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化騰表情包的背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22/165295.shtml

馬化騰表情包的背後
遊戲研究社 遊戲研究社

馬化騰表情包的背後

你知道這些表情包的出處嗎?

來源丨遊戲研究社(ID:yysaag)

文丨夜語

中國互聯網兩巨頭,騰訊和阿里,各自有著廣為傳誦的靈魂人物,他們的名字和照片經常出現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

0

不同的是,馬雲經常作為成功的企業家出現,甚至成為了部分人的人生導師。至於馬化騰,由於“反騰訊就是政治正確”的價值觀彌漫整個互聯網,馬化騰的名字連同他的個人照片,經常是大家調侃、吐槽、惡搞的對象。

0 (1)

這與技術出身、曾一度不願拋頭露面的馬化騰來說,應該是事與願違的。

2008年4月,在簽約成為上海世博會贊助商後,馬化騰曾接受過一次《外灘畫報》的專訪,當時記者對馬化騰的形容是“長相書生氣、五官端正的他不愛拍照,公司公關部僅存的為數不多的幾張照片,也都是他幾年前為了給媒體刊發特地拍的。外界對他知之甚少,公司內外對他的一致評價為“低調”。”

馬化騰接受這次采訪的時候,與騰訊歷史上的一次重大拐點的時間節點很接近。就在同一個月,騰訊把韓國的《穿越火線》引入了國內,兩個月後,《地下城與勇士》也進入中國,這兩個產品讓騰訊真正進入到了遊戲行業的主戰場,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現在全網都流傳著像上圖這樣的馬化騰表情圖,在很大程度上,這也與騰訊的遊戲有關,嚴格地說,與騰訊遊戲的盈利模式有關。

一直以來,騰訊遊戲在輿論上飽受批評,且在遊戲圈,這樣的批評似乎比騰訊在其它領域更激烈一些。具體的例子不多舉,這里說個比較有意思的代表性現象。

除了微信公眾號這個主陣地,遊研社在知乎一直有開專欄。知乎專欄有個規則,就是在發表文章的時候需要填寫“話題”條目。話題都由大數據生成,采自用戶的UGC內容。有天我們發現,在話題搜索欄輸入“氪金遊戲”後,對應的搜索結果就是“騰訊遊戲”(如下圖)。你可以從這個動圖,看出騰訊遊戲在(中產)互聯網民的心目中的形象。

0

在遊戲圈,人們已經習慣用以馬化騰的表情吐槽為樂,每一個看這篇文章的朋友,應該都見到過一些馬化騰表情圖,基本都和遊戲里的“充錢”有關。除了上文出現的“不充錢你會變強嗎”, 還有“你需要充這麽厚的錢才行”。

0 (2)

這兩個應該屬於全網流傳最廣的馬化騰表情了,還有一些其它表情的也很常見,基本上,無一例外與遊戲消費有關。

目前騰訊的最大營收來源是遊戲,而騰訊互娛的產品又因為“拿來主義”和過於強調絕對的營收數字而飽受詬病,有此結果也算順理成章。

自從馬化騰的系列表情誕生以來,可以說誕生了一茬又一茬的網友作品,合起來足夠出個表情包。圖里的馬化騰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深入人心,看得久了,仿佛覺得馬化騰當時真的在說表情包里配的那句話。

0 (3)

這也引起了遊研社的好奇,表情包里的馬化騰在被拍照時,到底在做什麽?是在什麽場合,說了什麽?

所以我們也進行了一次考據。

首先是前文最流行的這兩張表情:

0 (4)

由於被多次複制和壓縮,如今還在網上流傳的改組表情,清晰度已經相當差。但我們還是可以看看他們有著類似顏色的背景,以及馬化騰都穿著相同的一件藍條衫襯衣,基本上可以判斷屬於同一時間拍攝的兩張照片。

用圖片來搜圖片,很多人知道可以用搜索引擎自帶的“以圖搜圖”功能,但在經過無數次隨意引用後,用這種方式幾乎不可能找到他們的真正出處。最後我們在視覺中國的圖庫里找到了原圖,視覺中國是國內的一家正版圖片版權交易平臺,里面有很多攝影師上傳的商業圖片供用戶搜索和購買。

0 (5)

