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薪資增幅疲軟不改加息預期 美聯儲多位高官稱6月加息合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36

盡管上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美國薪資增幅疲軟,周一美聯儲多位高官認為,目前看今年6月加息仍是合理的,美國在朝著充分就業前進。

fed2014

舊金山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6月加息是合理的,美國勞動力市場延續此前強勁複蘇態勢。

對於上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Williams表示,新增就業人數增長強勁,美國在朝著充分就業前進,預計今年底或2016年早些時候能達到充分就業。然而,美國薪資增幅和通脹仍疲軟。不過綜合看,目前仍預計美聯儲6月加息。如果未來通脹數據極其低迷、工資沒有增長跡象,那麽會重新考慮首次加息時點。

周一,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Lockhart認為,美聯儲今年年中加息的可能性最大,這與他此前觀點一致。

Lockhart表示,貨幣政策取決於經濟表現。如果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那麽傾向於稍晚加息。不過即使美聯儲開始加息,貨幣政策並非從寬松轉為緊縮,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在寬松水平相當時間。

Lockhart指出,貨幣政策面臨挑戰。一方面,經濟增長、新增就業人數都呈現持續向好態勢;但另一方面,通脹遠低於2%,未來幾個月受油價影響通脹可能會進一步走低。

Lockhart預計,如果新增就業人數持續增長、工資增幅有所上升,今年美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3%;今年早些時候通脹會疲軟,但未來通脹終將回到2%目標。美聯儲在關註通脹預期,基於調查的通脹預期較為穩定,但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在下滑。考慮到油價影響,美聯儲將更多關註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

Lockhart認為,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經濟前景低迷。美國經濟複蘇較好,但其他區域並非如此。油價暴跌將影響美國投資水平,但整體看利好美國經濟。強勢美元將影響出口。

Lockhart稱,近期10年期美債走勢不能反映美國經濟情況。美債收益率大跌,很可能是由於資金湧入更為安全的美元資產。

Lockhart預計美國自然失業率接近5%,低於當前美聯儲預測值。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麽就解釋了為什麽新增就業人數增長強勁,卻不能轉化成更高的工資增幅。

同日,里士滿聯儲主席Jeffrey Lacker接受了路透社采訪。Lacker表示,刪掉FOMC聲明中“耐心”措辭,是美聯儲加息的前奏。Lacker認為,美聯儲應提早加息而非晚加息,這樣能控制好通脹水平,這與他以往觀點一致。

Lacker預計勞動力市場的閑置將會消失,因此美聯儲應該盡快加息。Lacker對QE的效果持懷疑態度。

Williams是美聯儲鴿派委員。耶倫任舊金山聯儲主席時,Williams是耶倫的研究總監,Williams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被視為與耶倫是一致的。Lockhart是美聯儲中立派委員,他的觀點大體能反映美聯儲整體意向。Lacker是美聯儲鷹派委員。這三位高官在今年FOMC會議上均擁有表決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35

創業者們,你們的員工為什麽要跳槽?華德士發布2015全球薪資調查報告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2/148972.html

你知道嗎?求職者通過更換工作可獲得15-25%的薪資漲幅,而停留在原職的專業人士通常能獲得6-8%的薪資提升。雇主們,知道你們的員工為什麽要跳槽吧?!
 
今天上午,國際專業人才招聘顧問公司華德士在北京發布了《2015全球薪資調查》,數據顯示,2014 年中國專業人才所獲得的薪資漲幅依然十分可觀。更換工作的人士的平均薪資漲幅為15-25%,而選擇留在當前公司人士的薪資漲幅為6-8%。預計2015 年薪資漲幅將與2014年持平。
 
\
 
南京:人力資源領域出現好轉
 
2014年人力資源領域的招聘市場出現好轉跡象,由於制造商(尤其是汽車制造商)開設更多工廠,南京將成為人力資源職能總部的理想地點。
 
\
然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薪資不再是專業人員唯一關心的主要問題。職業發展、辦公地點、管理風格和公司文化是求職者決策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
 
蘇州:品質管理崗位稀缺
 
2014年,企業愈發重視品質控制,將其看作可幫助避免問題的防範措施,而非出現難題後的被動響應。預計2015年企業對於品質管理和EHS(環境、健康、安全)崗位人才的需求依然高漲。。招聘增長主要來自汽車、機械和電子行業。

 
報告顯示:2015年,品質管理和EHS崗位人員在更換工作時或可獲得15-20%的薪資漲幅,而留職者薪資漲幅約為8%。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38

敢給比同業高一.二五倍的薪資 看得到升遷 電腦自動調薪 好市多員工零挖角

2015-01-26  TWM
 
 

 

從當年的慘澹經營,到現在嘖嘖稱奇的排隊奇蹟,台灣好市多創造許多新的世界第一,甚至成為其他國家分店借鏡的案例,幕後究竟是什麼樣的管理哲學與經營團隊,讓台灣好市多可以從容管理四、五千名基層員工,並創造一年六百億元的業績?

