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圖)
當地發現問題6517個,追回被套取資金6000余萬,處分黨員幹部374人。
“冊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富民和坡妹分局局長周曉斌因在審核一起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過程中存在失職行為,致使5萬元補助資金被套取。目前,2人已被立案調查。”3月10日,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通報了一起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違紀案件。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黔西南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貴州省紀委統一部署下,對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違紀問題開展專項檢查,發現和查處了一批違紀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今年春節後,該州派出128個巡察組對專項檢查後的情況開展“回頭看”。截至目前,已立案41件,劉富民和周曉斌的問題即是其中之一。而這,只是貴州省對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中的腐敗問題開展專項檢查的一個縮影。
為何針對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開展專項檢查?據貴州省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省紀委在對信訪、案件審查等方面的情況研判後發現,基層黨員幹部在審批和監管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方面的違紀現象和腐敗問題比較嚴重,牽涉面廣,群眾反映強烈。
為此,去年下半年,在貴州省紀委的部署下,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機關對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紀問題開展專項檢查。在職能部門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專項檢查堅持“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緊盯項目審批、資金分配、補助發放等關鍵環節,通過現場核查、暗訪調查、自上而下追蹤資金流向等手段,著力查找相關問題線索。
工作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機制作用,協調財政、審計、工商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參與專項檢查。同時,組織村(社區)紀檢委員進村入戶發放監督舉報卡,調動幹部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貴州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黃文勝介紹,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量大、點散、面廣,因此專項檢查還需要逐個企業調查核實,否則潛藏的問題很難發現。數據顯示,此次專項檢查查處的違紀問題主要發生在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失職瀆職、申報環節弄虛作假、為代辦機構謀利從而收受賄賂、審批環節“吃拿卡要”等方面。其中,相關職能部門不按規定程序審核,導致不符合條件的對象獲得補助的問題較為嚴重。在專項檢查中,貴州省查處黨員幹部在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中的失職瀆職案件共154個,占了總查處案件數的三分之一。
“既要發現和查處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又要深化成果運用,打通責任落實‘最後一公里’。”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宋璇濤要求,通過專項檢查倒逼縣、鄉黨委真正承擔好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解決好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在專項檢查中,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向有關責任主體制發監察建議書202份,並約談部分黨政負責人,傳導責任壓力。目前,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走訪4.7萬余家微型企業,發現問題6517個,追回被套取資金6000余萬元。針對扶持微型企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違紀問題,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61件,黨紀政紀處分374人,移送司法機關74人;44人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追責。部分基層黨委還通過通報曝光典型案例、舉行相關涉案款物清退大會等形式,警示教育基層黨員幹部,促使53名違紀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主動交代問題。
為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濟南放出了大招,給錢“給房”。
近日,濟南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促進金融業發展的若幹扶持政策》,規定金融機構進駐濟南,最多可以獲得一億元的資金補助,自建或者購買辦公用房,政府還將給予資金補助。
上述文件明確,對新設立或新引進的法人金融機構,按其實繳註冊資本的規模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對實繳註冊資本40億元(含)以上的,一次性補助1億元;30億元(含)至40億元的,一次性補助7000萬元;20億元(含)至30億元的,一次性補助5000萬元;10億元(含)至20億元的,一次性補助3000萬元;5億元(含)至10億元的,一次性補助1000萬元。
為吸引註冊資本較小的法人金融機構入駐,濟南市對小型法人金融機構進行扶持補助,註冊資本3億元(含)至5億元的,一次性補助500萬元;註冊資本1億元(含)至3億元的,一次性補助300萬元;註冊資本5000萬元(含)至1億元的,一次性補助100萬元。
這里所說的金融機構,是指註冊地和稅收戶管地均在濟南市並經國家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相關機構。
“給房”是指,對新設立或新引進的法人金融機構、法人金融機構的一級分公司、區域金融機構總部機構及法人金融機構的職能總部、運營總部、後臺服務中心等自建或者購買辦公用房的,按建房核算成本或者購房價格的2%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租賃辦公用房的,3年內每年按房屋租金的30%給予補助,累計補助額不超過500萬元。
