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下半年經濟存諸多不確定,經濟學家呼籲關註社會流動性風險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8%,國民經濟總體平穩,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但也存在一些隱憂,比如二季度GDP增速小幅回落至6.7%,需求、生產同步走弱,二季度三駕馬車增速全線下滑。

下半年經濟怎麽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何協同?金融如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如何緩解企業融資和籌資難的現實?地方融資平臺下一步怎麽走?日前,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的“2018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多位經濟學家圍繞這些話題進行了討論。

展望下半年,經濟增長面臨一定挑戰,中美貿易摩擦帶來不確定,外部經濟沖擊加大;內部改革加快推進,進一步夯實長期發展基礎,但短期不確定性因素會增加,對宏觀政策的考驗將進一步加大,決策部門要關註社會流動性風險,參加論壇的經濟專家如是認為。

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其中,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上述論壇上表示:過去我們“三去一降一補”主要在產業端,而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主要是今年,我們看杠桿率除了看宏觀主體的杠桿率,企業的杠桿率,家庭居民部門的杠桿率,最重要的還要看金融行業的杠桿率,金融機構的杠桿率,投資的杠桿率。金融領域的杠桿率是為企業流動性和企業的杠桿率、企業的證券化率服務的,當它服務端口提供的金融服務要去杠桿的時候,要比實體經濟去杠桿更加嚴峻,因為金融不給你提供杠桿,還把原來給你的杠桿抽,這時候,實體才感覺真正的寒冬來了,金融機構就是專門經營金融杠桿的機構,不管保險、銀行、證券都是如此。所以,金融去杠桿一定會表現當前這樣的格局。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王廣宇特別關註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形勢。他說,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吸納就業的蓄水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對於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從銀行信貸來看,受調控政策和實際形勢影響,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尤其是低信用等級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明顯收緊,資金周轉困難。數據表明,今年6月份存款余額增長率僅為8.4%,存款增長乏力,加之銀行放貸存在對中小民營企業的“歧視”,導致民營企業獲得銀行貸款難上加難。

他呼籲應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實體經濟融資緊張局面,為此提出三點建議:政策要有定力,信號要明確,規則要清晰;堅定推動金融市場改革,不斷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著手減輕民營企業的稅費負擔,給予同等待遇。

即使是海爾集團這樣的“巨無霸”企業,現在也關註起流動性風險。海爾集團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麗霞表示,海爾集團定期對各種風險進行評估,此前流動性風險評估並不多見,現在這項評估也成了評估的內容之一。

她同時表示:盡管經濟發展環境錯綜複雜,許多企業經營仍面臨不少困難,但總體機遇大於挑戰,對未來經濟發展依然充滿信心。要理性面對當下挑戰,其中首要問題便是如何滿足日益多變的用戶需求,打造更佳的用戶體驗。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市場環境相互交錯的影響下,產業升級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探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說,中國現在處在關鍵的經濟轉型期,轉型具有長期性,轉型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的自我成長。這個過程既需要發揮市場的優勝劣汰的作用,同時也要讓市場主體在這樣的市場環境里實現自我成長。所以,保證微觀主體,包括實體經濟,包括金融體系的自我成長是一個關鍵。在轉型過程中需要“疏堵結合”,在立的過程中實現破,在疏的過程中實現堵,在引導的過程中形成合力,在前進的過程中化解風險、清除結構上的不合理,這時能夠形成正向的自我強化機制。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則關註到了降稅問題。他說:當下降低稅(費)的整體水平特別重要。一是現在財政收入大幅上升,有一定降稅(費)空間;二是剛公布國地稅的合並方案,其中提到國地稅合並到位後,社會保險、政府性基金、非稅收入要按照“成熟一批、劃轉一批”的原則交由稅務部門征管。所以,在征管技術和征管水平上升的情況下,降低稅(費)率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69

四大AMC介入化解P2P風險 收債、托管仍面臨諸多難點

P2P網貸風險處置又出新招。8月16日,有消息稱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開會,協助化解P2P風險,要求四大AMC主動作為以協助化解P2P的爆雷風險,維護社會穩定。

一位四大AMC的高層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並稱該公司參加並收到了上述會議內容。不過,“只是初步研討,AMC參與還有很多的困難和障礙,操作上主要有兩條渠道,幫助收購債權或托管問題平臺。”另一家接近四大AMC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近期,監管部門已密集下發P2P網貸風險處置文件。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多家AMC與P2P網貸公司後發現,雖然目前二者合作較少,但AMC對P2P不良資產並非全然不感興趣。

一位AMC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較少涉足,一個主要原因是AMC方面對P2P平臺的資產真實性與存在的法律風險障礙有較多擔憂。此次,隨著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協助化解P2P風險,監管部門這一明確清晰的表態將有助於減少AMC的顧慮。

“一些頭部P2P平臺的資產還是真實有效且優質的,一些資產出現逾期後,目前主要是在平臺內部‘轉債’,如果能夠獲得AMC協助,對於緩解平臺流動性有較大好處。”一位接近地方金融辦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

收購債權將成風險化解主渠道?

