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測試無人機送貨 為農村電商配送提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437.html
京東測試無人機送貨 為農村電商配送提速
一財網 王珍 2016-01-28 17:03:00
近日,京東物流實驗室開展了一系列無人機送貨實驗。測試是希望利用無人機將商品從配送站傳遞至鄉村推廣員手中,目標是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需求。
近日,京東物流實驗室在江蘇省宿遷市開展了一系列無人機送貨實驗,對無人機送貨的流程、飛行調動系統、設備需求、人員分工等方面進行了測試。據悉,此次測試是希望利用無人機將商品從配送站傳遞至鄉村推廣員手中,目標是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需求。
無人機配送測試的推進意味著京東正在對傳統配送方式進行顛覆式創新,尋求將物流配送行業從勞動力密集型轉向科技導向型。
與此前一些電商和物流企業嘗試的無人機送貨模式不同,這次京東測試的無人機供貨不針對消費者的單個訂單,主要在於完成從配送站到鄉村推廣員之間的農村電商配送環節。隨著渠道的下沈,京東農村電商業務快速發展,至2015年底,京東已擁有700多家縣級服務中心,覆蓋27個省、約800個區縣;同時,京東雇傭了約15萬鄉村推廣員,覆蓋了12000多個鄉鎮的近15萬個村落,服務超過25萬村里百姓;京東幫服務店已在全國開設了1293家,覆蓋31個省、約1300個區縣、2萬左右鄉鎮、近40萬個行政村。
京東通過調研發現,從配送站到村莊直線距離往往小於10公里,但因為地形原因,需翻山過河,配送員進行一次配送有時需要半天以上,時間成本很高。同時,中小件貨物的平均重量和體積都不大,很適合采用無人機批量完成。
實驗表明,這種模式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商品在配送站完成站點驗貨和包裹裝機,通過無人機迅速送到推廣員手中,再由他們分發給村里的用戶,既提升了配送效率,又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由於從配送站到推廣員的飛行線路相對固定,可以通過事先勘察的方式,規劃出安全的路線和著陸點,無人機起飛後,推廣員會收到系統通知,按時在降落點等候即可。
在完成無人機送貨的流程實驗後,京東將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與第三方的合作,共同研發和生產無人機,建立無人機配送調度中心,完善京東無人機送貨體系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無人機送貨。
隨著無人機送貨實驗的推進,京東物流實驗室也正式浮出水面。該實驗室致力於研發新一代物流技術,以提升京東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除了無人機送貨項目,前不久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亮相的京東全自動物流中心及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送貨等項目均出自該實驗室。
編輯:邊長勇
一塊床墊底下的四千三百億睡眠商機 卡斯普的床墊 能摺疊方便送貨
2016-03-28 TWM
買床墊向來惱人。 店員講解快速、充滿專業術語的床墊也讓人吃不消,而價格更是高得嚇人。 每個人都需要床墊,意味著這個產值達一百四十億美元的產業,正等著被翻轉。這個翻轉的力量,來自於二○一四年四月才開始營運的線上床墊製造商卡斯普(Casper)。
卡斯普的構想很簡單:以可負擔的價格做最好的床墊,只賣單一款式、以盒裝運送、快速交貨、免運費,還可試睡一百天。這招果然有效,卡斯普在上市第一個月就賣了一百萬美元(約三千萬元新台幣)。
只做一種床墊 滿足顧客
這家來自美國紐約的公司獲得創投七千萬美元(約二十三億元新台幣)的投資,至今為止,累計銷售額已超過一億美元。卡斯普營運長兼共同創辦人尼爾.派利(Neil Parikh)與Inc.分享這一切的緣起。
派利說,一開始,他們想「顛覆床墊業」,可是失敗了,於是他們很快決定要「打造一個與睡眠有關的新產業」。他說,買床墊比買二手車還傷腦筋,買二手車時,至少還可以參考馬力、空調、保養紀錄等,但面對三十五種床墊品牌,且本質上無太大差異的產品,誰會知道要多少根彈簧才能換來一夜好眠呢?
