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眾對樸槿惠道歉不認賬 抗議大遊行仍將繼續

隨著“閨蜜幹政”醜聞持續發酵,韓國樸槿惠政府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即便樸槿惠接連兩次向民眾道歉、並將總理更換為與自身派別相左的人士,這場風波不僅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引發了韓國民眾的憤怒和無力感。

大遊行將繼續

本月5日,首爾大街上的楓葉正當時,瑟瑟寒風預示著首爾冬日的來臨。而許多韓國民眾卻在這樣的夜晚站立街頭,手里拿著蠟燭和要求樸槿惠“下野”的牌匾。

這一天,韓國爆發了今年規模最大的反政府遊行,訴求只有一個——樸槿惠立刻引咎辭職。

在遊行現場,第一財經記者見到了許多韓國民眾,男女老幼整齊地靜坐在政府機構集中的光華門廣場,高舉要求樸槿惠下臺的標語。

據當地警方通報,當天共有近十萬民眾參加遊行,為防止意外事故,警方派出了近4.5萬警力保持現場秩序。

不過,相比警方的擔憂,現場的氛圍卻顯得平靜,甚至有些歡樂:臺上的歌手和文化人士熱情地邀請臺下民眾唱歌,而臺下民眾也邊舉蠟燭,邊為表演者歡呼。

唯一的不同是,遊行中所唱的歌曲,歌詞都被改編為要求樸槿惠立刻下臺的內容。

除此之外,現場出現樸槿惠“語錄”的時候,雖然有民眾激動地大喊,但全程幾乎保持高度理性,並沒有出現警方擔憂的暴力事件。

與此同時,自從10月29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反樸槿惠遊行以來,每天都在爆發不同規模的遊行,文化界、宗教界、學生群體紛紛發表時局宣言,要求樸槿惠盡快下臺。而樸槿惠日益下跌的支持率也已經不再是新聞,青瓦臺人士也坦言“早就預料到支持率會跌至個位數”,而對此“無可奈何”。

這種被韓國媒體稱為“崔順實綜合癥”的現象,直接將韓國民眾從各行各業引到了街頭,本次遊行的主辦方還預告,12日將舉行“全民大行動”,直指樸槿惠下臺、嚴懲崔順實。

民眾只剩無奈

對於今年正在首爾瑞草區某高中就讀高三的女生徐炫雅(音譯)來講,來到遊行的現場,實屬不易,因為當天距離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修能”僅剩下12天。

不過,她卻向第一財經記者無奈地搖頭:“此刻我已經沒有什麽學習的想法了。”

“原本,我曾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以在韓國大學入學競爭再激烈的情況下,也默默地忍耐著努力學習,但是看到了崔順實、再看到了憑借有權的母親就能輕松進入韓國排名前十的梨花女大的女兒,此刻真的有一種疑問: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投好胎重要。”她接著說道。

而站在徐炫雅旁邊的同班女生說:“原本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女檢察官,維護國家和民眾的正義;但看到現在檢察院的無力,我默默地將這個理想收起來了。”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記者在遊行現場遇到了一位在首爾中區某中學執教的教師,她稱:“其實,現在許多學生對於這個案件同樣了如指掌,只是他們不會說出來,而自己會默默地思考,然後一個人獨自落淚。雖然我在學生面前怕影響他們的心態而不做任何表述,不過作為一個有投票權的韓國成年人,對於沒有投票權的學生們,此刻感到非常羞愧和無奈,也希望樸槿惠能夠盡快下臺,我也能夠自信的向學生們講述‘正義一定會勝利’。”

與此同時,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了一些推著嬰兒車的家長們,這些被稱之為“嬰兒車”大軍的家長們,在他們的嬰兒車上紛紛粘貼著“我要給我的孩子更加公正的社會”、“在這些孩子們面前,我們是否會感到羞恥”等標語,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對於事件的憤怒。

一位婦女在集會發言中說到:“孩子問我崔順實是誰,還問總統是誰?但我無法回答。為什麽這些羞愧感要由我們來承受呢?我希望破壞民主和憲政秩序的崔順實集團受到處罰,還希望處於問題中心的樸槿惠總統擔起責任,樸槿惠總統請辭去職務。”