第一財經獲悉,此次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初步研討了將收購債權事宜作為協助化解P2P風險的主要措施,一位接近四大AMC的內部人士強調,這“只是初步研討”。

此前雖有一些地方資管公司曾和P2P合作過,但合作主要在於將資管公司及旗下產品搬到P2P上銷售。AMC參與P2P平臺的不良債權處置案例極少。

上述接近地方金融辦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限制了二者的合作。首先,AMC方面對P2P行業並不具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其次,此前一些平臺資產與AMC價格有一些差異,雙方談不攏;最後,AMC對P2P資產真實性和法律上是否存在障礙抱有顧慮。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大AMC有資產處置經驗,但民間金融資產複雜,涉及問題太多、難度較大。它們之前主要處置的是銀行的企業債務,個人債務處置難度大。

一位接近銀保監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專業公司來收P2P債權難度極大,不會成為P2P風險化解主渠道,但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也未嘗不可。

該人士指出,目前對四大AMC及各省市國資資產管理公司而言,它們擅長的是收購大批發業務及額度較高的大公司不良債權,還有流動性出現問題的債權標的。而P2P則都是些零散的千元、萬元的標的,涉及人數卻達上萬人,四大AMC對此也缺乏相關經驗,小的AMC公司在這個領域更是欠缺經驗。因此,只能抱著實驗的態度探索處置的可能性。

不過,京東金融一位部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由於消費信貸業務增長快,一些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接觸小額、多筆的個人債權。AMC對於P2P債權並非全然不感興趣。

此外,上述接近銀保監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收購過程中,有些債權是真債權、有些則是假債權,AMC公司在收購中需要慎之又慎,“在收購過程中,收到良性退出的P2P公司和真實有效債權的份額不會太大,因為如果能夠良性退出,P2P公司就自己做了,資產管理公司還需要有收益,成本太高;碰到假債權,AMC手段不足,反而是公檢法方面有更大優勢。”

一位接近四大AMC業務部門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P2P最大的問題是債權債務關系都在網上,雙方互不認識,也就談不到了解資金用途,更不能監控資金流向,一旦有惡意欺詐行為,就難以追索。此外,跟企業債權相比,這個沒有風控措施,清收難度大,而且過於分散,成本高。

強監管釋放穩定信號

盡管AMC處置P2P不良債權面臨重重問題,但在業內看來,此次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釋放了明確的監管信號,也打消了此前AMC參與該行業的疑慮,亦有助於提振P2P的行業信心。

近期,監管部門密集下發P2P網貸風險處置文件,明確依法打擊轉移資金、跑路等惡性行為,此前,央行也要求,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至央行征信系統。

例如,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提出了應對網貸風險的十項舉措,提出依法打擊轉移資金、跑路等惡性行為。

而在此之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的《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指出,各地應根據前期掌握信息,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債務人端的監管措施收緊,有助於加強AMC對P2P債權興趣。

上述接近金融辦人士表示,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表現出的明確清晰的態度以及近期密集下發P2P網貸風險處置文件的行為,將有助於打消AMC顧慮及樹立行業信心。

他指出,一些平臺資產真實有效且優質,出現逾期後,目前是在借款人之間相互倒手,行業中稱之為“轉債”,一些平臺如果能夠通過AMC處置一些逾期或不良資產,對一些良性平臺的流動性改善有較大好處。

近期《人民日報》也發文指出,及至今年,部分企業資金鏈條相對緊張。這些在平臺上借款的企業,原本就是在正規金融機構難以獲得融資的企業,資金壓力更大,此時更容易出現違約。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監管政策趨嚴,一些網貸平臺難以為繼,或被動或主動退出市場。

上述接近地方金融局人士表示,AMC轉債建立在良性平臺擁有真實資產基礎上,隨後才會與AMC產生轉債的價格問題,對於一些虛假標的龐氏騙局平臺,沒有資產就談不上轉債,也無法渾水摸魚。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黨委書記、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大AMC協助互聯網金融行業化解風險,是政府釋放出的金融穩定信號,可以安撫市場不必要的恐慌情緒,提振信心。一方面,強監管政策頻頻發力,網貸平臺逐步出清走向合規發展;另一方面,“國家隊”入場是在凈化行業生態,在問題平臺退出的同時為行業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這有利於切實發揮互金行業普惠金融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托管、存管差異為AMC介入擺難題

在上述協助化解P2P風險研討會上,除了收購債權外,托管問題平臺也成為了四大AMC協助化解P2P風險的一大重點。另據媒體報道,此次會議最主要的決定是打通AMC也可托管處置P2P的通道。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目前P2P平臺多由銀行托管,不過,當前托管、存管概念界定混亂,權利義務不清。

根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7月初至今,全國雷爆的上百起網貸平臺中,其中不少平臺涉及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這些“雷爆”平臺中,不乏有平臺在銀行進行了存管,依然難逃“雷爆”命運。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存管、托管的“雷爆”P2P平臺涉及虛假宣傳、被“隱去”的聯合存管模式以及“雙存管”等,真實、有效、受監管的銀行存管監管並不清晰。

此次讓四大AMC也參與托管P2P問題平臺,是否能緩解P2P存管、托管亂象?

