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七個年輕人告白:台灣給不起的,我們到菲律賓圓夢!

2015-05-18  TCW

想到菲律賓,你會想到什麼?

超過一千萬人的菲傭、菲勞遍布全世界,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錢逾二百五十億美元,占其國內GDP一成;這是一個輸出廉價勞力的國家。

世界銀行(World Bank)調查,二○一三年,菲律賓平均國民所得(GNI)只有三千二百七十美元,約台灣的一四.五%,屬於中低等收入國家,全國逾一億人口中,超過四分之一是貧民,貧富差距為東協十國最大。

亞洲之虎崛起:可望成為亞洲前三大經濟體

提到它,除了窮、髒、亂,以及兩年前的「廣大興」事件,台灣人少有其他印象。「不要淪為下一個菲律賓」,更是台灣政客、企業家常說的一句話。

這個南方島國,就像我們的負面教材,看不見任何嚮往的理由。

但是,有一群台灣人,年紀介於二十五歲至三十五歲,他們第一次年薪破百萬、第一次當上總經理、第一次創業、第一次買房,居然都是在菲律賓完成的。

我們很長時間沒有正眼瞧它一眼的菲律賓,正出現巨大的變化。

去年第四季,菲律賓經濟成長率達六?九%,為東協十國第一名、亞洲第二高,僅次於中國。經濟活絡,錢也跟著進來。二○一○年到二○一三年,菲律賓外國直接投資金額成長幅度超過二四二%,高居東協國家第一;前年房價甚至大漲一○?五%,全球第一。過去四年多,股價翻倍成長,遠勝台灣。

去年五月,世界經濟論壇上,美國智庫HIS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畢斯瓦(Rajiv Biswas)說,過去十年,菲律賓經濟歷經「不可思議的變化」,預計到二○三○年,可望成為亞洲前三大經濟體。

事實上,早在二○一三年,世界銀行就發表過這段看法:「菲律賓再也不是東亞病夫,而是崛起中的『亞洲之虎』。」料中這幾年菲律賓亮眼的經濟表現。

馬尼拉現場直擊:貧民窟外,房價、物價直追台北

於是,一波波年輕的台灣人,他們前往海外淘金的第一站,選擇了菲律賓。帶著疑問,我們決定啟程前往菲律賓,一探究竟。走出馬尼拉國際機場,看準外國旅客不熟悉路線,計程車司機隨意喊價,喊到公定價格五倍以上,花了快半小時殺價,才有車可搭,沒想到,上車後才是折騰。

高速公路、辦公大樓 酒店、購物商場……,隨處可見興建中的工程,從機場到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金融中心馬卡蒂(Makati),它的地位就像是台北信義區,面積約南港區那麼大,點開Google Map不過二十分鐘車程,一塞,卻耗掉一個半小時。這個國家,連Google都無法精確定位。

但菲律賓人早就習以為常,「這裡每天塞車、每小時塞車、每分鐘都塞車!」年約五十歲,從小在馬尼拉長大的計程車司機對我笑說。

正當計程車卡在車陣中,右邊窗外的一幅景象,讓我們印象深刻。

那是座垃圾堆上的貧民窟,有老人正在拾荒,兩、三個孩童嬉戲、玩耍;貧民窟背後,是最繁榮的馬卡蒂,高樓林立,各大外商銀行,以及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安永、資誠等,都在此設點。入夜後,到酒吧點一杯調酒,要價逾新台幣五百元,跟台北信義區差不多。

站在馬尼拉地標、五十五層樓高的「PBCom Tower」前,它的含金量更讓我們大吃一驚。裡頭的辦公室,每坪租金接近台北一○一水準,三年前,因為線上博弈公司搶進駐,每坪租金一度暴漲五倍,比一○一貴逾兩倍。

也因為裡頭的公司,做的大多是目前菲律賓最夯的線上博弈產業,據業界人士估計,光一棟PBCom Tower,一年滾動的投注資金至少達新台幣三十兆元,成為活絡菲律賓的地下經濟。

再走幾步路,來到馬尼拉最著名的購物商場「Greenbelt」,它由五棟商場組成,占地超過七萬五千坪,寶緹嘉(Bottega Veneta)、路易威登(LV)、愛馬仕(Hermès),將近二十個國際精品品牌都在這裡開店,一般大眾常逛的平價服飾品牌Zara,也早在十年前就到馬尼拉設點,比台北還快六年,去年H&M也一口氣開了五家店。

「台北很紅的甜甜圈Krispy Kreme,這邊早就有了(二○○六年),不知道台北人到底在排隊排什麼?」一位在菲律賓長大的台商二代笑說。

這樣劇烈的變化,讓嗅到機會的台灣人往菲律賓移動。「去年從詢問、接觸到投資的台商,比二○一三年成長三倍,大家都開始注意到菲律賓,未來過來工作、創業的台灣人一定會越來越多。」菲律賓台商總會會長鄭國賓觀察。

職場掀搶人戰:台灣科技、電信大廠人才,搶著過去

以下三個現象證明,菲律賓已經成為台灣人出走的選擇之一。

除了基層員工,網路、金融業更青睞中高階管理人才。

新加坡人力資源公司英特艾倫(Interisland)專案經理高家涵觀察,不像新加坡積極對台灣各階層人才招手,菲律賓網路、金融業,因為仍在發展初期,更需要具備管理能力的中高階人才,像人事、客服、IT部門主管。

為什麼菲律賓的公司需要台灣人?優勢在於講中文,能和中國人打交道,因此勝過印尼、馬來西亞人;工作態度又比中國人好,若在大企業歷練過,能把經驗帶到當地企業,建立管理制度,更受雇主青睞。

例如網路產業,就是菲律賓未來十年的發展重點。目前,菲國二十五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五四%,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官方語言又是英文,容易和國際接軌,因此帶動上網趨勢,預計到二○一七年,上網人口將突破四千八百萬,成為東協十國中僅次於印尼的網路大國。

看好年底東協經濟共同體上路,台商卡位。

除了外商,國泰世華、金仁寶、鼎泰豐……,不少台灣企業接連到菲律賓設點、擴廠,這兩年來,一○四人力銀行上,菲律賓職缺數成長超過三倍,排行東協第二高,顯示該國對台灣人才需求急切。