在經過八個月試驗,卡斯普試了幾百種的床墊後,發現其實顧客對床墊的需求大同小異,例如要能提供良好的背部支撐,於是他們決定只做一種床墊來滿足顧客需求。雖然支撐力最強的是記憶海綿,但是睡起來很熱,且彈性不好,所以他們在記憶海綿上,加了一層能保持涼爽的蜂窩式乳膠墊,並因此申請了專利。
卡斯普的創意長兼共同創辦人路克.謝文(Luke Sherwin)與派利都住在公寓四樓,他們發現,想將一張queen-size(尺寸為六×六.二尺,大小介於雙人與加大之間)的床墊搬上樓梯談何容易。兩人突發奇想,將床墊壓縮處理,使尺寸縮小到如小冰箱一樣,就可透過一般快遞送貨到府,顧客透過網路下單,在自己家裡試睡,方便至極。
同時,也使得卡斯普的運費成本僅占床墊的十分之一。
服務推出不久,有對夫妻上傳一段影片,說他們向卡斯普買了一張床墊,雖然並不讓他們完全滿意,但這次體驗好極了。而這正是卡斯普追求的:一段美好的體驗。卡斯普讓顧客免費試睡一百天,不滿意還可退貨。派利說,「卡斯普的退貨率極低,但若遭到退貨,公司會將床墊就近捐給當地慈善團體。」如此一來,既省下運費亦有助於公司形象。
售後追蹤 延長顧客關係
一般來說,消費者每隔八到十年就須換購床墊,多數公司一出貨,就什麼都不管,但對卡斯普而言,床墊賣出後,代表的是長期關係的開始。他們會進行售後追蹤,了解顧客的床墊用了多久、有無寵物等,逢年過節還會為顧客送上小禮物,例如小狗的床墊。
「這不只是在賣一張床墊,而是如何讓顧客成為公司最大的擁護者」。卡斯普有一萬五千名顧客,其中許多人非常在意睡眠品質,卡斯普會定期追蹤顧客的睡眠數據,並與顧客討論新產品的試用經驗,再根據資料開發產品。
卡斯普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們將自己定義為科技公司。卡斯普自行開發一套軟體,能掌握原料與零組件的來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有時送貨延誤,顧客也不會因為久等不到而忙著找訂單號碼,因為卡斯普的客服已經找上顧客,並且主動告知送貨進度。
創造理想的睡眠環境,還有許多途徑。卡斯普在推出床墊訂購服務後,立即著手研發枕頭與床單。他們讓顧客嘗試一百種各式枕頭材質,經過十六個月苦功,得出一款大家都喜歡的枕頭。
床單的研發亦然,卡斯普原先以為,飯店使用的紗線密度一千的床單最符合大眾口味,但研究發現,最好的密度是九十到一一○。
顧客不斷請他們開發各種與睡眠有關的產品,而他們深知這塊商機潛力無窮。
撰文 / 作者•Liz Welch 譯者•陳曉夫
劉強東:未來將實現無人倉配和無人機送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1/155334.shtml
導讀 : “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
i黑馬 訊 4月21日消息 近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應邀參加某活動,並就技術與電商、金融之間的關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劉強東在演講中稱。
他指出,京東電商對社會最大的價值是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而低成本高效率的背後靠的是技術,絕不是降低員工薪酬。“未來京東還將實現無人倉儲、無人快遞和無人機送貨,這會極大降低整個供應鏈成本,使全流程無縫對接。”
此外,他表示,技術進步保證了京東可以從消費者、客戶的角度把握風控,打造“科技金融”,實現金融產品和保險方案的普惠服務。
以下為劉強東演講內容(來自京東黑板報)
我就今天的主題不想太務虛,跟大家分享一下京東做電商、金融業務背後的邏輯思考,以及技術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產業,影響我們今天在座的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公司,甚至整個國家和社會。我相信未來10年的技術進步,一定會超越過去十年技術進步已經帶來的所有變革。
京東只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
兩年前,我們梳理了一下,決定京東只專註做三件事:電商、金融、技術。電商包括京東商城,以及大家使用很多的,現在發展很快的京東到家;金融業務包括京東金融和京東保險,而支撐這些業務的核心是技術。
電商向技術要效率
京東電商最核心的追求是什麽?就是低成本、高效率。我們發現傳統的商品流通成本太高了,渠道太多,效率太低。過去我們一件商品從廠房到消費者手里,平均要搬運5到7次,每次的搬動和存放都是有成本的,這就導致了商品流通成本奇高,消耗了整個GDP的18%左右。為什麽中國的東西貴,廠商還不賺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流成本太高。
上市之後,大家看我們的財報,經過12年的奮鬥,我們整個運營費用率大約在10%,而如果只看電子產品的綜合成本,京東不到8%,比同行低50%-60%。
我們的運營效率在行業里也是領先的。傳統家電零售企業大概有一萬到三萬個品種,他們的庫存周轉大概60-70天。而京東在庫管理的有200多萬個品種,品種數量是他們的100倍,但是我們的庫存周轉天數只有30多天。
我們的低成本不是靠降低員工薪酬來獲取的。實際上京東鼓勵多勞多得,我們一線員工的收入較高,像北京的配送員平均人均工資近7000元,顯著超過了傳統產業,我們給所有配送人員都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很多配送員從業幾年之後,光靠提取住房公積金就可以在家鄉支付首付買一個房子。
現在經濟形勢比較嚴峻,很多公司裁員降薪,而我們上個星期決定給大批辦公室員工每個月加薪1500元。我們希望公司白領的薪酬也要顯著高於傳統行業辦公室人員,另外,我們每年還拿出一定股份送給員工。即使這樣,我們的整體成本還是遠遠低於傳統行業。
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說,背後全部靠技術支撐。沒有技術我們不可能把成本降到這麽低,也不會把我們運營效率提升這麽高。所以我們一直強調京東商城是用技術為品牌廠商做供應鏈服務的。
未來將實現無人機和機器人送貨
我們內部剛剛成立了一個新的項目小組,其實這個項目可以追溯到兩年前了,但這次做了升級,就是要在未來實現無人倉儲、無人快遞和無人機送貨。