從這里看就很清楚了,馬化騰背後其實是一副畫有奔馬的屏風。根據圖片說明,這是2009年6月5日,馬化騰在深圳騰訊大廈接受媒體采訪所攝。

但其實這里的信息是錯誤的,2009年6月5日,如今騰訊的總部“騰訊大廈”尚未落成,兩個多月後,馬化騰才在才在新大廈宣布入駐辦公。

那麽這張照片是在哪拍的呢?今年1月,著名的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出了一本書叫《騰訊傳》,里面附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正好與馬化騰表情包里的取景地一致,即在一個畫有奔馬的屏風前拍的。圖片的說明是:

“2005年,騰訊的管理團隊在飛亞達大廈的會議室里合影。”

0 (6)

飛亞達大廈是騰訊入駐騰訊大廈之前的總部,最近的記憶也已是8年前,這個會議室,得資歷很老的員工才會有印象了。

那個經典的“你要充這麽厚的錢”的表情,也是在這個屏風前拍的。

0 (7)

這時候你會發現,在原圖里,馬化騰雙手做出的其實是類似於“這麽大”的手勢,這個“這麽大”的手勢很常見,馬雲也做過。

0 (8)

但在我們常見的馬化騰表情里,只能看到這張圖的左半部分,右邊給切掉了,於是就成了“這麽厚”。

0 (9)

嗯……

在這次采訪中,影師連拍了一組照片,捕捉到了馬化騰豐富的肢體語言,其實遠不限於現存的表情包,足足能拼成一個九宮格系列。 

0 (18)

素材還是很多的,發揮一下創作力,其實還能做一些新表情出來,比如:

0 (11)

0 (12)

0 (13)

在這組照片拍攝的2009年,也是個很有代表性的年份。這一年的第四季度,騰訊遊戲的收入首次超越盛大。在專訪中,馬化騰說,中國互聯網公司把“偏娛樂化”的網遊業務作為其主要的收入來源並不是一件可以引為榮的事。“現在看起來是有點可悲,包括在無線領域也是這樣。”

馬化騰還說,這是客觀環境(比如網民的結構)使然,是一個必經階段。“長期來看,這是有天花板的,不會永久地漲上去的。最終還是要有廣告收入、電子商務的收入,還是要占一個重要的位置。”

這樣的話馬化騰不止說過一次,2004年,騰訊在香港上市以後 ,馬化騰也在一次采訪中說 ,像騰訊這樣子的企業 ,遊戲只是一個短暫的業務 ,不可能成為長期獲利的來源 。

當然事實一再證明馬化騰的判斷是錯誤的,2009年騰訊的總收入是124.4已元,遊戲收入是15.55億,占比12.5%。後來連續好幾年,遊戲收入的占比都超過50%,甚至有70%。

馬化騰拍這張表情包的時候,騰訊還沒有微信,公司全業務布局主要依靠QQ,“如何擺脫對QQ平臺的過於依賴,將是騰訊下一步的戰略重點。這在公司內部被稱之為‘業務的深耕運動’。”馬化騰當時考慮的是,公司如何從“較好”到“更好”。

現在看來,馬化騰已經找到了答案:在2009-2017這8年中,騰訊推出了微信,入股了京東,不但擺脫了對QQ的依賴,也應驗了馬化騰當時說要增加“廣告和電商收入”的話語。接受采訪時騰訊的股價是91港元,正處於歷史最高位,有投資者認為其股價已經超不多到頂了;而今天,在經歷了2014年5月的拆股之後,騰訊的股價是328港元,比采訪時漲了18倍。

再來看看另一張出名的表情:

0 (14)

這張圖片的背景中有兩名身著正式服裝的女服務員及一名用筆記本電腦記錄的男記者,因此我們初步猜測照片拍攝於兩會期間。

馬化騰是2013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因此我們決定從2013年兩會開始查。

然後就找到了這張照片:

0 (15)

2013年1月,微信用戶數量突破3億,在2013年3月10日晚的兩會采訪上,馬化騰首次談了微信商業化的問題。

馬化騰透露,幾個月後將在微信中推出移動社交遊戲,還將推出支付業務。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出門再也不需要帶錢包,什麽都可以用移動支付了。

再來看一張:

0 (16)