在韓國社交網站上,位於韓國全羅北道的圓光高中高三學生更是在網絡上掛起海報,直指樸槿惠,並諷刺稱“姐姐,我家人太平凡了,沒有錢買馬”(崔順實的女兒鄭宥拉是依靠賽馬項目進入梨花女大的);而首爾市長樸元淳在其個人主頁上轉發了一個小學生的考試卷,回答“在韓國,由誰管理這個國家”一欄上,赫然寫著“崔順實”三個字,網民對此表態稱“心痛”、“恥辱”。

退黨熱線被打爆

與此同時,韓國的兩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也發布聯合聲明:要求樸槿惠立刻取消為克服危機而進行的新總理任命,並表示將拒絕配合、批準樸槿惠提出的改革案。

在此基礎上,本月6日,共同民主黨的47名國會議員更是警告:要求樸槿惠立刻“退居二線”,徹底從國家政治、治理中脫手,將國家權力徹底轉讓給新上任的總理,否則將會展開新一輪的抗擊行動。

相比在野黨的“攻擊”,執政黨內部的紛爭和眾叛親離才是樸槿惠政府的致命傷。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本月6日,執政黨新國家黨首席發言人廉東烈表示,在對民眾道歉的同時,新國家黨也將努力克服現有的國家危機。

不過,這番解釋並沒有能夠使韓國民眾買賬:部分黨內議員認為“現有的黨內領導層無法克服巨大的危機”,並認為“黨領導層應該全部引咎辭職,並徹底重新改組”;有部分核心職位的黨職人員也宣布辭職以敦促樸槿惠的親信,現新國家黨黨首李貞炫共同辭職。

對於這種聲音,李貞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感到責任重大”,同時拒絕立刻辭職,並認為“有責任將國家政治和黨內紛爭重新扶回正軌”。

一方面,執政黨內部就責任分擔的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另一方面,新國家黨在韓國各地的辦公室的“退黨熱線”則快被打爆。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樸槿惠在第二次對民眾的道歉中,在澄清對於其“加入邪教”等傳聞的同事,不僅沒有提及到“責任總理”、“退居二線”的關鍵詞,反而還表示出繼續掌權的意願,表示“國政一刻也不能中斷,為防止更大的國政混亂和空白的局面,查明真相和追究責任的事就托付給檢查機關,而政府要盡快恢複本應履行的職能。為履行好國民托付給我的責任,將與輿論界,宗教界人士和朝野代表經常保持溝通,真誠聽取國民和國會提出的要求。”

當道歉通過電視直播後,在執政黨內部引起了巨大的退黨潮。

據該媒體報道,在這段講話出爐以後,新國家黨位於韓國各地的辦公室便接到無數要求退黨的電話,與此同時,還要求“自己地區的議員也要一同退出執政黨”,以至於部分地區的辦公室因無法承受眾多電話而不得不“拔掉電話線”。

更不同尋常的是,即便是樸槿惠多次面臨政治危機仍堅決表示“維護總統”的大邱、慶尚北道地區的黨員,近日也紛紛要求退黨。

另外,“薩德”導彈問題也是新國家黨的夢魘。

自從美韓當局於7月宣布在韓國慶尚北道布置“薩德”導彈以來,韓國國內便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對潮。在位於“薩德”預定布置的慶尚北道星洲郡,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雖然人口較少,但絕大多數民眾支持新國家黨。許多民眾甚至自發提交退出新國家黨的申請,而反對“薩德”導彈的在野黨人士卻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甚至有部分當地元老主動表示支持在野黨,並當場入黨表示支持。

在“薩德”布置消息發布以後,星洲郡內4200名新國家黨黨員中有近3000名新國家黨黨員申請退黨,位處“薩德”導彈布置地點較近的慶尚北道金泉地區也掀起了退黨潮,而慶尚北道周邊地區也有數百名黨員退黨。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國家黨國會議員更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對於保守傾向的選民來講,除了新國家黨並沒有任何選擇,所以還會稍稍猶豫一下……不過,如果非樸槿惠親信的部分議員真的選擇退出新國家黨,並創造傾向於保守的第三黨,那麽新國家黨將很難阻止觸發起來的退黨潮,並將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危機。”

