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仙湖,因湖水清澈見底、晶瑩剔透,被古人稱為“琉璃萬頃”。
撫仙湖蓄水量是滇池的12倍,洱海的6倍,太湖的4.5倍,占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總蓄水量的72.8%,占全國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資料顯示,撫仙湖水質為I類,是國家一類飲用水源地,也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2013年12月通過了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組織的2013年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被納入國家15個重點湖泊支持範圍。
也就是在這一年,雲南有關部門對外宣布,撫仙湖一級保護區近9000戶2.7萬人、262萬平方米建築將清退。
當年,雲南本地媒體報道稱,“玉溪市委、市政府把撫仙湖保護治理作為最大的生態任務”“采取關停撫仙湖周邊磷礦開采和磷化工生產企業、取締機動船艇、依法拆除沿岸臨違建築等方式對撫仙湖進行保護治理”“雲南12家省屬企事業單位將退出撫仙湖一級保護區”“撫仙湖一級保護區至新環湖路外側50米範圍內退人、退房、退田、退塘,還湖、還水、還濕地”。
3年過去了,情況如何?
23日上午,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雲南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時稱,撫仙湖“違規開發現象突出,存在‘邊治理、邊破壞’‘居民退、房產進’現象。”
今年7月15日至8月15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雲南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在23日的反饋會上,督察組組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賈治邦通報了督察意見,雲南省委書記陳豪作了表態發言,督察組副組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等參會。
11月23日上午,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雲南省情況反饋會現場。攝影/章軻
督察意見說,《雲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頒布施行以來,金色撫仙湖九龍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違規在撫仙湖一級保護區建成酒店、公寓、別墅等,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至今仍在對外銷售。
2012年5月,玉溪巿澄江縣違規批準老鷹地旅遊度假村項目,在撫仙湖一級保護區建成高爾夫球場、景觀水池、人工沙灘等,總計建築面積約8.7萬平方米。
2013年5月,玉溪市城市規劃建設委員會又批準仙湖錦繡項目,在撫仙湖一級保護區違規建成售樓部、景觀水池、人工沙灘等,涉及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而且項目選址屬於退塘、退田、退人、退房,還湖、還林、還濕地範圍。
督察還發現,雲南九大高原湖泊規劃治理項目總體進展緩慢,洱海流域、滇池流域、牛欄江流域分別還有56%、64%和84%的村莊應建而未建成汙水處理設施。投資超過4億元的昆明市主城區汙泥處置項目,因選址原因不能如期建成發揮作用。異龍湖周邊還有5591畝耕地尚未完成退耕還湖工作。
督察組組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賈治邦通報督察意見。攝影/章軻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作表態發言。攝影/章軻
督察組副組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攝影/章軻
11月23日上午,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雲南省情況反饋會現場。攝影/章軻
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星雲湖、杞麓湖、異龍湖水質仍為劣V類,個別指標惡化趨勢明顯。滇池、陽宗海、程海水質有所改善,但仍未達到規劃目標要求。撫仙湖、瀘沽湖、洱海水質總體良好,但部分近岸水域水質不容樂觀。
督察還發現,雲南省重金屬汙染治理推進不力。國家《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雲南省在2015年底前,建成19個歷史遺留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工程,但目前仍有12個尚未建成。2012年,雲南省政府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個舊巿重金屬汙染治理五大工程,至今均未取得實質進展。2014年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黑沖河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工程、沖坡哨片區工業“三廢”集中處置場建設工程,至今尚未動工。
《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要求雲南省在2013年底前,建成投運的曲靖巿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和紅河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兩個項目,至今尚未建成,導致大量危險廢物得不到集中無害化處置,環境隱患突出。
此外,雲南省落後冶煉產能淘汰不力。督察意見稱,個舊巿政府明確,2012年底前需淘汰雞街片區12家鼓風爐粗鉛冶煉企業,至今僅淘汰1家。
督察發現,沙甸、雞街片區鼓風爐煉鉛小企業眾多,廢氣無組織排放嚴重。雲南陸良龍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陸良縣金泰博化工有限公司、雲南陸良樂事達工貿有限公司、個舊市超拓有限責任公司硫酸生產線生產規模均小於10萬噸/年,屬於汙染嚴重應淘汰類生產裝置,但省市縣三級工信部門於2013年3月違規為其出具符合產業政策的證明。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自然保護區任務繁重。但督察發現,雲南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流域保護區違規開發問題時有發生。
督察意見介紹,2013年以來,有關企事業單位違反《自然保護區條例》,在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建成有機生態實驗農場養殖場9623平方米,在保護區核心區建成2處旅遊設施,面積約4000平方米。針對上述違規建設問題,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監管不力,整改不力,導致相關問題至今仍然存在。
