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訪問】David Swensen-我怎樣操作240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二)?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5/03/david-swensen240.html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總監David Swensen,去年接受外國著名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現分數文節譯:
TR: Tony
Robbins
DS: David
Swensen
TR:股票佔組合70%註碼,就先解釋那部份吧。你的資產配置法則,是任何資產類別,都不能多於資本的30%,對嗎?
DS:是的。
TR:那組合的首30%註碼,分配在哪裏?
DS:美股。千萬不要低估美國經濟的復原力,那是強勁無匹。就算政客如何倒米,總是暗藏實力。我永不想押註美國經濟不行。
TR:這解釋了為甚麼你押七成註碼於股票上,但求受惠於美國和全球增長。
DS:三成美股,一成新興市場股票,15%於其它成熟市場,然後15% REITs。
TR: 可否解釋一下佔組合三成的債券?
DS:我只買國債。一半是傳統債券,另一半是抗通脹債券(TIPS)。如果只單買前者,通脹抽爆機時,你就虧大了。
(未完待續)
(原文取自: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Tony
Robbins)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高手訪問】David Swensen-我怎樣操作240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完)?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5/03/david-swensen240_25.html
第二集: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總監David
Swensen,去年接受外國著名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現分數文節譯:
TR: Tony
Robbins
DS: David
Swensen
TR:散戶能在今天的市場賺錢嗎?
DS:超長期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有其美麗之處,你需要做的是分散投資。我不知道市場將會是牛或熊。1990年代末期,美股大牛市,人們說:「分散投資,那麼麻煩,值得嗎?我只買標普500指數就掂!」他們其實在運用「倒後鏡投資法」,而不自知,他們聚焦在過去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那時剛好是股票。他們又說:「除了買股票,其他的投資都是浪費時間」。但這只是美國經驗,世界其他地方有過不同的發展模式。例如,你是1990年代初[譯註:日本經濟和房地產泡沫剛開始爆破],日本市場的投資者,全部身家買了日股,那你就愁到不得了。分散投資,回報永遠不及持有最火熱資產類別的回報,但誰能預知未來,預測到下一個火紅的資產類別是什麼?
TR:你對於戰後嬰兒潮,有什麼見言,他們很快便要退休了?
DS:很不幸地,我覺得他們對於自己需要多少錢,才能應付退休生活,懵然不知。我很怕很多人看著自己的401(K)退休基金戶口,說:「我有五皮、十皮美金,幾多!」但這樣的數額,對比退休後的支出,其實是九牛一毛!
TR:很多人其實根本不夠錢退休。
DS:他們除了教育自己理財,別無他途。
(完)
(原文取自: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Tony Robbins)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高手訪問】David Swensen-我怎樣操作240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完)?
第二集: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總監David Swensen,去年接受外國著名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現分數文節譯:
TR: Tony Robbins
DS: David Swensen
TR:散戶能在今天的市場賺錢嗎?
DS:超長期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有其美麗之處,你需要做的是分散投資。我不知道市場將會是牛或熊。1990年代末期,美股大牛市,人們說:「分散投資,那麼麻煩,值得嗎?我只買標普500指數就掂!」他們其實在運用「倒後鏡投資法」,而不自知,他們聚焦在過去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那時剛好是股票。他們又說:「除了買股票,其他的投資都是浪費時間」。但這只是美國經驗,世界其他地方有過不同的發展模式。例如,你是1990年代初[譯註:日本經濟和房地產泡沫剛開始爆破],日本市場的投資者,全部身家買了日股,那你就愁到不得了。分散投資,回報永遠不及持有最火熱資產類別的回報,但誰能預知未來,預測到下一個火紅的資產類別是什麼?
TR:你對於戰後嬰兒潮,有什麼見言,他們很快便要退休了?
