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名牌救亡:$10,000以下名牌手袋湧現

1 : GS(14)@2016-04-15 16:30:08

經濟差市道不景,上年兩大品牌Chanel同Prada都宣佈減價,不過減極手袋價錢都要萬幾兩萬元一個。近日Prada公佈年度純利大跌兩成六,更要推出平價袋自救,而不少品牌亦推銷減價。另一品牌Marc Jacobs,上年宣佈將副線Marc by Marc Jacobs合併,今年夏天推出的手袋價格亦有調整,以往Marc Jacobs的手袋至少索價萬幾二萬元,今年夏天的皮手袋有不少4至5千元的貨式,比以往平了一大截,而Balenciaga亦推出較相宜的Canvas手袋,市場上的under$10,000的名牌手袋突然激增。
add為大家精選了多個大品牌包括Louis Vuitton、Saint Laurent、Gucci、Balenciaga和Marc Jacobs等,四位數價錢的春夏手袋,讓大家精明入手萬元以下的名牌手袋。更多時尚新聞,即上: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5/19571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68

沽盤湧現 油價跌逾1.6%

1 : GS(14)@2016-05-08 02:55:06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油價昨日向下,主要受投資者獲利沽盤帶動。紐約期油昨曾跌1.62%,報每桶43.6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則跌1.76%,報每桶44.22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自今年1月的13年低位回升逾六成,過去四星期則累升兩成。紐約期油亦自今年1月低位反彈近七成。



OPEC分歧越趨明顯

路透報道,沙地阿拉伯不再以油價為目標,主因原油價格大跌,國際原油市場出現了結構性改變,卻非短期轉變。沙地對油價立場轉軚,凸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內部分歧越來越明顯。兩個產油量最多的成員國沙地和伊朗關係轉趨緊張,今年4月舉行凍產會議並未取得成果外,上周於維也納舉行簡報會更無法制定長期目標策略。沙地並不在乎其他OPEC成員國立場,現時只聚焦擊退美國頁岩氣油、加拿大油砂田和俄羅斯等非OPEC成員國。美國油田服務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佈,4月美國活躍鑽油台數目持續下跌。美國活躍原油鑽井平台數量減少437個,遠少過去年同期976個。加拿大上月躍鑽油台數目亦按年下跌49個至41個。全球活躍原油鑽井平台則由去年同期2,268個,縮減至1,424個。另外,殼牌、雪佛龍與英國石油等10間油公司罕有放低業界競爭,合作發展標準生產設備,因油價低迷令油公司預算壓力增,藉此節省成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7/196014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35

陸客銳減 兩萬人冒雨上街 台旅業警告:萬人裁員潮湧現

1 : GS(14)@2016-09-13 08:04:10

■台灣旅遊業界逾萬示威者遊行,在總統府前凱道集會。陳善南攝



【《蘋果》記者黃兆康、陳善南 台北直擊】「求生存,要工作,能溫飽!」全台旅遊業昨日發出怒吼,在台北發起萬人大遊行,就算持續下雨,仍然無法澆熄旅遊業對陸客人數自蔡英文上台後,「斷崖式」下降的怒氣,最少2萬人響應活動走上街頭。而此次萬人遊行亦是台灣觀光業有史以來的首次街頭抗爭。遊行總指揮蕭博仁警告,30天內新政府若無具體措施,將湧現萬人裁員潮!台灣政黨輪替,隨陸客來台人數驟減,業者估計逾百萬觀光業者的生計受影響。由11個旅遊觀光相關產業、公會組成的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昨冒雨發起「百萬觀光產業自救大遊行」,包括導遊業、民宿業、遊艇業、旅遊巴等行業從業員,都參與這次遊行。人群從中午12時許陸續到華山文創園附近的杭州北路聚集,他們穿上大會派發的白衣,衣服背後印上「912站出來,觀光產業危急存亡之際,政府不該漠視」等字,頭戴綁有寫「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布條。就算下大雨,仍無阻他們的決心,一直等到2時開始遊行往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