撰文‧梁任瑋 攝影.吳東岳清晨三點的台北市仍一片漆黑、寧靜,此刻好市多內已燈火通明,商品部的員工正開始上工。

《今周刊》獨家直擊好市多清晨補貨現場,只見九台電動堆高機在賣場裡來回移動,快速將以箱計算的商品,整齊地補滿在棧板上,它們必須在上午八點前整理完三千六百種商品、萬件貨物,好讓清潔人員進場打掃。

「儘管我們是倉儲式的量販店,但每天一定把地板清洗得乾淨、明亮。」台灣好市多營運副總黃邦守說,好市多把每日十點開門營業視為一場「演出」,所有商品都必須全部補齊,這個時刻稱為「Showtime ready」。

為留住好人才 薪水傲視各家量販店好市多每一家店的標準面積為四千坪上下,平均雇用員工約為四百人,以單位人力計算,比同業精簡許多,但薪水卻是量販店最高。以台灣好市多為例,四千多名員工中,有八成是時薪人員,為了留住好人才,好市多是全台灣唯一利用電腦自動調薪的公司,時薪人員工作每滿一○四○小時,就由電腦主動調高一職等,時薪約加七至九元不等,換算每半年會調薪五%、一年調薪一○%。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最低時薪約一一五元,但好市多助理試用期時薪就有一五三元,以好市多正職員工最低時薪一七八元計算,最高可達二六○元,是同業的二.二五倍,以全職一周保障排班四十小時計算,一個月薪水最多可達四萬零八百元。

「給員工好的待遇,就是最直接留住人才的方法。」好市多台灣區總經理張嗣漢講的坦白,很多公司會祭出一大堆福利政策徵人,但在好市多就是直接給高薪,而且每年公司都會做薪水調查。「如果同業追上我們,我們就調高。」張嗣漢說,曾有店長開玩笑地說:﹁公司莫名其妙給我調薪水!﹂他回答:「不是莫名其妙,而是因為人家快追上我們。」他說:「你去問多少人從好市多被挖走?答案是ZERO︵零︶!」不過,好市多很重視「介紹人」推薦,若是透過公司員工介紹,通常錄取的機會較大。在台北內湖店,就有一家四口都在COSTCO上班的家庭,原本父母只是擔任賣場清潔人員,兩個小孩大學畢業後也加入好市多,一家人每年從好市多領走上百萬元年薪。

在好市多大家族中,夫妻檔、兄弟檔還真不少,例如嘉義好市多店長周海容,他的妻子也在台中好市多擔任經理,也有不少基層員工在好市多結為連理。

升遷管道透明 內部升遷達九成好市多人才升遷管道透明,秉持著美國總部「內部員工升遷須達到八○%」的要求,台灣好市多內部升遷率甚至達到九○%以上。目前好市多台灣十家分店店長,一定都是從基層幹部做起,其中不乏十八年前成立之初就加入的「黃埔一期」,年資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店長更比比皆是。「員工永遠有向上挑戰的機會,當然,付出的辛苦與努力也不少。」黃邦守說。

好市多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王友玫表示,好市多的第一線員工都會接受跨部門訓練,培養兩個部門以上的工作能力,收銀員不只負責結帳,助理也並非只幫忙搬東西,在中秋節、過年前夕,銷售量大增,收銀員也必須去支援商品部補貨、肉品部包裝。

企業文化鮮明 提高員工向心力好市多企業文化鮮明,幾乎深深烙印在每位員工的腦海裡,只要和好市多的員工談起企業文化,每個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守法」、「照顧會員」、「照顧員工」、「尊重供應商」四個職業道德規範。

因此,好市多不僅可以招募到素質較高的人力,還能降低員工流動率,留住愈多資深幹部,不僅員工再教育成本會較低,也有助於凝聚公司的向心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69

非農預期繼續強勁 薪資增長成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28

90629-970x600-1

彭博新聞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明晚21:30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將繼續保持強勁,連續第12個月高於20萬人大關。由於12月美國薪資環比出現數據有記錄以來最大萎縮,明晚薪資的增長將是市場焦點。

經濟學家預計,1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長23萬人,略低於12月25.2萬人的增長。

市場預期,美國1月失業率為5.6%,前值5.6%。2014年1月時因嚴寒天氣,導致非農就業人數驟降至11.3萬。今年1月,美國同樣遭受了暴風雪遭襲擊,不排除本次非農遭受同樣驟降風險。

此外,僅僅關註就業數據的增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美國的失業率已經較低,利率政策制定者們更關註的是就業市場的質量,例如薪資增長情況如何,如果薪資繼續如12月那般疲軟,市場可能會重新審視美聯儲的加息時點。

此前12月非農新增就業達到25.2萬人,連續11個月超過20萬人大關,創下1995年來最長記錄。失業率也跌至5.6%的七年新低,不過美聯儲主席耶倫最為關註的薪資增長速度卻同比放緩,環比甚至出現了數據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萎縮。

Market Securities經濟策略師Christophe Barraud指出,12月薪資下降只是暫時現象,1月份薪資可能反彈,因為有幾個州已經上調了最低薪水標準。

周三公布的ADP就業數據顯示,1月ADP私人部門新增就業人數21.3萬人,連續第5個月高於20萬人大關,略低於22.3萬人的預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37

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25.7萬人 薪資增速創7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79

jobmarket

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超預期,平均薪資也大幅上漲,顯示美國經濟正強勁複蘇,美聯儲可能考慮在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為25.7萬人,高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經濟學家平均22.8萬人的預期。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從25.2萬人大幅上修至32.9萬人。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連續12個月在20萬人以上,為1994-1995年以來最好成績。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三個月間,美國每月平均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達33.6萬人,創下1997年11月以來最好表現。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Justin Wolfers稱:“1月新增就業增速驚人。我們等了很久的經濟複蘇終於來了!”

