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購買力見頂 看淡後市 周顯

1 : GS(14)@2013-10-29 00:22: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我在兩星期前,已經開始看淡後市了,並且身體力行,每天出貨,而所買入的,都不過是買來短炒玩玩,幾萬元貨仔,贏輸有個譜。但是,我的很多朋友,仍然不相信熊蹤快至,所以我往往要同他們辯論一番。

通常的反駁意見是﹕「牛市第三期最癲鰟浸,仲未出現。」

我當然同意,牛市第三期還未到,問題在於,現在也不是牛市第三期呀!今日香港的購買力和實質經濟,遠遠比不上1997年和2007年,那麼,我們又憑什麼條件,去做出「最癲鰟浸」呢?

所以,我的意見是,以今天香港的購買力,炒到現階段這個地步,已經是表現超卓了。當然,如果有一日,香港的實質經濟回復到2007年的那個階段,欣欣向榮,自由行遊客亂買一通,那麼,又另當別論,牛市當然是可以上完又上,癲完繼續再癲下去。

吃飯願花錢換更好品質

一天,我去某間相熟的餐廳吃飯,叫了蟹粉小籠包,吃罷,召了經理過來,問他﹕「你們的蟹粉小籠賣幾錢一個?」答曰﹕「32元。」我說﹕「你們應該賣50元才對。」經理露出喜容,以為我是讚賞他們的蟹粉小籠好吃。誰知我說﹕「海都的蟹粉小籠賣38元,你們的格局明顯比海都高半班,但蟹粉小籠的蟹粉卻少得可憐。我寧願你加價至50元,多加點蟹粉,反正來光顧的客人,都不在乎這十元八塊,但小籠沒蟹粉,卻多丟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82

新樓縮則 就購買力 周顯

1 : GS(14)@2014-08-28 16:07:5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r\n【明報專訊】根據《明報》的報道「細價樓當旺,發展商紛紛部署興建迷你單位,上半年已有至少4個大型項目申請『縮則』,涉及單位高逾9000伙;其中繼長實(0001)大埔嵐山設不足200呎開放式戶後,原來另一龍頭發展商新地(0016)旗下涉逾千伙的屯門掃管笏星堤2期,亦向城規申建實用面積不足200方呎開放式戶,該類開放式戶佔近一成,預料將成為未來新界另一個設有開放式戶的大型新盤。」\r\n \r\n\r\n為什麼單位會愈建愈小呢?答案是﹕當樓價愈來愈貴,但是市民的購買力則保持不變時(因為收入沒有增加),只能夠把單位面積縮小,以保持價格「不變」,繼續吸引這些買家。\r\n \r\n梁振英上場 中高階層收入減\r\n \r\n這好比現時去吃飯,價格並沒有加,但是菜的分量則愈來愈小,這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以前我很喜歡去銅鑼灣的新記美食去吃車仔麵,特別喜歡其雞翼,又肥又厚,但現在這雞翼已縮小了一半,我當然寧願它加價而雞翼的大小維持不變,但恐怕大部分的其他顧客都不會這樣想。老闆當然比我更加了解市場。\r\n \r\n為什麼細價樓會如此受歡迎呢?因為在梁振英上場之後,有錢人和上層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普遍是減少了,但是窮人和下層的中產階級則不受影響,所以他們仍然擁有購買力。發展商打他們的主意,當然是聰明的做法。\r\n \r\n日前看周刊,看到了余均益辣椒醬的介紹,我當然也是余均益的擁躉,吃炒粉麵一定要落,但傳聞中的蘿蔔榚和余均益辣椒醬配搭,我則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做過了多次測試之後,斷定蘿蔔榚加華南辣椒油,比余均益辣椒醬更加好吃。不過,華南辣椒油140元一支,比余均益還要貴得多!\r\n \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greenleaves(893)@2014-08-29 10:10:19

「梁振英上場之後,有錢人和上層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普遍是減少了」。
原因?
可能唔識得有錢人,真係唔多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52

