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日系的旁支(4)-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大家想對大陶精密科技的歷史等了很久,現在我們由上市開始回顧到劉先生入股前(2003年中)吧。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4a.pdf

公司在1997年由台灣的太平企業(以下稱太平)重組後持有大陶精密母公司(以下稱母公司)99.79%股權,日本的欣瑪耐特以其專利權注入,換取母公司40%股權,並開始進行製造陶圈業務。次年把母公司註冊,並引入投資者,租下地皮、聘請員工及高管,又次年,太平大股東(以下稱大股東)可能知道公司會上市或引入其他投資者,於是公司增資擴股,以太平及大股東的名義認購,另外大股東又購入其他股東的股權,使太平及大股東持有母公司股權陸續增至74%,欣碼耐特減至10%,並進行擴產準備上市。

2000年又陸續引入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公司向母公司注入資金約3千萬,公司亦於當年6月27日正式上市,以每股1.78元,發行8,100萬股上市,集資逾億,公司股本401,724,875股。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7.pdf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app01.pdf

公司確實集資了一億多,但公司值不值這樣多錢呢?
從會計師報告看來,公司1998年的營業額為....
零...1999的增長率是無限,但是是多少呢....
是二十萬五千大元,我想在香港大約有四成人的收入過多這家公司。

公司在這兩年都是虧損的,分別虧損五百萬和一千八百多萬,做二十萬生意,竟然虧二千多萬,這個生意不如倒閉算了,這亦埋下了公司財困的種籽。

這 家做二十萬生意,虧二千多萬,上市值七億二千萬的公司,肯定會是物非所值,在現時的市況下,你覺得會如何呢?肯定是會暴跌。但當時正在科網熱潮,總之有 「科技」、有「網絡」,股民自然走去買,加上創業板門檻極低,上市科審批不周,成為這家劣質公司能成功集資一億多的原因。

還有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闕如,否則可以見到的是,只有少量資金已投入廠房,公司還有大量現金的情況,若該公司現金比例多於90%,現在肯定給港交所停牌。

現在開始說說上市後的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26/00000MC20001030172429P.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31/00000MC20001031211411Q.pdf
上市不到兩個月,公司向郭台銘的鴻海精密授予獨家知識產權生產瓷圈,收取技術使用權費,但公告內容非常模糊,例如技術使用權費價格是多少錢一年呢?10年年期是代表甚麼日子呢?甚麼也沒提及。可以說是借權威來拉抬股價的手法。

其後又澄清英文上的錯誤及鴻海的英文譯稱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319/00000MC20010319222930S.pdf
公佈2000年業績,營業額雖急升180多倍,但虧損又增加至2,600萬元,超過1998年和1999年的總和。

經過一輪管理層轉換後,又放出好消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728/00000MC20010727220448K.pdf
和深圳一家石油公司商討在中國建設合營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925/00000MC20010924213306K.pdf
公司更換保薦人,由台資元大轉上海資申銀萬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031/00000MC20011031121244A.pdf
另外公司的主席、CEO兼執董辭職,改任非執董。
可能公司出現了某些我們不知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公司祕書變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委任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114/00000MC20020112023821G.pdf
大股東禁售期由兩年變一年,大家應知道出現了一些我們不知的壞消息,會如何嗎,大股東要跳船了,雖則他們聲稱無沽出股票的意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4/00000MC20020324162038M.pdf
公司做了三千多萬生意,但退貨一千萬,實際上二千多萬生意,虧損五千多萬,另外資產減值一億,共虧一億五千多萬,實際上已把公司所集資的虧光,陷入財困。

