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僵屍”公司來襲 超日違約是信貸危機起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778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擁有債務雙重股權的中國公司數量猛增,存在問題的也不僅僅是超日一家。這或許暗示:“超日債違約”是中國第一個公司債違約案例,但可能不會是最後一個。 關於超日違約事件,詳見華爾街見聞此前的介紹:“超日債”違約引發債市動蕩 十家公司取消或推遲發債計劃 所謂的債務雙重股權公司,指的是債務占股權比例超過200%的公司。 先來看一組數據,據彭博新聞社對4111家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 目前中國債務占股權比例超過200%的上市非金融公司數量已經增至256家,而2007年這一數字僅為163家,期間漲幅達到了57%。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企業的總債務規模已經達到1.98萬億美元,2007年底這一數字僅有6070億美元。 大陸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公司中,約63家公司的債務占股權比例甚至超過了400%,而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債務占股權比例水平為73%。 其中351家的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值為負,409家公司的該比值不足1%。 最近,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宣布,“11 超日債”第二期利息8980萬難以全額兌付,只能支付400萬。今天超日公司副總裁劉鐵龍表示,現在公司仍無法償付這筆資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隨著當局逐漸結束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一些面臨現金短缺的“僵屍”企業將相繼發生違約。 美國銀行則表示,“超日事件”或許就是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重燃投資者對於信貸風險的擔憂,就像2008年貝爾斯登接受救助的時候那樣。 穆迪評級中國合作方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的研究部副總經理張英傑(音)表示,“第一單違約發生之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違約案例出現。目前中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範圍內流動性趨緊,今年到期的債券也增加,在融資壓力日益增大,所以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違約案例。” 張英傑還表示,長期來看,投資者將更加謹慎,這些投資的風險也會通過回報率來反映出來,這對於利率和債券市場的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過去回報率與風險之間扭曲的關系將得以修正。 中國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6萬億美元的影子銀行產業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並承認包括房地產在內的一些部門需要加以鞏固。今天新華社報道,央行顧問陳雨露表示,中國信托產品的違約風險在可控範圍內。 海通證券分析師李寧預計,今年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在岸公司債違約,像超日一樣債券缺乏保障、信用風險升高的公司還有珠海中富、明星湖生物科技以及南寧糖業等。 標普評級大中華區主管Christopher Lee表示,“政府顯示出了更大的意願來讓借款人遵守市場規則。我們預計,由於信貸風險的顯現,未來銀行在放貸的時候‘歧視’現象會更明顯,銀行會更有選擇性的借貸。” 美銀駐香港策略師David Cui等表示,雖然超日債違約並不會立即引發國內流動性收緊,但是還是會產生一定的連鎖反應。美國的金融危機不也用了一年的時間來擴大影響力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08

對於新手,模擬交易不是個好起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139

模擬盤交易被很多人視為新手在進入股市、期市場前最好的訓練場,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人僅通過在模擬盤中訓練後就能在實盤交易中賺大錢的。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模擬盤至少可以讓新手學習如何使用交易軟件,讓有經驗的人也可以有個地方檢驗自己的交易策略,並且不需要把真實的資金曝露在風險之下。 現在有很多經紀商提供的平臺都帶有不錯的模擬交易功能,但是不管模擬交易做的功能與體驗與實盤有多麽相似,還是有一些重要的體驗是模擬盤所欠缺的,比如:滑點、訂單無法成交以及缺乏流動性所帶來的其他影響等等。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模擬交易無法讓你感受“風險”這一交易中最重要的體驗。 一項不考慮風險的投資根本稱不上投資。就像在沒有水的地方學遊泳、在自己的房間練習一次面對上萬聽眾的演講。不管你準備的多麽充分,直到你登上講臺,面對無數雙眼睛及閃光燈時,你的表現與心情也許與練習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所以,不管你的模擬交易做的多麽好,總是無法讓你體驗強烈的風險感,這將導致你會經常改變自己的想法,最終離一個本來不錯的既定策略越來越遠。 希望,會使你硬抗已經虧損的頭寸,期待有一天會反轉盈利。 恐懼,會使你不敢入場而錯過一個好機會,或提前終結自己的盈利。 貪婪,會使你不知道及時止盈離場,甚至把盈利變成虧損。 無知,會使你對資產走勢盲目自信,即使它已經在朝相反的方向前進。 上述這些情感在模擬交易中時很難真切體會的,模擬交易帶給你的是躲在虛擬數字背後的安全感和作對方向時的洋洋得意的幻覺,而這一切當你掏出真金白銀錢操作的時候都將蕩然無存。 所以,比較好的一種替代選擇是,在對市場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後,開啟一個真實賬戶,但用最低單位的資金進行交易,這樣你可以真實的體驗市場在各種情況下給你帶來的情感變化。對多數人來說虧損交“學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至少可以將學費控制在最低的範圍內。 有過實盤經驗的人都可以理解,即使倉位很輕,這筆單子是否盈利也會讓你高度關註,遠比模擬盤來的緊張。從這里,你也可以審視自己能不能在市場波動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一旦你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策略,就可以逐漸放大倉位至風險容忍範圍內的程度了。 原作者 Brian Lund,Ditto Holdings聯合創始人,擁有29年的市場交易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55

對於新手,模擬交易不是個好起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139

模擬盤交易被很多人視為新手在進入股市、期市場前最好的訓練場,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人僅通過在模擬盤中訓練後就能在實盤交易中賺大錢的。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模擬盤至少可以讓新手學習如何使用交易軟件,讓有經驗的人也可以有個地方檢驗自己的交易策略,並且不需要把真實的資金曝露在風險之下。 現在有很多經紀商提供的平臺都帶有不錯的模擬交易功能,但是不管模擬交易做的功能與體驗與實盤有多麽相似,還是有一些重要的體驗是模擬盤所欠缺的,比如:滑點、訂單無法成交以及缺乏流動性所帶來的其他影響等等。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模擬交易無法讓你感受“風險”這一交易中最重要的體驗。 一項不考慮風險的投資根本稱不上投資。就像在沒有水的地方學遊泳、在自己的房間練習一次面對上萬聽眾的演講。不管你準備的多麽充分,直到你登上講臺,面對無數雙眼睛及閃光燈時,你的表現與心情也許與練習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所以,不管你的模擬交易做的多麽好,總是無法讓你體驗強烈的風險感,這將導致你會經常改變自己的想法,最終離一個本來不錯的既定策略越來越遠。 希望,會使你硬抗已經虧損的頭寸,期待有一天會反轉盈利。 恐懼,會使你不敢入場而錯過一個好機會,或提前終結自己的盈利。 貪婪,會使你不知道及時止盈離場,甚至把盈利變成虧損。 無知,會使你對資產走勢盲目自信,即使它已經在朝相反的方向前進。 上述這些情感在模擬交易中時很難真切體會的,模擬交易帶給你的是躲在虛擬數字背後的安全感和作對方向時的洋洋得意的幻覺,而這一切當你掏出真金白銀錢操作的時候都將蕩然無存。 所以,比較好的一種替代選擇是,在對市場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後,開啟一個真實賬戶,但用最低單位的資金進行交易,這樣你可以真實的體驗市場在各種情況下給你帶來的情感變化。對多數人來說虧損交“學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至少可以將學費控制在最低的範圍內。 有過實盤經驗的人都可以理解,即使倉位很輕,這筆單子是否盈利也會讓你高度關註,遠比模擬盤來的緊張。從這里,你也可以審視自己能不能在市場波動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一旦你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策略,就可以逐漸放大倉位至風險容忍範圍內的程度了。 原作者 Brian Lund,Ditto Holdings聯合創始人,擁有29年的市場交易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58