臉書由在菲律賓台灣人組成的第一大社團「在菲團結台灣人」,人數五年內也增加五倍。

繼澳門後,菲國賭業也來台搶人。

去年,菲律賓第一大賭場辰麗(Solaire)來台徵才,沒有大肆宣傳,吸引逾兩百人報名,經過兩關面試,最後只錄取八人,錄取率不到四%,英文無法流利對談、不具服務業經驗,一律淘汰。

甚至,以線上博弈產業為例,這三年就吸引了超過兩千名台灣人前往淘金。一位在台灣金融、製造業有二十年經歷,目前在菲律賓某線上博弈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人士更透露,這兩千人之中,不乏曾任職於外商銀行、台灣科技大廠、電信三雄的人才。

我們在菲律賓遇到來這淘金的年輕人,他們介於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這正是每個人進入職場的「黃金十年」,他們為什麼願意把這最寶貴的十年,交給一個貧戶人口超過台灣總人口的國家?是什麼樣的機會誘使他們來到這個冒險天堂?

今年二月,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紐約分行發布一份研究報告,分析美國四十年來、超過四百萬人的職涯發展後發現:「你一輩子能賺多少錢,早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就決定了!」

該研究顯示,這十年間,平均每個人的收入至少成長三八%。但是,一過了三十五歲,對大多數人來說,成長居然是零。

今年四月,一○四人力銀行也公布調查,如果想成為收入前五%、年薪破一百三十八萬的高薪族,三十五歲是關鍵,在這之後,高薪族和一般收入者薪資差距將越來越大。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在進職場的前十年累積實力、卡好位置,一旦時間過了,便很難翻身。

台灣,卻留不住這群準備大展拳腳的年輕人。

不只薪資凍漲十六年,大學生平均起薪二十六K,連三十歲到三十四歲的上班族,平均薪水也不到三十五K,更遑論升遷。「台灣的低薪環境不可能一夕改善,年輕人應該把全世界都當成你的腹地,以後找工作不會再有國籍區分。」一○四人力銀行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晉麗明說。

台灣恐將失去戰場?東協崛起後,緬甸、寮國都是新跳板

不景氣,就像一股低氣壓,把台灣的七、八年級生往外推,他們拒絕坐著等待下一次加薪,選擇幫自己裝上翅膀,到海外找機會。

為了找出答案,我們訪問七位在菲律賓工作的台灣年輕人,記錄他們在這裡的工作與生活。一年、三年、五年過去,他們無法在台灣實現的夢想:百萬年薪、當上主管、直攻總經理、擁有一戶屬於自己的房子,卻都在菲律賓完成了。留在台灣,即使再等十年,他們也盼不到今天的成果。

如果說,未來三十年,最受全球矚目的新經濟體是東協,菲律賓,則是這群台灣年輕人通往世界的第一站,如果在這裡成功了,緬甸、寮國、柬埔寨……,都是可能的下一站。

他們的人生,從菲律賓開始。

【延伸閱讀】菲律賓的經濟實力,已翻身為亞洲之虎——東協主要6國經濟數據

1、比吸金力,第一名2010~2013年外資投資金額成長菲律賓:242.30%印尼:52.66%泰國:38.95%新加坡:15.79%越南:11.25%馬來西亞:6.40%

2、比經濟成長,第一名二○一四年經濟成長率菲律賓:6.1%馬來西亞:6%越南:6%印尼:5%新加坡2.9%泰國0.7%台灣3.74%

3、比平均國民所得,竟只有台灣的14.5%● 新加坡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54,040人口:547萬

● 馬來西亞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10,430人口:3,026萬

● 泰國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5,340人口:6,866萬

● 印尼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3,580 2億人口:5,149萬

● 菲律賓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3,270人口:9,943萬

● 越南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1,740人口:9,063萬

● 台灣2013年平均國民所得(美元):22,513人口:2,340萬

註:緬甸、寮國、柬埔寨、汶萊,因經濟規模太小,不列入比較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聯合國 整理:趙維孝

【延伸閱讀】搶錢!菲律賓擠進最佳投資國100強——東協主要6國世界投資環境全球排名

■ 新加坡2013年:12015年:1(0)

■ 馬來西亞2013年:122015年:18(-6)

■ 泰國2013年:182015年:26(-8)

■ 越南2013年:992015年:78(+21)

■ 菲律賓2013年:1382015年:95(+43)

■ 印尼2013年:1282015年:114(+14)

■ 台灣2013年:162015年:19(-3)

註:()內為增加或衰退名次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整理:趙維孝

【延伸閱讀】搶人!菲律賓向台灣人才招手——2年來東協10國在台職缺成長前3強

■ 緬甸成長率:481%

■ 菲律賓成長率:325%

■ 柬埔寨成長率:90%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整理:趙維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70

「這世界上說穿了不是騙人,就是被騙!」 獨家告白》她,21歲行騙埃及、菲律賓

2016-05-02  TWM

雯雯(化名)是個二十一歲的女孩,曾經是機房裡的「一線」,還曾被菲律賓警察抓過;她的心聲,或許正說明了時下部分年輕人扭曲的心態……。

我當年進這一行,倒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國中畢業後,我就想逃離南部老家,到台北書沒念成,平常就靠打工賺點錢花,當時碰巧有個朋友邀我加入詐騙集團,我住進集團老闆為我們準備的住所。老闆人不錯,我也不用付房租,沒錢嘛!在那裡沒人管我,我想幹麼就幹麼。

我們第一次出任務,為了趕快辦好手續,我騙我妹說我要出國玩,叫她幫我把我媽的身分證偷出來,用最快的速度辦好護照,那時我還沒滿二十歲,所以出國要有監護人的證明。

接著我們就去了菲律賓,當時大概十二個人從台灣出發,電話線、錄音筆……,我們都自己裝在行李箱扛過去,過海關時大家各自走,到了菲律賓坐上車,搭到「桶仔」,桶仔指的就是那些打電話的機房。