韓國專家:應重建民眾信任

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韓國”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已經跌至5%,創下韓國歷屆總統最低紀錄。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因處理不當而使韓國經濟陷入泥潭的金泳三曾創下6%的低支持率。
韓國建國大學教授崔根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則認為:“現階段樸槿惠推行的創造經濟、經濟改革三年規劃等,很明顯已經無法正常執行了;許多民眾不會信任樸槿惠和她的政策,而企業也會更多的“看眼色”,無法正常決策。失去了政府有效管控的韓國經濟,將會像失去了中樞的大腦一樣。”

崔根培還認為:“為了能夠對危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則首先需要恢複政府和經濟決策者的信賴;並組織一個即便政權更叠、仍然能夠保持客觀性的,民眾信賴的經濟決策團隊,並具有一貫性的推行多項改革措施。”
在要求樸槿惠下臺的遊行現場,記者遇到的一位大學生的表示,也許正是韓國民眾此刻的心聲。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遊行,我們敢出來遊行,接受外國記者的采訪,正是要體現壯士割腕的決心;我們將以我們自己的手,消除並改正不公平,讓不正常的東西回歸到正常化;相信這也是我和所有參與遊行的韓國民眾的共同想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69

馬來西亞大遊行要總理下臺,但其地位難以撼動

11月19日,數千名反政府示威民眾聚集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進行大規模抗議遊行,要求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為涉嫌數十億美元的貪腐醜聞引咎辭職。

遊行現場

當天,身著黃色T恤、冒著被捕風險的遊行民眾從四面八方湧向已提前布置了大批警力的國家清真寺等示威點。現場有演講、有演唱,還有奏樂,示威民眾隨著鼓聲和喇叭聲高喊“Bersih”(幹凈)以呼籲一個廉潔的國家和民主權利的回歸,和很多和平示威一樣,現場仿佛在慶祝熱鬧節日。

但是,警方早在18日就開始對一些示威者進行大規模逮捕,不過病沒有攔住示威的人潮。這場遊行也一如既往地獲得了反對黨的支持。之前稱自己無法參加遊行的反對黨之一——土著團結黨主席、前總理馬哈蒂爾19日乘機專門趕回吉隆坡參加了這場遊行,現場氣氛因此愈加熱烈。

此次遊行由馬來西亞幹凈與公平選舉聯盟(凈選盟)發起並組織。從10月1日起,凈選盟用了6周時間在馬來西亞各地造勢,但造勢活動並不順利,經常遭到支持政府的紅衫軍騷擾,更有暴徒以各種手段恐嚇。

警方已經將凈選盟定義為非法組織。凈選盟領導人已在上18日被逮捕,同時被捕的還有數名此次遊行的支持者。另一名凈選盟的領導人則在19日的遊行現場被捕,警方在現場還以此警告其他參與者。根據初步估計,遊行區域約有7000多名警察。

據中新社報道,凈選盟5.0提出的五大改革訴求是:幹凈選舉、廉潔政府、加強議會民主、異議權利、保證沙撈越及沙巴權益。

納吉布地位難以撼動

但問題是,這場遊行完全不足以撼動納吉布的領導地位。

批評者認為,面對涉嫌貪腐的指責,納吉布否認自己做過錯誤舉動,並通過打擊異見者和媒體及活動人士而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安然度過了這場危機。解雇副總理、更換司法部長,關停報紙和封鎖網絡消息都是納吉布為了控制醜聞發酵而采取的行動。

這場危機源於2015年7月的一則外媒報道。當時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調查馬來西亞國家投資基金1MDB的人員發現,有近7億美元款項通過新加坡的一家私人銀行轉入多個馬來西亞賬戶。調查人員認為這些賬戶屬於總理納吉布。隨後,納吉布否認稱,從未為個人利益挪用任何資金作個人用途。他的代表律師還發表聲明,有證據表明此次事件是針對納吉布的陰謀。

