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ENSE隨筆130913身份經濟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13/sense%E9%9A%A8%E7%AD%86130913%E8%BA%AB%E4%BB%BD%E7%B6%93%E6%BF%9F%E5%AD%B8/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細雨劍門關,陸游驢背問:我的「身份」夠得上詩人嗎?)
SENSE隨筆130913
身份經濟學(一) 身份是甚麽?
掌門執筆

〈楔子〉有關身份的三個案例
甲.生活案例:法官可否當街吃小食?
年前與讀書會一位當訴訟律師的會友閑聊,她對我這樣說: “點解唔諗轉職當法官? 掌門,你知剌,我鍾意係街邊 “篤魚蛋” 架馬,做左法官…..”
就職誓章當然不會對法官的私生活作出指引,更何況 “當街吃小食” 那般芝麻綠豆的事情,只不過那樣做會「有失身份」罷了。
於此可見,「身份」是一種社會現象。***

乙.有趣案例:孩童與旋轉木馬
那麼,涉世未深的孩童有沒有「身份」觀念呢?
學者Goffman細心觀察孩童在遊樂場玩旋轉木馬時的行為模式, 三四歲孩童要父母隨侍身旁才敢玩; 五六歲的要父母站在外圍較遠處,一邊玩一邊向他們笑著揮手; 十二三歲的孩童就算怎麼愛玩,音樂未終就沮喪地 “下台”…… 大個仔剌,仲玩旋轉木馬,低唔低B呀?
結論:孩童是有身份觀念的。

丙.可悲案例:種姓制度的遺毒
學者Hoff & Pandey進行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印度種姓制度對現代國民的負面心理影響。***
兩組祖先種姓成份比例相同的群組,當著觀眾面前,進行解開謎宮難題的問答遊戲,遊戲附有豐厚獎品。 兩組人員獲得完全相同的對待條件,除了一項:一組人員答題前先被大聲讀出姓名;另一組則沒有這樣做。 實驗結果:被讀出姓名那組人員中,高種姓後裔的解答成績沒有受到影響;而低種姓後裔的成績則低跌了23%!
發生了甚麼事? 在印度,一個人的姓氏就是所屬種姓的標記! (例如A字人梗係婆羅門階層剌;姓Sandboy頂多吠舍;姓Zachary點靚仔都冇用,鐵定是首陀羅。 註:婆羅門是最上等種姓,乃教士階層;次等剎帝利為武士貴族;吠舍即平民;首陀羅是奴隸。) 只要當眾大聲讀出一個人的姓氏,祖先屬於低種姓的人就仆直….. 可悲!

〈身份〉
Def.「身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三項要素所構成: 社會類型、 行為規範 和 身份效用。*** 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A社會類型:按照生活上的重大差異,社會將成員劃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組別。***
不同組別間的互動狀況 (按:不同組別既相生,又相尅。),與及同組別成員間的互動狀況 (按:同種之間競爭反倒是主流。), 形塑了不同組別之間生活習風上的明顯差異,產生了對立的「社會類型」。****

例子1:最最原始、頑固、無以尚之的社會類型就是「性別gender」!
社會將這兩組人類成員從職業、行為到思想層面上都嚴厲區隔開***,輕則不同學校就讀,重者必須佩戴面紗出街…..

例子2:中國的士大夫與農民,歐洲和日本的封建武士與平民,都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社會類型。
定型到了深沉厚積之處,中國士大夫定必 “愛民如子” (按:為人子者一般來說非常唔掂。); 日本武士則有權 “捨殺” 平民。(註:古代日本曾有法律 “捨殺令” ,武士以 “不敬” 為理由斬殺平民,可免殺人罪,係咁意賠d錢算數。)

B行為規範:對立的社會類型生活上的慣性, 經過長時間積澱,精緻化和意識形態化,最終形成風格鮮明的,高度統一的形象習風,是為「行為規範」。****

例子3:就人類學所知,任何民族文化都「男女有別」,概無例外。
為了在生活實踐上進行嚴格區分,社會創製了風格迥異的 服飾、身體語言、群體活動、價值觀念….. 種種等等, 把兩組人徹頭徹尾,從宏觀至微觀分隔開來,從而呈現了「性別」。
一個人如何呈現其「性別」,就成為一種行為規範。*** (唔知點做?Elle會教識你,只要你有錢。)

例子4:中國士大夫身穿長袍,文質彬彬,滿口仁義道德,詩詞文章。
日本武士雙刀不離身,剛毅端莊,沉默寡言,動輒(儀式化) 殺身成仁。
歐陸貴族跨馬持矛,輕生重義,風流倜儻,禮下(貴族)婦女。 這些都是行為規範。

C身份效用:一個人的行藏舉止符合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 他因此獲得同儕(相同社會類型的人)認同,異己者(對立社會類型的人) 接納尊重,他獲得「身份效用」。 這裡「效用utility」一詞純粹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用法。***

例子5:男人要似 “番”個男人,女人千祁唔好似 “左”個男人…..
例子6:法官在太平時日要 “隱居深山” ,不得隨便露面或發表政見,亂世時才下山到法院 “主持正義” 。(請參閱《演說1302劍與天平》。)
既然主持正義,當然要扮晒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這樣子才適切法官的身份。篤乜鬼野魚疍!

話時話,一個女人如果外觀舉止似男人,她受到的攻擊將會來自那個性別群組呢?下回的著名案件Mrs. Hopkins vs Princewaterhouse Coopers (1989) ,聯邦最高法院判詞會話你知。

以上學理出自:《身份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2010)
George Akerlof (2001諾獎得主) & Rachel Krant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86

SENSE隨筆130924有失身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24/sense%E9%9A%A8%E7%AD%86130924%E6%9C%89%E5%A4%B1%E8%BA%AB%E4%BB%BD/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SENSE隨筆130924
身份經濟學(二)有失身份
掌門執筆

〈楔子〉Mrs. Hopkins vs Princewaterhouse Coopers (1989)
霍普金斯女士依據《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第七條下的“性別歧視條款” 控訴普華永道公司,案件於1989年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該院裁定霍女士得直,這案例重新訂明判別 “性別歧視” 的準則,影響很是深遠。

事緣霍女士1978年起任職普華永道,一路戰功彪炳,殺敵無數,更且曾隻手為公司取得25m美元有史以來最大宗合約。 1982年她資歷已足,被提名為事務所合伙人,88名候選人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她志在必得,怎知名落孫山。 內部文件顯示一眾高級合伙人一致同意她武功了得,臨陣英勇,問題是全公司同儕卻一致認為她是一名“男人婆”…..

她衝冠一怒,告晒全體高級合伙人“性別歧視”, 訟案纏鬥數年, 終極決戰於紫禁之巔。 最高法院裁定她勝訴, 判詞才是重點:你地金融界又要d女戰將心狠手辣,見血封喉;又要佢地婀娜多姿,嫵媚婉轉,咁算點?雙重標準咁抵死,判你地敗訴!