桶仔位在菲律賓比較偏僻的地方,裡面有一間客廳,兩個房間。

我們一線(詐騙機房第一線人員,騙受害者上鉤)在客廳工作,大概有十五個人;二、三線(詐騙機房第二、第三線人員,二線通常裝作員警,三線則扮演更高級的主管)在後面房間。然而一切準備好,第二天,我們就被當地警察抄了。

我永遠記得出事那天,時間是十一點半,我肚子好餓想吃午餐。我們在當地請的保全,突然覺得監視器螢幕怪怪的。公司一線,主管和電腦手覺得不妙,立刻往鐵門門縫瞄了一眼,一看不得了,外面全定荷槍實彈的警察,他們兩個馬上往後面走,趕緊通報主管,男生們則忙著推倒桌子向窗戶衝。

不過三秒鐘,警察撞開門全衝了進來,凶狠地朝著我們大吼:「Stop!」我們都很害怕,連平常很堅強的中國女生也開始哭,警察手上的槍,大枝、小枝的都有!X,我哭到發抖。

不過現在想想,被抓也沒什麼啦!我們後來被帶到NBI(菲律賓國家調查局)待了七天,每天都叫披薩外賣。那邊熱得要命,但我們過得滿輕鬆的。其實菲律賓警察要的只是錢,一個人交保大概五萬、十萬元,老闆幫我們付,回來也不會有案底,台灣根本沒人知道我們做了什麼。難怪被抓時,那些資深的都沒在怕,很淡定地燒紙頭(詐騙腳本),湮滅證據。

我們老闆對員工不錯,那時回台灣,他給我們一人一萬元當工資。

他大概三十出頭,聽說只有國小畢業,常常跟一群人待在鐵皮屋裡拉K。他的真實身分,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他常捐錢……。你知道,做這行賺的是不義之財嘛!他平常也會做些好事彌補一下,風災、日本震災、高雄氣爆他都有捐錢,有時候還會買棺材給無名屍。

從菲律賓回來後,我跟媽媽坦承做詐騙,還被她押去廟裡拜拜,她說:「神明同意妳去,妳就去。」哈,結果神明不同意。

有人說我們騙人沒良心,如果你在那個情境,不騙就沒有錢賺,怎麼可能還想這些。每天晚上我們都會開檢討會,檢討每一通電話,如果有哪裡出問題,就直接拿出來調整,現在要我背,我都還背得出來,「您好,我是中華郵政。」內容都大同小異啦!

我們第二次去埃及,坐車時有看到金字塔,駱駝竟然在高速公路上走來走去。

電話是我們的謀生工具,可能是因為迷信,在這行摔電話定大忌,如果有人摔,他當天就會被幹部停機,一毛錢都沒得賺。每個工作都是這樣嘛!不能對工具不尊重,詐騙也一樣。

從小我就比較野,是那種有洞就鑽的人。但我有兩個妹妹,我絕對不讓她們走這條路,家裡壞一個就夠了,她們好好讀書就好。如果被我知道她們也騙人,我一定動用所有資源揍她們!

這世界上說穿了,不是騙人就是被騙,太天真的人沒辦法生存,別看得太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54

絞刑治國的菲律賓川普

2016-05-23  TCW

罵教宗「婊子養的」、想強暴女教士、殺十萬人填海,還說要用「絞刑代替子彈」執行死刑,這是菲律賓新當選總統杜特帝(Rodrigo Duterte)之言。這位「菲國川普」打著反體制上台,但其改革恐將以犧牲民眾權利為代價。

今年已逾七十歲的杜特帝,來自菲律賓中部宿霧地區的政治世家,父親與堂哥都當過市長。杜特帝少年時好勇鬥狠,中學被退學兩次,屢遭母親痛打亦不改。不過這也磨練出其街頭智慧,深諳黑幫行事風格的他,當過前總統艾若育的掃黑顧問。不過他從政後重拾書本,喜讀偵探小說及拿破崙、李光耀等名人傳。競選時他抬出新加坡總理照片,宣稱要讓菲律賓像星國一樣乾淨效率。

杜特帝任達沃市 (Davao) 市長逾二十年,最大政績為改善治安,做法是實施宵禁並禁酒,他每週騎著哈雷機車巡城兩次,對警察發雜貨商品以免他們索賄,用賞金鼓勵毒販自首。二0一三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中部,儘管不是其轄區,他卻是第一個抵達災區的地方官員,比總統還早一步,並帶來大批救災物資。

不過杜特帝雖號稱打破體

制,但菲國政治世襲現象仍未變。一九八六年「貪腐總統」馬可仕遭人民唾棄被逼下台,如今他卻成為民眾景仰的英雄,馬可仕夫人伊美黛當時以坐擁上千雙名鞋聞名,二0一三年她回家鄉高票當選議員,她的女兒伊梅也成功連任北伊羅戈省省長。

她的兒子小馬可仕此次參選副總統,獲勝可能性極高。

杜特帝自己當選總統後,亦安排女兒接任達沃市長。杜特帝本人任市長月薪兩千美元,還遭踢爆曾收數百萬美元獻金。如今菲律賓在全球

清廉指數(CPI)排名

九十五,不及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高喊肅貪反體制的杜特帝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杜特帝的「草菅人命」亦惹爭議,如他「想第一個強姦」澳洲女傳教士的「玩笑」、處決十萬名罪犯棄屍馬拉灣,以及當市長時被控派「錦衣衛」暗殺可能犯罪者。他毫不介意這些批評,「以前當市長怎麼幹,以後當總統就怎麼幹。」未來其改革恐以犧牲民眾個人權利為代價。

菲律賓近年來經濟亮眼,現任總統阿奎諾三世主政六年來,平均每年成長率六。

二%,創一九七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世界銀行稱菲國為「新升之虎」。杜特帝未來拚經濟,肅貪與改善基礎建設乃兩大要務。他的激烈言行是否會在當總統後收斂,也將是觀察未來菲國經濟成長的關鍵指標。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48

