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一年多的“萬寶華”股權之爭仍處於各方博弈狀態,這場“戰火”也終究蔓延至萬科的經營層面。該公司今年7月份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雙環比降逾3成。8月4日,萬科投資者關系總監梁潔在興業證券組織的電話會議上表示,7月份銷售業績環比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7月份推盤量相較6月份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股權之爭帶來的影響。
8月3日晚間,萬科A(000002.SZ)公布月度經營情況稱,今年1-7月份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616.6萬平方米,同比上升49%,銷售金額2175.1億元,同比上升62.6%。梁潔表示,相較整體市場而言,萬科在前7個月的銷售增速高於市場水平,該公司觀察的14個城市1-7月份的銷售面積增速是39%、銷售金額增速是55%,今年1-6月份全國銷售面積增速是28.6%、銷售金額增速是44.4%。
但從7月份單月銷售成績來看,萬科有些不盡如人意。該公司7月份實現銷售面積20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74.4億元,分別環比下降達36.4%、35.3%。而去年7月份,萬科銷售面積為181.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238.5億元,分別環比下降7.2%、5.3%。相較之下,今年7月份的環比降幅擴大。
“7月份推盤量相較6月份推盤明顯下降,降幅在30%左右。”梁潔認為推盤明顯減少是影響7月份銷售業績下降的一大原因,其同時稱,7月份推盤量同比上升了26%,但實際銷售面積同比上升只有14%,銷售金額同比上升只有15%;而關註的14個城市,去化率有所上升,供應量環比下降22%,銷售量環比下降只有6%,這樣看來整個市場的下降幅度相較萬科更緩一些。
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萬科銷售業績的下滑並非純市場方面的因素,正在持續的股權之爭已對其銷售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梁潔坦承,6月底,股東提出罷免現有的董事、監事,對公司的運營帶來了一些影響,客戶對萬科服務和產品質量保證的擔憂,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來訪和去化的水平,去化率環比確實也有些降低。
此外,萬科在項目合作上面也已受到股權之爭的影響。梁潔表示,在目前整個市場地價上升的情況下,萬科7月份新增的11個項目平均地價為4000元/平方米左右,控制在比較合理的水平,但在獲取土地上,相較過去面臨一個較大的挑戰,1月-7月份萬科新獲得土地面積在1500萬平方米左右,但銷售面積超過16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呈下滑趨勢。
“股東提出罷免董事、監事讓合作方有了很多的擔憂,過去合作方願意和萬科合作主要看重萬科的品牌、管理能力、融資成本等,但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合作條件發生變化,有些合作方要求附加一些條款,甚至提出解約。”梁潔表示,這樣的情況才剛剛出現,未來公司合作方面臨的挑戰可能越來越大。
萬科也曾在7月19日的舉報信中表示,寶能系反對萬科發行股份引入深圳地鐵預案,並提出罷免萬科全部董事、監事,對萬科的正常經營、業務發展造成非常不利影響,“客戶開始觀望甚至退房,合作夥伴提出解約,獵頭公司開始挖角,國際評級機構擬調低信用評級,投行紛紛下調目標股價”。
今年6月26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寶能系提出包括罷免王石、郁亮、喬世波等10位董事以及2位監事在內的12項議案。而7月3日萬科再公告稱,董事會未通過寶能系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
對此,梁潔表示,按照程序,如果股東需要繼續召開股東大會來罷免董事和監事,可以繼續提議,在提議未通過的情況下可單獨召開股東大會,“但萬科目前沒有收到股東的繼續提議”。
目前“萬寶華”股權之爭已經持續一年多的時間,此前萬科的一封舉報信,引發監管層關註並介入。近期萬科公開了寶能的詳細資管計劃,也讓市場對其中一些問題發出質疑。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王石前往華潤香港總部拜訪,這也令市場遐想頗多。
“最近公司和股東之間還在緊密的溝通,希望未來能夠有一個對公司發展比較有利的結果。”梁潔在回應股權之爭各方態度時表示。
TCL通訊發布2016年上半年財報,該公司2016年上半年度營業額達109億港元,同比下降17%。毛利率由2015年上半年的19.3%輕微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度的20.4%。上半年度實現凈利潤1100萬港元,同比下降98%。
在具體業務上,2016年上半年度,本集團的手機及其他產品總銷售量3310萬臺,同比下降2%。智能終端總銷售量1740萬臺,同比下降12%。 整體平均銷售價格由2015年上半年度的50.7美元下降至2016年上半年度的42.6美元。TCL通訊表示,因國內手機廠商積極向海外擴張,加上各地 本土品牌在消費市場的掘起,均令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形勢進一步加劇所致。另一方面,TCL通訊稱將繼續加強虛擬現實的投入進行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
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 TCL通訊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累計激活用戶3450萬,同比增長近兩倍,應用下載量累計近4億次。而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第三方移動支付)結算金額達73億港元,同比增長超過三倍,接入互聯網商戶近460家。
在區域業務上,從營業額和手機銷量占比來說,TCL通訊業務以北美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為主。不過在拉丁美洲和中國區業績下滑嚴重。
財報顯示,TCL通訊在北美洲區內錄得營業額34億港元,同比增加6%;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達710萬臺,同比增長4%,其中智能終端銷量 430 萬臺,同比增長 37%。
而在歐洲區內錄得營業額28億港元,同比減少13%;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870萬臺,同比上升14%,其中智能終端銷量420萬臺,同比減少7%。
在亞太區內錄得營業額5億港元,同比增加48%;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170萬臺,同比增長83%,其中智能終端銷量 90萬臺,同比增長46%。
受到拉丁美洲貨幣匯率持續波動和本土品牌崛起的影響,區域業務受到打擊,錄得營業額為29億港元,同比減少27%;手機以及其他產品銷量為990萬臺同比下降7%。其中智能終端銷量550萬臺,同比下降16%。
在中國區,TCL通訊在中國區內錄得營業額4億港元,同比減少69%;手機及其它產品銷量180萬臺,同比下降52%,其中智能終端銷量60萬臺, 同比下降71%。TCL通訊表示要實施新的品牌理念,專註精品戰略,提升產品價格;同時在渠道上,將在運營商與公開市場並行發展,積極尋求與零售商店和在 線渠道的合作。
中國聯通發布2016年上半年年報, 該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02.5億元,同比下降3.1%;實現利潤人民幣4.5億元,同比下降80.6%。聯通解釋稱是由於期內銷售費用同比上升明顯,以及鐵塔使用費用增加等成本投入加大所致。
聯通表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現止跌回穩,達到人民幣1,219.1億元,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6.0%。主營業務收入中,非語音業務占比達到73.1%,同比提高4.8百分點,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聯通同時表示, 2016上半年,中國聯通的移動出賬用戶成功扭轉去年多月下行勢頭,凈增839萬戶,總數達到26070萬戶,4G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在4G用戶方面,上半年凈增2826萬戶,總數達到7242萬戶;移動用戶結構加快改善,4G用戶占移動出賬用戶的比例由去年底的18%提高到28%。中國聯通表示移動出賬用戶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實現了穩中有升。
