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卡梅倫:英國人民是時候考慮脫離歐盟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17

20141107euuk

因為感覺在歐盟預算問題上受了“委屈”,英國威脅要退出歐盟。

英國首相卡梅倫今天表示:“英國人民是時候選擇是否脫離歐盟了”。他再次重申,英國12月1日將不會支付20億歐元的補充預算費用。

歐盟近日表示,因歐盟會計規則發生改變,加之英國經濟增長勢頭超過預期,英國需要在今年12月1日前向歐盟補交21億歐元(約合162億元人民幣)預算“攤派”費。

令英國更加憤怒的是,在歐盟的這一“攤派”調整方案中,被視作英國在歐盟內主要競爭國的法國和德國將分別獲得大約10億歐元和8億歐元“攤派”退款。一名熟悉內情的官員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已經告訴卡梅倫“應該遵守規則”。

不過卡梅倫並不買賬,在10月24日的歐盟秋季峰會上,他打斷正常議程,要求就這一議題緊急舉行歐盟財長會議,聲稱英國“不會付錢”。

而且,對於英國在歐盟事務中逐漸邊緣化的地位,卡梅倫感到非常不滿。他說,需要找到辦法令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起作用,歐盟需要找到減少英國顧慮的辦法。“除非滿足我們的要求,否則我們不會滿意。”

事實上,英國退出歐盟的情緒早就開始醞釀。早在今年8月,泰晤士報就援引消息人士稱,唐寧街10號可能威脅退出歐盟,但時間未定。卡梅倫可能會發出警告。

德國《明鏡》雜誌上周末指出,默克爾已經向卡梅倫明確表態,如果英國試圖限制歐盟內部自由移民,那麽德國將不再支持英國繼續留在歐盟。

不過,退出歐盟對英國真的好嗎?

今年10月底,即將離任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勸英國不要退出歐盟。英國繼續留在歐盟會更強大,他相信首相卡梅隆會選擇留下。如果英國離開歐盟,政治影響力將變成零。

對於退出歐盟,英國國內早有反對的警告。今年6月《金融時報》副主編馬丁·沃爾夫的評論文章稱,英國已經一只腳踏出了歐盟,可是,對已不再是全球性的強國的英國來說,“留歐”遠好於“退歐”。

沃爾夫承認,徹底“退歐”確實將增強英國對本國法規的自主權。不過他說,正如經合組織(OECD)證明的那樣,英國是歐盟成員國,可它仍是產品與勞動力市場法規限制最少的發達國家之一。

沃爾夫預計,在仇外情緒、公眾的愚蠢和政治無能這三個致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國完全有可能在下屆議會任期內退出歐盟。

沃爾夫認為,“退歐”是愚蠢的選擇,將使英國失去自己的影響力以及在歐洲市場的種種特權。英國民眾可能不喜歡英國目前的身份。但它基本上是所有選擇里最好的一種。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華爾街已經開始為英國退出歐盟做準備,擬將部分在倫敦的金融活動轉移到愛爾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76

九張圖告訴你:為什麽希臘必須脫離歐元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33

GreeceHeaderImages_3134118b

希臘第二輪總統大選馬上就要開始了。

華爾街見聞網站周四介紹過,為結束國內政治僵局,希臘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上周意外宣布將原定於2月15日的總統選舉提前,首輪投票已於12月17日舉行。

但是,希臘政府未能在總統選舉的首輪投票中鎖定多數支持。希臘政府首輪選舉在300位投票中獲得160票的支持。根據希臘憲法,總統候選人至少需要獲得議會300席中180個席位的支持才能當選

第二輪總統選舉將於12月23日舉行。

如果希臘政府提名的候選人未能當選,一直以來反對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將很有可能在國會選舉中成為新的執政黨,而這將威脅到希臘乃至歐盟的金融穩定,歐元將承受巨大的貶值壓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 報道稱,盡管Syriza領導人Alexis Tsipras表示,不希望希臘脫離歐元區,但是自希臘從“三駕馬車”那里獲得了近245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以及差點出現債務違約事件後,下面的圖表會告訴你,為何希臘不該再留在歐元區了:

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希臘經濟萎縮了27%,是整個歐元區萎縮的最嚴重的經濟體:

QQ圖片20141219191855

(圖一:危機過去六年之後,希臘經濟增長仍然徘徊底部)

時隔將近8年之後,希臘GDP今年終於實現增長,但卻是在基數非常低的情況下,實現低於1%的增長。

希臘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複蘇

(圖二:希臘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複蘇狀況比較,黑線為希臘)

不斷增長的債務

(圖三:希臘公債/GDP比重不斷增長)

希臘公債/GDP比重高達177%,居歐元區各國之首。

南北分化

(圖四:歐元區南北差異並未縮小,除了希臘之外,南部國家的去杠桿化都不盡人意)

截止2014年末,西班牙、意大利、希臘和葡萄牙合計欠外債1.85萬億歐元,而十年前為8750億歐元。

貿易有所改善但出口並未增長

(圖五:貿易數據有所改善,但出口並無實質增長;剔除原油後出口 vs 剔除原油後進口)

就業鮮有改善

(圖六:就業狀況鮮有改善)

QQ圖片20141219192335

(圖七:凈移民人數為負值,2010和2013年累計上萬人脫離希臘國籍)

商業環境

(圖八:商業環境還不如馬其頓和匈牙利)

政治環境

(圖九:極端黨派獲得支持率在增長;2012年6月大選 12月的調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83

九張圖告訴你:為什麽希臘必須脫離歐元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33

GreeceHeaderImages_3134118b

希臘第二輪總統大選馬上就要開始了。

華爾街見聞網站周四介紹過,為結束國內政治僵局,希臘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上周意外宣布將原定於2月15日的總統選舉提前,首輪投票已於12月17日舉行。

但是,希臘政府未能在總統選舉的首輪投票中鎖定多數支持。希臘政府首輪選舉在300位投票中獲得160票的支持。根據希臘憲法,總統候選人至少需要獲得議會300席中180個席位的支持才能當選

第二輪總統選舉將於12月23日舉行。

如果希臘政府提名的候選人未能當選,一直以來反對緊縮政策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將很有可能在國會選舉中成為新的執政黨,而這將威脅到希臘乃至歐盟的金融穩定,歐元將承受巨大的貶值壓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 報道稱,盡管Syriza領導人Alexis Tsipras表示,不希望希臘脫離歐元區,但是自希臘從“三駕馬車”那里獲得了近245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以及差點出現債務違約事件後,下面的圖表會告訴你,為何希臘不該再留在歐元區了:

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希臘經濟萎縮了27%,是整個歐元區萎縮的最嚴重的經濟體:

QQ圖片20141219191855

(圖一:危機過去六年之後,希臘經濟增長仍然徘徊底部)

