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9日,北京、河北、廣東、新疆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公布了2015年度的省級收費公路統計公報。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29個省區市收費公路收入平均超過七成用於償還銀行貸款本息,收支平衡均為負。其中,收支缺口最小的是安徽省,為1.2億元,收支缺口最大的是河北省,達到479.8億元。
《2015年河北省收費公路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為4220.7億元。其中,財政性資本金投入為1005.2億元,非財政性資本金投入336.5億元,舉借銀行貸款本金2733.2億元,舉借其他債務本金145.8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的23.8%、8%、64.8%和3.4%。
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收費公路年末債務余額為3112.1億元,其中年末銀行貸款余額2967.2億元,年末其他債務余額144.9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的95.3%和4.7%。
2015年度,河北省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為220.3億元,支出總額為700.0億元,通行費收支缺口479.8億元。2015年度的收費公路支出中,償還債務本金支出449.9億元,償還債務利息支出168.3億元,養護支出34.3億元,公路及附屬設施改擴建工程支出2.2億元,運營管理支出35.5億元,稅費支出9.6億元,其他支出0.3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支出總額的64.3%、24.0%、4.9%、0.3%、5.1%、1.4%和0.04%。
堅持和依靠收費公路政策,是確保公路交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攝影/章軻
公報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收費公路里程最長的是內蒙古,為20340.1公里;最短的是上海,為682.9公里。收費公路占公路總里程比例最高的地方為內蒙古的12%,最低的則是重慶,為1.7%。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收費公路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內蒙古自治區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為2610.8億元。其中,財政性資本金投入為738.1億元,非財政性資本金投入333.8億元,舉借銀行貸款本金1368.6億元,舉借其他債務本金170.3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總額的28.3%、12.8%、52.4%和6.5%。收費公路年末債務余額為1372.5億元,其中年末銀行貸款余額1076.0億元,年末其他債務余額296.5億元,分別占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的78.4%和21.6%。
201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為112.6億元,支出總額為206.4億元,通行費收支缺口93.8億元。
29省市區省級收費公路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收費公路全年平均收入為141.3億元,最高為廣東的493億元,最低為青海的15.2億元。全年平均支出達到251.2億元,明顯高於平均收入。其中,廣東支出最多,為626.9億元,青海支出最少,為20.7億元。
數據顯示,在各省區市收費公路通行費支出中,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大,最高達到了88.8%,最低為51.02%,平均超過七成。
截至2015年年底,29個省區市收費公路債務累計余額平均為1534.26億元,其中債務余額最高的是廣東,達3360.8億元,最少的是青海,為260.7億元。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於去年10月1日起開始執行。在其執行一年之後,相關各部門進行了座談,為這部“四個最嚴”的法律尋找“漏洞”,以期其進一步完善。
新《食品安全法》針對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對2009版進行了全面修訂,建立了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精神,以法律的形式鞏固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體制改革成果,完善了生產經營過程控制、風險防範、特殊食品管理等監管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提供了法律保障。
雖然配套文件不間斷地出臺,但是對於食品安全威脅最大的環節,即小作坊、小攤販等環節,在一些省市仍然沒有出現相關的監管法規。截至目前,已有內蒙古、陜西、廣東、河北、江蘇、湖北、青海7個省區出臺了食品“三小”的地方法規,還有24個省區尚未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出臺食品“三小”的地方性法規。
“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有關國家機關應當在自法律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作出規定,未能在期限內作出配套規定的應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說明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在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上表示。
據許安標介紹,全國人大常委在今年4月~5月開展了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經取得明顯的成效,防控食品安全大規模、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得到提升,但也發現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許安標表示,在法律實施過程中,一些地方對法律有關規定的理解還不夠準確,影響了法律的實施,需要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在準確理解立法精神的基礎上加強法律實施。