這個表情中提到的那個蔡均曾擔任騰訊代理的韓國網遊《劍靈》和《地下城與勇士》的策劃,當時玩家覺得他策劃的活動比較“坑”,因此經常做表情包泄憤。

在這張照片中,馬化騰閉著眼正在打電話,看手機模樣是帶實體按鍵的,而作為互聯網公司的領導者,不太可能去使用舊款手機,因此可以猜測這張照片拍攝於2007年iPhone誕生之前。

果然,我們在視覺中國上找到了一張幾乎一模一樣的照片,照片拍攝於2004年12月28日。

0 (17)

與表情中那張唯一區別就是睜眼和閉眼,因此可以判斷這2張照片是攝影師連拍下來的,而睜眼的這張被放到了交易平臺,閉眼這張則在網上被做成了表情。

從圖片說明可以得知,2004年12月28日,馬化騰被央視評為當年中國年度經濟人物新銳獎,這兩張照片正是拍攝於當天的評獎典禮現場。

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是從2000年開始舉辦的,曾被譽為“中國經濟界的奧斯卡”,在當時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和認知度,也備受推崇。通過獲獎名單,基本上可以做到對當年中國經濟“一榜知天下”。

不過馬化騰所得的“新銳獎”並不在當年年度十大經濟人物之列。2004年央視十大年度經濟人物分別是:阿里巴巴馬雲、聯想楊元慶、上汽胡茂元、中集麥伯良、審計署李金華、TCL李東生、中興侯為貴、中國人壽王憲章、複星郭廣昌、央行周小川。

2004年,騰訊成立6年,剛在香港上市,QQ空間還沒有誕生,因此當年馬化騰還是新銳。而現在來看,聯想市值570億港元,TCL市值436億人民幣,而騰訊的市值已破2萬億港元,是聯想和TCL市值之和的幾十倍。

當年此次活動的候選人還包括時任建行董事長張恩照、國美總裁黃光裕和波導手機董事長徐立華。

那時波導手機還是國產品牌銷量第一,“波導,手機中的戰鬥機”的廣告詞也傳遍大江南北;而2004年京東網站剛上線,大家買家電都去國美,沒幾個人認識劉強東。

誰也沒相到的是,第二年,張恩照因受賄被查;波導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黃光裕因行賄被拘,現在,國美的市值180億港元,而京東的市值已快600億美元。

直到2009年,馬化騰才終於能夠和馬雲和李東生等人並列:這一年,他被央視評選為“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

2009年有《中國企業家》的記者采訪馬化騰,問:“外界最讓你難以接受的誤解是什麽?”

馬化騰思考了很久說:“產品出個什麽問題,特別多的人罵你。”

一年後,以《“狗日的”騰訊為標誌》,媒體集體向騰訊發難,同年3Q大戰爆發,騰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輿論譴責,其影響波及至今。

我們這次尋找了馬化騰表情包中幾張最常見照片的出處,整個過程很有意思,但更有意思的是分析當時拍照時人物所處的語境,再與今天的情況作對比,發現時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但這些表情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過時,這也可謂是“照片恒久遠,表情永流傳”了。

 

馬化騰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23

“葛優躺”侵權,葛優獲賠7.5萬!張學友姚明的表情包你還敢用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24/1193749.html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文字似乎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的交流,為了表達情緒,表情包被廣泛使用。

傅園慧的“我已經使了洪荒之力了”,《還珠格格》中爾康的招牌動作“伸手咆哮”,以及張學友、姚明等名人照片“移花接木”合成的表情包,成為了社交聊天時的熱寵。

最近兩年,“葛優躺”可謂最具現象級的一款表情包,但正是因為這款表情包,有公司被葛優起訴並索賠。

昨天(2月23日),“葛優躺”侵權案終於落判,葛優獲賠7.5萬元。

“葛優躺”侵權案落判 葛優獲賠7.5萬元

演員葛優曾在電視劇《我愛我家》中扮演紀春生,該角色在劇中將身體完全躺在沙發上的放松形象被稱為“葛優躺”,成為2016年網絡熱傳的形象。

▲《我愛我家》之《不速之客》視頻截圖(圖片來源:騰訊視頻)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016年7月25日,藝龍網公司發布微博,文字內容包括直接使用“葛優躺”文字和在圖片上標註文字,該微博共使用7幅葛優圖片共18次。葛優認為,該微博中提到“葛優”的名字,並非劇中人物名稱,宣傳內容為商業性使用,侵犯了其肖像權,遂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賠禮道歉並予以賠償。

