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幕後觀察》市場小、經費少就做不出好節目?這場超級大秀看見台灣軟實力優勢

2013-04-22  TWM
 
 

 

「我是歌手」創下收視佳績的同時,也引來網友筆戰,討論賽制是否不公。

看在台灣知名節目製作人眼裡,看到歌手認真的態度,觀眾從中得到滿足,收穫就十分豐碩。

只是未來台灣是否還能繼續產出這樣征服兩岸的歌手,恐怕有待觀察。

撰文‧孫蓉萍

大陸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歌唱比賽,不僅內容引起兩岸人民熱烈討論,比賽結果出爐後,賽制也引起爭論。例如,不是只由評審決定分數,更有五百位觀眾參與投票,讓人覺得愛國情緒會主導比賽結果。

賽制引起比賽不公爭論

「超級偶像Super Idol」、「百萬大歌星」等綜藝節目的製作人薛聖棻,對於製作選秀節目很有心得。他認為,「我是歌手」製作單位把觀眾請來現場,而且客觀地取樣,依男女、職業、年齡層等區分,已經先排除某人粉絲霸占場子,導致結果一面倒的可能性;五百人的規模,可說已具參考價值。

他說:「素人選秀時,歌手是用他的技巧去爭取大多數評審的認可,這是技術的檢定考試。但是職業歌手參加選秀比賽,其實是在詮釋這首歌,用這首歌說故事。觀眾在意的是,他留下多少讓大家念念不忘的歌曲表現;歌迷其實就是想聽他唱歌,用歌聲說故事,並且透過網路百看不厭,名次其實只是其次。」常擔任選秀節目評審的音樂創作人黃國倫認為,素人選秀需要有專業評審,因為他們才能看到素人的潛力與未來性,由觀眾來評斷,可能有很多遺珠之憾;但是一位歌手在市場上紅不紅,事實上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所以由職業歌手參賽的「我是歌手」,比賽結果由觀眾決定,「無可厚非而且言之成理,」並且「這個節目用觀眾的眼睛檢視歌手,以前觀眾沒有這個權力,所以這個方法很有趣。」黃國倫說:「這五百人就像是濃縮的小市場,也可以說是市場在決定這些人的去留。觀眾其實不十分在乎歌手的基本功,歌手在舞台上,可以讓大家一起揮手來贏得群眾,也可以用有共鳴的歌來贏得群眾,甚至做伏地挺身!觀眾或許不確定歌手的音準,但他絕對知道自己high不high、喜不喜歡、爽不爽,有沒有引起共鳴。」因此,這五百位觀眾選出來的,是不是一位真正的歌王並不重要,因為唱歌認真就能感動人,每個人都有兩把刷子,只是看那天狀況好不好;況且,得到「歌王」的稱號,也不表示消費者就都會去買他的唱片。

也有人質疑雙人組合與單一歌手競爭,是否不公平?薛聖棻認為,如果原本就是一個團體,卻為了參加比賽而刻意拆散,反而很尷尬。黃國倫則認為,「兩人天生就有優勢,容易互動、擦出火花。」而且一開始節目的遊戲規則就是接受團體參賽,大家也就沒話說。

至於「羽泉」中的胡海泉身兼主持人是否恰當?薛聖棻認為,主持又要唱歌,反而有雙重壓力,更何況他的主持還常被吐槽。對於有人質疑評審制度不夠透明,薛聖棻因為製作選秀節目的經驗豐富,所以一開始就會非常小心設計賽制,不讓人有任何黑箱操作的聯想,投票後會立刻公布結果,避免造成誤解。不過他笑說:「即使如此,還是會被罵不公平,因為有些粉絲支持的人沒拿冠軍!」任何賽制都會引起各種不同的反應。

事實上有沒有內幕、公不公平都不是重點,因為大家都是贏家!歌手因此聲名大譟,商演活動接不完,觀眾更從中得到感動。

雖然「我是歌手」節目呈現方式是購買韓國的版權,但它的紅火,台灣也與有榮焉。薛聖棻說:「一九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在全亞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當時的流行歌曲都是經典,演唱的歌手也成為『我是歌手』節目中重點邀請對象。現在大陸許多製作人約四十歲上下,他們是看台灣綜藝節目、聽台灣流行音樂長大的;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可貴的娛樂資源。現在他們能主導節目,就會把記憶資料庫中的資源取出來。」要製作出好節目 首先要具備的是能力台灣長年來,培育出流行音樂的軟實力,也創造出周杰倫、蔡依林等超級明星。儘管預算規模不如對岸,薛聖棻認為不必妄自菲薄,就像「我是歌手」版權來自韓國、「中國好聲音」則出自荷蘭,這兩國也不見得是超級大國。「我在淡江大學教書時,看到許多非常優秀的同學,即使讀商學系,對傳播工作卻很有想法,也有很強的表達力。」他認為,能用低預算製作出好節目,才真正厲害,首先要具備的應該是能力。