教戰篇》為何攻中、馬慘賠,進菲律賓卻成功? 電商告白 賠一億學到「痛點突破術」

2016-06-20  TCW

這次採訪過程中,當我們問起最早進軍東南亞的台灣電商是誰?有家老牌公司經常被提起,它是Shopping99。

二○○二年,Shopping99成立,堪稱台灣第一波電商業者,之後也跟上中國網路產業崛起,西進投資,卻失敗收場,慘賠近億元。

西進不成轉南進,它在二○一三年瞄準起飛中的東協市場,但馬來西亞一年多便失敗撤出,菲律賓則從今年四月開始獲利,同樣在東協,盈虧兩樣情。近三年,Shopping99平均每年營收逾新台幣四億元,站穩菲律賓後,接著準備進軍越南。

究竟,這家不斷開拓新市場的老公司,如何看待西進和南進、東協各國的差異?十四年來歷經兩次失敗,才成為菲律賓唯一的女性跨商品電商平台(左圖為其菲國網站),慘賠近億換來的珍貴教訓是,要做跨境生意,不能靠華人撐腰,不能靠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而是靠對當地人的理解。

以下是Shopping99總監彭思齊的第一手分享:我們也西進過,二〇〇七、〇八年花了快一億,結果全部沒了。我們在網路界算很老的公司,Y2K的時代就有了,我們做過很多事,付很多學費啊!(笑)西進市場很大,中國的各方面狀況也比較穩定,但實際上,台灣業者並沒有非常大的競爭力。中國流行的網站跟全世界都不一樣,他們自己玩自己的,光要去搞懂那些新的邏輯,其實和台灣都很不同。

東南亞不完全像是當初的中國,它比中國多一點點機會,沒有一個比較大的霸主,不像中國有淘寶。

東南亞社群工具很熟悉,但壞處是市場破碎,不能套公式東南亞前幾名網站都是Google、臉書、YouTube,跟台灣差不多,這些社群工具我們很熟悉,去東南亞,你是拿熟悉的(社群)工具換語言,壞處是市場很破碎,沒有辦法用打菲律賓的方法去打泰國。

三一年會去菲律賓,是因為消費力真的很旺盛。我去當地快十個shopping mall,看人流跟提袋率,一個禮拜三晚上,我站在一個mall的小店前面,十分鐘路過兩百人,差不多二%的人有提袋,這我在台灣很久沒看到。

在我們之前,當地沒有真正美妝電商,他們大部分還是大型平台,沒有像我們這種走select shop (複合式精品店)的概念,他們有服裝電商,但美妝這一塊還沒有什麼發展。台灣已經賣幾百年的東西,當地還是沒什麼人賣。舉例來說,像他們現在很流行麴酸,麴酸在台灣大概十年前就流行了。

(跟日韓比起來)台灣的國家品牌的確是弱的,所以我們打的是突擊戰,不是全面跟韓國拚,而是單點突破,單一商品做得比你好。

譬如說,我跟菲律賓人講,我賣的「空氣絲襪」非常輕透,不容易脫落,這是我們商品的強項,因為當地很熱,絲襪穿不上去,但我幫你噴一噴,你的腿看起來會更白,他們就埋單。

我們不是用MIT概念溝通,而是站在人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台灣業者應該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國家的人需要什麼東西?我有哪些商品可以解決他的痛點?不完全是站在國家的角度,而是站在一個人的角度,他們有什麼問題,那我們去溝通。現在,我們菲律賓營收每年大概都是五o%到一〇〇%成長。

我們一四年底也進馬來西亞,但說實話,目前馬來西亞是暫停的。因為它是回教國家,人種複雜,最會買我們商品的是當地華人,那華人我用台灣網站服務就好了,沒必要去設一個馬來西亞網站。

馬來西亞華人滿精明的,自己有很多代購的方式。大家集一百雙鞋,一次寄過去,你幫他運一雙過去,加運費可能要一百五十塊,但代購只要一百塊,那他們寧願等,省五十塊。

我們自己算過,如果回三十封到五十封私訊,馬來西亞成交頂多兩、三張訂單,但菲律賓是十倍,一個地方的人習慣衝動購買,另一個理性,

現在華人購買力也

在下降,又會一直殺價。

但以我們的能力,

短時間也沒辦法做

馬來人生意,最主

要是我們的商品都

沒有哈拉認證,華人市場成長又沒辦法那麼快的話,我當然選擇投入比較有潛力發展的地方,就算我前三年不賺錢,可是我成長力道可以在第五年爆發。

其他東南亞國家像泰國,MIT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意義,他們會以為是Made in Thailand,不是Taiwan。泰國人也分不太出來台灣貨跟中國貨的差別,況且你把泰國彩妝拿出來看,你不會覺得台灣商品贏多少。所以,雖然它很多基礎條件比越南好,我們反而會去越南,不是泰國。

雖然我們在菲律賓,台灣商品賣的還是占一半以上,但我們不是用一個MIT的概念去溝通,而是去解決你的問題。

大家會覺得我們是台灣人,但我們行銷素材是跟當地接軌,台灣行銷團隊一年至少要去一、兩次,一待就是兩、三個月,了解當地文化,這樣才會貼近當地。很多事情你在台灣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在這邊,沒有理所當然這件事。

撰文者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73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所謂最終裁決像廢紙,中國淡定應對

7月12日17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所謂最終裁決。

中國外交部鄭重聲明,“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於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決,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中國外長王毅當天就所謂南海仲裁庭裁決結果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中方的態度。 王毅指出,南海仲裁案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這一本質必須予以徹底的揭露。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是在依法維護國際法治和地區規則。“一個臨時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賓前任政府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謂裁決,企圖損害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南海問題、國際法及國際關系問題專家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是政治鬧劇、法律陷阱,中國將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已做好各種應對準備。

同時專家指出,接下來需要關註的重點將從仲裁案本身轉為各方在仲裁案結果公布後的應對與反應。

說理講理:兩個聲明和一份白皮書

中國外交部12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兩份文件。

中國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菲律賓提起仲裁的行為違反國際法。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其適用爭端解決程序的規定,違反了“約定必須遵守”原則,也違反了其他國際法原則和規則。

中國外交部在上述聲明中強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仲裁裁決的影響,中國反對且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

7月13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發表《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王毅昨天還表示,仲裁庭的成立缺乏合法性,對本案不具管轄權,其裁決明顯擴權、越權,不可能產生任何法律效力。