DS:很不幸地,我覺得他們對於自己需要多少錢,才能應付退休生活,懵然不知。我很怕很多人看著自己的401(K)退休基金戶口,說:「我有五皮、十皮美金,幾多!」但這樣的數額,對比退休後的支出,其實是九牛一毛!
TR:很多人其實根本不夠錢退休。
DS:他們除了教育自己理財,別無他途。
(完)
(原文取自: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Tony Robbins)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高手訪問】David Swensen-我怎樣操作240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二)?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總監David Swensen,去年接受外國著名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現分數文節譯:
TR: Tony Robbins
DS: David Swensen
TR:股票佔組合70%注碼,就先解釋那部份吧。你的資產配置法則,是任何資產類別,都不能多於資本的30%,對嗎?
DS:是的。
TR:那組合的首30%注碼,分配在哪裏?
DS:美股。千萬不要低估美國經濟的復原力,那是強勁無匹。就算政客如何倒米,總是暗藏實力。我永不想押注美國經濟不行。
TR:這解釋了為甚麼你押七成注碼於股票上,但求受惠於美國和全球增長。
DS:三成美股,一成新興市場股票,15%於其它成熟市場,然後15% REITs。
TR: 可否解釋一下佔組合三成的債券?
DS:我只買國債。一半是傳統債券,另一半是抗通脹債券(TIPS)。如果只單買前者,通脹抽爆機時,你就虧大了。
(未完待續)
(原文取自:MONEY Master the Game: 7 Simpl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by Tony Robbins)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高手訪問】David Swensen – 我怎樣操作240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一)?
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總監David Swensen,去年接受外國著名心靈培訓導師Tony Robbins訪問,分享其操作方法。現分數文節譯:
新手上路財經術語解釋:
資產類別(asset classes):
是指一組在財務、法規和市場回報特性類似的資產。金融市場中,三大資產類別包括股權(股票等)、債權(國債、公司債等)和現金等值品。實體經濟中,又包括房地產、商品(含貴金屬)等。
資產配置 (asset allocation):
就是指將本金分別投放於不同的資產類別之上。由於各類資產之間,風險及回報受經濟環境影響各不相同,相加之下正好減低整體波幅,卻不失它們之間的綜合回報。
TR: Tony Robbins
DS: David Swensen
TR: 請問有沒有錦囊送給散戶?
DS:散戶有三大法門,能夠提升回報。第一,資產配置,買甚麼類型的資產,分配資金的比率如何?第二,是捕捉交易時機,搏某資產短線跑贏。第三是選股。三者最重要,絕對是資產配置。
我在教書時指出,資產配置基本上決定了所有的投資回報!怎可能呀?原因是,你炒出炒入時,要付佣金和其它費用,天下無免費午餐。一按掣做買賣,經紀就有錢落袋,身家隨之點滴消失,回報遂低。選股也有類似的傷害。
TR:那是不是我們應只買指數基金,只追求指數提供的回報?
DS:對!主動管理的基金,講就天下無敵,收費好貴,猛開支票,會跑贏指數,但我們發現,大多是空頭支票。(譯註:據David Swensen研究,1984至1998年,基金規模大於一億美元的基金,跑贏Vanguard 500(標普500指數ETF)的比率,僅為4%。換句話說,有96%的基金跑輸指數。)買指數基金,既包羅了市場全部的股票,收費又便宜。
TR:那請開示資產配置的法門。
DS:分散投資,能降低風險。分散投資,有兩個層次,第一跟選股相關。如果你買指數基金,你的投資便分散於頗多股票之上。但我想提出的重點,是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我的資產六寶為:美股、美債、美國抗通脹債券,海外成熟市場股票、海外新興市場股票和REITs(房地產信託基金)。
TR:為甚麼是這六寶?你的基金如何做注碼分配?