月內已售2000伙迷你戶 耗購買力

1 : GS(14)@2015-10-22 01:50: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1/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會德豐(0020)本月初推售筲箕灣ISLAND RESIDENCE首輪售出29%單位,而昨日發售的佐敦上海街AVA62,銷情亦未見熾熱。

有學者認為,市場近期已累積售出很多此類迷你單位,吸納大量購買力,加上近日樓市氣氛淡靜,買家觀望發展商會跟隨二手減價,因而令規模較細新盤銷情回落。

事實上,9月起市場先後已有多個主攻迷你戶的新盤出籠,計有九建(0034)紅磡環海.東岸、新地(0016)東涌東環II、遠展(0035)黃大仙鑽嶺等,估計過去一個多月來,市場已有逾2000伙迷你單位被吸納。

學者:二手樓價回調 買家觀望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稱,若以單一類單位計,短期內售出約2000伙是一個很大數字,該些樓盤已吸納市場龐大購買力,因而影響近日推出的同類樓盤。

許續稱,近日二手市場氣氛淡靜,二手樓價亦出現回調,影響部分買家對未來樓市信心,或會對樓價抱觀望態度,並期望發展商會減價出貨。他預期近期推出的一手盤,銷情將較慢熱,特別是規模較細的單幢樓,或是由小型發展商推出的新盤,影響將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08

樓價跌兩成 即見購買力 周顯

1 : GS(14)@2015-10-25 03:30:1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傳媒開始不停的報道樓價下跌的消息,但反而先前大事宣揚「細價股爆煲論」的湯文亮博士,卻反過來說,樓市未到爆煲時候,只是重返合理水平,並且預料未來兩個月,整體樓價再跌一成,而且在農曆新年後,樓市有望出現「小陽春」。對於樓價究竟是升是跌,這需要作出研究數據的微觀分析,正是沒有研究便沒有發言樣,我自然也沒資格加一把嘴。但是,我卻可以從理論上說﹕基本上,樓價是不會大跌的,因為它在下跌了一成至兩成之後,購買力便跑出來了。
广告


這好比炒股票,莊家在股價最高的時候,只能賣出一部分的股票,但在股價調整了兩成之後,股民才會大量湧入,這時才是出貨最多的時侯。樓宇和股市都是投資品,因此有覑大同小異的走勢。

法律權利與能力無關

話說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申請司法覆核,要把立法會地區直選參選門檻,從21歲下調至18歲,嶺大校董黃均瑜質疑18歲是否有能力處理社會事務,反問﹕「點解唔係16歲或者6歲」。

其實一個人的分析能力,要到接近30歲才能成熟,大部分人到了七老八十,也完全沒有分析能力,很多成年人投票,都是因為親友所叫,又或者是那一個人的政綱對自己的經濟狀更有利,所作出的利益判斷。所以,如果要一個人真正有能力去處理社會事務,才可以投票,這好比以前的美國,要有錢人才有投票權,又或者是要讀過書的人,才有投票權。

究竟幾多歲才有投票權,這並非能力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也可以說成是基本人權問題。這好比說,一個人到16歲時,肯定沒有撫養子女的經濟能力,不過,卻可以發生性行為,因為擁有一種法律權利與否,與其能力是沒有關係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83