王毅表示,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擁有堅實的歷史和法律根基,不受所謂仲裁庭裁決的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7月12日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裁決書及新聞稿都僅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當事方、觀察員國和常設仲裁法院會員國,以及在仲裁法院註冊的公眾和媒體,並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

著名南海問題專家、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在5月底就曾表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純粹是一個政治挑釁,一出政治鬧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仲裁庭的結果是一個政治性的意見,而這種政治性又操縱在美國人手里。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表示,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案是一個法律陷阱。無論裁決結果如何,中國政府都不會將仲裁決定適用於中國的南海權益主張,也不會因此改變中國的南海主權聲索立場。

7月12日晚,新華社發表《所謂南海仲裁裁決純屬廢紙》一文,稱這一裁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註定無效,無法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和海洋權益構成任何影響。

吳士存此前表示:“無論仲裁庭的最終裁決是否對中國有利,因為從一開始中國決定了不參與仲裁庭,從那一刻開始,仲裁庭任何的決定、命令或裁決對中國就沒有法律效力。”

“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不會接受一個沒有經過本國政府(中國政府)同意而且帶有明確政治目的的不公正裁決,從而放棄千百年來中國人民通過先占、管轄和開發經營南海過程中獲得的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和歷史性權利。”吳士存強調。

在12日外交部發表的聲明中,中國政府重申,在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議上,中國不接受任何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不接受任何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案。

吳士存表示:“裁決公布後,中國相應的反制措施是首先會對裁決結果進行評估。這一裁決雖然對中國沒有約束力,中國也不會執行,但要評估這一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利益。”

吳士存說:“在評估的基礎之上,中國會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這反制措施也可能是針對特定國家的。”

同時,吳士存認為,中國還會關註觀察是否有其他國家效仿菲律賓走出這一步。他同時強調:“未來的談判或其他爭端雙方認可的方式都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緩解南沙爭議,而不是制造新的爭端和麻煩。”

吳士存指出,如果有其他爭端國效仿菲律賓提起訴訟或仲裁,他們一定會評估其效仿菲律賓做法的代價與收益。而結論是這些國家會“一無所獲”。

中國外交部聲明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遵循《聯合國憲章》確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包括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和平解決爭端原則,堅持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朱鋒認為,中國應對南海仲裁案,必須從法理鬥爭、外交鬥爭和國際輿論鬥爭這三個方面來入手。應對南海仲裁案,就是要打好“外交戰”、“法理戰”和“輿論戰”。

中國軍隊堅定捍衛海洋權益

菲律賓南海仲裁結果的公布,意味著南海博弈升級到了更加緊張、更為複雜的新階段。

金燦榮指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是在域外大國政治操作下的以法律為外衣的一個戰略行動,與之相配合的,域外大國一定會有後續的措施,包括輿論、外交、經濟手段和軍事威懾。

今年三四月份以來,美國航母打擊編隊長時間在南海滯留。上一次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同時出現在南海,還是在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

就在南海仲裁案公布的當下,美國“里根”號航母等七艘美軍艦船目前正集結在南海,其中三艘“宙斯盾”驅逐艦在過去兩周多次“悄悄接近”中國南海島礁。

7月12日仲裁結果公布當天,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解放軍報》報道,7月8日,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南海舉行實兵對抗演習,實兵實彈。演習參演兵力以南海艦隊兵力為主,包括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部分兵力,涵蓋航空兵、潛艇、水面艦艇和岸防部隊各類作戰平臺。

12日,在被問及中方此次演訓是否與菲律賓仲裁案結果有關時,楊宇軍表示,演訓是根據年度訓練計劃做出的例行性安排。

“此次演習針對海上可能出現的情況,立足打贏信息化海上局部戰爭,開展實兵檢驗性訓練,旨在提高海軍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楊宇軍說。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東盟國家的聲索與申訴,中國當然需要通過談判來解決,而且解決領土爭端只有通過談判一個途徑來解決。在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坦率來說這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選擇。”

朱成虎認為,中國認為各聲索國應通過雙邊談判來解決爭端,其他任何形式中國都不可能接受,特別是域外國家的介入。靠其他國家來幫助聲索國解決南海問題,沒有可能。

談到美國對南海問題的軍事幹涉,朱成虎表示,“中國軍隊要時刻準備著,絕對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妥協或者讓步。對中國來說,南海問題涉及領土完整和主權問題,所以沒有妥協的余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02

直擊南海問題發布會:仲裁庭得到菲律賓等國家的資助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6年7月13日(星期三)發表《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並答記者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們看到,仲裁結果出來之後,有國家表示“這個仲裁裁決對當事雙方都是有效的,都有約束力”,我想請問,中國如果不執行裁決,對他們來說是“違反國際法、將會損害國際聲譽”,中方對此是怎麽看的?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仲裁庭的組成是一個政治操作的結果。仲裁庭的人員組成不具有代表性、權威性。仲裁庭法官是有償服務的,來自菲律賓及可能其他國家。仲裁庭的法官沒有一位來自亞洲。仲裁庭得到菲律賓或其他國家的資助。裁決是沒有約束力的、無效的。

路透社記者:中國下一步打算采取怎樣的措施,是否會向南海地區派更多的軍事設備或軍事設施,是否會在南海設立防空識別區?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國海軍在南海活動,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海域。但是大家看到的是,有一個國家派了龐大的航母艦隊在南海活動,你們自己去評判吧。仲裁之後,中國政府對裁決的立場很明確,我們不會執行、不會裁決。因為它就是一張廢紙,不會得到執行。中國希望和菲律賓能夠回歸到雙邊談判的軌道上來。

至於中國會不會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首先我們要說清楚的是,中國有這個權利,防空識別區制度不是中國的發明,是其他一些大國的發明,中國在東海劃了,在南海是不是需要劃,要根據我們受到威脅的程度。如果我們的安全受到威脅,當然有權劃,這取決於我們的綜合判斷。