時隔將近8年之後,希臘GDP今年終於實現增長,但卻是在基數非常低的情況下,實現低於1%的增長。

希臘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複蘇

(圖二:希臘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的複蘇狀況比較,黑線為希臘)

不斷增長的債務

(圖三:希臘公債/GDP比重不斷增長)

希臘公債/GDP比重高達177%,居歐元區各國之首。

南北分化

(圖四:歐元區南北差異並未縮小,除了希臘之外,南部國家的去杠桿化都不盡人意)

截止2014年末,西班牙、意大利、希臘和葡萄牙合計欠外債1.85萬億歐元,而十年前為8750億歐元。

貿易有所改善但出口並未增長

(圖五:貿易數據有所改善,但出口並無實質增長;剔除原油後出口 vs 剔除原油後進口)

就業鮮有改善

(圖六:就業狀況鮮有改善)

QQ圖片20141219192335

(圖七:凈移民人數為負值,2010和2013年累計上萬人脫離希臘國籍)

商業環境

(圖八:商業環境還不如馬其頓和匈牙利)

政治環境

(圖九:極端黨派獲得支持率在增長;2012年6月大選 12月的調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33

名片天下:贖回股權脫離Vista print,開啟傳統印刷業跨界之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4/148900.html

2005年美國Vista print 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在線印刷平臺的典範。2012年名片天下接受了Vista print的融資,全面效仿Vista print。如今,名片天下在贖回股權後,脫離了Vista print,開啟了中國市場下的傳統印刷跨界創業之路。


\名片天下獲Vista Print 2000萬美元融資

互聯網大潮下,你不跨界就會有人過來打劫。中國的印刷行業過去一直是廠長與業務員合體的模式,如今,傳統印刷也紛紛跨界。成立於1995年美國的Vista print 如今已成為在線印刷平臺的典範。

Vista print 自1999年觸網後,鉆研出了一套為千萬小企業和個人提供個性化產品和營銷服務的模式。Vista print的特點之一就是每天通過龐大的訂單量形成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以低價面對客戶,2005年,Vista prin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名片天下與Vista print 結緣於2011年,並且於2012年接受了Vista print的2000萬美元的融資,並且全面接受Vista print 的體系和模式。在這之前,名片天下已經打拼了6年。

2006年錢貴昱創立了名片天下,這是他第四次創業。第一次是19歲大學時期做國際郵票代理,由於郵票行業隕落而放棄。第二次在1998年,錢貴昱去美國郵票公司做咨詢。後來看到了互聯網趨勢,回到國內,創立了一個印刷廠。同一年還創立了萬戶網絡,這是第三次創業。2006年,錢貴昱從萬戶網絡出來,創辦名片天下。2012年名片天下接受了Vista print的融資,全面效仿Vista print。2014年,名片天下在與Vista print的贖回全部股權,脫離了Vista print的管制。

8年多後,名片天下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250多人。名片天下的名片業務占到了70%,剩下的是個性產品比如臺歷、筆記本、T恤、衛衣等。因此,名片天下的業務分2小B,2C兩部分。2小B占據了90%以上,自個(網站)是2C業務,占據一小部分。

由於近兩年來,在線印刷在國內的崛起,線上市場被迅速瓜分。名片天下雖然在這個行業打拼多年,但大量時間被用在產品和系統的研發上,在線業務發展滯後於線下業務。眼看著美國那套穩紮穩打已不適用於群雄爭霸的狼性環境。名片天下準備利用龐大的線下資源去置換線上用戶。據錢貴昱透露,名片天下依靠一款八爪魚系統軟件,覆蓋了北京、天津、哈爾濱、唐山近1萬個線下實體店。那麽八爪魚是個什麽玩意兒呢?


八爪魚系統軟件:前端軟件系統與後端生產線系統

名片天下簡單說來,就是從前端設計、下單到後端生產、第三方送貨全權負責的平臺。創立之時就在前端系統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說,為用戶提供LOGO設計模板,就將設計師的工作細化為各個步驟,讓用戶傻瓜式操作。(後期名片天下還會和設計公司深度合作,提供個性化設計。)

八爪魚是名片天下免費提供給前端店面的系統軟件,可以幫助店主進行用戶管理和訂單管理。

後端生產一開始是外包給錢貴昱擁有股份的印刷廠的,但是傳統印刷廠問題重重,遠遠不能滿足名片天下的需求,於是2009年,名片天下建立了自己的生產線,開始逐步研發生產管理系統。利用這個生產管理系統,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優化排版,同時印刷不同的產品。這是傳統印刷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麽名片天下可以將成本價格壓低。當然這套分解、印刷系統並非簡單適用於紙制品印刷,對於個性杯子、手機殼、T恤等依然具有優勢。

名片天下在北京擁有工廠,通過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實現送貨上門。
 

i黑馬點評:

名片天下擁有前端線下實體店入口,後端有自己的生產線,並且在Vista print的影響下,穩紮穩打了打磨產品了2年。但是在目前數據看來,線上流量遠遠不夠。這一方面與名片天下沒有大規模市場宣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名片天下和諸多安裝八爪魚的線下店連接不夠緊密,沒有找到合適的共贏點有關。希望名片天下雙管齊下,發力線上,優化線下。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89

【宏观视界】脱离美国货币霸权,"一带一路"的顶层思维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4043

来源:财经内参 作者:乔良,著名军事理论家、空军少将

美国之所以称霸全世界,是因为它有两个拳头:一个是军事,一个是货币。这两个拳头打出的组合拳,几乎所向披靡,KO了一个又一个对象。接下来轮到中国上擂台了,但中国打的却是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

OK,在好戏上演之前,我们不妨先见招拆招,看看乔良将军如何拆解美国的组合拳,看清他的招数!

一金融帝国崛起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 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 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 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 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 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因为按照美国的承 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 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 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 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 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 完全理清楚头绪。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 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 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 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 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 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因为美 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 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囘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 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 40年的时间。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 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 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 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 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 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 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大约10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为什么呢? 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2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按汇率6.2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0万亿美元。但 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做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 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到了钱以后,可能 就撤走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够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 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中国央行承认近年来大概超发 了20多万亿人民币。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二美元指数周期律与全球经济的关系

美 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美国人 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 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 经济?

1971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 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 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 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 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 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 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 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 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 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 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1979年 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 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马岛海战爆发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 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囘府是通过 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总统是加尔铁里,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作为军人的加尔铁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战争,他希望通过战争来脱困。他把目光瞄向了离阿根廷600公 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囘治了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但阿根廷是南美洲 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 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 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 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 征8000海里,一举拿下了马岛。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 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 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 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有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 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 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 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 ——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 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亚洲四小 龙”、“亚洲雁阵”等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 得了充足的投资。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 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 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差地区性危机出现。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区 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 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 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 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 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囘运者是中国。

三瞄准中国

此 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 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给别人制造地区性危机。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天囘安门事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几乎全在这一时期密集 出现。但是很不巧,美国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 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 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 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 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 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 国,一点不奇怪。

香港占中事件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 后,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再到后来的香港“占中”事件。这些事件还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吗?去年5月“占中”行动 正在酝酿中,可能在5月底就会发生。但是5月底没有发生,6月底没有发生,7月还是没有发生,到了8月仍然没有发生。什么原因?这个酝酿的“行动”在等什 么?