數據表明,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有銀行機構45家、證券公司27家、各類保險公司主體84家、財務公司9家、汽車消費公司1家、金融租賃公司2家、小貸公司31家、融資性擔保公司40家、典當公司38家、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5家。
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是濟南市當前打造“四個中心”中的一個。所謂區域性金融中心,就是要依托濟南作為山東省會的金融資源優勢,全方位打造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機構中心、資金結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後臺服務中心,努力成為立足山東、輻射周邊省份、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黃河中下遊地區金融中心。
濟南市金融辦發言人李洪偉日前表示,有別於其他的區域金融中心,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應該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際化的“創新型產業金融中心”。下一步,濟南市將以服務濟南、服務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黃河中下遊經濟實體區作為重點之一,以打通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通道作為突破點,優化金融生態,探索支持實體經濟的路徑,梳理出濟南市產業金融之路。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近日印發《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城市低保對象957.4萬戶、1701.1萬人;低保平均標準451.1元/人•月。農村低保對象2846.2萬戶、4903.6萬人;低保平均標準3177.6元/人•年。
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城市低保對象957.4萬戶、1701.1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719.3億元。2015年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451.1元/人•月,比上年增長9.5%;全國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316.6元,比上年增長10.9%。此外,2015年救濟城市“三無”人員6.8萬人。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農村低保對象2846.2萬戶、4903.6萬人。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低保資金931.5億元。2015年全國農村低保平均標準3177.6元/人•年,比上年增長14.4%;全國農村低保年人均補助水平1766.5元,比上年增長13.8%。
截至2015年底,全國救助供養農村特困人員516.7萬人,比上年下降2.3%。全年各級財政共支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資金21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集中供養162.3萬人,年平均供養標準為6025.7元/人,比上年增長12.2%;分散供養354.4萬人,年平均供養標準為4490.1元/人,比上年增長12.1%。
近日,財政部會同中國氣象局下達2016年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1.99億元,支持各地開展抗旱增雨、防雹減災等工作。
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今年全球暴雨、洪澇、高溫、幹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發。氣象預測結果顯示,今年我國氣候狀況總體較差,降水偏多,澇重於旱,西北地區可能有氣象幹旱發生。
為支持各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積極應對今年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財政部會同中國氣象局按照《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農〔2012〕21號)的有關規定,根據今年氣象災害發生的嚴重程度、天氣氣候預測情況、各地人影作業需求以及省級財力狀況等因素,及時下達2016年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1.99億元,支持各地開展抗旱增雨、防雹減災等工作,為減輕氣象災害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危害、增強糧食主產區抗旱防雹能力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提供了堅實保障。
根據《中央財政人工影響天氣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人影作業是指利用飛機、高炮、火箭等設備開展的人工增雨、增雪、防雹、消雨、消霧等作業。人影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用於補助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同)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以下簡稱人影作業)的專項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服務農業生產、緩解水資源緊缺、防災減災、保護生態以及保障重大活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推動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開展,以及跨省區作業協調機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的統籌化、規模化和集約化。
(綜合財政部網站、人民網報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1日從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內河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政策將延續到2017年12月31日。該政策的延續,將有效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有利於加快推進長江等內河航運現代化,為建立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內河水運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財政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於<船舶報廢拆解和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將內河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政策延續到2017年12月31日。其中,對於新建內河示範船確已開工但在2017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船舶建造的,經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船舶檢驗機構核查後,清算日可延長到2018年12月31日。