從這個例子可以觀察得到:首次,就算霍女士那般十足利害的人物,也雖禁丟失「女性」身份的打擊。其次,打壓她的是對家「男性」集團。
後者尤其值得深思:她不是已經“投誠”男性集團了麼?男人們為甚麼不以“同化”了她為喜事,欣然接納一名“好兄弟”呢?他們為何害怕“男人婆”?…..

〈有失身份〉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丟失身份。****
上回說至:Def.「身份」由三項要素所構成:社會類型、行為規範和身份效用。
社會類型:按照生活上的重大差異,社會將成員劃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組別。
行為規範:對立的社會類型最終形成風格鮮明的,高度統一的形象習風。
身份效用:一個人的行藏舉止符合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 才會獲得相同社會類型的人認同,對立社會類型的人接納尊重,由此產生「身份效用」。

那麽,反過來說,Th.一個人的行藏舉止違反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同陣營的人便會厭惡他,不願意和他相處共事;對家陣營的人也會害怕他,不懂得怎樣和他相處共事。他損失了「身份效用」***,後果堪虞。

頑固例子1:當今之世,除性別外,軍人可能是最「自重身份」的社群。*** 軍人形象剛直偉岸,自豪感極重,同袍意識極深,就算對敵國的同業亦敬重有加。相對的是,他們內心其實很瞧不起平民,凡俗之輩,懦弱散漫….. 我地一個抵你地十個,冇左我地你地就知死…..
究其因由,專業軍人自入軍校軍營,便與世隔絕,接受全天候的專業技能和生活紀律鍛鍊,被灌輸極頑強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重榮譽,輕生死。*** 學成,他們體格壯碩,臨危不亂,能殺人!

相對平民,軍人數量很少。他們緊靠在一起,*** 在殺機四伏的戰場協同存活,又怎可能欠缺 “同袍意識” 呢? 他們之間必須絕對信任,去到 “性命相託” 的地步!反過來看就清楚,他們是絕對不容忍存有 “信任污點” 的伙伴的!***
誰人會不被信任? 貪生怕死、見利忘義….. 衰仔、冇義氣….. 「失去軍人身份」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根本沒法在軍隊中生活下去。

同理,在古時日本,武士丟失身份必須切腹,以死明志,以期重獲社群接納。「身份」有時是要用性命來償付的! 中國的士大夫和歐洲的基督教教士對「身份認同」的高標準與此相似。 士大夫失節,教士破戒,招致「身敗名裂」之時,也是要生要死的!

〈身份的運作機制〉
「身份認同」是以怎樣的機制在社會生活中起作用的呢?
Akerlof提出「內部人和外部人原理」用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身份運作。

Th. 在一個緊密團體之中,同質的人群為了凝聚圍內和劃清界外,訂出行為標準, “順我者入圍in, 逆我者出局out” 。**** 入圍者是為「內部人」;出局者便成為「外部人」。
內部人分享資訊資源,相互翼護,共同抗衡外部人。***
舉例:嚴肅者,一國之內有政黨,一黨之內有派系。 輕鬆者,球隊和演藝人的粉絲團,莫不如是。

那麽「外部人」們怎麽辦?很明顯,他們只得組成自身的「內部人」團體***,以抗衡對家施加的壓力。於是
Th. 「內部人」把「外部人」轉化為另一群組。****
群組之間長期對立抗衡,便形成了風格鮮明,甚且是針鋒相對的行為規範。***
這種「入圍–出局in or out」「內部人–外部人」現象在人類社會中無處不有,即是 “埋堆” ,問題是情勢有幾嚴酷而矣。

悲劇例子2: 研究案例顯示,因於族裔壓力,美國貧民區高中的男性黑人學生結黨之風甚盛,他們自稱 “小伙子” “堅友” ,醉心街舞饒舌歌,與校方作對為其學業….. 非裔學生中如有學業成績優良者,便會招致 “油頭粉面” “衰仔” 的口實而遭杯葛, 因喪失了“黑人身份”而難以在社區立足。 黑人中很多學業原本不差的人只得自暴自棄,真可謂“苟存性命於亂世”。

Th. 「內部人–外部人」機制做成了「身份效用/損失」。****
此點未為傳統經濟學所覺識,所以無法以經濟分析解釋上例中黑人學生的行為。Akerlof為此開拓「身份經濟學」….. 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學理出自:《身份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2010)
George Akerlof (2001諾獎得主) & Rachel Krant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58

演說1310A 身份經濟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05/%E6%BC%94%E8%AA%AA1310a%E3%80%8C%E8%BA%AB%E4%BB%BD%E7%B6%93%E6%BF%9F%E5%AD%B8%E3%80%8D/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演說1310A 身份經濟學

講者:掌門

 

《身份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2010)  作者George Akerlof (2001諾獎得主) & Rachel Kranton

 

〈引言〉傳統經濟學 與 當代經濟學

傳統微觀經濟學以「消費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和 「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描述 行為人 的動機。***

舉例: 經濟學假設 行為人 對橙的喜好是 “充份形成的”,即已考慮所有相關資訊;和 “內部一致的” ,即無矛盾的。 如此,他的「消費者偏好」得以確立。

這般,他對橙的喜好可以「效用函數」表達出來:

U(1橙)= n效用單位, U(2橙)= m …..餘此類推。

再將之換算為貨幣單位,便能夠推導出他的消費行為模式。

這種 “動機分析”將人對商品(或勞務)的欲求視為完全是 “物質化” 的***,視野相當狹窄。 事實上人類行為經已深刻地社會化,對商品欲求的形成除了物質動機之外,還有社會關係的動機。****

舉例:送花 與 送等值的現金或購物券 有何不同?….. 你識唔識死字點寫?

 

大宗師 貝克Gary Becker率先突破,開發「歧視經濟學」, 將「歧視」這種 “針對社會關係的動機” 引入經濟分析的視野之內。 搶灘成功後,他再擴而充之,普及於「利他」、「生育策略」、「上癮」….. 等等傳統經濟學不加考量的議題,大幅拓展了經濟學的版圖。

他的方法論是重塑效用函數,引進 “非物質動機”。****

舉例「利他動機」:假設有母親M與兒子S二人,他們對橙的傳統消費函數為:

M(1橙)= x效用單位;S(1橙)= y。

再假設母親具有另一類型的效用函數—–「利他效用函數」:

M’(S消費1橙)= k S(1橙) =ky, k > 0為參數。

那麼,只要 ky > x,合理地便會發生 “母親讓橙” 的情況。

他的成就被視為「經濟學革命」,引領了當代學風。

 

〈身份〉Akerlof承傳了 Becker的流風餘緒,研究「身份」這種社會現象。

有趣案例1:孩童與旋轉木馬

涉世未深的孩童有沒有「身份」觀念呢?