DS:股票一定是核心,尤其當你不是短炒而是長線投資。股票固然比債券高風險,實相如此,股票的極長線平均回報,自然較高。我的著作中,有一個基準投資組合,是7成股票,3成債券。
(未完待續)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
耶魯校長:這才是判斷一個人受過教育的鐵證
叫那個偷步買車的7頭過氣Banker,看看什麼是教育。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贏得尊重?還是,享受樂趣?以下三位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有著驚人一致的認知,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 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上一位任滿20年耶魯校長的還是1899年就任的Arthur Twining Hadley。
Richard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Richard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Richard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John Henry Newman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老占註:Richard Charles Levin,1947年生,是美國經濟學家,當然是猶太人,1993年至2013年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14年3月接替吳恩達開始擔任Online開放在線授課平台Coursera CEO。
網友Fai Yu兄提示,台灣有個40歲左右的葉丙成教授驗証,Richard從沒說過這句話,各位自己查証校長的講稿及葉Benson的面書。
https://www.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50c0403d8339f.pdf
教育不改變生活環境 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2005年,美國已故小說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晨,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Wallace在演講中說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教育能讓你活得幸福 幸福取決於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教授這門課的Tal Ben-Shahar教授認為,幸福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並總結出了以下12點有意識地獲得幸福的思維方式:
1. 不斷問自己問題。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後,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麼做到?通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通過視覺想像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而是一條上升的曲線。
5. 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
6. 記錄生活可以幫到你。
7. 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
8. 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為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運動。
11. 做事有三個層次:工作、事業、使命。找到你在這個世界的使命。
12. 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個誠實的父母。
唔好偷步買車,買馬就可以。
老占註:Tal Ben-Shahar,以色列裔美國人,教師,作家,專長於積極心理學和領導學。曾在哈佛大學任教心理學1504(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網上有流傳2006年和2008年的課程錄像,廣受好評。後來回到以色列教書。
耶魯基金怎買A股賺千億 石鏡泉
1 :
GS(14)@2012-12-08 22:25:16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D%83%E5%84%84/58297
不少投資者怨股市坑人,A股尤甚,但耶魯大學基金在過去六年並沒怎吭聲,就在A股市場賺了逾千億元,他們怎做到?據《理財周報》報道:
曾持十隻A股,六年最佳業績:1,500點買入,6,000點賣出
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坐落着一座有着擁有300多年歷史的「耶魯大學院」。這所世界頂級學府,除了在學術界擁有蜚聲國際的聲譽外,其擁有的耶魯大學基金在投資界的美譽甚至可以與之相媲美。尤其是在2006年進入中國以來,表現十分搶眼。
根據2011年耶魯大學基金年報顯示,耶魯基金管理資金規模為193.7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23.33億元,比一個博時基金的資產規模還要大,接近南方基金1,238億元的資產規模。2011年,耶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為21.90%。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的十年裏,耶魯基金的年度投資回報率一直高達10.1%,超過3.7%的國內股票回報和5.2%的國內債券回報。這也讓耶魯基金成為業績排名在前1%的大型機構投資者。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大學投資機構,耶魯大學基金於2006年4月獲得QFII資格,並於八月第一次獲批投資額度,為0.50億美元。剛進入中國,耶魯基金就趕上了中國A股的大牛市,創造了A股史上的最高點6124點,品嘗到了A股市場甜頭的耶魯大學基金再次申請追加投資額度,2008年5月19日獲批一億美元的投資額度。累計在中國的投資額度達到1.5億美元的耶魯大學基金如魚得水,即使中國資本市場的水有點渾。