美元還只是站在牛市的起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22

傳奇投資人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曾敏銳的指出,“一波趨勢中只有前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受基本面驅動的,到最後三分一時市場情緒已經瘋狂,脫離了基本面,此時的價格也呈拋物線般走勢。”不過從沒有一門課程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去判斷並交易者最後三分一的趨勢。

最近兩個月以來美元指數連續10周錄得陽線,這已經不僅僅是“強勁”能夠形容,這已經是整整30年來最牛的一波上漲。

如果這麽一看,有些人會擔心美元牛市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了,下圖統計了歷史上美元指數連續上漲周數的排名,我們發現連續10周只能排在第18位:

tumblr_inline_ncb6zj1of31sr2715

在今天,基本面幾乎就等同於央行政策,比如正是美聯儲一手推高了美國股市以及美元。雖然是美國將整個世界卷入了這場危機,但依靠著這種聯動關系,自金融危機以來很好的控制住了危機的深化,至少在美國國內是如此。世界也從“舊常態”走向低通脹低增長的“新常態”。

由下面兩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美元與全球股市的聯動性:美元的強弱(紅線)與美國以外國家的股市(灰線)強弱具有明顯正向關系。

Screen Shot 2014-09-21 at 6.51.57 PM

Screen Shot 2014-09-16 at 10.41.46 AM

美元的強勢意味著其他國家的貨幣在貶值,在匯率貶值的國家,公司的邊際利潤會上升,這會進一步帶來投資和就業的增長,而工資的增長也會有利於消費和國內需求的增長。

從下圖來看,當前美元指數正處在長達十年的大型震蕩區間上沿,一旦上破可能暗示今年以來的上漲還遠遠不是那“最後的三分一”,而只是美元大牛市的開端。尤其是考慮到美聯儲已經開始召回消防隊,而其它國家還正在解開水管準備滅火。

歐洲日本已經明確表示要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而中國雖然嘴上不承認但實際行動上已有諸多放松跡象。這些大型經濟體的政策方向與美國相悖,無疑將在中長期上給予美元支撐。

Screen Shot 2014-09-22 at 1.58.03 P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0

站在改革的起點 我們該往哪裡走 公民x柯文哲

2014-12-08  TWM

 

這是一場值得被記住的選舉。

公民參與,台北市出現了第一位非藍也非綠的素人市長,公民覺醒,蔑視民意的執政者遭到最嚴厲的選票審判,公民崛起,一股新的力量即將改變台灣。

2014年九合一選舉後,選民幾乎全盤否定了執政者的既有路線,站在改革的起點,新的路線在哪裡?

也將仰賴台灣公民的集體智慧。

製作人‧方德琳、楊紹華 撰文‧楊紹華 研究員‧黃家慧十一月二十九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因為台灣人民用選票表達了他們對執政黨強烈的不滿。

晚間九點二十分,國民黨終於有了這天晚上唯一的六都首長勝選感言。國民黨新北市長當選人朱立倫站上講台,以毫無勝選喜悅的低沉語調緩緩地這麼說:「人民的怒吼,我聽到了。」

選舉大翻盤之後……

「人民的新仇舊恨一次算總帳」 新力量崛起這是一次必須被記住的選舉,「我們清楚看見了人民對執政者的審判力量。」國安會前副祕書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所長的張榮豐解讀,這場選舉「像是人民對國民黨新仇舊恨的一次算總帳。」「首先是房價高漲、薪資停滯的問題始終無解,國民黨唯一的清楚訴求,只有兩岸開放和貿易自由化;但幾年下來,年輕人完全感受不到開放與自由化的好處,得利者似乎只有財團。」這兩年,苗栗大埔案、桃園航空城等事件,政府被公民團體指控是「掠奪人民土地,標給財團」;到了《服貿協議》爭議,學生浮上枱面,控訴代議政治失靈、質疑中國野心,最終發展為太陽花學運;再到公民發起的「滅頂運動」,又將中國、權貴、財團全都列入打擊範圍。

張榮豐說,這次選舉的主角是柯文哲,他打權貴、訴求以全民參與改變代議政治,每一箭都射向民眾對國民黨的極度不爽之處,自然引發可觀的擴散效應。而在整個審判國民黨的過程中,學生、年輕人、公民團體、首度參選的政治素人都是要角,「民進黨的角色卻淡化了,所以我會說,這場選舉,人民對執政者審判的強度,高過了對於民進黨的肯定。」張榮豐作出結論:「選舉過後,新的力量將會崛起。」這就是二○一四年九合一選舉必須被記住的原因:公民覺醒的力量,正要開始改變台灣。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對公共事務冷感的代價,就是被糟糕的領導者統治。」這句話,被認為是公民覺醒的最佳注解;然而,經過一場標識為「公民勝利」的選舉之後,台灣就會變得更好嗎?台灣的下一步,該走向何方?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總經理戴立安分析,某種程度上,這場選舉像是全盤否定了國民黨過去的邏輯,但從「賭爛票」明顯增加的情況來看,人民似乎也沒有透過這場選舉「肯定」了什麼新的路線。「稍微明顯的,是柯文哲的『公民參與』訴求獲得認同。」

改變 第 1 步:

還人民完整公民權 改善失靈的代議政治從「柯文哲現象」出發,台灣公民覺醒的下一步,要衝撞的該是「公民權」的完整,或者應該說,是公民權的正常化。

公民權,又稱為「人民的參政權」,清楚寫在《憲法》第十七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權」,然而雖有《憲法》保障,但與國外民主國家相較,顯然台灣的公民權與世界潮流是脫軌的。

罷免、公投門檻高 皆落後國際主流在選舉權方面,對比全世界民主國家都是十八歲就可以投票,台灣是唯一年滿二十歲才有投票權的國家,阻斷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權利;在罷免權,台灣的門檻也明顯偏高。

十一月二十九日,台北市內湖區投票所的門口都會站著幾位學生,他們是「割闌尾計畫」(民間發起的罷免立委活動)的支持者,「請連署支持罷免蔡正元立委行動!」每當投完票的選民經過,他們總會試著請求連署簽名。這一天,割闌尾團隊成功完成了將近四萬份的連署,達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的「第二階段」罷免門檻,興奮之餘,他們卻還不敢大意。

依據《選罷法》,罷免公職人員必須經過四道關卡,首先是「提議」。提議要成功,必須要有「被罷免人當選時原選區選舉人二%」的提議人數;第二關是「連署」,必須要有「被罷免人當選時原選區選舉人一三%」的連署人數,且「提議人」不得為「連署人」。經過這兩關,這趟罷免算是「成案」了,但接下來,還有兩大門檻擺在眼前。

《選罷法》規定,罷免案要通過,需要「被罷免人當選時原選區選舉人五○%」的人數參與投票,也就是投票率必須超過五成;而有效票中,「同意罷免」者必須過半。

在這過程中,還有層層阻礙,其一是「連署時間必須在三十日內完成」,此外,《選罷法》第八十六條規定,「不得有罷免或阻止罷免的宣傳行為」,割闌尾計畫團隊就質疑,「無法宣傳,如何以理性說服人民同意罷免?如何行使《憲法》保障的權力?」同樣是罷免民意代表,在美國加州,連署門檻需要全體選民的兩成,但連署期限長達一六○天;在日本,選民人數不到四十萬人的地區,連署門檻拉高到選民人數的三分之一,但連署時間為兩個月,且沒有投票率的要求。

選舉、罷免之外,再看攸關創制、複決權的《公投法》,同樣也像是台灣走入公民社會的一道高牆。

依據現行《公投法》,首先,任何涉及《憲法》的議題均不能直接透過公投修改;再者,需要選舉公民過半的投票人數,且有效票數超過半數同意,始能通過。相較於法國、日本,或是今年九月舉行的蘇格蘭公投,盡皆未設投票率門檻,且法國與蘇格蘭公投更是採取「簡單多數決」。