無人機送貨主要是解決農村物流成本高的問題,有時候一輛車開到村里,每次只送一個包裹,攤銷在一個訂單上的油錢、時間成本就會非常高,而這是農村電商發展最大的障礙。一個包裹送到我老家宿遷的成本大概是送到北京的5倍。
但是如果未來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的話,成本可以大幅降低。非常簡單,每天一架無人機,夜間充電,利用供電的波谷,只要幾塊錢成本,無人機自動飛過去,自動卸貨,再飛回來,幾十架無人機就能解決一定區域所有送貨以及農村逆向物流的問題。
我們還在計劃建立全自動倉庫,100%都是由智能機器完成,從入庫、理貨、出庫、分揀全部不需要人力的參與。我相信未來若幹年,智能、無人駕駛、車聯網這些概念將大大普及,到時候我們的配送系統也會升級,變得非常簡單。比如,客戶買了東西可以給京東授權,我們的無人駕駛汽車能行駛到客戶設定的地點,通過密碼交互,機器人自動將包裹投遞到客戶的汽車後備箱,全程不需要客戶等待也不需要簽收。
科技金融 大數據風控
我們做金融,定位的是“科技金融”,也是希望通過技術方式來解決問題。過去傳統金融機構做風控,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我們強調從消費者、客戶的角度做風控。
舉個例子,過去傳統銀行給一個制造商放貸,要看這家企業有沒有土地、廠房、設備,是否有利潤、抵押擔保,要簽一大堆合同才能貸款。這是從規避自身風險的角度出發,而我們則完全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這家企業的信用度。如果消費者信賴這家企業,產品非常暢銷,我們依托已有的數據,可以很輕松的估算這家企業的利潤空間,就不需要土地、廠房等任何抵押。所以我們完全是從消費者的視角來看,通過技術、數據分析的角度來決定。
京東金融的“京保貝”產品運營了兩年多,不需要和客戶見面,客戶隨時可以來申請貸款。從申請到拿到貸款平均三分鐘時間,而且利息是按日計算,客戶可以星期一貸星期五還。像華為等很多公司就在使用“京保貝”貸款,因為他們發現實際付出的利息遠遠低於銀行貸款,比如從銀行貸100萬款,貸期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銀行不管客戶能不能用得著,只要錢在賬上,就要付利息,但是通過“京保貝”貸款和還款的時間是更加自由的,總體成本會更低。
再比如保險業務,傳統的保險公司已經做了很多年,有非常成熟的團隊,有非常好的經過驗證的想法。京東要有所作為,也必須借助技術進步。
舉個車險的例子,我相信用不了10年就能實現。未來,客戶的汽車出現事故,可能第一時間客戶不知道,但是我們都已經知道客戶的汽車哪些部件需要維修,需要花多少維修費。
因為客戶的汽車是實時聯網的,事故發生的瞬間,汽車自身的檢測系統就已經通報,哪些部件壞了,需要更換,根本不需要理賠員上門拍照定損,系統就可以做到。
比如說健康險、生命險。現在大家知道基因檢測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成本越來越低,我相信有一天通過基因測試技術完全能測算出來客戶的預期壽命,在什麽歲數易患什麽疾病,得病的概率是多少。一旦有了這種技術,我們對健康醫療、對壽險可以做到千人定價,一人一價,絕對不是現在做一個產品,不管張三和李四,價格都一樣。當然後天飲食作息等各方面會隨時改變得病的概率,這時候通過客戶的行為數據、消費數據,把幾種技術結合起來之後,也一樣有機會針對每一個人進行不同計算和定價。
這種方式把現在保險產品的設計理論和理念、精算依據全部顛覆了,最終將構建起一種全新的方法和算法。有人說現在保險公司也能做到,理論上是能夠做到。但是,從人類有商業社會以來,很多現存市場的大公司、成功的公司,享受了很豐厚的利潤,面對革命的時候,他自己轉身的速度可能是最慢的,最不願意使用最新的技術,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產品,往往成為阻礙行業革命最保守的據點,這是各行各業的通病。因為他啟動轉型就會面臨兩難,即使有斷臂的魄力,會發現包袱很重,比如說不能一下子把成千上萬的員工全部開除,因為解雇員工本身就是巨額的成本。而新公司新技術輕裝上陣,沒有歷史的包袱,能夠采用最前沿的技術,最新的運營理念、產品服務的理念,反而有機會。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王亞奇 ,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亞馬遜在英測試無人機快遞獲批 或實現半小時送貨
亞馬遜周一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英國民航局和其他組織的許可,得以在該國測試無人機送貨業務。
亞馬遜在聲明中說,由英國民航局支持的跨部門團隊已經允許亞馬遜探索三大關鍵創新:在農村和近郊地區測試超出視線範圍的無人機運營;通過測試傳感器的性能來確保無人機能夠識別並躲避障礙物;讓一名操作人員同時操作多臺高度自動化的無人機。
這都是為了拓展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配送業務,這項業務希望在用戶下單後30分鐘內,通過無人機送貨上門。
亞馬遜2014年率先向美國監管者提交類似測試活動的監管審批。
事實上,不光亞馬遜能夠通過這些測試獲益,英國政府同樣如此。
“我們希望將無人機安全地整合到整個航空系統中,從而促進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英國民航局政策主管蒂姆·約翰遜(Tim Johnson)說,“亞馬遜的這些測試將為我們的政策和未來的落實方法提供信息。”
附亞馬遜官方聲明:
Amazon and UK Government Aim for the Sky with Partnership on Drones
New Program Will Explore the Safe Use of Drones for Delivery
SEATTLE--(BUSINESS WIRE)--Jul. 25, 2016-- (NASDAQ:AMZN) – Amazon has today announced a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Government to explore the steps needed to make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by small drones a reality, allowing Amazon to trial new methods of testing its delivery systems.