牛欄江流域是雲南省重點保護的調水水源區。2013年11月和2014年7月,昆明巿有關方面違反《雲南省牛欄江保護條例》,批準雲南安一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在牛欄江流域重點汙染控制區建成5萬噸/年草甘膦原藥及其配套裝置。2012年12月和2014年1月,昆明市有關部門和區縣分別違規批準雲南常青樹化工有限公司在牛欄江流域水源保護核心區建設6000噸/年氟化鋁項目和5萬噸/年磷酸鹽項目,目前兩個項目均已建成。
此外,個別企業環境問題群眾反映強烈。雲南先鋒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的惡臭汙染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昆明市東川區因民鎮、湯丹鎮部分選礦廠尾礦庫風險隱患突出。
在23日的督察反饋會上,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要求雲南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真正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加大重金屬汙染治理和涉重金屬落後產能淘汰力度,盡快扭轉部分地區重金屬汙染嚴峻態勢。強力整治湖區違法建設問題,堅決遏制高原湖泊周邊無序開發勢頭。嚴格自然保護區管理,堅決查處違法侵占保護區行為,加快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改。
督察組要求雲南省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於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逐一厘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並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雲南大理,不堪承受城市無限擴張之重的洱海。攝影/章軻
洱海面臨著大量的農業面源汙染威脅。攝影/章軻
洱海邊的漁船。攝影/章軻
雲南一些地方野蠻粗暴的開發建設,致使山體破碎,江河混濁。攝影/章軻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11月26日正式進駐湖北開展督察。
在當日上午召開的動員會上,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焦煥成表示,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這次進駐湖北省,重點是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省工作動員會現場。攝影/章軻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就做好督察配合工作提出了要求。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作了動員講話。動員會由湖北省政府代省長王曉東主持。
湖北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是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問題是此次督察的重點內容之一。
蔣超良日前在湖北荊州調研時曾表示,湖北是整個長江之“腰”,荊州又是湖北的長江之“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堅決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必須落實到建設“生態長江”的行動中,落實到一個個工程措施和具體項目上,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王曉東此前也曾表示,長江經濟帶戰略是湖北最直接、最現實、最受益的重大發展機遇,要把湖北長江經濟帶建設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推進湖北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加快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契機。
湖北省紀委監察廳日前通報了9起突出環境問題問責案例,共問責57人,其中,因斧頭湖水域環境汙染問題,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水產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勝強被免職。
根據安排,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2016年11月26日-12月26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和專門郵政信箱。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早8:00-晚20:00。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湖北省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焦煥成。攝影/章軻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攝影/章軻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攝影/章軻
湖北省政府代省長王曉東。攝影/章軻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省工作動員會現場。攝影/章軻
最近一段時間,“中央環保督察”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和熱議的話題。
11月26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百度以“中央環保督察”為關鍵詞查詢,結果為81.8萬個;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關鍵詞查詢,結果為183萬個。
人們對中央環保督察的關註度之高可見一斑。這不僅是因為,督察組一到,能震懾汙染制造者,也因為這是對地方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問診把脈”。
督察就是找問題
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首次提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這意味著地方黨委將與政府一道接受監督,督察的內容也從“督企”到了“督政”。
11月24日,2016第二批中央環境保護督查宣布啟動,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負責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7個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為期一個月左右。
本報記者了解到,督察組進駐地方後,將立即公布舉報電話,受理群眾舉報。此外,督察組還通過聽取匯報、調閱資料、個別談話、走訪問詢、現場抽查、下沈督察等方式展開。
督察就是找問題的。據記者了解,督察的內容有“四個重點”: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都有哪些人參加?
那麽,中央環保督察組都有哪些人參加?