隨著就業市場的複蘇,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決定重回勞動力市場,受此影響,美國1月失業率小幅上升至5.7%,預期維持在5.6%。

1月,美國薪資增長大幅反彈。美國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大增0.5%,為2008年11月以來最高,預期增長0.3%,同比增長2.2%,預期增長1.9%。12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平均薪資環比下滑0.2%,為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PIMCO前CEO Mohamed A. El-Erian稱,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整體改善,有望持續複蘇。

盡管過去一年來,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回暖,但緩慢的薪資增速一直令美聯儲感到擔憂。美聯儲密切關註平均薪資的增長,將其列為加息的重要參考指標。1月薪資的上漲或讓美聯儲確信就業市場和經濟正在穩步好轉,並最終推動美聯儲於今年晚些時候加息。

美聯儲官員、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表示,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不斷改善,美聯儲越來越難為零利率政策找到理由。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稱,強勁的1月份非農就業報告使美聯儲有可能在6月份開始加息。

除了1月數據,本次非農就業報告大幅上修了此前的新增就業數據。美國勞工部將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上修至42.3萬人,創下2010年5月來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65

經營理念〉 從96張薪資單,摸透他對供應商的管理 台廠想沾蘋果光 得過「魔鬼級」成本考驗

2015-03-16  TWM  
 

 

以前台灣廠商只要能讓賈伯斯點頭,就能成為台灣科技業的紅牌,鴻海、宸鴻都是如此;現在,能讓庫克點頭的人,才能沾到蘋果光。

庫克時代來臨,他的管理風格,你不能不知道。

撰文‧周品均

二○一一年八月,庫克卸下了他「蘋果No. 2」的稱號,正式接班成為蘋果第一人,這不只意味著蘋果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對蘋果超過四百家的供應商來說,更是賽局重新洗牌的起點。

就在庫克上任三年半後,一五年二月十二日,正好是台股封關日前一天,和碩,一家營收規模僅有鴻海四分之一的代工廠,它的股價卻超越了鴻海。這說明什麼?過去,蘋果供應鏈只要能做出讓賈伯斯點頭的產品,就能成為科技業的紅牌;現在,能讓庫克點頭的人,才能繼續散發閃亮蘋果光。

「賈伯斯和庫克時代差異可大了。」說話的是一位台灣零組件公司高層,他直言,庫克時代來臨,要賺蘋果的錢比以往更為艱鉅,「他(庫克)比賈伯斯更重視成本,現在分散供應商策略當道,他動不動就說要換掉你(廠商)。」

不讓廠商獨占訂單

掀起成本下降的價格競爭

這是台灣供應商最直接的感受,從前賈伯斯當家,能用技術說服賈伯斯的廠商就能得到就算不是獨門也可以是寡占的生意,但庫克時代就不同了,講求合理的庫克深知仰賴單一供應商的風險,嚴格執行分散供應商政策,就拿賈伯斯時代的鴻海來說,鴻海曾是唯一的組裝廠,庫克時代不只增加和碩,甚至將組裝供應名單擴及仁寶與緯創。

走一趟和碩上海廠區附近,或許就能看出更多端倪,今年一月,「中國勞工觀察」組織來到氣溫不到十度的和碩上海昌碩廠區附近,這天是昌碩發薪餉的日子,下班時,迎面而來的產線勞工,手上握著的是十二月薪資單。

「中國勞工觀察」組織就在和碩上海廠區外守了將近一個月,跟這些產線勞工要他們手中那張薪資單,最後,這個組織總共收集了九十六張來自和碩上海廠區的薪資單,從這些薪資單中,他們發現了和碩與鴻海訂單消長的關鍵要素—薪資結構下的成本差異。

「和碩實際支付的小時成本比富士康(鴻海)低了八%。」「中國勞工觀察」組織透過兩家公司的基本薪資、加班時薪、淡季津貼、招聘成本、離職罰金等計算出和碩與鴻海產線勞工成本的差異。

人事成本較低廉成了和碩的競爭優勢,而這九十六張薪資單要告訴我們的事,還不只是和碩的人事成本,「中國勞工觀察」組織指出,從產線勞工工時數來看,從一四年九月開始到十一月這個正好是iPhone 6量產期間,和碩上海廠區勞工每月加班時數高達九十小時,僅有四分之一勞工每周工時在六十小時以內,十二月則恢復至每周六十小時以內的工時,相較之下,鴻海的產線員工工時卻都在每周六十小時的規範內。

我們求證和碩發言人林秋炭,他解釋,深圳地區的薪資本來就高於上海地區,比較基準有失公允。另外,勞工工時部分,公司也符合《電子行業行為準則》(EICC)規範。

觀察和碩一四年第四季繳出營收達到三五二四億元,比前一季大幅飆升四成,創下單季新高營運成績,加上和碩股價大幅走揚與鴻海股價走勢疲軟的交叉現象,還是能明顯看出,和碩在庫克分散供應商策略大行其道之下,搶下不少iPhone 6組裝大單。

不只是和碩與鴻海,就連蘋果的應用處理器製造商台積電與三星半導體,都無法避免庫克分散供應商以求成本下降的價格競爭,庫克一改過去一代手機晶片,交由一家晶圓代工廠的生產模式,未來兩家廠商都有機會拿到iPhone訂單;但這背後的意義正是:庫克要讓這兩家都有生產應用處理器的晶圓代工廠,來一場價格競爭。

嚴謹的供應鏈管理

九○%的材料都要自己掌控「庫克的特色是善於管理,他就是現實主義者。」一位從賈伯斯時代至今都做蘋果生意的台商談起庫克風格,他說,庫克當然是要求東西又好又便宜。其實,庫克從一九九八年進入蘋果後,就已開始負責供應鏈管理,庫克最喜歡的一本書名為《與時間競賽》,這本書正是探討供應鏈管理如何成為商場上的武器,而庫克甚至將這本書送給員工閱讀。

