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債清理甄別樣本:常州“14天寧債”一天“變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19

才過一天,常州市天寧區“14天寧債”就被當地財政局突然剝奪“政府債務”身份,成為“政府不承擔償還責任”的公司債。雖然地方政府債務甄別明年年初啟動,但在簿記建檔前日突遭上述重大變動的“14天寧債”已成為甄別行動最新的樣本。隨著城投債發行審批趨於嚴格,債務清理甄別的影響使地方政府融資壓力進一步加大。

本月11日,常州市天寧區財政局突然發布關於《關於將2014年常州天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債務的說明》的更正函,宣布該局本月10日出具的《關於將2014年常州天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債務的說明》聲明作廢,按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下稱43號文)規定,該項債券不屬於政府性債務,政府不承擔償還責任,應由常州天寧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天寧建設)自行承擔債務管理和償還責任。以下更正函截圖來自網絡。

地方債務,城投債,地方融資平臺,違約

上海某券商債券投資經理向中國證券網表示,該類債務認定函此前一般不公開,僅是在債券詢價時作為加分項告訴投資者。在該經理印象中,“14天寧債”還是第一只臨時變更發行人的債券。該人士預計,如此變更,融資成本肯定會面臨上升壓力。

今日午間,天寧建設發布公告稱,原定明日發行的“14天寧債”延期發行,具體時間發行時間另行確定。公告解釋,近期債券市場波動較大,延期是為了合理降低發行利率,控制公司融資成本。

天寧建設擬通過發行“14天寧債”募集12億元,債券期限七年,用於雕莊西北片區安置房項目和九洲市場及周邊片區舊城改造工程的建設。債券期限7年,固定利率形式,單利按年計息。票面年利率初定不超過基準利率加上2.51%的基本利差。債券存續期後五年,逐年按照債券總發行量20%償還本金。按發行安排,12月12日為薄記建檔日,12月15日為發行首日,12月19日最終繳款日。本次債券主承銷商為國信證券、東海證券,分銷商為恒泰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天風證券,余額包銷形式。

今年10月初國務院公布43號文,欲劃清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城投債歸屬,規定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及其部門舉借,不得通過企事業單位等舉借。上萬億可能不會被納入地方預算管理的存量城投債的違約風險將隨之增加,如何劃分這些存量債務自此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

43號文發布後,城投債審核的門檻進一步提高。本月初銀行間交易商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債務融資工具註冊發行工作的通知》,規定,後續無論是註冊還是發行,均需要最起碼三個部門出具文件:人民政府說明函、同級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分別出負債率和債務情況說明。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援引中信建投分析師董輝預計,明年債券發行不會大幅減少,因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舊債償付壓力非常大。

而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預計,從11月的發行數據來看,11月城投債放量較前月微幅回落,企業債放量繼續收縮,中票、短融發行量也有所放緩。隨著城投債發行門檻日益提高,城投債的發行規模必將會繼續受影響。

在中國政府明年1月5日開始甄別地方政府債務以前,地方融資平臺正在上演最後的瘋狂。不僅公開的城投債市場十分火爆,不少商業銀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紛紛突擊為平臺放款,因為市場預期這些債務會被優先納入到政府直接債務的口徑,不存在違約的風險。

但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卻預示著明年上半年的融資困局可能很快到來。華爾街見聞上月援引萬德數據稱,2015年上半年將有3160.55億元城投債到期。在再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平臺信用出現違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33

烏魯木齊撤銷10億政府債 地方債“變臉”不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20

烏魯木齊財政局周一發文撤銷12月10日印發的《關於將2014年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專項債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這是繼上周常州14天寧債被剔出政府債務的隊伍後,又一例地方政府債務甄別結果出爐。

烏魯木齊財政局網站

為支持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工業區的發展,經國家發改委《關於新疆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核準的批複》(發改財金〔2014〕961號)批準,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與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2013年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承銷協議》,我局根據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工業區管委會的請求,於2014年12月10日印發了《關於將2014年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專項債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烏財外〔2014〕59號),將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債券市場為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承銷的10億元公司債券錄入政府債務系統,甄別為政府專項債務。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精神,我局決定撤銷2014年12月10日印發的《關於將2014年烏魯木齊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債券納入政府專項債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烏財外〔2014〕59號)。