學者Goffman細心觀察孩童在遊樂場玩旋轉木馬時的行為模式, 三四歲孩童要父母隨侍身旁才敢玩; 五六歲的要父母站在外圍較遠處,一邊玩一邊向他們笑著揮手; 十二三歲的孩童就算怎麼愛玩,音樂未終就沮喪地 “下台”….. 咁大個仔仲玩旋轉木馬?

結論:孩童是有身份觀念的。

 

可悲案例2:種姓制度的遺毒

學者Hoff & Pandey進行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印度種姓制度對現代國民的負面心理影響。***

兩組祖先種姓成份比例相同的群組,當著觀眾面前,進行解開謎宮難題的純智力問答遊戲,遊戲附有豐厚獎品。 兩組人員獲得完全相同的對待條件,除了一項:一組人員答題前先被大聲讀出姓名;另一組則沒有這樣做。 實驗結果:被讀出姓名那組人員中,高種姓後裔的解答成績沒有受到影響;而低種姓後裔的成績則低跌了23%!

在印度,一個人的姓氏就是所屬種姓的標記! 只要當眾大聲讀出一個人的姓氏,祖先屬於低種姓的人就手足無措…..

結論:種姓制度遺害深遠!

 

Def.「身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三項要素所構成: 社會類型、 行為規範 和 身份效用。*** 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A社會類型:按照生活上的重大差異,社會將成員劃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組別。***

不同組別間的互動狀況 (按:不同組別既相生,又相尅。),與及同組別成員間的互動狀況 (按:同種之間競爭反倒是主流。), 形塑了不同組別之間生活習風上的明顯差異,產生了對立的「社會類型」。****

例子3:無以尚之的社會類型就是「性別gender」!

社會將這兩組人類成員從職業、行為到思想層面都嚴厲區隔開。***

例子4:中國的士大夫與農民,歐洲和日本的封建武士與平民,都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社會類型。

 

B行為規範:對立的社會類型生活上的慣性, 經過長時間積澱,精緻化和意識形態化,最終各自形成風格鮮明的,高度統一的形象習風,是為「行為規範」。****

就人類學所知,任何民族文化都「男女有別」,概無例外。社會創製了風格迥異的 服飾、身體語言、群體活動、價值觀念….. 種種等等, 把兩組人徹頭徹尾分隔開來。 一個人如何呈現其「性別」,就成為一種行為規範

例子5:中國士大夫身穿長袍,文質彬彬,滿口仁義道德,詩詞文章。

日本武士雙刀不離身,剛毅端莊,沉默寡言,動輒(儀式化) 殺身成仁。

歐陸貴族跨馬持矛,輕生重義,風流倜儻,禮下(貴族)婦女。 這些都是行為規範。

 

C〈身份效用〉

一個人的行藏舉止符合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 他因此獲得同儕(相同社會類型的人)認同,異己者(對立社會類型的人) 接納尊重,他獲得「身份效用」。 這裡「效用utility」一詞純粹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用法。

例子6:Mrs. Hopkins vs Princewaterhouse Coopers (1989)

霍普金斯女士1978年起任職普華永道,一路業績卓著,更曾為公司取得25m美元有史以來最大宗合約。 1982年她資歷已足,被提名為事務所合伙人。 她志在必得,怎知名落孫山。 內部文件顯示一眾高級合伙人都高度評價她的業務能力,無奈全公司同儕卻一致認為她過於 “男性化”…..

霍女士衝冠一怒,依據《民權法Civil Rights Act》第七條下的 “性別歧視條款” 控訴普華永道公司,案件於1989年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 該院裁定霍女士得直,判詞才是重點: 金融界既要求女從業員以男性風格工作;又要求她們以女性風格生活,雙重標準不公平,判定屬於歧視!***

從這個例子可以觀察得到:首次,就算霍女士那般十足利害的人物,也雖禁丟失「女性」身份的打擊。其次,打壓她的正是「男性」集團。

後者尤其值得深思:她不是已經“投誠”男性集團了麼?男人們為甚麼…..

 

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丟失身份。

Th. 一個人的行藏舉止違反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同陣營的人便會厭惡他,不願意和他相處共事;對家陣營的人也會害怕他,不懂得怎樣和他相處共事。他損失了「身份效用」***,後果堪虞。

頑固例子7:當今之世,除性別外,軍人可能是最「自重身份」的社群。*** 軍人形象剛直偉岸,自豪感極重,同袍意識極深,就算對敵國的同業亦敬重有加。相對的是,他們內心其實很瞧不起平民。

究其因由,軍人自入軍校軍營便與世隔絕,接受全天候的專業技能和生活紀律鍛鍊,被灌輸極頑強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重榮譽,輕生死。 學成,他們意志堅定,體格壯碩,臨危不亂,能殺人!

相對平民,軍人數量很少。他們緊靠在一起,*** 在殺機四伏的戰場協同存活,必須絕對信任,去到 “性命相託” 的地步!反過來看就很清楚,他們是絕對不容忍帶有 “信任污點” 的伙伴的!***「失去軍人身份」的人根本沒法在軍隊中生存下去。

同理,在古時日本,武士丟失身份必須切腹,以死明志,以期重獲社群接納。 中國的士大夫和歐洲的基督教教士對「身份認同」的高標準與此相似。 士大夫失節,教士破戒,招致「身敗名裂」之時,也是要生要死的!

 

〈身份的運作機制〉

「身份認同」是以怎樣的機制在社會生活中起作用的呢?

Akerlof提出「內部人和外部人原理」用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身份運作。

Th. 在一個緊密團體之中, 同質的人群為了凝聚圍內和劃清界外,訂出行為標準, “順我者入圍in, 逆我者出局out” 。****

入圍者是為「內部人」;出局者便成為「外部人」。  內部人分享資訊資源,相互翼護,共同抗衡外部人。

舉例:嚴肅者,一國之內有政黨,一黨之內有派系。 輕鬆者,球隊和演藝人的粉絲團,莫不如是。

那麽「外部人」們怎麽辦?很明顯,他們只得組成自身的「內部人」團體***,以抗衡對家施加的壓力。於是

Th. 「內部人」把「外部人」轉化為另一群組。****

群組之間長期對立抗衡,便形成了風格鮮明,甚且是針鋒相對的行為規範。***

這種「入圍–出局in or out」「內部人–外部人」現象在人類社會中無處不有,那就是 “埋堆” 。

悲劇例子8: 研究案例顯示,因於族裔壓力,美國貧民區高中的男性黑人學生結黨之風甚盛,他們醉心街舞饒舌歌,與校方作對為其學業….. 非裔學生中如有品學優者,便會遭到杯葛, 因喪失了“黑人身份”而難以在社區立足。 黑人中很多學業原本不差的只得自暴自棄,真可謂“苟存性命於亂世”。

 

Th. 「內部人–外部人」機制做成了「身份效用/損失」。****

此點未為傳統經濟學所覺識,Akerlof為此開拓「身份經濟學」這一學門。

他的理論可以一條簡單公式表達出來:

