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館騷剝衫晒腹肌柏豪靠老婆 治癒驚恐症
1 :
GS(14)@2017-04-30 15:22:16■周柏豪的紅館個唱前晚開鑼,大騷六嚿腹肌,又感激太太(小圖)在他事業低潮時的鼓勵。
一連三場的「周柏豪One Step Closer演唱會」前晚在紅館開鑼,演唱會以柏豪的上半生為題,大玩感性和性感。柏豪分別穿上白色長褸配黑色透視衫,還有類似英國米字旗圖案的套裝,唱到其中一首快歌《金》,更扯爛黑色背心,赤裸上半身,露出六嚿腹肌。
■柏豪一個後空翻,大顯身手。
■走近台邊的柏豪與粉絲互動。
自嘲麻煩友
柏豪頭場請來張智霖(Chilam)合唱《祝君好》,成為全場最好反應的一個環節。Chilam上台後,表示介意要做柏豪童年這一部份,Chilam說:「呢part聽見你講學校,又講老師、同學,我唔會喺你小時候嗎?」柏豪即刻解釋:「唔係,因劇中聾啞人士角色我細個睇,覺得呢個角色好正。」柏豪說:「Chilam係我偶像,佢帶出正能量,是好爸爸。」另一位神秘嘉賓是因拍戲而認識的黃翠如,當柏豪唱《百年不合》時,她穿上婚紗現身,令全場起哄。去到尾段,柏豪送了三首歌《天光》、《我的宣言》及《終於我們》給太太,他自言在入行前已經認識太太,認為太太將最黃金青春的十年給了一個不可以寫包單的人:「我知我係麻煩友,喺我生命中搵到個體諒自己嘅人好難,但我搵到。」
■張智霖(左)應邀做柏豪的嘉賓,獻唱《祝君好》。
■穿上婚紗的黃翠如擔任柏豪的神秘嘉賓。
暱稱瘦奀茄
柏豪指自己做模特兒的時候,對太太一見鍾情:「當我問佢做乜,佢又問番我,佢仲話唔識我,當時我好瘦,佢仲稱呼我做瘦奀茄,我自己好多嘢都唔識,塊面爛晒,自己又有驚恐症,九個月冇出街,佢畀好多鼓勵我,我嗰時就喺屋企學琴學寫歌。」柏豪零收入的時候,經濟上都要依賴太太:「我送唔到嘢畀佢,惟有寫歌畀佢,有時半夜情緒唔好會叫醒佢,對住佢唱歌,都十幾年喇,到?家都好似初相識咁。」唱完三首歌,螢幕出現一張柏豪和太太的剪影照。採訪:王連連攝影:沈健程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30/20006073
【很想看吧】治癒系《魚樂無窮》進階版 漫。電視唔播魚播貓
1 :
GS(14)@2017-05-13 02:04:52高清香港塵世美,真係幾好睇。(港台電視節目截圖)
亞視非永恆,落幕終有時。要數番亞視經典節目,點少得最長壽節目Telefision《魚樂無窮》?實時影住缸魚,竟然變成元祖級治癒系節目,仲要家喻戶曉,都幾劃時代。記者早前發現港台電影32台有進階版《魚樂無窮》,名為「漫。電視」,不過就多元化得多,有砌模型、高空看香港、貓貓狗狗、各式海洋動物及雀鳥,傳統啲仲有篆刻同粵劇花旦小生化妝過程!