人民日報記者:中方為什麽專門就中菲南海爭議發布白皮書?希望通過白皮書傳達什麽信息?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一是我們要澄清一些事實,因為在三年半以前,菲律賓時任政府提起這個仲裁的時候,它的仲裁請求中很多事實被歪曲了,很多法理被他們曲解了。在仲裁庭的審理過程當中,也歪曲了很多事實,包括在適用法律方面歪曲了很多,所以我們首先一個目的是澄清事實,包括要說明中國的南海主權和海洋爭議是歷史形成的,不完全是按照公約的。

第二,中菲之間是有協議的,談判解決南海爭端是唯一出路,這既展示出中國的一個政策,也是想發出一個積極信息,向國際社會、向南海周邊國家,也向我們的鄰居菲律賓展示,中菲南海爭議也好,整個南海爭議也好,只有通過談判來解決,沒有別的出路,不要以為一個仲裁庭能解決問題。

英國BBC記者:中方一直在說希望通過達成共識來解決南海的有關爭議,那麽中國是否願意同其他國家一起分享南海的資源,包括漁業資源和油氣資源?是否有相關一些機制比如說國家之間直接達成雙邊協議來分享這些資源,中國是否打算這樣做?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國最早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中菲從1996年開始一直保持雙邊的溝通,有漁業方面的溝通,還有建立信任措施工作組,在阿羅約總統時期,中國與菲律賓還就中菲有關爭議海域進行過海洋地質勘探的合作,後來越南加入,也曾進行過三方勘探的合作。我們當初是期待三方海洋地震勘探結束以後,三方能夠把合作轉到下個階段。後來菲律賓政府更換了,我們的合作夥伴的立場也變了,這個合作就停下來了。

我希望這個仲裁結束以後能夠翻過這一頁,仲裁裁決肯定沒有效力,也不會執行,大家還是回到談判之上,通過談判解決爭議,回到合作的軌道,通過合作來分享共同利益。

我想,無論漁業的合作也好、油氣資源合作也好,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是可以達成協議的,我們有這個信心,這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我們也有這個信心。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有人認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88條第四款有關規定,仲裁庭提起的仲裁事項是否有管轄權應由仲裁庭自行決定,中方認為仲裁庭沒有權力審議中菲南海爭議,您認為依據是什麽?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仲裁庭濫用了公約的第288條,即“即使你遇到了一個所謂涉及公約的解釋和適用的爭議,仲裁庭也應該去查清當事國是不是就解釋適用的問題進行過討論”。很遺憾,仲裁庭這一點沒有查明。所以說,它是在無視很多事實、無視很多程序的基礎上,最後決定說根據第288條第4款,他有權裁定管轄,他完全是濫用程序的過程,它沒有公信力。仲裁庭在這個問題上裁定管轄權的時候,想行使權利,但是沒有有效履行義務,公約有關條款規定的義務沒有履行到。

深圳衛視記者:現在有輿論形容南海仲裁案的判定是一張廢紙,但是真的有相關國家執行這張廢紙的話,劉部長,中方如何應對?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國際法上有個規則叫做“非法行為不產生合法效力”,以此類推,無效的判決也不可能得到執行,不會有約束力。一張廢紙的裁決,也沒有人執行。我想南海有關周邊國家也好、域外國家也好,他們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那個裁決就是一張廢紙,沒有約束力,是無效的。所以誰要想試試,按照這個裁決去執行,去實施他們的行為,我想那也是會構成新的不法行為,中國政府也會采取必要的手段阻止他們。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好多國家的政要,包括支持鼓動這個仲裁案的一些國家的政要,他們也認為這個仲裁其實是不會發生效力的,他們有的時候在不同場合表達,希望中國要克制,或者要什麽,希望這件事情就這麽過去了,實際上世人都知道,這是一張廢紙,實際上起不到任何法律效果,也沒有任何執行力的。

美國有線電視CNN記者:由於申訴是菲律賓提起的,仲裁的裁決已經做出,盡管中方表示不承認、不執行、不接受,如果菲律賓作為申述人的觀點得到了裁決的支持,是不是中方必須要菲律賓也同時不接受裁決,才作為重啟談判的先決條件呢?如果重啟談判之後,因為中方堅持對所有南海諸島及相關水域的主權,是不是也絕對不能談主權方面的問題呢?因為裁決當中也表明了支持菲律賓申訴的一項就是中國的有些行為已經侵犯到了菲律賓主權相關的利益。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我想,中方的願望、中方的政策是希望菲律賓新政府能夠相向而行,認識到這個裁決是一張廢紙,不可能得到執行,能夠放下裁決,把裁決擱到一邊,回到談判桌上。談判的基礎是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按照國際法進行談判,這是各國談判的基本原則。我們要明確,我們白皮書的主題是“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是要把仲裁裁決擱到一邊,回歸到談判上。裁決也表明了,裁決解決不了爭議,所以不要期望按照裁決去談判來解決爭議。我們要讓菲律賓的朋友們認識到這一點。我希望菲律賓的朋友也都支持中方立場,不要在里面攪局,好像鼓動菲律賓一定要執行裁決。攪局不會有好結果,攪局只會進一步激化南海周邊國家、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相互矛盾。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出這個仲裁案的效果是什麽,第一是沒有公信力,第二是加劇了問題的處理難度,毫無意義。

中國日報:最近有一些東盟國家明確表示反對這個南海仲裁案,中方如何看待後仲裁時代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關系?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南海問題是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關系。由於此事,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關系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響。中國與東盟要談合作,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有觀點認為,裁決結果的出臺有助於各方澄清聲索,縮小分歧,並將成為有關國家通過外交方式解決爭議的基礎,劉部長怎麽看?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這個裁決的偏見、它的極端性、它的不公正性、它的非法行決定了這個裁決不可能成為縮小各方分歧的基礎。縮小分歧的基礎還是要回到各方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原則基礎上去。縮小分歧、澄清主張,平臺就是談判平臺,依據就是尊重歷史事實,按照國際法,沒有別的途徑。

