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6 Mar 2017 - 投資講座(首兩場反應熱烈,3月再加一場):無論旺市淡市,全天候尋找賺錢機會 (紅猴 x Larry Hung) (24 Mar 2017)

(2017場反應熱烈,3月再加一場)


紅猴以「個股估值區間」及「立體九宮格」策略於2016年發掘到不少股價大升的好股,為使投資更全面,並可於不同市況也能尋找到賺錢機會,是次聚會特意邀請有多年基金管理經驗的知名博客,基金操盤手Larry Hung作為嘉賓講者,分享基金公司絕密投資套利策略。

日 期:2017年3月24日(星期) 19:30–21:00
費 用:全免(請預先留位)
地 點:尖沙咀金巴利道35號金巴利中心13樓 1303室

內   無論旺市淡市,全天候尋找賺錢機會

有興趣者請到 http://homebloggerhk.com/13379/ 報名,座位有限,先先得!再次謝謝大家的支持!

2016年港股部份戰績
紅猴:吉利汽車(175) +110%、大快活(52) +60%、新意網(8008) +60%
Larry Hung:泰昇集團(687) +87%、紫光控股(365) +81%、奧普集團(477) +8% (4個月内成功完成私有化,年化回報高達24%)

嘉賓講者簡介
Larry Hung,特許財務分析師CFA
曾於亞洲最大對沖基金公司惠理基金擔任副基金經理,主力負責管理旗下一支長短倉基金,現爲某對沖基金之投資副總裁;曾出版多本投資書籍,當中以《一步步致富》系列最廣爲認識,合共賣出超過一萬本;曾於多份報章財經雜誌,如信報月刊等,撰寫財經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941

無論英國脫歐成不成,鄰居愛爾蘭都準備著

英國“脫歐”談判在即,鄰國愛爾蘭正在加緊做好接受和適應的準備。

3月8日,愛爾蘭政府發布貿易與投資新戰略,計劃到2020年在本土產業出口、入境旅遊、外國直接投資、國際教育等四個方面有較大增長。就出口而言,要爭取實現“到2020年,愛爾蘭本土產業出口增幅的80%都來自英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愛爾蘭計劃增加90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

近日,愛爾蘭投資發展局中國區總監張哲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也表示,受到脫歐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愛爾蘭的中小企業,英國市場對於它們來說非常重要。再加上脫歐後英鎊走軟,更加不利於中小企業的出口。

用愛爾蘭總理恩達·肯尼的話來說,英國“脫歐”是愛爾蘭目前最直接和最重大的風險,給當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挑戰。更重要的是,英國“脫歐”將改變愛爾蘭的出口格局。因此,愛爾蘭的當務之急是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加大與英國以外的各國之間尤其是與歐元區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力度。

減少對英國的依賴,更多到英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開拓市場或吸引資金,這是愛爾蘭眼下越來越迫切的任務。

吸引中資激增30倍

張哲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愛爾蘭一直都在開拓海外市場,而中國對於愛爾蘭經濟的重要性也在快速加強。2013年,中國和愛爾蘭的貿易總額為70多億歐元,到了2015年該數額增加至110億歐元,2016年預測會接近120億歐元,和2013年相比增加了70%。

然而,對於愛爾蘭的中小企業來說,尚未開通直航的中國終究是個有些遙遠的市場。因此,出口市場的開拓更多是指英國以外的歐美地區。

作為以外商投資為主要引擎的經濟體,愛爾蘭更可行的目標是爭做歐洲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磁石”,而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則是外商投資增長最顯著的來源地。

來自愛爾蘭官方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在愛爾蘭對外直接投資為29億多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00萬美元增漲了近30倍,愛爾蘭由此晉升為中國對歐投資的第五大市場。

2016年中企對愛爾蘭投資額激增主要歸功於兩筆大規模交易。一是中國海航集團以約25億美元收購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Avolon,約占據投資總存量的九成;二是中國廣核集團的中廣核歐能公司以約4億美元收購愛爾蘭Gaelectric公司Douvan風電項目的100%股權,包括10個在運風電場和四個在建風電場,共獲23萬千瓦裝機容量,可滿足12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萬噸。

張哲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投資愛爾蘭的主要是歐美企業,現在有越來越多亞太的公司投資愛爾蘭,這個金額占到(愛爾蘭外商投資總體)新增投資額的20%多。”據他稱,2016年愛爾蘭收獲了近100個新增的外商投資項目,其中20多個來自於亞太地區。

