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英文晤特朗普顧問3小時獲預告美政府貿易談判趨強硬

1 : GS(14)@2016-12-10 03:45:12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交接團隊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見面,深入交談3小時。葉說,特朗普與團隊對台灣友善,但政策會否因而改變還有待觀察,又指美國民意決定政策方向。台灣年輕意見領袖也投書美媒,撐總統「通電」,希望向美國人民表達:「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昨日證實,蔡英文總統、葉望輝與其友人、民進黨立委蕭美琴、羅致政共5人前日在官邸餐敍。因為是老友聚會,氣氛愉快,聊了3小時。



■疑載着葉望輝的車輛前晚進入總統官邸。台灣《蘋果日報》

認為蔡過境無必要高調

羅致政透露,葉說特朗普是個非常溫暖的人,他和團隊對台灣也非常友善;但不可否認,「要轉換成政策還有待觀察」。葉提到從這次大選看到,民意才是決定美國政策方向的動力,建議台灣增加與美民眾互動,包括雙向經貿、投資與採購,讓美國人民感受到與台灣人民關係密切。葉又提到特朗普政府未來對所有國家在貿易談判上會相當強硬,「台灣應有所準備」。對於蔡英文下月出訪過境美國是否會見特朗普?葉望輝覺得沒必要在此時高調,建議蔡過境期間與一般民眾接觸,引起共鳴;蔡也認同。台總統府昨表示,蔡計劃派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擔任特使,組團到美國出席特朗普的就職禮,訪問團成員以及行程等資料,會適時對外公佈。蔡英文與特朗普對話一事連日為世界所高度關注,但美媒焦點卻置於通話恐「觸怒中國」,並警告台灣將因此「付出代價」。


林飛帆陳為廷撐世紀通話

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為此撰文投書,昨刊《華盛頓郵報》網。林在fb說明想表達本意很簡單:「這通電話的意義是正面的,它提供了重新檢視台美關係的機會……當達賴喇嘛會見奧巴馬的時候,這些媒體會這樣群起而上,警告『這會觸怒中國』嗎?對於這些『自由派』的雙重標準,我們很不爽。」林最後強調其實想講就是鄭南榕曾說的一句:「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9/198596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85

美政府研阻中資購西屋

1 : GS(14)@2017-04-06 07:31:07

【明報專訊】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憂慮中國投資者可能洽購東芝旗下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核電業務西屋電氣,財長姆欽、能源部長佩里等內閣官員已討論如何阻止中資機構競購。美國官員稱,迄今研究了3個可能方案,包括政府可能阻止向中國買家出售、鼓勵美國或盟國的投資者競標,或由政府直接注資西屋換取股權,類似前奧巴馬政府挽救美國汽車業。

東芝上月底為旗下的西屋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官員稱,政府憂慮競標的財團背後有中國資金支持,恐中國政府掌握可用於軍事或民用的核技術機密。美國勢將阻止中資對西屋的多數股份競標,且美國政府有權規範涉及國家安全技術的敏感併購。有官員表示,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首次會晤時,可能討論西屋的問題。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30&issue=201704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36

盧志威﹕美政府似想放生兩房

1 : GS(14)@2017-04-28 00:19:57

【明報專訊】最近有兩單消息,可能刺激被政府國有化多年的房利美(FNMA),可以如AIA般重新市場化,第一是美國新財長對房利美、房地美(FMCC)的態度有所放鬆,至少明確表示,將兩房所有利潤上繳國庫不是長期可行的做法,遲早都要作出重大改變。

其次,周二晚上,代表中小型銀行的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發表聲明指,兩房應該要建立自己的資本,脫離政府的依賴,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也表示應該把兩房變成公用事業,容許新競爭者入場,以上種種都表示,主流金融界的「民意」是放生兩房。

可令特朗普支持者勁賺

事實上,特朗普商界好友Bruce Berkowitz、John Paulson和Carl Icahn,甚至連Bill Ackman都買重兩房,如果大家相信特朗普想連任,一個既得到民意支持,又令自己的支持者賺得幾十億美元的政策,絕對值得做。