鳳凰衛視記者:回到這次裁決的關鍵兩個角色—中國和菲律賓的關系,菲律賓新任總統在當選和上任之後發表了一些言論,尤其是在中菲關系上也有一些積極的言論,對於這個裁決出來之後,中方如何評價杜特爾特的這些言論,還有這份裁決對中菲關系的影響會是怎樣的?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國和菲律賓實際上從1975年建交,不管菲律賓總統怎麽換,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友好的發展過程。所以我們不理解,為什麽阿基諾三世總統當時要提起這個仲裁,侵犯中國的權益。我想,幸好菲律賓政府大選之後更叠了,也給改善中菲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我們對杜特爾特總統和菲律賓新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在應對仲裁問題上做出的積極表態和姿態是表示歡迎的,我們希望中菲兩國之間能夠回歸到談判解決南海爭議的軌道上去,也為中菲兩國關系轉圜、加強兩國的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相信中菲合作會為兩國人民、為菲律賓人民帶來利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希望菲律賓新政府能夠顧全大局。我們相向而行。

新華社記者:請問劉副部長,我們知道中國於2006年就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做出過排除性聲明,但是卻被仲裁庭判定是不影響它的管轄權,請問對其他同樣做出過類似的排除性聲明的國家,這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公約1994年生效以來,做出這個聲明的有30多個國家,包括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除了美國之外的其他四個國家,即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都做出這個聲明了,美國到現在還沒有加入公約,美國是在公約之外指手劃腳,讓我們締約國遵守公約,他自己不加入。

在做出聲明的國家中,他們對這次裁決的結果也非常關註,因為這次仲裁庭裁決的結果不僅侵犯到了中國的權利,也損害到了第298條的法律效力,一定意義上也損害到了公約的完整性,損害了公約所確立的爭端解決程序的完整性。我想,將來有關國家也會妥善應對這個問題。

香港中評社記者:我們註意到在大陸努力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同時,昨日臺灣當局也發表聲明,認為在南海享有國際法和海洋法之上的權利,也認為這個判決不具有法律效力,想請問劉部長您對於臺灣當局的這一聲明有何評價?另外未來兩岸在共同維護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權益方面還可以做些什麽?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臺灣方面昨天也就這個裁決表明了鮮明的立場,他們反對這個裁決。因為這個裁決侵犯到的是所有中國人的權利,維護南海的主權、維護南海的海洋權利,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義務,共同的責任,就是維護我們的主場。兩岸這種分離狀態是歷史造成的,兩岸遲早會同意,但是南海主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共同的義務,這一點兩岸是有共識的。兩岸之間在國際法學界方面的交流非常廣泛,我想在這一點上,兩岸的共識是不會變的,我們也希望和臺灣同胞一起共同努力,維護好我們的主場。

東方衛視記者:如果菲律賓不回到談判立場,中國會采取什麽措施?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兩國關系就像婚姻一樣,雙方要相向而行。我想,如果菲律賓方面不願意回到談判桌,中國和菲律賓的關系必然會受到影響,目前這種狀況就很難改變。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的問題是,裁決出臺以後,中方如何看待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作用?會不會停止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進程?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我要說明的首先一點,非常不幸,仲裁庭在審理過程當中否定了DOC的法律效力,特別是否定了DOC第4條規定的“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解決爭議”義務的法律效力。這個解釋,我們有關一些文章、中國國際法協會也進行了批駁,他們仲裁庭否定DOC效力,否定DOC承諾的這個法律效力,是有違國際慣例的,有違國際法院作為最權威的國際機構的判例原則的。東盟國家一直在重申說DOC仍然是東盟國家與中國共同應對南海問題的地區規則。DOC就是中國和東盟國家應對南海國家地區規則。DOC是當年11個國家的外長一起簽字的,簽了字的是有效力的,所以不會因為裁決受到影響。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不會受到影響。爭取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有人說,仲裁案的結果會使中國受到孤立,我想這樣的情況是不會出現的,這個目的也不會實現的。目前已有90多個國家的23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表示公開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此外,在答記者問環節前,劉振民發言表示,是菲律賓非法侵占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而引發爭議。菲律賓的主張毫無法理依據。南沙群島從來不是菲律賓領土的組成部分。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是惡意行為。菲律賓企圖染指中國黃巖島。中國堅決反對菲律賓非法侵占中國島礁;中國堅決捍衛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菲律賓對中國黃巖島提出的非法領土要求沒有任何國際法依據。菲律賓是制造和挑起矛盾的始作俑者。

他還表示,有的人或有的國家說,裁決是有約束力的,當事方要執行,這是騙人的鬼話。中國表示希望把和菲律賓的關系拉回到正常軌道。中國希望和菲律賓回歸到雙邊談判的軌道上。

 

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60

菲律賓漁船試圖駛入黃巖島 被中國海警船攔截

在南海臨時仲裁庭12日公布非法無效的所謂仲裁結果後,

7月12日,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後,菲律賓輿論認為菲漁民自此有權在黃巖島海域捕魚。

7月14日,菲律賓一批漁民乘坐一艘漁船前往中菲有爭議的黃巖島,以“測試中國是否遵守裁決”。菲律賓ABS-CBN電視臺的一個采訪組試圖隨菲律賓漁船“重返黃巖島”,但“試驗結果”是,仍然被中國海警船有效攔截。

一位名為基婭拉·桑布拉諾(Chiara Zambrano)的女記者透過電話向電視臺ABS-CBN News(美國CNN分支)說,她看到“至少4艘”中國海警船在黃巖島附近巡邏,其中1艘直接擋在黃巖島潟(讀xì,指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觀察者網註 )湖的入口。她說:“我們在離黃巖島約40海里的地方被中國海警船攔住,他們尾隨我們,因為他們看到我們的船是要駛向黃巖島方向。”

在無法進入黃巖島之後,菲漁船原本想在附近下錨過夜,但兩艘中國海警船放下小艇駛近,以擴音器命令菲漁船離開。

中國海警用擴音器喊話:“船只必須離開,這是中國海警在進行執法,請立即離開這一地區。”

另據菲律賓《商報》報道,菲漁民原本期望,在臨時仲裁庭作出裁決後,他們即可重返黃巖島海域捕魚。菲地方官員曾表示,將尋求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協助護漁,但從媒體報道看,菲律賓海岸防衛隊這次顯然沒有隨行。