另外雖然新食品安全法按照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要求,明確了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同時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但是在部分監管環節,特別是在地方有關部門之間,仍存在監管職責不清的問題,需要各級政府繼續發揮統一領導、組織、協調作用,進一步厘清各部門監管職責,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無死角,並加強部門協作,完善分工配合機制,形成監管合力。”許安標表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環境保護部將於21日起派出10個督查組進駐20省市,督查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等進展。
本報記者受邀全程參加並采訪報道第五督查組在福建、江西的督查行動。
在20日下午召開的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動員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表示,為推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督促各地加快推進執法監管重點工作,環境保護部決定近日對各地環境執法監管情況進行督查。
在20日召開的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動員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講話。攝影/章軻
翟青說,環境保護部黨組十分重視本次督查,陳吉寧部長多次作出批示和部署。根據工作安排,本次督查將聚焦當前環境執法監管中的突出問題,對照全年重點任務,一項一項抓落實,推動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督查內容包括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地方環境執法大練兵組織開展情況、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取締“十小”企業工作開展情況、《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執法情況、重點行業環保專項執法檢查開展情況、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落實日常監管隨機抽查制度情況、“網絡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情況等9個方面。
督查地區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20個省(市、區),每個省份至少檢查2個地市。督查時間為10天左右。
20日召開的環境執法監管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督查動員會。攝影/章軻
動員會上,翟青說,各督查組要準確把握督查重點,堅持實事求是,強化問題導向,註意認真聽取基層部門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不幹涉地方正常執法。既要發現問題,又要發現地方工作特色、亮點,總結先進經驗,推動工作取得實效。
據悉,督查組成員由環境保護部相關司局、各地環保部門業務骨幹、媒體記者組成。
15日從中紀委網站獲悉,經中央批準,十八屆中央第十一輪巡視將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中國外文局、光明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作家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法學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等27個單位黨組織開展專項巡視,同時對北京、重慶、廣西、甘肅等4個省區市進行“回頭看”。
截至目前,中央巡視組已全部進駐。
百姓投訴告狀,上一級部門詢問起來,下一級部門往往以“不屬實”擋了回去。這種事在過去司空見慣。
黑龍江省肇東市今年被群眾舉報多起案件,在地方有關部門認定的9件“不屬實”信訪案件中,竟有5件複核認定為屬實;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今年7月也曾向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稱一群眾舉報問題“不屬實”,但經核實該舉報是真實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近期,內蒙古、黑龍江、廣西三省區都對相關官員調查不實、對群眾舉報案件查處不力等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
呼倫貝爾市7名責任人被問責
據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介紹,今年7月16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接到群眾舉報大興安嶺漿紙公司夜間偷排廢氣問題後,隨即向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進行了轉辦。當日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責令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依法調查處理。但是,7月23日呼倫貝爾市向督察組反饋稱群眾舉報問題不屬實。
8月中旬,督察組要求自治區政府對該問題進行複查核實。經核實,內蒙古大興安嶺漿紙有限公司200蒸噸堿回收爐和75蒸噸鍋爐煙塵和氮氧化物超標排放,廠區運輸道路無抑塵措施,存在道路揚塵汙染。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按照有關規定嚴厲追究失察人員責任,並立即對該問題進行查處和整改。
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責成市環保局對大興安嶺漿紙公司依法實施了行政處罰,並且該公司制定了詳細整改計劃,加大運輸道路灑水抑塵頻次,減少道路揚塵,對200蒸噸堿回收爐和75蒸噸鍋爐環保設施實施升級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同時,呼倫貝爾市委共對7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其中,對涉事企業黨委書記、總經理給予記大過、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分管環保的副總經理、車間主任及環保部長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負有監管責任的紮蘭屯市環保局局長、副局長以及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黑龍江兩市上百人為失察擔責