市場規模遠不如中國的情況下,政府如果能加速政策的開放,也對軟實力的發展有益。例如電影或體育性節目常見的商業置入性行銷,台灣遲至去年才通過草案,有條件鬆綁;而且,等到法案真正開始執行,企業可能都已經選擇到大陸立足了。

台灣民眾對於決賽結果不滿,並引發不公爭議,黃國倫認為這個節目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實境秀,「綜藝節目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這麼過了一生,認真就輸了。」不過,對於台灣如何繼續發揮軟實力的優勢,需要各界認真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1

二○一四中國政經風向定調大會登場三中全會 習李接班後的首齣大秀

2013-11-11  TWM  
 

 

十一月中舉行的三中全會,在中國經濟落底、薄熙來案落幕後召開,領導班子可望推出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為接下來治理中國畫出十年藍圖。

二○一三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二日,離新的年度只剩不到二個月時間;地點:北京,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三中全會)準備登場,這四天會議,連同預定在十二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者將共同為明年中國政經風向定調;從金融市場到政治觀察家,全球睜大眼睛緊盯習、李團隊,他們到底將宣示哪些改革大菜?答案,你不可不知。

自年初「兩會」接班以來,此次三中全會將是習近平和李克強首次透過黨內集會,完整描繪治理中國的願景;正因如此,這次三中全會的意義,堪稱兩人上台後發表的「第一場法人說明會」。

首場「法說會」 全球矚目這場閉門會議,十三億國民只有不到五百人獲准列席,依照慣例,內容在會議後才能得知。「到目前為止,除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曾經透露一些消息外,沒有人知道三中全會將推動什麼方案。」富邦金控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指出。儘管如此,這仍是一場全球矚目的法說會,外界關心,習近平端上桌的施政方針,究竟是什麼?

在全年各種會議裡,三中全會為何顯得如此重要?因為對中共而言,三中全會是一個格外具有歷史意義的場合。

一九七八年,當毛澤東離世、四人幫下台以後,由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團隊,地位得到正式確立,就是在當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完成的大事。接下來一連串改革開放,包括設立深圳為經濟特區等,都是鄧小平復出後才展開的措施;換言之,如果兩會是新團隊接班亮相的場合,那麼年底舉辦的三中全會,就是新領導班子推出施政綱要、開始伸展拳腳的舞台。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後,當年在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祕書的習近平,已成中國新領導人,他準備如何治理中國,世人都在看。其中,由習近平重要經濟幕僚劉鶴推動的「三八三改革方案」(編按:指「三位一體改革,八大重點領域,三套改革組合」的計畫簡稱),已是目前最受各界關注的焦點。

三八三改革 助經濟轉型「三八三」的內容看似複雜,簡而言之,主要思惟在於政府管制鬆手、讓市場競爭程度提高。

舉例來說,金融業是特許行業,銀行坐享高利差的豐厚利潤,卻只與不會倒帳的國企往來,民營中小企業長期借不到錢,資金環境日益扭曲,才導致影子銀行在中國大為盛行。因此在八大改革領域中,降低金融體系進入門檻、利率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就是相當重要的目標。包括蘇寧、格力電器等A股上市公司,更已經率先宣布將籌組民營銀行。

除此之外,在方案中關於「開放競爭」的改革概念隨處可見,例如透過改進競爭環境達到「加強創新」的目的,或是在基礎行業中引入「國際競爭」,另外也計畫開放對於天然資源的進口限制,並且重組電信產業。

如果「三八三改革方案」真是對症下藥的良方,那麼,經過這場三中全會,即使GDP增速無法回到過去兩位數榮景,至少可望透過一趟長時間、大規模的經濟改革,讓中國整體社會結構能越來越健康。畢竟習、李概括承受來的,是一個秩序嚴重動盪、貧富差距放大、地方債務和房價泡沫搖搖欲墜的大國,惟有趁這十年發動改革,才能避免風險,完成經濟轉型。

上證指數 四個月漲兩成雖然經濟改革的政策可望出台,但市場若對這場會議抱以「可望對經濟及股市帶來立即刺激」的預期,那麼,或許會略感失望。畢竟,「救經濟」已不是中國官方的當前主調;回顧今年第三季,中國GDP年成長率七.八%,比第二季七.五%略微回升,另一方面,「李克強經濟學」的重要指標︱全社會用電量,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種種訊號偏向正面,似乎都意味著中國經濟挺過年中的風聲鶴唳,有驚無險地軟著陸。