上述接近銀保監會內部人士表示,中國的存管與國際上的存管是兩個概念,P2P賬戶存在銀行責任不清晰,無具體制度要求和監管規定,只靠合同約定的籠統條款,難以操作、更難監督,缺乏約束力。此外平臺很少配合存管銀行做資金安全保障和必要的信息披露。

他指出,國際上真正的托管不是目前一般意義上國內P2P存管的概念,資金提供方有很大權力,要求及時披露財產,要求托管機構做必要資金安全管理以及知悉資金運用。

他指出,國外托管與國內存管的差異,會造成AMC介入P2P平臺時拿不到多少有效的托管資產,如果資金不在托管人手上,投資人和借款端兩頭的管理也無從談起。他指出,成千上萬資金提供方,對P2P平臺進行托管管理是個浩瀚工程。在國內,目前監管部門對托管整體要求尚未提出細致安排,雖然國內托管業務規模大,但履行責任及合同細節不能完全保護資金提供方利益。

他認為,在國內托管規則與國際尚未接軌的大背景下,四大AMC參與P2P托管可以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例如國際上道富銀行雖然有完善的托管制度,但也沒有對千百元、小萬元金額賬戶進行托管的先例嘗試,在這種情況下,希望AMC可以在此背景下鍛煉自身托管能力,讓P2P托管實打實落地。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64

離岸公司開戶 港銀諸多刁難 避觸犯洗錢 近乎禁止開戶

1 : GS(14)@2015-03-02 11:07: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近年歐美颳起的反洗錢風暴席捲銀行業,多家大型銀行或面臨天價罰款。市場消息指出,現時本港銀行已大幅收緊為離岸公司開設銀行帳戶要求,甚至有基金界人士稱是「接近禁止(新開帳戶)」,雖然離岸公司因保密、稅務安排上仍有很大優勢,但企業及富豪採用香港註冊公司的比例正輕微上升。

過往在本地銀行開戶,離岸公司的開戶手續亦較本地註冊公司稍為繁複,惟一般只會要求出示董事及公司地址證明,以及註冊國家發出的註冊證明文件,需時大概一星期以內。本報曾向多間銀行查詢是否已收緊離岸公司開戶要求,其中匯控(0005)及瑞銀均表示不作評論,而渣打(2888)及其他銀行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須提供客戶供應商資料

不過,據一名負責本地一個富豪家族基金營運的基金經理指,本地銀行早在去年已開始逐步收緊為離岸公司客戶開戶的手續及要求,例如目前銀行對客戶採取的「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措施中,不單會要求開戶企業披露股東名單,甚至需要申請者交出供應商或公司客戶資料,以及預期交收款項金額等,因此除非處理重大交易或需高度保密交易及業務外,申請者寧願在離岸公司旗下再設本地註冊公司進行開戶,「好似買樓咁,寧願開晒名,以免費時失事。」

近年多間銀行備受罰款問題困擾,以匯控為例,該行瑞士私人銀行早前涉及協助客戶透過離岸公司逃稅,據了解,本地銀行收緊為離岸公司開戶,主要是希望配合反洗錢活動及防範金融犯罪,避免觸及監管機構神經,因此「難免會做到好似吹毛求疵」。

有處理離岸公司運作的投資銀行人士表示,他很久之前試過成立英屬處女群島離岸公司,甚至到匯豐銀行開,涉及費用僅數千元,手續亦不太繁複。但是到去年初,所需費用已大增至1.5萬元,銀行方面更表示明年將加價至2萬元。雖然相關金額不算很高,但動輒逾倍的升幅,反映銀行評估為離岸公司開戶的風險愈來愈大,手續愈益繁複。

開戶風險高 費用急

他又說,現時若個人以離岸公司運作,銀行基於謹慎下,會向客戶查詢很多細節及問題。當中銀行更會問到,涉及申請帳戶的離岸公司是否有生意運作,牽涉的查詢及繁瑣程序,讓他感覺比申請普通的按揭借貸還要困難,令人大吃不消。

