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單身女蝸居20呎迷你倉 月租700

1 : GS(14)@2011-12-27 13:10: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227/News/ec_gab1.htm

本報記者昨日以顧客身分,分別向簡易、海棠物流、時昌、儲存易、蘋果、榮晉及冠軍迷你倉,要求租住迷你倉,但全部拒租。不過,在設有迷你倉的觀塘鴻圖道工廈工作的管理員透露,近半年久不久有人半夜一兩點進入大廈,至翌日晨早離開,當中有男亦有女。

「無錢交租 深宵入倉」

市民何小姐昨致電港台《千禧年代》投訴,香港不設租金管制,業主「搏命」加租,令無錢交租的她,只可每月花700多元租20方呎的迷你倉作蝸居。

抱病在身的何小姐現無法工作,僅靠積蓄過活。她說﹕「我無地方住,只可躲在迷你倉,夜晚要在街逛至深宵(才返迷你倉),因工廈不准人住。」她晚上睡在迷你倉的貨物上,要另覓地方洗澡。

她認為自己不是最慘,會繼續捱下去,並指ṃ房租金可由1000多元加至2000多元,如領綜援者就可能無力交租。她要求政府向收租的業主徵收物業稅,租屋者可從中收回租金津貼。
2 : Sunny^_^(11601)@2011-12-27 20:00:32

點住呀

點解唔用父母???
3 : 肥B(18468)@2011-12-28 11:23:11

各有前因嘛....唔好考究了, 傳媒都係找題材去支持佢地的論點, 無謂「駁故」吧

以正苦一向的思維, 「參考」世界各大城市的狀況, 香港仍然好好多, 都唔見好多人要訓街, 房價一向好貴的東京仲多啦....
4 : 肥B(18468)@2011-12-28 11:27:36

以前做學生時做過社的暑期實習, 知道FULL TIME 的社會保障助理(SSA), 係要輪流於假期STAND BY, 做緊急的OUTING, 如天寒地凍出去幫手派毛毯咁...唔知而家仲駛唔駛?
5 : killer2012(20151)@2011-12-28 15:02:21

poor HK PPL
6 : 龍生(798)@2011-12-28 19:11:08

SUNNY 這叫何不食肉羹.....

不過可憐人自有可恨處

例如從大陸來的人, 捨棄自身出生地, 為了面子不肯回鄉

過得再慘也是自找的

患病或出生便殘疾才是真的值得可憐.....
7 : GS(14)@2011-12-29 00:06:09

6樓提及
SUNNY 這叫何不食肉羹.....

不過可憐人自有可恨處

例如從大陸來的人, 捨棄自身出生地, 為了面子不肯回鄉

過得再慘也是自找的

患病或出生便殘疾才是真的值得可憐.....


呢個case 是病...
8 : 龍生(798)@2011-12-29 01:58:57

去天水圍行個圈, 就知幾咁多病人....
9 : KENLIN(17685)@2012-01-12 01:26:14

唔係噃, 失業加傷殘, 就算冇綜援, 都可以申請公屋啦, 除非真係新移民姐!
10 : 龍生(798)@2012-01-12 01:49:47

要傷殘...代價不少啊....切少少尾指我都唔捨得啦....

失業...要失幾年啊...期間真係要執紙皮維生.....
11 : GS(14)@2012-01-12 20:56:14

10樓提及
要傷殘...代價不少啊....切少少尾指我都唔捨得啦....

失業...要失幾年啊...期間真係要執紙皮維生.....


睇你有無錢咁失...有錢咁失叫退休
12 : idsdown(1658)@2012-01-14 16:28:23

食老綜, 仲要要求租屋者租金津貼? 不如乜都津貼晒佢啦, 行共産岩晒, 病到上腦
13 : GS(14)@2012-01-14 16:30:42

12樓提及
食老綜, 仲要要求租屋者租金津貼? 不如乜都津貼晒佢啦, 行共産岩晒, 病到上腦


根本就已經有補貼,食老綜,租金是另外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41

80後蝸居工廈 「環境好恐怖 怕害人不敢拍拖」

1 : GS(14)@2012-10-30 00:12: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029/News/ec_gok1.htm