庫克掌管蘋果後,他沒有改變蘋果對於技術的堅持與執著,但他展現了自己與賈伯斯風格的差異。台系零組件供應商主管分析,「賈伯斯是工程師思惟,他不惜成本也要把東西做出來,他對供應鏈採取精英政策,目標找最頂尖技術的供應商。」他緊接著說,「庫克就是怎麼說呢……MBA風格吧,一切按照商場上管供應鏈的方式進行,包括分散供應鏈和降低成本。」這位主管回憶起過去在賈伯斯時代,當賈伯斯在內部訂出產品上市時間,「就算時間到了,供應商良率卻只有三、四成,他也要推出產品。那時候,我們就像要上戰場的軍人,頂著鋼盔也要跟著衝。」他用「不怕死」來形容賈伯斯的衝勁。庫克相較之下謹慎得多,一旦供應商良率沒有到達庫克標準,「他寧可延後產品上市時間。」庫克不只對產品謹慎,他甚至對生產細節逐一檢視,從零組件的材料購買到生產流程,他不只管產品良率,連製造工法都要插手。更甚至供應商員工的工時、工作環境、安全、環保等都在庫克的管轄範圍。

「蘋果管得很細,九○%的材料都要自己掌控,並且指定廠商。」一家供應蘋果零組件的台廠主管不諱言,蘋果為了怕你掛鉤,會在二到三年換一次廠商對口的負責人。不僅如此,供應商透露,蘋果連每項產品開模的方式都要指定,也就是說,製造方式都要按照它的指示做,更不用說蘋果經常派駐研發人員在各供應商緊盯產品進度。

「如今,庫克不只掌握供應商的採購狀況,還會去計算你有多少工程師,這些人的成本多少,然後對照各家的BOM(物料清單)表,檢視每一項零組件的成本應該是多少,他再把你該賺的部分加上去給你。」不願具名的供應商不諱言,庫克時代不但仔細計算每家供應商的利潤,甚至為了培育更多供應商,在走訪原有供應商廠區後,將產線know-how(知識)傳授給其他供應商。

控管成本火力全開

技術、良率成賺錢關鍵

不僅如此,庫克接任後對於供應鏈的企業社會責任(CSR)要求也更為嚴謹,「他連外籍勞工宿舍的大小、是否有足夠洗衣機都要檢查。」台系供應商主管笑說,庫克固定派人到供應商廠區檢查,就拿消防檢查來說,一般人只看有沒有足夠的安全設施,蘋果的檢查人員就連緩降機都要你親自操作,確定能成功緩降到一樓地面,才算通過檢查,甚至會發給外籍勞工一張附有電話的卡片,要求外籍勞工有問題可以直接向蘋果反映。

從賈伯斯時代到庫克時代的供應鏈管理改變不難看出,庫克分散供應商的策略讓拿到訂單的人多了,殺價競爭更勝以往,利潤跟著變薄,而庫克對細節的重視也在在考驗供應商的管理能力。要在庫克時代沾蘋果光已不光是接到蘋果訂單這麼簡單,要能達到庫克對細節的要求、對技術的重視,還有穩定的良率,才是真正賺到蘋果利潤的不二心法,也唯有如此,才能真的在庫克時代打上蘋果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19

一封Email,解開台灣薪資凍漲、經濟休克之謎 歐洲矽谷》愛爾蘭 這樣才叫拚經濟

2016-04-25  TCW

新政府上週宣布財經內閣人選,他們的最重要任務,是挽救台灣持續惡化的經濟困境:出口連十四個月衰退、薪資連十六年低檔。

《商業周刊》團隊飛越近一萬公里,到同樣是大國邊緣的小島愛爾蘭,為台灣尋找拚經濟的良方。

故事,是從一封Email開始的……。

同是小島國,同樣缺乏資源,愛爾蘭從「歐洲乞丐」變「浴火鳳凰」(《經濟學人》歷年給的封號),台灣卻從「亞洲小龍」沉淪為「亞洲小蟲」。

五年前,愛爾蘭還是「歐豬」五國之一,但它兩年就脫離「豬圈」,去年經濟成長率近八%,今年預估為四.三%,連兩年都是歐元區最高,也被譽為「歐洲矽谷」。雖然政府大力撙節開支、降低國債,讓它兩年就脫離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的紓困,但能從「歐豬」的谷底快速翻身,創造這麼高的成長率,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反觀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只有○.七五%,今年則面臨保二困境。為什麼?

這是我接到的任務。我決定先檢查兩國經濟成長的方程式:愛爾蘭的經濟成長,跟台灣一樣靠出口。然而,去年愛爾蘭出口成長率高達近二一%,台灣出口則衰退近一一%,難怪經濟一上一下。

為什麼一隻「歐豬」,出口卻能這麼強?再往裡看,原來,在愛爾蘭被債務危機纏身的「歐豬」期間,它仍吸引了大量的外人直接投資(FDI),增加出口、帶來就業,促進了經濟成長。

但台灣總體經濟規模約是愛爾蘭的兩倍,外人直接投資額卻只有它的四十三分之一(編按:根據二〇一五年兩國央行國際收支帳數據換算)。而且,台灣近年吸引外資的金額只及金融海嘯前的一半,但愛爾蘭卻已遠超越海嘯前(詳見第九十二頁)。

進一步拆解台灣經濟成長的公式(詳見第九十一頁),很明顯的,癥結在於「I」(投資),也就是投資不足,這正是台灣薪資倒退、經濟停滯的關鍵。

為什麼愛爾蘭能吸引國際企業投資,去年甚至被《富比世》選為「全球最適合經商的國家」,台灣卻不行?