在黑龍江省,今年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期間,在對綏化市和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群眾舉報案件辦理情況梳理時發現,綏化市已辦結的34件案件中調查結論為“不屬實”的案件19件,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已辦結的12件生態類案件中有7件不屬實,兩地“不屬實”案件比例均高於50%。
督察組認為地方有關部門在查處群眾舉報問題時,可能存在工作不到位、不深入的情況,要求黑龍江省對上述26件調查不屬實案件再次逐一複查。
為此,齊齊哈爾市專門成立由市紀委、公安、環保、國土等多部門聯合複查組,對泰來縣前期調查結論不屬實案件辦理情況進行現場調查複查。
經核查,泰來縣在處理個別案件時,沒有深入細致的調查,以舉報案件不屬實的結果應付督察組。如群眾舉報反映泰來縣黃花村它拉屯西側約6000多畝草原和濕地被毀開墾耕地,存在生態環境破壞現象。當地政府初次調查結論為,該地塊屬於鹽堿地,植被嚴重退化,且地塊85%為沼澤,15%為其他草地,因此承包人對1000多畝地塊進行了淺翻,但未進行耕種,舉報問題不屬實。
齊齊哈爾市對該案件進行了複查,發現承包人雖未耕種農作物,但存在破壞草地問題。對此,泰來縣對承包人實施了行政處罰。同時,對其它6件群眾舉報類似案件加大複查力度,對違法責任人均實施了行政處罰,共計罰款88700元,初步完成生態恢複2408.99畝、限期恢複2021.93畝。
綏化市對19件不屬實信訪案件逐一進行複核。經複核,有12件基本屬實。其中,肇東市問題最為突出,在9件不屬實信訪案件中,有5件複核認定為屬實。如群眾舉報肇東縣肇東鎮先進村大興屯東側約18000平方米草原被破壞。地方相關部門初次核查發現,草場承包人在承包的4867畝草原西側設置寬約1.2米、長約1500米土圍欄。 當地調查組認為設置土圍欄不屬於故意破壞草原,調查結論為舉報情況不屬實。但在督察組的督辦下,肇東縣再次對該問題進行了複核,認為承包人設置土圍欄現象屬實,占壓草場1800多平方米。針對複核結果,複核組責成肇東市畜牧局草原監理站責成承包人10日內恢複草原植被。
綏化市和齊齊哈爾市委、政府對案件查處不力的相關部門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兩市共追究101人的失察責任。其中,對問題嚴重的肇東市、泰來縣等地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給予通報批評,對其它責任人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廣西岑溪13部門49名幹部被立案查處
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西壯族自治區期間,多次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梧州市岑溪市馬路富祥石場、南渡食品站牲豬屠宰廠、筋竹食品站牲豬屠宰廠、三堡鎮振大村稀土回收點、岑城鎮六凡村稀土回收點等企業和點位環境汙染嚴重,給周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有關部門未進行有效監管,存在履職不到位問題。
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第一時間將群眾舉報案件轉交廣西自治區,要求進行嚴肅查處。針對督察組轉辦問題,廣西自治區立即安排專人現場核實。
經查,馬路富祥石場不滿足衛生防護要求,缺少對飲用水、農田灌溉水質、環境敏感點噪聲等監測數據,林地未批先用,礦山開采超出審批用地範圍,2014、2015年存在超計劃量開采問題,灌溉用水塘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公安部門在安全許可證到期後仍繼續提供生產所需炸藥。三堡鎮振大村稀土回收點距離振田村上遊4公里和2公里的兩個參照點地下水pH值、氨氮超標;岑城鎮六凡村稀土回收點附近雲野溪pH值、氨氮超標;南渡食品站、筋竹食品站牲豬屠宰廠噪聲超標、廢水總排口廢水排放超標。同時,岑溪市對督察組轉辦的上述問題調查不細致、不全面,造成舉報人對辦理結果不滿意,反複投訴。
針對馬路富祥石場有關問題,岑溪市組織公安、國土、環保、安監、林業等部門進行聯合查處,依法作出處罰,責令其補辦手續,補繳費用,並按要求做好棄土場的植樹複綠和灌溉用水塘治理工作;公安、安監、國土部門明確了協調聯系機制,加強對礦山、石場用炸藥的監管。
針對三堡鎮振大村、岑城鎮六凡村稀土回收點問題,國土、環保等部門組織開展綜合整治工作,對雲野溪等水體進行跟蹤監測,並在重點區域開展新一輪礦山行業企業排查。當地環保部門責令南渡食品站、筋竹食品站停產整治,對南渡鎮食品站牲豬屠宰點罰款3萬元。
針對岑溪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對信訪案件查處不嚴不實的情況,梧州市紀委及時啟動問責機制,對13個部門共49名黨政幹部進行立案查處,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此外,還對在富祥石場環境問題中負有監管職責以及查處群眾投訴不力的單位和責任人,已問責岑溪市政府及8個相關部門共28人。
註冊資本1800億的中國PPP基金又有新動作。
12月2日,中國PPP基金與9省區在北京分別簽署合作設立省級PPP基金的協議。通過攜手地方設立子基金,有望大幅推動地方PPP項目。
這9省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江蘇省、河南省、湖南省、海南省、貴州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
此次中國PPP基金與9省區簽署子基金合作協議,涉及基金總規模437億元。其中,中國PPP基金出資385億元,9省區共出資52億元,包括具體PPP項目164個,項目總投資額5900億元。項目涉及交通運輸、市政工程、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醫療、文化、養老等領域。
出席簽字儀式的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董德剛表示,推廣PPP模式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穩增長、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抓手,也是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和財政管理方式的重要舉措。