目前,納吉布在巫統內部和執政黨國民陣線仍然保有極強的權力基礎。對於上述遊行,他公開勸告遊行者要尊重法律,不要破壞和諧的社會秩序,並稱無論是哪一方的支持者,遊行時都必須尊重國家法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82

視點 | 特朗普宣誓就職 全球掀起“反特”遊行

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就職典禮上,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

 

 

當天,距離總統就職慶祝遊行幾個街區外,華盛頓示威者與警方沖突升級。一些身穿黑衣的激進分子猛扔石塊和瓶子,防暴警察不得不使用催淚彈驅散示威群眾。現場還有多輛汽車遭焚燒。據悉,此次暴力事件致使至少217名抗議者被逮捕。

 

 

1月21日,眾多抗議人士走上美國首都華盛頓街頭參加“婦女向華盛頓進軍”遊行,以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除了華盛頓,從亞特蘭大到鳳凰城,從波士頓到薩克拉門托,都有反對特朗普的遊行隊伍。此外,包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澳大利亞悉尼在內的全球各地都舉行了“女性大遊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80

挺特朗普遊行中遭遇反對者,棍棒相見竟打掉大牙

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數十個城市發生遊行,特朗普的支持者走上街頭表明立場,而在加州伯克利,一些對立的觀點在遊行隊伍中引發暴力沖突。

當天的遊行被稱為“March 4 Trump”,這個名字一語雙關,既提到了遊行日期為3月4日,又表明遊行的目的是針對特朗普。全美共有49座城市的特朗普支持者上街遊行。

在伯克利的一處公園,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竟然拿起棍棒大打出手,特朗普支持者甚至用胡椒噴霧襲擊對方,而身著防暴設備的警察就在一邊待命。

這場沖突發生在一群約200、300人的混雜支持者和反對者的遊行人群中。據報道,沖突導致3人受傷,其中一人的牙被打掉,警方拘捕了5人。

據了解,這次的“挺特朗普遊行”規模遠不及此前1月底那場反對特朗普遊行。在很多城鎮,遊行隊伍不過上百人,在一些地方,這些支持者的聲勢還不及他們在遊行途中遇上的特朗普反對者們。

盡管當天的大部分遊行為和平集會,但除了伯克利,在明尼蘇達州和田納西州的首府聖保羅和納什維爾,同樣發生了小規模的肢體沖突。

在特朗普經常回去過周末的、位於佛羅里達的馬爾拉戈(Mar-a-Lago)高爾夫俱樂部所在的棕櫚灘,遊行隊伍“攔”住了特朗普的車隊,特朗普於是下車同支持者揮手致意,而不遠處的一夥反對者示威則被攔在路邊。

就在2月2日,同樣在伯克利,由於反對朗普移民行政令,加上反對美國另類右派(alt-right)代言人、英國籍記者米洛·揚諾普洛斯到該校演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近千名學生聚集在該校一棟建築樓前激烈抗議,示威者砸碎大樓玻璃、推倒警用防護欄,並向現場警察扔石頭和燃燒物,為此警方動用了煙霧彈和橡皮彈以維持秩序。

美國的很多城市或者大學都有意識形態的差別,伯克利,包括伯克利大學,就是典型的左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31

策劃反腐大遊行,俄“頭號反對派”納瓦爾尼目的何在

26日,俄羅斯全境多個城市爆發示威活動,數萬人上街遊行,指責總理梅德韋傑夫貪汙受賄,要求其引咎辭職。但是,官方認為這些示威中多數是未經批準的非法遊行,因此,很快有至少500名示威者被捕。

據外媒報道,除了首都莫斯科外,當天的遊行還發生在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烏法、烏拉爾、托木斯克以及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十多個大城市。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廣場,示威者爬上普希金雕像,高喊彈劾口號,警方估計,現場至少有7000多示威者。