A cross-Government team supported by the UK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CAA) has provided Amazon with permissions to explore three key innovations: beyond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 in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testing sensor performance to make sure the drones can identify and avoid obstacles, and flights where one person operates multiple highly-automated drones.
“The UK is a leader in enabling drone innovation – we’ve been investing in Prime A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re for quite some time,” said Paul Misener, Amazon’s Vice President of Glob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s. “This announcement strengthens our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and brings Amazon closer to our goal of using drones to safely deliver parcels in 30 minutes to customers in the UK and elsewhere around the world.”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will help Amazon and the Government understand how drones can be used safely and reliabl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t will also help identify what operating rules and safety regulations will be needed to help move the drone industry forward.
“Using small drones for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will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create new jobs in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and pioneer new sustainable delivery methods to meet future demand,” said Misener. “The UK is charting a path forward for drone technology that will benefit consumers, industry and society.”
As the UK’s aviation safety regulator, the CAA will be fully involved in this work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safe use of drones beyond line of sight. The outcomes of these tests will help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policy and regulation in this area.
“We want to enable the innovation that aris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rone technology by safely integrating drones into the overall aviation system,” said Tim Johnson, CAA Policy Director. “These tests by Amazon will help inform our policy and future approach.”
美國限制多 英國人將率先享受亞馬遜無人機送貨服務
亞馬遜宣布已經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擴大無人機送貨服務的測試,為無人機物流的商業應用鋪平道路。未來英國的千家萬戶有望享受到網購之後30分鐘內的無人機送貨服務。
30分鐘無人機配送
亞馬遜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將與英國民航管理局合作運營無人機,同時還將改進無人機傳感器以及避障功能。這些無人機將由地面的控制人員操控,每位無人機飛行員負責多架半自動無人機的行駛。
這一項目標誌著亞馬遜早先推出的Prime Air計劃取得重要勝利,至少獲得了監管方面的認可。亞馬遜希望通過Prime Air無人機送貨來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展現自身前瞻的科技理念。