記者了解到,2016年第一批、第二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人選均由中央高層領導審定,副組長均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擔任。國務院主要領導不僅要審定督察方案,還對督察提出具體要求。
督察組的成員主要以區域環保督察機構為主體,也包括中辦等有關部門的領導。比如,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成員就包括中辦督查室的一位督查專員。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中成員中,也有新成立的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的人員。主體人員是環保部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的人員,以及從其它地方抽調的環保機構人員和多位新聞記者。
整個督查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找地方領導談話,聽取匯報,調閱資料;第二階段主要是現場督查;第三階段主要是反饋,撰寫督察報告。整個督察過程,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通報,並公布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和進展。
對地方有什麽要求?
按照有關規定,對於督察中發現的重要情況和重大問題,督察組不擅自表態和處理,將及時向國務院請示報告。督察組撰寫的督察報告要按程序向國務院報告,重大問題報黨中央。督查報告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準後,向地方黨委和政府反饋,主要情況通過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媒體對外公開。同時,督察結果將向中央組織部和紀檢監察機關移交移送。
督察組反饋後,地方需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將適時組織“回頭看”。
按照《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的要求,被督察地方要本著對組織高度負責的態度,如實反映情況,不回避、不誇張、不誤導。督察組要求調閱相關資料、文件時,要全面、真實並及時提供。
督查組也將按照邊督察、邊移交、邊督辦的原則,把群眾來電來信舉報的環境問題轉地方處理。能現在解決的,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提出整改落實的目標、時限和責任單位,力求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以解決實際問題來推進環境質量改善。
督察組有哪些規矩?
對於督察的紀律要求,本報記者了解到,督察組要求各成員嚴格執行保密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和請銷假制度,沒有經過批準不準離開駐地。督察組也不處理被督察地方的具體問題,不幹預被督察地區的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正常工作,不得向被督察地方提出與督察無關的要求,也不參加與督察無關的活動。
在食宿方面,督察組嚴格按照“八項規定”的要求,嚴格按標準安排食宿,按規定結算相關費用。下沈督察期間,督察組成員除及時結算住宿費外,夥食費、交通費由督察組按標準進行核算,在督察結束後,交到督察組駐地的入住賓館統一處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督察組進駐之前,被督察地方都會進行相關部署。比如,湖北省在11月21日,湖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曉東就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端正態度、直面問題”“不回避、不護短、不推諉,誠懇接受督察”,對前期發現的問題雷厲風行整改到位,對新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25日下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湖北武漢召開第一次組務會。攝影/章軻
第一次組務會上,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焦煥成。攝影/章軻
第一次組務會上,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攝影/章軻
25日下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湖北武漢召開第一次組務會。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11月28日正式進駐廣東省。
在當日下午召開的動員會上,督察組組長陸浩表示,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這次進駐廣東省,重點是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動員會上說,近年來,廣東省在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的同時,環境質量初步呈現穩中趨好態勢。“十二五”時期,廣東省化學需氧量等四項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超額完成國家減排任務;單位GDP能耗下降20.98%;珠三角PM2.5濃度在國家三大重點防控區中率先全面達標;珠江流域水質排在全國七大重點流域前列。
“但也要看到,廣東省離實現環境質量根本性改善還有很大差距。”胡春華說,在此次督察的重點領域中,許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少突出的環境問題。
胡春華說,目前,廣東省有243個黑臭水體數量,全國最多,71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中劣五類斷面達到8個之多;空氣質量尚未穩定達標,同時面臨臭氧汙染加重等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城市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農村環境保護明顯薄弱,環境衛生條件差、面源汙染問題突出,飲用水衛生達標還有差距;土壤汙染問題不容忽視,全省土壤汙染調查總點位超標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一些地方和部門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一些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等。
根據安排,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2016年11月28日-12月28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20-83345565,專門郵政信箱:廣州郵政850號專用郵箱。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早8:00-晚20:00。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廣東省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動員會現場。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陸浩。攝影/章軻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攝影/章軻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作動員講話。攝影/章軻