蹊蹺的是, 14烏國投債今日已經完成了簿記建檔,票面利率達6.75%。這就意味著債券發行之後才出現了撤銷文。

無獨有偶,據華爾街見聞上周五12月12日報道,常州市天寧區14天寧債也被當地財政局剝奪“政府債務”身份,成為“政府不承擔償還責任”的公司債。

華泰證券認為,上述事件說明兩類城投債:行政級別較低的非盈利項目(如城建類城投),以及經營能力差的盈利項目(如公用、交運類城投)的風險將會提升的概率很大。級別較低的項目即使是無收益類的,也很難納入省級舉債規劃,可能還是由 PPP 模式解決融資。

 

今年10月初國務院公布43號文,欲劃清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城投債歸屬,規定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及其部門舉借,不得通過企事業單位等舉借。上萬億可能不會被納入地方預算管理的存量城投債的違約風險將隨之增加,如何劃分這些存量債務自此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

43號文發布後,城投債審核的門檻進一步提高。本月初銀行間交易商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債務融資工具註冊發行工作的通知》,規定,後續無論是註冊還是發行,均需要最起碼三個部門出具文件:人民政府說明函、同級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分別出負債率和債務情況說明。華爾街見聞上月援引萬德數據稱,2015年上半年將有3160.55億元城投債到期。在再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平臺信用出現違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01

高通變臉:身陷反壟斷 4000萬美元再投4家中國公司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6/148398.html

高通正在變臉。在中國遭受反壟斷調查一年後,在中國市場以收取高額專利聞名的高通正在加快對中國初創企業的投資與資金幫助。

今年7月,高通宣布在中國投入最高達1.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基金,投資承諾將面向國內互聯網、電子商務、半導體、教育以及健康領域,薄荷(健康管理)和劍橋喔喔(兒童教育)是當時被投資的兩家企業。


\ 

時隔5個月後,高通再向眼球追蹤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七鑫易維、移動娛樂平臺提供商觸控科技、智能家居終端/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硬糖、智能語音識別和語言處理技術提供商雲知聲4家中國公司及華登國際的中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總計4000萬美元。

事實上,早在10年前,高通風險投資部門就已經在中國開展了業務,投資名單包括小米、網秦、德信無線、觸寶科技、易到用車、海豚瀏覽器等公司。其中,網秦和德信無線已在美國上市;小米的估值超過400億美元,成為高通投資的經典案例。
 
高通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中國市場對其營收的貢獻不無關系。高通在2013財年的收入達到248.7億美元,中國市場就占了近49%。
高通投資初創公司有自己的準則。與高通核心技術和產品密切相關的、軟件和平臺類產品、面向消費者的移動應用是高通投資的重點公司。作為高通風險投資部門的中國操盤人,沈勁告訴i黑馬,“我們在選擇公司的時候有兩大考慮,第一是它在戰略方向上要和高通一致,第二我們會考察它以後的成長空間以及能不能夠獲得財務上比較良好的回報。”
 
沈勁提到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會存在風險,判斷這些風險能否承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最後有些投資的公司失敗,這也不足為奇。高通在自己研發產品的創業過程中也有過失敗,企業要創新,就要有用於投入和冒險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值得鼓勵,所以高通通過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去支持它們。
 
不過,找到值得投資的創業公司也並非易事。創建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QPrize是高通的一個途徑。在過去幾年中,報名參與QPrize大賽的有800多家公司,不少公司正是通過這個平臺不斷成長並獲得進一步投資,觸寶科技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剛成立不久的觸寶獲得了QPrize比賽的中國區冠軍,5年後,觸寶已是全球第二大輸入法提供商。
 