強化公民參與,弱化政黨協商下的政治運作,一方面是符合這場選舉當中選民所傳遞出的不滿訊息;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有助於台灣解決當前諸多社會、經濟困境的途徑之一。

十一月七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報告,「二○一五年十大趨勢」,報告指出,明年全球影響最大、排名居首的兩大趨勢,分別是「所得分配不均」與「失業率繼續攀高」;而WEF也在報告中明白表示,解決這些問題無法單純仰賴政府,而必須靠「全體公民共同關注、採取行動」,尤其,年輕人不能缺席。

改變 第 2 步:除了繼續貿易自由化 更要提升產業競爭力「這次選舉結果,代表年輕人對悶經濟的感受很強烈,也證明了操作藍綠已經是假議題。」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認為,站在這樣一個改革起點,人民要思考的是「路線」問題,「是要走向更開放與自由的市場經濟?還是要修正過去的路線,改為均富導向、消弭對立?這才是真議題。」其實,從馬英九執政初期,這些「悶經濟」的問題就已經露出徵兆。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達到雙位數,但人民薪資仍然停滯,那一年八月,《今周刊》以封面故事創造了「無感復甦」一詞,提醒政府必須思考,如何把經濟成長率轉化為讓人民有感的薪資成長。此後,馬政府上下多次把「讓人民有感」掛在嘴邊,但「無感」現象至今依然。

二○一二年馬英九競選連任,他提出的解方是利用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敲開中國市場大門,取得搶進世界市場的入場券;但兩年多過去了,這套政府口中「利大於弊」的解方,已被解讀成「利在財團、弊在庶民」的路線。問題是,如果公民在這場選舉否定了馬英九的路線,新的路線又是什麼?

十一月三十日,「九合一」選舉後第一天,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的手機安靜得出奇。

作為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她經常得向在台灣的外商解釋國內政經環境變化,但即使「執政黨全面挫敗」的選舉結果早已出爐,吳王小珍卻沒有接到任何一通表達憂心的詢問電話。

「選票差距之大,的確是在預料之外,但,我們認為它終究只是地方選舉……。直到禮拜一上班後,」吳王小珍說:「意外的是,一場地方選舉,竟然能夠造成內閣總辭。」她表示,從外商對台灣投資環境信心的立場,對這場選舉的憂心是從「內閣總辭」開始,「政策要有延續性,我們比較擔心最近兩年的開放腳步會不會因此轉向。」國民黨敗選不影響開放的腳步不過,吳王小珍也提出美國商會過去一年多來與民進黨交流溝通的心得:「在貿易自由化的部分,我想民進黨主流意見多半也與目前執政黨的大方向一致,他們也了解開放的急迫性。」她相信,即使是在國民黨選舉潰敗之後,台灣的自由化腳步會繼續走、也應該繼續走,「兩黨之間較大的差異是在中國政策,但也只是『深度』與『速度』的不同,方向上應該不會逆轉。」至於台、美自由化談判的另一絆腳石,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問題,「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先前已經喊出『任內絕不開放』,所以美國商會本來也就沒有太大的期待。」不過,即使自由化、開放的路線應該持續,張榮豐還是提供了公民力量在經濟政策上的另一個施力點,「自由化,說穿了就是『賣東西更方便』,是一種cost down(降低成本)的思惟,但你的政策不能只有『賣東西』,還要想想怎麼做出大家會想買的好東西。」他說的,是台灣需要一套具體可行的產業升級政策。

換言之,當公民以選票抗拒了「從中國切入世界市場」的路線,接下來,我們必須以務實理性的態度,共同思考讓台灣產業維持競爭力的新解方,「應該要求政府,不能只是用力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但卻不花工夫在產業、產品的競爭力提升。」至於童子賢口中的「均富路線」,背後的根源是「分配」與「相對剝奪感」問題,「這是世界潮流,也是世界挑戰,從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到韓國房價高漲、自殺率也高漲,貧富不均的問題其實全球都一樣。」童子賢說。

不過,回望歷史,睿智的改革者總能找到一條顧及發展與公平的改革路線,「台灣在民國四十年代,國民黨推動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就成功消弭了台灣農村的怨氣,讓社會穩定發展數十年。」童子賢舉例。

台灣能不能再次找到一條美好的新路線?在「審判國民黨」之後,公民有了聲音,但責任才要開始,每一位公民都成了推動進步的力量,也必須符合「公民覺醒」的真義,有意識地回頭思考每個牽絆台灣進步的環節。

改變 第 3 步:「除舊」之後要「立新」 理智思考下一步「國民黨倒了,台灣不一定會更好。」選後第一天,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在臉書上這麼說,他提醒這場選舉的勝利者──公民,「下一步,我們更該進一步思考,我們要一個怎樣的更好的、公平正義的國家社會。」是的,公民展現了「除舊」的力量,接下來,也要展現「立新」的能量。

其實,老天對台灣很好。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投票日,在明明該是陰沉溼冷的冬日季節裡,祂忽然給了全島一整天的溫暖陽光,讓每個人充分展現公民意志;兩天之後,全台低溫驟降至二十度以下,於是,我們又能從激昂的選戰情緒裡,很快回復日常冷靜,冷靜想一想,在這場驚天動地的選舉後,台灣得到了什麼?揚棄了什麼?我們的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公民意識已經覺醒,接下來,如同哲學家康德的那句啟蒙運動經典名言:「勇於使用你的理智吧!」公民自覺正在改變台灣!

九合一選舉,執政者被選民嚴厲審判,但這場被標識為「公民勝利」、「公民覺醒」的選舉果實,其實是在過去一年多的許多事件裡,不斷滋養,匯聚成勢。

2013年7月╱白衫軍運動緣起: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因被關禁閉操練,導致中暑死亡事件,引發全民對軍中陋習不滿。

公民運動:「公民1985行動聯盟」組織成功號召25萬人走上街頭,創下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公民自發性社會運動。

2013年8月╱大埔事件緣起:2010年,苗栗縣政府強制徵收大埔農地,3年後又鏟平抗爭拒遷的四戶住宅,其中張藥房老闆張森文因此自殺。

公民運動:網友自發製作懶人包供網民了解始末,樂團五月天則在MV以自殺的張藥房老闆照片作結,引發社會討論。

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緣起:3月17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30秒宣布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通過委員會審查。

公民運動:3月18日,大學生和公民們發起占領立法院行動,為期23天才結束。

2014年7月╱桃園航空城緣起:徵收土地達3300公頃,7200多戶居民需要搬遷,被稱為最大徵收案。

公民運動:網民於臉書集結「桃園航空城自救會」,也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2014年10月╱全民「滅頂」緣起:2013年10月,味全混摻大統長基含銅葉綠素的橄欖油,今年9月爆發餿水油事件,10月更爆發將進口飼料油混入食用油。

公民運動:全民拒買頂新旗下商品,台灣網友列出所有頂新產品,臉書上出現多個「反頂新」粉絲團,此稱「滅頂行動」。

「罷免權」形同虛設公民權不完整──各國地方自治罷免門檻

台灣

針對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長等,須有13%選民連署。

連署期限:30天

日本

依選區選舉人口分三級並採累加模式:針對地方首長、議員等,若選民人數少於40萬人,則以全體選民數乘以1/3;若選民總數超過40萬人,則前40萬人數之1/3,再加上超過40萬部分之數乘以1/6合計;若選民超過80萬人,則再加上多出部分之數乘以1/8。

假設選民為84萬人,則有效連署人數應為:40×1/3+40×1/6+4×1/8=20.5萬人連署期限:2個月(都道府縣)