港台電視32台平時主要播新聞及立法會開會情況,間場或晚上就會播吓呢種近似實時的節目。當中有「小貓篇」,影住啲貓追波自娛,或者上演呢排大熱嘅武林格鬥技,可愛到犯規呀!坐定定眼定定咁睇,快活不知時日過。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部總監陳俊樂就強調拍漫。電視,概念並非源自《魚樂無窮》。「我哋唔希望似《魚樂無窮》咁,今日睇同聽日睇都一樣,我哋反而對歐洲流行嘅Slow TV(慢電視)更有印象。挪威有人睇火車頭可以睇得咁投入,而且仲係全城熱話,令我哋好記得。」陳俊樂口中所講的係挪威NRK國家電視台推出的節目,把鏡頭置在火車頭,拍攝從卑爾根到奧斯陸車程的沿途風光,長達七個鐘,係,七個鐘,喺睇七分鐘片都嫌長的年代,竟然有過百萬人睇,佔挪威總人口四分一,創出收視神話。
由於航拍困難,「高空看香港」系列必須剪輯,每個景色大約只有五至十秒,便會接上另一位置。(港台電視節目截圖)
拍攝動物題材,得到愛護動物協會、動植物公園及海洋公園幫忙。(港台電視節目截圖)
香港節奏快到喘氣,未必容得下呢種節目,所以港台32台就玩多元化,拍攝不同類型影片。資源有限,有些節目係員工公餘時間喺屋企拍攝。「例如播貓嗰個節目,同事覺得『太好了,我屋企啲貓唔錯!』嗰個同事有五隻貓,拍嗰陣出動阿媽前後夾攻,引啲貓去鏡頭前,好多趣事。」《魚樂無窮》實時感重,但見貓貓片有剪接位頗多。「原本我哋都好想自然啲,唔剪接片段,盡量希望直落。但有時畫面真係乜都無,兩三分鐘都無貓,佢喺度瞓覺我哋覺得ok,但出咗鏡就sorry啦,要剪走。」同樣要剪接嘅仲有航拍香港靚景。「高空嗰條片,有啲人會問點解唔係一shot落,觀眾唔明白架飛機去唔到咁遠,啲電都捱唔到咁耐。」佢就話呢個系列比較受觀眾歡迎,收到不少好評。「佢哋覺得啲景好靚,有人話自己坐喺度睇咗一個鐘。」
小貓嬉戲追逐,貓癡如我真係唔介意睇半個鐘。(港台電視節目截圖)
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部總監陳俊樂表示即使是低成本製作,都希望漫電視觀眾有更多選擇。
漫。電視硬係好似上咗年紀嘅人先啱睇咁,佢哋拍攝前都曾經擔心觀眾層面唔夠廣,於是特別詢問年輕同事意見,後來衍生咗砌模型系列。她笑謂:「同事用自己時間拍,砌嘅過程佢唔可以去廁所,係可以閂機再來,但佢希望一shot落。」佢提到會考慮向一些攝影發燒友的影片商借影片,擴大片源。「有公眾參與,層次又唔同。」嚟緊有更多題材推出,例如「爬山單車篇」、「相思雀篇」、「烏龜篇」等等,詳情考參考港台電影32台節目表。記者:葉青霞攝影: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1/20017206
【loop唔停】治癒短片真治癒?心理學家:共鳴感令人紓緩
1 :
GS(14)@2017-06-10 13:31:51近年出現許多有趣短片,都被廣泛形容為「治癒」短片。
網上的有趣影片多不勝數,近年不少人以「好治癒」形容某些影片。治癒一詞原本在日本興起,用以形容一些女性藝人或動漫。現在用法廣泛,凡是讓人獲得平和或安慰感覺的影片,都會被稱之為治癒影片,有人甚至在短片下留言「我可以坐着一整天重複觀看這段影片」,可見這類影片的吸引力。
我們在街頭訪問了一些年青人,他們覺得「治癒」的影片內容種類各有不同,有人喜歡看貓狗,有人喜歡看清理黑頭,有人喜歡看箒喱搖晃。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指出,這詞用得氾濫,「看完一些短片覺得開心、搞笑、可愛,網民都會以這個詞形容(治癒),但以心理學來說,這個詞語並不存在,而這些也不是治療性的片段。」
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指,所謂的治癒感在心理學上並不存在。
Instagram用戶sand.isfying分享動力沙(kinetic sand)的各種玩法,吸引30多萬追蹤者。
聽電視 獲暫時紓緩感
那為甚麼我們會特別投入看這類型的短片呢?趙思雅把影片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日常生活上的小細節,例如是切生果,小心翼翼地把番茄切成薄片,「平時生活都會看到這些情境,但我們沒有留意到細節,這些片段着重並放大細節,共鳴感令人覺得紓緩。」第二類重複性較高,例如是重複轉動的陀螺,「看着這些片段我們不需要思考,腦部運作可以休息,正如下班回家看電視,未必會留意電視劇的內容,但聽着電視的聲音就有種暫時的紓緩感。」第三類為可愛片段,通常圍繞動物或小朋友,讓觀眾獲得一種快樂的感覺,暫時把壓力忘卻。趙思雅提醒所謂的治癒只是紓緩和注意力分散,並不是真正的減壓方式,如果真的有壓力,一定要找出來源,並對症下藥。記者:鄧天蔚攝影:劉永發、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09/20049475