此後,藝龍網公司於同年8月18日刪除了上述微博。2016年12月7日,藝龍網公司未經葛優審核同意,在其微博發布致歉信。然而,葛優認為該致歉信中藝龍網公司承認了侵權事實,但就此作出的致歉實為再次利用其進行商業宣傳,致歉沒有誠意。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微博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藝龍網公司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判令藝龍網公司在其運營的微博賬號公開發布致歉聲明並賠償葛優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支出共7.5萬元。

判決後,藝龍網公司不服,訴至北京一中院。北京一中院經審理後認為,該案爭議焦點為,一審法院判決藝龍網公司在其微博中向葛優賠禮道歉是否適當,以及一審法院認定的賠償數額是否過高。

首先,法院認為,賠禮道歉行為既是道德責任,也是法律責任,作為民事法律責任承擔方式,法律賦予了其強制性的力量;當賠禮道歉作為民事責任承擔方式以法院判決的形式作出時,能夠更有效地平息當事人之間的紛爭,並對社會形成行為指引,其起到的社會效果、公示效果及法律效果與當事人在訴訟之外的道歉顯然不同。

因此,藝龍網公司認為其訴訟之外的主動道歉等同於法院判決賠禮道歉的觀點不能成立。

關於一審法院認定的賠償數額是否過高,法院認為,關於經濟損失部分,葛優作為著名演員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其肖像已具有一定商業化利用價值,藝龍網公司對葛優肖像權的侵害,必然導致葛優肖像中包含的經濟性利益受損。

一審法院綜合考慮葛優的知名度、侵權微博的公開程度、藝龍網公司使用照片情況、主觀過錯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等因素,酌情確定藝龍網公司賠償葛優經濟損失的處理適當。

據此,北京一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表情包該如何用?

“葛優躺”侵權案之所以引起關註,是因為這是一起表情包侵權典型案例,對於用戶、對於企業、對於公眾人物,都有借鑒意義。

最近幾年,傅園慧的“我已經使了洪荒之力了”,《還珠格格》中爾康的招牌動作“伸手咆哮”,姚明等名人照片“移花接木”合成的表情包,張學友表情包等,成為了社交聊天時的熱寵。

姚明多次在接受采訪時回應:“我覺得我的圖能夠博大家一樂,也挺不錯。”張學友也曾表示,請大家多多使用我的表情包。《還珠格格》中爾康的飾演者周傑也曾表示,“表情包”大家可以隨便用。但是,當看到自己的表情包被醜化惡搞時,周傑也曾表示過不滿。

對於表情包濫用,有的公眾人物一笑了事,有的則非常重視肖像權。那麽,因為表情包吃官司,藝龍網冤嗎?據此前央視財經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北京物權法研究會理事翟遠見認為:

《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即便是影視作品,其人物肖像權也歸明星所有。

那麽,不用肖像表情包營利,就沒問題了嗎?

翟遠見表示,營利與否只是判斷表情包侵權的一種方式。

除了依法正當使用肖像的行為外,凡是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傳播他人肖像的,原則上也屬於侵犯他人肖像權行為。這里的肖像不僅指五官特征,同時還包括其身體特征。

對於表情包制作公司而言,不碰觸真人肖像成為制作表情包的一道行規。

微信熱門表情“乖巧寶寶”的作者超能,制作表情時絕少使用真人肖像。“制作表情包前首先應征求他人同意,同意包括明示和默示。如果所制作的表情包在傳播過程中,造成社會公眾對其聲譽、學識等整體評價的降低,則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若是使用了涉及他人隱私的照片,則有可能侵犯他人隱私權。”

雖然姚明、張學友都表示可以使用表情包,但原則上,凡是未經本人同意,也屬於侵犯他人肖像權行為,因此,每經小編在此不敢使用。相關表情包,請各位自行腦補。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青年報、央視財經、千龍網、京華時報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22