近50歲的余先生現居的大角嘴工廈單位僅30平方呎,只能容納一張木脇,且要與同層約30伙住戶共用4個廁所,單位時有飛蟲木蝨,更已斷供水電,但因未能找到適合單位,余先生表明,直至清拆前都不會搬走。(李澤彤攝)

30歲的陳先生,曾於大角嘴一工廈的50呎ṃ房居住約1年,惟去年因政府下令清拆,遂遷至現居的唐樓ṃ房,與他同期尚有兩三個80後工廈住戶。陳先生形容,工廈環境惡劣,20至30戶共用3個廁所,住戶間常因此爭吵,水電供應經常停斷,且十分骯髒,「好多蝨,好恐怖」。打散工的陳先生平均月入只有約4000元,自認難以租到私樓,坦言預期未來10年或仍居於ṃ房。「自己一個男人無所謂」,陳先生無奈說,「自己都搞唔掂」,故未敢找女朋友。
30戶共用3廁所 水電常斷
現年50歲的余先生,去年搬入大角嘴洋松街工廈一個30呎單位,同層另有約30個板間單位,環境惡劣。余先生說,屋宇署上月中向業主下達命令,要求一個月內將ṃ房還原作工廈用途,余先生遂四出尋找唐樓ṃ房或套房,卻發現月租一般要3000元,由於無法負擔決定繼續居於現址至清拆。
社協總幹事施麗珊建議,政府研究改裝工廈為住屋用途,並暫緩清拆工廈及私樓ṃ房,先協助低下層解決住屋問題。
2 : GS(14)@2012-10-30 00:25:5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029/18051654
二萬人住工廈劏房 居民被迫遷無力搬
團體促增建公屋

這個大角嘴的板間房只有30平方呎,走廊只夠一人行過。
3 : GS(14)@2012-10-30 00:26: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1029/18051656
特稿
2000呎單位住了28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97

希臘最年輕總理 蝸居平民公寓

1 : GS(14)@2015-01-27 15:09:40





齊普拉斯是希臘歷來最年輕總理,然而他絕非因乳臭未乾才跟歐盟對着幹,而是因為他的草根背景,即使貴為政要仍蝸居在雅典的平民公寓,難怪選民都深信「他明白希臘的悲慘景況」。沒有華麗外牆,亦沒有甚麼無敵海景,盎然綠意就只有屋外一塊堆滿垃圾的草地,這幢極不起眼的簡陋公寓,令人難以相信是希臘新總理的住處(圖)。公寓位於雅典阿爾莫尼阿斯街(Armonisa Street),有和諧的意思,一眾歐洲領袖也許覺得是諷刺,在他們眼中齊普拉斯的主張令歐洲一點也不和諧,草根階層卻不以為然。



草根背景 理解民間疾苦

住在隔鄰街口的廿二歲青年李米特里斯坦言「討厭政治,但齊普拉斯的理念跟我很相近」;六十三歲的士司機喬治斯指齊普拉斯了解民間疾苦,「他要抽起銀行的殘暴重擔」;但鄰居瑪麗娜不敢期望過高,「不知會否真的能帶來改變」。暫未知齊普拉斯當總理後會否搬屋。崇拜哲古華拉的齊普拉斯選前對記者稱樂意改變一個小陋習,但有條件:當我們剪完頭髮(減債),就會繫上領呔。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7/190179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89

港人台北發展 逃不過「蝸居」

1 : GS(14)@2015-03-02 11:05: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香港細價樓市熾熱,促使金管局上周再出招收緊揭成數,令市民大歎上車更困難。與香港同屬華人社會,但生活指數相對較低的台灣,近年成為不少港人心目中的移民選擇。不過,台北樓價近年升幅漸逼本港,要在當地置業其實亦不易;本報記者在台灣直擊訪問現居台北、現職醫生的港人熊嘉豪,雖然已屬高薪一族,但居住的單位與香港常見的迷你蝸居相若,他直言自己比其他人早一步規劃置業,大學時已開始儲錢買樓,所以可圓置業夢,但卻慨歎時下台灣年輕人也很難上車。

明報記者 方可兒

現年32歲的熊嘉豪,在港中學畢業後,有感台灣醫療業發展空間較大,放棄讀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轉到台灣升讀醫科;完成7年學習和訓練後,在台北私營醫院任職兒科醫生,並租住了一個約286方呎開放式單位,2013年決定轉租為買,以183萬元購入(港元‧下同),購入人生中第一所物業。