特朗普當選時,房利美股價由1.7美元最高炒至近5.0美元,之後因為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判處投資者敗訴,不能推翻美國政府抽稅,所以公司不能派息,故兩者股價暴跌,如果今次政府直接修改政策,這項判決將失去意義,事實上金融監管是奧巴馬留下的一大遺產,所以任內必定不會更改,反而特朗普會有機會做。

此外,除了市場賺錢,有分析估計美國政府可從兩房市場化獲得2000億至3000億美元收益,且由專業團隊放手管理,可能令貸款市場的流動性提升,在加息已如箭在弦上的情况下,放生兩房絕對有利無害。

(本人客戶持有房利美)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38&issue=201704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48

特朗普搞黑箱作業美政府公開資料大減

1 : GS(14)@2017-05-18 02:08:12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上台以來,政府透明度大減,《華盛頓郵報》發現,大量原本公開的數據和資料,不是被華府下架,便是隱藏在網站內不起眼的地方。曾在奧巴馬任內大力推動政府開誠布公的民權律師艾森,批評特朗普開倒車,削弱公眾追究政府責任的能力。



由美國總務署管理的DATA.GOV網站,總匯了美國政府的開放數據資料,根據美國南方衞理公會大學法律學院的統計,在大約3個月前,即前總統奧巴馬卸任不久,DATA.GOV上還有195,254組公開數據可供搜尋,但本周數字已經跌至156,000組。專家指出,數據數目減少部份或因合併數據組和資料過時,但是如此大規模減少,不會是偶然事件。


移走動物權益執法紀錄

特朗普向來主張放寬對商界的監管,又對動物權益及氣候變化抱有懷疑,在消失或隱藏的美國政府公開數據中,違反職業安全、節約能源和動物權益執法等範疇自然成為重災區。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在奧巴馬的時代,會定時公佈違反職業安全條例的檢控數字,並對違規企業採取開名懲罰,以儆效尤。不過,特朗普上台後,當局主動公開點名的個案劇減9成9,執法紀錄雖在,但散落在勞工部網站內不同位置。農業部更索性把整個有關動物權益的執法紀錄移走。至於在環保局及內政部內有關氣候變化科研資料,不是被消失,便是聲稱在整理當中,公眾無法查閱。另外,白宮沒有再公佈每日訪客的資料,令到公眾難知特朗普和白宮官員見過甚麼人。在美國政壇出名嫉惡如仇、人稱「不可以先生」(Mr. No)的艾森(Norman Eisen)形容,「特朗普政府似乎決心用加大碼的哈利波特隱身斗篷來包住整個政府」。有數據專家亦質疑當局傾向黑箱作業,無疑會令社會減少創新和進步的誘因,甚至有資方指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過了火,認同公佈違規企業名單的做法「始終有其好處,可以時刻提醒僱主要注意(職業安全)。」美國《華盛頓郵報》


減透明度8招

1.白宮網站上支援敍利亞難民的民間連結消失2.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協助露宿者及禁止歧視資料失蹤3.華府高官任命時獲得的利益衝突豁免資料沒公開4.白宮不再公佈訪客日誌5.勞工部大幅減少公佈檢控及罰款紀錄6.農業部停止發放動物權益執法紀錄7.環保局及內政部不再公開氣候變化數據8.政府供應商減排排名失蹤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6/200226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53

美政府停擺 比特幣彈升一成 美匯連跌5周 逾兩年半最長跌浪

1 : GS(14)@2018-01-21 23:34:10

【明報專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未能達成協議,參議院沒有在限時前通過臨時支出法案,聯邦政府因為經費不足,自周六起局部關門,停止所有非必要部門運作。確定聯邦政府即將停擺後,近日受多國監管機構打壓的虛擬貨幣隨即爆升,根據交易平台Coindesk報價,每個比特幣兌美元在兩小時內上升1083美元。截至昨晚9時,每個比特幣報12,469美元,上升954元或8.28%。分析認為,聯邦政府停擺只是比特幣上升的藉口,實質避險功能成疑。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其他虛擬貨幣亦錄顯著升幅,以太幣昨日9時報1119.92美元,上升8.18%。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每次市場有恐慌情緒,比特幣價格總會出現異動,聯邦政府停擺,會有投資者借機炒作自低位反彈,不過他對比特幣能否避險有保留。