以他們的所為來看,這家公司好像在蓄意造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9/00000MC20020329021627T.pdf
公司礙於股本價值的限制,宣佈十供一,又供一股送四紅股,每股0.5元的方式供股,實際上是二供一,每股0.1元,集資1,900萬解困,由益高和統一包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06/00000MC20020606213048N.pdf
公司宣佈削減股本,由五毛錢削至一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18/08041MC20020618182439T.pdf
公司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財務人士為執董,這兩名可能是賣殼的牽紅線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26/00000MC20020626232441S.pdf
不久,這家公司確實發行了4,000萬可換股債,行使價0.17元,若有人全數認購,這人已是公司的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20/00000MC20020819204518I.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30/00000MC20020830204516E.pdf
公司董事紛紛辭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6/08041MC20020916084518J.pdf
公告宣佈進入製造光纖元件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9/00000MC20020919014818G.pdf
公司以640萬美元的機器和10年的技術使用權360萬美元,共1,000萬美元注入合資公司,取得九分之五股權,製造光纖完件,實際上大陶並不需出資任何款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011/08041MC20021011173245B.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05/GLN20021105001_C.pdf
由於市場集資情況太差,公司要延遲發行可換股債券,最後由4人認購2,740萬的可換股債,行使價仍為0.17元,行使後,這四人佔公司21.10%的股份,較大股東的20.56%略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29/GLN20021129027_C.pdf
該兩名和公司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士接任公司授權代表和核數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13/GLN20030113013_C.pdf
公司向威誼授予技術使用權5年,作價250萬美元,以補足上次發行可換股債券的缺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4/GLN20030124018_C.pdf
又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為非執董,其中一名為證券業人士,可見公司可能有賣盤之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8/GLN20030128016_C.PDF
公司遭證券行入稟追討供股時80餘萬的融資費用,可見公司財政困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17/GLN20030217030_C.pdf
公司的台灣廠房及中國廠房停產,上海廠則未建成,所以公司實際上已無經營業務,加上台灣附屬遭追討欠債,現正在債務重整中,可見公司已陷入危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20/GLN20030220016_C.pdf
公司以每股0.14元配售1.205億股,集資約1,600萬以解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19/GLN20030319027_C.pdf
核數師由Big 4羅兵咸,轉至不知名鄭國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22/GLN20030322015_C.pdf
公司營業額跌至900萬,扣除一筆減值撥回後,公司虧損擴大至4,4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1203/GLN20031203023_C.pdf
公司附屬又遭銀行入稟清盤,公司又開始停牌。

明天開始講講重組之後的過程。


(第5輯又散佚,有誰有備份的?請好心人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0

明日系的旁支(6)-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這篇主要講述劉先生入主大陶精密(8041)的過程及其後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924/GLN20070924083_C.pdf
公司宣佈,配售共40億新股,其中35.42億股由劉智遠先生認購,剩下4.58億就由統一證券配售,認購價每股1仙,集資約3,900萬以解困。完成後,劉先生的持股量增至75%,公眾持股量降至21.2%,公司並申請清洗豁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3/GLN20071023023_C.pdf
公司宣佈2006年業績,營業額急增40餘倍,至3,068.5萬,並錄得上市以來第一次帳面上盈利,有500多萬,但扣除500萬的租金收入及164.3萬的撇回可換股債利息,實質仍虧損100多萬。

公司現金情況仍危殆,現金只得100多萬,負債有4,000多萬,所以剛才發行那4,000萬元的新股是用來加強現金情況的。

另外,公司資產淨值7,000多萬,有9,600多萬是機器,另外應收帳也劇增至2,500多萬(營業額只得3,000萬略多),可見公司資產充滿大量水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63_C.pdf
公司再委任統一證券配售10億股,配售價同為1仙,集資約1,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218/GLN20071218039_C.pdf
公司宣佈1供1,每股1仙,原主要股東Bright Castle承諾按比例供股,但股東可選擇供和不供,不供則不會增加股數,最多集資700餘萬元,劉先生完成認購後,股權會由原本75%降至約54.9%-60%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27/GLN20080227029_C.pdf
公司宣佈20送1紅股,股數會再增加至62-68億股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0/GLN20080320003_C.pdf
公司營業額創上市以來新高,達5,200多萬,並錄得連續第二年盈利,亦都是上市以來第一次,盈利下跌95%,至182,000大元,較50%香港人的收入更低。但由於錄得一次51萬的可換股債券利潤撇減,公司實質錄得虧損約33萬元,較上年同比大減。

由 於多次認購及批准仍未獲股東認可,所以公司現金只得三萬餘元,大量資金壓在應付款上,要以拖稅、拖人錢(應付款)、拖股東及關連公司、另外幾年前的可換股 債,並計及170萬的短期借貸,亦未償付數額達6,700多萬,扣除應付款也有4,300多萬,所以公司要兩次陸續配售及一次供股等集資5,000多萬, 以解全部問題。

