口較高,另一原因為新興市場經濟周期落後於早在2009年和2014開始復蘇的美國和歐洲,復蘇周期實質只展開了一年半,例如美國正逐步收緊貨幣政策,但新興市場部分央行反而更有可能減息,未來息差收窄更有可能刺激債券回報上升。
Gaud指另一有利因素是在貨幣方面,部分新興市場債以美元計價,但旗下資產使用當地貨幣,預料較一般美元計價資產更能受惠於貨幣升值。
「歐洲高息債需求強勁,當中六成債券定價低於10年期美國國債,早前有實際利率回報低於零的債券發行後,竟錄得6倍超額認購,皆因早前歐洲監管條例轉變,導致銀行不計回報和債息,都需購買更多上述債券。」Gaud稱,人為和不健康的供求關係支持歐洲高息債市場,但帶來流動性風險,目前建議減持這類債券。他指,即使債券市場較少有明顯波動,但一旦危機來臨,其波動或會如股市般大,當投資者爭相沽貨離場時便會帶來傷害。
明報記者
[王俊騏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71&issue=2018022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