让我们对比另一事件的时间表:美联储退出QE时间表。去年年初,美国就说要退出QE(量化宽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 直没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着美元还在超量发行,美元指数就不能走强,香港的“占中”也就一直没有出现,二者在时间表上完全重合。直到去年9月 底,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国退出QE,美元指数开始掉头走强后,10月初,香港“占中”爆发。其实,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981钻井平台、香港“占中”, 这四个点都是炸点,任何一个点引爆成功,都会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中国周边投资环境恶化。从而满足“美元指数走强时,其他地区必须相应出现地区 性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迫使投资人大量撤出资本”,这一美元获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但是对美国人来讲很不幸的是,这回它碰到的对手是中国。中国人用打太极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边危机,结果直到现在,美国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温时出现的最后1度,始终没能出现,水,也就一直没有烧开。水没烧开,美联储举着加息的号角就迟迟不能吹响。

看来,美国知道想剪中国的羊毛没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没打算就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推动香港占中的同时,美国多管齐下,在其他地区同时下手,在哪儿?

点评:美国发财的逻辑很简单,这世界上的国家都是美国圈养的一群羊,美国拿着剪刀不断的搜罗着,看到哪个羊的毛长了就去剪一把,剪秃了再把你放回去,然后再去其它羊身上剪羊毛。

乌克兰危机

欧 盟与俄罗斯的接合部。亚努科维奇领导下的乌克兰,当然不是没缝的鸡蛋,所以,才会有让苍蝇下蛆的机会。但美国盯上了乌克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只有缝的鸡 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击亚努科维奇这个不听话的政客,又阻断欧俄走近,也能造成欧洲投资环境恶化,一桃杀三士的理想目标。于是,一场貌似乌克兰人自发的 “颜色革命”爆发了,美国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国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俄罗斯强人普京趁势借机收回了克里米亚,此举虽不在美国人计划之内,但却正好让 美国人更有理由向欧盟还有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给俄罗斯更给欧洲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们往 往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不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乌克兰出现危机之后,欧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但整个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却直接 使欧洲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资本从这里撤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上万亿的资本离开了欧洲。美国人的两手设计得逞了。

这就是:如果不能 让资本从中国撤出去追捧美国的话,那就起码让欧洲的资本撤出来回流美国。这第一步,以戏剧性的乌克兰变局实现了,但第二步,却未能如美国所愿。因为从欧洲 撤出的资本,并没有去美国,另有数据显示,它们大部分来到了香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人仍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宁愿看好虽已处在经济下行线上,但仍保 持着全球第一增长率的中国。

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政府在去年宣布了要实现“沪港通”,全球的投资人都热切地希望通过“沪港通”,在中国捞 一把。过去西方资本不敢进入中国股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宽进严出,你可以随意进来,但是你不能随意出去,所以说他们一般不 敢到中国来投资中国的股市。“沪港通”之后,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在香港投资上海的股市,挣到钱后可以转身就走,于是上万亿的资本滞留在了香港。这就是去年9 月之后,也就是香港“占中”开始直到今天,“占中”势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终不肯罢休,总想卷土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美国人需要制造一次针对中国的地 区性危机,让滞留香港的资本撤出中国,去追捧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烈地需要并依赖国际的资本回流?原因是,从1971年8月 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放弃实物生产,脱离开实体经济。美国人把实体经济的低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业叫做垃圾产业或者叫做夕阳产业,逐渐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而美国除了留下所谓高端的产业,IBM、微软等企业外,7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陆续转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这 时的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空心化国家,它已经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可以为全球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打开另一扇门,就是虚拟经济的 大门。虚拟经济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过让国际资本进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为自己钱生钱。然后,再拿挣到的钱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国人现在只有这么一 个活法了。或者我们称之为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这个方式就是,美国需要大量的资本回流来支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谁阻挡了资本回流美 国,谁就是美国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弄明白想清楚。

四严防欧洲、亚洲一体化

1999年1月1日,欧 元正式诞生。三个月之后科索沃战争爆发。很多人以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和北约联手打击米洛舍维奇政权,因为米洛舍维奇政权在科索沃地区屠杀阿族人,制造了骇 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战争结束之后,这个谎言迅速戳破,美国人承认这是中情局与西方的媒体联手做的一个局,目的是打击南联盟政权。但是,科索沃战争真的 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政权吗?欧洲人开始一边倒地认为就是这个目的,但是打完这场72天的战争之后,欧洲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为什么?

科索沃战争

欧 元启动之初,欧洲人信心满满。他们给欧元的定价是与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洲人参与北约行动,全力以赴支持美国攻打科索沃,72天的 狂轰乱炸,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联盟屈服。可接下来一盘点,欧洲人发现不对头了,欧元,就在这70天里,居然被这场战争打残了。战争结束时,欧元直线下 跌30%,0.82美元兑换一欧元。这时欧洲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替别人数钱。这一来欧洲人才开始醒悟。这就是为什么到后来当美国要 打伊拉克的时候,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的轴心国家,坚决反对这场战争。

有人说,西方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之间,在二 战之后确实没有直接发生过战争,但是不等于没有发生军事战争,不等于他们之间不发生经济战争或金融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间接金融战争,结果 打的是南联盟,疼的是欧元。因为欧元的诞生动了美元的奶酪。在欧元诞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结算率一度高达80%左右,即使到现在也 在60%左右。

欧元的出现立刻切走了美国的一大块奶酪!欧盟是一个2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它的出现一下子就盖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北美自贸区(24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规模)。做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欧盟当然不甘心用美元来结算它内部的贸易,于是欧洲人决定推出自己的货币——欧 元。欧元的出现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货币结算量,到现在世界上23%的贸易结算已使用的是欧元而不是美元。美国人在欧洲一开始谈论欧元时对此警惕不足,到 后来发现欧元一出现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时,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所以,美国要接受这个教训,一方面要摁住欧盟和欧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战者。

破坏亚太——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的兴起,让我们成了新的挑战者。2012年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就是美国成功打压挑战者的最新尝试。这两个发生在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事件,虽没能造成资本从中国大量外流,但却起码部分达到了美国人的目标,直接导致两件事情胎死腹中。

2012 年年初,中日韩关于东北亚自贸区的谈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货币互换和中日之间互相持有对方国债也初步达成协议。但此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相继出 现,一下子把东北亚自贸区谈判,中日货币互换一风吹了。几年后的现在,我们才勉强完成了中韩两国的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这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它和中日韩东 北亚自贸区的意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韩、港、澳、台的整个东北亚自贸区。东北亚自贸区一 经形成就意味着世界规模大约20多万亿美元的第三大经济体出现!