七家大學基金獲QFII資格
據證監會最新資料顯示,目前獲得QFII資格的國外大學教育基金一共有七家,分別是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德克薩斯大學體系董事會以及杜克大學。雖然他們在A股市場上表現都不錯,但投資風格迥異,巴菲特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偏愛概念炒作,羅傑斯的母校耶魯大學則鍾情價值投資。
據統計,耶魯大學從2006年獲得QFII資格至今,操作股票在十隻左右,且以中長期持股為主,這就很好地詮釋了價值投資的理念。而它最為人稱道的經典投資戰役當屬美的電器(0527)(0527.SZ)。
相比於巴菲特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的「三心二意」,耶魯大學投資可謂極其專一,操作手法與羅傑斯如出一轍:順應基本面的上升趨勢,抓大底,逃大頂。
2006年,剛剛以QFII身份征戰A股的耶魯大學在當年四季度選擇投資美的電器648.54萬股,買入成本約12元/股左右。2007年末,耶魯大學持有美的電器股份增至1,583萬股,經過2008年送股後,到了2009年二季度,耶魯大學持股數量達到1,849萬股。耶魯大學增倉一直到2010年才宣告結束,此時,該QFII已經持有美的電器4,374.89萬股。
2011年一季度,美的電器創出歷史新高141.49元(後復權)。與此同時,耶魯大學開始收割,進行獲利了結。據美的電器2011年一季報顯示,耶魯大學當時以2,507.53萬股持股數,退居到第十大流通股東位置,以2010年末4,374.89萬股計算,耶魯大學單季度減持美的1,867.36萬股,到了2011年第二季度,耶魯大學已經消失在美的電器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不過其仍還持有該公司3,337萬股定向增發限售股。
今年三月,耶魯大學持有的3,337萬股限售股解禁,而從美的電器一季報來看,耶魯大學在三月中下旬至少減持700萬股,沒能再進美的電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青睞行業龍頭
根據2011年耶魯捐贈基金報告顯示:耶魯基金的投資中,權益投資佔比34%,房地產投資佔比20%,絕對回報類17%,自然資源類9%,國外股權9%,國內股權7%,債券和現金4%。而在中國耶魯基金更青睞A股市場,所投資行業包括電器、建材、食品、醫藥、房地產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流領域,而且都是行業龍頭企業。
首先大受耶魯基金追捧的為電器行業,從美的獲利頗豐後,當然也不能錯過中國的另一家電器巨頭——格力空調。而且今年五月,格力電器(0651)今年年中的董事換屆選舉,珠海市國資委空降的周少強爆冷被其他股東舉薦的馮繼勇打敗,而馮繼勇正是耶魯基金聯合鵬華基金共同舉薦的。耶魯基金由此成為改變格力內部格局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耶魯大學持有格力電器4,643萬股,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1.5%。除了電器行業,耶魯大學基金的投資觸角也深入到其他領域。記者粗略統計一下,截至目前,耶魯基金持有雙匯發展(0895)658萬股,位居第五大流通股東,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1.09%;中國國貿(600007)1,629萬股,位居第三大流通股股東,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1.62%;伊利股份(600887)(600887.SH),位居十大流通股東的第八位,持股2,205萬股,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1.39%;雲南白藥(0538)(0538.SZ),持有438萬股,位居第十大流通股股東,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為0.63%。而2011年耶魯基金退出了海螺水泥(600585)的十大流通股行列。
試水PE投資高瓴資本
前段時間,張磊向耶魯大學捐款8,888,888美元,引起網友強烈質疑,一時間將一向低調的張磊推向了風口浪尖,但張磊並沒就此事發表任何言論。其實,張磊與耶魯大學基金有着千絲萬縷的神秘關係。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Peoples University)的張磊,隨後赴耶魯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深造,在那裏他認識了對他影響至深的人——耶魯投資基金的負責人大衞·史文森(David Swensen)。正是擁有這層關係,2005年張磊回國,利用耶魯大學投資基金辦公室(Yale Endowment)提供的3,000萬美元創立高瓴資本,專注於國內PE投資。自創立以來,年均複合回報率高達52%,即便在2008年出現37%的跌幅。而其投資的項目包括籬笆網、遠東租賃等。目前的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正是耶魯大學基金在中國的實體,負責管理耶魯大學基金的投資,這也拓寬了耶魯大學基金的投資範圍。
揀十隻股 減低風險
耶魯大學基金的賺錢方程式是:
1.買股不要多 十隻便夠
的確,中外市場裏,每個市場縱有上千隻股,但往往可供長綫投資的並不多。
揀十隻股亦有減低風險的意義,重錘幾隻,如果出現黑天鵝事件,會一鋪清袋。例如近日的酒鬼酒、年前的蒙牛事件都是,這些股不是沒有投資價值,而是過分集中的話,一輸便清光。揀十隻股,除非認真黑黑黑仔,不然有一隻有黑天鵝,也只是輸10%而矣!