中國PPP基金公司董事長周成躍在致辭中表示,簽約儀式是中國PPP基金與相關省市基金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合作共贏的開始,這項合作將有助於為各地PPP項目提供融資、融智支持,提升PPP項目對社會資本吸引力,充分發揮中國PPP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促進當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有序開展,實現各方互惠共贏。
由於中國ppp基金的中央財政背景和最長可達30年參與投資期,參與簽約的吉林省財政廳廳長謝忠巖表示,基金政策性強,對地方項目落地有增信作用,還將帶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盡快參與。
謝忠巖稱,同其他資金相比,中國PPP基金到位速度快,基金投資持續時間長,可以覆蓋大部分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預計到2019年吉林省子基金總規模可以達到300億左右。
目前,社會資本普遍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政府不履約,而國家級PPP基金介入項目後,可以消除這一擔心,項目融資成本也將明顯降低,助推項目落地。
中國PPP基金是由財政部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註冊資本為1800億,作為社會資本方參與PPP項目投資,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主要通過股權、債權、擔保等方式,為PPP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今年3月4日,中國PPP基金公司正式成立,註冊地為北京海澱區。基金的經營範圍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股權投資;債券投資;項目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企業管理;經濟信息咨詢。
今年7月27日,成立不久的中國PPP基金公司就拿下首單,正式投資呼和浩特軌道交通1、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自中國PPP基金自7月正式運營以來,累計簽約金額已達到517億元。
按照中國PPP基金公司的管理要求,在一個PPP項目中最高投資額不能超過該項目總投資規模的10%。因此按照現有1800億元的資金規模,公司將參與總計2萬億元以上的PPP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課題組4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個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9萬件,處分26萬人,全年立案數或將超過2015年,連續四年增長。
31個省區市均有“老虎”落馬
在當日上午召開的第六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副研究員蔣來用介紹,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22人,給予紀律處分的中管幹部212人。2016年中央紀委“打虎”力度不減,1到9月,處分省部級幹部共67人。
1月4日,第六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蔣來用介紹,2016年,一批“新虎”浮出水面,包括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原市長黃興國,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陽市委原書記陳雪楓,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龔清概,天津市原副市長尹海林,湖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安徽省原副省長陳樹隆等先後接受組織調查。
一批之前接受組織調查的中管幹部被移送司法機關審查或被判刑:山西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白雲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聶春玉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海南省原副省長譚力被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被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在其死刑緩期執行2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被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所有被判刑的“老虎”均被判罰金或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等財產刑,受賄等違法所得財物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老虎”落馬,司法、環保、安監、國企等多個領域均有中管幹部被查處。“反腐敗不做‘選擇題’,充分顯示了中央有腐必懲、有貪必肅的堅定決心。”蔣來用說。
滌蕩“四風”寸土不讓
課題組介紹,從全國來看,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622起、處理18740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1913人。其中,2016年1至8月,處分26609人,占四年總數的30%,已超過2013年、2014年全年總數。
十八大以來(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人員9959人,處分人數逐年攀升:2013年處分971人,2014年處分2537人,2015年處分4035人,2016年1至8月處分2368人。
2016年1至8月,全國共查處違規公款吃喝問題3210起,在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中位列第四,查處數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36%。
嚴肅查處“基層貪腐”
在打“老虎”的同時,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基層腐敗”和“小官巨腐”直接啃食群眾獲得感、損害群眾對反腐敗鬥爭的認同感。