台樓價雖低 薪金較港少一截

熊直言,台灣樓價雖比香港便宜,但薪酬同樣低一截;他現時每月薪金約2萬元,較香港初入職醫生月薪約4萬元低五成。回想為儲錢置業,他於大學時期兼職模特兒,當初購入單位時,也不得不靠家人幫助,才能應付約54萬元首期。

據記者直擊,熊嘉豪的住所距大安捷運站約5分鐘步程,該區屬台北樓價最貴地區之一,但對外交通和起居生活均相當便利。

286呎迷你戶 「閣仔」打造成寢區

物業樓齡約17年(11層高),登門入室後,左、右兩側分別是開放式廚房、浴室,穿過一條小走廊,即到達樓底約3.6米高(逾11呎)的客飯廳,並可眺望台北地標101大樓。置身客廳仰望,可見廚房上設閣樓作為寢區,亦即廣東話所說的「閣仔」。單位面積不大,但已比大埔新盤嵐山最大一款196方呎開放式戶型為大。

大學生﹕不穿不喝儲首期 需時100年

事實上,一般台灣大學畢業生更難置業。兩年前大學畢業的陳言宜,由南部高雄到台北工作,月薪約7000元,現與友人在中山區合租一個約286方呎開放式戶,月租3500元(分攤租金後、租金開支佔月薪四分之一)。若要進一步買下房子,她不禁慨歎「太遙遠」,又指現時所租單位市值250萬元,付三成首期約75萬元,不穿不喝也要100年才儲夠。

台灣政府統計,去年申請定居台灣的香港、澳門居民個案共7498宗,較2013年錄得4624宗升六成,創近20年新高。資料顯示,移居台灣需在當地投資約150萬元(不計房地產),首年規定出境不超過30天、或首兩年每年居留270天便可。
2 : GS(14)@2015-03-02 11:05: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a_eaa2.htm
毗鄰科學園區 新竹樓回報5厘
2015年3月2日

【明報專訊】若果使用同一筆資金投資樓房,相信可以在台灣購買到一個面積比香港闊落得多的單位,令部分熱衷買樓投資的港人,開始轉戰台灣物業市場。

可投資鄰近台北市物業

不過,台灣整體租金水平並不算高,地區選擇變得十分重要;綜合買家及當地代理的意見,位處台灣北部的新竹縣(新竹市外圍)、新北市,因鄰近台北市兼經濟較發達,優質物業租務回報介乎3厘至5厘。

已移居台灣13年的熊嘉豪表示,他亦有在新竹縣竹東鎮,投資物業作收租用途;1年前以約100萬元(港幣‧下同),購入一個約1000方呎單位;由於物業鄰近新竹科學園區,故此擁有不少高端客戶租住,該單位目前以月租4300元租出,回報率逾5厘。

捷運連接機場市中心 新莊前景俏

中原地產台北董事總經理張紹權表示,新北市(前稱台北縣、台北市外圍),部分優質物業具升值潛力,當中新莊為新北市第三大行政區,並為連接桃園國際機場及台北市新捷運線的其中一站,預計未來通車後將如香港的青衣,可經捷運線接駁機場,樓價將挾交通之便而上升。

他續稱,1、2房等細單位會較容易出租,現時以300萬至400萬元可購入約1000至1300方呎單位,預計租金回報率3厘至3.5厘。
3 : GS(14)@2015-03-02 11:05: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a_eaa3.htm
台北香港樓價 13年逾2倍
2015年3月2日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近年持續升,與香港僅相隔個多小時機程的台灣,樓市升勢其實同樣熾熱。

台北樓價07年曾跑贏香港

比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以及台灣大地產代理之一的信義房價指數:由2001年至2007年,台北升幅甚至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間累升近75%,升幅甚至跑贏香港同期的65%。

雖然,兩地於2008年底發生的亞太金融海嘯後,樓價曾一度受挫,但在2009至2014年間,兩地樓價一直處於升軌。統計過去13年來,台北樓價升勢與香港相當接近,累積升幅逾2.1倍,只是略低於香港逾2.2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09