■陸客限縮衝擊旅業,花蓮洄瀾客棧晚餐時間竟無客人,只剩負責人在閱報。台灣《蘋果日報》

交請願信提12項訴求

遊行隊伍出發後,沿忠孝東路、仁愛路前往凱道,隊伍在風雨中大喊「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等口號,手裏拿着「振興旅遊、台灣加油」等標語。遊行人士蔣一昇表示,他擔任導遊三年,上月無團可帶,現只能靠積蓄過活,昨天遊行後就要另找工作。約下午近4時,隊伍陸續抵達凱道,各觀光代表上台表達心聲,自救會總指揮、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蕭博仁警告,將給新政府30天時間,若再無具體有效措施,業者將撐不下去,裁員潮將湧現,裁員可能上萬人。自救會隨後向總統府遞交請願信,內容提到自救會向政府提出的12項訴求,遊行下午5時準時散場。主辦單位估計,現場約2萬人參與。警方統計,活動人數最多時超過1.5萬人,最少只有6,500人參加。


總統府:助業者升級轉型

這次遊行雖聲稱不談政治,不提九二共識,但不少導遊打出「要92,不要久餓」、「支持九二,全民共識」、「蔡英文上台,陸客團不來」這些橫額。他們也拿出「No Work, No life」、「兩岸一家親」等標語。總統府昨晚回應表示,政府正持續投入各項有利政策,協助業者升級轉型,強化觀光的核心競爭力。昨日接任海基會董事長的田弘茂認為,「走上街頭」是不得已方法,問題很快得到解決,何必用這種方式,尤其大熱天走上街頭,他十分同情。對於田弘茂昨日正式上任海基會董事長,大陸的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回應說,只有海基會得到授權確認「九二共識」,兩會受權協商和聯繫機制才能得以延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3/197690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72

【動畫】敍利亞寡婦急增成問題觸發湧現一夫多妻

1 : GS(14)@2016-09-14 05:51:42

敍利亞內戰連年摧毀無數家庭,男性打仗大量死亡,想不到因此催化社會演變,令一夫多妻家庭湧現。失去依傍的寡婦為了活下去,只好帶着孤兒投靠另一個男人,甘願做小。「我丈夫死後,我獨力帶着孩子,真的很困難。」31歲的瑪哈在丈夫死後半年改嫁,「我表親建議我們結婚,現在我跟他的妻兒一起生活。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他妻子原本是我朋友。」46歲的阿德南則娶了自己的租客。「她付不起房租,所以我娶了她,這總好過她流落街頭。我大老婆也同意,因為我們膝下無兒,她希望我可以有個兒子」。帶着五個孩子的莎巴情況也差不多,她丈夫失業後就拋妻棄子,為了孩子她嫁給比她年長24年的有婦之夫,她坦言結婚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敍利亞內戰自2011年爆發,前線就有數以千計的男人戰死,還有許多男人不是被流放就是「消失無蹤」,數年的戰事估計導致超過29萬人喪生,幾百萬人離開家園,逃到鄰近國家。幾年下來,敍利亞的離婚率和一夫多妻家庭一起上升。官方數字顯示,2010年大馬士革一夫多妻的比率只有5%,到2015年已大幅上升至30%。瑪哈的丈夫穆罕默德說︰「我們的女人比男人多。我和四個朋友都決定娶寡婦做小老婆,以維護她們的名聲。遜尼派穆斯林的男人可以娶四個老婆,並且要公平對待她們,不過時至今日這種風俗在伊斯蘭教徒社會中已不算常見,因為很多國家都禁止一夫多妻,敍利亞男人即使有多過一名妻子,通常也要安置她們住在不同的屋子,但現在迫於現實,情況已經不同。有法官承認,在女多男少的情況下,無論從宗教或法律的角度出發,「容許男人娶第二個妻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4/19770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011

徐詠鈞:伊朗解制裁 消費品購買力湧現

1 : GS(14)@2016-10-28 05:59:43

【明報專訊】問:我公司從事電訊產品出口,有意進軍伊朗市場,請問當地市場前景如何?