但是,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出现就不会止步,它会迅速南下与东南亚自贸区整 合,形成东亚自贸区,东亚自贸区的产生意味着30多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出现,将超越欧盟和北美。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推想,东亚自贸区出现, 依然不会止步,它会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亚,然后向北整合中亚五国,再然后继续向西,整合中东部分的西亚。这样整个亚洲自贸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将比 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么庞大的一个自贸区出现,难道她会愿意用欧元或美元结算他们内部的贸易吗?当然不会。这就意味着亚元可能诞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亚洲自贸区,我们只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就像美元先成为北美的硬流通货币,再成为全世界的硬流通货一样。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远远不止我们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等等,它将与美元、欧元一起三分天下。

中 国人能看到这一点,美国人就看不到这一点吗?当美国人宣布战略重心东移,推动日本在钓鱼岛跟中国扯皮、推动菲律宾在黄岩岛跟中国对峙的时候,如果我们还目 光短浅地以为,钓鱼岛争端是日本右翼鼓动“购岛”后与中国的冲突,黄岩岛争端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昏了头找中国的麻烦。而看不出这是美国人的深谋远虑,是美 国人在阻止人民币成为美元的有一个挑战者,而美国人则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 因为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意味着世界货币三分天下成为现实!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货币霸权的美元,还叫货币 霸权吗?而今天一个产业空心化的美国,假如再没有了货币霸权,美国还能算世界霸主吗?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今天中国遇到的所有麻烦背后,都有美国的影 子。是因为美国比我们想得远,看得深,才为了防中国之“患”于未然,处处给我们制造麻烦。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 衡什么?它真的要在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其他有争端的国家之间,实现一种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吗?当然不是,它的目标就是一个,平衡掉 中国今天大国崛起的势头。

五、美军为美元而战!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 币、科技、军事。实际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支撑美国的是货币和军事,而支撑货币的则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 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

伊拉克战争

美 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 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 国而享受低油价。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由于为了控制世界,美国需要全世界都使 用美元。为了让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国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让美元与石油挂钩,通过胁迫欧佩克的主导国家沙特阿拉伯,实现了全球的石油交 易用美元结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你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要在产油国打仗。

在产油国打仗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油价飙升, 油价一飙升就意味着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说战争之前,你手里有38美元,理论上讲,你就可以从油商手里买走一桶石油。现在这场战争把油价打高了4倍 多,达到149美元,你手里的38美元就只够买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着你还差100多美元。怎么办?你只能去找美国人,拿出自己的产品和资源去 换美国人手中的美元。而这时美国政府就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印美元。这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在产油国打仗打高油价,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美 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 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因为萨达姆自以为c聪明,想在在大国之间玩火。

1999 年欧元正式启动,萨达姆以为抓住了在美元和欧元,美国和欧盟之间玩火的机会,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将用欧元结算。这一下惹火了美国人,尤 其是它产生一连串的示范效应,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内贾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纷纷宣布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结算也用欧元结算。这还了得?这不是往美 国人胸口捅刀子么?!

所以说这场伊拉克战争非打不可,有些人认为这么说太牵强了。那么请他看一看,美国人打下伊拉克之后干了些什么?还没 等抓住萨达姆,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从欧元结算改回用美元结算。这就是为什么 说美国人是在为美元作战。

阿富汗战争

也许有人会说,伊拉克战争为美元而战可以理解,阿富汗不是产油国,那 么美国大打阿富汗战争总不会是为了美元吧?何况阿富汗战争是在“9·11”发生之后,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国是为了对基地组织的报复和对支持基地组 织的塔利班的惩罚,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阿富汗战争是在“9·11”之后一个多月打响的,应该说打得很仓促,打到一半时美军就把巡航导 弹打光了,而战争还在继续,美国防部不得不下命令打开核武器库,取出1000枚核巡航导弹,摘下核弹头,换上常规弹头,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 来。这明摆着证明这一场准备得非常不充分,既然如此,美国人为什么硬要仓促上阵呢?

因为美国人已经等不及了,更因为美国人的日子过不下去 了。21世纪初期,美国作为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每年都大约需要有7000亿美元的净流入,才能过日子。可是“9·11”之后一个月内,全球投资人对美 国的投资环境恶化,表示出了从未有过担心和忧虑:如果强大如美国对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怎么能够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结果,3000多亿的热钱离开了 美国。这就迫使美国必须尽快打一仗,这一仗不仅是要惩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还要给全球投资人一个信心。随着第一枚巡航导弹在喀布尔炸响,道琼斯指数迅速回 升,一天之内回升600点,流出的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到年底,大约有4000多亿美元回流美国。这不正说明,阿富汗战争同样是为美元而战,是为资本而战。

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不 少人对中国的航母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在航母历史上的作为,也热切地盼望中国有自己的航母,而辽宁号的出现,也确实让我们中国赶上航母的末班车。 虽然航母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国的标志,但是它更多的就是个标志。因为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被金融化之后的今天,航母的作用将逐渐式微。因为在历史上航母是物流 时代的产物。大英帝国兴盛时,要推动全球贸易,将它的产品推向全球,然后再把资源拿回来,所以它需要强大的海军保证海上通道的畅通。直到后来发展到航母的 出现,都是为了控制海洋,保证海上通道的安全。因为当时是资源和产品“物流为王”的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了全球财富的流动。但是今天世界已是 “资本为王”的时代,成百亿、上千亿乃至上万亿的资本,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只要在电脑上敲几个键,几秒钟之内就能完成,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母能跟随 物流的速度,却无法跟上资本流的速度,当然也就无法控制全球资本。

那么今天,有什么办法?可以跟上被互联网支持的全球资本的流向、流量和 流速?美国人正在开发庞大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用弹道导弹、超音速飞机,5倍甚至十几倍于超音速的巡航导弹,就可以迅速打击任何资本云集的地区。现在美国 号称可以28分钟打遍全球,不管资本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云集,只要美国不想让资本在那个地方落脚,导弹就可以在28分钟后赶到那里。而当导弹落下去的时 候,资本就会乖乖撤出。

这就是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必将取代航母的原因。当然,航母在未来仍会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保障海上通道的海上安全,或者执行人道主义使命等等,因为航母是非常不错的海上平台。但是作为控制未来资本流动的武器,它已经远不如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空海一体战

美 国人在考虑用军事手段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空海一体战”。但“空海一体战”仍然难解美国的困局。“空海一体战”是2010年美空 军和海军首脑联合提出的针对中国的作战概念。提出“空海一体战”,实际上首先就反映出美军今天正在走弱。美军过去以为,它用空袭可以打击中国,用海军也可 以打击中国。现在美国发现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单独使用,都不可能对中国构成优势,必须空海联合才能对中国构成一定的优势,这就是空海一体战的来 由。但是空海一体战从2010年年初提出到现在不过4年多一点,突然美国人给它改了个名称,叫做“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

在这个 空海联合行动构想中,美国人认为10年内,中美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美国人研究中国今天的军力发展后,认为以美军现有能力,不足以确保抵消中国军队已建 立的一些对美优势。如攻击航母的能力和摧毁太空系统的能力,所以,美国必须再拿出10年时间发展更先进的作战系统,以抵消中国的某种优势。这意味着美国人 可能的战争时刻表拨到了10年后。虽然10年后战争也仍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都必须对此做好准备。中国要想让10年后也不会发生战争,就需要在这10年内 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包括军事和战争的准备。

六、“一带一路”:中国的太极!