除了資金上的支持之外,高通戰略投資還有其特有的優勢。在給被投公司提供幫助的同時,高通不會要求他們必須用高通的產品。比如,觸控科技的輸入法就是通過高通牽線搭橋去接觸到需要的手機廠商以及運營商。第二,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考慮走出國門,高通可以給企業提供一個國際視野,幫助他們打進國際市場,還為他們走出國門提供一些建議。第三,企業上市的時候,特別是在美國上市的時候,高通的品牌效應可以影響它們,它的技術和前景會被認可。
 
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下,中國湧現出大量的創業公司,並且很多都快速表現出了極高的水準,高通對這些企業進行投資既有利於高通在中國移動互聯網下的快速擴展,同時也有利於有價值的創業公司更高速崛起。“高通的投資更看重產業鏈的布局”,沈勁說,“這種投資策略令高通獲得的市場聲譽遠遠大於金錢回報。”
 
之後,高通會不斷加大對種子期創業企業的投資。“有一些新的行業特別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公司,除了資金之外還提供其他的業務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無論是精力投放度還是投資的數量,我們都會加大。”沈勁說。除此之外,高通還把目光放在更具前景的可穿戴設備上,希望撬動更大的移動、可穿戴設備等新型市場。
 
高通試圖通過投資中國創業企業改變以往單純向企業收取專利費的形象,只是一旦被認定具有壟斷事實後,等待高通的除了無法避免12億美元的罰金,其在最重要營收來源的中國市場的業務前景也將受挫。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歐央行變臉:強調“通縮不會發生”兩個月後警告“負通脹正來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60

r

在強調“歐洲央行並未考慮通縮會出現”兩個月後,歐洲央行就改了口,開始警告未來數月歐元區將出現負通脹。

路透社報道,歐洲央行副行長Vitor Constancio接受一份雜誌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預期未來數月歐元區通脹率將出現負值,這是歐洲央行必須密切關註的。”該采訪文章定於周一發表。

不過,他表示,幾個月的負通脹率不能等同於歐元區陷入通縮:

通縮需要負通脹率持續更長時間。如果這只是個暫時性現象,我認為這不會很危險。

Constancio還稱,歐元區沒有出現通縮,也不是每個成員國都面臨著通縮風險。他舉例稱,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家生產力的提高可以為工資增長創造條件,從而應對通縮風險。

他表示,歐洲央行尚未決定明年會采取什麽樣的措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明年初,歐洲央行將評估今年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

但就在兩個月前,Constancio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歐洲央行並未考慮通縮會出現。

此外,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比利時央行行長Luc Coene也提到,為了應對歐元區疲弱的投資者信心和低通漲,歐洲央行應該開始購買政府債券。

《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周六發表了對Coene的專訪。Coene告訴該報,歐洲央行已經等待了很久,購買政府債券可以作為一項工具刺激歐元區18國的經濟活動和抗擊通縮壓力。

在這種環境下,購買主權國家債券可能是有效的應對工具。

……

2014年初以來,我們就系統性地低估了通縮風險…如果明年年初通脹率降至負值,歐元區陷入通縮,其對家庭和商業行為的影響將會相當負面。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歐元區11月CPI終值為同比增長0.3%,與市場預期和初值相同,繼續維持於五年低位,且大幅低於歐洲央行2%的通脹目標。該數據顯示歐洲央行采取全面QE的壓力依然較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93

瑞士央行“變臉”:放棄歐元對瑞郎1.20匯率下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82

維持了三年之久的歐元和瑞郎亦步亦趨走勢在今天意外打破,瑞士央行宣布放棄維持歐元對瑞郎1.20匯率下限。

此前瑞士央行一直維持歐元對瑞郎不跌破1.20(瑞郎對歐元0.83左右),以控制瑞郎的升值幅度。但是在今天央行的最新決定之後,瑞郎大幅升值。瑞郎自上一輪歐元區危機之後一直相對堅挺,被視為避險天堂。

瑞士央行的決定對市場影響巨大。如果投資者有瑞郎的貸款,但是需要以歐元償還,那麽隨著今天的變化,償還成本將大幅增加。但是如果投資者擁有歐元的貸款卻以瑞郎償還的話,則將明顯受益。