Baby表情包玩孖辮

1 : GS(14)@2015-07-22 08:54:56

■Baby的多款表情圖案,被指似足初出道時的樣子(右圖)。


楊穎(Angelababy)出道後工作發展總是快人一步,諗頭多多的她最近便於WeChat推出了一系列真人表情包,紮着孖辮着水手校服裝的造型,擺出抵死可愛表情,非常生鬼。表情包近日終於可供大家下載,盛惠6元人民幣(約8港元)。其實Baby的真人表情包一set24款,不少粉絲表示期待,但亦有網民發現Baby這個孖辮造型,跟她未出道前的箍牙look很相似,有的起初還以為是惡搞,後來才知道真是要付款的表情包。此外,昨日有內地報道指Baby丈夫黃曉明為賀陪伴10年的司機生日,豪爽地封了10萬元人民幣大利是,還被網友大讚他是「中國好老闆」呢!撰文:栐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22/192274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54

【生活普查】未有表情符號前 fb最多人用haha

1 : GS(14)@2016-04-13 17:13:09

現在大家會長按Like揀「哈哈」表現笑意,但未有這項新功能之前,你會用甚麼字眼表達?



玩社交網站見到惹笑post,現在可以長按Like揀哈哈表示好笑,但未有這項功能之前,你會用乜字眼表現笑意?果籽在街頭做了簡單訪問,大部份受訪者都會選用emoji,以及分享post,跟facebook之前公佈的調查報告有點分別。


之前facebook的調查報告發現,最多人用haha表示好笑,達51.4%,而且多數由男生使用,大概因為較直接。其次是笑喊emoji表情,有33.7%,多是女生及年輕人使用,通常一個起兩個止。另外,有13.1%人會用hehe,當然香港又有另一種解法。最後僅1.9%人用LOL(laugh out loud),多是有一定年紀的人,這類網絡用語應會隨世代消失。不過,大部份受訪者都表示,回覆haha、hehe通常純粹代表已讀,未必真的覺得好笑,見到毋須有太多幻想。facebook指出,用家如果真的在開懷爆笑,多數會用叠字,如hahahahaha或hehehehehe。所以女神覆你haha還是hahahaha,其實有分別。



facebook之前公佈調查報告,用haha或emoji表達笑意的用家佔了超過八成。

Haha多由男生使用,女生就多用emoji。

學生Miki表示自己少用新加入的嬲嬲、哈哈符號,見到惹笑post寧願使用emoji,再配文字haha表現笑意。



學生Roy表示,回覆haha好多時純粹表示已讀,hahahaha才是真正覺得好笑。

公務員Stephen表示沒有使用長按Like的新功能,沒有改變fb的使用習慣。



記者:臧諾攝影:鄧鴻欣資料來源: faceboo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13/19568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59

失落影帝 74歲許冠文個表情係…

1 : GS(14)@2016-11-29 00:14:38

每逢頒獎禮,識睇嘅,唔係睇邊個最終上台得獎,而係要將時間提早兩分鐘,望望鏡頭下嘅提名人個副表情--凝重、緊張、興奮定輕鬆,一覽無遺。憑《一路順風》成為今屆金馬影帝大熱嘅許冠文,前晚喺金馬獎歡迎酒會時,被問到想唔想攞金馬影帝?佢當時話:「梗係想攞啦!但睇翻今屆嘅實力又真係好難囉!自己好鍾意家輝,而學友又進步得好快。至於柯震東當年嘅《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都睇咗三次呀!至於另一位演員范偉我就唔太熟!但係獎項係好主觀……」賽果如許冠文所講,真係好主觀,結果就係由佢唔多熟嘅范偉奪得最佳男主角。未宣佈賽果前,鏡頭下嘅許冠文,緊張到坐直個身、五官綳緊,到結果揭盅,得悉飲恨嘅許冠文,面色變得一臉凝重,失望之情浮晒喺塊面上。雖則一代笑匠嘅演技,唔會因為一個獎而被抺殺,不過攞到影帝,又確實係會錦上添花嘅。74歲的許冠文,《一路順風》是其首部國語電影,亦是首次爭逐金馬影帝,對上一次是38年前入圍爭最佳導演。佢飾演一個喺台灣生活廿幾年嘅香港人老許,揸的士維生。老許在港一事無成,去台灣本想重新做人,可惜一事無成,就連老婆都睇佢唔起。一次誤載運毒宅男納豆,遭對方利用,陰差陽錯展開一段亡命黑幫公路之旅。語言是許冠文今次拍《一》片一大障礙,他曾接受本報訪問稱:「原本角色係應該講唔正國語嘅,但佢嚟咗台灣二十年,有啲台灣的士佬名詞無理由唔識,咁一定要跟足去講,唔能夠講陣間我上『高速公路』,要講『交流道』,大佬咩叫交流道呀?於是乎第一日真係拍咗100個take。」賽前許冠文奪影帝呼聲高唱入雲,豈料最後賽果竟然爆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8/198479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89