答:以人口計,伊朗是中東地區第二大國,僅次於埃及。全國人口近8000萬,其中很大比例是對進口貨感興趣的年輕人。2016年1月主要的國際制裁解除後,伊朗龐大的購買潛力漸浮現。

伊朗在制裁解除後慢慢重新融入全球貿易及金融體系。除了進入信貸市場的途徑得到改善外,大量凍結資產亦獲歸還,為伊朗政府提供必要的資金,得以大規模在海外採購,以滿足國內需求並推動多個行業現代化。雖然公共支出增加,能源和運輸等行業最可能直接受益,不過預料其正面效應亦會刺激私人開支,為伊朗解縛後的零售市場創造商機。據估計,伊朗的零售市場總值將由2015年的95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670億美元。

問:當地貿易商傾向在哪裡採購產品?

答:在制裁實施期間,伊朗進口商主要從迪拜採購貨品,逐漸在阿聯酋形成了龐大的伊朗貿易商社群,據報有數以千計來自伊朗的公司。預料迪拜的中間商角色將維持一段時間,不過除向迪拜的廠商採購外,現時不少伊朗進口商已考慮向海外製造商直接採購。

有意從港採購時尚產品

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在伊朗實地考察時發現,伊朗進口商正在尋找更多種類的貨品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日益有意從價格較低的中國及東南亞國家採購。同時,他們表示很有興趣從香港採購時尚及價格具競爭力的優質產品。為促進商貿配對機會,香港貿發局已委任德黑蘭和馬什哈德代理,協助有意參加香港商貿展覽會(如美食博覽、鐘表展和國際珠寶展)的伊朗公司。

問:香港對伊朗的電訊產品出口的表現怎樣?

答:2016年上半年,香港對伊朗的出口增長14.4%,達7100萬美元,雖然絕對貿易額比香港同期輸往阿聯酋的35億美元少得多,但應注意的是,香港與伊朗的貿易並沒有由雙邊貿易數字充分反映出來。

伊朗人口約為阿聯酋的9倍,而據推測,許多輸往阿聯酋的出口產品是轉口到伊朗的。2015年,阿聯酋的轉口佔非石油出口總額的58%,其中轉口到伊朗的貨值達377億阿聯酋迪拉姆(103億美元),佔阿聯酋總轉口的17%。

電訊設備及零部件是香港出口到伊朗的最大產品類別,佔總量約30%。香港貿發局研究部最近到伊朗的主要商業區實地考察期間,看見許多商店出售著名品牌的智能手機和電腦。各大零售店和專門店發售的正牌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手機,定價較香港為高。隨着伊朗市場迅速發展,各種電子消費品的普及率亦將激增。例如,據世界銀行估計,伊朗每百人的流動電話用戶比例,由2010年的72.6%增至2014年的87.8%。

料流動電話用戶比例大增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日益普及,也帶動屏幕保護貼、耳機和充電器等配件的需求。出口這些配件的香港公司,不論是高檔還是大眾化產品,應會發現伊朗的中至高檔市場極具銷售潛力。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www.hktdc.com/Research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經濟師

[徐詠鈞 貿發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48&issue=2016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43

單日沽190伙 5日累售590伙柏傲灣湧現一炮過買樓客

1 : GS(14)@2017-01-26 18:04:53

■荃灣柏傲灣售樓處雖出現人龍,但整體秩序良好。 伍嘉亮攝



【本報訊】臨近歲晚,富貴人家買樓當買年貨,full pay掃磚頭過年。昨早荃灣柏傲灣第二度賣樓,推出199伙幾乎沽清,當中包括8組大手客購兩伙,現場更有數名買家指會一炮過現金入市。眼見市民四圍頻撲買樓,多家發展商都謀劃過年後推盤吸客。記者:陳東陽 程俊華



新世界(017)及內房萬科合作發展的荃灣西新盤柏傲灣,昨早推出199伙進行次輪銷售,加價逾半成都未有嚇走買家,市傳累收逾3,000登記,復活票佔多數。現場所見,未到九時已經有人龍出現,整體秩序良好。市場人士指首90個籌號有近七成人到場揀樓,幾乎無人落空,而且賣樓速度快得驚人,首45分鐘已經有59伙獲認購,平均每分鐘賣超過1個單位,至正午時份,一房及兩房戶沽清後,揀樓速度方逐漸放緩。