以上證指數為例,自六月底一八四九點起漲,到十月最高二二二八點,本來跌到「退回清朝末年」的指數,四個月內漲幅竟然高達兩成,大有重返牛市的味道。「下半年以來,沒有人再提中國經濟崩潰的論調了。」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楊佳升對中國經濟展望樂觀,同時對三中全會即將公布實施的結論倍感期待。他指出:「會中應該會提出根本性的改革,但這好像車子行進中要換輪胎,大家都會擔心。」三中全會畢竟是一個政治場合,刺激金融行情只是副作用,它要掃除的真正障礙,還是政治層面。戰略專家林中斌就指出,雖然經濟改革也是重要議題,但領導班子最可能在三中全會舉起的大旗,還是在政治改革,「繼續打貪腐,否則就是亡黨亡國的危機,這一點,相信七位政治局常委都有共識;不改正的話,黨跟國都慘了,會有暴動、民怨。」林中斌說。

以經濟改革為著力點,透過市場經濟促成政治改革的目的,大概也就會是這一場三中全會的真正大秀吧!

一分鐘了解

三中全會

全名: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重要性:給新上台的領導班子發表施政綱要歷史經驗:1978年底,復出的鄧小平在第11屆三中全會上,確立領導地位,從此奠定改革開放基礎

撰文‧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422

從APEC大秀看「習皇帝」經濟轉向

從APEC大秀看「習皇帝」經濟轉向 
2013-11-24  TCW

 

就在投資界以為滬港通明年才要上路時,中國證監會意外在北京舉辦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宣布滬港通於十一月十七日正式啟動。同一時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同時宣布了一連串對外經濟合作措施,顯然想「透過經濟外交向鄰國示好,弱化美國與亞洲的關係。」《紐約時報》這麼評論。

不只滬港通,習近平一連串端出多項令外界目不暇給的財經開放政策,除了與加拿大簽署貨幣清算協定,讓北美出現第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他更宣布,將出資四百億美元設立絲路基金,將勢力擴展到中亞。

大量的新政造勢,加上中國主辦APEC的主場優勢,這也難怪習近平在盛會上大出鋒頭,國際媒體的曝光度,遠遠超過了剛輸了國會期中選舉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淪為配角的還有俄羅斯總統普欽,竟只能藉由替習夫人彭麗媛披衣搏版面。彷彿各國元首來訪都是為了替中國的新氣象加持祝賀,創造出被中國媒體稱為「萬邦來朝」的熱鬧景象,習近平則儼然成了天下共主「習皇帝」。

習近平快速掌權速度勝歷任且人氣高

「習近平這次充分利用APEC機會,讓自己的國內聲望大增。」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觀察。事實上,APEC會後,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將習近平封為改革開放的「新設計師」,與被譽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做比對。

過去中國在國際組織上分量不夠、施力不足,甚至曾被歐巴馬調侃為「搭便車者(Free Rider)」,卻能在這一、兩年快速布局,搖身成為問鼎國際組織的崛起中強權,其中人與勢是兩大關鍵。

關鍵人物自然是習近平。「習近平積聚權力的速度比數十年來歷任領導人都要快,」《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共領導階層主要是共識決,但習近平上台不到兩年,就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更在民間享有高人氣,有個「習大大」親暱稱號。

張五岳分析,透過反腐打貪,習近平宣告政治上走毛澤東的肅貪路線;透過加速經濟改革,對外昭告自己在經濟上走鄧小平的開放步伐。由於中共內部目前無短期壓力,讓還有八年任期的他,可以邁大步做長期布局。而他政策上積極往海外前進,則有經濟情勢上的實力成熟以及不得不然。

閉門高成長不再高調開放外資促產業升級

關鍵的經濟情勢,就是中國已經不能再維持過去動輒二位數以上高速成長,經濟將會有好一陣子處於年成長七%左右的「新常態」。

台灣經濟研究院中國產經研究中心主任莊朝榮分析,比起前一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位時,經濟總有超過一○%的成長,習近平在中國經濟已放緩時接棒。過去中共主要透過加大投資刺激經濟成長,但刺激成效漸漸疲乏,更導致鋼鐵等產能嚴重過剩,地方融資平台瀕臨崩潰,現在反而要收拾爛攤子。「擴廠已證明無用,必須做產業升級。」他說。

開放人民幣與滬港通,是引入外資,協助改善企業與金融產業體質。

富邦金控資深經濟學家羅瑋分析,中國讓加拿大也能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對外展現出「只要有意願,來申請就會准的決心。」目前人民幣尚未自由化、還無法成為國際準備貨幣,但已經有越來越多他國央行持有人民幣,中國改用離岸人民幣市場吸引國際資金前進大陸,羅瑋讚嘆:「這招真的很聰明!」

