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說亮話:銀主盤陸續湧現
1 :
GS(14)@2017-08-02 06:12:36現在樓市的情況很奇怪,就是業主的實力強弱分明,如果遵守金管局要求向銀行借錢的業主,實力是非常強勁,就算樓價即日下跌三成,他們都不需要賣樓。但另外有部份業主實力是很脆弱,即使樓價繼續上升,他們的收入又沒有變化,但那些業主最終都要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賣樓,或者由一些不相識的人替他們揸主意賣樓,那些人有一個統一稱呼,就是叫銀主。那些被銀主揸主意出售的物業叫銀主盤,當大家睇到銀主盤增加,就知道樓市出現了暗湧。銀主盤亦是筍盤的另一個稱號,以往銀主盤的數量不多,因為講明是筍盤,當然是益自己人,去到拍賣行的銀主盤甚至不可以用筍盤來形容,有一些會高於正常市價,是搵人做老襯盤。不過,能夠在拍賣場上搵食的人,全部都眉精眼企,唔會咁輕易做老襯,結果是積聚在拍賣行的銀主盤就會越來越多,降價求售是免不了的事。銀主盤的折讓是相當大,所以在以往是很容易出售,但自從政府推出了15%印花稅,除非買銀主盤的人是初次置業者,否則他們是要付15%印花稅,換句話說,買銀主盤的人是要付15%印花稅,他們會要求更低樓價,所以最近出現低市價三成的銀主盤。銀主不再追求更多利息收入,只希望收回欠款,即使如此,他們在過去亦已經收取了很多利息,而我估計,將會有更多銀主盤在短時間內推出市場。內行有一句話,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大家都知道點解,所以,我認為銀主盤將會湧現,我的說法一定會受到有關人士質疑,不過質疑還質疑,他們早已部署賣樓。湯文亮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1/20107501
利奧坊逾30租盤湧現
1 :
GS(14)@2017-10-08 23:44:15【本報訊】被網民形容圖則似女性衞生巾、由恒地(012)發展的大角嘴利奧坊.曉岸即將入伙,市場錄得逾30個租盤搶先登場。租盤入場費約1.4萬元,為實用面積193方呎開放式單位,若成功租出,回報率約4.4厘。
最平叫租1.4萬
港置馬漢偉表示,利奧坊.曉岸料月底入伙,目前已有近30個放預租盤,最平叫租1.4萬元,為1座中層L室,實用面積193方呎,開放式間隔,呎租72.5元。業主去年以約380萬元買入,料租金回報率約4.4厘,若扣除管理費約790元,回報率仍有4.2厘。至於叫租最高為2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390方呎,叫租2.1萬元,呎租54元,業主去年以654萬元買入,冀租金回報率3.9厘,扣除管理費近1,600元,料回報率近3.6厘。另外,香港置業劉浩勤表示,半新盤將軍澳嘉悅1座中層J室,兩房套間隔,享海景及開揚景觀,實用面積約576方呎。業主以2.2萬元放租逾兩個月,經議價後獲區內客以2.08萬元承租,實用呎租36.1元,更獲得一次過預繳兩年的租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6/20174174
利好消息湧現 恒指創十連升
1 :
GS(14)@2018-01-15 02:15:39【明報專訊】近日港交所(0388)、內房、煤炭板塊連接傳出好消息,加上新年長假後北水更進取買入港股,恒指昨日創下十連升,為2012年10月以來首次,累計升5.7%。恒指高開近百點後升穿30,900點,及後急回,最多倒跌80點,收市前1小時恒指急彈,於收市競價時段(U盤)再「嘜高」收市,報30,899點,升84點或0.3%,成交1338億元;國企指數升12,235點,升23點或0.2%。
昨北水淨買入30.62億元
昨日北水通過港股通淨買入金額為30.62億港元(見圖)。廣發證券報告表示,內地資金在新年假後更進取,上周港股通每日平均交易額按周升24%至177億元;港股通佔港股成交13.8%,比12月平均數升1.2個百分點。北水淨買入港股金額亦有上升,令港股走勢更強勢。
昨日恒指由內房股領漲,內地傳出8個城市不同程度放寬限購和限價措施,加上去年銷售成績理想,獲多家大行看好,藍籌碧桂園(2007)升7.4%創紀錄新高,中國海外(0688) 升5.19%。其他內房亦做好,雅居樂(3383)升10.94%,世茂房地產(0813)升9.58%。
內地放寬限購 分析:選多土儲內房
上周五發改委表示,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之間實施兼併重組,並發展煤電聯營,另市傳內地或恢復限制進口煤炭,刺激煤炭股大幅上升,兗煤(1171)大升13.81%、中煤能源(1898)升10.19%,神華(1088)亦升5.58%。另外,發改委亦在上周五放寬中國國內線航班定價,交由航空公司決定,市場看好機票票價可以上升,國航(0753)升6.17%,南航(1055)升4.27%。
耀才證券究部總監植耀輝對後市審慎樂觀,港股近期氣氛熾熱,北水成交活躍,在A股和美股表現良好下,港股有機會上試31,000點或以上。他對港交所後市表現樂觀,若成交量保持現時水平,可望繼續上升,而內房的政策是否放鬆需再多些時間觀察,宜選擇土儲較多的碧桂園、萬科(2202)、中海外。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認為,大市稍為超買,有回調壓力或見30,400點,不過市况「炒股不炒市」,現時港股累升不少,資金轉而考慮估值,而煤炭正是估值相對合理,亦有政策支持,較看好龍頭神華和兗煤。不過內地航空業在12月已傳改革消息,三大航空公司已累升三成,現在消息落實,相信已到短期的高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27&issue=20180109