大客3,800萬掃兩伙

柏傲灣最終單日沽出190伙,平均成交呎價16,205元,當中最大手買家斥資約3,800萬元購入2A座高層兩伙相連單位,分別屬四房及三房海景單位,另外尚有7組豪客同樣購入樓盤兩伙單位。至於「賣剩蔗」則全屬四房單位,分別位於1A座低層及2A座中層。連同上周五首輪賣樓,柏傲灣五日內合共售出590伙,套現逾55億元,涉及25組購買兩伙單位的大手客。連日來更不乏豪氣買家自詡毋須承造按揭,一炮過付清樓價全額。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高級總監楊文透露,柏傲灣買家以首置客及年輕人居多,最快今日加推,初一至初三售樓處將會如常開放,但期間不會進行新一輪發售。



滿名山擬新春後加推

中原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月內開售的三個全新盤均紅盤大賣,利好樓市氣氛,料新盤全月錄1,500宗成交,按月增逾倍,農曆年後其他新盤會陸續加入,估計下月有機會錄得約2,000宗一手交投。嘉里(683)執行董事朱葉培表示,本月樓市成交可謂有價有量,預期年內樓市將會平穩發展,集團部署農曆新年過後推售屯門滿名山的四房間隔花園洋房。中海外(688)地產董事總經理游偉光表示,東九龍啟德1號新春後打算推出低座四房單位以招標形式發售,不設指引價。另外,信置(083)營業部聯席董事田兆源稱,與華置(127)合作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2及3發展區,將會分開兩期推售,首期準備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估計最快第三季開售。


【柏傲灣買家full pay入市】

■鄧婆婆

鄧婆婆:「入市主要原因係怕銀紙貶值,自己住荃灣60年,所以揀返柏傲灣。銀行做唔到按揭,要一筆過現金買樓」。



■葉先生

葉先生:「買了柏傲灣一間兩房單位,實用面積525方呎,樓價大約850萬元,貪樓盤交通方便,打算full pay入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77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89

「一契多伙」湧現 運房局:留意分契轉售

1 : GS(14)@2017-03-23 06:04:29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39&issue=20170323



【明報專訊】近日市場盛傳政府會再公布新辣招,旨在打擊買家以「一契多伙」避過辣稅。運輸及房屋局回覆本報查詢指,該局仍會以一份文書作為計算印花稅的基礎,但提醒買家日後有機會需分契才可轉售個別單位。

有關安排可滿足買家自用需要

運房局指,立法會當日審議實施雙倍印花稅時亦曾詳細討論有關以一份文書購入多於一個住宅物業的問題,考慮到一直以來以文書為基礎的印花稅制度,以及整體需求管理措施的互補作用等因素後,政府當日認為不宜為雙倍從價印花稅這項屬非常時期的需求管理措施,對印花稅制度作出根本的改動。該局又指,在實施雙倍印花稅後,以一份文書購買多個物業的交易大多涉及住宅物業連車位、花園或天台等,反映有關安排可滿足買家自用需要。

密切留意新措施實施情况

該局續指,根據現行雙倍印花稅機制,以一份文書購入多於一個住宅物業的買家,如屬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居民,並在購入有關住宅物業時不是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有關文書可按較低的第2標準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但該局特別提出,買家如以一份文書購入多個住宅物業,除須按規定繳付相應的從價印花稅外,亦可能涉及其他交易成本。例如由於只有一份文書,買家須以整個交易的總樓價申請按揭,所獲得的按揭成數或會因此降低;除非日後有人願意一次過承接文書內的所有物業,否則業主便須先分契才可轉售個別單位。

立會成立委會審議新住宅印花稅條例

不過,該局指立法會已成立法案委員會審議實施新住宅印花稅的《2017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政府會盡力配合法案委員會工作,並繼續密切留意新措施實施情况和樓市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73

周顯﹕證券行利潤薄 無阻新行湧現

1 : GS(14)@2017-04-06 07:31:05

【明報專訊】根據證監會的數據,在去年,主要是外資的A組經紀淨盈利大挫九成,只有5.07億元,主要是華資的C組經紀盈利跌了八成,有13.26億元;以中資為主的B組經紀的盈利只跌21%,有57.54億元。