在張哲偉看來,愛爾蘭計劃到2020年增加90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的任務並不難實現。因為僅2015年和2016年兩年就已獲得452項投資,其中2016年是242項,除了新增的100來個投資外,還有90多個重新投資的項目以及50多項研發類型的投資。

近幾年,愛爾蘭堪稱歐洲發展最快的經濟體。2016年官方公布的GDP增速為5.2%,失業率則為7%,吸引的外資大於該國的經濟體量。

投資的優勢和風險

雖然增速驚人,但就體量上來說,愛爾蘭這個人口僅440萬的小國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中企對外投資的熱門目的地。對於愛爾蘭的認知,不少中國投資者還停留在“避稅天堂”的印象上。

但是,張哲偉表示,除了整體稅負在歐盟內最低之外(愛爾蘭企業所得稅僅12.5%,為G20國家平均公司稅率的一半不到),愛爾蘭也有其明顯的特點。“一旦英國正式脫歐,愛爾蘭就變成歐盟內唯一一個講英語、用歐元的國家了。”他說。另外,這個人口不多、面積不大的國家在科技、金融和制藥領域都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優勢,並且是中企打開歐美市場的窗口。

在英國脫歐的“創傷”下,愛爾蘭也在積極尋找正面的影響,比如,吸引那些原本考慮去英國但因其脫歐而選擇其他目的地的投資項目。

“但現在下結論還太早,企業更多還是在觀察和評估階段。”張哲偉表示。

針對吸引來自中企的投資,張哲偉提出,海外投資不是時尚也不是流行,必然是存在風險的,因此建議中企想清楚可能出現的利弊。

“以愛爾蘭為例,愛爾蘭自身市場很小,但它的優勢並不是本國的市場,而是通過愛爾蘭進入歐盟市場。另外還能享受到當地的稅收優惠,並在愛爾蘭管理企業在歐盟的運作。”張哲偉建議,“你要考慮的不是當下的問題,而是在戰略規劃里,5年後你希望自己的公司在歐盟市場是什麽樣的局面。你希望運營中心在哪兒,研發在哪兒,裝配制造在哪兒。畢竟每個市場都有強項。”

已在愛爾蘭投資發展局任職11年的張哲偉認為,愛爾蘭最適合那些希望通過兼並收購來擴展國際平臺和增強行業內競爭力的企業或投資者。企業必須長遠地規劃“走出去”,一旦做了決策,再調整的財務和時間成本都是巨大的。

從目前中企投資愛爾蘭的案例來看,成功率相對較高。“因為這些企業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而不是跟風。”他也提醒,收購企業務必要把人才留住,才能留住核心競爭力。

除了中國與愛爾蘭之間沒有直達航班,在通行方面,雖然愛爾蘭已與英國享用共同簽證體系,但並不通用申根簽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00

註意了!變相醫藥廣告,專家無論真假都違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508

(人民日報/圖)

6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針對“醫藥廣告表演專家”事件,部署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工商總局表示,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已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藥監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工商總局將及時公布查處結果,回應社會關切。

估計劉洪濱作為虛假廣告“表演專業戶”,她的職業生涯可以歇菜了。但是,人們對這位“演員”的憤怒之火卻無法平息,對她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和利益鏈感到擔憂。

“這回真是開眼了,電視上有名有姓有單位的專家,居然是扮演的!這麽騙人咋就沒人管,如果哪味藥吃出人命,她是不是要負主要責任?”北京一位“朝陽群眾”感到不解,廣告里的“醫學專家”,真實身份怎麽認定?真的可以找演員來“扮”嗎?

還有不少群眾表示看不懂:虛假廣告到底是怎麽界定的?電視里賣假藥坑害消費者,肯定是虛假廣告;那如果是真藥好藥,用“假專家”來忽悠消費者,是不是也算虛假廣告?虛假廣告是誰制作的,怎麽就能電視上一再播出?