遊行示威爆發後不久,策劃者亞力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很快被警方帶出正在莫斯科市中心遊行的隊伍,周邊的示威者則試圖攔下要把納瓦爾尼帶走的警車。被警方拘捕後的納瓦爾尼很快通過推特稱自己沒事,並鼓勵示威人群繼續遊行,“我們的目標是和腐敗作鬥爭”。

指控梅德韋傑夫

示威針對的是梅德韋傑夫,掀起浪潮的是已經表示將參加2018年大選的反對派人物、政治活動人士納瓦爾尼。

不久前,納瓦爾尼在網上發布了一份報告,稱梅德韋傑夫所擁有的豪宅、遊艇和葡萄莊園價值10億美元,遠超過他作為總理的薪酬所能負擔的範圍,報告點擊率很快破千萬,納瓦爾尼隨即呼籲舉行全國示威,反對梅德韋傑夫的腐敗行為。

梅德韋傑夫本人並未對此事置評,但他的發言人表示,納瓦爾尼的指控是“宣傳攻勢”,克里姆林宮指責這是一場未經授意的非法挑釁。

據報道,在他的網站上,納瓦爾尼稱自己計劃在99個城市發起示威遊行,但最終有72個城市未批準。

多家外媒稱,這次全國示威的規模超過了2012年的反政府遊行。英國《金融時報》稱,在一些總統普京支持率非常高的地區也出現了大量的示威者。

誰是納瓦爾尼?

在俄羅斯,很多人對納瓦爾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往往被媒體認為是普京最大的反對派。

納瓦爾尼生於1976年,曾就讀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獲得法律學位。2008年開始,納瓦爾尼就開始在自己的博客中寫一些關於俄羅斯國有企業中的瀆職和腐敗現象,而他獲取這些內部情報的方式就是成為這些大公司的小股東。

亞力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

納瓦爾尼曾拿到內部資料,曝光俄羅斯石油輸運管道巨頭Transneft公司前任負責人在建造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時挪用至少40億美元公款,從此名聲大噪。

納瓦爾尼的反腐主張,逐漸成為俄羅斯人的談資。他也因此開始被視作一股政治勢力而受到關註。比較特別的是,網絡是納瓦爾尼的主戰場,他常在社交媒體和博客上用尖刻的語言形成自己的政治風格,並以此聚攏了不少年輕人的支持。

曾多次被判入獄

2011年的議會選舉之前,納瓦爾尼就在博客上鼓動讀者把票投給任何在野黨。雖然統一俄羅斯黨贏得了選舉,但隨後掀起的一系列反政府遊行也給該黨的執政基礎蒙上了一層陰影。

當年12月,納瓦爾尼就在第一次遊行中被捕,拘禁15日之後,再次在莫斯科的一場12萬人大遊行中振臂高呼,把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稱為“騙子和小偷的政黨”。與此同時,俄羅斯調查委員會隨即對納瓦爾尼過往的一些行為展開了刑事調查,包括他的律師從業資格。

納瓦爾尼曾創設過多個黨派,但都沒有形成影響力,還遭到俄司法部的取締,2013年,他還曾參加莫斯科市長的競選,雖沒最終當選,但獲得了27%的支持。更令人驚訝的是,納瓦爾尼並沒能在電視上展開競選,他所得到的支持均是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粉絲。

2013年7月,納瓦爾尼以在木材銷售中貪汙為罪名被判5年監禁。但案件因被西方批評為政治判決而改判為居家軟禁,雖然被限制使用網絡,但納瓦爾尼的網站還是在他的主導下通過團隊運轉,2014年改判為緩刑3年。

在2016年宣布競選時,納瓦爾尼表示,一個真實的選擇和思想的碰撞是非常重要的。不過,納瓦爾尼很快被法院重新定罪,再次以同樣罪名判刑5年,他指責政府通過這種手段限制其競選資格。

如果用意識形態對抗的角度來說,發生在納瓦爾尼身上的故事顯然受到西方國家的喜愛,比如,BBC認為納瓦爾尼是“俄羅過去5年來出現的唯一一個主要反對者”,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把他評為全球百名思想家之一,《華爾街日報》把他稱為“普京最怕的人”。