瑞士央行在去年12月還強調準備購買無限量外匯以捍衛歐元/瑞郎的1.20底線。

eur

瑞士央行取消匯率下限,瑞士央行宣布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瑞士央行同時宣布如有必要將幹預匯市。

瑞士央行喬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必須給市場出其不意,短期會痛苦,但長期將獲益。”

IG銀行分析師Andreas Ruhlmann認為市場已經進入了“完全的恐慌模式”,不過只要瑞士央行明確了下一步未來的政策,市場將回歸正常。

瑞士央行可能會繼續控制瑞郎升值,但是焦點將不再是歐元對瑞郎,而是瑞郎對其他主要貨幣,比如美元、日元和人民幣。

瑞穗銀行英國分布對沖基金銷售主管Neil Jones向彭博表示,“我相信很少有人會猜到這種結果。市場表現證明,在瑞士央行退出之後,市場(歐元對瑞郎)完全沒有任何買盤。”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貨幣策略師Vasileios Gkionakis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意外的結果。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化巨大,因此瑞士央行最終放棄1.20的幹預水平。從中期來看,我個人對於瑞士央行的信用十分擔憂,他們改變措辭/行動太突然了。”

Rabobank策略師Emile Cardon則認為,瑞士央行放棄瑞郎對歐元匯率上限,可能是因為了解到在歐洲央行實施QE後,再買匯以阻止瑞郎升值的代價會越來越高。

歐元對瑞郎瞬間超過暴跌400點

eruchf

而根據其他報價源,歐元對瑞郎跌幅超過30%

chf

瑞士股市SMI指數盤中大跌7.7%,創下2011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受到瑞士股市下跌沖擊,斯托克歐洲600指數漲幅回吐,此前一度上漲1.2%。德國DAX指數跌幅逼近1%。

smi

999

在歐元狂跌過程中,瑞士央行已經成為唯一買家。根據瑞士央行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士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歐元占比為45%,美元占比為29%,日元9%,英鎊7%,加元4%,其余貨幣合計占6%。外匯儲備中大部分投資於高評級政府債券,16%投資於股票。

過去數年瑞士央行一直強調將1.20作為央行幹預水平,2011年9月以來歐元對瑞郎一直維持在1.20上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43

瑞士央行為何突然變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89

瑞士央行今天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驚濤駭浪,這很可能因為歐版QE出臺在即。

本周四,瑞士央行殺了全球市場一個措手不及,意外宣布放棄歐元兌瑞郎1.20的匯率下限,並降息至-0.75%,隨後幾分鐘內歐元兌瑞郎匯率一度暴跌近30%,美元兌瑞郎也暴跌逾27%,這是外匯市場數十年來罕見的大幅波動。

先發制人

市場猜測瑞士央行此舉預示了歐洲央行將有大動作,特別可能是QE即將出臺,屆時可能有大量避險資金湧入瑞士,瑞士央行將無力接盤,與其被迫放棄匯率下限不如先發制人,提前放棄自己維護匯率下限的承諾。

彭博援引Rabobank策略師Emile Cardon稱,瑞士央行放棄歐元/瑞郎匯率下限,可能是因為了解到在歐洲央行實施QE後,再買匯以阻止瑞郎升值的代價會越來越高。

瑞銀集團策略師Geoffrey Yu對彭博表示,“瑞士央行認為有太多資金將流入,特別是因為歐洲央行即將實施量化寬松,因此他們認為有必要實施B計畫。就讓匯價動起來、接著穩定下來,我們將會觀察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

意外放棄匯率承諾

此前,瑞士央行數次承諾將不惜代價維護歐元兌瑞郎的1.20匯率下限,以阻止瑞郎升值對瑞士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造成沖擊,事實上歐元/瑞郎匯價也被維持在了這一水平附近長達近三年半,所以本次突然宣布放棄這一下限讓市場頗為意外。

但是為了維持這一下限,瑞士央行一直在大量買入歐元資產,這給央行的外匯儲備帶來了巨大壓力。

本月瑞士央行公布的數據印證了市場對於該行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歐元以阻止本幣升值的猜測:瑞士外匯儲備12月環比增加了324億瑞士法郎,即7%。在歐元迅猛的跌勢之下,瑞士央行也成為了市場上唯一的歐元“多頭”。

