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四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110059好了,親們,開始第四天的碼字了。今天說的可能技術實操性強一點,我就儘量簡單說,而且就事論事,以我的個人經歷為依據,大家就不要過於挑刺了,哈。
上回說到我選中介機構的先後順序是律師、會計師、券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很多企業稍具規模後老闆都想當然的認為「我的企業這麼好,簡直就是必然的上市公司!」我不是嘲笑企業主們盲目自大,而是沒淌過資本市場這趟混水嘛,不懂也正常。可就是因為要從創業時的「自由王國」走到符合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規範王國」,也就要求你一定把過往不規範的東西都要規範乾淨了。很多時候企業到底有哪些不規範的地方是老闆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我的心裡又能有什麼底呢?就算我自己摸清楚了又怎麼樣?法務鑑證報告又不是我出就可以算數的,還是要請律師先來做個盡職調查才讓大家心裡都能有底些,把一些上市的「硬傷」都找出來,先著手解決。仔細回顧一下證監會的那些審核條目,歷史沿革總是排在第一位的,這裡面出了問題,剩下的都不用看了。說實話,歷史沿革的問題往往好解決,總比業績上不來幹著急一點辦法(做假賬除外)都沒有要強,可是解決起來往往也最費時間,因為要這個衙門、那個衙門的硬跑、硬辦。就說一個實際控制人變更吧,創業板是變更工商登記完成24個月後方可報材料,在這期間你有充分的時間去規範賬目、調整經營(我把這個叫「以時間換空間」)。別看一個IPO項目成功後付給律師的費用是200萬左右的行情(指中小、創業板),但很多工作是在股改前做的,這個階段付30-50萬也就夠了,很多的企業光這個階段就折騰個3-5年,和請個常年法律顧問也沒啥區別,即專業又頂用,何樂而不為?
幾乎同時,會計師就可以引入了。我曾經說過: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上市,哪怕你只是一個小商店、小報亭、小水果攤,只要業績達到不就行了嘛,剩下的好說!(我這句話忽悠了多少準備創業的理工科大學生啊,嘿嘿嘿嘿)一般理解會計師的職責應該是通過審計將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量化、數字化後向投資者、管理者呈現。說白了就是市場要通過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來確認企業的業績,而企業的業績必須得到會計師的背書。可現實中呢?我想企業給稅務局繳稅的帳是一個利潤水平,給銀行辦貸款的帳是另一個利潤水平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吧?可咱國家還是高明啊!什麼叫「實質重於形式」的審查原則?你原始資本積累的那些「原罪」用一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可以不追究了,但你現在還想來資本市場圈錢,那我就不得不提醒你還有下一句「帶動其他的人達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說咱國家就是要通過證監會的這套制度設計讓你想上市的企業把以前少繳、沒繳的都給我補足嘍。說白了就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這下可就麻煩了,以前的帳怎麼清?少繳的稅怎麼補?虛增的存貨怎麼銷?大股東佔款怎麼還?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要解決、理順這些問題,就靠企業內部那些忠實本分的老會計是肯定不行滴,市場也是肯定不認滴。好好請個有證券執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來,按上市標準審一遍,你才能知道你的企業是有多爛!接下來的幾年裡你要接受會計師的指點好好把自己的賬目處理好,所以會計師越早介入越好。說到這裡我想大家明白了「四大」為什麼在IPO市場只有百分之幾那麼一點點的可憐份額了吧?「四大」後台(不是指權力、門路哦,是說業務後台)實力強,內審嚴格,所以你慕名讓他們來審,他們就是來給你「干審」,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想請他們手鬆一點,報表粉飾一下下?「抱歉,我們內審通不過。」想請教以後怎麼調整?「抱歉,這屬於我們另外的收費服務項目。」那能便宜不?「抱歉,我們是四大!」國內所就不一樣了,來了把你的帳裡裡外外看一看,庫房盤一盤,詢證發一發,然後客客氣氣的出個什麼《指導意見書》,你自己按指點該注意的注意、該調整的調整,然後再審再出個《審查報告》,你自己把還沒做好的給做好,最後大家都滿意了,出個《審計報告》,皆大歡喜。這點事也是每次10-15萬就搞定了。(其實也沒這麼簡單,只是不能再細講了,太敏感了,再講會被抓走的,偷笑)。