序曲》Email實測招商行動力

一秒鐘收到愛爾蘭的信:

「我們目標是在抖小時內回覆你」為了發現答案,我決定進行一個實驗。實驗標的是兩國招商窗口。畢竟,一個國家招攬外資的決心,第一個判斷關卡,就是招商窗口的回應態度。

於是我寫了一封Email,寄到兩個網站:一個到愛爾蘭的投資局(IDA),一個到台灣的行政院「投資台灣入口網」。這兩個機構,是兩國招商窗口。

一秒鐘!我收到來自愛爾蘭投資局信箱的自動回覆:「我們的目標是在二十四小時內回覆你。」第二十四小時,我再收到一封來信,「很高興可以為你安排我們執行長的專訪,你希望面對面的訪問嗎?」她是悉妮,投資局的媒體公關。

在接下來的三十天內,「輝瑞藥廠、默沙東、IBM……,」她協助我約到這些代表性外商。在二十多年國際採訪經驗裡,我從未見過如此高的效率。

這段期間,我記掛著台灣的進度,然而,始終是「零回覆」,即使我二度發出Email。「該不會是寄到英文網頁,沒人收信?」但外商接觸台灣,畢竟是進入英文網頁,我按捺著寄到中文信箱、甚至直接打電話的衝動。

態度,真的決勝負了嗎?這是我的第一關比較報告。

就這樣,我踏上了愛爾蘭採訪之旅。

出發當天,我仍不死心的發了第三封信,到台灣的招商網站。

台灣經濟低迷’

投資不足惹的禍!

現場一》愛爾蘭投資局

43歲執行長對我說:

一定要寫我很希望台灣企業來飛機降落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blin),機場的規模、設計都不如我們的桃園機場,這是外人實地接觸愛爾蘭的第一印象,我有點納悶。隨即,我驅車赴愛爾蘭投資局找答案。

台灣有很不錯的科技公司,我很希望他們來愛爾蘭投資!」夏納漢(Martin Shanahan)迫不及待的對我說。他是愛爾蘭投資局執行長,才四十三歲。每三週就要出國拜訪客戶的他,百忙中抽空受訪,「請你一定要寫到我很希望台灣企業來投資,」他刻意身子前傾,再三強調,對招商的殷切期盼表露無遺。

不只他,愛爾蘭投資局的海外部門編制了七十人,隨時都有人在世界各國拜訪客戶。「我們的工作,就像業務員一樣,」愛爾蘭投資局東協暨台灣區主任威堤(Gerard Whitty)說。他主動與我聯繫,四月來台時一下飛機就約我見面。

去年他已訪台四次,問他見了哪些企業?「業務機密,」他說。

像業務員一樣,走出去,找投資者,而不是等外商降臨機場才迎接,這是愛爾蘭招商的第二個態度。

台灣政府也會走出去招

商,但做法是經濟部長等大官,一年兩、三次大陣仗出國訪問,帶回

許多份投資意向書當

作成績。結果如何?

下滑的外人來台投資

數據是最好答案。

「你最重要的KPI

(關鍵績效指標)是什

麼?」我問夏納漢。

「Jobs(工作數),」他用一個單字答道。「我

們最新的目標是從二〇

一五年到一九年,要創造八萬個新工作。」這是他的最大任務,而這數字代表四三%的成長率。

難怪,愛爾蘭政府近年

為了減債而大幅緊縮開

支,但投資局卻能新聘三十五人,包括二十一名派到海外第一線的業務部隊。

談20年等一家銀行投資:一千個就業代表一千個家庭,值得!

愛爾蘭政府想讓剛爬出國債黑洞的經濟更快復甦,投資局是最關鍵的角色。

夏納漢轄下的客戶,在愛爾蘭直接雇用的員工數逾十八萬七千人,約占近一成的全國勞動力。

創造就業,也是投資局員工最重要的績效指標。「我去年就貢獻了一千個就業,」投資局科技部主管芬納甘(Ken Finagan)說,他的工作是協助引進新科技領域外資,並協助形成本地企業的供應鏈。物聯網產業是他最新招商任務。

投資局有一個經典故事,他們曾經等了二十年,終於在九〇年代成功邀德意志銀行到愛爾蘭投資設點,目前雇用一千名員工。「你就是一直保持聯繫、不要放棄,」威堤說。我問他,值得花這麼多力氣經營一個客戶嗎?「一千個就業背後代表一千個家庭,值得的!」他毫不遲疑的回答。

現場二》愛爾蘭第二大城科克新避稅天堂吸引設總部?

華爾街上市公司:穩定稅制才是重點但光是熱情,就能變成招商大國嗎?