让我们看看在美国受人 追捧的运动,第一是篮球、第二是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国人崇尚实力的风格,直来直去,重拳出击,最好KO(击倒获胜)对手,一切都很明确; 而中国人则相反,喜欢模糊,以柔克刚,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动作都化解掉。中国人喜欢打太极,而太极确实是一门比拳击更高的艺术。

“一 带一路”就反映了这种思路。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 各有各的全球化。罗马帝国有罗马帝国的全球化,大秦帝国有大秦帝国的全球化。每一次全球化都是被每一个崛起的帝国推动的;每一个帝国都有与它相关的一段全 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达到一个巅峰。而这个全球化同时会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 达的最远点,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终点。

所以,无论是古罗马全球化,还是大秦帝国的全球化,今天看来,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 程。真正的近现代史上的全球化,是从大英国帝国开始的,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美国秉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之后延续了一段贸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 美国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这也是我们今天正经历的全球化。但我不同意说中国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那等于说是要继续和美 元的全球化接轨,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也就中国的全球化。作为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推 进环绕你展开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应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国战略。因为它是跟美国战略东移的一次对冲。有些人会对此提出 疑问,对冲应该是相向而行,你还能有背向而行的对冲吗?对了,“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对美国东移战略的一次背向对冲,我拿背朝向你。你不是压过来了吗?我往 西走,既不是避让你,也不是畏惧你,而是非常巧妙地化解你由东向我压来的这种压力。

“一带一路”并非两线并行战略,而应有主次之分。鉴于 海上力量至今是中国的短板,“一带一路”首先应该选择从陆上完成,也就是说“一路”应该是辅攻方向,而“一带”应该成为主攻方向。“一带”成为主攻方向, 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陆军的作用。有人说中国陆军天下无敌,这话放在在中国的国土范围内说,没错,中国陆军所向无敌,谁也别想再踏上中国的领土来打大规 模的仗,问题是中国陆军有远征能力吗?

美国人选中国作对手,打压中国,是选错了对手、选错了方向。因为未来真正对美国构成挑战的根本不是 中国,是美国自己,美国将自己埋葬自己。因为它没有意识到,一个大时代正在到来,这个时代将会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推到最高阶段之际,让美国从巅峰跌 落,因为一方面,美国通过虚拟经济,已经把资本主义的红利吃尽了。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它引以为傲的领先全球的科技创新、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到了 极致,而这些工具最终将成为埋葬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联网+:斩断美国货币霸权的利剑!

阿 里巴巴在去年“双11”这天,其淘宝网、天猫网的网购销售额一天达到507亿人民币,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节三天的假期里,美国网上销售和地面上的商场销售 总额才相当于407亿人民币,不及阿里巴巴一家。而中国还没有算上网易、腾讯、京东,更没有算其他商场的营业额。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悄到来,而美 国人面对这个时代仍然迟钝。阿里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宝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宝意味什么?意味着货币已经退出交易舞台,而美国人的霸权是建立在美元基础上 的。美元是什么?美元是货币。未来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不再使用货币结算的时候,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就将成为无用的东西。当货币成为无用的东西时,建立在货币之 上的帝国还会存在吗?这才是美国人要考虑的问题。

点评:未来资本通过什么流通?正是美国一直倡导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未来资本不再以货币为载体,而是数据流!中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社交媒体等信息产业高度独立,且日渐繁荣,中国政府倡导的互联网+,正是斩断美国货币霸权的一把利剑!

除此之外,制造业乃生产力之根基,当美国开始空心化的时候,中国除了提倡互联网+的产业精神,还必须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制造业升级!

中国制造2025

毫 无疑问,中国走在了美国的前端!3D打印机同样也代表了一个未来方向,将使人类社会今天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生产方式在改变,交易方式在改变, 世界就必然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历史证明,真正能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者的致变,而不是其他因素。

中国从秦末秦二世 时期,开始有人造反,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历史上有发生过多少次起义、造反、战争、革命?解决问题吗?不解决问题,一直是改朝换 代,一直是低水平循环。因为这些来复式运动改变不了农耕社会的本质,既没有改变生产方式又没有改变交易方式,所以只能一直改朝换代。西方也是如此,拿破仑 携法国大革命的雄风,带领一支崭新的被大革命洗礼过的军队横扫欧洲,把一顶顶王冠扫落在地,但等到滑铁卢一仗失败,拿破仑下台,欧洲的帝王们一个个复辟, 立刻重回封建社会。直到英国的蒸汽机来了,工业革命来了,使人类的产能大大的提升,大量剩余产品出现,有了剩余产品才会有剩余价值,然后才会有资本,然后 才会有资本家,然后资本主义社会就到来了。

那么今天当资本有可能随着货币的消失而消失,当生产的方式也将随着3D打印机的出现而改变时, 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社会门槛,这时的中国和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站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起跑线上。那么这时我们要比的就是谁先迈入这个时 代,而不是谁把谁打压下去。而美国人恰恰在这一点上,显示出惊人的迟钝。因为它太渴望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从未想过与别的国家分享权力,共同迈过新社会 时代那道今天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的门槛。

点评:我们应该非常欣喜的看到,在世界前五的经济体中,各国都在以本国产业为根基,逐渐逃离美国的货币霸权,中国的互联网+、日本的机器人计划,德国的工业4.0,此谓太极乾卦中的群龙无首,吉。

反对霸权,和而不同,是中国对这个世界的设计和追求。而且多元化、协作化才是世界大势所趋,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现在,中国和美国是被这个时代推倒了擂台上,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真正的对手,都是他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88

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449

2016年2月13日,周星馳在福州宣傳電影《美人魚》。 (CFP/圖)

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突破26億元,超越捉妖記登頂內地票房冠軍,2月下旬,《美人魚》也陸續開始在北美等地區上映。

影片成功吸引了西方媒體的關註,《華盛頓郵報》用“忘了《死侍》吧,一只古怪的美人魚在中國一星期賺了2.76億美元”作為標題吸引眼球。有媒體甚至表示這部電影古怪、散發出一種廉價庸俗的艾德·伍德出品的氣息。

在中國,評價《美人魚》是件危險的事,“知道”(nz_zhidao)告訴你,脫離周星馳,這條《美人魚》值多少錢?