趣BLOGBLOG:「老馮」的購買力

1 : GS(14)@2016-05-24 10:41:38

近月新盤市場回暖,其中一種購買力,叫「成功須父幹」。將軍澳新盤Savannah第三輪賣樓,謝生斥400萬元買了一房給20餘歲讀緊書的兒子,「首期兩成80萬元代俾,如果加息呀仔供唔掂,全家都會幫佢手供。」父母協助囝女上車,資助首期,甚至供埋樓。但大前題是,有否考慮到子女的成熟程度及負擔能力。畢業後或結婚前,子女上唔到車,是父母的負責嗎?在這個世代,似乎父母有能力,俾首期是固之然,畢業後繼續由父母代供,恐怕亦相當普遍。這種思維,演變成「take it for granted」,中文譯做「老馮」最貼切,背後的意義已經變質了。買樓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是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以及準買家經以年計的儲錢準備。父母憂心子女永遠上不了車,為他們籌謀協力,這份溺愛只會令一切來得太輕易、太理所當然。在子女心目中,代支首期恐怕被貶至一件瑣事,往往因為這種心態而忘記多謝。經濟轉差、人工花在旅行購物致供不起樓,順理成章將問題交回父母身上,歸根究底,這個「老馮」購買力,會是樓市一個炸彈。金管局每月會公佈住宅按揭數據。2014年,轉按總額431億元,佔當年整體新批出按揭貸款的15.5%,轉按宗數則佔21%。到了去年,轉按總額增至567億元,佔比達19.9%,宗數佔比更達26%。今年首季一、二手市場沉靜,但轉按市場維持熱鬧,首季涉及金額佔比攀升至27.3%,宗數更達33.4%。轉按金額及宗數上升,或是市民將早年低息按揭,轉按至更低息計劃,更可能是由父母供斷或接近供完的單位,轉按新增一筆額外資金,以協助子女上車。以過去九個季度數據,轉按宗數合共4.5萬宗,因為「上車須父幹」的原因而轉按,隨時超過萬宗。逾萬宗「老馮」的購買力,是一、二手市場的新力軍,令樓價難以大跌的理由。但這其實是雙面刃,當原先供完或接近供完的單位,要加按重新供款,連同為幫助子女上車,父母負擔多一個物業按揭。一個轉按,好方面諗是變成兩個物業,但只要經濟樓市急轉直下,就變成兩個計時炸彈。父母為女子籌謀協力無可厚非,但此時此刻,愛你可能害你。股榮
http://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3/196232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337

廖偉強:樓巿積壓購買力釋放

1 : GS(14)@2016-07-26 07:45:37

【明報專訊】筆者年初估計,2016年樓價有機會下跌超過一成,皆因各方面的數據均顯示,樓市走勢並不樂觀,當中包括政府打擊市場的決心,加上充斥不利因素,因此作出這樣的估計。

樓價由年初至今大約錄得4%跌幅,可見如下半年樓市加劇惡化,全年跌幅超過一成的預期理應兌現。然而,經過6月23日的英國公投脫歐後,香港人對英國脫歐的反應並不悲觀,相反,大部分人皆傾向相信,資金流向香港的機會勢將增加,英國脫歐彷彿已成一項突如其來的利好因素。除此以外,美國加息的條件大幅減低,以致香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加息,在持續低息的環境下,買樓的吸引力自然再次提升。

從經濟學上看,供求向來是影響產品價格的重要因素,過去幾年,本港物業落成量不足,政府在實施3D辣招的同時,並未有解決需求的問題,只是用辣招抑壓買家的購買力,以及業主放售物業的欲望。事實上,購買力不斷被積壓,這幾年已經積存了一定數量的購買力,再加上落成量的不足,已滾存的需求實在非常龐大。

政府辣招抑壓大量購買力

當樓市不景氣時,大家普遍會選擇按兵不動,靜待時機,只要有些少利好消息出現,儘管是不確定的因素,整個市場都會借題發揮,自我燃燒。羊群心理會促使成交量增加,樓價亦會因而重拾上升軌道。

對於下半年的樓市氣氛,筆者相信會傾向理想,「磚頭」的價值眾所周知,在全球量化寬鬆下,物業更為保值,低息環境為樓市帶來正面影響,再加上歐洲的資金有機會流向本港,發展商自然會借勢加速推盤。上述種種因素均會令整體樓市再度活躍,因此,下半年的樓價可以看高一線,有機會掉頭上升,從而對冲上半年的部分跌幅,以致全年樓價錄得零跌幅。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49&issue=201607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35