蝸居趨騎呢 太空艙有價有市

1 : GS(14)@2015-03-17 01:55:40





【本報訊】本港房屋需求極渴,市區舊樓滿佈劏房和天台屋,即使環境惡劣亦有價有市,近年此類蝸居更趨「騎呢」,如中環及旺角均曾出現超迷你「太空艙」,一個床位月租數千元,呎價動輒媲美豪宅,中環一唐樓亦曾驚現梯間「棺材房」,儼如峭壁上的懸棺,工廈劏房亦禁之不盡。日本太空艙盛行,有人看準港大一帶缺乏宿位,遂在西環引入太空艙,每個艙可放三呎乘六呎單人床褥,設獨立電視,月租約三千多元。另有旺角一千平方呎唐樓單位被設計成十二個太空艙床位,月租二千五百元,但太空艙沒有窗戶,遇火警難以察覺,租客更要簽「生死狀」租約才可入住。


中環唐樓棺材房

梯間凌空僭建

北角麗宮大廈有一八百平方呎單位被間成十五間僅能容納單人床的劏房,月租最貴二千八百多元,呎租達八十元,媲美豪宅。但最「恐怖」劏房可數中環一四層高唐樓,頂層梯間位置「凌空」僭建了一間面積僅三呎乘八呎的房,頂部與天花接合,曾住有一名成人和一名小童。政府於二○一一年在花園街大火後曾向大角嘴洋松街一棟工廈「開刀」,向法庭申請封閉令,安排清拆該廈六十間劏房,受影響達一百名居民,當中有樓層整層被間成四十八間劏房。■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6/19078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48

跟3萬同伴蝸居臭雞棚等死KFC雞35天的一生

1 : GS(14)@2015-03-20 01:39:14





■英國KFC其中一間雞隻供應商的大棚,三萬四千隻雞在惡臭的環境中居住。



只能活三十五日,而這期間更要跟三萬四千同伴住在又臭又逼的大棚裏,近乎不見天日,只是食和睡,最後入「毒氣室」受死……這就是英國每年二千三百萬隻雞在成為「肯德基家鄉雞」(KFC)美味雞塊前的「精采」一生。


英國廣播公司(BBC)最新拍攝紀錄片,走訪英國KFC上千家雞隻供應商的其中一部份,發現雞隻生活環境糟糕,巨大雞棚內只有幾隻窗,一地排泄物,惡臭難當。一旦體重達標,雞隻就要入「毒氣室」,窒息後被砍成九件,化成炸雞。雞場主人卻形容這些雞「過得很好,爪很清潔,很健康……我不介意在這兒做雞」。



「許多雞餓死渴死」

但動物權益組織不敢苟同,痛斥雞場裏的雞受「壓迫,生命沒有意義……有許多雞餓死渴死」。這是每分鐘平均賣四百件雞的英國KFC,首次同意雞場接受拍攝採訪,發言人強調重視動物權益,供應商養雞手法都符合英國和歐盟規定。英國《每日郵報》



■工人用毒氣殺死活雞後,將一袋袋雞送到KFC。

■KFC強調供應商養雞手法符合英國和歐盟的規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21

【京城癲價】122呎蝸居有啲乜 628萬成交都得?

1 : GS(14)@2016-03-05 01:24:23

近日內地傳媒不斷報道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樓價爆升,被批有催谷樓市泡沫之嫌。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北京市西城區的文昌胡同深處,一間小小的、不起眼的、甚至雜草叢生,可以說有點破爛的房子,剛以530萬(人民幣‧下同)(約628萬港元)成交。據悉,該面積僅11.4平米(約122平方呎)的房產,換算成交價,每平米房價達到46萬元。促成這宗天價成交,有指是因物業位處是北京最著名的小學實驗二小的學區房。46萬平均價單,創出北京最貴學區房的紀錄。央廣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4/19516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97

【專題籽】長者設備好貼地 窮人蝸居大改造

1 : GS(14)@2016-09-10 13:55:31

「長屋設計」成員(左起)鄧子傑、巫永充、湯學勤、雷煒程是中學和大學同學,早已建立默契,未來更想開設學徒計劃,培訓年輕的裝修技師,控制裝修工程質素。



【專題籽:胚芽故事】建築設計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生於彈丸之地,大部份蟻民餐搵餐食,遑論維修家居,何況是收入緊絀的基層及退休長者。兩個本地非牟利建築設計單位「長屋設計」及「多磨建社」,在行業開創先河,分別走遍全港各區,透過政府及慈善機構資助,協助基層家庭及長者,以合理價格度身訂做人性化傢俬,改善蝸居環境。