麻辣財經“辣妹”第一時間采訪有關部門和專家,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廣告不是一處違法,而是多處違法!而且從違法嚴重程度上看,“假專家”這一條還不是最大問題。

以介紹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藥保健品廣告就是違法

“這些都是省臺播的節目,專家看著挺有來頭,有些還有患者分享療效,我當然容易信了。”哈爾濱市市民張雅蘭就曾看著節目買了治療糖尿病的藥。省級電視臺信用背書,健康養生節目沒標明“廣告”具有迷惑性,知名專家的身份自帶權威光環……這套組合拳下來,足以讓很多普通觀眾信以為真。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養生節目實際上是藥廠請媒體制作公司拍攝的廣告,以“專題片”的形式購買地方電視臺的時段播出。那麽,廣告能不能拍成“專題片”在電視上播放?答案是:不可以!

2015年實施的新《廣告法》明確規定,電視臺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無論專家真假,無論專題片是否標明‘廣告’,這種變相醫藥廣告就違法。”中央財經大學法學教授劉雙舟強調,節目是節目,廣告是廣告,不能把廣告“包裝”成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的節目,在電視里播出。

“消費者看到養生節目里推薦藥品或保健品,提到功能療效,就要提高警惕。在一些養生節目中,有虛假身份的‘專家’推薦藥品、保健品,承諾不存在的療效。這些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就構成了虛假廣告。”劉雙舟說。

真專家也不能給藥品、保健品代言,冒充的專家就更離譜了

2014年至2017年,劉洪斌以“苗醫傳承人”“北大專家”“蒙醫後人”等身份推薦多種藥品、保健品。很多人不解,專家可以在廣告里為藥品、保健品代言嗎?真專家、假專家的身份由誰來鑒定?

說專家之前,咱先弄清楚啥叫廣告代言人。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老百姓最熟悉的廣告代言人,就是演藝明星或體育明星,洗發水、香水之類的,差不多全是明星代言;也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家,比如王石、董明珠等,為自己企業或其他企業產品代言。

“新《廣告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對廣告代言做了具體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也就是說真專家也不能給藥品、保健品代言,冒充的專家就更離譜了。”劉雙舟說。

無論真專家還是假專家,代言藥品、保健品都是違法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對“專家”身份真實性認定的問題了,反正都在“不得”之列。

如果出現了違規代言行為,將面臨什麽處罰?依據《廣告法》,在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中作推薦、證明的;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的;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上面這個條款是針對“代言人”的,可是人們的擔心又來了:這位“劉洪濱”只是個群演,並不是幾百萬元出場費的大明星。有媒體報道,這位群演拍一場“廣告戲”報酬只有2000元,就算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也沒幾個錢,能剎得住虛假廣告的歪風嗎?

大家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自從劉洪斌被曝光以來,一些媒體又爆出多位“醫藥廣告表演專家”,網友戲稱“著名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家”。目前,虛假醫藥保健品廣告已經形成了灰色產業鏈,藥廠作為廣告主,雇傭影視制作公司等廣告經營者拍攝廣告,再到電視臺發布,影視制作公司負責請主持人、專家、觀眾、患者等。

那麽,這個鏈條上各方責任該如何界定? “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也是首要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是虛假廣告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劉雙舟認為。

也就是說,冒充專家代言是違法行為,但虛假醫療廣告的病根,是在廣告主身上!

依據《廣告法》,對發布虛假廣告的廣告主,最高可以處以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或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醫療機構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治理虛假醫藥保健品廣告,沒有法律空白卻有監管空白

新《廣告法》2015年開始實施的時候,被稱為“史上最嚴廣告法”,對虛假廣告、醫藥保健品廣告、廣告代言等均給出了明確規定,並不存在法律空白。但為什麽2015年以後,“劉洪斌們”還能活躍在各大衛視呢?

“整個虛假廣告鏈條上的參與者都有利可圖,存在動機。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廣告發展迅速,傳統電視廣告份額降低,一些地方臺的生存壓力加大,給這類廣告以一定的生存空間。”劉雙舟說。

整治醫藥保健品廣告,涉及多個監管部門。比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需要經過食藥監局等部門的審批才能投放,工商部門負責對發布的廣告進行監管。變相的醫藥保健品廣告,通常以訪談節目、養生保健節目的形式播出,這些虛假廣告帶有隱蔽性,給監管部門識別和監控帶來了難度。

《廣告法》很嚴,但執法不嚴,可能是導致虛假廣告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醫藥保健品,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必須要嚴起來!“消費者如果受到虛假違法廣告侵害,要保存好購買小票等證據,向工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舉報,身體受到傷害的還可以申請民事立案。”劉雙舟說。

(來源:人民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73

星巴克創始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19/166527.shtml

星巴克創始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天星資本 天星資本

星巴克創始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我去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保持絕對的好奇心。

來源 | 天星資本(ID:tianxingcapital)

作者 | 筆記俠

本文由《中歐商業評論》資深編輯潘鑫磊整理自舒爾茨作客清華企業家講堂的演講,內容有刪節。

星巴克全球總裁霍華德-舒爾茨清華演講完整視頻

三年前,在星巴克的全球股東大會上,我向我們的員工、我們的股東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一家商業上市公司的使命和責任是什麽?