為搶購買力未敢開高價

1 : GS(14)@2016-08-18 05:59:08

【拆局】由新地前聯席主席郭炳江,及其團隊經營的元朗物業王國已進入收成期,正值樓市好轉但市場信心不足,初時把首批定於具競爭力的價位,以圖搶盡大市初癒的樓市,同行樓盤及二手買家也不放過。


逾千單位待售

打造經年的Yoho王國,現時由住宅物業主導,配以商場作為配套,已成為新地必勝的組合,即如沙田新城市廣場、屯門瓏門,互相拉動下令商業零售和住宅價格平地一聲雷,這對夢幻組合物業落在元朗區身上,可發揮得更加鞏固;隨着樓市回暖,要開紅盤須製造市場震盪力,開價在策略上的第一步,已引起市場的關注。之前業界預期,Yoho王國最新一期Grand Yoho價錢必高於同系Yoho品牌二手樓價,最後竟較預期低開逾一成或以上(之前預期每方呎逾1.3萬元),相對之下變得更加吸引,始終樓盤提供逾千個單位,要短時間之內取得大量購買力,第一步開價要吸盡市場焦點,開了個好頭才能持續下去,這也是過往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慣常銷售策略。記者:劉兆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8/19740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314

低息持續 購買力爆發

1 : GS(14)@2016-09-27 07:23:37

【明報專訊】今年樓市自第二季起,多個新盤相繼推出,部分新盤向隅客回流二手市場,帶動樓價節節上升。分析員及學者均表示,在低息環境持續下,料今年第四季樓價有望續升5%,超越去年歷史高位的成交將接踵而來。

新盤向隅客回流二手市場

今年第三季新盤交投暢旺,成交量料高近7400宗,創一手新例實施後、近3年新高。早前新地(0016)元朗Grand YOHO首輪開售更收約1.7萬票,創1997年後新高紀錄,市場上不少新盤首輪開售更即告沽清。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表示,由於新盤銷情理想,發展商陸續加價,使不少買家回流二手市場,帶動二手樓價亦隨一手有所回升。此外,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等新界屋苑由於入場門檻較低,此類物業需求較大,導致整體樓價升勢有望於第四季續升3%至5%。

分析員:樓市將現破頂潮

另資深地產分析員林一鳴亦稱,今年初市場出現的多個負面經濟因素,如美國加息、本港經濟轉差並未出現,本港仍然維持低息環境,使早前凍結的購買力一湧而出,過去數月樓市交投氣氛熾熱,樓價升勢不但已經彌補去年跌幅,部分屋苑更加升穿去年高位。而且由於細單位印花稅款項較小,此類物業除了吸引上車一族,亦吸引不少投資者入市,一眾細價上車屋苑充當樓市升勢的火車頭。他相信,樓價升勢將持續至今年第四季。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16&issue=20160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67

購買力釋放 新界樓賣市區價

1 : GS(14)@2016-10-26 07:57:25

【拆局】資產價格續漲,加上低息環境持續,市民恐揸銀紙貶值,陸續將資金投入樓市,帶動各區出現高價成交,甚至偏遠新界樓,以市區價開賣,仍獲承接。備受息魔困擾的樓市,隨着年中英國脫歐塵埃落定,市場潛藏的資金續流入樓市,在新盤市場展現強勁購買力,一手盤開售一浪接一浪,造價更不斷創高峯。元朗區的Grand Yoho,一個9座50樓特色戶,實用1,668方呎,獲買家以4,076.12萬元承接,呎價高見2.44萬元,創下項目新高,當元朗市中心呎價也攀升至市區水平,帶動鄰區的屯門新盤,定價更見進取。