評價《美人魚》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目前影片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上一次大規模出現這種現象,還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但不同的是,《刺客聶隱娘》的分歧是影評人與觀眾之間的分歧,影評人幾乎一致打出高分,但觀眾並不買賬,最終票房慘淡。

而《美人魚》主要是影評人之間的分歧,絕大多數的觀眾還是喜歡《美人魚》的,票房說明了一切。目前《美人魚》票房已經超越《捉妖記》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冠軍,並向30億的新記錄沖刺。

看了不少給《美人魚》好評的影評,圍繞的關鍵詞都是周星馳,周星馳的童年與從業經歷、周星馳的情懷、周星馳的童話情結等等。有意思的是,批評《美人魚》的,圍繞的關鍵詞也是周星馳,周星馳之前的喜劇如何如何,相較之下《美人魚》又如何如何。可以看出,無論喜歡抑或批評,影評人多是周星馳的粉絲。他們曾在上世紀90年代、20世紀初通過錄像帶、DVD或者互聯網觀看了周星馳的絕大部分作品,周氏喜劇深刻影響了他們的美學觀。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仿佛脫離了周星馳與情懷,他們就無法評價《美人魚》。

周星馳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他堪稱華語電影市場上一個最大的“行走的IP”,這自然是有好處的,比如有相當大的圈粉價值,80後的星粉貢獻了票房的很大部分。但這也造成了一種遮蔽,即談論電影時,影評人與其說是在談論電影,毋寧說是在談論周星馳,周星馳的巨大魅力遮掩了《美人魚》本身。

有趣的是,有報道指出,觀看《美人魚》的觀眾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90後、00後,他們對周星馳一知半解,甚至之前從未看過周的作品,但他們還是選擇了《美人魚》。這至少說明了,影評人念茲在茲的情懷雲雲,與觀眾的選擇是無關的,脫離周星馳本身,《美人魚》於觀眾也是有吸引力。那麽,這種吸引力是什麽?它於國產電影是否有什麽啟發?

合格的愛情喜劇片

即便《美人魚》有童話色彩,還掛上了環保的大主題,但從類型學角度看,可以將其歸類為愛情喜劇片。既然是類型電影,我們就不必以《心迷宮》《路邊野餐》等深刻文藝片的標準考量它,也不將它放在周星馳系列電影中做比較,我們就單純來談談類型。

近些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最走俏的電影類型,無疑是喜劇片。《私人訂制》《心花怒放》《煎餅俠》《港囧》《夏洛特煩惱》《唐人街探案》,這些影片占據著華語電影票房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喜劇片的崛起,與中國電影市場觀眾結構的改變息息相關。

隨著三四線城市影院的大規模建立,“小鎮青年”成了電影市場舉足輕重的力量。有調研指出,就觀影選擇來看,“小鎮青年”愛國產片勝過進口大片,他們對侯孝賢、王家衛、諾蘭、抖森不敢興趣或者壓根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也不太喜歡什麽文藝、情懷和深刻,相較之下,成龍、王晶、周潤發、黃渤等人市場號召力更強,進入門檻低、輕松愉快、有大明星加持的喜劇片是他們的觀影首選。雖然目前喜劇片呈現新人崛起、百花爭放的態勢,但周星馳和馮小剛仍舊牢牢把持江湖大佬的地位。因此,單純從類型角度看,喜劇風格就讓《美人魚》成功了一半。

從喜劇效果來看,《美人魚》是成功的。《美人魚》中,周星馳嚴格遵循喜劇類型片的標準,哪些是功能性角色、每隔幾分鐘一個笑點、節奏如何控制,都是經過嚴格測算的。筆者兩次觀看《美人魚》,觀眾笑得前俯後仰,影院笑聲此起彼伏,尤其是前半段,幾乎是每隔兩分鐘就埋伏著一個笑點。但也有影評人跳出來說,《美人魚》是周星馳的自我抄襲,橋段都是老梗,比如林允準備刺殺鄧超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無厘頭三連擊”,在《功夫》等電影中都出現了。這樣的評價高冷得近乎裝逼。因為既然是類型片,就不怕老梗,或者說,類型片本就是老梗大集結。你看從蜘蛛俠到蝙蝠俠到蟻人到複仇者聯盟,哪一個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如果老梗都不允許新用,那漫威影業該關門了,好萊塢早倒閉了。

《美人魚》的愛情橋段雖備受影評人詬病,但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它也是合格的。還是那句話,你千萬不要以《紅樓夢》等經典作品對愛情刻畫的標準來考量一部商業片。從原型來說,《美人魚》遵循的就是白馬王子灰姑娘、三角糾葛、愛上仇人的老套路。鄧超是外冷內熱的超級富豪,林允是單純天真灰姑娘,張雨綺飾演高貴冷艷但心狠手辣的女二。這是愛情片的通用套路,人物都是功能性的角色,男一就是偏偏愛上灰姑娘,女二偏偏就是看上男一,男一偏偏就是不喜歡女二,女一偏偏就是不喜歡男二。林允本來的任務是刺殺鄧超,但結果卻愛上他了。不少人又吱吱歪歪說什麽抄襲《色戒》,拜托,“愛上仇人”可是類型劇的一種啊親,壓根就不是《色戒》原創,就怪你爛俗韓劇看太少,像《秘密》《陽光滿溢》就都是這個套路。

因此,我們不說周星馳,不說情懷,單單就類型片而言,《美人魚》是值回票價的。愛情線它就是瑪麗蘇就是充滿童話色彩,喜劇線它笑點密集、節奏流暢,整體邏輯上也是自洽的。《美人魚》的票房豐收,周星馳的個人影響力雖功不可沒,但合格的成片才是電影吸引絕大多數路人觀影的原因,這是票房不斷沖高的關鍵。

(電影海報截圖/圖)

類型片的意義

從《美人魚》的影評上,不難感受到如今影評圈的尷尬。一則,無論對《美人魚》是褒是貶,他們都是導演論,而不是作品論,導演的個人經歷雲雲掩蓋了對電影的評價,這導致評論很難客觀。二則,精英視角。影評人看多了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之後就把這些經典當做衡量標準,無論是評價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他們都是那一套精英體系。當你以《公民凱恩》的標準看待任何商業片,還有優秀的商業片嗎?你的評價會是及物的嗎?