行為人 對商品的效用 = 傳統的物質性效用 + 身份效用/損失

舉例:法官當街吃魚疍的效用 = 吃魚疍的效用 – 身份損失絕對值。

此數如為負值則法官合理地不可當街吃魚疍;此負值如大到離譜,則合理地連法官也可不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88

溝通技巧(6):對象的身份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6005

日常溝通藝術中,有一樣道理是很多人會錯過了, 便是身份問題。

或者大家都受劉華的電視廣告洗禮,而形成簡單的「客-供應商」的簡單二分法。 這個二分法,很容易讓大家處事時鬧笑話,嚴重的甚至影響個人仕途。

舉例,你是客人,走進一間連鎖店, 購買三幾舊水貨物,由一般鎖售人員招呼你,相信問題不大, 偶有問題,要求由資深一點的銷售人員解答,亦是合情合理。

但假若三幾舊水便要求店長直接招待, 那末大家都會理解這是一個不太合理的要求。

亦因為無理的客人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看到大企業都紛紛作出分流舉動, 最成功的莫過於航空公司及銀行的客戶分級,赤祼祼地將不同等級客人分級, 以做好服務的預期管期。

而中小企我們亦見會員/VIP 制的盛行,也是這種分流制的體現。消費者也早已習慣了這種分級分流,慢慢地我們比較少看到洗幾舊當自己大爺的情況了。

然而在B2B 的世界,無理的事仍經常存在,比如公司內部不同部們的日常溝通,就常見笑話。

例如銷售部的初級員工,以「指導」的口吻面對後勤的資深同事或經理,便是一種不合身份的舉動。

因為在於一間公司來說,最政治正確的看法,是每個部門都是咁高咁大,銷售門處於前線,但並不等若高級一點,所以理論上銷售部的初級員工和後勤部門的初級員工,是應屬同一階級。

而商業世界,亦往往會有許多供應商 (vendor) 的存在,此時問題便更嚴重了。許多人對供應商的溝通態度相當惡劣,原因是「我俾生意你做」。

莫不知供應商可以較你的公司更有規模,所謂「客大欺店,店大斯客」,重點在大小而不是買賣。

一買一賣,都係生意,無人講過一定係買野的人比生意賣野的人做。

筆者在當供應商位置時,便曾經歷給一些客戶的嘍囉職員打電話來「兇」,莫知原來筆者和他的老細的老細相當稔熟,後果如何自不待言。

也有一些行頭窄的行業,規模大的供應商的人才往往相當吃香。今天給你「兇」過的供應商,他朝突然倒過來成為你個客或你上司,所在多有,那便真的祝君好運了。

那什麼樣的溝通方法才最恰當?

筆者以為,最好無論你幾高級低級,處身於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的那一個部門,都以禮貌方式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不卑不亢,便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因為筆者正正經歷過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這種處世溝通態度會讓你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面面俱圓仕途自然就會一帆風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73

今天擁有銀聯卡才是身份的象徵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3.html
筆者一向愛回祖國旅遊,由於國內不少地方只收銀聯卡,因此亦申請了國內四大賊銀的銀聯卡和本地錢莊的嫌亂雙敝卡。擁有共匪的嫌亂卡往往可以在香港甚至東京新宿Shopping時享有專享優惠。那次在新宿站附近的大丸百貨店出示嫌亂卡時,貌似北川景子的服務員立即改變態度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向筆者慇勤服務,真的甚有一份親切的感覺。 
根據美國Retails and Food Sales數據,由1992年1月美金1,640.83億元上升至2013年9月的美金4,258.81億元,年複合增長4.50%。值得留意的是,e-Commerce Sales數字由1999年10月美金44.53億元上升至2013年6月的美金647.65億元,年複合增長21.92%。同期網上銷售佔Retails and Food Sales比率由1999年10月的1.65%上升至2013年6月的15.28%。美國零售歷年來只有在2008年6月因次按風暴由美金3,777.52億元下跌至2009年3月的美金3,314.78億元。至2013年9月的零售總值美金4,258.81億元已較2008年6月上一個頂高出12.74%。2013年9月的失業率微跌至7.20%,雖較2009年10月10.00%低,但仍未能回落至2006年10月的4.50%。
單由這些數據可見,美國表面經濟似乎(至少是普遍的人民)似乎仍未能回到次按風暴前,但零售已經超越海嘯前的高位。管他是基於真正美國人民購買力上升,還是通脹令物價上升,未來美國名義(Nominal)零售價值仍大有上升空間。其中網上銷售增長相信會持續跑嬴傳統銷售。執筆時希臘十年期國債息率7.71%,較德國十年期國債息率的溢價已大幅減至602點子。不管是美國、歐洲甚至全球零售市場,未來仍然是看高一線。
押注未來全球銷售前景,應該買入中海集運(02866:HK)、中國遠洋(01919:HK),還是具網路上購物概念的Amazon (AMZN:US)或eBay (EBAY:US)呢?也許五十二週(以2013年11月1日收市計)升幅分別達40.02%和57.92%的Visa (V:US)和MasterCard (MA:US)亦會是一個不俗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69

查懋成「多重身份」

2014-08-14  NM
 
 

 

俗語都有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更何況係大孖沙,個名咁值錢,好易俾人攞住個朵去招搖撞騙。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小宗聽聞香港興業(480)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查懋成,中英文名的登記方法有成八款咁多!一臉鬍鬚嘅查懋成好低調,但就有個叻老婆——行政會議成員兼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是也。

講番查生,一個人點可能有咁多個化身?小宗去公司註冊處網頁查找,發現用查生嘅香港身份證號碼,單係中文已有「查懋成」同「查懋誠」兩款,再配合英文名、拼音、縮寫等,就變化出八個不同登記方法,加埋有成一百一十二間公司。其中兩個寫法疑似係手民之誤,將英名姓氏「CHA」,寫錯為「CHAN」及「CUA」。

睇番上市公司香港興業的網頁及年報,都是寫「查懋成」,之但係,在開曼群島註冊的香港興業,香港授權代表人卻寫為「查懋誠」,就連港交所股權披露中,亦只得「查懋誠」,而沒有「查懋成」。

小宗睇到頭都大,索性搵個律師朋友問嚇。佢話有啲人身份證會有兩個中文名,呢啲「別名」、「又名」會加括號;其實要核對一個人嘅身份,除咗中英文名,仲要對證件冧巴、簽名等。小宗最關心仲係查生要行使股權時,究竟用「成」定「誠」,港交所使唔使核實嚇查生的身份呢又?