美國加州

針對全州官員:須有全體選民之12%連署,且每個郡須有1%的人連署針對州參議員、議會成員、公平委員會成員等,須有全體選民20%連署

連署期限:160天

激烈選戰過後

來自各界的建言

從根本消除怨氣

台灣應該微幅修正政策,在經濟發展的效率能維持下,改善稅制與金融、經濟制度,使制度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前進。溫和的稅制改革,例如資本利得稅的調整,若是成功,可從根本消除社會不公化解怨氣。

如果沒有朝這個方向前進,換一個政黨執政,一再喊美麗的口號,終歸是隨波逐流,台灣會繼續停滯;而候選人也會繼續困惑:「我真的有這麼爛嗎?」和碩董事長、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

童子賢

別再搞黑箱政治

台灣政治運作模式要改變,過去政治亂象,讓我們看見民主代議體制的缺失,在網路世代興起後,有了改變的契機。台灣政治必須越來越公開透明,不能再是密室黑箱。

作家,曾任華視總經理

小野

好好處理「分配」問題

拚經濟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拚經濟是政府被財團綁架,就是今天選舉這個結果。過去的經濟發展,人民不覺得得到好處;未來,「分配」會是台灣最刻骨銘心的問題。

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楊志良

變成世界的一部分

不能只想自己,要突破歷史的束縛想未來,不只5年、10年,甚至未來50年台灣在世界中的角色。台灣缺乏自然資源,必須成為世界的一部分;但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也不能為了成長造成分配不均,更須考慮碳排放對環境的傷害。

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

張安平

火力 來自長久的悶經濟年輕人對悶經濟的不滿,在選舉中一次爆發;但,悶局已經累積太久,《今周刊》自2010年8月製作「無感復甦」封面故事開始,不斷對困擾台灣年輕人的苦勞經濟、退休金不公、居住正義及世代正義等問題進行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07

桃園變天 將成選後房價下修起點

2014-12-08  TCW

 

九合一大選開票結果,綠軍大勝,不只藍軍支持者臉都綠了,房地產市場也正式進入紅翻綠的軟著陸階段!

選前即認為,因房市超額供給、銀行貸款審核趨嚴,全台房價已觸頂下修的淡江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執政黨敗選,加上以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為首的第三勢力,入主市政建設,朝廣設社會住宅、公辦都更等施政方向,房地產市場將出現新一波修正。

以台北市為例,平均議價空間將擴大至一○%到一五%;餘屋量相對較多的新北市,有機會上看二○%。至於政權變天的台中市、桃園縣(編按:將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升格直轄市),建商手上庫存的建地,則恐因內政部明年七月起,將實施都市計畫容積上限總量管控,掀起搶建潮,房價下修幅度不無超過二○%的可能。

莊孟翰認為,房市軟著陸可以期待,但不會發生價格崩盤,因為除日本、歐洲等國,繼美國之後接棒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中國官方持續打貪造成的資金外流效應,都使得房地產市場仍充斥游資。亦如同台股,受單一政治事件的影響越來越有限,即便二○一六年綠營上台執政,房市也不致因兩岸關係的變數,出現大幅波動。

地產大亨式開發退位地方政商關係洗牌改變規則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這次選舉結果,對房地產市場最具指標意義的,是最後一刻選情逆轉的桃園縣。儘管新當選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政見上仍將延續航空城建設,但當地農地、土地炒作不斷,行情過度膨風已是市場共識,不管蛋白區或蛋黃區,都極可能成為選後房市泡沫化的起點。

徐佳馨指出,正如這次選舉,選民投票邏輯丕變,看待下一階段的房地產市場,也應要有新思維,特別是過去跟著重大建設投資買房的邏輯,也應進行修正。

過去建商跟隨政府重大建設,出手高價獵地,插旗重劃區,再找來代銷拉高行情,由職業投資客通吃預售屋紅單,再倒貨給自住客的地產遊戲。一來因政商合作默契不再,二來房價再創新高也無空間,「未來這樣戲碼很難再玩,」房產專家田大權表示,房地產發展與地方政治密不可分,地方政治輪替,政商關係重新洗牌,將改變房地產市場遊戲規則。

因此,「地產大亨」式的開發造鎮,未來幾年內全台將不復見;政府標售或外包指標性資產,活絡市場的作為,也將在公眾的監督下被限縮。取而代之的,是實際解決「居住」而非「買房」問題的社會住宅興建,以及低總價自住需求的推案,將成為市場主流產品。尤其,由北到南的高總價豪宅和商用不動產,市場買氣退潮更是難再回溫。

中部建商、總太建設董事長吳錫坤則認為,房地產市場要緊要放,地方首長影響力有限,最終仍取決中央政府。

中央打房不得民心 續推房地合一稅陷兩難

然而,祭出奢侈稅等一連串打房政策的馬政府,不但得不到年輕選票認同,更因打掉市場買氣,今年以來全台房屋買賣移轉件數,恐將創下近十三年新低,帶來房仲業全面不景氣。

因此,在未能討好任何選民的情況下,隨敗選內閣改組,以「居住正義」為訴求的政策性打房,預料也將畫下休止符。

莊孟翰認為,原本預定明年送立法院審議、後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這項重大稅制變革,將會是下一波房價的轉捩點。

根據內閣總辭前的「財政部版」草案,一旦實施這項稅制,多屋族未來轉手賣屋,包括持有房價在三千萬元以上的自住屋,都將依實際買賣價格,課徵交易所得稅,最高稅率達四五%,被認為是破壞房價的震撼彈。

然而,選後的政治情勢,卻讓目前在立法院仍擁過半優勢的國民黨,是否該續推此法案,深陷進退兩難窘境。

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便抨擊,房地合一稅原是江宜樺力推的政策大菜,藉以宣示居住正義,但因選前倉卒成案,各方歧見極大;更可議的是,原本就該進行的稅制改革,卻與打房畫上等號,扭曲了透過供需決定房價的市場機制。

「國民黨推或不推,看來都不對,」莊孟翰說,馬政府若延續打房思維,續推房地合一稅,勢必遭利益團體強大反彈,且未必能換來選票;但若撤案不推,則喊了半天的「居住正義」前功盡棄,坐實公民團體改革缺乏魄力的批評。

儘管政策面走向,仍須看新財經內閣的施政方向,以及政黨角力結果,但毫無疑問,這次選舉結果,各地候選人推出的社會住宅政見,雖不見得能全盤落實,但已經成為台灣房地產發展的一個新主流方向,將有機會讓台灣房地產市場,朝向擺脫政商操作的黑箱。

【延伸閱讀-圖表資訊】五都市長,都端出社會住宅政見——選後六都房地產行情走勢

◎台北市長 柯文哲

■房地產政見(1) 建5萬戶社會住宅,增加1萬戶租金補貼(2) 公辦都更,由政府公開遴選建商,民眾自選補貼及興建方式

■區域行情走勢(1) 捷運路網完成,房價高檔盤旋,暫無任何資金、建設點火的行情條件(2) 公寓都更題材停止發酵,價格修正比率最高

※ 議價空間最多10%至15%

◎新北市長 朱立倫(連任)

■房地產政見(1) 興建社會住宅目標18萬4千戶,提供捷運青年住宅租金補貼(2) 簡易都更容積獎勵爭取提高至30%或35%

■區域行情走勢(1) 捷運站周邊產品仍獲青睞,低價區仍有比價補漲趨勢(2) 未受惠交通效益區域,價格趨勢受生活機能、供需條件檢驗

※ 議價空間可達15%至20%

◎桃園市長 鄭文燦

■房地產政見(1) 成立航空城拆遷戶組織重建委員會,先建後拆(2) 興建2萬戶只租不售社會住宅。補貼1萬戶在地就業青年房租,每月5千元

■區域行情走勢(1) 航空城計畫將採公民審議程序,回歸在地利益,題材利多引擎暫熄火,周邊市場變化最大(2) 中長線仍看多機場捷運題材,獲利了結潮帶動價格修正,但幅度有限