瑞士央行於2011年9月時引入利率1.20的利率下限,雖然自2012年末以後瑞士央行還從未出過手,但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就在上個月還表示將捍衛歐元兌瑞郎的匯率底限,重新開始插手幹預外匯市場。

歐版QE箭在弦上

路透社援引Jefferies外匯策略主管Jonathan Webb表示,“瑞士央行可能預期歐洲央行下周將推出量化寬松,加上希臘大選在即,瑞士方面要持續吸納歐元恐有困難。”

Webb預計,“瑞士央行放棄匯價限制並大舉調降利率為負值,在所有停損單清理完畢後,歐元/瑞郎將在0.90-1.00瑞郎附近交投。”

BBC援引IG market分析師Chris Beauchamp稱,“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意味著歐洲央行要有行動了,整個歐洲股市的回應非常負面,這很不尋常。不過,也不是每天都會發生如此驚悚的事情--央行竟然以這麽出人意料的方式宣布一些決定。顯而易見的,人們很擔心還會有更震驚的事情發生。”

就在昨天(1月14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接受德國報紙《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央行已經準備好購買政府債券,為了維持價格穩定,有必要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這被市場視為是歐洲央行釋放過的最明確的QE訊號。

同樣在昨天歐洲法庭(ECJ)法律總顧問Pedro Cruz Villalon表示,他認為歐洲央行為穩定經濟而大規模購買政府債是合法的,這也意味歐央行購買主權債的法律障礙或消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45

瑞士央行"變臉"震撼市場 歐洲股市全線下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90

周四瑞士央行意外放棄已經維持多年的歐元對瑞郎1.20匯率下限引發了資本市場大地震。除了影響最為直接的瑞郎暴漲,歐洲股市也受到影響而全線下挫。

chf

瑞士SMI指數重挫超13%,為198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德國DAX指數急跌後跌幅有所收窄,富時100指數跌幅超過0.65%。美股期貨也扭轉此前漲幅並下跌0.6%。

smi

ftse

dax

管理850億美元資產的Storebrand Asset Management負責人Espen Furnes表示,“股市的表現是對匯率變化的直觀反應。對於國外投資者而言,瑞郎升值意味著他們會拋售股票以鎖定利潤。”

瑞士央行今天的決定令市場大跌眼鏡。去年12月瑞士央行還信誓旦旦表示將維持歐元對瑞郎1.20的匯率下限。

歐洲央行將於下周召開利率決議,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央行可能會祭出全面QE。

BNY Mellon首席策略師Simon Derrick表示,“很明顯,瑞士央行已經意識到隨著歐洲央行QE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資金流入瑞士的規模也將增大。人為的壓低瑞郎匯率顯然已經不再合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46

瑞士央行變臉 外匯交易員慘遭“大屠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95

周四瑞士央行意外宣布放棄歐元兌瑞郎1.20匯率下限,而就在一個月前瑞士央行主席還信誓旦旦表態“要盡最大努力”捍衛歐元兌瑞郎匯率下限

瑞士央行聲明之後,外匯市場上瑞郎兌歐元暴漲近30%,美元、歐元跳水;避險資產黃金大漲突破1250美元/盎司。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稱,在瑞士央行做出取消歐元/瑞郎匯率下限的驚人決定之前,瑞郎空頭頭寸的規模達到18個月來最高水平,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瑞郎/美元空頭頭寸規模創2013年中以來最高紀錄。

彭博調查顯示,沒有任何分析師預測到瑞央行將廢除這一限制。

盛寶銀行(Saxo Bank)的市場策略主管Ole Hansen稱,截至1月6日,對沖基金的瑞郎空頭頭寸價值31億瑞郎。

QQ圖片20150115210205

法國巴黎銀行債券交易部門分析師固定收益部門高級分析師 Patrick Jacq說:

“這就是一場大屠殺。他們現在不再捍衛1.20底線了”。

“這意味著瑞士央行不會繼續買歐元計價資產來捍衛1.20瑞郎底線。雖然歐洲債務問題是他們要顧慮的,理論上講瑞士央行應該延續政策防止瑞郎過快上漲。”