很多人認為,愛爾蘭把自己打造成歐洲的避稅天堂,才是招商成績亮麗的真相,畢竟愛爾蘭的企業所得稅率只有一二.五%,是歐洲僅次於保加利亞的第二低稅國家。

我們繼續前往第二站找答案,科克,是愛爾蘭第二大城,歐洲的製藥中心,對愛爾蘭重要性就像台灣的竹科。不過在拜訪製藥廠前,我們先去一家最近引起話題的公司。

車子開進港邊的一棟高樓,從地下停車場開始,就有語音引導我們到大廳換證,訪客在觸控螢幕輸入自己的名宇後,得到一張專屬通行卡。裝配整棟智慧安全監測系統的公司,是在華爾街上市、總部卻在此地的泰科(TYCO)。

它是全球最大防火設備和電子安全系統生產商。

今年一月,它被全球綜合工業大廠江森自動控制(Johnson Controls)購併,組成營收約新台幣一兆元的大企業,市值合計也會變成紐約股市前二十大。雖然江森規模比泰科大,但合併後卻要以泰科為存續公司,好讓總公司在愛爾蘭,以享有低稅率,預計江森每年可因此省稅一億五千萬美元。

泰科總部原本在瑞士,兩年前遷到愛爾蘭,因為當時瑞士舉行公投,要限制企業高階主管薪酬不得超過最低薪員工的十二倍;公投雖然沒過,但接著又有其他反肥貓公投。

「瑞士的環境不穩定,除了限制薪資的提案,還限制我們聘雇外國籍員工,」泰科愛爾蘭總經理蘇利文(Donal Sullivan)不否認是為了稅而搬來愛爾蘭,但他強調的不是低稅率,而是「穩定的稅制」。

瑞士原本是歐洲早年的「避稅天堂」,想不到,國際動態競爭的現實與殘酷,若無法維持穩定的稅務環境,外資就會輕易離去。

如果說,低稅率是吸引外資的原因,台灣的企業所得稅率在五年前降到與新加坡一樣的一七%,在亞洲鄰近國家中算低稅,為何招商成績未見起色?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琬蓉指出,以前企業要找全球最低稅率,如今跨國企業的趨勢則是尋找稅務管理最便利、沒有不確定風險的地方。「已經沒有人在說台灣的稅率不夠低了,而是效率與透明度,」她以外商在台的體驗,有些看起來符合稅務法規的事,實際去做卻被主管機關卡住,不確定性大,且不知要等多久才回覆,「帶來無法預測的、隱性的稅務成本。」蘇利文告訴我,泰科大力發展物聯網,愛爾蘭投資局還主動協助他們串聯相關產業的生態鏈,「其他國家政府不會幫我們做串聯。」愛爾蘭吸引外資,看來不是只有低稅這一招。

現場三》全球第五大藥廠廠房它40年前卡位:不論換多少任政府

愛爾蘭的支持都沒變過

很多人懷疑,愛爾蘭只是避稅天堂,一定沒有製造業。但其實,製造業占這個國家約四分之一的產值(與台灣差不多)。其中,製藥業是出口產業第一名,約占二八%出口值,包括輝瑞最有名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就是在此生產。

我們到了全球第五大藥廠默沙東(MSD)在科克的廠房。默沙東在全愛爾蘭雇用員工數超過兩千人,共有六處據點,是美國本土之外的最大生產基地,「默沙東前二十大產品,有六成在愛爾蘭製造,」默沙東愛爾蘭總經理柯克蘭(Matt Corcoran)說。

四十年前,他們就開始在愛爾蘭設廠,「接近歐洲市場、有足夠人才、行政官僚讓經商容易······愛爾蘭有這些條件不可能不成功,」他說。

但我問:「每個政府都會說他們歡迎企業啊!」「你的政策和執行面都得顯示出,你是真的Pro business(親商),這才是重點!」柯克蘭說,不論換過多少任政府和政黨,愛爾蘭支持企業、維持稅制穩定的核心信念都沒變過。我立刻想到,台灣像證所稅、遺贈稅,則是變來變去,充滿不確定性。

除了默沙東,全球第二大藥廠諾華、第三大輝瑞,都在愛爾蘭設廠超過半世紀。大藥廠持續在這裡,是因為建置成本高,不容易搬走吧?

其實,此地的製藥業曾遭遇專利過期等全球性衝擊,愛爾蘭的藥廠也經歷過裁員、購併、撤離,外資並非堅定不栘。

但愛爾蘭政府費心綁住他們,讓製藥業在這裡不只生產,也做研發。

柯克蘭舉例,默沙東美國總部有一項生物製程開發進入最關鍵時期,為了爭取該製程的實驗室在愛爾蘭設立,投資局提供了二五%的研發補助、財政部提供二五%的稅費抵減,等於省下一半成本,成功說服了美國總部。

看來愛爾蘭政府很會撥算盤,雖然短期的補貼政策,造成政府的財政負擔,卻讓此地外商得以升級,因而貢獻了六五%以上的企業稅收,這種「讓利」很是划算。

不只是賦稅減免,為了讓製藥業在愛爾蘭生根,他們還設立「國家生物製程研究及訓練所」(NIBRT),接受業者委託培訓員工,幫業者節省建置訓練設備的成本。「連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也曾派十五人來我們這裡受訓,」該訓練所執行長卡洛藍(Dominic Carolan)說,十年前該所剛成立時,經費百分之百靠投資局,去年起已有九成的經費靠自己賺取。

一九八二年,台灣行政院頒布「科學技術發展方案」,明訂生物技術為八大重點產業之一。但三十四年過去了,只見生技股飆高價,少見生技業賺大錢;製藥業的進口值仍遠遠大於出口值。

反觀愛爾蘭,已成全球最大藥品淨出口國,外資藥廠每年帶來超過十億歐元的營所稅收、雇用近三萬名員工。台灣與愛爾蘭政府,同樣都對生技業提供補助、優惠,但台灣以自行開發新藥為目標,走上最辛苦、最燒錢,卻恐怕是好高騖遠的路。愛爾蘭則借力使力,從低階製藥務實出發,再用研發優惠綁住藥廠,讓自己往產業生態鏈的上游移動。

現場四》科技大咖歐洲總部

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

一開始Google只有一棟,現在變六棟或許有人質疑,愛爾蘭是歐元區裡唯一說英語的國家、接近歐陸大市場,這種文化、地理優勢,本是祖師爺賞飯吃,這是得天獨厚的幸運?