中環寸嘴A貨黃油蟹齋食蟹膏

成日俾人話有我咁有錢,又無我咁得閒。有時真係得閒到,揸住架遊艇唔知去邊好。星期日,我就直搗南丫島索罟灣天虹海鮮酒家食海鮮。天虹有間貴賓房,最低消費幾皮嘢,私隱度高,班伙記拍心口話會幫你擋記者,帶幾多條僆模開飯都無人影到。不過,嚟得離島食海鮮,梗係坐海邊嘆海風。

訂位時,留咗煲海鮮湯。海鮮係老闆新鮮喺海度撈返嚟,有啲乜海鮮,除咗睇收穫,都要睇你face!嚟得呢度食海鮮,唔識叫一定俾人劏。炒蟶子、蒸扇貝呢啲普通菜式就唔啱我。反而呢度有味龍井茶葉雞,必食!食完個口有陣陣茶香不散。海鮮我只叫兩樣,第一係海魚,講明係海呀,咪俾養魚我;第二係奄仔蟹。喺出麵食蟹,黃油蟹嘅價錢,奄仔蟹嘅質素;今日俾我食到黃油蟹嘅質素、奄仔蟹價錢,每隻只需$168。唔好話我寸,有時嫌拆肉煩,我淨係啜啖蟹膏。

海鮮唔飽肚,行過隔籬兩間鋪飲埋杯奶茶,嘆份西多。(唔記得鋪名,認住水吧前有個三花淡奶陣。)唔夠喉,再駛隻船落香港仔街市買海鮮,返屋企慢慢拆。

楊國佳

工廈大王楊耀松大仔,家族的收租物業,遍佈港九,屬正牌收租公。自認寸得起,謂「有我咁得閒,無我咁有錢;有我咁有錢,又無我咁得閒」,經常流連富豪飯堂品嚐美食,仲喜歡到新開食肆「踢竇」試新菜。

本週鬆一鬆

近排零售市道咁差,莎莎(178)老闆郭氏兩公婆索性鬆一鬆,週日一家人揸隻快艇入南丫島避世,食完海鮮,仲買埋一大袋手信先走人。小宗行埋去同佢哋傾兩句,兩公婆一臉無奈咁話:「星期日想放嚇假,唔想理生意嘢。」辛苦也。

「PLAN B」出現

689表現不濟,政界不時盛傳中央有Plan B,換走689。Plan B未等到,小宗早前竟然見到架掛住「PLAN B」車牌的Benz。即刻上運輸署查嚇車牌登記資料,睇嚇邊個「咁有心」。可惜,答案同政治冇關,不過都有段古。車牌主人叫陳偉強,堂妹係N年前做過小龍女嘅影星陳玉蓮。陳偉強係資深攝影師,開過「為你鍾情」及「天長地久」等婚紗攝影公司,幫過佘詩曼同楊思琦等港姐影相,叫做略有名氣。不過做生意個「朵」就麻麻哋。破過產的陳,○九年聲稱要「東山再起」,搞培訓中心,未成事已俾合作夥伴圍攻,指控佢呃錢。之後搵冼國林夾份開詠春班,搞到冼最後要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追教練費。銷聲匿跡咗一排,陳偉強去年用七千元,投咗「PLAN B」車牌自用。車牌登記地址係元朗八鄉一間車房,泊咗好多架舊款勞斯萊斯,職員承認陳是老闆。睇來「PLAN B」似是暗示陳偉強已搵到新財路噃。

澄清

本刊上期發表的「基金之王」文章,內容有關太盟投資集團主席單偉建先生及其公司的資料,經查證與事實不符,特予澄清,並向單偉建先生表示誠摯的歉意。

金牙大狀講嘢水哥數口精

十二年前,攞命.陳德霖仲喺金管局做緊冧巴吐,新地想撬佢過檔。問過價,方知人工要成1,660萬元一年。水哥郭炳湘認為唔值,故此冇撬到。水哥有冇計錯數呢?肯定冇。十二年後,攞命陳坐正,做咗金管局一哥,你估家嚇佢收緊幾多錢人工?996.5萬元。銀碼絕對唔細,但亦不過係十二年前叫價嘅六成而已。水哥之眼光,到你唔服咩?抑或十二年前有人大喉腩,嗌高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53

SENSE隨筆141024公民身份與權利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0/24/sense%e9%9a%a8%e7%ad%86141024%e5%85%ac%e6%b0%91%e8%ba%ab%e4%bb%bd%e8%88%87%e6%ac%8a%e5%88%a9/

SENSE隨筆141024
公民身份與權利
執筆人:蟬

近日社會爭端激烈,媒體較多地以尖銳的政治問題詢問巿民。 當受訪者想表達自身擁有的某些政治權利時,往往會用到“公民權”或“人權”等字詞。 香港“公民”在基本法中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是指擁有香港永久性居住權的中國公民。 參照基本法,香港居民的權利與義務是非常清楚的,但為何是這樣,背後的理據為何,則語焉不詳。
公民的身分與權利在歷史上的變化是巨大的。 公民觀念隨著時代脈絡及理論更叠而改變, 每個時代皆形成一種主流思想,同時受到不同理念和學說的挑戰。

歐洲約在13世紀,冒起的 布爾喬亞bourgeoisie階級(ie資產階級) 在城邦和巿鎮的影響力漸增。 有別與莊園的農民與武士,他們不隸屬封建主義等級系統,卻能享有較佳的社會地位。 作為城巿的居民,他們參與巿政,分擔公共事務經費,並抗拒君主的壓迫。 這種對抗稱為共同體運動Commual Movement」,為當時的政治思想家,如馬基維利,提供理論背景與材料。

「共和主義」肯認公民的自由身分與結社權利。 這種自由結社,或所謂的 “公民的結社civil association” ,構成了“人民populus”的概念,並強調任何主權的正當性必須奠基在“人民”的自由之上。***

〈霍布斯的間接主權理論〉
英國學者Istvan Hont曾指出歐洲現代國家的發展,其顯著的性格乃是「現代主權以君主制的形式制度化,此即“絕對主義”,以及後來所謂“開明專制”的興起。」 描述君主制或絕對主義的主權理論早在中古世紀便已出現,但直到中世紀的 霍布斯Hobbes與 布丹Bodin才得到較有系統的論述。

「主權理論」關註政體的合法性與權力的限制。 霍布斯提出,主權者是人民經由契約關係的同意而產生的,他被賦予權威authorization,而權威源自人民的同意。 主權者可以合法地,並壟斷地,使用暴力工具以防禦暴力,並可制訂法律、建立政府以及管理公共事務。 主權者既是法律的根源,操有制憲權constituent power,地位超越法律以及憲政秩序之上。***

他進一步指出,個體在主權者的治理下,其政治身份毋寧是「屬民subjects」,個人須服從政治權力、法治以及承擔相對的責任與義務。 他認為多元分立的群眾由於處於彼此交戰的 “自然狀態”, 因懼怕橫死而統合自身,發展成國家。 而國家的關鍵,乃是能推舉一位最高權力的決斷者,以具體表現社會的統一性。*** 洪德稱此理論為「間接主權」理論。