IG FRANCE首席市場分析師Alexander Baradez說,

這是極端暴力,完全不可接受,央行完全不考慮市場。所有資產類別恐慌拋售。這完全是央行的錯,而央行原本應該保護市場的安全。

IG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說:

歐元/瑞郎大幅虧損造成恐慌性拋售,並導致整個外匯市場恐慌。

Central Markets Investment公司交易主管Darren Countney-Cook說:

我的最初反應還以為是歐洲央行出事兒了,因為歐股整個兒都在跌。這就像從地毯下一下子冒出個大家夥,人們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導致的市場劇烈波動肯定不是一兩天會結束的。

Jefferies首席外匯策略師Jonathan Webb說:

“市場完全意外。瑞士央行可能預期到歐洲央行下周啟動QE,再加上希臘大選結果馬上出來。現在瑞士央行捍衛瑞郎變得很困難。”

瑞銀外匯策略師Geoffey Yu說:

“他們認為太多錢會進來,尤其是QE開始後。所以現在需要一個B計劃”
“現在讓市場瘋狂,讓大家止損,我們要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47

瑞士央行變臉 投行傻眼 對沖基金崩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11

swiss-national-bank

在瑞士央行昨晚宣布放棄瑞郎匯率上限後,倫敦的各大交易所陷入混亂。瑞士央行的決定使得瑞郎兌歐元一度暴漲41%,創下史上最大漲幅。一名交易員預計,這使得各大銀行及其客戶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

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社透露,因客戶交易的要求如潮水般湧來,德意誌銀行、瑞銀以及高盛等銀行爭先恐後的處理訂單。至少有一個電子外匯交易系統暫停了交易,加劇了瘋狂的局面。

資管公司deVere Group外匯部主管James Stanto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是外匯市場數年來最大的意外。交易的頭寸風險極大,而交易量創下天量。

一名非德銀的交易商表示,德銀因電子交易中斷而受到影響。德銀的Autobahn平臺一度暫停報價。據歐洲金融雜誌Euromoney Institutional Investor,瑞銀、花旗、巴克萊和德銀是外匯市場中最大的四個交易商。

昨日,在瑞士央行宣布取消瑞郎匯率上限後,歐元/瑞郎匯率跌至0.8517。瑞郎兌美元匯率大漲38%,而波動性創下一年新高。

衍生品交易公司IG Group Holdings Plc分析師David Madden向彭博新聞社表示,這讓每個人都措手不及。瑞士央行讓市場陷入了混亂。

隨著瑞郎的暴漲,投資者發現因為沒有報價,他們無法交易。

對沖基金Omni Macro Fund策略主管向彭博新聞社Chris Morrison表示,

有整整一小時歐元/瑞郎無法交易。很顯然,市場沒有流動性。

外匯交易網站Forex.com昨日短暫終止了服務,其表示服務將暫停“直到流動性供應商確認我們可以獲得瑞郎流動性。”

美國最大的外匯交易經紀商FXCM Inc表示,客戶的債務已經危及到了其資本合規要求。而一家新西蘭的經紀商已經破產。

FXCM上季度處理客戶交易額達到1.4萬億美元,創下記錄。FXCM表示,在瑞士央行決定放棄瑞郎/歐元匯率上線後,全球市場的波動使其客戶負債額達到2.25億美元。全球經紀商NZ Ltd表示,瑞郎飆升所導致的損失使其被迫關閉。而IG Group Holidings Plc預計,瑞郎飆升將對其產生約4550萬美元的損失。

交易在倫敦時間上午10:30恢複。瑞郎暴漲讓對沖基金遭受了大量損失。Chris Morrison向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表示,

你有政策,這迫使所有投資者都圍繞政策進行投資,隨後你又取消了政策。這讓所有人都傻了眼。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瑞郎的凈空頭為24171份合約,創下2013年6月以來新高。加上662份做空期權合約,共有24833份合約(35億美元)空頭頭寸。