俄羅斯反腐大動作

實際上無論納瓦爾尼對反腐的關註是出於何種目的,莫斯科對腐敗現象並非坐視不理。

2008年12月25日,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批準並簽署了《反腐敗法》,開始進行“法治反腐”。隨後在刑法中加入關於賄賂加倍處罰將達到行賄者50倍和受賄者70倍數額的規定。2013年底,普京在總統辦公廳中新設反腐事務局,專門負責審查俄官員申報的個人財產資料。

2015年1月,俄明令禁止在國家安全領域工作的官員在國外銀行開設賬戶,2015年11月,普京簽署法律,規定官員不能擁有外國資產。2016年4月,普京批準了一項國家反腐敗計劃,各政府機關領導人負責提交本部門整改計劃,並進行監督,政府則對反饋進行匯總並向反腐委員會提交報告。簡單說,相當於部門自查。

2016年9月,俄羅斯內務部一名反貪官員在家中和辦公室被查獲90億盧布(約合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裝滿50個編織袋和紙箱,幾乎占據房間一半的空間。

2015年6月,俄羅斯國防部原財務部部長葉甫根尼婭·瓦西里耶夫娜貪汙30億盧布,名下有13處豪宅,引起一時轟動。

在俄羅斯對腐敗出重拳之後,這類反腐大案不斷被揪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普京3月14日稱,俄檢察機關2016年共對3800件反腐案件進行刑事立案調查,主要在國防采購訂單、國家財產管理和基礎設施項目等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11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上任百日遇環保大遊行 歐盟通過英國脫歐談判綱領

——CNBC——

【蓋茨可能成為首個千億富翁 但貝索斯也並不遙遠】雖然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被視為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擁有千億美元身家的富豪,現在看來這需要取決於亞馬遜CEO貝索斯的臉色。在致力於公益慈善的同時,蓋茨的財富總額已經上升至870億美元。但近期貝索斯的上升勢頭非常迅猛,隨著亞馬遜的水漲船高,貝索斯的財富在本周四突破800億美元,與蓋茨的差距被縮小到了50億美元。過去五年間,貝索斯擁有的財富增加了652億美元,一舉超越了ZARA創始人奧特加和股神巴菲特。根據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發布的報告,考慮到目前的財富增長速度,全球可能在未來25年內出現首個千億富豪,屆時蓋茨已經86歲。

——金融時報——

【歐盟通過英國脫歐談判綱領】周六歐盟27位成員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一致通過了與英國的脫歐談判綱領。該草案於3月31日由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提出,意在反映歐盟在英國脫歐過程中的立場與原則。歐盟同英國的相關對話將於英國6月8日大選後進行,談判截止日期為2019年3月29日。圖斯克表示,歐盟將采取分階段談判的辦法,這意味著在協商未來歐盟與英國的關系之前,雙方首先要在公民權利、財政和邊界等問題的談判上取得進展。

——BBC——

【勒龐:若當選,將任命埃涅昂為總理】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表示,如果順利成為法國總統,將任命極右翼民族主義黨派“法國崛起黨(Stand Up France)”的埃涅昂(Nicolas Dupont Aignan)為法國總理,以此迎接與目前法國總統大熱門馬克龍在5月7日的最終決戰。埃涅昂在首輪大選中獲得了4.7%的選票位居第六,他支持法國退出歐盟及拋棄歐元,專註於打擊極端恐怖主義,與勒龐理念相近。此前埃涅昂已經宣布支持勒龐。

——華爾街日報——

【廢鈔令讓印度移動支付迎來春天】印度總理莫迪去年11月突然宣布施行廢鈔令,一夜之間占流通規模86%的紙幣需要替換。由於新鈔準備不足,印度經濟運行因此受到沖擊,手機移動支付卻借此機會異軍突起開始流行。據印度央行統計,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間,印度移動支付規模達到691.1億盧比,同比增長1倍,同期借記卡、信用卡及支票使用規模同比下滑17%,5%和1%。印度經濟政策制定部門——國家改革研究院(NITI Aayog)主席 Amitabh Kant預計,照此速度發展,2020年印度銀行卡及櫃員機將消失。目前印度政府也在通過放松監管及加大投資鼓勵電子支付。