植耀輝﹕避險功能成疑

市場對聯邦政府停擺的憂慮,加上市場預期多國央行將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拖累美元連續第5周下跌,創下2015年5月以來最長跌浪。路透社引述法國農業銀業銀行外匯策略師Vassili Serebriakov表示,在上周初政府停擺只是外部風險,但現時變成真正的風險。美匯指數上周五收市報90.57,上升0.21%,整周計一共下跌0.31%,上周曾經跌至90.16,創2014年12月以來新低。

金價微升至1331.8美元

有參與虛擬貨幣投資的金融界人士傅家豪亦認為,比特幣上升與聯邦政府停擺關係不大,明顯只是乘機借勢炒上。他認為雖然受監管機構打壓,不過虛擬貨幣不能抵押利用槓桿炒賣,再下跌的空間不大。其他避險工具變幅不大,黃金每盎司報1331.8美元,升0.36%;瑞士法郎兌美元報1.0378,下跌0.48%。

多國打壓 比特幣高位回吐36%

近日多國監管機構均有打壓虛擬貨幣的措施,虛擬貨幣交易主要市場韓國在上周曾擬立法禁止虛擬貨幣交易,韓國比特幣當日一度急跌兩成。前日市傳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禁止支付機構為虛擬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並採取措施防止支付通道於虛擬貨幣交易。

美國證交會亦表達對比特幣交易所買賣基金產品的操作表示質疑。比特幣自去年12月中創出19343美元新高後,自高位已經回調了35.54%。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50&issue=20180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92

美政府停擺第3天 美股續新高 10年國債孳息回落至2.63厘

1 : GS(14)@2018-01-28 15:08:45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昨連續第3天局部關停,市場等待稍後參院的臨時撥款議案表決能否令政府重開,但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國政府停擺對金融市場影響不大,道指低開後反彈,標普500指數和納指早段再創新高(見表)。10年期國債孳息輕微回落至2.63厘。

中美貿易矛盾加劇之際,美國媒體Axios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因經常開會打瞌睡,且與中國的談判表現未達到總統特朗普的期許,兩人關係在半年前已開始惡化,羅斯如今已失去特朗普的信任。3名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在半年前的多個白宮會議,當着其他官員面前質疑羅斯的智力和能力,曾辱罵他:「你對貿易的理解糟透了。你洽談回來的協議不好。」白宮強調羅斯仍深受重用,正領導政府推進鋼鐵、鋁業、知識產權和貿易方面的工作,職權範圍有所擴大。

特朗普傳與商務部長關係轉差

羅斯是私募股權投資公司WL Ross & Co的董事長,曾參與多項重大的破產重組項目,被稱為「破產之王」。他上任之初曾是特朗普最寵信的官員之一,並為羅斯這華爾街傳奇人物加入內閣而感到自豪。消息人士稱特朗普上任不久曾向白宮訪客稱:「威爾伯(Wilbur)在華爾街非常有名,毋須說出他的姓氏,只是說威爾伯,大家已知你在說誰。」

特朗普當時委派了羅斯跟中國談判,希望他在削減美國貿易逆差,將製造業職位帶回美國,惟其表現未獲特朗普稱許。白宮中人留意到,羅斯過了早上11時就開始打瞌睡。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向羅斯稱,不再信任由他進行談判,之後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被確認為美國貿易代表後,就由萊氏在所有貿易談判擔大旗。《金融時報》去年8月指出,特朗普拒絕了一個由羅斯談攏了的中國鋼鐵協議。

白宮強調羅斯仍受重用

去年5月,中美雙方宣布就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達成10項協議。當時在羅斯主導下,美國以重新開放中國熟禽肉入口,換取中國解除對美國牛肉長達13年的禁令。羅斯對此成果相當滿意,惟未能贏得特朗普的讚許。Axios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認為羅斯自吹自擂可笑又荒謬。