長沙灣展示室 長者體驗好歸宿

安享晚年,並不是人人可以。長者退休後,靠儲蓄及生果金生活,即使擁有自置物業,但長年日久失修,也不敢花費維修,加上身體機能退化,改善家居環境變得有心無力。「長屋設計」的骨幹成員鄧子傑(Ray)、雷煒程(Lawrence)、巫永充(Mo)和湯學勤(Ken),2015年起為長者提供一條龍家居維修服務,幫助合資格長者申請津貼及節省建築成本,讓長者晚年有個好歸宿。主打長者家居設計,在行業內算是冷門,四個大男生一年前決定小試牛刀,皆因與自身經驗有關,「本身從事獨立屋、餐廳設計,但好多朋友因為家中長者發生意外或有急病,找我們幫忙,急於改裝浴室、改大房間門口、加建醫療床等。」本身擁有室內設計公司的Ray及Mo,發現長者家居設計原來大有學問。負責對外聯絡工作的Lawrence,因爸爸患上末期癌症,經歷改建家居環境的情況,「每個老人家臨終前一定想住在家中,但往往時間太急,心理壓力太大,仔女多數趕不及處理各類事情,更何況優化家中長者設備。」本身是癌症康復者的Ken,亦深明長期病患的復康需要,幾個舊同學聚首一堂,談到長者居住問題時一拍即合,推動改善長者家居設備的社企「長屋設計」遂誕生。



升級廁所用品廁所選用防滑地磚,減低長者跣低風險,廁板可調校至長者舒適的高度,減輕其膝蓋負擔。

家居防水墊圓角椅子可配備防水墊,以防長者尿滲。


申請維修基金 改善工程慳到盡

「長屋設計」過去一年的服務對象,多數是有資產但現金儲備少的「夾心長者」,「好多老人家可能靠十多年前買下公屋單位自住,退休後也得靠綜援、生果金生活,根本沒有多餘錢裝修。」政府多個長者資助項目中,包括為擁有自置物業的長者提供四萬元維修基金,但申請程序需時,前後需要六個月,長者未必能應付自如,「長屋設計」索性找專人替長者申請資金,再按長者需要,提供設計計劃書讓長者考慮,顧問服務不收分毫,但Ray強調不是派免費午餐,「要確保設計未來10年都冇問題,工程絕不能有甩漏,完全免費好困難。」擁有社區服務經驗的Lawrence,曾參與基層慈善裝修活動,發覺手工遠低於專業水平,「我們的造價未必是最平,但我們不想因為要降低成本而放棄質素,老人家未必有機會再來一次家居大裝修。」為幫長者慳錢,他們提供回收建築物資、醫療設備優惠。長者家居,唔一定醫院格局。近日在長沙灣開闢500呎家居展示館,與「歷耆者」、「CareER」及「關懷易」本地三個社企合作,以套房格局展示十多款型格老人家居設計,免費讓長者先睹為快,「長者經常在廁所發生意外,所以會改用防滑地磚,廁所扶手、加厚坐廁等無障礙設備,我們會挑選英國品牌,因為英國對醫療設備監管成熟,防跣度、承重量、拉力等有特定測試系數,品質有保證。」設計師Mo認為,要解決長者家居陷阱,又不想屋企變醫院病房,最重要在設計用心,「客廳的燈槽可以融合扶手設計,選用圓角傢俬、無縫地板等,減低意外風險。」家居設計以外,還提供「高齡體驗衣」,讓家人體驗長者行動不便的身體狀況。



升降晾衫架衣櫃備有晾衣衫架升降設計,方便長者先將晾衫架降下,掛上衣物後再升起放回衣櫃。

扶手燈槽客廳的燈槽結合扶手功能,方便長者走路時借力。


長者室內設計及照顧體驗館

日期:9月28日起(11:00am-8:00pm)地點:長沙灣福榮街520-530號簡.愛生活1樓
facebook:長屋設計



坐在多功能吹水長凳上的馬潔怡(中)及Mark Kingsley認為改善生活環境是建築師的天職,未來將版圖擴至貴州、雲南,幫助大陸的貧窮學生。左為聖雅各福群會「土家」故事館負責人黎嘉駿。