再下來,券商就可以閃亮登場啦!!!券商者承銷人也,你要通過他賣股票,投資者要通過他買股票,你說重要不重要?這麼重要就不能隨便選。我選券商看三點:1、券商的整體水平、實力、市場名聲如何,這個沒什麼好講的。2、保薦代表人的水平和對你看不看好、是否合得來。保代混口飯吃也不容易,為了妻兒老小當然是有項目就接,可接了後是把你力捧上市,還是當儲備項目養起來,其中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有的保代就是對某個項目提不起興趣,或疏於研究,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一位好的保代應該是特別熱衷於你的產業,人脈廣、水平高,能在經營、管理上起到高參的作用,以後引入戰略投資者、增發、發債什麼的都用得上。我和有些保代就是一輩子的朋友,和有些則互相視為草芥。3、保代在券商中的地位。券商內部通道有限,保代地位高,他手裡的項目就往前排;保代地位低,他手裡的項目就往後站。這一點啊,你不在資本市場中有點道行還真不容易看透。你選好了律師做了初步的法律盡職調查,知道了有沒有「硬傷」;引入了會計師,賬目逐步清查一遍,知道以後如何調整、規範。現在把這麼個乾淨、有序的項目往哪個好的券商、好的保代面前一放,他都會動心啊!他肯定會興高采烈的、卯足了勁的給你研究一下商業模式、業務構成、上市節奏,認認真真的出一份《研究報告》。事到此時,你就是不上市了也值呀!一個乾淨、規範、發展有序的企業即將呈現在實際控制人的面前,作為董秘我想是可以大吼一聲「我要加薪!」的時候了。
等等,大家先別急!你們以為我就是這麼膚淺的只想要老闆那可憐的幾千元加薪嗎?錯!老闆那是什麼人?是你的伯樂,是你的貴人,恩同再造,那可是一家人啊!你怎麼忍心再從他的口袋裡掏錢呢?咱折騰了這麼一大圈的目標是什麼?從股市圈錢?哎,又俗了,錯的二次方!!上市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借助各位投資者的閒置資源更多的促進企業發展,同時把企業發展的成果回饋給所有投資者,從而完成優化資源配置的社會使命和公眾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標!(我的眼眶濕潤了。)咱的目標其實是那些VC/PE!各位親,大家想想,面對這樣一家歷史清晰、架構合理、賬目合規、業務高速發展的擬上市公司,券商、會計師、律師都已進場,那些VC/PE都是啥眼神?都是啥眼神啊!那絕對是女流氓看到頂級男模感覺「帥到都合不攏腿」的眼神啊!哼!VC/PE們,老子就張好了口袋等你們往裡跳呢!(哎呀,12:30了,吃飯飯去。)
第四篇:講解《我的投資學》——投資者為什麼要學倫理學和心理學 CHQ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560529A
第一小節:對道德的聲討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迷迷茫茫地活著,他從來沒發覺自己活著一種集體意識之中,就好像22歲以前的我一樣。
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那裡交通比較堵塞,對外面的交流比較少。還記得,村裡的孩子能進一次城,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啊。這造成在那裡生活的人思想比較封閉,特別是對於我這種孩子,我所獲得的信息依賴於我生活的環境,我生活周圍的事物塑造著我的價值觀,就像封閉的朝鮮,你不敢想像,他們還想著去解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全世界人民,當然包括她的鄰居中國。
因此傳統的教育、落後的思想對我的影響很大。你可以說我們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樸實、吃苦耐勞、能幹,熱心、樂於助人,所以這些優點,我的確在許多農村的孩子身上看到過。但是我也發現我們深受道德的毒害。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個人具備上面的素質不好嗎?一個人具備這樣的素質當然是好事,但是他很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他的行為更多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反應。
因此,我認為你是讓孩子發現自己,選擇他喜歡做的人,而不是把一下觀念灌輸給他。他這樣做——樂於助人、熱心,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我發現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去分析道德的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問題的實質。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學說,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以前在農村長大的小朋友往往缺乏一個自我的覺醒,成人用自己超我的觀念在灌輸著我們這些孩子的大腦,當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信息開發的時候,我們感到困惑了,我們之前的思想觀念被沖垮了。但是新的價值觀念還沒有構建起來。
比如說,以前農村的孩子對待「性」這個話題,我的父母,周邊的親人是很少談論這個話題的,生活當中出現一些」不良「畫面,親人總是迴避這些話題,用自己的權威和所謂的道德來壓制我們心中的想法。於是造成我們認為關於「性」方面的東西是很邪惡的,我們不應該有的,當你想到這方面的東西的時候,你應該有一種罪惡感。我們就活在一種這樣的狀態之中,不斷地壓制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慾望,從而讓自我沒有獨立出來,對作為一個正常難以迴避的問題假裝視而不見。從而,不利於農村孩子的身心成長。