——Reuters——

【特朗普上任百日遭遇尷尬 全美爆發環保大遊行】正當美國總統特朗普準備以賓夕法尼亞州集會慶祝就職百日之時,周六全美卻掀起了環保人士大遊行。在西雅圖、波士頓、舊金山,甚至國會山前,數以萬計的抗議者舉行了近300場遊行,要求特朗普重新審視其氣候變化及能源政策。此前特朗普已經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放松煤炭行業監管,推翻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並撤銷減少新建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的規定,甚至大幅削減了環境保護署EPA的預算計劃。本周四特朗普表示計劃兩周內宣布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最後決定,一直以來他一直抱有協定對美不公,而且是個“騙局”。

——Bloomberg——

【富士康計劃擴大在美投資】隨著郭臺銘本周四周五兩天造訪白宮討論投資事宜,富士康周六宣布計劃擴大在美投資。富士康在聲明中表示,確認與美國政府各級官員就大幅擴大現階段投資計劃進行了討論,公司正在評估各方面條件以及在美國設立生產廠的潛在地理位置,具體協議需等待談判完成並獲得董事會及當局通過後公布。聲明未提及細節,也未說明郭臺銘此行是否得到了特朗普的接見。今年1月郭臺銘曾宣布將考慮在美國開設顯示器制造工廠,投資額或將超過7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506

全球頭條丨次輪投票在即 法國勞動節遊行爆發沖突

——Reuters——

【次輪投票在即 法國勞動節遊行爆發沖突】法國首都巴黎民眾周一舉行五一勞動節遊行,遊行最終演變成一場暴力沖突事件,巴黎警察與不明身份的蒙面暴徒爆發沖突,造成三名警員受傷。這次遊行由包括法國最大工會法國總工會(CGT)在內的三個工會發動,由巴黎的巴士底廣場(Place dela Bastille)出發。次輪投票的兩位競選人,馬克龍和勒龐均選擇在五一勞動節當天走上街頭,在遊行隊伍中向支持者發表演講。當天參加遊行的勞工群體政見分歧較大,雙方支持者之間亦爆發小範圍摩擦。

——華爾街日報——

【特朗普為美朝對話打開大門】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若條件合適,自己將很榮幸,同時也很樂意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會晤,但對於什麽是“合適的條件”,特朗普並未予以置評。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隨後的例行記者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朝鮮顯然未能達到舉行雙邊領導人會談的條件,因此他不認為特朗普總統在短期內會與朝鮮領導人舉行會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周一晚些時候同樣發表了一份聲明,稱美國對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談判一直敞開大門,但談判的前提是朝鮮必須放棄進行核試驗。

——Bloomberg——

【特朗普稱正在積極考慮分拆美國大銀行】特朗普周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正在積極考慮拆分華爾街大銀行,將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嚴格的區分開來,多家華爾街大銀行股價受此影響盤中紛紛回落。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呼籲制定“21世紀”版本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該法案將投資銀行業務和商業銀行業務嚴格地劃分開,保證商業銀行避免證券業的風險。該法案禁止銀行包銷和經營公司證券,而只能購買由美聯儲批準的債券。該法案令美國金融業形成了銀行、證券分業經營的模式。該法案在1999年由當時的總統克林頓宣布廢止。

——CNN——

【美國眾議院或於本周對新醫改計劃進行投票】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周一表示,眾議院最快將於本周對新的醫改計劃進行投票。普利巴斯接受采訪時說道:盡管目前共和黨內部對新醫改法案的分歧較大,但有信心議會能盡快通過法案。而白宮經濟顧問科恩亦表示,盡早獲得議會的投票通過新的醫改計劃,才能保證議程的正常進度。