土瓜灣堀頭巷 多功能吹水長凳


長者有好歸宿,基層家庭也有好設計。由創辦人馬潔怡(Maggie)及Mark Kingsley兩位建築師夫妻成立的「多磨建社」,與本地社企合作,走入土瓜灣、薄扶林、深水埗等社區,透過社區參與改善民生空間,「本地好多慈善社區建設計劃,需要有專業建築師全程參與,但未必有足夠資金聘請建築師提供意見。」為降低建築顧問門檻,2013年成立的「多磨建社」去年與聖雅各福群會「土家」故事館合辦「鴻福街社區參與計劃」,透過工作坊認識區內街坊,一同探索區內特質,今年5月,設計作品正式在土瓜灣鴻福街登場,「土瓜灣有好多deadend街道,俗稱『堀頭巷』,即是消防緊急通道,平時是封鎖的,車不能通過,自然形成一個自由的公共空間,是街坊聚集之地。」細心留意,街內有小量椅子讓街坊吹水打牙骹,而街道兩旁的小店舖,會將貨品、雜物隨意擺放,小朋友三五成群追逐,「有可能因為這些舊樓沒有平台花園,加上這裏的舊樓只有六、七層高,父母可以從一至三樓見到小朋友玩樂,而街坊與店舖老闆感情特別好,互相照應。」這裏獨特的「堀頭巷」空間,引發Maggie的設計靈感,「見到雜貨店外有很多陳設,經常朝桁晚拆,不如設計一物多用的傢俬。」為雜貨店「家樂超市」設計的多功能吹水長凳,利用鋼材及木板製成,能屈能伸,拉開可作長凳,同時是貨物展示架,發現街道有很多回收物資隨處放,便在長凳加入回收箱功能,「長凳可以收集鋁罐及玻璃瓶,方便回收人士接收,同時陳列貨品,可吸引街客目光,提供誘因促進雜貨店老闆、街坊及從事環保回收的人互動。」為增加流動性,長凳設有小轆,方便在區內遊走,未來還會在區內增設新建築元素。


向高空發展 爆大劏房

除了大街小巷,「多磨建社」也有入屋設計,參與本地社工團體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劏房改造」計劃,已為四十多個深水埗基層人士重新設計劏房家居,「他們大部份傢俬都是執回來,尺寸參差,不能好好善用空間,同時雜物非常多。劏房主要在唐樓,好處是樓底較高,部份更高近三米,方便從傢俬設計改善空間。」傢俬採用上中下三層式設計,頂層多是吊櫃,中層選用窄身層櫃,底層是書桌,為小朋友提供讀書做功課的空間。大家好難深入民居參觀劏房格局,但「多磨建社」以劏房設計概念創作的藝術裝置,仿製劏房空間倒模而成,作品將會在建築展覽「築.自室貳之家-城÷」展出,展覽中的六十多件作品,皆以關懷社區建設為主題,不妨到場偷師。



Maggie與街坊一同創作的模型車,繪畫土瓜灣街道風景。

多功能吹水長凳可陳設雜貨,同時回收鋁罐,一物多用。

改造前參與深水埗「劏房改造」計劃的住戶,儲物空間較少,家具相當殘破。(圖片由多磨建社提供)


改造後增設書櫃存放雜物,為小朋友提供較佳的閱讀空間。(圖片由多磨建社提供)

石屎印記兩人透過鑄造混凝土技術,把低收入家庭面對的房屋問題及處境記錄下來。(圖片由多磨建社提供)


築.自室貳之家-城÷

日期:即日至10月7日(11:00am-8:00pm)地點:鰂魚涌太古坊英皇道979號康和大廈1樓ArtisTree
facebook:多磨建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0/197657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35

綜援戶蝸居 呎租貴過十大屋苑

1 : GS(14)@2016-09-13 00:13:53

■英姐與11歲子租住旺角套房,生活捉襟見肘。謝榮耀攝



【本報訊】樓市長期未見回落,租務市場持續活躍,基層市民覓片瓦遮頭甚艱難。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調查發現,逾半數受訪租住私樓綜援戶,綜援租津不足應付租金;逾八成人居於150方呎以下板間房或套房,呎租卻高於30元,最高更達68元。居住環境欠佳,大多空氣不流通、空間狹窄、大廈鐵閘沒鎖,可謂房細租貴住得危。英姐與11歲兒子同住約160方呎套房,月租3,500元,每兩年加一次租500元。打散工的她,收入加上綜援和租津,月入不足1萬元,逾半已付屋租、水電費,生活捉襟見肘,炎夏時冷氣也不敢開多過3小時;幸輪候5年終獲派安達邨單位,下月入伙上樓。