因此,我們看到所謂的道德造成對人的束縛,給無數年青人的過去造成極大的困惑。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不能過分責備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這是這樣過來的,他們比我們更深受其害而沒有絲毫的覺察。我認為你想要獲得一個獨立的人格,你必須對不合理的道德進行強烈的批判。就像古時候認為裹腳是一種美德一樣。我想沒有比這更荒唐的了。在中國這個每天經歷徹底啟蒙和文化運動的國家,我們不斷不小心審視著我們身邊有多少封建殘留的思想。
在封建社會,道德的背後的立場就是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用——道德成為了一種統治社會的工具。很多人因為從小被灌輸這種意識而失去了自我覺醒的能力。這也是中國社會比較缺少的兩種東西——批判精神和理性能力。這造成我們的社會缺乏一種自我改良的基因。
無疑,當你弄清楚什麼是道德以及它的起源後,這有助於你的人格的獨立。它幫助你瓦解了所謂的「權威」,讓你審視自己內心世界,讓你自己為什麼而活著以及你想怎麼樣活著。
第二小節:學點心理學知識 總的來說,心理學包括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塊對於投資者來說,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我的投資學》中,怎麼把我自己的那部分佔了很大的篇幅,可以說很多人適不適合從事價值投資,和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我自己有很多的關係。下面我分開談個體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在價值投資當中發揮的作用。
通過分析個體心理的架構,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個體心理學一般分為三部分: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個性心理。我們可以從這三大塊逐漸深入,分析到底那些東西會對我們的投資產生影響。比較說,情緒、思想觀念、性格,這些和什麼東西有關呢?它們內在有什麼聯繫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我們會發現很多我們從來沒有發現的東西,原來有這麼多無意思的觀念在支配這我們的行為,而我們的行為有怎麼作用於我們的心理呢等等。
在《你為什麼學不會價值投資》的系列文章當中,我已經說得很明白,為什麼價值投資看似簡單卻很難學會,因為它更叫強調培養一個人的基本的品質,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種技術性的知識。講大道理誰不懂?關鍵是有多少個人相信自己講的大道理,用自己的行為實踐自己所提倡和認可的大道理?如果是這樣我們的政府就不會出現大面子的語言腐敗了。
學習心理學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通過對心理學歷史的梳理,系統地學習心理學,在個體心理學中,我認為發展心理是比較合適投資者看的。透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我們很比較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意識到自己這種行為是不是錯誤的。
當你深入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你就會發現群體心理學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現象。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從眾,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打死也不思考,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容易受到別人的蠱惑。置身於群體當中我們可以做出很多事後讓自己也感到費解的事情,我認為每一個投資都應該好好地讀一下《烏合之眾》和《逆向思考的藝術》這兩本書。
《逆向思考的藝術》這本書當中寫到,「因為一個群體是不動腦子的,只根據衝動行事,所以公眾意見頻繁地出錯。根據同樣的理由,因為一個群體迷失在感覺或者情緒之中,所以您將會發現,一旦某種社會狂熱已經形成了勢頭,則大眾將不顧一切地投身進去。群體的主要特徵是容易接受『暗示』的影響。從另一方面看,暗示就是『相互感染』。無論一個群體看上去對某種事物多麼漠不關心,通常來看,它總是處在滿懷期望的盼望狀態中,因此很容易受暗示的擺佈。」
關於我們在「非典」期間公眾搶購米醋、碘鹽、板藍根等等一些滑稽的行為,最開心的只有那些無良的商家。誰叫我們心裡沒有底呢?說不定板藍根真的是萬能藥,趕緊買點回家放在,遲了就買不到了,你看鄰居的張大媽買了好幾箱。當你看到這些類似的故事情節一次又一次在股市上上演,你就知道我們做價值投資還是有希望的。人性的弱點和信息的不完備性決定我們在這個市場上可以大有作為。
整頓教廷銀行 教宗還有第四箭?