亞馬遜負責全球創新政策和傳播的副總裁Paul Misener在聲明中表示:“英國引領著無人機創新技術的發展,這是亞馬遜Prime Air始終堅持選擇在英國投入研發的原因。”他還表示,與英國民航局的合作將有助亞馬遜早日實現訂貨後30分鐘內使用無人機向英國以及全球的顧客配送的目標。
亞馬遜與歐洲監管部門合作推進Prime Air發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公司還大量雇傭科技方面的頂尖人才。比如近期亞馬遜就聘請了視覺計算方面的專家在奧地利進行研發。與英國民航局合作測試,將進一步提升亞馬遜無人機送貨的技術。
美國批準首單無人機外賣
亞馬遜與英國政府合作的舉動向美國聯邦航天局施壓。在美國,無人機監管條例仍然過於嚴苛,這阻礙了無人機的商業運營和測試。根據亞馬遜的聲明,與英國政府的合作是開創性的舉措,將幫助亞馬遜進一步理解無人機如何能夠更加安全可靠地在物流行業使用。同時,也將幫助監管部門更好地去制定無人機運營政策和安全法規,從而推進整個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就在上個月,美國聯邦航天局發布無人機商業運營新規。新規去除了對於無人機操作員的駕駛執照的要求,但是仍然要求無人機操作員把飛機控制在400英尺以下的航道。這限制了亞馬遜對於無人機的測試,也意味著英國人或將遠遠早於美國人,享受到亞馬遜商業無人機送貨服務。
盡管亞馬遜無人機測試在美國受阻,這並不妨礙其它公司在美國境內開展無人機送貨的業務。7月22日,美國最大的連鎖便利公司7-11宣布與Flirtey合作,在美國內華達州里諾市首次使用無人機將貨物送到訂購者家中,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獲得官方批準的無人機送貨訂單。
Flirtey送出的第一份快遞是一個裝有雞肉三明治、熱咖啡和甜甜圈的航空快遞。這也是美國首單官方認可的商用無人機快遞,開創了美國在商用無人機快遞領域的新篇章。
據7-11介紹,店員將顧客所訂購的食品放進特制的兩個盒子里面,再啟動無人機把甜甜圈、冰沙、咖啡等食品送到了里諾市的一所私人住宅前。從商店到家庭的飛行過程當中,使用設備自帶的GPS系統進行定位,無人機一共飛行了大約1.6公里(一英里),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將食品送到了顧客手中。
到達時,每個盒子由繩索拴住緩慢降落到地面,交由顧客檢查後取走。訂購者邁克爾表示:“機器人幾分鐘內就能送達食物和飲料,全天候即時的無人機送貨真的是棒極了!”
在此次送貨之前,Flirtey公司首先選定了一家7-11便利店開始運送,然後對距離這家商店一英里半徑範圍內的客戶進行了調查,看他們是否願意參加試點方案。
7-11首席市場部經理吉澤斯·德爾加多·詹金斯表示,無人機快遞對消費者來說是最方便的模式,這將重新定義便利的含義。未來使用無人機送貨的商家還將包括零售巨頭沃爾瑪等。
中國市場前景廣闊
不過中國市場仍然沒有放開商業無人機在物流方面的應用。國海證券無人機行業分析師馮勝對第一財經表示:“無人機通航的政策目前國內還沒有看到實質的進展。通航的關鍵在於低空開放以及機場的建設。這兩方面條件現在都還不具備,無人機行業主要還是依靠民間資本和企業投入。未來很可能是行業發展倒逼政策出臺。”
馮勝還表示,政策沒有建立完善的情況下,要想靠無人機降低物流成本幾乎不現實,因為把體系建立起來的成本就很高。而且目前的無人機在包括軟件通信、安全性和自動化等方面的技術還不夠完善,容易受到黑飛入侵。
此前順豐快遞和極飛無人機也企圖合作進行物流方面的嘗試,“但是發現全世界的無人機快遞都沒有發展起來。”極飛科技首席營銷官龔槚欽對第一財經表示。龔槚欽說,中國無人機監管層面仍然面臨很多問題目前無法解決。不過他承認,極飛科技仍然保留著對無人機在物流方面的研發實力,而且也在定期進行試飛。
“中國無人機行業盡管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但這也意味著監管是相對較松的。”龔槚欽表示,“無人機有望成為中國強於其它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因此政府留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間供無人機公司發展。這也是我們所歡迎的。”據了解,極飛對物流無人機的研發投入是希望未來能與極飛農業業務相結合,通過為農村提供物流服務做儲備。
盛景網聯董事長彭誌強:企業級服務“送貨上門”是下一個風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6/157963.shtml
盛景網聯董事長彭誌強:企業級服務“送貨上門”是下一個風口
彭誌強
2016-08-06 15:42
i黑馬 訊 8月6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與達晨創投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黑馬創交會今日在京舉行,盛景網聯董事長彭誌強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企業服務領域的實踐及拓展”。
彭誌強在演講中提到,現在到了企業級服務送貨上門的時代,盛景網聯通過線上線下的天網、地網計劃打造一個企業級服務的創新共同體,其中天網主要是實現移動互聯網化,地網是打通線下服務通道。
彭誌強還表示,盛景網聯會把更多時間放在服務供給側上,從早期孵化對企業進行培訓,逐漸打造一個企業服務獨角獸的成長營,以培訓為入口,以投資為放大,做好企業服務。
以下是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精選:
大家好,今天我來談一談我們對未來的一些思考,談一談我們企業級服務的實踐和對未來的探索。
我們在今年5月25日提出要構建中國創新服務高速骨幹網計劃,希望打開企業級服務的想象空間。在過去的3-5年里,生活服務業被全面地移動互聯網化,源於生活服務被送貨上門,這樣使得消費者更方便、更簡單、更輕松。
我們認為,企業級服務今天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如何能夠讓企業級服務送上門,讓全國各地,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的中小企業更方便、更簡單、更輕松,這應該變成下一個風口, 或者下一個趨勢。畢竟任何一個產業都是需要渠道下沈、用戶下沈,都需要讓客戶更方便、更簡單、更輕松。
怎樣打造一個創新服務骨幹網?