菲漁民及記者黃巖島“測試中國是否遵守裁決”被我海警攔截

中方早前已一再重申不接受、不承認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而國際法院亦澄清南海仲裁案裁決與他們無關,並發聲明表示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由常設仲裁法院提供秘書服務下的一個特別仲裁庭做出。聯合國亦重申,常設仲裁法院與聯合國沒有任何關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聯合國有關機構的表態,再次說明常設仲裁法院並非國際法庭,其組成及運作不具合法性及代表性,作出的裁決不具權威性及公信力,完全無效及無約束力。

昨天(14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稱,他將派遣88歲的前總統拉莫斯為特使,到中國去商談南中國海海權仲裁案的後續課題。拉莫斯在1992年至1998年,擔任菲律賓總統,向來主張與中國友好。不過杜特爾特並沒有說明具體時間。

(據觀察者網、環球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98

商務部:實際中沒有發生抵制菲律賓產品情況

商務部副部長高燕19日說,在網絡上有一些網民呼籲抵制菲律賓的產品,在實際中並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

針對有媒體提出南海仲裁案結果出來以後中菲雙方貿易是否受到影響的問題,高燕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一年來,中國和菲律賓經貿關系發展總體平穩。下一步,我們願意進一步深化中國和東盟包括菲律賓在內的經貿合作方面的對話,同時也願意和菲律賓發展平等互利、形式多樣的經貿合作關系。

高燕強調,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是違反國際法,也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仲裁裁決的影響,中國反對而且不接受任何基於該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也會繼續堅定地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定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堅持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68

不能迷信進口貨 上半年菲律賓香蕉、英國棕蟹均有抽檢不合格

如果你想進口的話,那麽在深圳口岸等待的時間可能是最少的了。

7月20日,深圳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曲海峰在“2016年上半年深圳口岸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口岸的執法效率提高了25%,貨物檢驗速度提升了10%。

不過,與此同時,入境貨物的不合格率也在較大幅度地上升。

智慧口岸推動通關提速

曲海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過我們的流程監控與時長測算,近三年來深圳口岸出入境貨物平均檢驗檢疫放行時長逐年縮減,目前深圳口岸檢驗檢疫放行時長在全國主要沿海口岸為最短。”

根據深圳檢驗檢疫局網站的信息,最近三年來深圳口岸出入境貨物平均檢驗檢疫放行時長累計提速53.77%。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深圳口岸進口貨物從報檢到完成所有查驗、抽樣、檢測、簽證工作,平均僅需2.06天。

通關速度大大縮短的背後是深圳智慧口岸建設的不斷開花結果。近年來,重點建設的智慧衛生檢疫、葡萄酒溯源、國檢大數據等8大系統陸續投入使用。

此前,深圳檢驗檢疫局局長趙振拴表示,面對深圳檢驗檢疫業務量大、貿易方式多、安全與便利關系統籌難度大的壓力,依靠傳統的方法與手段已難以為繼,必須依靠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突破檢驗檢疫改革發展中的瓶頸。

他說:“近年來深圳局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智慧口岸通關設施設備建設,已經在系統內鋪設了200多公里的千兆光纖線路,搭建了信息網絡、安全管理、運維管理、雲計算服務等四大基礎設施支撐平臺。”

值得註意的是,大米和水果在深圳口岸的通關速度提速尤其快,累計分別提速56.48%和66.52%。

入境貨物不合格率上升

今年上半年,深圳進口食品實現逆勢增長,深圳口岸檢驗檢疫進口食品4萬批次,貨值2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3%和14.6%。其中,大米和水果進口量均居全國第一位。

不過,曲海峰說:“傳統的觀念要改改了,外國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他所指的是深圳口岸入境貨物不合格率正在明顯上升。

今年上半年,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檢測入境不合格貨物26938批,涉及貨值32.6億美元,貨值不合格率為26.57%,同比上升超過17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和農產品的質量堪憂。

曲海峰說,進口飲料和零食等多次檢出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斑琴蝦蛄和英國棕蟹中檢出鉻超標,多次從泰國斑節對蝦中檢出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從進口的糧谷、水果中檢出的疫情種次增長。

他以香蕉為例:今年上半年,一批重34.78噸、貨值3.3萬美元的菲律賓香蕉經深圳鹽田港入境。經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該批香蕉中多菌靈含量0.199mg/kg,超過我國《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要求。

多菌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經口中毒後,會導致頭昏、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按照規定,我國香蕉中多菌靈最大殘留限量為0.1mg/kg。

為什麽進口貨物的不合格率明顯上升呢?

曲海峰解釋:“我國檢驗檢疫標準正在逐漸規範化,我們也在更加有效地去落實檢驗的監管。另外,過去我們認為不是特別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比如說服裝和水果等,現在監管得也更加嚴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12

菲律賓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交火 致6死12傷

8月5日,據中新網消息,菲律賓政府軍5日在南部的康波斯特拉谷省與反政府武裝“新人民軍”交火,雙方共有6人死亡、12人受傷。

菲軍方稱,5日上午,菲政府軍第10步兵師第25步兵營的偵察排在康波斯特拉谷省蒙卡約鎮與60名全副武裝的“新人民軍”武裝分子交火,戰鬥持續約45分鐘。政府軍方面有4名士兵陣亡,1名士兵失蹤,另有12名士兵受傷;而“新人民軍”方面據稱則有2人死亡,3人被逮捕。

菲政府軍第10步兵師發言人巴查爾透露,菲政府軍4日下午就曾與“新人民軍”在蒙卡約鎮短暫交火15分鐘,之後菲政府軍展開追捕行動。5日上午,“新人民軍”使用土制炸彈和重型武器攻擊政府軍。

“新人民軍”是菲律賓共產黨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已與菲國政府軍纏鬥40多年,雙方的和談在菲國前總統阿基諾任內中斷。據菲當局此前估計,“新人民軍”目前約有4000多人。

菲總統杜特爾特多次表示會尋求與菲共領導的政治團體和談。他7月份在發表任內首份國情咨文時還一度宣布政府軍對“新人民軍”實施單方面停火,但數天後又以“新人民軍”未在限期內回應為由撤銷這項停火措施。

菲總統和平事務顧問杜雷薩早前宣稱,菲當局與菲共領導的“菲律賓全國民主陣線”將於8月20日至27日在挪威奧斯陸重啟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