僅僅只是盈利賺錢麽?只是為股東帶來回報麽?如何在商業利潤和社會責任之間實現一種脆弱平衡(fragile balance)?

1987年,星巴克只有11家門店,100名員工,我們希望把星巴克打造成一家與眾不同的企業。而如今,我們的門店已經超過了2.5萬家,業務遍及75個國家,擁有超過33萬員工,上周接待的顧客人次達到9100萬。那麽問題來了:

這是一家用紙杯銷售咖啡的公司,賣的是一杯定價3美元或4美元的咖啡,這些在過去都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這些成就到底是怎麽來的?

今天我們在中國宣布了一項重要舉措,從今年6月1日起,星巴克為所有符合條件的全職中國員工,全資提供父母重大疾病保險。為什麽公司要做如此巨大的投入(這也許要投入數百萬美元)為這麽多員工的父母購買這份保險?

用這個問題帶領我們再次回到1987年。答案就是:不是每一個商業決定都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

2

一路走來,我們所做的許多決定都並不完全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事實上,我想說,我們做出的許多關鍵決策,都不是從經濟利益出發的,甚至經常反其道而行之,但恰恰就是這些決策最後讓我們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回報。

我們最為看重的企業基石,是我們的文化和行為舉止。不論你們相信與否,這些文化和價值觀形成於我的孩童時代。

我從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政府公房里長大。你們可能聽說過“美國夢”,一個人的出身並不能決定他的未來。

我的父親做過許多藍領工作,在我7歲的時候,爸爸當時是一名運送尿布的貨車司機,這也許是他所從事的工作中最糟糕的一份。1960年3月,我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一天,我的父親因路面結冰而滑倒,摔傷了大腿。

在60年代的美國,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藍領工人,如果你在工作中受傷,你就會被解雇。在7歲的時候,我親歷了“美國夢”的破滅,我目睹了父母所經歷的無助和絕望,我們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所以不論今日的我如何成功,幼時所經歷的傷痛,至今歷歷在目。事實上,失敗的恐懼、不安全感和脆弱無助讓當時還是小男孩的我深感羞恥。然而,也由此讓我學會熱誠、富有同理心、自重並尊重他人。

3

因此,我意識到如果要打造一家可持續發展的偉大公司,我們必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必須要將為股東提供價值和為員工提供價值聯系起來。事實上,我們又反其道而行之。

在星巴克金字塔頂部的不是股東,而是我們的員工。中間是我們的顧客,底部才是我們的股東。

1992年6月,星巴克咖啡公司上市,當時我們有大約125家門店,實現了一個季度的盈利,總市值約2.5億美元。當時,我認為我中了頭彩,我打電話給我媽媽,對她說:“媽媽,我們做到了,我們的美國夢實現了。”

25年過去了,星巴克如今的市值從2.5億美元變成了將近900億美元。如果要分析成功的原因,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這不是因為我有MBA的學位,因為我並沒有;也不是因為我讀了其他商科學位,因為我也沒有,而且我已經不可能再獲得。

但我確認有的是我的生活閱歷。我去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試圖永葆好奇,並且我要跟你們說,要保持絕對的好奇心(be damn curious)。

讓我來給你們舉個例子,6個月前,星巴克準備在南非開出第一家門店。此前,我從未去過南非,因此我感到十分興奮。我們準備在那兒開兩家新店。顧客在我們的門外排起了長隊,並且要排2小時才能進店。

我參加過許多星巴克新店的開業活動,卻從未目睹過這樣的景象。沒有廣告,沒有促銷,只因為是星巴克。

4

在新店開業前兩天,我一如往常地和一群即將第一次穿上綠圍裙的年輕人圍坐在一起交流。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傳統?很多人認為星巴克是一家獨特的,市場營銷做得非常好的公司,然而,我們並不是一個致力於市場營銷的公司,甚至並不那麽善於市場營銷(we suck at marketing)。