人幣挫 北水湧港樓市

隨着積聚的購買力爆發,新盤銷情氣勢如虹,即使供應向來重災的將軍澳,在樓市氣氛再度瘋狂下,藍塘傲周日及周一極速沽貨達27億元,賣出單位359伙,佔推售單位幾近百分百水平,揀樓氣氛之高漲,令項目更出現一個實用面積633方呎兩房戶,造價衝破千萬元水平,刷新整個將軍澳最貴兩房分層新紀錄。而且,人民幣不斷下試低位,不少「北水」資金流入本港地產市場,新盤市場因而再現內地客大手掃貨現象,正如藍塘傲188伙大手客中,內地買家便佔40%,二手市場更不乏內地客寧付辣稅照樣入市個案,如屯門瓏門一個兩房單位,一名內地客無懼付重稅139萬元,照以638萬買兩房單位個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6/19812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66

徐詠鈞:伊朗解制裁 消費品購買力湧現

1 : GS(14)@2016-10-28 05:59:43

【明報專訊】問:我公司從事電訊產品出口,有意進軍伊朗市場,請問當地市場前景如何?

答:以人口計,伊朗是中東地區第二大國,僅次於埃及。全國人口近8000萬,其中很大比例是對進口貨感興趣的年輕人。2016年1月主要的國際制裁解除後,伊朗龐大的購買潛力漸浮現。

伊朗在制裁解除後慢慢重新融入全球貿易及金融體系。除了進入信貸市場的途徑得到改善外,大量凍結資產亦獲歸還,為伊朗政府提供必要的資金,得以大規模在海外採購,以滿足國內需求並推動多個行業現代化。雖然公共支出增加,能源和運輸等行業最可能直接受益,不過預料其正面效應亦會刺激私人開支,為伊朗解縛後的零售市場創造商機。據估計,伊朗的零售市場總值將由2015年的95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670億美元。

問:當地貿易商傾向在哪裡採購產品?

答:在制裁實施期間,伊朗進口商主要從迪拜採購貨品,逐漸在阿聯酋形成了龐大的伊朗貿易商社群,據報有數以千計來自伊朗的公司。預料迪拜的中間商角色將維持一段時間,不過除向迪拜的廠商採購外,現時不少伊朗進口商已考慮向海外製造商直接採購。

有意從港採購時尚產品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在伊朗實地考察時發現,伊朗進口商正在尋找更多種類的貨品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日益有意從價格較低的中國及東南亞國家採購。同時,他們表示很有興趣從香港採購時尚及價格具競爭力的優質產品。為促進商貿配對機會,香港貿發局已委任德黑蘭和馬什哈德代理,協助有意參加香港商貿展覽會(如美食博覽、鐘表展和國際珠寶展)的伊朗公司。

問:香港對伊朗的電訊產品出口的表現怎樣?

答:2016年上半年,香港對伊朗的出口增長14.4%,達7100萬美元,雖然絕對貿易額比香港同期輸往阿聯酋的35億美元少得多,但應注意的是,香港與伊朗的貿易並沒有由雙邊貿易數字充分反映出來。

伊朗人口約為阿聯酋的9倍,而據推測,許多輸往阿聯酋的出口產品是轉口到伊朗的。2015年,阿聯酋的轉口佔非石油出口總額的58%,其中轉口到伊朗的貨值達377億阿聯酋迪拉姆(103億美元),佔阿聯酋總轉口的17%。

電訊設備及零部件是香港出口到伊朗的最大產品類別,佔總量約30%。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到伊朗的主要商業區實地考察期間,看見許多商店出售著名品牌的智能手機和電腦。各大零售店和專門店發售的正牌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手機,定價較香港為高。隨着伊朗市場迅速發展,各種電子消費品的普及率亦將激增。例如,據世界銀行估計,伊朗每百人的流動電話用戶比例,由2010年的72.6%增至2014年的87.8%。

料流動電話用戶比例大增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日益普及,也帶動屏幕保護貼、耳機和充電器等配件的需求。出口這些配件的香港公司,不論是高檔還是大眾化產品,應會發現伊朗的中至高檔市場極具銷售潛力。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www.hktdc.com/Research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經濟師

[徐詠鈞 貿發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48&issue=2016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