智孝披婚紗表情勁不屑

1 : GS(14)@2016-11-29 07:55:33

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女星宋智孝,之前到內地拍電影賺人民幣,不過疑似因「限韓令」,導致她與內地男星陳赫合作的內地片《超級快遞》上映無期。不過昨日劇組傳出消息,指新片將於大後日在內地上映,同時公開多張智孝身穿白色婚紗的劇照。智孝穿上一字膊款式的婚紗大晒性感鎖骨,獲粉絲大讚仙氣十足,但細望之下,只見智孝的表情相當嚴肅,又十分不屑,引發觀眾對新片的好奇。撰文:文康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9/198485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34

《幕後》結局翠如BB橫屍街頭演戲萬用表情被批

1 : GS(14)@2016-12-11 14:12:50

終於到大結局喇,唔係講緊梁振英個任期,而係大台劇《幕後玩家》!黃宗澤(Bosco)惡人有惡報,俾翠如BB用半年時間鋪路毒死,翠如BB喺ICU同Bosco坦白一切,結果係Bosco死唔眼閉。至於其他角色呢?龔嘉欣就同咗鄭子誠一齊,而張繼聰就同鄧佩儀有情人終成眷屬。而翠如BB喺最尾約番蕭正楠喺大會堂出面相聚,不過就俾Bosco舊愛劉佩玥截停,狠狠咁連桶咗肚腩三刀橫屍街頭(應該係死咗),蕭正楠只係呆呆咁拎住紮花,喺事發現場附近癡癡等緊翠如,完全唔知翠如出咗事……翠如BB反應迅速,喺大結局一刻就喺facebook撰文,分享佢對自己點睇呢個角色,佢話:「顧成雙,她打從心底裏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她有自己的理由:生存的理由,致勝的理由,愛與恨的理由。在她的世界,從來只有她自己,她不需要別人的理解,認同和分享。有人覺得她是一個悲劇,有人覺得她非常可惡,但對於她來說,這就是她真實的人生。選擇,決定了命運。命運,決定了選擇。」唔少網民都留言讚佢演得好。之前翠如BB俾網民笑佢唔識演奸人,木無表情,無論係開心、嬲、懷疑等,都係用一個萬用表情。其實成套劇翠如BB經歷好多風風雨雨,由見番舊愛、同家姐鬥法、細佬跳樓,再忍辱負重嫁俾Bosco,人生咁大起跌,但可能翠如個角色設計比較內歛,為求保護自己(梗係,佢有個咁變態嘅家姐陳煒…),所以嚟嚟去去都係一個樣……估咋下。但就有高登仔衰衰咁用笑佢根本就得笑同唔笑兩種演繹方式,亦有人讚佢「呢啲叫喜怒不形於色呀你知咩」、「我覺得佢長期都係強顏歡笑同埋把聲冇乜起伏」、「啲戲好到用同一種表情就表達晒咁多種複雜情緒,好屈!」其實前晚翠如BB做得都唔錯,喺ICU向Bosco講出真相嗰場,唔再係喜怒不形於色,睇到有啲心寒;結局俾劉佩玥插嗰下亦相當出人意表,但仍然好「內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1/198619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208

【表情符號】Emoji正確用法你要知張手笑臉係暗寸定擁抱?

1 : GS(14)@2016-12-31 01:10:20

Emoji將於明年推出第一部主題電影。



Emoji將於明年推出第一部主題電影,一眾Emoji由平面變成立體的卡通人物角色,配合不同性格。故事講述主角Gene生活在Emoji城市,城市內的Emoji只有一種表情,可是Gene卻可以做出多種表情,感覺如怪胎一樣。為了尋找變回正常Emoji的方法,Gene開始了四處探險的故事。而早前發佈的電影預告,只看到四位Emoji角色以及小量對話,整個Emoji城市的背景結構暫時仍無從得知。除了電影外,一般大眾也經常使用到各式各樣的表情符號,而當中不少人可能用錯了也不知道,而你又是不是那一個呢?去片看看吧。記者:翁怡富攝影:徐振國


文小姐認為電影感覺很奇怪,特別是大頭的卡通造型。

韓小姐(圖右)表示電影感覺如另一套卡通電影《Inside Ou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30/19880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15

識記事兼睇人表情貓狗一樣咁聰明?