但有銀行肯借短期貸款,即證明公司是有能力繼續存續的。

公司淨資產7,400萬元,但存貨1,900萬,應收款3,100萬(今年營業額5,200萬),機器經折舊撇減後也有9,100萬元,共1.42億,可見公司資產水份較上一年更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2/GLN20080402047_C.pdf
公司宣佈於本年四月三日復牌,等我們算一算帳。
另外包銷商及新百利願意以223,845,635股,每股0.01元的股票,以抵消2,238,456.35港元的財務顧問費用。

公司股本有:723,087,310股

公司20送1紅股後,公司股本有:759,241,675股

劉智遠認購及統一配售40億股後,股本增至4,759,241,675股,劉智遠先生擁3,548,000,000股。

公司再配售10億股後,股本增至5,759,241,675股,劉智遠持3,548,000,000股。

再發行223,845,635股薪酬股份後予統一及新百利後,股數再增至5,983,087,310股。

公 司以未認購、未配售、未送紅股前的基準1供1股,最多共發行723,087,310股,股數最多會再增至6,706,174,620股,但如果只有原主要 股東認購1.8億外,其他股東不認購的話,公司少發行543,087,310股,那股數最少也會是6,163,087,310股,劉智遠先生持股為35.48億股,他的持股比例會為52.91%至57.69%。

公司停牌前的價格為8.6仙,經供股及20送1紅股調整後,股價是4.57仙,復牌後市值約為2.81億至3.07億,劉先生投入的資金約3,548萬,復牌後理論市值即升至1.62億,帳面大賺約1.26億。

以這樣的市值水平計,P/E約為1543倍至1557倍,所以不會因價投而買。另外,此價亦超過殼價幾倍,亦不是殼股投資,所以買的只是集源集中及注資的憧憬,但炒上幾倍已是數十億,你想想會嗎?所以絕不值得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7/GLN20080407033_C.pdf
公司委任鍾先生為行政總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5/GLN20080425073_C.pdf
公司接獲6.56億股供股股份,有少量不足額,另外223億超額認購股份,超額認購股份超額36倍,供股股份中,有人竟斥資1.5億認購149億股。

公司股份正式增至6,706,174,62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30/GLN20080430073_C.pdf
公司委任劉先生及兩位科技人士為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6/GLN20080506071_C.pdf
公司贖回幾年前的可換股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7/GLN20080507021_C.pdf
舊班子全部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六日前,劉先生正式就任公司主席。

公司上周五收市價0.118元,以6,706,174,620股計,市值為791,328,605元,劉先生帳面獲利逾10.8倍,股票帳面市值418,684,000元,他只要售約3億股,就已經取得
全部成本,而其他投資者若在2002年左右購入,供了股及收到紅股後,也收回所有成本,所以沽壓也很大。

但是公司利好的project仍未出爐,投資者仍可等待此等消息公佈後,立刻沽出股票為上。

下一隻講講久違多時,劉先生剛購入公司可換股債的寶利福(8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1

好消息已公佈-大陶精密科技(804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13/GLN20080613071_C.pdf

大陶精密科技(8041)宣佈,和清大德人礦業擁有離岸公司(以下稱公司)的賣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諒解備忘錄,收購公司68%的股權,公司擁有四個吉爾吉斯坦金礦75%權益,即大陶收購金礦51%的權益。

公司會在此公告90日內開始進行磋商收購該等金礦。

公司或會以現金、股票,可換股債支付。

greatsoup:
諒解備忘錄也是公司炒作的手段,因不是有法律的效力,所以可以按時間公佈真正消息,控制炒作時間。

清大德人這家公司和勞氏環保(309)合作過搞垃圾發電,但現在又有金礦業務,真是奇怪。看來這家公司都有不少財技高手在此。

公司已出了好消息,大家應知道如何辦,股價應先升後跌,HKET寶珠姐仲叫買,今次接火棒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5