逾半人津貼不夠交租


關綜聯組織幹事李彥豪表示,受訪101名租住私樓的綜援戶,呎租大多高於十大屋苑,最高更可達68元,惟逾半數人租金津貼不夠交租,要節衣縮食補貼。另四成人過去一年曾被加租,平均幅度10.6%,與社署今年調整幅度5.8%有顯著差距,惟人均居住面積極小,當中4人家庭人均只有不足30方呎。受訪綜援戶的居住環境亦待改善,最常見單位空氣不流通、沒窗戶,衞生欠佳有蟲蟻鼠患,近半不可明火煮食,約一半大廈鐵閘沒上鎖,又沒有保安員當值;八成以上受訪戶感安全程度只屬一般,甚至是不安全。關綜聯另一組織幹事李大成建議,政府應該提升租金津貼,長遠須和實際通脹掛鈎,政府亦應該對違法業主作出有阻嚇性罰則,而非卸責予租客,且要監管濫收水電費用。■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2/197682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99

風雨同路14年大劉愛甘比儍氣 屈蝸居陪煲劇

1 : GS(14)@2016-11-20 23:52:03

■大劉與甘比拍拖14年,育有一對子女,譜出超級富豪與記者相戀的故事。資料圖片



劉鑾雄(大劉)近日發出聲明與呂麗君劃清界線,指她貪得無厭外,更多次提及甘比抵錫,患病時獲她百分之一百貼身照顧,揀定甘比為「唯一」女友,更給她50億現金作日後打官司備用。甘比眼大精靈、笑容多多,出身單親家庭,家境普通,中學預科畢業後即投身做月入萬多元的娛樂記者,平時工作牛記打扮,竟如電影情節般與億萬身家、收服曾與城中女星有情史的大劉拍拖,令外界覺得二人情路神秘。


戲院邂逅

大劉與甘比已經歷了14年的感情生活,當初結緣皆因甘比獲上司指派專責採訪大劉的新聞,首度見面地方是戲院,當時甘比守候正在睇戲的大劉,一向儍氣的她見到大劉上前採訪,竟用手篤大劉面上粒痣,更問他:「係咪真㗎?」平時不容記者埋身半步的大劉被她得意氣質吸引,未有動怒,更順得人上身接受她訪問。



■甘比當年被派專責採訪大劉的新聞,憑得意氣質吸引大劉。資料圖片

■羅兆輝(右)02年大鬧巴黎,大劉託付到當地採訪的甘比勸他回港。


如常外出

甘比亦要採訪電影新聞,愛以IQ題和藝人拉近距離,其中周星馳對她另眼相看,而星爺與大劉亦私交甚篤。02年,甘比獲委派到巴黎追訪大劉愛錫的地產神童好友羅兆輝,羅兆輝千禧年在豪華遊艇上燒炭自殺獲救,之後經歷一段癲狂歲月。據知大劉在甘比出發前,託她勸羅兆輝返港,最後甘比不負所託,自此之後,有傳大劉與甘比感情更進一步,開始交往。



■甘比昨日如常湊女,帶大女秀樺去上playgroup。

之後,甘比辭去記者一職,轉到華人置業旗下的廣生行任職,當時大劉已向甘比展開熱烈追求。大劉追女愛以銀彈營造浪漫,他對甘比卻改行平民式的追求方式,例如知她愛煲劇,大劉便屈就到她北角的蝸居,陪她追《藍色生死戀》外,亦投其所好送她喜歡的Pingu企鵝公仔。此外,甘比與呂麗君昨日如常外出湊子女,甘比下午與母親、秀樺及仲學到銅鑼灣上playgroup,之後甘比再到灣仔,記者問她關於呂麗君再出聲明一事,她未有回應。而呂麗君昨午4時,與大女秀盈分車外出。採訪、攝影:吳耀輝、羅德光、朱志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9/198383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