※ 航空城利多暫歇,周邊變化大

◎台中市長 林佳龍

■房地產政見(1) 4年任期內籌建1萬戶社會住宅,只租不賣(2) 推動中區再生,發債成立百億基金進行舊市區更新開發

■區域行情走勢(1) 環台中市的74號快速道路、快捷巴士(BRT)與興建中的捷運綠線等交通系統建置完成,低價區仍有吸引買方移動的魅力,維持價量平穩(2) 七期、商用不動產在地需求降低,量縮價平

※ 七期豪宅難再創新高價

◎台南市長 賴清德(連任)

■房地產政見市區公辦都市更新,並適度保留公有住宅,做為出租社會住宅

■區域行情走勢以區域買盤為主,交易量價最為穩定

※ 短期創新高個案將下修

◎高雄市長 陳菊(連任)

■房地產政見(1) 主打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等灣區等重大建設(2) 建設南高雄金融經貿核心區

■區域行情走勢(1) 配合環狀輕軌捷運,亞洲新灣區計畫加速南高雄行情推進(2) 高總價產品市場轉冷,價格滯漲

※ 新灣區成未來3年至5年熱區

註:桃園縣將於12/25升格為直轄市資料來源:永慶房屋、信義房屋、各候選人官網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45

泰國雙人組 宏碁甩大頭症起點?

2014-12-15  TCW

 

曾經是個人電腦(PC)台灣之光的宏?痋A現在還在轉型的陣痛期上,但現在,終於在泰國,找到了一絲轉機。

過去,宏?眹C月在台灣舉行的業務報告上,歐洲經理人才是這裡發光發熱的主角,但派駐泰國逾十八年的泰國分公司總經理楊宏培,成為今年宏?眭熊J點。宏?眥鶡瑼羉[全球總裁陳俊聖,更點名他分享「泰國經驗」,因為宏?痐策~在全球每賣出五支手機,預估就有一支是在泰國市場貢獻的。

根據市調公司Canalys今年第一季調查,宏?皉b泰國手機市場已經坐穩「三哥」,市占率一○%,排名在它之前的是老大哥三星(Samsung)和蘋果(Apple),光兩家總計就已瓜分過半市場。

宏?皉b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占率仍不到一%,預估今年出貨量三百萬至五百萬支,連蘋果iPhone 6一季的零頭都不到,說翻身還言之過早,但泰國市場卻異軍突起,對正在爬出谷底的宏?痋A可說是一劑強心針。

然而,一年前,宏?痐熅鬫b泰國市占率不到一%,如今,有了九倍成長。對比宏?皏?球其他三十二個手機市場還在起步階段,難怪楊宏培現在連走路都有風。

丟掉「大公司病」敗因精簡品項主攻中低階用戶

泰國在楊宏培長達十八年坐鎮下,即使歷經宏?硌釣う齱B執行長換人的大震盪,宏?眴茪H電腦市占率在泰國仍位居第一,但這樣的背景,一開始反而成了他進攻手機市場的障礙。

「其實,我們已經營(手機)好多年了,兩年前還找過(韓星)Super Junior的始源代言,但依然賣不動……。」他回想起這條從零到一○%的告捷路,一開始也是以失敗為起點的,而失敗的原因,就是罹患「大公司病」。

「你以為,賣了十多年電腦的人,就會賣手機?」楊宏培自問自答說「錯了!」原來,賣慣了WinTel(微軟加英特爾)規格化的PC,只要布建好前端銷售的經銷商大隊,再把行銷資源撒下去即可。但手機市場,泰國有七成通路掌握在電信商手中,且產品需要高度客製化,完全不是他所想像的玩法。

做為智慧型手機的「非常落後者」,宏?皉b二○一二年才痛定思痛,重新調整策略,精簡產品線,主攻中低階市場,不再亂槍打鳥。這理當對楊宏培是個好消息,因為泰國正處於行動通訊系統2G轉3G的換機潮,至少有上千萬門號的胃納量,且剛好又是三星和蘋果不屑競逐的「窮人市場」。

去年,與擁有四千七百萬個門號的泰國第一大電信商AIS的一件合作案,磨掉他患了十幾年的大公司病,教會他手機市場的新玩法,是他讓泰國市場翻轉的致勝關鍵。

找回「銷售至上」精神彎腰如期出貨擊敗陸品牌

AIS去年開出了一張大單,但和宏?烳K的對手不是三星和蘋果,而是挾有成本優勢的中國廠商如中興等。楊宏培發現,從軟體、通訊認證、硬體規格等,都需要專人處理,但對方卻要求在兩個半月出貨,他向台灣總部智慧型手機事業群總經理劉思泰尋求奧援。

這在以半年為單位規畫專案的舊宏?硒X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甫於二○一二年才加入宏?眭獐B思泰非常清楚宏?眵{況,無論如何,他都要拿下這個案子,因此,他加碼讓這款定價在新台幣三千元以下的手機,還附贈一個高質感的背蓋,並搭配DTS(數位影院系統)音效,拉大與中國品牌的差異化。

劉思泰領軍智慧型手機事業群的六十多個員工,在去年七月因此經歷了一段沒日沒夜的黑暗期,「這種要求對工程師來說,非常不合理,但對我來說非常合理,因為市場的時間並不一定跟你的時間一樣。」

「大公司有時候會失掉銷售的精神!」劉思泰直指宏?祩D遇的困境,他,決定根除這項弊病。

終於,在楊宏培與劉思泰前線與後勤聯手之下,宏?皉p期出貨,以速度和服務擊敗另外兩家中國廠商。

這筆訂單讓宏?皉b泰國手機市場大練兵,奠定了宏?皉b泰國手機市場的實力,AIS隨後又追加了另一筆十萬支的訂單,前後一共十五萬支,這對剛起步,一萬支就是超級大單的宏?皉茖央A簡直吃了大補丸,從此打開宏?皉b泰國電信運營商的知名度,與另一家電信商TAC也展開合作。

複製「泰國經驗」搶市中國將是低價戰最大強敵

根據宏?痐熙★w估,二○一四年宏?皏?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預估三百萬到五百萬支,其中,光是泰國的出貨,截至十月份已有八十萬到九十萬支,全年可望接近百萬支,意即光是泰國就貢獻了五分之一出貨量,讓泰國成為宏?皏?球手機市場表現最亮眼的地區。

為了這連蘋果、三星甚至小米都看不上的「零頭」出貨量,宏?硈o位昔日的PC巨頭,攻克泰國市場的法寶,就是擺出前所未有的低姿態,而宏?祫晱景滼o項「泰國經驗」,複製到以運營商為主要通路的其他市場去。

不過,因為宏?皏D攻中低階用戶,即使腰桿子再低,但也讓自己對上全球最難纏、最擅長打低價戰的中國品牌大軍,「泰國經驗」能否在全球遍地開花突圍,絕對是宏?眭漱@大考驗。

【延伸閱讀】1年追上蘋果、三星—宏?痐熅鰹鶧磪咱e率與出貨量

●2013年泰國出貨量:30萬支泰國市佔率:小於1%

●2014年泰國出貨量:100萬泰國市佔率:10%(市占率僅次蘋果、三星)

●2015年泰國出貨量:300萬

註:2014、2015出貨量為預估值,2014年市占率統計至第1季資料來源:宏?痋BCanalys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00

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9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12 20:11 編輯

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
作者:格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A股輕松站上4000點;
B股全線漲停;
“交主權,不交定價權”,一直為外資主導的香江市場,格隆匯“港A股40”指數短短兩周時間大漲51%
萬里之外的太平洋彼岸,美國中概股集體瘋漲

而事實上,正規軍尚未出動!