一殼不成,又來一殼-元昇國際(925)、藍帆科技(8166)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7/14/%E7%84%A1%E8%BB%8C%E9%9B%BB%E8%BB%8A%E7%B3%BB%E6%93%B4%E5%BC%B5%E4%B9%8B%E4%BA%94%E6%AE%BC%E9%A2%A8%E9%9B%B2-%E5%85%83%E6%98%87%E5%9C%8B%E9%9A%9B925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821/GLN2008082103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25/LTN20080825135_C.pdf

由於中國鐵路貨運收購元昇不獲股東通過,所以不繼續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830/GLN20070830035_C.pdf

不能收購該殼後,公司轉向創業板藍帆科技(8166)埋手。公司原由海域葉先生持有,後來在創業板上市,之後爭奪控股權不果後,股份十合一,曾轉予另一位股東,在2007年8月,又轉讓予戴先生,公司股份先遷冊,然後十合一,其後戴先生以0.1元認購5,370萬股,另又認購2,000萬可換股票據,換股價0.115元,年息3%,共2,537萬元,完成認購後及轉換可換股票據後,共持有91%的股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820/GLN2008082000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821/GLN20080821039_C.pdf

前幾日,中國鐵路貨運宣佈以0.4995元全面收購戴先生所持股票及可換股票據,共值1.137億元,但要保證公司現金不得少於2,070萬元,這次收購,不計利息的收入,戴先生大賺8,900萬元,另收購已於前幾日完成。

而中國鐵路貨運則付出殼價9,300萬(1.137億-2,370萬),但擁有一家兩次十合一的公司,貨源已乾,股票一有利好消息,股價很易就可以炒上。

這就是無軌系曾沾手的第六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53

買礦?-大誠電訊科技(800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1020/GLN20081020029_C.pdf

先申報利益: 這是我持有了一年多的殼股,停牌前幾天以小虧沽出。

停牌後,公司宣佈該公司向王富家先生購入一礦51%股權,作價一千萬元。

老規矩,如有二十個回應,我就講出我的看法。

提示:有兩年利潤保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83

買礦?-大誠電訊科技(8003)(2)

因事忙,所以遲了少少出街,請見諒。

公司在1999年上市,是創業板上市的首幾家公司之一,集了資後,公司開始變臉,連虧六年,最後虧光所有錢,然後賣殼。

因公司原為一在多倫多上市的公司的子公司之一,致賣殼的過程有一點複雜,但過程卻是大同小異。

公司先發行新股,之後賣出核心資產,其後把公司售予新主及一堆和大股東有關係的人的一家離岸公司,其後新主再向那些和大股東有關係的人收購離岸公司的剩餘股權,終把殼股拿到手。

之後又發行一堆新股予「獨立第三者」,包銷商為公司買殼的財顧。

前十多天,就發生上貼公告所講的事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1020/GLN20081020029_C.pdf

公司利用其中一家「中信國際」的附屬公司,向王富家收購鳳山縣黔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51%權益(下稱黔興),作價一千萬人民幣。

王先生在黔興現持有60%股權,之後會向股東收購其餘40%股東,另黔興有九百多萬股東貸款,另收購之後尚需二百多萬投資。

另外王先生向提供兩年利潤保證,每年有一千萬人民幣,即公司會分到五百一十萬人民幣。

從正面的角度看來,這家交易合理,投資一千萬人民幣,可收回一千零二十萬人民幣,但是到處都可看到財技。

第一點,王先生向其他人收購40%股權的作價是多少,公告沒有列明,可能是一項套錢的行為。

第二點,為何公司只虧幾十萬元,但有九百多萬股東貸款?這個已值得懷疑,可能把自己的街數填入黔興,然後由公司找數。

第三點,王先生用一千萬賣給公司,然後提供提供盈利保證兩年各五百一十萬,共一千零二十萬,直接看來像沒問題,但是細心點看,以公司的角度來說,實際是提供一項一千萬兩年期的貸款予王先生,年息約一厘。

第四點,若他還不了錢,上市公司所佔投資的資金約一百零二萬(200萬x 51%)就可以派息,用作填利息給公司之用。

從上述各點可見,這家公司的背後人物都好缺水,實質上轉營,其實只是相套回配股資金,另外又用「中信國際」來蒙混視線,以炒作之用,但市況這樣差,當然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86