人民在自然狀態中,保留了個人生命與財產權,把餘下的權利悉數讓渡與主權者並成為屬民。**** 屬民並非奴隸,而是自由人。 他們的自由程度由主權者設定;與此相反,其自由卻不能限制主權者。 屬民被取消了對政治事務的參與權,他們只能關切私人福祉。
屬民可以抵抗主權者施加於他們身體的暴力,但抵抗權僅限於自身,不能應用於公共領域。

〈人民主權理論:盧梭〉
踏入18世紀,霍布斯推崇的主權理論備受挑戰,而現實政治上面君主制也行將就木。 盧梭Rousseau大力抨擊霍布斯的間接主權理論, 認為人民必須得到解放,透過砍斷君主之頭顱,以人民的集體取而代之。

盧梭的「人民主權」理論把主權從君主手中轉移到人民手中,取消了人民與主權者之間的距離,繼而將兩者合而為一。 主權者即是人民,他們彼此互訂契約,將權利悉數讓渡給人民的整體。

「人民主權」理論具革命性,它重新詮釋了共和主義的公民觀念。 公民由屬民一下子躍升為主權及憲政法律的主體,成為主體性的公民。 民主國家創制的正當性得以確立。
然而,盧梭高度理想主義的思想在法國大革命中暴露其殘酷失控的一面。

〈法國大革命時期〉
法國革命理論家 西耶斯Sieyes嘗試就人民集體建立新憲政提出理論。

西耶斯循就霍布斯的思想脈絡, 提出人民必須選出代表組成制憲機關,即所謂的「國民大會National Assembly」,由它來代表人民制訂憲法。 即制憲權必須賦與權威的代表機關,這在1789年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中清楚表明。

西耶斯認為主權是獨一的、不可分割、不能讓渡,也沒有時效性。 它屬於全部人民,沒有任何個體可以宣稱有權操作主權。***

西耶斯認為可以區分出 積極性與消極性的公民資格。 為一般生活上的行動而設的權利屬於 “消極性的公民資格”;而政治權利則屬於 “積極性的公民資格”。 所以國家內的居民均享有消極性的公民權,但並非所有人皆是積極性的公民。*** 西耶斯認為那些對「公共建制public establishments」沒有貢獻的人皆不應享有積極影響公共事務的權利。

與西耶斯理論對立的 雅各賓黨則力圖實現盧梭的共和理想而不惜任何代價。 他們堅持人民即主權者,政府只是他的創制和財產。人民可以任其所好改變政府,並且隨時撤換代理人。 任何代表制理念皆違背革命的基本精神,更不應該將公民劃分為積極性的和消極性的。 雅各賓黨人提倡公民德行,以凝聚全體的團結意誌,即是共和之“愛國情操patrie”。

雅各賓將此等理念付諸實踐,革命最終卻走向“恐佈統治”。 其中一種解釋指出,人民整體是矛盾體而非合作體,內在的分裂將局面推向獨裁,以暴力維持秩序, 導致號稱自由民主的政黨最後實行專制。 鄂蘭稱之為「美德的恐怖統治terror of virtue」:崇高的政治理念在歷史的過程中自我否定,並釀成政治災難。

參考:
《當代政治思潮》 (2009) 蔡英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85

生物柴油“最後一戰”:政府力推,身份合法;地上“遭拒”,地下“偷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9

生物柴油產業的企業主們,正屏住呼吸,等待被譽為“石油反壟斷第一案”的最終判決結果。 (何籽/圖)

生物柴油產業究竟將何去何從,是在中國發展壯大還是就此胎死腹中,雲南盈鼎起訴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壟斷案的判決結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國生物柴油企業旺盛時期有三百多家,因為沒有銷售渠道,現在還能開工的不到三十家,多數企業已經停產、倒閉。“一個國家大力提倡推廣的產品,現在卻只能偷偷摸摸賣”。

萬難破毀的“鐵屋”,本來已經鑿出了個口子。

“判令其在判決生效後30日內將雲南盈鼎以‘地溝油’、‘泔水油’等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納入銷售體系進行銷售。”2014年12月,雲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盈鼎)起訴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壟斷案一審宣判,雲南省昆明市中院以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違反了反壟斷法為由,如是判定。該案曾被譽為“石油反壟斷第一案”。

過去,盡管有可再生能源法保駕護航,但生物柴油遲遲難進成品油銷售體系,飽受業界詬病。2014年12月22日,一審判決後不久,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李朝勝、中國石油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尹強等來到雲南盈鼎,調研生物柴油銷售問題。

不過,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表示不服一審判決結果,準備上訴。“如果他們不上訴、履行判決,我們本打算就到此為止。”雲南盈鼎常務副總張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對判決本就感覺難如人意,“起訴時的賠償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中石化的責任也沒被認定,如果對方上訴,我們一定奉陪。”

2015年年初,原告、被告均表示不服一審判決結果,先後正式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生物柴油產業究竟將何去何從,是能在中國發展壯大還是就此胎死腹中,本案的判決結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審代理詞中,雲南盈鼎的代理律師陳維鏢曾如此表述。

現在,生物柴油產業的企業主們,正屏住呼吸,等待決定命運的“最後一戰”。

“被逼到絕路了”

“我們是被逼到絕路了。”張鈺說。作為雲南省唯一的生物柴油示範企業,這家2007年建成的雲南最大生物柴油企業,以“地溝油”“泔水油”等作為原料,產能1.5萬噸,在業內頗具影響力。

但現在雲南盈鼎正處於半歇業狀態,2014年,只有3個月開工生產。張鈺介紹,2008年,公司產能6000噸,2009年經過改造,產能達到了1.5萬噸。但到了1.5萬噸後,就一直沒能滿負荷地生產過,生產一直斷斷續續,“現在一年只能搞個三四千噸”。

原因在於,雲南盈鼎生產的生物柴油無法進入成品油的銷售體系。

根據2006年1月1日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的規定,“石油銷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的規定,將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液體燃料納入其燃料銷售體系”。根據該規定,生物柴油企業,只能銷售給成品油流通企業,而成品油流通企業,也必須收購合格的生物柴油產品。

銷路本可無憂,但誰也沒想到,這卻成了困擾生物柴油企業的難題。“我們沒想過,我們必須得給它,它要是不接,又不允許我賣,那我怎麽辦?”張鈺說。

為了推進生物柴油產業發展,2010年,雲南省能源局就曾致函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希望其與雲南盈鼎合作試點銷售生物柴油。2011年5月26日,雲南省能源局再次向中石油雲南銷售分公司、中石化雲南石油分公司發函,請兩公司積極協助開展生物柴油試點銷售,盡快將雲南盈鼎公司生產的達標合格的生物柴油納入其銷售配送體系,面向社會配送銷售。

雲南盈鼎一審代理律師陳維鏢說,協調會也開過幾次,但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均以總公司不同意采購、混配生物柴油等等理由拒絕。

“我們自己的儲存能力,只有一千多噸。租用別的儲油罐,最多也只能容納兩千多噸。”張鈺說,為了消耗庫存,企業不得不找一些民營加油站商量消納一部分。但這些企業在銷售時,並不會打出生物柴油的名號,“如果質檢部門查他,就是假貨”。

“一個國家大力提倡推廣的產品,現在卻只能偷偷摸摸賣。”張鈺說。

2013年9月,雲南盈鼎不得不向中石化雲南分公司發出了律師函,在沒有回應後,最終選擇訴之法院。

選擇中石化雲南分公司作為被告,是因為它在雲南省的壟斷地位,“批發和零售加起來,占有雲南地區加油站總數的70%以上”。陳維鏢律師說,據反壟斷法第十九條的規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達標的生物柴油接不接?”