消息人士稱,羅斯已花了幾個月與政府內部重建關係,但始終沒有恢復在特朗普眼中的地位。不過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和萊特希澤均表示,羅斯仍是總統經濟團隊的要員。美國傳媒稱,美國商務部已向白宮提交進口鋁產品的調查結果,特朗普將在收到報告的90天內,決定是否就對中國等地的鋁材進口採取限制措施。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44&issue=20180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15

AI道德誰來監管? 怕落後中國 美政府拒嚴管

1 : GS(14)@2018-03-19 04:11:16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科技日新月異,但面對這種新科技,人類正陷於重大的矛盾,既擔心它會過於聰明而讓人類無法駕馭,終演變出科幻電影般的末日災難。與此同時,人類又憂慮AI不夠聰明,應用於自動駕駛、機械臂手術等情况時或會突然失靈,又或欠缺人類的靈活應變。上月初美股急挫拖累環球跌市,很可能由於程式交易已佔美股成交的多部分。交易機構使用的AI演算法相近,觸及某些條件便會同時大舉沽貨,釀成AI股災。

政府監管機構正有意對這種既聰明,又愚蠢的AI技術加以規範。不過科技企業正爭取在監管機構出手前,塑造AI的發展模式。IBM、英特爾(Intel)及代表業界的組織,正尋求建立行為守則及道德規範。然而,批評者認為,科技行業此舉將妨礙各級政府的外部監管,質疑科技企業應否自訂遊戲規則。

IBM英特爾尋求自設規範

總括來說,AI是指模仿智能行為的電腦,分析了大量數據後,計算出如何避免車禍,以至下次可能發生罪案的地點等。對於企業來說,這些AI演算法用途廣泛,可用於評估客戶的貸款風險、工作申請、中風概率等,進而設計出一些財政、醫療等方案,可說是生金蛋的寶庫。因此當紐約市去年8月要求科技企業發布從政府機關使用的演算法源代碼時,科技公司都有所遲疑,稱要保護專利。紐約市最終在12月通過了一個簡化版規範法,沒要求科技企業交出源代碼。

商業秘密作盾牌 監管機構拒門外

向美國國會提供有關AI建議的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Ryan Calo向《華爾街日報》稱,科技企業以商業秘密為名,令外界無法得知他們在做什麼。然而,這些AI演算法不一定有清楚的邏輯。倘某些AI程式一直拒絕向某個性別,或某個種族的人士提供貸款,那應否被視作歧視?監管機構是否有權審查這些為人類生活作出各種決定的AI演算法?如果算法不知道如何解釋自己的邏輯,那應怎麼辦?奧巴馬前政府曾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由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發布了有關AI的道德影響白皮書。至特朗普政府上場後,該辦公室仍沒有領導人,員工數目亦由約130人降至45人左右。

規管過嚴 美政府恐削創新能力

特朗普政府如今希望商業帶領AI發展。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的官員Michael Kratsios稱,政府擔心全面的規管會限制創新,使美國競爭力下降。Kratsios稱,由於中國也在推進AI技術,卻沒有理會太多道德議題,美國政府不會尋求為AI建立廣泛的高層次指導方針,關鍵是創造一個框架,確保下一代偉大技術在美國誕生。

過去6個月,英特爾、IBM和總部位於首都華盛頓的信息技術行業委員會(成員包括facebook、蘋果和Google)等,發布了有關道德使用AI的原則。 微軟1月亦發布了一本關於AI及其社的作用的書籍。2016年,一些科技巨擘在三藩市成立了一個道德組織,名為人工智能伙伴貢獻人類與社會。其他同類組織還包括Open AI、AI Now研究所等。

歐盟已制AI演算法規定

這些組織建議,AI的規範包括要任何AI演算法能向消費者解釋其決策的邏輯。不過此舉相當複雜,因為公司往往無法解釋其被稱為「深度神經網絡」的AI系統如何得出答案。華盛頓大學去年一份報告稱,一種自行學習如何區分狼和赫斯基狗的演算法,似乎只是分析狼圖片上的地面積雪,對動物並沒有任何洞察力。民主、共和兩黨去年12月引入法案,以建立一個諮詢委員會,研究AI的潛在影響。歐盟已制定AI演算法的規定,並將於5月生效。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22&issue=20180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