1 : GS(14)@2017-02-06 07:27:59

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狗狗比貓咪聰明,但這種說法近日受到專家質疑。日本科學家說,在一些記憶測試中,貓咪表現與狗狗一樣,意味牠們一樣聰明。科學家找來49隻家貓進行記憶能力研究,觀察牠們能否記得哪些碗裏的食物已經吃光,哪些沒有動過,測試時間間隔15分鐘。結果發現貓咪能記得碗裏的「內容物」和「所在地」等資訊。日本京都大學心理學家高木佐保說,研究顯示狗狗也有同樣能力,貓與狗都能記著過往的單一事件,可能表示牠們擁有類似人類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而貓咪的記憶時間,可能比測試時間長。研究人員還說,貓咪在多項心理測驗的表現,不遜於狗狗,包括對人類手勢、面部表情和情緒的反應。泰國《世界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6/19919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47

【文化籽】木獨插畫家畫樹人仔 無表情有情感

1 : GS(14)@2017-03-23 06:28:13

90後的插畫家Yiko,愛畫畫,更愛畫木頭。



【文化籽:藝文沙龍】你有沒有試過在木無表情的時候被人說黑面?或許你當下的心情並不是很壞,而是你工作了一整天,真的很疲累。一名90後插畫師李思慧(Yiko),愛畫畫,更愛畫木頭,她認為社會上很多人,包括她自己,都像一棵木頭,木木獨獨,不愛表露情感,卻又擁有着一顆最容易被忽略、細小而又脆弱的內心。於是她創作出樹人仔「Tree Man」,看似沒有靈魂的一塊木頭,內心世界卻豐富、細膩。



Yiko記得,從前通往學校的路上,有一條長長的樹徑。樹徑上有不同品種的樹木,外貌不同,有些樹葉全枯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和樹幹、有些樹木被砍伐後只剩下平平的樹頭,甚麼奇形怪狀的都有,就像人一樣,有着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個性。「樹木在馬路旁不斷呼吸廢氣,它們會否像人一樣,不喜歡吸廢氣呢?但它們又沒有任何表情,感覺像是很無奈似的。」她的目光總是不期然被眼前一棵又一棵的樹木所吸引,她發現,原來她自己也挺像一棵樹。社會上有很多人,營營役役為生活勞碌,習慣性地將情感收起,不善於向別人表達自己;因為害怕受到傷害,故將所思所想埋藏心底來保護自己,漸漸變成一顆木無表情的樹。「在人前,我木無表情,但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其實內心是脆弱的,這個時候便再也掩飾不了。」



一幅以芬蘭樹木作參考的作品,像是有一大堆障礙物阻擋着樹木延伸,樹木被繪畫成垂頭喪氣的樣子,讓人感覺壓抑。

為甚麼一棵棵沒表情的樹人仔能夠如此觸動人心?主要是肢體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情感。



大時大節,Yiko會把寫了祝福語的樹人仔節慶卡寄送出去。

這是樹人仔難得着了色的時候,每張都充滿節慶色彩,十分可愛。


畫風黑暗 帶出正能量

看着她的畫,眉頭會不自覺皺起,心裏頭微微一酸。作品主題全都圍繞着孤獨和失落,其中一幅是長着一棵仙人掌的樹頭,靈感源於她朋友的故事,「她在感情上受到很大的衝擊,於是想起了仙人掌,就像她一樣,沒人敢靠近。」Yiko告訴我們,仙人掌雖然滿身是刺,但依然可以長出燦爛的花朵,傷心的樹人仔手上有一個小小的傷口,細心一看作品,傷口上長出了花,她希望朋友可以像樹人仔一樣,傷心過後,終究長出美麗的花朵。為甚麼一棵棵沒表情的樹人仔能夠如此觸動人心?主要是肢體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有一次,Yiko在旅途中接觸到日本畫家松井冬子的作品,深受啟發。「我們的畫風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黑暗;同樣都是採用素描的繪畫方式,她運用簡單的線條,就能描繪出生活中的疲憊與情緒。」於是Yiko開始多加留意生活中的人和事,觀察人的肢體動作、細微表情等,繼而在作品中應用。有些樹人仔坐得東歪西倒,像是沒精打采的樣子;有些則屈曲着身體,雙手環抱自己,把頭深深埋在身體裏,表現出孤單的感覺。其中一幅以芬蘭樹木作參考的作品,亂七八糟的樹藤纏繞樹幹生長,像是有一大堆障礙物阻擋樹木的延伸,樹木被繪畫成垂頭喪氣的樣子,讓人感覺壓抑。