三不可思議事件-中國科技(985)、南太EEP(2633)、新濠國際(200)


昨天發生了多單怪事:


(1) 大把錢,要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68_C.pdf


公司宣佈25合1,再1供5,每股0.15元,集資3.86億至4.16億,包銷商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利豐。


公告稱:


供股之總所得款項將不少於39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並無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任何權利),但不多於約42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已全面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權利)。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將不少於約386,0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416,000,000港元。


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有關(其中包括)更改第二組配售事項所得款項用途之公告,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淨額約915,000,000港元擬用作就日後收購礦物資源業務提供資金。基於建議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會希望更改上述來自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之用途,將該所得款項之部份連同供股之所得款項淨額用作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及/或投資於本集團主要業務(即投資金融工具及物業投資)。


但是細看公司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74_C.pdf


公司有14億的現金及5億的股票投資。


又無端端去買樓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1/LTN20090211371_C.pdf


點解要做呢D事?


2. 南太私有化


前幾日就公佈大虧的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09/LTN20090209401_C.pdf


過幾日就公佈私有化,每股1.5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04_C.pdf


其實同幾年前私有化價錢一模一樣。


3.低價賣資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3/LTN20090223357_C.pdf


公司以1,200萬元售一項業務80%權益予新濠環彩(8198,前威發國際)主席陳錫明先生,更附一項認沽權,以300萬出售剩餘20%股權予他。


最奇怪的是,如公告所述,2007年這項業務的盈利達900萬元,80%即佔720萬元,如1,200萬購入,即是說該項業務的P/E為1.6倍。

為何會這樣便宜?大家想知道嗎?


想看背後的故事,請留言投票,若有任何一項留言超過十五條,我會先寫那個,之前的財技利器投票仍然有效: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80

不過二供一-聯康生物科技(69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09/LTN20090309586_C.pdf


繼高寶供股後,公司6供1,每股1毛錢,再1送2紅股,即2供1,每股3仙3,由大股東全面包銷。


連削股本都唔做,真是太急。


另外看來對高寶信心低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48

母子供股-冠軍科技(92)、看通國際(1059)


這兩家公司和很多人都有關係,在舊文老千股精華及解決方法中也有提及過這一系。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249


C
系和D

C系公司第一科技(第一=?)和睇透國際(=看,透=?),較不為人知的那家是數位香江(創業闆股票,編號8007)D系公司有秦國置地、米海國際(==諧音是…)和米海酒店。8 績看來不俗,年年增長,但是一有人炒就供股,年年都派低價輪,不停攤薄每股股東權益,跌得很低時就合股,之後又不停繼續此循環,使股東的資金大降。D系的 米海酒店先博命由兩毛錢炒上一塊多,然後暴跌,無知的人一層又一層地接貨,等所有人買曬貨後,來一招供股,使小股東的錢無聲無息地消失…..


尤其是第一科技和睇透國際的盈利的手段,極像焦堡六式、超少古法濃業、舊蠔世界等的美化業績的行為,盈利都流向固定資產去了,造成資產空心化,公司慢慢變得不值錢。今年終於爆啦,要把資產大撇幾億,造成盈利倒退。


米海國際剛宣佈供一次,秦國地產在半年前又供一次都是21,看來小股東的權益又消失了。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90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8/LTN20080328449_C.pdf


看通集團遭上海實業入股過多之公告。

上海實業不停在市場上收購該公司的股份,現在達14%,並持有大約數量的認股權證,現在使公眾持股量少於25%,來不是善類。我想他們甚至想全面收購,但大股東和基金不肯被他收購,所以公司/大股東出此下策。

其 實老千股是要這樣才能對付到他們,有一個有錢的股東,不停購入股份,才能阻止他們亂發認股證的行為,他們的盈利及認股權證所集資金,全部流入資產上面去, 如廠房及電訊等的資產,現在已經佔資產20%-40%,約有20億,其實這些資產是甚麼來的,無人知道,這可能就像超大及高寶等美化帳目的手段。



明天若有機會再解說其收購過程及供股:


兩家公司去年業績、中期業績及供股公告:


9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27/LTN2008102729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3/LTN2009032342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17/LTN20090417141_C.pdf


105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024/LTN200810246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3/LTN2009032340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4/LTN20090324333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9