怎麽樣來實現這樣一個創新服務骨幹網呢?我們是線上線下兩個組成部分,也是兩邊市場的平臺型模式,左邊是中小企業,右邊就是各種各樣的企業級服務機構,我們建立一個企業級服務的創新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的平臺,實現整個體系的融合。
我們將之稱為天網、地網計劃。天網就是說通過實現移動互聯網化,實現廣泛的覆蓋。因為中國太大了,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的力量,是很難對全國進行覆蓋的。但企業級服務有它的特殊性,一定需要有線下服務能力,所以我們希望3-5年內在全國構建300個實體的創新服務中心,希望通過產業集群的概念,把上萬家創新服務機構和上百萬家的中小企業服務,能夠高效的對接、聯動起來。另外,我們提出雙層免費模式,地方政府免費把他的服務空間提供給盛景,盛景把服務體系免費提供給企業級服務機構。
怎樣服務供給側改革與創新?
在具體實施上,我們會把更多時間放在關註供給側改革和創新上,為供給側進行服務。
首先我們會有企業級服務的早期孵化器,坦率地說,過去我們覺得這個活太累不願意幹,但是我們發現今天企業級服務市場,最大的挑戰,不是沒有需求,而是供給側服務機構的實力比較薄弱,水平比較單薄,所以我們希望從早期孵化開始進行培訓。
其次,有些企業已經到了A輪、B輪、C輪的階段,如何借助盛景在培訓領域多年的積澱,幫助他們更上一層樓?我們提出,要打造一個企業服務獨角獸成長營,只針對企業級服務領域。
在中國市場,過去一年多里面我們看到了這麽多合並案,這反映出大家都燒錢燒怕了,大家從B2C開始,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關註有盈利的B2B的方向,關註有企業級服務基因的項目,這是個大風口、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未來三五年內的增長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也把對B2B企業級服務領域直投,作為我們的工作重點。
坦率地說,B2B這個領域大家現在開始關註,但其實還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相對還是個比較弱勢的群體。所以,在達晨創投的牽頭之下,我們和創業黑馬、艾瑞咨詢、分眾傳媒、藍色光標、盛景網聯、新諍信等等,一起成立了B2B聯盟。B2B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非常重要,它還是小眾,還是弱勢群體,但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業者,能夠在B2B領域發展、成長。
[本文作者彭誌強,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圖片來自V.Photos.]
企業級服務
創新服務
供給側改革
贊(...)
分享到:
送貨到你加陽台 千葉市試飛成功 空中的產業革命 日本無人機城市成真?
2016-08-08 TWM
日本千葉市長打算讓新都心幕張成為全球首座「無人機都市」,猶如科幻小說場景,無人機交錯飛行、專用的停機區,二0一九年將實現……。
一架無人機發出轟然聲響往上升,把約莫一公斤重的一瓶紅酒,運送到一百五十公尺外的公園。四月十一日進行飛行實驗時,天氣晴朗,每秒風速四公尺,無人機順利地在周遭的樹木輕微搖晃的微風中,完成運送紅酒的任務。
一大家來把千葉市的幕張新都心打造為無人機產業的一大聚集地。」在千葉市長熊谷俊人的一聲令下,幕張領先全球力求成為「無人機都市」。雖然根據航空法,在人口集中區域,無人機的飛行受到管制,但是在今年一月,千葉市獲指定為國家戰略特區後,相關法令可望在未來鬆綁。
改革鬆綁臨海城享地利
幕張打算在二0一九年之前,讓「無人機宅配到府」的服務實用化。成為宅配對象的若葉住宅區(計畫人口一萬人)預計於一九年開始有人入住,各戶的陽台上,預定會設置無人機專用的「起降空間」。一日一居民在網路上訂東西,無人機可以直接送到陽台,四月的試飛首度檢驗了實用化的可能性。
幕張有無人機飛行的地利之便。根據目前設想的飛行路徑,無人機在臨海地帶的物流倉庫收集貨品後,經過海上與花見川,到達目的地若葉住宅區,幾乎不會飛過有人的地方.臨海地帶有樂天、亞馬遜等電商大廠的物流倉庫。而且幕張是海埔新生地,會造成無人機飛行阻礙的電線全部地下化,這也是一大有利之處。
已經有企業虎視眈眈地瞄準商機。行政部門的內閣府與千葉市,以及來自民間的永旺、樂天、佐川急便、NTT DoCoMo、NEC、氣象新聞等公司,都加入了「技術探討會」。