都柏林市利菲河岸的「矽港」(Silicon Docks),推翻了這懷疑。全球叫得出名號的網路科技業,Google、臉書、Airbnb、亞馬遜······,都到這裡設歐洲總部。資通訊產業,已是愛爾蘭第二大出口引擎。

但愛爾蘭跟台灣類似,二十多年前,它也幫戴爾電腦等美國電子業生產、組裝硬體,十幾年前工廠開始外移,搬到東歐或中國等勞工更便宜的地方。

沒有硬體製造可做的愛爾蘭,如今卻轉型為歐洲高人均所得、高工資的國家。但台灣,產業外移後卻落入低薪、低成長的困境。差別在於,愛爾蘭抓住了積極招商的機會。

二〇〇一年美國網路股泡沫破滅,在網路金童們低潮時,愛爾蘭投資局的北美區辦公室向他們招手,邀來愛爾蘭看看投資環境。〇三年Google進駐,一二年進一步設立資料中心。「一開始只有這一棟,現在變成六棟囉!」計程車司機為我們指出Google在矽港區的幾棟新潮大樓。Google在愛爾蘭的員工,也從十三年前的五人,擴大為二千八百人。

Google帶動軟體業者蜂擁而至,矽港區原本一度受到二〇〇八年愛爾蘭房市泡沫破滅衝擊,但許多爛尾樓現已成為酷炫的玻璃帷幕建築。連帶的,這幾年來軟體工程師成為愛爾蘭最搶手的人才。

十年前,Google也到台灣設分公司,至今員工不到五百人;兩年前在彰化設資料中心,看上台灣的低電價。現在,到底有多少一流外商以台灣為亞洲總部?只有三家說得上來,包括華人創辦的金士頓、美超微和法商達飛航運。

難道台灣沒有愛爾蘭的先天優勢嗎?

我們不也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中國的隔壁,也講中文。為什麼愛爾蘭能發揮英語市場的跳板優勢,台灣不能成為中文跳板?答案,難道只推給兩岸政治問題?

離開愛爾蘭前,我再次檢查了信箱,還是沒收到台灣招商中心的回覆。

終章》台灣外來投資嚴重不足

為什麼輸一大截?專家:

亂槍打烏,有就好,沒目標策略十年前,台灣政府曾經想要學習「三蘭」國家:向芬蘭學Nokia手機的科技產業鏈,向荷蘭學物流系統,向愛爾蘭學吸引外資(FDI)。他們被列為經濟部的「標竿國家」,還發包給中經院做研究計畫。

結果呢?我們的招商做得如何?

「亂槍打鳥,有就好,沒目標和策略,」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直批。

他強調,雖然愛爾蘭的招商結果並非完美,例如GDP(國內生產毛額)與GNP(國民生產毛額)乖離幅度大過許多國家(編按:二〇一四年愛爾蘭GDP比GNP多了二〇%),代表國內產值有許多是被外國人賺走,但台灣的外來投資嚴重不足,根本還不到批評愛爾蘭過於仰賴外資的程度。

邱俊榮分析,外資有四大好處,包括增加國內產值、帶來就業、技術外溢,以及建立本地供應鏈。愛爾蘭已明顯獲得產值和就業的好處,而資通訊產業的供應鏈也正在成形,「它拿到的外資品質,比中國(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FDI引入國)、台灣好。」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愛爾蘭連續四年成為外商直接投資「創造價值」最高的國家,其指標包括附加價值、知識密集度等。亦即,它吸引的外資,不僅量多,而且質精。

和台灣一樣以農業立國的愛爾蘭,曾是英國最主要的馬鈴薯進口來源。從馬鈴薯到威而鋼,從電腦組裝到軟體服務,愛爾蘭的經濟轉型,並非一帆風順,它的政府,也犯過錯誤。

愛爾蘭經濟學者歐布萊恩(Dan O'Brein)舉例,愛爾蘭政府曾出資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來都柏林設立推動新創事業的機構Media Lab,結果因財務遲遲無法自足而收攤,也曾縱容銀行房貸過度優惠、導致房市泡沫,「但政府維持了數十年的歡迎外資政策,這才是最根基的事。」愛爾蘭因為自己很小,所以努力吸引外來資源,把「I」(投資)變大;因為要讓外商留在愛爾蘭升級、生根,所以先務實讓利,還幫你培訓員工;因為要抓住網路科技的大未來,所以看準時機,跟龍頭外商搏感情。從態度,到目標、策略和執行,愛爾蘭告訴台灣,什麼才是真正的「拚經濟」!

第83天,台灣招商中心終於找到我的Email······回國後的十七天,行政院招商中心終於「找到」我的Email 了。自寄信第一天算起,已經整整過了八十三天!