與“十二五”期內河船型標準化補助政策相比,延續後的政策在保留鼓勵小噸位過閘船舶提前拆解、現有單殼液貨危險品船拆解或改造、現有船舶生活汙水防汙染改造、老舊運輸船舶提前退出市場,以及新建川江及三峽庫區大長寬比示範船和高能效示範船的基礎上,調整完善了兩項補助政策:一是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兼營內河運輸的沿海單殼油船改造新納入了補助範圍;二是將新建內河液化天然氣(LNG)動力示範船補助政策調整為對采用動力系統整體更新方式改建為LNG動力船予以補助。根據改建船舶功率不同,單船補助標準為54—89萬元不等。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巡視員王明誌介紹,“十二五”期間,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促進了船舶運力結構調整。2015年全國內河運輸船舶平均噸位達到800噸,較2010年底提高53.3%。二是提高了內河運輸效率。新建川江及三峽庫區大長寬比示範船對三峽船閘能力挖潛發揮了積極作用。
試驗結果顯示,4艘大長寬比示範船同時過閘時單閘次通過貨物實載量達到1.94萬噸,較目前的近1萬噸的平均水平有大幅提高。三是提高了內河船舶安全和防汙染水平。四是拉動了船舶工業需求。直接和間接拉動船舶工業產值260億元以上,同時帶動了內河新船型、新技術研發和新能源應用,促進了內河船舶工業技術進步。
王明誌表示,船型標準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動態的系統工程,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以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和內河流域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建設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內河水運體系為目標,繼續大力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國共拆解改造船舶20247艘,其中拆解小噸位過閘船5328艘、拆解老舊船4315艘、拆解或改造單殼液貨船603艘、改造生活汙水防汙染船舶10001艘;已建造完工示範船87艘,其中川江及三峽庫區大長寬比示範船37艘、LNG動力船50艘。
近日,財政部聯合國家發改委以加急的形式印發《關於報送推廣PPP模式成效明顯市縣名單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地方推薦部分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效果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高的市縣,最終選出12個市和20個縣作為表揚對象,並在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和中央預算內投資PPP前期工作專項補助政策上給予加分支持。
去年這兩項政策涉及補助資金約8億元。
一位省級財政廳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已經收到《通知》,正下發給市縣。此次評選PPP模式效果明顯的地方,很重視項目落地和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參與。
此次《通知》是為了落實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其中明確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對推廣PPP模式效果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高的市(州)、縣(市、區),在安排以獎代補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PPP前期工作專項補助時優先支持,推進其行政區域內PPP工作,鼓勵地方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
在評分設計上也充分地體現上述政策導向。
根據《通知》,按規定入庫(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儲備庫或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項目1個得1分,進入(財政部或國家發改委)示範(推介)項目名單1個得5分,PPP項目落地1個得10分,民間投資參與(持股超50%)落地的項目1個得10分。
顯然,PPP項目落地和民間資本參與得到空前重視。
在去年12月的全國財政系統PPP工作推進會上,主管PPP工作的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下一步要按照“又快又實”的要求,推進形成PPP項目加快落地的態勢,形成民營資本廣泛進入的局面,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末,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10685個,總投資12.7萬億元。其中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1014個,總投資1.72萬億元,落地率26.8%。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發改委要在2017年1月15日前推薦市(州)1個,縣(市、區)2個。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在對地方上報市縣進行整理匯總得分後,將協商確定10個市和20個縣作為表揚對象,其中東、中、西地區數量比例為1:2:2。
對於受到表揚的市縣,在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評審和PPP前期工作專項補助投資時,予以總體加分。
上述財政廳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財政部的PPP項目以獎代補金額一個項目在300萬~800萬元之間,國家發改委的PPP前期工作專項補助金額一個項目約兩三百萬元。
去年12月底,財政部下發通知,對符合條件的42個新建示範項目和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存量轉型項目,撥付2.6億元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
比如黑龍江綏化至大慶高速公路PPP項目、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姚家峪生態養老中心項目等獲得了最高800萬元補助。
據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消息,已下達2016年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專項補助5億元,目前各地已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主要用於支持重點區域或行業的PPP項目規劃編制,以及重點PPP項目的評價論證咨詢、實施方案編制、招標文件起草、合同文本擬定、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和資產評估等。