陷入困境的決非雲南盈鼎一家。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為沒有銷售渠道,全國生物柴油企業旺盛時期有三百多家,現在還能開工的不到三十家,多數企業已經停產、倒閉。

據悉,為了維持生計,一些企業只得偷偷摸摸地將生物柴油賣給私營加油站或者賣給化工廠作為燃料,還有一些生物柴油企業私下選擇與一些用油量大的運輸公司、農機合作社合作。

“馬雲說,‘我們相信一件事,今天很艱難,明天更艱難,但是後天很美好’,但很多企業已經看不到後天。”張平說。2015年1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將召開年會,盡管協會已為部分困難企業提供免費食宿,但一些企業依然難到會,“他們甚至已經連路費都開不出”。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爭取達到16%,其中生物柴油的年生產能力達到200萬噸。但這些政策法規所描繪的情景,目前看來只是畫餅。

至於原因,業界一致指向銷售渠道受阻。就本次反壟斷案原委,中石化雲南分公司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要求。不過,多個場合,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都表示,中石化從來沒有排斥過生物柴油,而是要解決進入的問題。

2014年12月17日,一審判決後,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在自己的官方微博發表了《絕不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一文,文章表示,公司尊重法院判決,但為了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公司對油品質量高要求、嚴把關的原則絕不改變,絕不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如無法提供國家有關部門檢測證明,產品使用性能不夠明確、有可能造成不可預知風險和後果,中石化雲南分公司將拒絕向消費者銷售,以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不過,雲南盈鼎提供的4份報告顯示,雲南盈鼎送檢的生物柴油符合國家BD100(生物柴油國家標準)、B5標準(摻5%生物柴油的混配國家標準),及雲南政府部門B10(10%混配標準)、B20(20%混配標準)的標準。該報告由國家石油石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省惠州市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

此前協調會上,雲南盈鼎董事長、河南商人呂勃曾幾次質問中石化雲南分公司,“達標的生物柴油你接不接?”

“中石化、中石油有著自身利益的考慮。”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從2012年以來,中國的柴油供給就呈現出寬松局面,如果銷售生物柴油,無疑將擠占中石油、中石化本身的柴油銷售份額。另外,國家對石油企業本有扶持政策。由於生物柴油比普通柴油價格每噸低一千多元,國家對調配後的柴油銷售將不再進行補貼。這無疑亦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知情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4年12月2日,在雲南省能源局領導的協調下,曾召開過關於雲南盈鼎和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訴訟案的協調會。協調會上,中石化雲南分公司“認為需要改造管道、增加儲罐,需要三四千萬元,並提出減稅、財政扶持、獎勵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於地方缺乏資金支持,協調最終破裂。

“不能再吊死在一棵樹上”

不過,總體形勢對以雲南盈鼎為代表的生物柴油企業頗為有利。

2014年11月28日,雲南盈鼎訴訟案判決前,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第一個專門針對生物柴油的國家法規《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再度強調“成品油經營企業應按照規劃布局,依托現有油庫建設生物柴油調合燃料配送中心,並將生物柴油生產和推廣年度目標內合格產品全部納入銷售體系”。《生物柴油產業發展政策》同時還要求提高生物柴油的收購價,將其與石化柴油實行同質同價。

更大的支持,無疑是政府對地溝油的態度。自從豐瑞油脂事件後,雲南省對地溝油的處理越來越重視,豐瑞油脂事件被稱為“雲南省最大地溝油案”。2012年4月,雲南省政府出臺了全國首個《關於做好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空前重視地溝油的處理和生物柴油產業,並將工作目標設定為到2015年,雲南省生物柴油生產、應用量達到5萬到10萬噸。

《指導意見》對原料收集、生產加工、經營流通和監督管理均作了詳細規定,其中明確:地溝油只能作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統一交售生物柴油生產企業用於制取生物柴油,以徹底切斷地溝油回流餐飲食品市場的流通。實際上,這將地溝油、泔水油實行了“定向、封閉、特許經營”管理。

而根據雲南省能源局編制的《利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十二五”規劃》,雲南省每年僅地溝油一項就有資源量60萬噸,理論上可以生產40萬噸生物柴油。

“但目前,不算產量,就算全部開工,目前雲南的整個產能也只有1.8萬噸。”張鈺說。這導致大量的地溝油無法回收,去向不明。對此,雲南省和昆明市的人大代表已經數度呼籲。

生物柴油的企業們也開始行動起來。2014年7月,由雲南盈鼎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牽頭,一家名為中國生物柴油集團的企業在香港註冊成立。作為一個運營平臺,該公司統一進行原料收集、技術指導。

“我們希望聯合起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張平解釋說,這家公司將采用眾籌模式,希望能將客戶變成公司的股東。用油量大的農機合作社、供暖企業、地溝油提供商,都將被納入這個體系。

“一方面爭取進入‘兩桶油’銷售系統,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爭取國家政策,希望能根據實際情況,給我們發經營資質。”張平說。為此,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正欲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署,希望能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相關提案、議案。

“大河彎彎曲曲,遇到障礙得學著繞過去,最終抵達大海。”張平說,“我們不能再吊死在一棵樹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57

身份認定和文明延續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jgq.html


寫一個故事貼給大家。

話說在1912年,當凹凸蠻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行的時候,希臘海軍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里面,從突厥人手上搶回來一個島,然後就派了軍人駐紮到各個村里面去了。

那麽在早上軍人操練的時候,來自各地的小孩子們就圍上來看熱鬧,士兵就問:“你們看啥子嘛?”

“看你們希臘人唄!”

“看希臘人?尼瑪,你不就是希臘人!”

“不是!我們是羅馬人!”

這就是在東羅馬帝國,被突厥人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之後,人民就一直繼續堅信自己是羅馬人,自己的國家就應該是羅馬國(或者翻譯成羅馬尼亞,呵呵)。

所以當現代的希臘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希臘文化下的人民,有超過一半以上堅信自己是羅馬人。這個估計就是東漢滅亡了幾百年後,我們說,我們是漢人一樣!