我知道這麽說我會惹來麻煩,但我這樣說是 因為我們是基於門店體驗而打造的品牌,靠的是我們的夥伴和顧客之間的情感連接所帶來的體驗。身穿綠圍裙的夥伴才是星巴克的核心。

所以,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我想要和那些即將穿上代表我們品牌的綠圍裙的年輕人坐在一起。圍坐著的有50個年輕人,我請他們每一個人輪流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們沿著圓桌開始分享,他們告訴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小城鎮里的生活景象。

我說過,我出身貧窮,曾經住在政府公屋里,當我到訪這些城鎮時,我感到很難受,為他們貧困的生活條件和艱難的居住環境而心碎。

然而,這些年輕人卻表現得如此幸福、滿足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家人。當他們逐一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我反複聽到一個之前從未聽過的非洲詞語,他們很多人都講到了這個詞。後來,我鼓起勇氣問:這個詞什麽意思?“Ubuntu”,你們一直在說的這個詞是什麽意思?

他們迫不及待地告訴我,“Ubuntu”是曼德拉曾經多次提及的一個詞,意思是“我之存在,因為有你”(I am because of you)。

這是一種無私,這是一種分享,這是對他人的責任感——個人的價值因其身邊的個人和團隊而體現,最好的成功是與彼此分享。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他們講述“Ubuntu”的意思以及對於年輕人意味著什麽,以及是如何地適用於星巴克。

5

今天上午,我與一部分星巴克中國的夥伴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在星巴克,我們把員工稱為夥伴,因為每個人都是公司的股東。他們有人也帶來了父母。過去五年,我們每年都會舉辦這樣的夥伴及家屬交流會,會上不談我們的銷售額、利潤率,也不談盈利和股價,而是慶賀家人的團聚。

在上午的交流會上,我們了解到其中一些夥伴們親歷了父母患病,甚至經歷過父母的逝去。

幾個月前,我們對中國的夥伴做了一次調查,發現父母的身體健康是夥伴們最為關心的,他們也很擔心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交流會上我們甚至都流淚了,因為聽到了夥伴生活故事的分享,從他們的分享中感受到他們的勇氣。

所以對於星巴克這樣一家公司而言,當我們聽到了夥伴們發出的請求,我們是無法拒絕的,這也是為什麽今天有這樣一個重要的發布,這是我們邁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在中國,星巴克公司就不是一家美國公司,而是一家中國公司,這也是為什麽我們提供住房津貼、提供咖啡豆股、與宋慶齡基金會有11年的合作夥伴關系的重要原因。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不是營銷,也不是新聞發布,而是因為這是星巴克公司價值文化的精髓所在。

我剛才談到了,並不是所有商業決策都是出於經濟利益的決策。

我知道你們從學校畢業會加入一些企業工作,會有壓力。這個壓力就是賺錢的壓力。如果是上市公司,你就會有發布季度財務報告的壓力。

但是,如何打造一個基業長青的公司?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這就好比,如果要在未來獲得回報,你必須現在開始不斷在你的賬戶上“儲蓄”,而每次你因為短期的壓力而“提款”後,你就得存入更多。

在過去的5年、10年、15年里,我們做了很多打破傳統的決策,都是出於我們存在的目的。

不久前,我們宣布在全球為1萬名難民提供就業機會,為什麽?我們為星巴克每一位美國夥伴都提供亞利桑那州大學的4年免費教育獎學金,為什麽?

這是因為雖然我們是一家盈利性的上市公司,但我們堅信,我們最核心的責任不僅是賺錢。應該這樣說,我們是一家以人文精神為基礎的績效驅動型公司。

6

每周我參加管理層會議時,都會想像有兩把空著的椅子,一個坐著星巴克的顧客、一個坐著星巴克的夥伴。

所以我會每天問自己,我們的戰略、我們的決策是否能夠讓我們的顧客、讓我們的夥伴真正地驕傲。如果這是一個短期的決策,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金錢,卻不會讓我們的夥伴和顧客感到自豪,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仁慈、憐憫心、人文精神、愛,這些詞匯也許不常在商學院的教科書里出現。但是這恰恰是我們打造一個長期、持久、繁榮的企業的基石。