儘管手續較繁複,但該投行人士認為,離岸公司仍有好處,特別在進行買賣交易時,相比起利用香港公司進行,可以免繳按交易額計的千分之二的印花稅。若有人要進行以億元計的交易活動,他相信以離岸公司運作所省卻印花稅便不菲。

明報記者 鄧偉忠、陳偉燊
2 : GS(14)@2015-03-02 11:07: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b_eba2.htm
保密度高 稅務靈活 助中港富豪藏富
2015年3月2日

【明報專訊】離岸公司雖然令銀行業「戒備森嚴」,但由於其保密度高、稅務及股本運作空間大等優點,不少中港官員及富豪均有開設離岸公司,調查新聞記者國際聯盟(ICIJ)在2013年開始,陸續公布大量離岸公司股東資料,發現當中不乏內地官員的親屬,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姐夫鄧家貴、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兒子溫雲松,以及富豪如騰訊(0700)主席馬化騰,均有以私人名義持有離岸公司,涉及大量海外資產。

ICIJ去年發布一份由兩家英屬處女群島公司取得的外泄資料,發現超過兩萬名中港客戶,涉嫌利用離岸公司避稅或轉移資金,當中溫家寶的女婿劉春航及兒子溫雲松、鄧小平女婿吳建常也在該處註冊公司。

會計師事務所和歐美銀行協助註冊

此外,普華永道、瑞銀等會計師事務所和歐美銀行扮演關鍵的中間人角色,為投資者在英屬處女群島、薩摩亞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開設資產信託和公司。例如,瑞信曾協助溫雲松註冊離岸公司,當時溫家寶仍在任國務院總理。

除官員外,中港富豪亦普遍有採用離岸公司整理旗下資產,除馬化騰外,中國富豪如碧桂園(2007)大股東楊惠妍、SOHO中國(0410)創辦人之一的張欣,香港新世界(0017)主席鄭家純,亦持有大量離岸公司。
3 : GS(14)@2015-03-02 11:07: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b_ebb2.htm
星展:不影響港銀搶人幣存款
2015年3月2日

【明報專訊】人行三個月以來兩度降息,星展銀行稱本港各銀行間人民幣存款競爭激烈,因此暫未有下調人民幣存息計劃,將繼續提供「有競爭力的」存款息率。

星展香港區零售銀行業務總監潘燕明昨表示,人民幣業務是星展的重點業務,所以會積極吸引人民幣存款,而具體息率則會按供需和市場情而定。星展上周上調起存額10萬元人民幣的12個月定存年息,由2.9厘調升至3.68厘。

人行去年11月宣布2年來首度降息,加上近期人民幣貶值,卻未能阻擋本港各行爭奪人民幣存款的熱情。目前本港銀行的3個月人民幣定存息率普遍逾3.5厘,更有如信銀國際,3個月人民幣存息最高可達5.3厘,冠絕本港。

星展香港區企業及機構銀行總監張建生則表示,內地降息目的是為刺激經濟,香港與內地經濟貿易聯繫密切,長遠來看也將間接受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11

拍《星願》續集諸多要求栢芝坐地起價再被飛

1 : GS(14)@2015-04-07 22:08:55





■栢芝拍戲耍大牌開罪向華強夫婦後,最近連馬楚成也對其死心,放棄邀她演《星願》續集。資料圖片


張栢芝近期因演出《3D封神榜》耍大牌,遭中國星老闆向華強下封殺令,該公司將永不錄用她。不過在一片負評聲中,諸葛紫岐與馬楚成仍願意請她拍片,但事情又峯迴路轉,有傳栢芝合約條文經常變來變去,臨簽約前又要求再提高片酬,外景又要改去新加坡拍攝,投資者不勝其煩,最後決定放棄請她演出。



臨時加五百萬

馬楚成憑執導《星願》成名,他一直想開拍續集令事業再創高峯,最近他得到橙天嘉禾支持,準備今年8月開拍續集《星語心願之十一天零一夜》,女主角依然是栢芝,雙方原本已達成合作協議,但有消息指栢芝要求收一千萬酬金,電影公司覺得很貴,不過導演很想用她,最後都答應。但當催速栢芝簽約時她又臨時變卦,說要再加五百萬才肯接拍,而且拍攝地點要由內地改去新加坡,以便照顧兩名兒子,這次激嬲了電影公司和馬楚成,決定飛起她。由於目前導演心目中沒適合人選代栢芝,所以影片會暫時擱置下來。



■一向很支持栢芝的馬楚成,三年前便曾合作《極速天使》。

■栢芝當年憑《星願》大紅,如今拍續集卻條件多多,嚇怕資方。劇照

■栢芝與兒子居於新加坡,常被「捕獲」。微博圖片



記者昨日聯絡馬楚成,問他《星願》續集是否要飛起栢芝?他說:「年初同栢芝傾過,但其實都未傾實,唔係落實要搵佢做呀!我自己都冇話一定要開拍呢部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