從愛爾蘭回台後,我決定直接打電話聯繫行政院聯合招商中心,約訪負責人。編制僅三十二人的招商中心,由工業

局發包給半官方的中國生

產力中心營運。他們安排七人大陣仗受訪,出乎我的意料,也與愛爾蘭投資

局人人忙得不可開交的樣

子,大相逕庭。

與愛爾蘭投資局不同,

招商中心並不負責第一線

「招商」任務,而是協助

在台投資的外商、台商與

公務機關協調。「當翻譯,」該中心上級官員工業副局長蕭振榮直言,廠商與公務機關思考模式不同,造成溝通困難,招商中心的任務就是排除投資障礙。

他舉例,Google曾發生台電不接受電費從美國總部支付,理由是「無前例」,但Google全球據點皆由總部匯款繳電費,於是招商中心往上找經濟部,與台電召開跨單位主管會議,花一個月才搞定台電。

去年從工業局調來接任招商中心執行長的何恰明說,她這兩年最重要的KPP就是建立聯繫網絡架構和內部教育訓練,與愛爾蘭投資局的量化指標大不相同。

關於我未獲回覆的三封Email,在採訪結束後兩小時,招商中心找到了答案。原來,因為郵件伺服器掛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收件後再分類轉寄招商中心,卻因「程式出現錯誤」,三封信都沒轉到。

「非常感謝你讓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如果不是你,不知道還有多少郵件都不會寄到······」副執行長黃青雲一直道謝。但我更擔心的是,程武錯誤了好幾個月競都沒人發現,多少在台投資機會是這樣消失的······。 《文·田習如)首都都柏林,歐洲最年輕的國度酢漿草綠是愛爾蘭的象徵顏色,這個在19世紀經歷7年饑荒、走過經濟大起大落的國家,如今總人口仍末恢復饑荒前水準,但29歲以下人口占4成,是歐洲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14

傳森林狼已裁掉加內特,狼王生涯總薪資3.4億美元

據美國雅虎體育報道,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已經裁掉凱文·加內特,此前加內特與森林狼還有一年800萬美元的合同,如今他將獲得最後一年全部薪水。如果不算這筆費用,加內特的總薪資已經達到了3.3587億美元,位居聯盟歷史第一位。

去年夏天,加內特與森林狼續約2年,薪金分別為850萬和800萬。此次退役,加內特將得到最後一年的薪資,這也使得他球員生涯中總薪資達到約3.4億美元,排在聯盟歷史榜首。

自1995年首輪被森林狼選中後,他先是和森林狼完成了一份3年540萬的新秀合同。而後,森林狼直接給了他一份6年1.26億的超級合同,這份合同引發了多位球員的不滿,也促成了1998年的聯盟停擺。2003-04賽季加內特的工資高達2800萬美元。而後森林狼在2003年和他續約5年1億,在2007年夏天,他被交易到凱爾特人,同時與凱爾特人完成了3年5100萬美元的合同延長。根據規則,加內特還將從交易中得到880萬的交易補償金,這筆錢分5年計入未來工資中,每年會多得到176萬。

2012年,結束了最後一年2120萬合同的加內特再次與凱爾特人續約,達成3年3600萬的協議,隨後他被交易到籃網,最後回到森林狼續約兩年。

目前,排在NBA總薪水榜前5名的球員中,除了第一位的加內特外,剩余的4名分別是科比的3.28億、奧尼爾的2.92億、鄧肯的2.35億、諾維茨基的2.28億。

早些時候,加內特通過IG上傳了一段視頻,確定了自己退役的消息,宣布結束21年的職業生涯。視頻中“狼王”最後一次在球場徘徊,並向所有人致謝,最後向大家告別。

加內特在1995年參加選秀,職業生涯效力過森林狼、凱爾特人和籃網三隊,雖然在2007年他前往凱爾特人追逐冠軍,離開了森林狼,但在職業生涯末期,加內特還是選擇"落葉歸根”。

加內特生涯總計獲得26071分、14662個籃板、5445次助攻、1859次搶斷和2037個蓋帽,而NBA歷史僅三名球員做到生涯25000分10000籃板5000助攻,除了加內特之外,另外兩位是賈巴爾和卡爾·馬龍。加內特為森林狼貢獻19201分、10718個籃板、4216次助攻、1315次搶斷和1590個蓋帽,五項數據均位列隊史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1

在房價飛漲的同時,韓國做了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大幅上調最低薪資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2/113484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63

特斯拉德國工程部門調整薪資結構 或加薪3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20/1155385.html

___.thumb_head

據外媒10月18日報道,特斯拉和德國工程部門的工會領導人就新的薪酬結構達成一致意見,同意將工人的薪金提高約30%。

10月17日,在德國西部的特斯拉格羅曼全自動化公司(Tesla Grohmann Automation)的工作人員聚會結束後,該工程部門理事會發言人表示,“我們現在的工資將達到有競爭力的水平”,工會部門今天收到通知,我們將為在Grohmann工作的約650名員工提供新的薪資水平。但該發言人沒有詳細說明。

特斯拉4月份承諾為所有格羅曼員工提供至少5年的工作時長保證。工人們還獲得了價值10000歐元(約合11800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在4月份工資的基礎上,工人們額外還有1萬歐元的獎金,此外每月的薪資也增加了150歐元。公司還發表聲明稱,從10月1日起,新的薪酬結構將有效保證員工獲得“公平有競爭力的薪酬”,包括為學徒期員工加薪,但並沒有確認30%的漲幅。

特斯拉為滿足市場需求,為Model 3,制定了“地獄生產”模式。特斯拉月初稱,生產瓶頸已經使該車的生產落後於原計劃的進度。

位於盧森堡Pruem鎮的Grohmann公司在去年被特斯拉收購之前,曾幫助客戶建立高度自動化的高效生產工廠,包括電動汽車的電池組裝線。特斯拉正在依靠Grohmann的自動化和工程專業知識,通過設計超高效工廠,計劃在2018年前將汽車生產量提高到每年50萬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