2016年初,中央紀委做出部署,要求“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課題組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5292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737人。
海南、江西等地陸續通報利用職務之便在扶貧項目中從事營利性活動、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收受好處、不認真履行責任造成低保金損失、騙取扶持補貼和補助資金、收受扶貧對象禮金、為親屬謀取扶貧補貼等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2016年前9個月,海南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1件,處理11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5人,誡勉談話28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
湖南省在“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共受理截留挪用、虛報冒領、侵占貪汙、優親厚友等各類舉報1121件,黨紀政紀處分378人,移送司法機關64人,追繳各類資金8592萬元。
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重點查處和糾正超標準超範圍向群眾攤派費用、籌資籌勞、克扣群眾財物、拖欠群眾錢款、違規收繳群眾款物或處罰群眾等突出問題;惠農、土地征收、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強占掠奪、貪汙挪用的問題。
天津市紀委組織開展了“整治和查處農村基層‘微腐敗’專項行動”,2016年1至8月,專項行動共查處“微腐敗”問題207件,其中黨紀處分141人、移送司法機關31人,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96%、88%、288%。
“紅通人員”歸案已達37人
如果說在國內進行的“打虎拍蠅”是反腐敗的“第一戰場”,那麽在境外的追逃追贓則可被視為“第二戰場”。
課題組介紹,2016年4月21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部署“天網2016”行動,繼續向逃往境外的腐敗分子發出強烈震懾信號。
7月17日,我國首次從拉美國家成功引渡潛逃18年的走私嫌犯黃海勇,成為“獵狐行動”和境外追逃追贓的重要戰果。11月16日,隨著在海外潛逃13年之久的“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百名紅通人員”歸案人數已達37人。
據統計,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國從70余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追回贓款85.4億元人民幣。我國還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框架內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探索綜合運用引渡、遣返、異地追訴、勸返等方式追回外逃貪官。9月,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上,相關成員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簡稱《高級原則》)、《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等重要反腐敗文件,並決定設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課題組表示,這些成果的推出與落實,將成為國際反腐敗新秩序的重要內容,增強中國在這一重要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高級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礙”的合作概念,即對外逃腐敗人員和外流腐敗資產零容忍,國際反腐敗追逃追贓體系和機制零漏洞,各國在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時零障礙。
此外,我國還強化雙邊交流合作機制建設,加強與美、加、澳、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反腐敗執法合作,推動引渡、司法協助條約談判工作有序進行。
2月16日,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國社保局長會上了解到,2016年我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各項基金保持收支總體平衡,累計結余超過6.5萬億元。
2016年,我國五項社保基金總收入為5.28 萬億,總支出4.65 萬億,收支保持總體平衡,累計結余超過6.5萬億。截至年末,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8.8億,基本醫保基本實現全覆蓋,完成年度社保擴面的任務。人社部副部長遊鈞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區市,共計3600億的基本養老保金,開始委托進行投資運營,突破原來社保基金只存國有銀行和買國債的限制,為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實實在在打開了通道。
遊鈞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重點地區基金運行情況的預測預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同時,繼續做好2017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的調整強化確保發放的主體責任,夯實繳費基數,加強基金征繳和稽核清欠力度,完善擴面征繳激勵約束機制和省級統籌基金調劑制度。多渠道籌集保發放資金,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省份基金運行情況的預測預警。
此外,針對百姓關心的異地就醫問題,遊鈞透露,目前全國所有省份都已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北京等15個省區市正式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在年內完成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同時,將探索逐步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住院費用。