就目前中國電影而言,我們的確需要經典,但同樣迫切是建立成熟的電影產業鏈。即便是經典文藝片的可持續生產,也必須以強大的電影產業為依托。而電影產業的臻於完善,則離不開類型片的成熟。

什麽是類型?類型就是通俗,就是套路,就是垂直分眾,就是老老實實地把故事講完整。歌舞片有歌舞片的模式,盜墓探險片有盜墓探險片的模板,勵誌喜劇片有勵誌喜劇片的套路……就像生產衣服,服裝有襯衫、T恤、連衣裙、羽絨服等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材料、質感、用途、針對消費者都不同,因此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制作工藝、美學標準,就像這明明是襯衫,你不要搞什麽T恤的領口設計,商務大衣你不要給印上幼兒卡通。

因為某種精英立場,我們常常以為通俗啊、商業啊、類型啊就是貶義詞,就是缺乏創造,這是亟需更正的錯誤觀念。就像流水線上的衣服雖不及時尚秀上的衣服個性新潮,但它們至少合身、實用、符合期待。這是類型片的意義之一,滿足觀眾期待,激發觀影需求。

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反推電影產業鏈的完善。就像如果襯衫的生產工藝成熟了,這樣一來,生產的每個環節,從采購、生產、營銷、發行到後期會相應地模塊化、專業化、流水線化。接到一個襯衫的訂單,我們可以迅速調動資金和資源,將每個環節的人才聚攏起來。放在電影界,這就是所謂“好萊塢模式”:一群即便從未合作的人可以隨時聚集起來,在一個戰略目標指導下,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短期組合,每個人迅速投入合作,配合得天衣無縫。

的確,類型化電影往往都是通俗的商業的,都難以成為經典,但工業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至少可以保證它的質量在最基本的水準之上。2015年華語電影大豐收,正是因為類型片的成功。《捉妖記》是喜劇奇幻類型、《大聖歸來》是超級英雄類型、《煎餅俠》是喜劇勵誌類型,這些電影都嚴格恪守了類型片的固有標準與成熟套路,雖然未必經典,起碼在基本的工業水準上,在票房上也大獲全勝,這證明類型化的路子是行得通的。

中國電影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我們缺乏情懷啊什麽的,如果你硬要《美人魚》有《大話西遊》的情懷,其下場就是陸川的《九層妖塔》。明明是探險盜墓片,陸川卻不按類型片的套路走,偏扯什麽情懷、講什麽政治,其結果是整部電影主題不倫不類,節奏與邏輯混亂不堪,最後淪為“四不像”。

相較之下,同樣改編自同一部小說的《尋龍訣》則得到不少好評。根本就在於烏爾善老老實實地按照好萊塢冒險片的模板,拍了一部完成度極高的類型大片:既然是盜墓冒險電影,探險自然是情節的核心;正派人物形象分明,有人負責聰明,有人負責搞笑;反派人物也很模式化,反正就是提供一個動機和動力;幾分鐘出現一個高潮,幾分鐘出現一個危機……按照導演烏爾善的說法是,“我不相信才華,我只相信把才華變成藝術現實的科學管理流程。”

其實,中國電影最缺的,就是“科學管理流程”,就是安安分分講好故事的能力,安安分分把類型片拍好的耐心。如果導演都能老老實實拍好類型片,完善電影產業鏈,把電影市場的盤子做大,文藝片自然能夠贏得生存空間。

因此,脫離周星馳,《美人魚》的價值就在這里:這是一部合格的愛情喜劇類型片,周星馳為類型片規規矩矩地打了個樣,為商業片導演樹立了良好榜樣。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28

大事件!英國真的脫離歐盟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994.html

英國“脫歐”和“留歐”兩派經過激烈膠著,截至記者發稿時,盡管計票還在進行,但結果顯示“留歐”派大勢已去。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脫”和“留”的比例為52%:48%,英國將脫離歐盟。

“很多人對歐盟抱有失望情緒。”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創始人拜德(Amar Bhide )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美國這種類似的情緒促使人們給特朗普投票。”

渴望控制權

對歐盟的失望以及對移民的敵視等使得不少英國民眾對歐盟抱有抵觸情緒,而23日德國發生的槍擊案亦使得“脫歐”情緒更加高漲。

“脫歐”派認為如果離開,英國應當可以重新掌握對自己國家發展的控制權。英國在加入歐盟以後逐漸失去對本國經濟政策等完全的掌控權。

另一個就是移民問題。盡管相比歐洲其他國家而言,英國接受的難民數量較少,但英國人還是認為移民對他們的國家身份認同以及對英國經濟都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移民問題已經是歐盟的核心問題之一。移民分三種,第一種是來自最初的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移民,沒有人在意這種移動,英國人對此也沒有異議;第二種是東歐國家到西歐的移民;第三種是從歐洲之外來的移民。有分析認為,第三種移民是問題較大,他們數量巨大,歐盟內部的人們擔心這些難民中存在暴力傾向。

拜德認為歐盟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難民危機是一個由政府解決的問題,但是歐盟沒有統一的政府。”拜德說,“但隨著英國‘脫歐’,人員的自由流動和貨物的自由運輸將會面臨新的挑戰。”

削弱歐盟力量

“如果英國從未加入過歐盟,那麽它現在不管怎樣都不會對歐盟產生重大影響。”拜德說,“但是你加入了,然後再離開,就好像是你跟別人談了很長時間戀愛,但遲遲沒有決定要結婚,這沒關系;但如果你已經有孩子了,然後離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支持“脫歐”的政客認為,“脫歐”將會是一場友好的離婚。但有政治觀察人士稱,沒有一場離婚是友好的。英國“脫歐”後至少在短期會對英國的金融業帶來重創。

同時,脫離歐盟的公投很有可能導致蘇格蘭脫離英國的公投。盡管2014年蘇格蘭公投以55%:45%的結果留在了英國,但其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已經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將迫使蘇格蘭再次舉行公投離開英國,然後以獨立國身份重新加入歐盟。這也就意味著“脫歐”有可能影響英國的統一。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英國退出歐盟勢必增長民族主義、反移民與極右勢力的氣焰。對於歐盟來說,英國的離開會導致成員國之間信任度下降。更重要的是,英國離開後更沒有一個國家在歐盟中與德國保持實力平衡。無論是對內處理希臘經濟危機還是對外平衡全球力量,歐盟都將被大大削弱了。

拜德認為,未來歐盟的走向還要看大國。他說:“法國和德國都不會想要離開歐盟,而其他小國也沒有什麽好理由離開歐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44

脫離eBay後 Paypal加速在華開放合作

去年7月從母公司eBay分拆後,國際在線支付平臺Paypal已獨立運營近一年。受中國跨境電商增長勢頭刺激,這家外資支付公司明顯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華尋求多方合作。