廣東省長朱小丹主持會議。攝影/章軻
11月28日,空中俯瞰廣州城區。攝影/章軻
在國土督察機構派出的79個督察組推動下,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方政府大為增加。
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近日在京召開會議,調度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部署。
統計數據顯示,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的地市、縣分別增加49個、216個;截至11月20日,已有24個省(區、市)實現所有地市、縣“發新停舊”。
2016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一年,按照工作安排,要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停發舊證、頒發新證。目前來看,距離年底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一工作仍有不小的難度。
國土部副部長王廣華曾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務必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發新停舊”的任務。尚未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發新停舊”為重點,盡快做到機構建設、人員劃轉、資料移交、數據整合、流程再造、系統開發、窗口設置全面到位;已經頒發新證的地方,要以規範化建設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數據整合,加強信息應用。
為推動基層政府抓緊行動,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被列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項督查的重點任務。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是國土部黨組和國家土地總督察部署的一項重點督察任務。
專項督查的對象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重點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推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專項督查結果報國務院,同時向省級人民政府反饋,工作進展緩慢的地區將予以公開通報或約談問責。
截至目前,9個督察局共派出79個督察組、398人次,對150個地級市、599個縣進行實地督察,組織召開或參加地方各級座談會256次,有力促進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
針對登記資料移交、人員配備、歷史遺留問題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的問題,總督察辦負責人表示,要繼續加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的督察,全面完成部黨組交辦的任務;要將登記資料移交作為下一步督察工作的重點,督促各地嚴格按照標準,盡快移交到位,夯實頒發新證基礎,確保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順利實施。
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時間表”,從2014年開始,力爭1年內基本完成各級職責整合和基礎制度建設;2年內逐步銜接過渡,統一規範實施;3年內全面建立並完善各項制度;4年內建立有效運行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28日從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獲悉,中央第二、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當日分別進駐上海市和陜西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
據悉,督察組此次進駐上海市和陜西省,重點是督察當地黨委、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根據要求,督察組將重點盯住中央高度關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重點檢查環境質量呈現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據上海市空氣質量月報,2016年9月,上海市空氣質量AQI優良率為83.3%,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當月共超標5天,首要汙染物均為臭氧。與去年同期相比,空氣質量AQI優良率由86.7%下降至83.3%,下降3.4個百分點。
10月,上海市空氣質量AQI優良率為100%。PM2.5、PM10、SO2、NO2月均濃度分別為22微克/立方米、36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CO日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均未出現超標。但總體上看,上海市大氣汙染防治任務依然繁重,特別是機動車汙染防治,以及PM2.5、PM10、SO2和NO2濃度控制等。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上海市環保局公布的2016年10月上海市地表水水質狀況顯示,全市有14條河流水質為劣V類,主要汙染物為氨氮、總磷、溶解氧,形勢不容樂觀。
上海市環保局官網公布的上海市市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2016年9月)介紹,全市共有4個市級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包括長江青草沙、東風西沙、陳行水庫和黃浦江閔行西界,其中有3個達標(達到或優於III類標準),占75%。黃浦江—閔行西界溶解氧不達標(未達III類標準)。
據陜西省環境保護廳公布的監測數據,2016年1~10月,陜西全省13個市(區)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8.1%,同比下降4.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PM10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
鹹陽、渭南、楊淩、西安、寶雞等5個市(區)空氣質量有所下降(按下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其中,省城西安優良天數比例為60.0%,同比下降12.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7%;PM10濃度為1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O3濃度為1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5%。關中區域8個城市1~10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8.6%,同比降低7.7個百分點。據本報記者了解,為有效控制大氣汙染,陜西省已決定采取采暖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等措施。