閒置產能成包袱一帶一路鼓勵企業走出去

目前被陸媒、外媒討論得火熱的「一帶一路」則被視為是為過剩產能增加出海口。依照習近平規畫,中國將以基礎建設、制度互連互通,透過西部走陸路連通中亞,創造橫貫歐亞大陸的「絲路經濟帶」,同時往東南亞走水路,創造可連結歐、非兩大洲的「海上新絲路」。除了成立絲路基金,並將出資一半成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

羅瑋指出,透過「一帶一路」,中國將高耗能產業、閒置產能設備送出國,不只為國內企業找到出海口,還能擴大國際影響力,建立跨國的上下游關係。

「習皇帝」透過經濟外交拉攏周邊國家,「理論上,這時候也可以為台灣創造新機會,」莊朝榮說,例如進軍上海自貿區、廈門海西區都是台商布局相關商機的契機,不過,自貿區最好的做法是區對區,但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還躺在立法院,看不到政府對策,「人家一步步一直來,台灣反而被邊緣化,再不動作恐怕要來不及了啦!」

【延伸閱讀】中國「走出去」,APEC推8大開放政策

● 滬港通-首度開放中國A股讓外資可自由交易(首次對外開啟證券市場,讓中國股民可以直接投資港股)

● 人民幣自由化-取消香港人每日兌換上限,廣簽清算協議、廣增離岸兌換中心

● 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亞太經合會21個會員國組成的自由貿易協定,解決各國FTA結構複雜的問題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邀集東協10+6國簽署的經濟夥伴協定(與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分庭抗禮)

● 自由貿易協定(FTA)-與韓國、澳洲議定特定貨物免關稅

● 一帶一路-中國領軍以基礎建設,打通歐亞大陸的「絲路經濟帶」及水路通向東南亞、歐、非的「海上新絲路」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利用龐大外匯存底,與21個加盟國合作成立

● 金磚銀行-由金磚四國加南非合作創立,總部位於上海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34

吳亦凡亮相倫敦時裝周壓軸大秀 為全場唯一亞洲男藝人

昨日北京時間淩晨,倫敦時裝周壓軸大秀正式開啟,吳亦凡作為品牌唯一一位受邀參加的亞洲男藝人前往秀場。

當天下午,吳亦凡身著品牌最新走秀款亮相倫敦時裝周秀場。雖然遠在倫敦,但秀場兩側早早就被粉絲擠滿,等待吳亦凡入場。

作為品牌首次開啟的9月男女裝系列時裝秀,此次大秀采用即看即買模式,而吳亦凡則是繼上次受邀後再度參加,成為全場唯一亞洲男藝人。大秀現場,吳亦凡和Cara Delevingne再度相見,這是繼兩人出演由呂克·貝松導演的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之後再度相見。Burberry集團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Bailey邀請吳亦凡後臺合影並交換秀後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37

網易一頭黑豬拍到近11萬 丁磊靠養豬作了個“大秀”

11月25日,網易味央平臺上首次進行黑豬拍賣,經歷12小時競拍後,在22點被神秘買家以109501元競拍得手。此次拍賣中,另有一盒2斤重的味央黑豬肉禮盒甚至拍到了4060元,每斤高達2000元。

而就在前一天,網易味央發布全網首發預熱海報,宣布25日10:00起在網易考拉上進行為期3天的限時拍賣。參與拍賣的產品包括1整頭豬、半頭豬、煸炒、紅燒和燉煮3個2斤左右禮盒裝,五個SKU起拍價均是1元,相同的拍賣將持續3天。

25日早上剛過10點,味央整豬僅1分鐘競拍價突破5000元。到22點,重量大概42kg的整豬出產的精品肉最終以109501元結束拍賣,競拍次數64次。

網易養豬最早要追溯到2009年,當時網易正式宣布進軍農業。有媒體質疑丁磊是在作秀,對此丁磊曾回應:“沒錯,我就是在作秀。問題關鍵是要看為了什麽作秀。我是想通過養豬來探索農業生產新模式,同時,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做一些嘗試,為此作秀來喚起大家對這些問題的關註,這有什麽不好?”丁磊表示,養豬作為網易公司的公司行為,不是一項投資,而是一項實驗性的工作,“網易做這個事情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再賺多少錢,是希望探索出一個可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又能全國推行的養豬流程和模式。”不過,此後因為豬無法出欄,丁磊曾經歷過多次媒體質疑,對此網易味央選擇了沈默。

此次網易味央黑豬首發或為丁家豬正式上市的預熱。丁磊此前也曾表示最遲12月外界將可以吃到網易豬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