【胚芽故事】廢木溝樹脂膠 90後畫出治癒系家品
1 :
GS(14)@2017-06-10 13:31:51成立了「agape」品牌半年的Rolland,主打手作家品,收入不多但很滿足。
【專題籽:胚芽故事】看着一幅幅圓形的木托盤,有些七彩繽紛、有些簡約黑白風,不同形狀的線條在流動,感覺令人很治癒。木托盤原來是家居裝飾,由卡板木製成,上面的線條和圖案,都是由樹脂膠造成。當這些材料融合,就成為了張匯希(Rolland)日夜繪畫的畫布。
不少家長現今除了催谷小孩的成績,不時幫小朋友報各類興趣班,務求多才多藝。90後Rolland直言自己小時候已經喜歡繪畫,家人亦願意投資讓他學習,「細個嗰陣連送禮物畀人,我都寧願自己畫或者做手作多過買。媽咪見我咁鍾意,幾歲已經畀我學畫畫。」水彩、素描、寫生他都有涉獵,升上中學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成績名列前茅,決意向藝術方向邁進,「畢業之後期望繼續行藝術?條路,老師同學個個都睇好我入理大,完全冇諗過其他安排。」命運與他好像開玩笑,最終他考了兩次也失望而回。期望越高,跌得越痛,對他和家人而言,投資在藝術,入大學都要入名校讀設計,「好挫敗,好似白白嘥咗三年。就算行藝術?條路,都期望入大學。」惟有退而求其次進入設計師樓,做了兩年建築助理。
90後張匯希(Rolland)發明出用廢木和樹脂膠元素融合,成為他另類繪畫的獨特方法。一個個圓形樹脂手工掛畫裝飾有如藝術品。每個$400
他曾嘗試把樹脂膠做成3D立體形狀,別樹一格。
Rolland起初利用過期食用色素溝樹脂膠,亦能做出與一般顏料無異的效果。
食用色素添色彩 線條圖案多變
約一年前,Rolland再次重拾興趣,當起全職手作人,全因一個機遇。當時他用木工製作自己的木凳,專程去屋企樓下執別人不要的卡板。做凳同時造成不少木碎,他有感浪費,剛巧在網上見到有人會把樹脂膠倒到木碎,將空隙填滿讓木碎可以做回一塊完整的木板,「我覺得卡板其實好靚,顏色又好新淨,木又實淨,就諗可以有乜搞作,最後諗到不如融合埋樹脂膠。」當時想到加入色彩,翻遍家裏,最後試用做蛋糕用的食用色素,「當時見到樹脂膠係液體狀,食用色素只會用幾滴就唔用,最後就諗倒不如加落去試,又真係溝到!」於是,不停試,待風乾後就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畫作。聽落易整,但他在研究的過程,發現樹脂膠不是想像中易控制,最大的挑戰便是濕度和溫度。他直言:「要喺無塵嘅空間做好困難,又要試夏天、冬天、雨天、晴天做嘅效果邊個好啲。熱嘅時候唔可以開風扇,要令空氣嘅流動減到最少。」不過要做得漂亮,技術控制都不容易,例如在香港濕度高的地方,會令作品更容易起泡和有瑕疵。總之,基本上要做宅男,不斷鑽研,「除咗加顏色,仲會加天拿水、消毒火酒,令圖案有唔同變化。」又試過用樹枝印落去、或用飲管吹、或溝水,總之係液體都不放過!
樹脂膠還是液體時會對環境十分敏感,所以首先要控制製作環境的濕度和溫度在適當的水平。
時鐘是他主打的產品之一。(樹脂掛畫裝飾加時鐘,$300-$450)
介意被叫「IVE仔」 全職手作創品牌
成立了品牌「agape」半年,主打家品類如時鐘、擺設、杯墊,收入只能勉強夠生活,不過作品亦吸引到其他國家的人,甚至有台灣的客人專程訂做。「喺facebook、Instagram平台,半年只有十幾個客人落實同我買作品。樹脂膠始終冇乜人識,難免會覺得心酸。」後來在工作坊,有學生說想做出一模一樣的,「印埋出嚟話要做番一模一樣。佢話越做越覺得唔靚,做唔到想要嘅效果好灰心。後尾鼓勵佢慢慢嚟隨心畫,最後佢慢慢改,幅畫越做越靚,帶住幅畫好開心咁走。」那一刻,Rolland才驚覺這一番的鼓勵,同樣適用於自己,「無論預備有幾好,都難免會經歷失敗。但當我堅持,可能最終做出嚟,會比最初做嘅更靚,比預期更好。」今日的他,雖然曾經不被看好和被標籤為「IVE仔」,「其實好介意,想證明IVE都有好多有個性嘅叻人!」但正如廢木和樹脂膠,這些本來平凡不過的東西,只要願意多花心思,其實Rolland亦能有如他的作品般,擁有着變化多端的可能性。靠着雙手,他正努力開闢屬於自己的一片手作天空。
步驟一把樹脂和固化劑混合成為樹脂膠。
步驟二先倒樹脂膠於預先做好的廢木托盤上。