「最終目的希望能實現以無人機寄送樂天市場的商品。」樂天會長暨社長三木谷浩史表示。今年五月起約一個月間,樂天在高爾夫球場試著使用無人機把飲料、高爾夫球等物品送到球友手上,這項服務稱之為「空樂」。NTT DoCoMo正研擬利用通訊技術控制飛行的可能性。NEC則著手研究航空管制系統,氣象新聞公司將從氣象面判斷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性。
技術探討會的主持人野波健藏是開發無人機的自立控制系統研究所的代表,由千葉大學發起的新創企業。他表示,「全球各地都在研究無人機宅配的可能性。我們的發展速度必須夠快,才不會在競爭中輸掉。」
市場競爭亞馬遜搶布局
另一位競爭者是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亞馬遜為實現下單後三十分鐘送貨到手的「PrimeAir」服務,找來曾在阿拉斯加航空當機長的西恩·卡西迪擔任負責人,除此之外也不斷召募前太空人等人才。
他們目前在全球各地以各種不同機體嘗試,「想選出最符合區域特性的無人機。」卡西迪說。亞馬遜認為,為實現商用目的,必須訂定不同空域的飛行規則。「日本政府對無人機的活用抱持很積極的態度,可望領先全球普遍實現無人機的商用化。」卡西迪充滿期待地說道。
無人機有「天空的工業革命」之稱。根據研調公司Seed
Planning的研究,二0二0年時,日本的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急速擴大至六三四億日圓,是目前規模的約十七倍。但據信主要用途會是在維護橋樑、測量、災害調查等層面上,宅配方面的應用還會更晚些。原因在於,目前法令鬆綁的區域仍有限,難符合安全要求。
無人機商機雖然令人萬分期待,但有待解決的問題依然很多。
打造尖端都市無人機最重要是安全
在幕張新都心「都會區」研究無人機,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其他無人機特區,多半是希望把它應用在交通不便的非都會地帶。那個部分固然也重要,但企業不會加入。唯有在人口集中區域推動,無人機事業才能成立。否則,無人機就只是個讓人覺得稀奇有趣的東西而已,無法讓無人機產業在日本扎根。
隨著電子商務的擴大,遲早會人手不足。無人機在首相官邸墜毀的事件,導致政府增加對無人機的規範,這對我們來說反倒是個機會。雖有人擔心它的安全性,但在沒人要做的狀態下跳進來做,具行銷上逆向操作的策略。
最大的課題就是安全性。要飛過人的頭頂,不容許有任何三長兩短。今後我們會與政府多方討論需要多少試飛檢驗才能實際上路。
(千葉市長 熊谷俊人)
Uber首單無人駕駛送貨完成 滿載5萬罐啤酒跑了120英里
據法新社報道,周二,今年8月被Uber收購的無人駕駛卡車初創公司Otto宣布完成首次商用無人駕駛送貨,將五萬罐百威啤酒從科林斯堡運輸至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全程約120英里,所獲報酬為470美元。
運貨卡車是配備了攝像頭、GPS和傳感器的沃爾沃大型卡車,Otto公司聯合創始人Lior Ron表示,科羅拉多運輸部的官員參與了路程規劃並監督了自動駕駛的整個流程。同時,在拖掛車行駛時,一直有科羅拉多的巡邏隊跟隨。測試全程,拖掛車的平均時速達到55英里/小時(約合88千米/小時)。Lior Ron稱,監控的巡警表示看到卡車在行程中多數情況下保持安全狀態“很欣慰”。
同時Ron指出,有94%的事故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的,自動駕駛卡車可以通過消除不必要的加速來降低保險費用,並提高燃油利用率。
Otto今年1月才正式成立,起初它們只有40位雇員,不過這些人此前都是來自蘋果、谷歌和特斯拉等公司的技術人員,例如Lior Ron在創辦Otto前是谷歌地圖部門的負責人。
5月,Uber已經在美國匹茲堡的Uber先進技術中心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8月,Uber則與沃爾沃牽手組成3億美元同盟,以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兩家公司在初期將把資源集中於開發XC90運動型車的自動駕駛功能上,並平均負擔投資;當月,無意成為汽車制造商的Uber還斥資6.8億美元收購專註無人駕駛卡車的初創企業Otto。
京東嘗試用無人機送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867
11月11日下午兩點半,一架京東研發的無人機,從北京通州區永樂店鎮應寺村的籃球場,攜帶著一個包裹緩慢爬升。