|
|
以簡樸聞名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上任半年,就對多次涉及洗錢醜聞的宗教事務銀行(IOR, Istituto per le Opere di Religione)祭出一連串改革,不僅設立委員會協助調查、推出官方網站公布財務資訊,甚至還頒布手諭回應歐洲反洗錢專家評估委員會的建議。 70多年,不開放、不受監管 俗稱梵蒂岡銀行的宗教事務銀行,一九四二年由教宗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所創立,至今仍只有當地職員和宗教機構能在銀行開戶。目前資產約八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九十億元)的梵蒂岡銀行,由於資訊不公開且不受金融監督,堪稱全世界最神秘的銀行之一,也因此多次捲入洗錢弊案,成金融犯罪的溫床。 一九八二年義大利安保信銀行(Banco Ambrosiano)倒閉,調查發現該銀行有十三億美元(約合當時新台幣五百零八億元)的貸款流入拉丁美洲的空殼公司,而梵蒂岡銀行正替這些貸款提供擔保,最後義大利司法部門因為高級神職人員有外交豁免權,而放棄起訴。今年七月,就在方濟各籌組五人調查委員會不久,梵蒂岡銀行又有兩名高階經理人因涉嫌從瑞士走私兩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八億元)而辭職下台。 接二連三的洗錢醜聞,讓梵蒂岡銀行受到國際關注,二○一二年美國國務院首次將梵蒂岡銀行列入洗錢關注名單;今年初義大利央行因為梵蒂岡銀行不符合反洗錢規範,凍結了梵蒂岡境內刷卡服務,造成大批到梵蒂岡的遊客因現金不足而無法購買博物館門票。 為了挽回聲譽,教宗方濟各在六月底設立委員會,授權五人小組檢閱銀行所有文件。為了提高財務透明度,七月時又推出梵蒂岡銀行的官方網站,罕見的公開帳戶數,其中有八成五的資產來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團體,剩下的一成五為外交或神職人員的薪資及養老金。 八月初,教宗方濟各頒布手諭並成立金融安全委員會,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神父(Father Federico Lombardi)表示,新成立的委員會不僅聚焦銀行的運作,更擴及整體教廷的金融監管。接下來就等著十月份的年度報告書出爐,來驗證這些改革是否真的有效。 |
外匯縱橫(13):外匯市場101-第四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536外匯是金融市場中最成熟的市場之一,無論是流量及參與者人數都是最多的。FX部門是銀行一個非常重要的單位,環球銀行一般會將外匯部分為交易部FXTrading和客戶業務部Corporate and Institutional Clients Sales & Marketing兩大類。其中交易部會再分為G10和EMK Desk*,當中又再分現貨,期貨和期權team。最大的global banks如Citi,DB,JPM,UBS,BNPP 等在期權desk再分vanilla option 和exotic option team。
銀行外匯部的主要利潤來源包括:
- 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etary trading
- 套利arbitrage
- 客戶業務 customer business
1。長及短缐自營買賣short term and propriotary trading
交易員根據銀行配給他的風險額度,利用他個人的経驗做買賣。風險額度risk limit 包括每日可輸的金額daily loss limit,每月最多可輸金額monthly total loss limit 及美元未平盤總額total outstanding trading limit in USD及可交易貨幣tradable currencies。這一項目高風險,但不一定高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行的風險能力,有沒有得到第一手大size ticket orders或資料,優秀的技術和經濟師分析支持等等。還有最重要的是銀行有沒有具備最尖端的風險管理系統和中後枱(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iddle and back office)去監管風險部位。其中一單大鑊嘢就是於2004年NAB澳洲銀行因其FXOption trader隱瞞其未有受權的外匯部位,總共輸了A$360mio!
2。套利arbitrage
需要強大的IT系統支持,其回報相對和風險都比自營業務低。當中交易員會在各種不同的相關貨幣報價找出可套利的交易。筆者常説,這些traders要有最高的觸覺性和對數字非常敏感,如果你打機打得快又有紀律的話,可以常試這一份工,不過唔係好多銀行都做套利,一般都是大銀行,所以一定要有好成績才有機會。因為佢需要有好大嘅對手交易額度counterparty limit來都big ticket trade,如果size 細就唔cost effective。例如,交易員要計算OTC market 的USDJPY與IMMFutures的價格有無套利空間,又或者USDYEN x EURUSD 的價格比EURYEN cross 有無差異去arbi! 以後我會詳細說明。
3。客戶業務
一般來説,客戶做越簡單的產品銀行就越難賺錢,客戶的規模越大銀行也越難賺錢。現在外匯的透明度非常高,買賣差價又窄,一般都是從中小企及零售客戶才可有利䦞,又或者做一些創新的衍生產品。
下回開始會由最簡單的買賣差價bid offer spread講起一路到衍生產品I Kill You Later(accumulator)!Stay tuned.