普羅股民研究監察股票表現的時間不多,看十隻股已十分花力氣,研究和監察股票表現就一如看緊自己的錢,一看不緊便會被人偷(蝕),豈不「棧」傷心?貴精不貴多,是耶魯大學基金賺錢法門之一。
2.只買民生內需有業績支持股
由2006年至今(即耶魯大學基金投資期),有多少隻動人心弦、故事多多的金光燦「爛」股,是「爛」,因不少金光股最終都爛了。耶魯大學基金買的有:美的電器、格力電器、雙匯發展、中國國貿、伊利股份、雲南白藥、海螺水泥等;都是很實在的民生股。中國十三億人,民生所需必有市場,這些市場的龍頭一定可以賺錢,而且是穩穩定定的賺錢,只要每年能平均賺逾10%,期以七、八、九、十年,便可大賺特賺。
投資主流領域中的龍頭企業
耶魯大學基金投資於電器、建材、食品、醫藥、房地產等與13億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主流領域、投資於這些領域中的龍頭企業就可賺,簡單但並不天真。
3.擇時而沽
不少投資者只識買,但不識沽,很多時都是錯過了套利時機。擇時而沽並不易,上文也沒有沽的詳細說明,作為普羅投資者暫時只好用兩個法門去沽貨:
a.看看有沒有大戶在沽,考慮他們沽的原因,再考慮自己跟不跟。
b.看公司盈利是否不前或放緩;或國策有無轉變,致對該行業/公司不利。
總之,筆者相信2013年之後A股有個幾年的大市,可以夠我們賺份退休金。方法?請細看耶魯大學退休金買A股的啟示,當然如中美日開戰,這個投資的時間之窗要重新考慮。祝大家好運。
2 :
鉛筆小生(8153)@2012-12-09 02:12:41揀十隻股 減低風險
耶魯大學基金的賺錢方程式是:
1.買股不要多 十隻便夠
的確,中外市場裏,每個市場縱有上千隻股,但往往可供長綫投資的並不多。
揀十隻股亦有減低風險的意義,重錘幾隻,如果出現黑天鵝事件,會一鋪清袋。例如近日的酒鬼酒、年前的蒙牛事件都是,這些股不是沒有投資價值,而是過分集中的話,一輸便清光。揀十隻股,除非認真黑黑黑仔,不然有一隻有黑天鵝,也只是輸10%而矣!