全球宏觀對沖基金在Lyxor平臺上共有2880億美元資產,凈空頭頭寸為2.6%,意味著瑞郎波動使其遭受巨大損失。周四歐元兌瑞郎一度下跌30%,至0.8500,隨後回升至1.04。美元兌瑞郎一度暴跌至0.736,創下2011年新低。

對沖基金投資組合年初的持倉顯示,使用電腦模型來評估風險、定價和時點的對沖基金此次成功盈利。

Morrison表示,

這是一個部分人幸運的時刻。而更多的人,我認為將會不那麽好運,因為他們圍繞央行的政策設置了頭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687

為什麽說A股投資者應關心瑞士央行“變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18

20150116bianlian2

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XYSTRATEGY,作者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億東為2014年新財富策略第一。

事件:瑞士央行周四宣布,取消1歐元兌1.20瑞士法郎的匯率下限,並同時宣布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消息發布後,瑞郎瞬時暴漲。歐元兌瑞郎從1.20直線下降至1.02附近;美元兌瑞郎盤中暴跌逾25%,最低逼近0.74關口。

海外市場因此大震蕩,瑞士股市大跌,歐洲三大股市大漲,大宗商品上演大幅波動的過山車,貴金屬反彈並顯露強勢。

點評:

第一部分:為什麽瑞郎脫鉤?為什麽瑞郎脫鉤能攪動了一池春水?

——瑞郎一直是全球主要的避險貨幣,2011年9月與歐元掛鉤。在2008-2014年間,美元兌瑞郎和Comex黃金的相關系數高達-0.78,因此,瑞郎和黃金一樣是一種避險資產。此前,在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時,瑞郎大幅升值。後來在2011年9月初,瑞士央行擔憂出口受影響而主動貶值,並設定歐元兌瑞郎的匯率下限在1.2:1。一旦跌破(瑞郎升值),央行入場買入“熱錢”進行幹預。

——為什麽如今瑞郎要脫鉤歐元?為什麽還要降息?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美國經濟複蘇的確定性走強,而歐元區面臨通縮困境,瑞郎跟著歐元一起兌美元貶值。一般來說,一國貨幣的走弱有助於出口和提升經濟。為什麽瑞士央行反而采取了和2011年9月不同的策略,讓瑞郎快速升值?

因為,瑞士央行沖銷幹預規模大增,導致其外匯儲備巨幅上升。我們發現,瑞士的外匯儲備在歐債危機期間大幅上升,當時歐元兌瑞郎走成直線,這意味著在歐債危機期間大量外匯流入瑞士央行的口袋。如果下階段面臨歐元的新一輪貶值,如果到時瑞郎依舊和歐元綁定,那麽瑞郎一定會再經歷一段被迫在外匯市場上幹預熱錢的沖銷操作,進而導致外匯儲備再度上升。與其如此,還不如一次“意外的”快速升值,從而打開貨幣政策空間。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一次性升值的同時,為了防止外資流入,瑞士央行還下調利率到-0.75%。這表明瑞士央行根本不願意給人造成一種印象:即希望持續匯率升值。於是,升值和降息這麽一個矛盾的政策組合就這麽誕生了。

結論:瑞郎與歐元脫鉤的舉動表明,1月22日歐央行會議上推出QE可能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而且大概率會超預期。

第二部分:瑞郎脫鉤攪動了一池春水,大亂、大放,哪些趨勢可以持續蕩漾?

——首先,瑞士股市的下跌,可能是一次性沖擊,是由於股票投資者兌現收益而引起的拋售,難以持續套利。1月15日,瑞士股市SMI指數收盤大跌8.67%,這一降幅創下自1989年以來的單日最高降幅。這次大跌可能因為國外股票投資者在受益於瑞郎升值後選擇直接拋售股票以兌現匯率升值帶來的“意外之財”,瞬間賺取“無風險利潤”。舉個例子,瑞士股市收盤下跌8.67%,而兌美元升值近14%,因此以美元計價的投資者依舊有5%的盈利空間,所以拋售在所難免。