母子供股-冠軍科技(92)、看通國際(1059)(2)-1


冠軍(92)1993年上市,是一家出售傳呼機往大陸的公司,後來進軍高的科技市場,把業務擴至多個國家,並於1997年及2000年分拆看通(1059)及數碼香港(8007)上市,盈利連年增長,直至去年因資產減值才有倒退,但營業現金流仍然強勁。

以下是看通2004-2008年上半年盈利及現金流

Kantone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Revenue

1,014,640

1,127,326

1,346,894

1,426,505

1,613,048

Net Income

154,867

267,928

332,700

412,018

143,010

非營運減值及收益

48,831

58,104

7,997

55,781

334,904

Net Income Exclude

減值

203,698

326,032

340,697

467,799

477,914

Operating Cash Flow

361,855

344,984

466,197

582,860

791,573

近年,公司進行很多收購,但是只用股票,很少用現金。

冠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30/LTN20011130042_C.doc

1.19億元收購訊號偵察及干擾業務CRL 95%權益,發行5.92億股,每股0.2元新股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031/LTN20031031019_C.pdf

公司以代價1.75億元收購New AtlanticNew Atlantic主要業務將為設計、開發、許可他人使用有關汽車安全電子儀器之知識產權,即酒精監控系統、視野提升系統、行人監察系統、道路信息系統。發行1億新股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208/LTN20060208115_C.pdf

收購Easy City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23/LTN20080423686_C.pdf

公司收購Big World全部已發行股本,代價總額為370,000,000港元,其中50,000,000港元以現金支付,320,000,000港元發行268,000,000股每股作價約1.19港元的股份支付。Big World擁有Briar全部已發行股本。Briar為有關綜合物流及智能港管理系統的專有軟件系統若干知識產權的實益擁有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13/LTN20080813566_C.pdf

收購大股東看通股權,作價188,553,096.27元,以可換股債支付,利息1%,換股價1.09元。

看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829/LTN20050829063_C.pdf

購入彩票業務,看清楚是由證券商介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30/LTN20080730971_C.pdf

收購體育煤體業務,作價3.906億港元,以6.2億新股支付,每股0.63元。

 

亦有多次集資舉動。

冠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524/LTN20020524013_C.pdf

發行條件辛辣的可換股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03/LTN200312030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218/LTN20040218016_C.pdf

配售股票。

看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08/LTN20050408039_C.pdf

發行條件辛辣的可換股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26/LTN20050926074_C.pdf

0.73元配售2.4億股。

 

這樣現金應該很多才是。

但是,從經濟通可見,冠軍自2001年,看通自2003年開始派息,但是常常以股代息,又大派紅利輪,是缺水公司的象徵,這為甚麼呢?

冠軍:

財政年度

事項

2009/06

四供一,供股價10仙

2009/06

中期息0﹒2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8/06

末期息0﹒1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8/06

中期息1﹒3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7/06

末期息2﹒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7/06

5﹒47股送一份2009年認股證

2007/06

中期息1﹒3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6/06

末期息2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6/06

中期息1﹒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5/06

末期息1﹒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5/06

中期息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4/06

末期息0﹒6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4/06

中期息0﹒6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3/06

末期息0.6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3/06

不派中期息

2002/06

不派末期息

2002/06

不派中期息

2001/06

不派末期息,一送一紅股

2001/06

不派中期息,一送二紅股

2000/06

不派末期息

2000/06

不派中期息

看通:

財政年度

事項

2009/06

四供一,供股價10仙

2009/06

中期息0﹒2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8/06

末期息0﹒1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8/06

中期息1﹒3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7/06

末期息2﹒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7/06

5﹒47股送一份2009年認股證

2007/06

中期息1﹒3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6/06

末期息2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6/06

中期息1﹒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5/06

末期息1﹒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5/06

中期息1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4/06

末期息0﹒65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4/06

中期息0﹒6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3/06

末期息0.6仙,以股代息,可選擇現金

2003/06

不派中期息

2002/06

不派末期息

2002/06

不派中期息

2001/06

不派末期息,一送一紅股

2001/06

不派中期息,一送二紅股

2000/06

不派末期息

2000/06

不派中期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