我認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一家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不能夠和這些美德融合,它們將很難吸引並保留優秀的人才,不會朝著大家都認可的一個更偉大的方向努力。

反過來想,你有很好的戰略,你把這些價值觀作為你的指導原則,在企業里打造信任和愛的文化,所有的員工都對自己的使命和工作有認同感,每一天他們的工作都能夠實現一種價值,而管理層又是“服務型領導”(servant leader),那你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說到領導力,在很多不同的教科書里對它都有不同的定義。其中一個特質我認為被低估了,就是脆弱,尤其是對於男性。人們一般很難想象一個男人在一群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承認錯誤並道歉。

在過去這麽多年里,我學到的是,你越脆弱,會有越多人幫助你。所以,脆弱也是領導力的一個特質,作為企業的領導人,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力量的表現。

星巴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824

無論「爆煲」與否 湯文亮勝有guts 周顯

1 : GS(14)@2015-02-18 10:10: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朋友搞財經傳媒,我湊趣在一起開會,談到找誰誰誰來寫稿,他們提出了一名頗為有名的,我說﹕「這名仁兄的文筆也不錯,只是講股票從來不肯明確說明立場,好滑頭,讀者不會喜歡。」

我補充了一句﹕「像沈大師,文筆好,立場鮮明,不管他給的貼士是對也好,是錯也好,總之他夠guts去take position,這才有點趣味。」

鐵口不二 值得佩服

根據這個原則,另一個我佩服的人,就是湯文亮博士。他近來鐵口斷定,說細價樓最快會在3個月之內爆煲,不管你同意他也好,不同意他也好,最少他夠膽發出這一句豪言,也已經造成了市場的一番哄動,怎樣都算是值得佩服了。

問題在於,他的這場賭局以中原指數為依據,不管是5月結算也好,是在8月才結算也好,其實都作不得準。因為所謂的「爆煲」,最少也要跌上兩成至三成,才能夠算得上。如果細價樓價在3個月或半年之內,先跌5%,但在1年之後,又再反升破前價,再上高峰,這在定義上,也算不得是「爆煲」的。

樓價兩年跌逾兩成才算「爆煲」

所以,如果湯博士的說法屬實,細價樓的價格不但要在3個月或半年後的價格比今日稍低,它們在兩年之內,下跌的幅度必須在兩成以上,這才算是「爆煲」達標。

其實,這已經算是很保守的定義了,因為一個樓市的周期,下跌的時間在2年至8年之間,下跌的幅度則在三成至七成之間,這是經過無數實證得出來的基本事實。當然了,究竟樓價可以上升到那一個位置,才去下跌,這則是數據研究的問題,和理論無關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885

人行汲教訓 貶值變有序 無論美元升跌人幣照貶 市場漸接受

1 : GS(14)@2016-08-11 05:54:11

【明報專訊】「811」匯改一周年,回顧這一年人民幣雖然走向貶值之途,但匯率從劇烈波動趨向有序下跌,下月舉行的G20峰會,人民幣匯率亦不像去年成為焦點,反映市場對中間價定價機制的信心已有提高。普遍分析認為,人行對比一年前更掌握「預期管理」及增加市場透明度,在引導貶值方面手法更趨成熟。

明報記者 陳子凌、顧冷冰、廖毅然

去年8月11日,人行宣布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同時大幅將中間價貶值2%,令市場措手不及,亦令人民幣持續暴跌,匯市震盪至9月初才喘定;及至去年末至今年1月初,外儲銳減引發走資恐慌,加上熔斷機制造成A股暴跌,連鎖效應下,人民幣再出現大幅貶值,直到3月初匯率才逐漸平穩(見圖1)。

顏劍文:人行強化預期管理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調整定價機制及將人民幣貶值,在匯率市場化過程中是必要的,「當定價機制更貼近市場,就需要修正被高估的匯率水平,然而當時(去年8月)只考慮到政策需要,卻沒考慮市場反應,亦沒為市場釋疑」。他表示,當時市場反應之大,人行顯然是始料不及。

但綜觀之後一年,包括去年底引入人民幣兌13種貨幣的匯率指數(CFETS),及人行在今年首季貨幣政策報告首度交代中間價定價機制操作詳情,顏劍文認為人行「明顯加強了政策透明度,減少市場不必要猜測,同時強化了預期管理,採取分段釋放貶值壓力,而非一蹴而就,大大減低對市場影響,避免市場反應過敏」。