——其次,美元兌歐元升值,我們判斷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歐元區QE最直接受益的交易,仍有套利空間。考慮到當前全球投資者仍有美國加息的預期,以及美國經濟仍然明顯強於歐元區,因此,不論是從短期的避險情緒,還是從歐洲QE的角度,美元都會繼續對歐元升值。

——第三,美國的長久期國債,也是歐元區QE最直接受益的交易,仍有套利空間。理由同美元兌歐元升值一樣。

——第四,黃金反彈,繼續看好。黃金反彈也不是一次性的沖擊,短期受益於全球貨幣體系動蕩的避險情緒,之後受益於歐元區QE。由於黃金沒有基本面的束縛,因此,從反彈的安全性是強於基本金屬和原油的。

——第五,歐洲股市反彈短期有望繼續。周四瑞郎與歐元脫鉤的消息後,歐洲三大股指隨之大漲,收盤在2%的漲幅,甚至更高,驗證了QE預期的升溫。後續還將繼續受益於歐元區QE預期,以及QE推出之後對歐元區經濟改善的影響。相比較而言,具有較強出口競爭力、大力推動工業4.0的德國的股市可能最受益。

——第六,新興市場以及資源和資源股的反彈,也許一波三折,會將最終受益於歐美的新一輪“大亂”、“大放”。周四瑞郎與歐元脫鉤的消息後,黃金、白銀以及其他基本金屬均大幅上漲,但是,到收盤就產生了顯著分化,沒有經濟基本面束縛的貴金屬持續強勢,而基本金屬、原油則回到起點甚至反而下跌,反映了市場的避險情緒。但是,我們認為,此次瑞郎脫鉤所帶來的“大亂”,恰恰預示著歐美新一輪的“大放”。(1)當前歐元區QE的預期增強。(2)對於美國經濟的悲觀情緒也在升溫,美國今年不加息的可能性在提升。之前美國的強勢複蘇,美國提前加息的預期提升,從而使新興市場籠罩著資本外逃的擔憂。但是,美國最新公布的首申人數和PPI數據來看,是否能保持強勁複蘇受到質疑;另外,美股大幅下跌體現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受到打擊。特別是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維持低位也表明市場對美國中長期經濟發展態度悲觀,這些因素都制約了美國加息的腳步。

第三部分:在A股依然維持“單邊擴容”的上漲趨勢下,可布局一些資源股

——歐版QE來襲,大亂大治之下的流動性寬松將再度灌溉全球資本市場,也許在1個季度內我們將看到“小一號的2010年10月資源股反彈行情”。

——首先,人民幣作為新興市場中的避險貨幣,且人民幣資產近期的賺錢效應良好,也可能會“受益”於全球性寬松下的熱錢流入。因此我們看好A股在歐洲QE下的上漲機會。

——資源股中我們首推黃金、白銀等貴重金屬標的,另外基於安全邊際選股審慎布局原油、油氣設備、化工產品、銅等相關的投資機會。

(1)瑞郎突然脫鉤帶來的避險情緒提升,黃金、白銀將因避險屬性受到全球投資者青睞。昨夜美股受經濟數據影響暴跌,而黃金、白銀股逆勢上漲,驗證了我們的上述觀點。在當前國際宏觀環境和市場避險情緒的共振下,黃金、白銀有清晰的投資邏輯和較為確定的投資機會。

(2) 當前可以開始布局原油、油氣設備、化工產品、銅等相關的投資機會,它們的反彈會一波三折,短期更多是一個缺乏基本面支撐的短線博弈的過程,但是,此次可能會從小級別反彈演化為大級別的反彈機會,可以立足於安全邊際來選股,反彈的里程碑包括歐版QE的正式推出、美國4月份的議息會議等。考慮到瑞郎脫鉤、升值,但是,瑞郎在美元指數中的比重小於歐元,因此,美元指數還會有個慣性向上,直到歐元區QE推出之後,歐元反彈,那時美元指數大概率會階段性見頂,或在1季度末。

(3)此外中遊下遊成本受益的先進制造業企業,考慮到中國資本“走出去”戰略,現在仍然是中線布局的機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6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