思維高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如果你只是把以上現象簡單歸結資金為尋找估值窪地而自發流動的金融現象,你可能是一個很優秀的金融分析師,你會取得“白領級”的成功,但你確定不會有封狼居胥的榮耀與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功勛。

是的,以上現象,與估值無關,與資金流動無關,與金融理論無關

以上現象,與歷史趨勢有關,與國家意誌有關,與中華帝國崛起的拐點與起點有關,與2015年中國開始刻意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有關

今天這個場景與公元前119年那場事關漢民族崛起至關重要的漠北戰役無比相似:那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巨的戰役。自此戰後,彪悍傲慢的匈奴從此一蹶不振,而幾乎整個亞洲(彼時歐洲能稱得上國家的只有羅馬,其他全是蒙昧的部落)都在豎耳傾聽一個聲音: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果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文:但凡與我中華休戚相關的資產,哪怕遠在星球的另一端,也必須體現和恢複其應有的內在價值與尊嚴

這就是環球“中華資產”大漲的真正奧秘!(當然,誰的估值更低,誰的價值會體現得更淋漓盡致一些!)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2134年前的鏡像

格隆把鏡頭回放到2134年前(漢武帝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戰——那是一場對漢民族崛起至關重要的戰役。彼時漢朝已消滅了強敵匈奴的右部勢力,基本崛起於亞洲,但東北方的匈奴左賢王和匈奴單於本部尚擁有相當實力,仍然是妨礙西漢王朝真正崛起的強大勢力。

為徹底統一北方,掃清崛起之路上的障礙,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政治上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以高效動員全社會力量;

2外交上從唯我獨大,韜光養晦,轉向積極作為,合縱連橫

開始主動“拉群”,建“朋友圈”,派出彭吳聯絡貊,以阻止匈奴向東發展,派張騫通西域,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切斷匈奴右臂;

3軍事上貫徹主動進攻的攻勢戰略思想,閑置韓安國、李廣等雖英勇敢戰但多年來消極防禦戰略思想根深蒂固的將領,果斷提拔衛青、霍去病等,善於指揮騎兵集團在荒漠草原地區進行大規模主動機動作戰的將領,同時大力建設騎兵部隊,提高漢軍在荒漠中行軍作戰的機動能力和攻擊力;

4經濟上實行整理幣制、專賣鹽鐵、加重商稅等措施,積累實力,秣兵厲馬;

漢武帝元狩四年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統兵5萬,遠度重重沙漠,北上兩千余里,“取食於敵”,一舉殲滅匈奴9萬余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今貝加爾湖)”,成為漢人最高榮耀的象征。而匈奴從此一蹶不振,“漠南無王廷矣”!



漠北戰役是漢民族在整個人類史上真正崛起的拐點與轉折點,其本質是漢王朝與北方強鄰匈奴爭奪市場,爭奪資源的角力。這場長途奔襲的主動出擊戰能取勝,是西漢王朝幾十年經濟發展、軍事實力不斷提高,尤其是騎兵部隊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的結果;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大政方針上審時度勢,順應歷史形勢,適時地改變前代單純防禦的戰爭策略,確立了新的攻勢戰略思想,一舉奪回戰爭主動權,同時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亞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也歸屬漢朝——一個名叫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自此出現在中華歷史上

從此,匈奴這個民族慢慢從歷史上消失,而在從中原到中亞的“一帶一路”之絲綢之路上,西漢的外交使節和商人往來絡繹不絕,大漢朝過剩的產品“茶葉”、“絲綢”、“瓷器”等源源不斷輸出海外,中華民族則從此開始了近兩千年傲視全球的泱泱大國地位

回到今天:輸出什麽?軍隊?還是資本?

首先看今天的中國與兩千多年前的漢王朝時期有什麽相同。至少如下核心要點是完全一致的:


1、經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國家實力大幅提高,客觀上有足夠實力開始重新規劃和調整自身的全球定位,並付諸實施;
2、社會的政治集權分權態勢已經趨於清晰和穩定;
3、對內生產要素的利用已到極限:無論是人口紅利、環境約束、資源價格,還是過剩的傳統產能,都已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走出去,開辟“絲綢之路”成為必須的選擇;
3、全球資源爭奪開始加劇,韜光養晦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外交、政經、軍事上都要求主動作為;
4、還有最後一條:沒人會主動讓出一條“絲綢之路”讓你通行。你想要的東西,必須自己主動出擊去拿。軍隊用子彈拿不回的東西,也別指望外交家在談判桌上用口舌拿回——這一條,與兩千多年前沒任何變化;

唯一與兩千年前不同的是:今日之全球帝國的建立,不再是(至少不完全是)靠輸出軍隊的殺伐來獲得。

怎麽辦?

前天人民日報出版社隆重出版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學習讀本》,也提出了這個問題:“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向何處去?對於世界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遠比100年前重要得多。在中國國內,1992年的市場化浪潮、1997年的香港回歸、2001年的加入WTO2003年的抗擊“非典”、2008年的奧運盛典,這一連串里程碑式的事件,刻畫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邁向複興的軌跡,也將那個不曾消失的疑問一次次推上前臺:中國將走一條怎樣的發展道路?

其實,《孫子兵法·謀攻篇》有明確的回答:“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簡而言之,輸出主動外交,輸出軍事軟實力,輸出資本。而資本輸出為重中之重。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任何一個經濟體參與全球社會分工體系,都不外乎以下幾個層次:

1、輸出原材料與勞動力,這是最低層次的輸出,絕大多數非洲與拉美國家都是這種類型;

2、輸出產成品與服務,這是擁有一定資本與技術積累後的結果。東南亞、東歐等國屬於這種類型;

3、輸出高精尖技術、產品與服務,西歐、北歐、北美都屬於這種類型;

4、最高層次的是過渡到輸出資本。美國是典型代表。它靠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與資本輸出,年複一年地在全球一茬一茬地割韭菜。日本一度做過類似嘗試,但不斷走下坡路的疲軟經濟令其功虧一簣;

之所以輸出資本是一個經濟體最高的分工形式,是因為資本是用來定價的。如果取得了定價權,再高精尖的產品或服務,都會在利潤分割中乖乖交出利潤的大頭。

這如同進化,是一條非常艱辛的路,不是所有國家都能過渡到這個階段的: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擔保和背書,沒有遍及全球的貿易交往與支付場景(這就是為什麽騰訊財付通鬧騰得再歡,也威脅不了支付寶一個道理——支付寶有淘寶這種天然支付場景。微信支付則沒有——我們總不能天天發紅包?),沒有國內資本的相對過剩經濟增速下來後,資本在國內體系已無法分享到需要的收益率水平,稱為相對過剩,想輸出資本幾乎是天方夜譚。

今天的中國有了這個機會、能力與需要,當然無需手軟!

所以,你看到我們有一帶一路,我們有亞投行,我們有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我們有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我們有亞洲自貿區,我們有東亞經濟共同體……我們可以出錢,我們可以讓渡投票權,我們可以放棄一票否決權,都沒關系。

只要你用我們的人民幣,只要我們能資本輸出(帶動產能輸出)!

啰嗦了N多,其實格隆只是想說下面幾點:


1、股市上漲是國家意誌;
2、資本輸出是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3、2015年,是中國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的元年!
4、最受益的,當然是一衣帶水,估值超低,

港股的未來:40400400040000

很多朋友與格隆交流:你為何對這波港股行情如此篤定?對後市怎麽看?