對於這趨勢,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的解釋是,近年大型新股多起用以中資行,它們也多為內地客或中資股提供過橋融資、孖展等,蠶食以外資大行的主要收入來源;華資行仍保留人手落盤,佣金不可能壓得太低,因此競爭力較差。對此,我有一些補充。

這幾年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很多投資者,主要是內地的投資者,來香港大開證券行,把人工都扯得高了。現時在市面上,一個RO(Responsible Officer)難求,對股票一無所知的,只要有牌,也來照搶,也已經是人所皆知的事實了。

莊家開證券行專做自己生意

這是一個矛盾的現象:「從來只有鼻屎好食,鼻孔挖穿,從來沒有人做虧本生意。為什麼證券業的利潤愈來愈小,但是投資者卻愈來愈多呢?」

皆因大家抱着的心理,是羊毛出在豬身上,投資證券行,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做事,那些莊家、上市公司,不介意自己開一家證券行,每年蝕幾百萬元,專門做自己的生意,也好有一個方便。反正,幾百萬元,炒一隻股票,賺十倍還不止,算是成本的一部分好了。太多股票行成立,僧多粥小,自然扯薄了利潤。

另一個原因,就是證監的compliance(合規)要求愈來愈多,這令到證券行要請更多的人手,去滿足合規的要求,這當然要花更高的成本。如果是A組大行,有足夠的人手分工,根本不成問題。但是,C組行的利潤似有還無,一年多花一百幾十萬元的人力成本,已經足以侵蝕很大部分的利潤了。

簡單點說,broker firm已經無法經營,現在證券行的真正收入,只是來自其他業務,例如corporate finance,又或者是放數,甚至是作為做賊的基地,如此而已。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52&issue=201704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29

市建局倡新式納米樓 設儲物倉 洗衣房 指小單位湧現因家庭結構改變

1 : GS(14)@2017-05-01 11:38:55

■韋志成認為可在重建項目加入共用設施等新構想。



【本報訊】近年「納米盤」湧現,被批壓榨港人生活空間。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認為納米盤日增,其中一個主因是家庭結構改變,小家庭大增令細單位需求殷切,細單位無可避免成供應主流,更大膽提出在大廈設共用儲存空間或自助洗衣設施以盡用空間,有團體狠批說法不負責任,指因樓價太高令市民買不起大單位,「有邊個特別想住細啲?」記者:鍾雅宜韋志成昨日在網誌提到近年實用面積少於200平方呎的「蚊型盤」或「納米盤」如雨後春筍,他認為供應源自需求,其中一個主因是本港家庭形態出現結構改變,如政府去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6年間,全港一至二人家庭數量由90多萬大增至近113萬戶,小家庭及有經濟能力的單身族有置業需要,形成對細單位需求殷切。韋志成指在地價和樓面呎價高企下,為迎合市場需求和市民購買力,故發展商增建較多細單位;市建局面對龐大住宅需求和重建項目無增加地積比空間的兩難局面,細單位無可避免地成為主要供應,市建局早年已要求發展商在合作發展的地盤內,扣除露台和工作平台後單位實用面積不得少於260平方呎,但他認為可在項目加入新構想。韋建議,在樓宇內為住客提供共用設施,包括在平台或地牢設立共用儲存空間,讓住戶把季節性物件,例如衣物、被褥、暖爐及抽濕機等存起,省卻租用迷你倉等開支,亦可釋出住宅空間;另一構思是在大廈設置自助洗衣設施,因現時具開放式廚房的住宅,洗衣機均裝在廚櫃內,但廚房欠儲物空間,如能加設自助洗衣房,以成本價供住客使用,可騰出室內空間作其他用途。