天價輪湧現 恒指「直指36000」
1 :
GS(14)@2018-01-28 15:05:42【明報專訊】大市暢旺,窩輪發行商亦加緊推出恒指Call輪,瑞萬通博發行史上行使價最高36000點窩輪,個股亦見「天價輪」湧現,騰訊(0700)及港交所(0388)輪的行使價分別達700元及400元。輪商指過去數日資金流入騰訊認沽證增加,內銀認購證則見資金流入。
騰訊輪行使價高見700元
新發行的36,000點窩輪,下周一上市,到期日為今年12月28日。瑞萬通博執行董事翁世權表示,推價外輪為市場提供較高槓桿,投資者可以較低價格買入短炒獲利,他相信過去5日市場發行窩輪的數目同為歷來最多,合共約有900隻窩輪及牛熊證,笑言「港交所應該好唔得閒」。
翻查市場數據,昨日平保(2318)、建行(0939)及友邦(1299)認購證錄最多資金流入,分別為1.29億、3142萬及1800萬元。資金主要流出騰訊(0700),昨錄得約1.17億元流出,同時錄1469萬元認沽證資金流入。
輪商:過去5日發行數目 歷來最多
輪商推「天價輪」暫未見搶購熱,以法巴推出的700元騰訊Call輪、48%價外為例,街貨數量僅為0.46%;行使價388元的港交所Call輪,街貨量則為0.78%。
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周國威表示,輪商發行「天價輪」主要是有備無患,在大市急升之際,再申請發行恐趕不及,待港交所審批亦需要約一星期。近日亦見投資者靈活換馬,在個股觸及行使價後賣出,再買入更高行使價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3&issue=20180124
銀主盤湧現 環宇海灣樓王叫3,300萬
1 :
GS(14)@2018-02-13 03:37:26■環宇海灣銀主盤為1座頂層,實用1,609方呎,附1,340方呎天台,叫價3,300萬元放售。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股大跌之際,市場湧現銀主盤,連新晉屋苑都受波及。世紀21網頁顯示,昨單日新增3個銀主盤放售,其中包括長實(1333)荃灣環宇海灣樓王,該盤現以3,300萬元放售。環宇海灣銀主盤為1座頂層,實用1,609方呎,附1,340方呎天台,叫價3,300萬元放售,呎價20,510元,單位屬屋苑面積最大的樓王。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4年7月以2,566.3萬元一手價買入,其後透過匯豐銀行及發達太太財務承造一、二按,至2016年3月起,業主多次被稅務局起訴,至去年8月業主終告破產。3年半後叫價高出買入價約28.5%。原由樓東俊安(988)前執行董事柳宇持有的沙田好運中心竹林閣低層B室,亦淪為銀主盤,實用390方呎,現以630萬元放售,呎價16,154元。資料顯示,市場早前有批多達31項物業的銀主盤放售,市值逾11億元,原持有者是樓東俊安董事長蔡穗新等人,而柳宇便是蔡的炒樓拍檔之一。
太古城呎價破頂
此外,恒地(012)迎海第3期迎海.星灣御亦錄得首宗銀主放盤,單位為22座中層G室,實用546方呎,叫價908萬元,呎價16,630元。原業主於2014年以約712萬元購入,單位累積有4次按揭紀錄,包括銀行及財務公司承造一按、二按及三按,最後業主於去年9月破產。美聯物業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剛錄得破頂成交,單位為紫樺閣中層A室,實用1,114方呎,剛以2,580萬元成交,呎價23,160元,無論銀碼及呎價均創屋苑分層新高。原業主於1997年7月以1,310萬元買入,持貨10年多,賬面賺1,270萬元,升幅近一倍。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1/20301839
細價股一周:殼股交易再湧現
1 :
GS(14)@2018-02-20 21:11:37港股急回,預示牛市暫時告一段落。牛三異象不少,港股上月曾打破歷史紀錄,錄得14連;新股希瑪眼科(3309)上市高開高走,一星期內炒高6倍;大藍籌港交所(388)單月漲兩成,市場氣氛高漲,調整自然不過。大股回氣,重上33000點近乎無望,值博率因素,熱錢順理成章流入細股,輪流炒作,君不見個別半新股獲資金追捧,破上市新高。近期涉及控股權變動的大手買賣及殼股交易再湧現。周焯華入股仁智國際(8082)並聯同執董唐才智提出現金要約;私募基金36億元入主太和控股(718);煜榮(1536)上市一年即賣殼,新主何笑明是華夏健康(1143)主要股東。最轟動莫過於品牌中國(863)控股權易手至高振順等人,殼王再次出動,觸發股價復牌後急升幾倍,令旁觀者瞠目結舌。是次出手,反映殼股仍有需求,殼價並未回軟,多了新股上市沒有令潛在買家卻步,而一眾買家自然對港股前景充滿信心。高生最經典的故事,是4年前入股英發國際(439)一役,刺激股價半年間炒高20倍,如同觀音開庫,造就不少炒家發財,往事令人回味,估不到歷史很快又再重演。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4/2030534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