每逢Yiko去旅行,都會多留意樹木,尤其是樹木的形態。

第一次做take me home計劃是在韓國。

Yiko先後到韓國、台灣、德國及捷克等地實行take me home計劃,均接收到不錯的回應。


異國街頭張貼 讓路人帶回家

然而,她認為這些障礙物是很好的養份,障礙物如同種種挫折,都是她成長及回憶的一部份,密不可分。「我認為經歷失敗和失落都並非一件壞事,不開心、傷心的感受亦不需要刻意隱藏;直接與負面情緒對話,反而是另一種解說。」面對,而不是逃避,才是應對負面情緒的正確方法。透過畫樹人仔,Yiko壓抑已久的情緒得以抒發,同時,讓她與這個世界更親近一點。她想到一個小小的project,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樹人仔,「我會將自己的作品,貼上take me home的貼紙,於異國街頭張貼,路人可隨意把它們帶回家。」Yiko先後到韓國、台灣、德國、捷克等地實行take me home計劃,均接收到不錯的回應,讓她意外又驚喜。「第一次是在韓國,看到棵樹便貼在樹上,看到郵筒便貼在郵筒,反正就是隨意地貼……若有人拿了,他們會在facebook、Instagram tag我,說很驚喜,覺得在街上看到這個小東西,好得意。」不少欣賞她作品的人都鼓勵她繼續努力,不要放棄,有些更一直與她保持聯絡,閒時聊天。大時大節,Yiko會把寫了祝福語的樹人仔節慶卡寄送出去,這亦是樹人仔難得着了色的時候,每張都充滿節慶色彩。原來,藝術在不知不覺間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Yiko十分慶幸,因為這計劃,讓她找到了伯樂,甚至讓她知道,欣賞她作品的人,可能佈滿世界各地。「我的作品未必能夠為讀者帶來有如太陽般熾熱的感情,但我希望能夠像晚上的月亮般溫暖,照亮孤獨和失落的人。」這大概就是Yiko小小的心願吧。



障礙物如同種種挫折,都是Yiko成長及回憶的一部份,密不可分。

路上有不同品種的樹木,皆有不同外貌,有些樹木被砍伐後只剩下平平的樹頭,甚麼奇形怪狀的都有。

樹人仔有figure版,也是Yiko手製。


Yiko會不定期擺市集,出售樹人仔作品。

「在畫上貼着take me home,當是貼街招,將香港精神拿去貼街招。」Yiko笑說。

Yiko認為到處貼樹人仔的方法最貼地,能讓更多人認識她的作品。


不少欣賞她作品的人都鼓勵她繼續努力,不要放棄,有些更一直與她保持聯絡,閒時聊天。

一對丹麥夫婦在德國看到Yiko的畫作,十分喜歡。

透過畫樹人仔,Yiko壓抑已久的情緒得以抒發,同時讓她與這個世界更親近一點。

由動畫變插畫 市集賣副產品

Yiko在大學時期製作了畢業作品「Tree Man」,開始以動畫形式面世,作品曾於2015年入圍第20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的最後階段。畢業後,樹人仔慢慢發展至插畫形式,繪畫方式以素描為主,採用簡單的筆觸和線條來描繪人物的肢體動作。有色彩的用來記錄她喜歡的人,黑白的用來記錄在她心房的小樹人。正職為Animation設計師的她,日常除了以畫樹人仔作為嗜好,亦會不定期舉辦畫展及市集,有空餘時間的話,還會製作多款以樹人仔為主角的副產品,如布袋、明信片及杯墊等等,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和擁有她的作品。



查詢:http://cargocollective.com/onemouthli/記者:莊芷君攝影:伍慶泉、周芝瑩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2/199654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