普羅股民研究監察股票表現的時間不多,看十隻股已十分花力氣,研究和監察股票表現就一如看緊自己的錢,一看不緊便會被人偷(蝕),豈不「棧」傷心?貴精不貴多,是耶魯大學基金賺錢法門之一。
2.只買民生內需有業績支持股
由2006年至今(即耶魯大學基金投資期),有多少隻動人心弦、故事多多的金光燦「爛」股,是「爛」,因不少金光股最終都爛了。耶魯大學基金買的有:美的電器、格力電器、雙匯發展、中國國貿、伊利股份、雲南白藥、海螺水泥等;都是很實在的民生股。中國十三億人,民生所需必有市場,這些市場的龍頭一定可以賺錢,而且是穩穩定定的賺錢,只要每年能平均賺逾10%,期以七、八、九、十年,便可大賺特賺。
耶魯索女棄73萬年薪到小島轉行賣雪糕
1 :
GS(14)@2015-05-05 01:22:01誰不想放下繁重工作、在熱帶島嶼享受陽光與海灘?美國一位索女放棄紐約的高薪厚職,搬到加勒比海的目的,就是要重拾美好人生。35歲的漢考克(Noelle Hancock)是耶魯大學畢業生,亦是一名成功記者,年薪達9.5萬美元(73.6萬港元)。不過她頓覺日復一日的勞碌生活乏味,有時幾個月都見不到密友:「紐約是個競爭大的城市,你要花大部分時間工作去負擔生活。」遂萌生出走念頭。她受一次美屬維爾京群島旅行啟發,愛上海灘生活,4年前赴加勒比海後不久,便決定變賣紐約資產移居島上:「我以10美元時薪賣雪糕,但比起之前賺六位數字的工作更開心」。她現在是一名酒保,下班後就可隨心所欲享受人生:「黃昏時人們會聚集在沙灘上一起看夕陽......放假時我們會去遺跡遠足、潛水、或划船到附近的英屬處女島」。她的同學同事都已成為成功人士,有時令她掙扎決定是否正確:「Pinterest網站是我的一位同學成立,另一位則創作了大熱電視劇而贏過艾美獎。」不過她樂於順其自然:「我有一座島,我住在一個破舊而迷人的一房公寓,可在山坡俯瞰大海」認為現在這種簡單寫意生活更開心。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504/19135215
【動畫】4萬蚊美國遊學團 耶魯門口影相當去咗
1 :
GS(14)@2016-08-16 06:27:52每年暑假,許多家長不惜支付高昂的費用,該子女參加遊學團。個別遊學團更言會安排子女到當地名校參觀,但廣東廣州多名市民投訴,早前為子女支付數萬元參加了一個暑假美國遊學團,豈料行程安排失當,14天的行程,5天在飛機上,每日行程都被領隊老師催趕排隊、坐車、趕飛機,結束後,感覺甚麼都沒學到。有家長表示,今年5月,有一個補習班老師在朋友圈推薦該美國遊學團。當時強調是眾籌遊學團,價格比市價便空約4,000元(人民幣‧下同),只要3.39萬元(約4萬港元)。但亦有家長指該遊學團價錢與其他同類產品相約。據悉,該遊學團總共有31個孩子參加,時間從7月24日到8月6日,一共14天,孩子最小11歲,最大的在讀高二,大約16歲。有家長提供的遊學團協議書,該遊學團名為「美國全真課堂體驗系列——暑期客場+東西海岸洛杉磯寄宿家庭14天眾籌遊學營」,強調會到名校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參觀。。出發之前,每個家庭還繳納了10萬元的出境保證金。其中一名家長馬小姐表示,由於出發時飛機延誤,耽誤1天,直航機又變成轉機。行程前後縮水2天。14天的行程有5天花在飛機上。馬小姐指,原本7月24日早晨5時30分集合,飛機飛行半小時後發現起落架出問題,於是折返香港。航空公司當日下午才表示當晚航班停飛,學生們要滯留香港。翌日各人早晨再集合,但原本直航卻又變成轉機。經過30小時,各人才到達目的地。抵達後,惡夢仍未完結。第一日美國課堂體驗課,行程表上承諾的STEM體驗課(STEM教育就是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技理工素養)突變成自修、看電影。