但是當時希臘剛剛建國,需要強權支持,如果叫做“羅馬國”,那麽羅馬王朝的“自古以來的領土”就太大了,估計會引發這些強權的反彈。所以最後就決定了,還是叫自己希臘人,不能叫自己羅馬人。

大概之後的十幾年的教育,“我是羅馬人”,這個概念就沒有了。今天你說,你是羅馬人,大概人家知道,你住在意大利羅馬。

這個就是今天講給大家聽的故事。

為啥中國成為一個延續的文明,而歐洲沒有延續下去?這個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56

RFID身份識別,大數據填報誌願,未來被科技改變的高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7/149978.html

黑馬說:今天開始,全國進入高考時間。

從1977年恢複高考之後,眾人過獨木橋的形勢沒有發生多大改變,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形式上卻有了諸多變革。從完全依賴於人,到什麽視頻監控、金屬探測儀、指紋識別等等,各種儀器開始運用於考場。當然,這些在如今看來都弱爆了,還有哪些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得到廣泛運用?黑馬哥將從備考到進考場,從閱卷到填報誌願,帶你看看科技對於這項全國最大的人才選拔制度產生了哪些改變。

文 | i黑馬 周路平



\刷題備考

備考少不了做題。你應該還記得當年那些堆摞成山的試題,什麽預測卷、最後#套、沖刺卷、密押卷,他們信誓旦旦地告訴你,哪些題出現的概率極大,搞得高考是他家命題似的。不過對於應試教育而言,做題本身還是必要的。

在線教育的題庫類產品的爆發,譬如猿題庫、作業幫、學霸君、學習寶等等,讓刷題本身變得更加簡單,拿起手機隨時隨地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練習,海量的免費題庫給了考生們鞏固和複習知識點提供了便利。此類軟件可以根據你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推送相應難度的題目,查漏補缺。甚至遇到不懂的題目,用手機拍照也能直接搜索答案和解析。

百度在今年4月份,還專門推出了一款刷題軟件“覓題”,推薦高頻考點、預測熱門考題。這種軟件的噱頭就是大數據,通過對各省份的歷年高考題進行收集,利用特點算法進行分析,讓考生在最短時間掌握可能涉及的知識點。

樂學創始人曹允東則更加幹脆,他把高考知識點拍成電影。你不是嫌學習枯燥嗎?你不是說學習是反人類的嗎?看電影總可以吧。據了解,樂學高考大電影每分鐘的拍攝成本是5.2萬元,2分鐘的鏡頭需要花費十幾個小時的拍攝。如此精雕細刻地打磨就是為了一邊觀賞影片,一邊詳解高考知識點,娛樂學習兩不誤。


指靜脈識別


\每年高考,替考現象時有發生。其根源在於身份識別僅靠監考老師的眼神比對,雖然不至於將姚明認成潘長江,但把汪涵當成徐崢還是極有可能的。

這種情況在指紋識別技術成熟後開始有所轉變。而指紋識別技術被人們熟知,是因為經常出現在科幻懸疑片和警察破案的情節之中。不過,指紋識別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容易被複制,手指與光滑的物體接觸後都會留下指紋,給盜用留下了空間;二是容易受到身體因素的影響。蘋果公司從iPhone5S開始增加了指紋解鎖功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尷尬:運動之後手機很難解鎖,其中原因就是汗液影響了識別的準確度。而損傷、磨損、幹燥等外界幹擾也同樣會影響識別。

另一項識別技術也跟手指相關,指靜脈識別,它是通過靜脈血液的流動進行身份識別。指靜脈識別獲取的是手指內部的靜脈圖像特征,而不是手指表面的圖像特征。因此,不存在任何由於手指表面的損傷、磨損、幹燥或太濕等帶來的識別障礙。事實上,指靜脈已經在很多門禁系統中開始使用,而內蒙古的考場也已經開始試用。

指靜脈識別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必須活體且有流動的血液。想當年,黑馬哥還糾結於這樣的問題:雙胞胎是不是可以替考?現在看來,除非本人,不然即使將手剁下來都沒法完成考場識別。


射頻識別



\現在的答題卡幾乎不需要考生填寫個人信息,監考老師會給每位考生發一個條形碼,掃描之後就能讀出考生的信息。不過相比於條形碼掃描,有一種叫射頻識別(RFID)的技術顯得更加高大上。這項技術不是用於考生身份識別上,而是試卷。它可以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數據,相較於條形碼,它容納的信息更加多元,可以穿透覆蓋物並進行實時的寫入和識別,在數米乃至數千米的範圍內傳輸數據。

通常的做法是在每張試卷上貼一張電子標簽,試卷袋密封之後就不再拆開,利用無線射頻技術來識別袋中的試卷數量和種類,從而保證整個試卷交接過程的安全性,並對敏感材料進行精確追蹤。該項技術曾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被用於記錄遊客的出入數據。


USBkey閱卷


\考試告一段落之後,將試卷進行掃描並隨機分配給閱卷老師。每年高考之後都會有報道閱卷工作的辛苦,一方面要保證閱卷效率,另一方面也要保證公正性,閱卷老師往往被固定在某個區域。

不過分布式網絡閱卷的方式,使得老師們沒必要臭汗哄哄地擠在一個小教室里。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閱卷工作,前提是要有一臺電腦和一個叫USB-Key的硬件設備。
USB-Key儲存著閱卷老師的私鑰和數字證書,除非是閱卷系統的識別算法,否則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讀取閱卷老師的信息。當閱卷老師把USB-Key插入電腦,電腦還要通過權限口令、指紋驗證、聲紋驗證和人臉識別等方法對老師的個人身份進行驗證,所有驗證程序一一通過,老師才能進行閱卷。老師的閱卷情況將通過加密傳輸的方式直接傳到卷庫,卷庫會對閱卷信息進行分析,直接錄入學生成績。


 


誌願填報


\考試完畢,睡幾天、嗨幾天、到名校轉幾天;成績出來,該哭的哭,該笑的笑,該複讀的複讀,而大部分人將踏進大學校園。不過在這一步之前還有一個未過的檻:填報誌願。除非你是全省高考狀元,可以任性的填報,不然還是存在落榜的風險。

報高了有風險,報低了很吃虧,如何恰到好處的填報誌願也需要綜合考量。如今出現的誌願填報系統,譬如優誌願、愛拼網等等,就不再需要抱著幾本厚厚的填報書,研究上榜概率。這些系統除了最基本的歷年高校分數線,高校綜合排名等等,還包括某一高校的分數波動頻率,為考生挑選最適合,也最有希望錄取的高校。

大數據的另一功效是挑選專業,歷年畢業生的工作數據告訴你,他們畢業之後在從事什麽工作?薪資待遇如何?男女比例是否嚴重失調?都能通過數據直觀地告訴你,四年之後你大體就是那個樣子,給考生的決策提供參考。更有甚者,誌願填報系統還能利用系統測試出考生性格,根據性格匹配專業。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2015黑馬大賽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趴陸續開場,6月末上海站文化創意與O2O專場行業賽,項目報名請點擊下方黑馬大賽圖片進入!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