2016年10月渭河幹流支流考核斷面監測結果顯示,考核的21條支流27個斷面中6個斷面未達標,臨河入渭河斷面氨氮濃度超標1.04倍,涇河入渭河斷面溶解氧超標2.88倍。
此外,韓城市、黃陵縣、綏德縣、靖邊縣、神木縣、榆陽區清理環境保護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整改任務進度緩慢,工作措施不力。
據陜西省先期開展的環保督察,近日已查處榆林市違法企業129家,累計行政處罰金額1955萬元。同時關閉企業32家,取締淘汰企業106家,移交公安機關追究責任4起。
28日上午分別在上海、西安召開的督察啟動會上,第二督察組組長朱之鑫、第六督察組組長李家祥分別介紹了此次督察要求。上海市委書記韓正、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分別在啟動會上作了動員講話。
根據安排,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設立專門值班電話和郵政信箱。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當地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重度霧霾之下,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29日宣布進駐北京。
有專家表示,中央環保督察組重在“督政”,重點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情況,以及重點了解地方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情況。
“肯定會有一批人被問責。這也意味著那些懶政的官員,沒法再混日子了。”這位專家說。
29日上午,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北京市工作動員會在京召開,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馬馼在動員會上表示,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
“這次進駐北京市,重點是督察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北京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馬馼說。
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作動員講話時表示,開展環境保護督察是對北京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把脈會診和有力推動。
郭金龍表示,北京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更加自覺落實城市戰略定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加大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力度,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針對此次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要認真查擺問題、剖析原因,做好情況匯報、條件保障、問題整改等各項工作,對督察組轉辦的群眾信訪所反映問題,要認真查辦,一經核實、嚴肅追責。
入冬以來,北京市出現持續空氣重汙染過程。環保部門介紹,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使用強度高,重型柴油車和車齡較長輕型汽車的汙染問題比較突出。
數據顯示,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已達570多萬輛,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是機動車尾氣的首要汙染物,分別占其排放量的50%和40%左右。
北京大氣細顆粒物源解析結果表明,機動車排放已成為細顆粒物的首要來源,年平均占本地排放源的31.1%;在極端不利條件下(如重汙染天氣)貢獻更高,甚至達到50%以上。
根據安排,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2016年11月29日-12月29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10-84902313,專門郵政信箱:北京市郵政1606號信箱。
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早8:00-晚20:00。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北京市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30日正式進駐甘肅省。
在當日召開的動員會上,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馬中平表示,督察組這次進駐甘肅省,重點是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推動甘肅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
2015年蘭州市城區空氣質量達標252天,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月度排名中穩定退出十大汙染城市行列。但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目前甘肅省高汙染、高消耗、低附加值產業仍占很大比重,發展模式粗放等問題依然存在,複合性和區域性汙染日益明顯。同時,甘肅省貧困人口數量較多,且多處於生態環境良好區或者生態脆弱區,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扶貧幫困之間的矛盾突出。
幹旱少雨的氣候導致甘肅絕大多數山體裸露。攝影/章軻
甘肅省環境保護廳今年10月發布的2015年甘肅省環境統計公報顯示,全省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36.57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8.36萬噸,農業排放量為13.38萬噸,城鎮生活排放量為14.67萬噸,集中式治理設施排放量為0.16萬噸。全省氨氮排放量3.72萬噸,其中,工業排放量為1.14萬噸,農業排放量為0.53萬噸,城鎮生活排放量為2.04萬噸,集中式治理設施排放量為0.01萬噸。此外,全省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57.06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5823.87萬噸。
甘肅酒泉金風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攝影/章軻
甘肅省2016年第三季度國控重點企業監督性監測超標狀況顯示,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鉛鋅冶煉廠、酒鋼集團榆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恒業水泥有限公司、八○三發電廠、靖遠縣城區汙水處理廠、成縣供排水總公司(成縣汙水處理廠)、西和縣城區生活汙水處理工程、禮縣城區汙水處理工程、夏河縣城區汙水處理工程、白銀市平川區清源汙水處理廠、景泰縣城區汙水處理廠、會寧縣汙水處理廠、夏官營汙水處理廠、文縣汙水處理廠、永靖縣大河水務有限公司等汙染物排放超標。
根據國家相關要求,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均需開辟第二水源,目前,甘肅省會城市蘭州市城區在用的供水水源只有一個,取水口位於西固區西柳溝黃河段,以黃河水作為主要水源。由於歷史原因,水源地保護區周邊還存在一定環境風險,對供水水質構成潛在威脅。目前,甘肅省第二水源地建設正加緊進行。