有家長指遊學團「到名校參觀」的重頭戲,只安排學生入哈佛校園,其他大學只在門外拍照留念:「在參觀麻省理工時被學校趕出門外。三家名校的參觀時間只花了半天時間就結束。」該名家長指,兒子只有入哈佛大學校園,其他兩間大學只是在外圍影了一張相。參觀博物館的行程,只安排一個小時,其間更有領隊老師大聲說話,被博物館趕出門外。最讓家長氣憤的是,領隊老師居然把一個孩子遺下在車上將近2個小時。是家長從微信發現學生合照未見自己的孩子去追問,領隊老師卻未有回應,直到所有人返回時,才知道有人被遺下在車上。另一名家長反映稱,一名15歲的孩子腳趾受傷,接受治療時要墊付醫藥費906美元(約7,000港元)。但是,領隊老師及基地負責人竟然要孩子自己解決。對於家者的投訴,負責籌辦該遊學團的公司否認有關指控。除了航班延誤無法控制,公司曾增加了行程作為補償,例如去參觀迪士尼,在哈佛大學安排了一個主題交流等。公司指學生參加STEM課程,做了簡單的科學實驗。只承認由於複習考試周,當日下午因行程原因取消了STEM體驗課。至於壦有學生被遺在巴士上,領隊發現後,已即時上車找,確認對方無礙。《廣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6/19738355
林子健保釋禁離港無法如期赴耶魯讀博士
1 :
GS(14)@2017-08-18 08:41:54■林子健昨保釋離庭後到伊院覆診,其母及妻子(右圖)到醫院探望他。
【本報訊】自稱被擄走禁錮、大髀遭打入21口書釘虐待的民主黨成員林子健,被控誤導警務人員罪昨提堂,暫毋須答辯。控方透露未找到證人,並申請禁林保釋期間離港。林以負笈美國耶魯大學修讀神學、已訂來回機票為由,申請不限制離境被拒。他獲保釋候審,離庭後稱中秋將至,祝世人平安及與家人團聚,「無災無難到終老」。記者:伍嘉豪 翁鈺輝 梁澤岡由報案人變被告的林子健(42歲)被捕扣查後,因報稱頭暈及胃酸倒流送院,原盛傳因等候醫生巡房,會缺席昨晨九龍城法院的聆訊。結果警方昨早得悉醫生認為林適合出庭,即安排警車將林由伊利沙伯醫院羈留病房押解到庭。林妻和母親、民主黨中常委蔡耀昌、總幹事蔡雨龍、前主席何俊仁等旁聽。
「祝願世人無災無難終老」
報稱無業的林子健被控於本月11日,在瑪麗醫院提供虛假資料誤導偵緝警員黃繼霈,稱自己於前一天(10日)下午在油麻地砵蘭街與碧街交界附近被拐。林出庭時略現疲態,唇色少許蒼白,走路緩慢及一拐一拐。他神情凝重,聽取控罪內容後輕輕搖頭並低聲回應「明白」。林保釋步出法院時安撫一擁而上的大批傳媒,稱「會堂堂正正畀大家影」。他說縱然有很多說話想分享,但律師建議在法律程序期間不可談論本案。他隨即有感而發:「嚟緊中秋節,我祝願全世界嘅人都可以一家團聚,快快樂樂、平安大吉,無災無難到終老。」至於會否向高等法院申請離港、搖頭是否表示打算不認罪等,他均沒回應,之後乘車回伊院覆診。林母及林妻下午與何俊仁到醫院探望林,何逗留15分鐘後離去,3人一直沒回答提問;何被問是否仍相信林時稱:「我都已經嚟咗(法院)啦!」控方庭上指需擴大調查範圍及嘗試尋找目擊者,證人列表暫未有市民。辯方申請保釋時曾提出保釋金加碼至3萬元。據知,林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今年4月獲耶魯取錄讀一年課程,對一生研究神學的他是極難得機會。已取得學生簽證及繳交部份學費的林須於本月尾飛往當地註冊入學,否則錯失開課。林打算師承德國著名神學家、耶魯教授沃弗(Miroslav Volf)。他在外地無家人無資產,自言沒棄保潛逃風險,並「保證會飛返嚟」應訊,惟最終仍不得離港,只獲准以原有5,000元現金擔保,須交出旅遊證件、居於報住地址及每周向警署報到兩次,下月14日再訊。案件編號:KCCC2556/17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8/2012489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