上述財政廳人士建議,為了更大程度的激勵地方積極性,財政部可以在現有以獎代補政策下,整合司局其他PPP優惠政策,比如此前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采用PPP模式達到一定比例將在補助基數上再獎勵10%等。
“按時足額發放退休人員和城鄉老年居民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優撫對象撫恤補助優待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待遇,紮實做好低保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殘疾人家庭、零就業家庭、特困人員、去產能困難職工等幫扶救助工作……”新年來臨之際,中央發出《關於做好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活工作。
隨著狗年春節臨近,全國各地貫徹中央精神,嚴格落實惠民政策,全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給困難群眾的春節生活補貼、慰問金等,最近也開始陸續發放。
好政策,落實到位才是真的好。如何確保各類保障資金真正發到困難群眾手里?有沒有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有沒有吃拿卡要、雁過拔毛等“微腐敗”?下去問一問、查一查,才能了解“真相”。為保障節前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多地紀委啟動了“春節特別行動”——
“補助資金收到了多少?是什麽形式收到的呢?銀行打卡還是現金呢?”“快過節了,鎮幹部或村幹部是不是經常過來?來的時候,有沒有要求請客吃飯?或者明示暗示紅包禮金呢?”近日,四川省新津縣扶貧督查組到來到普興鎮山河村貧困戶家中,在院壩中與農戶“拉家常”。
農戶不知道的是,此前,督查組在查閱了補助領取臺賬時,發現有些領取單上並沒有農戶本人的簽字。難道是補助資金並未到位?中間有無截留問題?村幹部解釋說,所有資金都是打卡,只是臨近過節大家都有些忙,沒來得及找到農戶,但是資金打卡等資料可以提供。直到幫助農戶找出發放補助的短信後,村幹部才長舒一口氣。
就像這樣,各地紀委走出辦公室,深入縣鄉檢查抽查,一戶一戶問,一筆一筆核對,直接和老百姓對表,掌握補助資金到位的真實情況,真正做到精準監督,為精準脫貧保駕護航。
2018年春節前夕,四川省蒲江縣總工會紀檢組深入聯系村成佳鎮友助村了解困難群眾節日慰問金發放情況,在村務大廳指導一位因病致困的低保戶簽字核對慰問金發放
要想讓精準監督更精準,少不了新技術“加持”,為反腐插上科技的翅膀。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紀委的工作人員炫出了他們的招數:“我們在村里檢查時,走到一個貧困戶家里,就把他的名字輸入杞縣‘大數據+智慧監督’平臺系統,查詢他是否被納入了貧困戶。系統可以查詢到他的結對幫扶人員,也能查詢到他所享受到的各項扶貧政策,以及扶貧資金發放情況。”
最近,杞縣紀委成立8個專項督導組,分赴全縣21個鄉鎮督導檢查精準扶貧工作紀律,就是用這種辦法對貧困戶越冬取暖物資發放情況進行了核查落實。
“抽查檢查,萬一查不到我家來怎麽辦?”這個擔心不必有,紀委不入戶的時候,還能遠程監管。
1月29日,雪後的蘇北小城盱眙,低保戶季月忠的妻子陳長霞從銀行出來時,把500元慰問金和存折塞進舊棉衣內袋。她走後,社區會計特地在手機上登錄“陽光扶貧”App,核實了一下該戶的收入情況。
“陽光扶貧”App,是2017年江蘇省紀委指導推行的精準扶貧監管系統。貧困戶享受的農業補貼、尊老金、在校生助學金、殘疾人補貼、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項目收益等,均由相關業務單位或所在鄉鎮在錢款撥付到位第一時間錄入系統。2017年12月,根據省市紀委工作部署,盱眙縣將全縣所有低保戶納入“陽光扶貧”監管系統,低保金、春節慰問金等財政撥款都及時錄入。春節補助是不是“真的”發給了貧困戶,是不是發給了“真的貧困戶”,打開App,一切問題都可以用數據回答。
深入細致的專項治理,“招數百出”的精準監督,都是要劍指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等作風問題和貪汙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強占掠奪等腐敗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堅決懲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作出了部署,2018年的新春僅僅是一個開端,治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將一直是紀檢監察機關今後三年的重要任務。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就如這場“春節特別行動”一樣,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層層傳導壓力,真正狠抓落實,確保扶貧政策和資金項目的“陽光雨露”惠及貧困群眾。
相信貧困群眾以後的每個春節,都會越過越好。(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張琰)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據財政部文件要求,經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審核,現將符合條件的光伏扶貧項目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並在財政部網站上予以公布。對於村級電站和集中電站,用於扶貧部分的補貼資金由電網企業或財政部門直接撥付至當地扶貧發電收入結轉機構,由扶貧主管部門監督全額撥付至光伏扶貧項目所在村集體。
附通知全文
關於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光伏扶貧項目)的通知
財建〔2018〕25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12〕102號)和《財政部關於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建〔2013〕390號)等文件要求,經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審核,現將符合條件的光伏扶貧項目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並在財政部網站上予以公布。
按照國務院要求,為確保光伏扶貧收益及時惠及廣大貧困人口,對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內的光伏扶貧項目,財政部將優先撥付用於扶貧部分的補貼資金。其中,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內的光伏扶貧項目,由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負責補貼資金的申請和撥付;地方獨立電網企業經營範圍內的光伏扶貧項目,由省級財政、價格、能源、扶貧主管部門負責補貼資金的申請和撥付。
對於村級電站和集中電站,用於扶貧部分的補貼資金由電網企業或財政部門直接撥付至當地扶貧發電收入結轉機構,由扶貧主管部門監督全額撥付至光伏扶貧項目所在村集體。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 國務院扶貧辦
2018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