研引進機械式家具

他強調此「實而不華」建議仍需配合大廈消防設施等,而《建築物條例》亦無相應樓面面積寬免,在項目總樓面面積不變情況下,若提供共用設施便要犧牲部份樓面面積。韋志成又指,近年市場出現集多功能於一身的機械式家具系統,如融合電視櫃、電腦桌、儲物櫃和床鋪等家居設備,該局正就在細單位內引進機械式家具作研究,正構思在市建局項目內的開放式或一人單位的示範單位,嘗試使用機械式家具增加單位空間的設計概念,看其可行性和用家接受程度。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批評其說法不負責任、本末倒置,認為因樓價太高,令市民買不起大單位,不能將此歸咎於市場需求,「有邊個特別想住細啲?」他指發展商的廣告經常鼓吹「住細啲」如同新的居住模式,市建局附和「係另一種洗腦工程,令人覺得至少搵個地方住都可以,(細單位)有價有市唔代表真係好想住,係冇得揀」。陳劍青又認為市建局應檢討其角色,包括提供公營房屋的角色。


識睇睇留言

Peter Lai:是否教人違反大廈公契?擺個鞋架在門口都俾管理公司叫搬返入去,在平台有搭建物又會俾屋宇署釘契,你而家在教人犯法嗎?
Silver Silk:「納米盤」是人民沒選擇、沒計之下的選擇,懂嗎?
Yiukei Lo:共用浴室、公廁,又要陪家姐去冲涼(的)時代又再來臨。
DeeDee Ooz:香港應該立法規限最細樓宇面積,否則隨時成社會炸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01/200073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97

比華利山別墅銀主盤湧現 內地客恐蝕近700萬

1 : GS(14)@2017-06-10 12:21:37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銀主盤貨如輪轉。 資料圖片



【本報訊】銀主盤逆市湧現,過去一個月市場新增逾30伙銀主盤。有「買家墳場」稱號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銀主盤貨如輪轉,賣一間出一間,近日更一口氣新增3伙,其中內地客持有的一伙,遭銀行收樓蝕近700萬元拍賣。另外,未補地價居屋亦見銀主盤。記者:朱連峰 陳家雄



甫踏入6月,銀主盤再多最少5伙,並以貴價物業為主。蝕讓冇停過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今年以來已售出約4伙銀主盤,惟業主斷供持續,銀主盤貨如輪轉。



天賦海灣蝕近200萬沽

環亞拍賣網頁顯示,比華利山別墅萊茵道單號屋,實用2,115方呎,本月13日拍賣,銀主開價2,200萬元,呎價10,402元。該洋房由兩名持中國護照的內地客持有,2011年向恒地(012)以2,880萬元買入,獲恒生銀行提供一按,之後向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借二按。若以開價賣出,連使費料蝕逾800萬元。區內代理指,此洋房現於市場放售2,600萬元。消息稱,比墅目前共約3伙銀主盤,不過將會再增加1個銀主盤,為萊因道單號屋,業主2011年以3,600萬元買入,惟單位外已張貼法庭令,將會變成新一個銀主盤,市場暫未有叫價。另銀池道雙號屋,銀主開價2,200萬元。同區天賦海灣再錄蝕讓,21座低層C室售1,300萬元,原業主2013年5月以1,426萬元買入,連使費蝕近200萬元。貝沙灣繼今年4月後再現銀主盤,消息指為1期6座中層B室,銀主開價2,900萬元連1個車位,呎價24,370元。據知,業主為印度人,2009年以1,738萬元買入單位,其家族目前於貝沙灣仍持有數個物業。世紀21網頁顯示,本月新增4伙銀主盤,除貝沙灣、沙田御龍山及天水圍栢慧豪園外,未補地價居屋亦見銀主盤。將軍澳居屋煜明苑B座中層11室,業主2014年10月向房委會以未補價358萬元買入,借足九成按揭上會,至2015年向私人財務公司借貸15萬元,最終變銀主盤,現於自由及居二市場分別開價610萬及470萬元。


全港月增30伙銀主盤

過去一個月,世紀21網頁已錄得最少22伙銀主盤,連同市場其他放盤,新增銀主盤數目料逾30伙。環亞董事總經理及拍賣師曾傑俊表示,銀主盤放盤量於過去12個月處於不高水平,維持80至100個內,新增銀主盤是有,但去貨速度依然快,貨如輪轉。他又指,若未來樓價大跌兩至三成,一批向發展商買入的高成數新盤,有機會成為第一批銀主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5/200445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