這個看上去跟一臺50多寸電視差不多大小的無人機,爬升到100米左右後,開始按照事先設定的航線飛行。它先往北飛,然後往東飛,到達幾公里外的胡家村村委會的小院後開始下降,在離地面大概三四米時,它把貨物拋擲到地面,然後爬升返航。如果包裹是貴重或易碎品,無人機會直接降落到地面。
貨物將由京東在村里的合作配送員收集後統一發放給村民,或者放在村委會讓村民自提。
現場的一位京東工作人員說,京東目前規劃了30多條航線,從配送站到村里,一般幾公里的路程,無人機十分鐘以內能送到。送貨線路會避開建築密集區,主要是在農田上空飛行。京東會定期巡線,以保證線路安全。同時無人機還配備降落傘,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京東已經在全國為數不多幾個地方嘗試用無人機送貨,比如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老家江蘇宿遷的一些村子。
中國很多偏遠地區,要麽山路崎嶇,要麽需要跋山涉水,配送成本特別高。但這些偏遠地區的網購用戶又在增多。用無人機送貨,能把送貨時間從幾周變成幾天。
國內無人機品牌臻迪公司的一位匿名高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無人機適合小重量、小短途和強時效配送需求,並且在一些特定配送場景下,無人機的單次配送成本相比人工來說並不高。
京東一位高管此前對媒體表示,京東主要是在中國配送成本最高的一些地區用無人機送貨。
早在京東之前,亞馬遜、沃爾瑪和達美樂比薩等美國公司也在嘗試無人機送貨。此外,Facebook嘗試用太陽能無人機提供無線網絡。但都沒有形成大規模商用局面。
Google曾經嘗試過跟星巴克合作,用無人機送咖啡,還試圖用無人機送醫療物品,包括藥物和心臟起搏器,但彭博社最近的消息稱,Google無人機團隊正在裁員和壓縮項目。
無人機送貨目前在中國同樣處在萌芽階段,無人機的監管不確定性很大。尤其是攜帶貨物的無人機送貨業務,以後將面臨怎樣的監管,都是未知數。
上述臻迪公司高管表示,無人機送貨在國外還處在允許測試的階段,在中國同樣處在政策研究當中。
除了京東外,還有媒體報道說,國內快遞巨頭順豐以後也要大力發展無人機配送業務。
但也有很多人不看好無人機送貨業務。比如物流平臺菜鳥網絡的CEO童文紅今年6月在一次智能物流峰會上表示,10年後,中國的年快遞量有1000億件,難以想象都靠無人機在天上飛著送貨。
童文紅認為,將來的末端配送,一定是快遞員的服務加上社區的便利服務網絡。在她看來,與無人機相比,未來無人駕駛車輛配送可能更現實一些,無人機只能作為補充,在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村地區才有應用場景。
“國內城市格局跟國外不太一樣,國外很多是別墅,無人機直接把貨扔到院子里,在中國這點很難做到,所以無人機送貨的應用場景比國外要小很多。”上述臻迪高管說。
UPS計劃部署50輛插入式混合動力送貨卡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25/1193859.html
據外媒CNET報道,國際快遞巨頭UPS周四宣布有意將50輛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運輸卡車加入其車隊。這些車輛將從由Workhorse Group開發,該公司過去曾與UPS一起合作研發環保卡車。UPS相信這些卡車的價格將與使用傳統動力系統的卡車相當。
UPS目前只提供了卡車的渲染圖以及一些基本規格。大電池將允許卡車每次充電後行駛約100英里,足以覆蓋城市交付路線。它將采用座艙前移設計,盡可能為貨物提供更多空間。與UPS當前的非PHEV車隊相比,這些車輛預計可使燃油效率提高400%。
首批PHEV交付車輛將在洛杉磯和亞特蘭大等城市進行測試。之後,UPS和Workhorse將聯手組建一個更大的車隊,希望能夠替代當前35000輛柴油卡車或汽油貨車中的許多車輛。 UPS希望,到2020年,其購買的車輛中有25%將采用替代動力系統。
UPS全球車隊維護和工程部門總裁Carlton Ros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憑借我們規模和實際的工作周期,這些新型電動卡車將成為專門構建的UPS交付車隊的重大飛躍。 全電動卡車將在白天交付並在夜間完成充電,我們具有與合作夥伴、社區和客戶共同改變貨運的獨特定位。”
Workhorse也在其他領域進行了電氣化。該公司推出了其W-15電動皮卡,該皮卡的續航里程約為80英里,但搭載了一個汽油增程器,將續航里程增加到310英里。它還開發了N-Gen電動廂式貨車,該貨車的續航里程達到100英里,並有可選的送貨無人機。 UPS不久前向特斯拉公司購買了125輛全電動半掛卡車。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