甘肅省縣級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2016年三季度)顯示,天水市甘谷縣城區水源(馬務寺-二十里鋪水源、楊趙水源一級保護區),秦安縣葉家堡水源,平涼市靜寧縣五臺山水源,慶陽市寧縣城區水源城鄉供水站水廠1號井,以及甘南州臨潭縣斜藏溝大紮水源和卓洛水源等超標。
甘肅省環保廳官網顯示,今年三季度,該省各級環保部門共參與調度處置了8起易造成環境汙染的突發事件,其中4起被定性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較二季度事件數量增加4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0%。
動員會上,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表示,著力強化問題整改,對督察組發現並指出的問題以及自身查擺出來的問題,能立即解決的要雷厲風行、立行立改,需要時間解決的要制定方案、限時整改,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根據安排,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進駐時間約1個月左右。督察進駐期間(2016年11月30日-12月30日)設立專門值班電話:0931-8920513,專門郵政信箱:蘭州市193號信箱(郵編730030)。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早8:00-晚20:00。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督察組職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主要受理甘肅省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其他不屬於受理範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督察地區、單位和有關部門處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7日晚從環境保護部獲悉,已經進駐7省市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於近日陸續下沈督察,對重點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現場調查取證。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於11月24日至30日陸續實現督察進駐。
圖為11月28日夜,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召開第一次組務會。攝影/章軻
環保部介紹,截至12月5日,7個督察組共計受理群眾來信來電舉報4309個,累計向被督察地方交辦有效舉報問題2563件,督促地方整改辦結497件,責令整改559家,立案處罰295家,拘留18人,約談問責275人。
根據安排,首先進駐重慶的第五督察組已於12月4日開始下沈督察工作,分成4個小組對重慶市8個區縣及需要關註的重點問題開展現場督察。12月5日,負責湖北的第三督察組也召開了第一階段督察總結會議,擬於近日下沈到相關地市。
環保部介紹,其他督察組在繼續推進省級層面督察的同時,也已初步擬定下沈督察方案。下沈督察是督察進駐的重要環節,主要任務是對重點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現場調查取證,對群眾舉報突出問題查處情況進行抽查核實,對地市黨委、政府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督察督辦。
“我們手頭已經掌握了一些重大線索,目前只有督察組少數人知道。相關證據還需要到現場核實,取得進一步證據。”有督察員對本報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與第一階段查閱資料和約談相比,下沈督察更加任務艱巨,督察組表示,將嚴格督察、規範督察,嚴肅查處環境違紀違法行為。對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發現一起查實一起;對群眾舉報問題重視不夠、查處不力的,堅決督辦地方依法依規問責;對應付督察,甚至弄虛作假、欺瞞哄騙的,一經發現堅決予以公開通報,並責成地方依法處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2月13日剛剛從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了解到,第二批7個中央環保督察組目前均已完成第一階段省級層面督察任務,共計與275名領導談話,其中省級領導163人。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於11月24日至11月30日陸續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省(市)實施督察進駐。
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介紹,督察按計劃實施,截至12月10日,7個督察組均完成第一階段省級層面督察任務,共計與275名領導談話,其中省級領導163人,部門和地市主要負責同誌112人;累計走訪問詢169個部門和單位,調閱資料2.8萬余份。
進駐期間,督察組及時轉辦督辦群眾舉報問題。各被督察地區建立機制、立行立改,黨政主要領導一線督導,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各地市狠抓整改落實。
截至12月10日,督察組共受理舉報8657件,經梳理有效舉報並合並重複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區轉辦5462件;各被督地區完成查處1893件,其中立案處罰1479家,處罰金額6614.16萬元;立案偵查213件,拘留112人;約談1100人,問責687人,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據本報記者了解,根據督察安排,目前各督察組正在開展下沈督察,進一步調查核實省級層面督察聚焦的有關問題,預計下沈督察時間10天左右。根據有關規定,督察進駐期間,督察組不處理被督察地方的具體環境問題。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邊督邊改情況匯總表
督察省(區、市) 受理舉報數量(件) 交辦數量(件) 已辦結(件) 責令整改(家) 立案處罰(家) 罰款金額
(萬元) 立案偵查(件) 拘留(人) 約談
(人) 問責
(人)
來電 來信 合計 屬實 不屬實 合計 行政 刑事
北京市 1137 146 1283 716 152 40 192 221 195 129.54 6 1 3 215 28
上海市 831 313 1144 677 114 5 119 61 69 765.8 0 1 0 3 2
湖北省 1204 199 1403 809 310 28 338 313 137 1149 148 7 4 232 97
廣東省 1550 656 2206 1348 254 42 296 783 671 2482.7 47 30 43 189 112
重慶市 1201 107 1308 976 587 12 599 933 266 708 3 7 5 294 33
陜西省 726 102 828 494 188 35 223 69 92 743.67 1 9 2 104 256
甘肅省 423 62 485 442 90 36 126 45 49 635.45 8 0 0 63 159
合計 7072 1585 8657 5462 1695 198 1893 2425 1479 6614.16 213 55 57 1100 687
註:數據截至2016年12月10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