遊鈞指出,各地要研究出臺轉診政策及就醫地管理的具體措施。積極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推進按病種付費、人頭付費、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的方式,強化對醫療行為監控,發揮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
22日從國家能源局網站獲悉,能源局日前發布《關於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明確2017年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新疆(含兵團)等省(區)為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其他省份為綠色區域。
《通知》指出,紅色預警的省(區)不得核準建設新的風電項目,並要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棄風問題。電網企業不得受理紅色預警的省(區)風電項目的新增並網申請(含在建、已核準和納入規劃的項目),派出機構不再對紅色預警的省(區)新建風電項目發放新的發電業務許可。
以下為《通知》全文:
國家能源局關於發布2017年度風電投資
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經信委(工信廳)、能源局,各派出機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神華集團公司、中國華潤集團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國風能協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為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好風電開發利用工作,現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風電開發投資預警結果予以公布,並就做好2017年度風電並網和消納工作通知如下:
一、2017年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新疆(含兵團)等省(區)為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其他省份為綠色區域。
二、紅色預警的省(區)不得核準建設新的風電項目,並要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棄風問題。電網企業不得受理紅色預警的省(區)風電項目的新增並網申請(含在建、已核準和納入規劃的項目),派出機構不再對紅色預警的省(區)新建風電項目發放新的發電業務許可。
同時,暫緩建設新疆準東、吐魯番百里風區、酒泉二期第二批風電項目,已投入運行或在建的輸電通道重點用於消納存量風電項目。
三、預警結果為綠色的地區要把握好風電項目建設的節奏,在落實消納市場等建設條件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年度建設規模和項目清單,統籌考慮建設和使用的銜接,避免出現新的限電情況。
為有效增加京津唐地區清潔能源供應,河北省能源局要加快推進承德基地二期風電項目的建設工作,確保在2017年底所有項目全部並網運行,並根據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規劃的建設進度,有序推進張家口基地三期風電項目的建設工作。張家口、承德地區不再建設零散風電項目。山西省能源局要根據線路建設時序和運行調度情況、受端市場消納和調峰情況合理確定晉北風電基地項目的年度建設規模,有序推進項目建設。晉北地區不再建設零散的風電項目。
雲南、浙江省繼續推進2016年開發建設方案,不再新增建設規模。
四、認真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明確最低保障小時數的省(區),各派出機構會同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和《關於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的實施細則,於4月底前報我局並實施。各派出機構會同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和經濟運行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以及補償執行情況的監管和考核工作。
請各有關單位按照本通知要求,密切合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推動2017年度風電並網運行和市場消納工作取得實際成效,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
2017年2月17日
內蒙古自治區、雲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27日晚同時公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按照時限要求,這四個省區如果到期不解決問題清單中的環境問題,不僅中央要問責,當地百姓也可以討說法。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通過環境保護部官網公布的各省區整改措施清單內容豐富。以內蒙古自治區整改方案為例,總字數在5.4萬字,如果用3號字體打印,將超過120頁。
“這實際上是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留給地方的問題清單,具體細化落實的。這些問題清單當時並沒有對外公布。”一位環保官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以內蒙古自治區的整改措施清單為例,內容多達49條,包括存在的環境問題、責任單位、督導單位、追責單位和整改時限、整改目標、整改措施等。
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
列出的環境問題包括:呼倫貝爾、興安盟需重視搞粗放式無序開發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後果。興安盟與錫林郭勒盟搞“煤水合作”發展煤化工的動議令人憂慮。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嚴格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科學合理確定產業布局。 嚴守主體功能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紅線, 強化規劃環評指導控制作用,嚴把煤化工項目準入門檻。“十三五”期間,除列入國家規劃的煤化工項目外,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不再布局煤化工項目。