Paypal北亞區副總裁兼總經理胡柏迪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獨立之後對外將有更多合作機會,對於其他平臺,如果可以看到有一些雙贏機會,不排除合作可能,“以前與eBay在一起的時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有自己的平臺,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將支付接口與更多第三方電商平臺打通,借助後者在中國積累的用戶群來拓展Paypal的在華覆蓋範圍,看起來是一條共贏捷徑。此前,Paypal已經與洋碼頭、什麽值得買等跨境電商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

全球範圍內,俄羅斯的QiVi Wallet、巴西的電子錢包Boleto、“印度版支付寶”Paytm、東南亞支付新秀Hello Pay等區域支付工具在這兩年發展迅速,線上線下商業體也愈發呈現出融合趨勢。在中國大陸,受限於支付牌照門檻,Paypal還不能像支付寶和微信錢包那樣大刀闊斧地拓展移動支付市場,它瞄準的方向是在繼續鞏固B端出口業務的同時,盡可能地覆蓋更多C端海淘用戶。

PayPal中國業務的基礎是幫助中國商戶實現貫通全球的交易、開拓國際市場。針對外貿商戶,Paypal剛剛推出的服務升級方案包括簡化外匯兌換流程以提升商戶資金周轉率;將現有的美元對人民幣提現業務拓展至歐元、英鎊、澳元等多幣種;並將線下商戶服務團隊鋪設到杭州、青島等10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

與Paypal在中國賣家一方建立的強印象相比,它在國內C端用戶市場的知名度遠大於其實際使用程度。當支付寶和微信不惜用巨額補貼培養中國消費者的線下手機付款習慣時,Paypal正在設法拓展中國的“千禧一代”(18-34歲)海淘用戶,服裝服飾、化妝品、食品等是這個群體的消費者最熱衷的海淘品類。Paypal正在用買家保障方案和退貨運費賠付沈澱這批用戶。顯然在中國式市場補貼氛圍下,Paypal也開始入鄉隨俗,並透露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支付返現活動。

但Paypal在跨境交易上面臨的競爭者並不少。眼下用於跨境支付的工具就不下20種,除了傳統的Visa和Masterc Card信用卡、西聯國際匯款等,還包括MoneyGram、CashPay、Moneybooker、Escrow(國際支付寶)、WebMoney等。分散的跨境支付市場尚未形成一家獨大局面,Paypal品牌效應背後的風控能力及交易便捷性是其參與競爭的優勢因素。

Paypal在華尋求合作的態度可以視為其目前全球策略的一個延續。在國際範圍,移動跨境電商Wish也接入了Paypal,部分中國賣家正在這個平臺上做外貿交易,使用Paypal進行收付款。這兩年,華為、小米、魅族、OPPO等中國自主品牌手機與數碼產品在海外新興市場、歐洲等地需求量增長明顯,這給跨境支付平臺帶來利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59

特恩布爾力挺共和制 望澳大利亞脫離英聯邦

上周六晚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出席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舉行的25周年籌款晚宴時再次表達了對共和制的支持。

特恩布爾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支持進行兩個階段的全國投票,以決定是否終結與英國君主立憲的關系,當然這一切將等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統治結束。特恩布爾繼續講到,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完全是為了澳大利亞的未來,我們不願意仰視別人,也不會俯視任何人,我們追求互現尊重,作為澳大利亞人我們將聯合起來,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就應該是澳大利亞人。

特恩布爾,堅定的共和派

與前任總理、堅定的君主主義者阿博特(Tony Abbott)不同,特恩布爾是堅定的共和派。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成立於1991年,主張通過修改憲法將澳大利亞政體從君主立憲制改為共和制,特恩布爾曾於1993年至2000年擔任澳大利亞共和制運動組織的領導人。去年11月,上任才兩個月的特恩布爾就宣布廢除封爵制度,距離前總理授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的夫婿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爵位,還不到1年,此舉被解讀為其力推共和制的信號。

澳大利亞共和制前景不明

隨著澳大利亞對英國依賴程度降低,保留君主立憲制還是實行共和制一直爭論不休。1999年澳大利亞曾就共和制問題舉行全民公決,但最終近55%的澳大利亞人投了反對票,君主立憲制政體得以保留。作為英聯邦成員國和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女王是澳大利亞國家元首,由澳大利亞聯邦總督代行國家元首的職務,總督不幹涉行政。

在澳大利亞,改變政體需要修改憲法。首先國會召開會議決定是否應采取共和制,並選出共和制方案。然後該方案作為修憲草案付諸全民公投,只有獲得全國大多數選民贊成並在大多數州(領地)獲得贊成,草案才能通過。根據共和制運動本周發布的數據,眾議院150席中有81席支持共和制,參議院76席中有40席支持共和制。然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目前對共和制似乎並不關心,經濟和失業率才是民眾關註的重點。

經濟前景堪憂,澳大利亞政局動蕩

周一澳大利亞將公布半年度政府預算報告及經濟與財政展望,這可能直將導致澳大利亞失去已經持續30年的3A主權信用評級。外界預測國庫部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可能將本財年的經濟增速從5月的2.5%降至2.25%,並在未來十年減免企業稅480億澳元。

澳大利亞三季度GDP意外下滑0.5%,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差表現,11月失業率回升至5.7%,市場對澳大利亞能否保持住連續25年經濟增長的懷疑聲開始出現。評級機構標普和穆迪已經將澳大利亞放入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觀察名單。

目前執政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內部因特恩布爾的觀點已經出現裂痕,一旦評級被下調,特恩布爾的聯合政府將面臨考驗。上周EssentialMedia公布的民調顯示,僅34%的受訪者滿意特恩布爾的表現,創去年9月上臺來最低水平。各大媒體已經預測,如果經濟無法有所改觀,面對國內的巨大壓力,特恩布爾可能會再次解散兩院提前大選。過去六年澳大利亞已經出現了五任總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95

法國大選候選人勒龐:計劃脫離歐元區 重獲貨幣自主權

北京時間6日,據彭博報道,法國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的首席經濟顧問稱,若能在5月份贏得大選,勒龐計劃帶領法國脫離歐元區,奪回央行控制權,加大印鈔機馬力。

Bernard Monot周六在里昂的一次集會間隙表示,勒龐希望複制特朗普在美國大選的勝利,“重獲貨幣自主權”是她政策綱領中的關鍵,而且她已經成立了工作小組在進行準備工作。

“我不認為這會是個災難,因為法國畢竟也是一個大國,人們很快就會理解我們都是愛國人士,希望讓法國重獲自主權,”Monot在接受采訪時稱。“即便發生災難,我也有計劃——就在這兒,”他指了指他的腦袋說。

法國輿論研究所4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現年48歲的勒龐將在法國大選4月23日第一輪投票中斬獲25%的選票,而馬克龍和菲永將分別獲得20.5%和18.5%的選票。但據OpinionWay最新民調,法國今年總統大選中Macron將在第二輪選舉中以65%得票率勝出勒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