Note:
*G10currencies 包括美元,歐元,日元,瑞士法朗,英磅,瑞典法朗及加元。為什麼沒有十隻貨幣?因為為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意大利都改用歐元了。實際上澳紐元通常都包括在G10Desk。
*EMK desk 就包括所有non-G10,而最流行的就是BRICS金磚五國-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啦。
做外匯要準確捕捉貨幣走勢談何容易,就如筆者那天要捕捉青蜒站在殘荷上也來得不易!
好似中了魔咒,第四位金融高管自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72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報道過,摩根大通、德意誌銀行、羅素投資集團的三位金融高管在一周內相繼自殺。然而不幸的是,僅幾天之後,American Title公司的創始人兼CEO Richard Talley也自殺了。
據Denver郵報報道,周二,Richard Talley在家中用射釘槍(nail-gun)自盡。Talley被家人發現死在家中車庫,頭部和身上有7~8處傷口,為射釘槍打入。
Talley是American Title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公司成立於2001年。目前,American Title公司正在接受科羅拉多州保險監管機構的調查。媒體尚不清楚保險監管機構對American Title公司調查了多久,以及調查目的是什麽。Talley自殺與公司接受調查是否有關,也不能明確。
Talley現年57歲。Talley畢業於著名的西北大學。在去科羅拉多之前,Talley是德崇證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芝加哥地區的財務經理,他在德崇證券認識了他的妻子Cheryl,Cheryl是公司的副總裁(Vice President),他們二人於1989年結婚。據Zerohedge報道,1989年Talley結婚時,芝加哥論壇報指出,他曾是1980年美國奧林匹克遊泳隊隊員。本周四,美國遊泳協會一位發言人稱,情況不屬實。
此前,Talley成立了許多小公司,一些已經不存在了,根據科羅拉多州的材料,這些公司包括:American Escrow, Clear Title, Clear Creek Financial Holdings, Swift Basin, Sumar, American Real Estate Services, and 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Real Estate Professionals。
道德經譯註 第四十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vy3.html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註釋
反:矛盾,相反相成,循環往復之意。
動:運動。
弱:柔弱,微妙。
用:作用。
翻譯
道的運動是通過循環往復實現的,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理解
「反」字一個解釋是向對立面轉化,另一個解釋說通「返」,也就是循環往復的意思。用辯證法的觀點來看老子的話會發現老子更多的是強調矛盾對立面的相反相成,比如難易相成、高下相傾、福禍相依等等。
道的作用是柔弱的,比起堅強老子更加欣賞柔弱,所謂「柔弱勝剛強」老子認為「堅強者死之徒」(第七十六章)。
道德經譯註 第四十一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wm7.html 原文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釋
夷:平坦。
纇:(lèi)崎嶇不平。
建:剛健。
偷:怠惰。
質:充實。
渝:虛無。
辱:黑垢。
貸:施捨,給予。
翻譯
有悟性的人聽了關於道的理論,就積極的按照道去實踐。悟性一般的人聽了關於道的理論,半信半疑。見識淺薄的人聽了關於道的理論,以為荒誕不經,會哈哈大笑,如果他們不笑,那也就不足以稱其為道了。所以通常有這樣的說法: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似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充實的德好像是虛無。最潔白的東西反而看似黑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偉大的成就總是最後才完成,最美妙的聲音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具體的形體。大道幽隱沒有具體的名稱。只有「道」,才能施恩於萬物,才能無所不成。
理解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或者說大多數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私的原因是有自我的意識。每個人自出生起本能的就要從外界獲得各種物質資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不斷的得到加強。與人的自私性相反的是,《道德經》強調的是無私性,無我性。(根據我瞭解的不多的佛教知識,佛教好像強調的也是無私、無我)但很奇怪的是,你越是無私,反而能成就自己。這也就是吃虧是福的道理。
大道與人們的常識、本性往往是相反的,所以令人難以理解。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最吸引他們的不是世俗物質、個人利益,而是宇宙真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他們一生的座右銘。對於他們而言,朝聞道,夕死可矣。所以,當他們聽聞大道之後必然奉為之圭臬,勤勤懇懇的身體力行。
大多數人囿於自己的認知程度,在聽聞大道之後只能理解一部分,一知半解、半信半疑。因此有時候能夠力行,有時候卻棄之不用。但還是有一部分人聽聞大道之後認為大道很可笑。正是因為有一部分人不相信,反而說明大道的珍貴。