其實隆篤定的不是港股,篤定的是2015年是中國資本輸出元年:這是國家意誌,更是歷史趨勢!這種背景下,廉價的港股想不見證一個奇跡都很難。

所以,在提出“港A股”概念的時候,格隆就想過寫這麽一篇文章,彼時選擇的題目是:300300030000(港交所股價上300元,港股日成交量上3000億,恒生指數上30000點)。只是沒有想到形勢比人強,這些數據眼看就到了。格隆鬥膽換一個小標題:40400400040000

40:格隆匯“港A40”指數翻倍

400:港交所股價上400

4000:香港日成交額突破4000億;

40000:恒指突破40000點;

以上目標也許現在看來有冒進成分(就像在本輪行情啟動前,格隆鬥膽預測日成交會上3000億一樣,當時覺得真不可能),但不影響我們大膽猜想,理性分析。

140:格隆匯“港A40”指數翻倍?

先複習一下格隆匯“港A40”指數成分股(見下圖)



在看看格隆匯“港A40”指數的表現:



從格隆匯324日提出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以來,格隆匯“港A40”指數已經再短短16格自然日內上漲了51.19%,到達151.19點。

能否到200點(翻倍),這個沒法用模型測算,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2400:港交所股價上400

這個是可以算的。

如果說港股歷史性的牛市才剛開啟,那麽目前受益最大的肯定是券商。但如果說要找一個比券商確定性還要高的,那麽就只能是港交所了!

港交所的盈利模式和券商是極其相似的。但是他比券商可要好做多了,熟話說我的地盤我做主,港交所可是整個市場的唯一參與者,說白了就是特許壟斷經營!這也是為何港交所常年都能獲得30-40pe估值的原因了,要知道在香港這個市場里面,這種估值的大型公司除了騰訊可能就找不出第二家。而港交所高達52%的凈利潤率也間接說明了壟斷的生活是過得多麽的愜意。

格隆本想用資金做的模型來講解,但估計很多人煩那種八股文。好吧,下面就跟著我的思路來簡單算算港交所到底值多少!

從旗下成員的名字以及公司財報可以發現港交所的收益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部分(2014年來自年報的數據):

其中1、2、3三部分的收益就是和成交量直接掛鉤的,而且基本呈線性相關,通俗點說就是成交量增加百分之多少,這部分的收益也相應增加多少。2014年的現貨日均交易額只有562億,這就給港交所帶來的64.83億的收入。A股牛市前後的成交量峰值差異可以達到10倍,而日均差異估計在5倍左右。港股的牛市才剛剛開啟,我們不用A股高規格的標準,保守點打個6折,那也有3倍了



4、5、6三項的收入合計是26.44億,我們保守一點,2015年這塊收益給個零增長吧。

除開收益就是各種成本和費用了,14年這塊是近31個億。如之前所說,港交所是個坐地收錢的主,可不是什麽制造業,收益端大幅上漲的同時,成本端的變化可以是微乎其微的。就算激進一些,15年費用這塊給30%的增長,那麽就是40億

最後一個剩下的因素就是稅收了,按15%來算

全部要素就清楚了,那麽結論就看下面這張圖吧。



最後的最後,咱們來算算股價吧,往年港交所都是給40倍pe,今年咱們再保守一點,給30倍行不行?結論請看下圖。



30倍pe,按預測中性的情況來看,港交所就已經達到395塊了,這就是開頭我說的,港交所可能到400元,可能有點瘋,但不是一個夢!

34000:港股日成交突破4000

這個也是可以從A股和港股過往牛市經驗推算的。

先看看A股成交額變化


A股在2000年之後到07年牛市前,很長一段時間的成交額只維持在100-200億之間,但07年牛市迅速向上翻了10倍至2000億。而本輪A股啟動前,很長一段時間的成交額維持在2000億左右,啟動後也迅速上翻了4倍至8000億(月度日均成交額),而且目前還在不斷的往上蹦。

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數據是:A股成交額/總市值比例在這輪牛市啟動前為0.5%-1%之間,啟動後達到2%,差不多就是07年最高的水平。

再來看看港股成交額變化:


同樣港股在2000年至07年牛市前,成交額平均在200億左右,牛市中最高翻了8倍至1600億。而牛市之後的很長時間里,港股成交穩定維持在700億的樣子,如果此輪定義為牛市,那就看成交額可以往上翻多少。從目前馬上要突破3000億的情況看,4000億應該不是問題,這個對應日常水平只翻了6倍。


之所以認為這個6倍不是問題,還有一個參考數據是港股成交額/總市值比例,目前為0.2%-0.3%07年歷史最高到達0.7%0710月港股市值創下當時新高,同比翻倍,成交額/總市值從0.3%漲到0.7%。假設現在港股市值翻倍,成交額4000億,比例剛好也是0.7%

440000:恒指突破40000

先看看目前香港股市的估值水平在全球的位置:



上圖橫軸為市盈率(PE),縱軸為市凈率(PB)。很明顯,A股創業板已經私奔到月球去創業去了,而港股則趴在地下礦井里

再看看歷史PE(如下圖)


152月香港主板平均PE10.87,恒指平均24800點。恒指在08年金融危機前的平均PE基本都在1718倍,歷史PE最高時(07年牛市時)超過25。如果本輪行情,未來PE可以到達17-18(差不多2009-2010的水平,也就是恢複到金融危機前的平均水平),則指數完全可以看高到4萬點。



最後的一個猜想:誰會是這波行情的十倍股?

每一波大行情,必定會出現10倍股。這類公司,除了一定的機緣湊巧,其最大兩個特征是:

1、合適的市值;

2、有還算不錯的基本面,但具有能脫離基本面約束的想象空間(任何股票短期漲十倍,一定是需要脫離基本面的);

這是我們正在認真尋找和研究的課題的,我們期待能夠找到,並分享給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89

陌陌1Q15業績點評:新形態、新里程、新起點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4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1 14:32 編輯

陌陌1Q15業績點評:新形態、新里程、新起點
作者:文浩,許彬
摘要:

社交形態由“顏值社交”擴大至“多元化社交”,重視UGC內容與運營。陌陌6.0版本上線後,通過引入行業、家鄉、畢業院校、居住區域、工作地點及興趣話題等六個標簽結合地理位臵,進行信息流內容的精準推薦,豐富“一對多非實時互動”的社交交互;引入聊天室模塊構建“一對多實時互動”的社交交互。根據我們的定期跟蹤,聊天室陌陌大雜燴的同時在線人數由上線初期的不足2萬,提升近期的4萬,活躍度提升效果明顯;興趣話題不斷豐富,包括文藝Club、全民K歌和午夜怪談等話題不斷增加。

用戶繼續高增長,空間有望擴大,豐富的社交形態有助於用戶關系的沈澱和交互。1Q15的MAU達到7,810萬,環比提高880萬;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維持在30分鐘,主流社交平臺的形態日益完善。我們認為改版有助於轉變陌陌以往“刷臉”社交的局限性,倡導多元化的社交豐富體驗,進一步打開用戶規模的增長空間。上線3周後,在附近招呼數量下滑的情況下,新增好友關系不斷提升;改版前後,在已有功能刷新量不變的情況下,新增聊天室刷新量持續提升。

收入實現3.8倍的同比增長,收入來源多元化,歷史首次實現盈虧平衡。1Q15陌陌收入達到USD2,632萬,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383.4%和33.2%;經調整後凈利潤為USD944.2萬,符合我們上季度對於公司盈虧平衡的預期。包括到店通(季度充值收入和消耗收入環比增長100%和80%)、品牌廣告(包括通用、三星、平安銀行和蘇寧等19個品牌廣告主)、58同城和阿里在內的廣告收入達到USD604.4萬,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占收入23%);會員費受春節效應影響,仍實現同比311.3%和環比9.4%的增長,達到USD1,302.1萬;手遊增長超預期季度收入USD613.4萬,+212.5%YoY,+41.1%QoQ,包括《陌陌熊熊消》自研產品和《十萬個冷笑話》代理遊戲獲得較大的成功。