——德國《商報》——

【梅計劃采取更嚴格收購條例保護養老金】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將對英國企業收購施加新的限制,以避免工人養老金受到不道德壓榨。梅承諾,如果保守黨在6月份再次當選,將盡力阻止企業的惡意收購行為並對其進行起訴處理。這一承諾為保守黨在新的一輪民意調查中贏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

——CNBC——

【美國三月營建支出意外從紀錄高點下滑】在連續5個月的持續上漲之後,美國三月營建支意外地從3月份的紀錄高位驟然下滑。美國商務部周一表示,三月營建支出下滑了0.2%。除此之外,美國3月份公共建設項目投資在2月份上漲了2.3%後,在三月下降0.9%;而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建設項目支出上,在2月份上升2.5%之後,又在3月份下降了1.4%。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軍方發射迫擊炮回應巴基斯坦挑釁】在克什米爾的印巴控制線附近,巴基斯坦軍隊擊斃2名印度士兵後,印度軍方發射迫擊炮作出回應。印度國防部發言人稱,巴方發射炮彈無故挑釁以及破壞了陣亡士兵的屍體是“惡劣的行為”,印方將會以“合適的方式”作出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640

全球蕩婦遊行

1 : GS(14)@2011-06-16 22:13: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5346109
衣着性感穿迷你裙等於引人犯罪?加拿大一名警察一句「女人應避免衣着如蕩婦」一句話,引發西方女性怒吼,由美加、歐洲到澳洲,多個大城市都有女性加入「蕩婦遊行」( Slutwalk),抗議社會將性罪行歸咎受害人。現在怒火燃燒到亞洲保守國家印度,全印強姦率最高的新德里( New Delhi)下月都有蕩婦遊行。
2 : 龍生(798)@2011-06-16 22:39:07

香港唔知有冇呢?

我反而覺得香港的女仔無咁夠pop...
3 : 亞力士(1473)@2011-06-17 01:07:32

真係文化有別 我地成日叫人 財不可露眼
4 : 龍生(798)@2011-06-17 01:11:39

係咪教而不化貼切的呀
5 : GS(14)@2011-06-18 09:48:40

2樓提及
香港唔知有冇呢?

我反而覺得香港的女仔無咁夠pop...


香港咁保守,應該唔會有的

但是紫籐你應該聽過
6 : xxxlionxxx(10419)@2011-06-19 13:10:44

引人犯罪唔算得係錯既,不過係 "law lee jean" 囉!鬼佬好多時將「自由」太過無限上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859

遊行

1 : GS(14)@2011-06-27 23:17: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78595
【本報訊】警方繼阻撓市民參加今年的六四集會後,又試圖重施故技,突向主辦 7.1遊行的民陣表示,若屆時遊行人數「太多」,會採取「應變安排」,強制市民「遊花園」才能到達遊行起步點。有民陣成員發現,警方「應變安排」的路線一旦遇上人潮,將令市民至少花半小時才能進入維園球場,質疑警方藉此阻撓市民遊行。有學者指出, 03年 50萬人上街也未見警方採取「應變安排」,認為警方不斷以小動作打壓 7.1遊行,只會激起更多市民上街。
2 : 龍生(798)@2011-06-28 00:52:03

其實搞到維園人潮遲遲未能散去, 咁對政府有著數嗎?

真唔明白佢條數點計
3 : GS(14)@2011-06-29 22:42: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85535
上訴成功踢走 7.1無理規限
警方兩項條件 民陣毋須保證
2011年06月29日
4 : GS(14)@2011-06-29 22:42:5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85536

學生 OL社運人 齊上速成班
音樂抗命 7.1響戰鼓
2011年06月29日
5 : GS(14)@2011-06-29 22:43:07

康文署賤招 要揚聲器加蓋
2011年06月29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85537
6 : GS(14)@2011-06-29 22:43: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85538
特稿
警方「活化」港英惡法
2011年06月29日
7 : 龍生(798)@2011-06-30 00:25:34

湯兄去唔去?
8 : GS(14)@2011-06-30 22:05:46

太遠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079

智在四方:七一遊行數據顯商機

1 : GS(14)@2011-07-09 10:48:03

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09&sec_id=15307&art_id=15415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