人的自我意識,自私性使得人看待事物的時候帶上了變形眼鏡,因此世人才會愚痴顛倒,老子正言:「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德若渝。」人的自私性表現出來是獲取,而大道的無私性表現出來的是給予。所以說「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德經譯註 第四十五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yok.html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註釋
大成:最完美的東西。
弊:破敗,停竭。
沖:空虛,不足。
屈:「曲」。
最完滿的東西,看上去就像有殘缺一樣,但是他的作用永遠不會停竭。最充盈的東西,看上去就像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直得東西,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彎曲的一樣;最靈巧的東西,看上去好像是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看上去好像是不善言辭一樣。如果人心急躁,環境雖寒而不覺;如果人心寧靜,環境雖熱亦不覺。清靜無為才是應該長久保持的。
理解
老子的思想強調的事物的相反相成、盈虛消長,物極必反。這跟《易經》乾卦所揭示的道理是一致的。事物剛開始產生是弱小的,「初九:潛龍勿用」,然後不斷的生長壯大,「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然後趨於極盛「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最後物極必反「上九:亢龍有悔」,事物的最高形態反而是向對立面轉化的方向轉化,所以「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最高的形態看起來跟對立面相似,但實質上是跟對立面是不同的,它本質上是事物的螺旋式發展,是一種更加高級的狀態。按照這個方式理解才會有「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第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譯註 第四十四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y3n.html 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註釋
多:貴重,珍貴。(一般都是這樣解釋,但是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裡沒查到)
病:有害。
厚:快速。
翻譯
名聲與生命相比哪一個更為與己攸關?生命和財富相比哪一樣更為貴重?得到和失去(名利)相比哪一個更為有害?過分地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損耗;過多的積斂財富,必定會招致快速的失去。所以說,應懂得知足的道理,這樣就會避免遭受屈辱;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就會免遭危險,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平安。
理解
毫無疑問,人們會在生命與名利之間選擇生命,但是還是有那麼多的「聰明人」為了名利地位鋌而走險,甚至不惜作姦犯科,該說他們是聰明呢,還是愚笨呢?
人真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更加想要得到,一旦得到反而會棄之如敝履。多少人奮鬥終生為求名利地位,但是最後他們卻願意用他們的所有來換取幾年的生命。
莊子為了表達重生的思想還講了一則故事,帝舜想禪位給支伯,支伯說,讓他管理天下是可以的,但是他現在正患有疾病,剛想治一下,天下雖然很重要,但對於他來說,身體更加重要,所以他沒有接受。
知足很容易被理解成不求上進,我認為知足與勤奮、進取並不矛盾。老子早就說過:自勝者強。老子強調的進取是跟自己比,不斷的超越自我,而不是因為貪圖名利地位或是與他人爭高下而努力。
道德經譯註 第四十六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zcy.html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註釋
卻:屏去,此處為退回,還給之意。
走馬:走馬,指跑得快的馬,戰馬。
糞:意味耕種,治田。
戎馬:懷胎的母馬。
咎:過錯。
翻譯
當治理天下合乎「道」,就會天下太平,沒有戰爭,就會把馬還給農夫到田間耕種。而當治理天下不合乎「道」,天下就會發生戰亂,連懷孕的母馬也會被拉上戰場,只得在荒郊野外生小馬駒。人世間的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過錯也沒有比慾望的不知足更大的了。因此,只有懂得了知足常樂的人,才會得到永遠的富足。
理解
對於古代集權式的統治,皇帝個人的意志往往就代表了國家的意志,交戰媾和全憑皇帝一人。所以在《道德經》中有許多章,其實都是寫給統治者看的。比如在這一章裡,老子告誡統治者要知足,不能被自己的慾望奴役(雖然這對於普通人也很有意義),否則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但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不知足才是社會創新的源泉、社會進步的動力。因為不滿足於有限的糧食產量,人類發明了新的耕作方法甚至是轉基因作物。因為不滿足於畜力的弱小,風車水車的不穩地,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內燃機。因為不滿足於馬車的速度,於是人類發明了汽車。因為不滿足於計算的速度,人類發明了電腦。所有的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如果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知足了,安於貧賤的生活,一個個都過的跟苦行僧似的,社會的物質進步也就停止了,這也是非常可怕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