近年來,由於工農業用水大幅增長及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加大等因素影響,內蒙古岱海湖流域生態退化嚴重,水位快速下降,湖面急劇萎縮,水質逐年惡化。2005-2015年十年間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37米,湖面面積已由88平方公里縮小至約60平方公里,蓄水量平均每年減少3000萬立方米,目前湖內水量僅存4億立方米左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過一、二十年,作為北方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自治區第三大湖泊將會徹底消失。
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烏蘭察布市黨委和政府今年6月底前完成規劃的審批工作並組織實施;到2020年入湖汙染物大幅減少,水質得到改善。
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還發現,內蒙古自治區地下水超采嚴重。2011年至2015年,全區新增灌溉機井19.75萬眼,占現有灌溉機井的35%,全區33個地下水超采區年均超采量達6.27億立方米,超采導致多盟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明顯,僅2014年至2015年,通遼、呼和浩特和包頭地下水水位分別下降0.85米、0.62米和0.31米。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到2020年,通遼、呼和浩特市區和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三個大型超采區的壓采量達到超采量的60%以上,水位達到控制水位,其余30個超采區達到采補平衡,水位達到控制水位,水位不再下降。
雲南省的整改措施清單包括整改落實類46項問題、關註加強類4項問題,以及重點提及州市問題整改措施清單。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與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包括:雲南省2005年底前註冊營運的黃標車淘汰工作進度較慢,2015年底時全省仍有30692輛,和國家要求差距較大。整改措施提出,2017年底,基本淘汰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範圍內的黃標車。
雲南省已建成的155座城鎮汙水處理廠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管網不配套、截汙不徹底等問題。整改措施要求,雲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各州市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和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用好省級補助資金,新建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3780公里,繼續完善汙水管網2765公里,改造老舊汙水管網239公里,新增汙水處理設施能力84.5萬噸/日,全面整改管網不配套、截汙不徹底等問題。
江西省督察整改方案涉及4個方面16項61個問題。主要環境問題包括2013年以來,部分城市空氣質量下降,2016年上半年,南昌、新余、贛州、宜春4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同比上升,南昌、九江、鷹潭、宜春、吉安5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上升。
整改措施清單要求江西省到2017年底,南昌、新余、贛州、宜春4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南昌、九江、鷹潭、宜春、吉安5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達到國家和省政府年度考核目標。
2013年至2015年,江西省主要河流湖庫194個監控斷面中,有47個斷面總磷濃度、40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和21個斷面氨氮濃度逐年上升。整改措施清單要求到2020年底,江西省主要河流湖庫47個斷面總磷濃度、40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和21個斷面氨氮濃度逐年上升態勢得到有效控制,濃度有所下降。
對於百姓關註的“鄱陽湖水質下降”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江西省實施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落實各級“河長”責任,在全省範圍內持續開展以水汙染綜合防治,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八亂專項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清河行動”,分區域分流域設立問題清單,建立整治臺賬,督促整改。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河南省許多環境問題的整改時限都定在2017年底前。比如,針對商丘市建成區生活汙水處理率僅為50%左右,遠低於國家85%的要求,境內一些河渠水體惡臭,垃圾遍地,大氣環境方面也因空氣質量急劇惡化的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2017年9月底前加快第八汙水處理廠、夏邑縣第二汙水處理廠二期(2萬噸/日)建設進度,確保按時投運。加大揚塵汙染防治、機動車汙染防治、工業汙染防治、燃煤管控、稭稈禁燒、應急管控。
針對濮陽市馬頰河水質持續惡化,金堤河長期為劣Ⅴ類水質的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統籌開展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實施水汙染攻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加大水生態修複,保障重點河流環境流量,2018年12月20日前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2017年底,馬頰河、金堤河市轄斷面及國(省)控斷面水質達到V類,2018年起斷面水質穩定保持V類;對河南豐利石化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規範,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藝及設備進行調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