另方面,CFETS推出至今一直呈下行,今年初美匯指數下挫,人民幣CFETS指數跟美元一同下挫(見圖2)。到5月之後美元升值,人民幣卻沒隨美元升值,反而繼續讓CFETS下挫,反映中央銳意讓人民幣持續有序貶值。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2.6%,但兌CFETS的一籃子貨幣卻貶值了6.4%。

易憲容:「策略貶值」初見成效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形容這是「策略貶值」,在人行與市場增加溝通之下,儘管英國脫歐前後,人民幣甚至一度跌穿6.7的近6年低位,但市場反應卻有限,可見有預期管理的「策略貶值」初見成效。

籲公布做市商報價 更貼近市場化

人行行長周小川上月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已表示,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了解已更為深入,中國將繼續完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機制,不斷提高政策規則和透明度,加強與市場溝通。顏劍文認為,這表明大幅度的匯率政策調整,至少年內都較難發生,至於怎樣進一步完善定價機制,「如果能把(中間價)做市商的報價都公布,對市場來說將更加透明,亦更貼近市場化要求」。

(匯改一周年系列之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84&issue=201608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309

巴菲特:無論誰執政 股市仍會升30年

1 : GS(14)@2016-11-13 11:20:47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一直高調表態支持希拉里,並曾大力抨擊特朗普的「股神」巴菲特,大選後接受CNN訪問時表示,不論誰當總統,美股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都將持續上升,又指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會令股市崩盤的想法是非常愚蠢。

他表示,特朗普對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實行關稅,是非常糟糕的主意,但不至於會導致美國衰退。不過對特朗普取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計劃,他則表示懷疑,因為特朗普必須得到國會的支持,又認為「很多在競選時說的話在當選總統後不會實現。」不過他又繼續質疑特朗普的營商成就,堅持要求他公開報稅資料。

股市急升 巴菲特身家升上全球第二

儘管巴菲特仍對特朗普政策心存懷疑,惟特朗普卻令把菲特再次成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

受惠股市大升,巴菲特的財富本周增長了58億美元(約452億港元),財富值超過了西班牙的Amancio Ortega和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重回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第二名。

巴菲特身家上漲源於他持有富國銀行近一成股份,市場憧憬特朗普政府或將放寬對金融行業的管制,刺激一眾銀行股上揚,富國銀行股價在選舉過後的兩天急升13%。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90&issue=201611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61

【開Jar必殺技】加張保鮮紙封瓶口 無論雪幾耐都一擰就開

1 : GS(14)@2016-11-26 14:02:21

很多人都有扭不開瓶蓋的時候,其實有個萬試萬靈的必殺技,可以輕鬆開蓋。



很多人都試過放玻璃瓶到雪櫃很久,到拿出來用時才發覺無論多大力扭,都扭不開瓶蓋。其實坊間流傳不少方法,教人簡單扭開這些瓶蓋,不過如果都是扭不開,其實還有一個必殺技。



---簡易級---方法一:濕布做法:先將布弄濕,將濕布覆蓋瓶蓋,用力扭開。原理:有時候瓶蓋或瓶身有點油膩,雙手抓不緊,濕布減少潤滑即可扭開瓶蓋。方法二:橡筋做法:將橡筋套實瓶蓋,然後扭開。原理:橡筋與瓶蓋的接觸面較多,增強摩擦力,用力時更容易扭開。---進階級---方法三:敲蓋邊做法:用匙羹45度角敲擊瓶蓋邊,在瓶蓋四周有間距地重複此動作。原理:拍打時力度破壞真空狀態,但切勿過度用力打破瓶蓋。方法四:淋熱水做法:斟一杯熱水,澆一下瓶蓋,不要讓熱水澆滿整個瓶身,見到瓶蓋膨脹起來即可。原理:冷縮熱脹,瓶子本身冰冷,澆熱水後,瓶蓋因為受熱而膨脹,所以能輕鬆開蓋。---必殺技---終極方法:保鮮紙做法:保鮮紙不需要太大張,封到瓶口即可,然後蓋上瓶蓋就可放回雪櫃。原理:保鮮紙潤滑了瓶蓋內邊,令瓶蓋不能徹底合實,所以無論放雪櫃多久,都一樣能不費吹灰之力扭開,萬試萬靈。記者:黃子卓攝影:陳永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6/19845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