豐富的商業化前景,構築未來發展的長期動力。禮物商城1月27日上線後,對於豐富用戶社交體驗和提高收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包括付費表情和禮物商城合計收入USD112.5萬(商品單價涵蓋RMB79-2000元,平臺平均抽成比例達到20%左右,銷售情況反饋積極),公司預計在2季度還會進行針對性進行優化。未來,公司和阿里巴巴還將在用戶和數據之間打通,探討社交與微商合作的可能性。同比在2015年下半年還會陸續推出視頻直播和與地理位臵相關的O2O服務,包括到家服務、外賣、拼車和異地旅遊分享類Airbnb等。

投資建議:公司當前市值USD23.9億,折合USD30.6每活躍用戶,考慮陌陌FY15-16仍處於用戶增長紅利期、收入快速增長及多元化和盈虧平衡等因素,我們維持之前對陌陌市值USD30億的中線目標。按照市場一致預期,陌陌當前股價下FY16E的P/E僅為22.8倍。

風險提示:MAU增速放緩,用戶活躍度下降,但新版本上線有望打破用戶增長的天花板,沈澱用戶社交關系。

正文:

1.公司及行業分析

1.1.社交形態由“顏值社交”擴大至“多元化社交”,重視UGC內容與運營

陌陌4月24日正式上線6.0版本,在產品上做了諸多調整和創新,弱化“刷臉社交”,強化多元化的社交平臺。引入留言板和聊天室來激發UGC內容,沈澱用戶的同時,提高用戶活躍度。5.0版本到6.0版本的升級過程中,“附近的人”由一級入口變為二級入口,將

“留言板”從二級入口提升到一級入口,引入行業、家鄉、畢業院校、居住區域、工作地點以及興趣話題等六個標簽來來進行內容的相關性推薦;新設“聊天室”來鼓勵陌生人多對多的聊天。


1.2.用戶繼續高增長,空間有望擴大,豐富的社交形態有助於用戶關系的沈澱和交互

陌陌1Q15的MAU為7,810萬,+82.9%YoY,+12.7%QoQ,略高於我們此前的預期。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維持在30分鐘,主流社交平臺的形態日益完善。我們認為改版有助於轉變陌陌以往“刷臉”社交的局限性,倡導多元化的社交豐富體驗,進一步打開用戶規模的增長空間。上線3周後,在附近招呼數量下滑的情況下,新增好友關系不斷提升;改版前後,在已有功能刷新量不變的情況下,新增聊天室刷新量持續提升。


根據AppAnnie上的追蹤,在iOS平臺中按照下載量陌陌在社交類免費榜排名第5,暢銷榜排名第1(免費榜的前4分別為QQ、微信、微博和QQ空間),反映了陌陌作為主流社交平臺的地位已經基本鞏固。從GooglePlay安卓平臺的排名來看,陌陌排名第10,對應中國的應用只有微博(第5)和知乎(第8)。



1.3.收入實現83.8倍的同比增長,收入來源多元化,歷史首次實現盈虧平衡

陌陌收入達到USD2,632萬,同比和環比分別增長383.4%和33.2%;經調整後凈利潤為USD944.2萬,符合我們上季度對於公司盈虧平衡的預期。包括到店通(季度充值收入和消耗收入環比增長100%和80%)、品牌廣告(包括通用、三星、平安銀行和蘇寧等19個品牌廣告主)、58同城和阿里在內的廣告收入達到USD604.4萬,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占收入23%);會員費受春節效應影響,仍實現同比311.3%和環比9.4%的增長,達到USD1,302.1萬;手遊增長超預期季度收入USD613.4萬,+212.5%YoY,+41.1%QoQ,包括《陌陌熊熊消》自研產品和《十萬個冷笑話》代理遊戲獲得較大的成功。


1.4.豐富的商業化前景,構築未來發展的長期動力

禮物商城1月27日上線後,對於豐富用戶社交體驗和提高收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包括付費表情和禮物商城合計收入USD112.5萬(商品單價涵蓋RMB79-2000元,平臺平均抽成比例達到20%左右,銷售情況反饋積極),公司預計在2季度還會進行針對性進行優化。

未來,公司和阿里巴巴還將在用戶和數據之間打通,探討社交與微商合作的可能性。同比在2015年下半年還會陸續推出視頻直播和與地理位臵相關的O2O服務,包括到家服務、外賣、拼車和異地旅遊分享類Airbnb等。陌陌在海外推出的興趣群組Blupe於2014年11月22日上線,由陌陌在美國的分公司推出。用戶通過Facebook帳號進行登錄,界面上就是附近的群組。對於廣度範圍,Blupe限制了用戶只能添加60英里範圍內的群組,而且每個群組的參與人數不能超過25人,起到了將用戶引流到線下面對面的進行交流的作用。

2.財務分析及估值

2.1.財務分析

收入:1Q15A收入為USD2,632.4萬,+383.4%YoY,+41.9%QoQ,高於收入指引上限1.2%,高於我們預測和一致預期6.1%和3.6%;

會員費:USD1,302.1萬,+311.3%YoY,+9.4%QoQ;

手遊:USD613.4萬,+212.5%YoY,+41.1%QoQ;

移動營銷:首次分拆公布,USD604.4萬,較去年USD2.9萬同比增長207倍;

付費表情和禮物商城:USD112.5萬,+290.6%YoY;

毛利及毛利率:1Q15A毛利為USD2,064.2萬,+623.5%YoY,+56.6%QoQ;毛利率為78.4%,同比改善26%,環比提高7.4%;

運營費用率:占收入59.9%,同比改善16.9百分點,環比改善27.3百分點;

研發費用:USD471萬,+258.7%YoY,+16.5%QoQ,占收入17.9%,同比和環比分別改善6.2和3.9百分點;

營銷費用:USD677.9萬,+262.1%YoY,-27.3%QoQ,占收入25.8%,同比降低8.6百分點,環比降低24.5百分點;用戶獲取成本(useracquisitioncost)約為USD0.75,環比改善約26%;

管理費用:USD426.8萬,+329.8%YoY,+52.7%QoQ,占收入16.2%,同比降低2百分點,環比提高1.1百分點;

基於權益的補償(SBC):USD274.3萬,占收入10.4%,同比下降7.2百分點,環比下降2.7百分點;

經調整後(non--GAAP)歸屬股東的凈虧損:1Q15A為USD944.2萬,較去年同期USD27.1萬虧損和上季度USD10.5萬虧損有大幅改善,首次實現盈虧平衡,超我們預測和市場預期369.4%和424.6%;

經調整後每SADS收益:1Q15A每ADS虧損為USD0.05;

現金及現金合計物:公司合計持有USD4.52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收入指引:2Q15E為USD3,100-3,300萬,同比提高267.3%-291%,環比提高17.8%-25.4%,中值與市值預期一致,中值高於我們此前USD3,170萬的預測,高於市場一致預期USD3,200萬。

2.2.運營數據及重要的商業化進展

月活躍用戶(MAU)):MAU為7,810萬,+82.9%YoY,+12.7%QoQ,高於我們此前的預期;

費會員數:本季度付費會員為310萬,+138.5%YoY,+6.9%QoQ,占MAU的比重為4.2%,環比下滑0.3百分點;

商業化進程里程碑

2015年1月27日,啟動實物禮品商城服務,提高用戶粘性和活躍度;

2015年4月24日,6.0版本上線。

來源:安信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35

圖解 “16+1合作”站上新起點將有哪些新機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197.html

圖解 “16+1合作”站上新起點將有哪些新機遇?

第一財經日報 2015-11-26 07:08:00

中國外交部表示,力爭將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打造成“16+1合作”進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為中歐整體關系註入新能量。

 

編輯:李燕華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