步驟三把樹脂膠分成不同大小和份量,再加上不同顏色,開始繪畫。
步驟四用火槍燒樹脂膠,把混合了顏色的樹脂膠倒在平面上。
顏色的濃度、重量、份量及樹脂膠的固化時間會產生不同的紋理或圖案變化,風乾一天後就完成作品。
facebook:resin.agape
記者:鍾藹寧攝影:伍慶泉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09/20049105
【好手藝】微型公仔場景砌足7年 日本達人:看細小東西很治癒
1 :
GS(14)@2018-01-28 18:39:58田中達也是個微型公仔場景達人。
日本藝術家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自2011年起,每天在Instagram發表一個新微型場景創作,如今followers已超過100萬。在IG世界,不乏其他國家的微型場景達人,照片也相當呃like,究竟「微型」有何吸引力?田中達也笑言不懂難解釋:「細小的東西很可愛,看了是很治癒的。
我的作品有一個特色,就是用日常物件來創作,希望大家發現在家見慣見熟的東西,原來可以變得很有趣。」他說小時候家中玩具不多,不時把信手拈來的物品,想像成可愛玩意。「那時跟母親去超市買菜,我把西蘭花看成一棵棵大樹,會帶同一個直升機模型去玩,放在西蘭花上飛來飛去。」
這個展覽陳設,將田中達也的「朱古力大廈」作品放大而成,他說坐在這裏,自己像變了微型公仔。
做微型場景達七年,他說最滿意的作品因心情而異,此刻最愛是這張麵包火車。
多年前的女友,亦即現任太太,曾送他這些微型牛公仔,啟發他開始做微型場景。
田中達也由從前打工做設計師,變成全職做微型場景,他說回想起來,多得太太啟發他。「我一向喜歡砌模型,與太太未結婚時,有年她在情人節送了一些微型公仔給我,後來我開始用來做微型場景,才有第一個作品的出現。」因工作關係,近年他的微型公仔當然越買越多,家中至少有一萬個。最近來港舉行展覽,他還用了購自香港「Tiny微影」玩具店的公仔,做了數個以香港及農曆新年為題的作品。為準備32個展品,田中達也在展覽開幕前一夜,只睡了四小時。有兩個小兒子的他,原來平常在家工作,也日夜顛倒:「常通宵工作,早上送了兒子上學,才回家休息。」也辛苦吧?「但我會繼續做微型場景,不然我都不知如何生存了!」
展品「本港香港」,日文的「本」(Hon)意指書,發音亦像Hong Kong的Hong。
展品「團團圓圓」充滿新年氣氛。
展覽有售田中達也的攝影集。
田中達也《mini CHOCOllection微型作品展》日期及時間:即日至2月25日10:00am–10:00pm地點:海港城港威商場地下長廊及大堂II記者:凌梓鎏攝影:張志孟、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6/20285758
【網上爆紅】治癒系手遊《旅行青蛙》攻略 教你乖乖做蛙奴
1 :
GS(14)@2018-02-04 23:39:27《旅行青蛙》這治癒系遊戲,可安撫都市人孤寂的心。
治癒系遊戲可安撫都市人孤寂的心。近期紅爆的手遊《旅行青蛙》負責人指,希望玩家能透過青蛙,留意到身邊隨處可見的小動物生活。簡單而言,青蛙會隨心情獨自出走,多數時間都是漫長的等待,由於太靜心,故有網民戲稱這遊戲是「佛系養蛙」,當中你要做的,就是幫牠準備出門行裝,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牠出門時間,去甚麼地方與寄甚麼明信片給你,以下有些小攻略,可供大家參考。1.點拎三葉草?遊戲中使用三葉草作為貨幣,玩家可以用來購買旅行用品等。至於收集方法,玩家可從庭院田地中收割獲得,庭院每三個小時就會長滿三葉草。2.青蛙幾時出門及回家?牠視乎心情,完全無定向。主人要做的,就是準備好旅行用品,乖乖做個蛙奴。怕青蛙不戀家的話,可以給飽度低的食物,如野菜三文治,那就很快回家。另外,也可餵山蒜餡餅,其特性就是令青蛙思家心切,想要快點回家。3.唔同道具有乜效果?不同的道具都會影響青蛙去的地方。給牠帳篷的話,青蛙會去露營,而寄回來的明信片中,亦會出現草叢、木頭及大樹;若給牠頭巾,青蛙就會去城市;若給牠碗,牠會當船用。至於青蛙的結局,網上則各有各說法。有玩家指最終牠會被肢解,有人則說牠會死,就此官方就留白,讓玩家自行發掘。就此記者建議大家,一如青蛙般保留佛心,隨遇而安吧。記者:湯珮然攝影:張志孟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31/2029069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