此前,中國移動發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流量收入首次超過傳統業務收入,躍升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今年上半年營運收入大約為人民幣3700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流量收入為1409億元,同比增長39.7%,相比流量業務,語音收入為1204億元,同比下滑14.2%。
8月11日, 中國移動宣布從今年7月起推出的新套餐將不再征收長途漫遊費,到年底前,所有正在銷售的套餐將全部停止征收上述費用。
而此前的7月5日,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楊傑於也曾透露,2016年中國電信將逐步取消長途漫遊費,並將率先推行全流量計費,即電話、短信折合為流量,統一計費。
目前, 中國聯通是中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巨頭中唯一沒有宣布停止征收漫遊費的。 中國聯通現有全國套餐和本地套餐兩種產品,本地套餐存在語音漫遊費和流量漫遊費。
中鐵二局8月18日晚間披露半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1至6月實現營業收入206.20億元,同比下降14.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57.23萬元,同比下降33.42%;基本每股收益0.0525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4.60%,較上年同期下降1.95個百分點。
中鐵二局在半年報中表示,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營改增後公司對以前年度已經確認但未繳稅收入按照“價稅分離”的原則進行調整並減少收入,直接導致國內施工項目毛利率下降。
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49%,主要是繼續加大了物貿業務風險控制,降低了物貿業務經營規模,物貿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較大。此 外,2016年上半年公司新簽合同額308.20億元,為年度計劃723億元的42.63%,未完成合同額8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1億元。上半年 承攬工程項目84項,金額203.47億元,為年度計劃617億元的32.98%。
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 ,公司資產總額 541.05 億元,其中貨幣資金 35.48 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 61. 52 億元。
東吳證券8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3億,同比降53.94%;錄得凈利6.1億,同比降66.40%;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降69.12%。
一、財務報表相關科目變動
營業收入變動:同比下降了 53.94%
主要原因是 2016 年上半年與 2015 年同期相比,證券市場交投萎縮,公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信用交易業務等收入較上年同期均較大幅度下降。
營業成本變動:同比下降了 32.17%
主要原因是 2016 上半年公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投資與交易業務、信用交易業務等收入與 2015 年同期相比較大幅度下降,營業收入下降引起的業務及管理費、營業稅金及附加等均較 2015 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各分部主營業務成本占公司總成本的比例情況看, 2016 年上半年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成本占公司營業成本43.72%,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6.25 個百分點;投資銀行業務成本占公司營業成本 29.58%,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18.22 個百分點;投資與交易業務成本占比有所下降,較上年同期下降 9.67 個百分點;資管及基金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成本占比均略有增長,分別增長 5.41 個百分點和 0.78 個百分點。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出27.68 億元
主要流入項目為:收取利息、手續費及傭金的現金 24.46 億元,融出資金凈減少額 28.56 億元,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凈額 40.43 億元;主要流出項目為:處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凈減少額 20.74 億元,代理買賣證券支付的現金凈額 13.89 億元,支付利息、手續費及傭金的現金 4.60 億元,拆入資金凈減少額 3.50 億元,回購業務資金凈減少額 56.06 億元,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8.56 億元,支付的各項稅費 6. 16 億元,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7.62 億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報告期內處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凈增加額,代理買賣證券收到的現金凈額,回購業務資金凈增加額減少。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為 0.71 億元
主要流入項目為收到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0.01 億元;主要流出項目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0. 41 億元,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而支付的現金 0.31 億元。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 3.77 億元
主要流入項目為: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 34.35 億元,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 23.30 億元,收到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1.30 億元;主要流出項目為: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 45.54 億元,本期分配股利及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15.69 億元,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1.48 億元。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報告期內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減少。
二、主營業務分行業、分產品情況
2016 年上半年,公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資管及基金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占利潤總額的比例比上期分別增加了 5.44、 24.36、 2.14、 10.62 個百分點, 投資與交易業務占利潤總額的比例比上期減少了 48.13 個百分點。
藍思科技發布了2016年半年報,公司本期凈利潤2.47億元同比下降63.92%,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6.58億元,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4.66%和63.9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192元,同比下降66.58%。
報告稱,本期公司出現業績下降,主要產品手機視窗防護屏收入同比下降28.23%。亮點在平板電腦防護屏,獲得收入同比增長20.68%。
報告分析,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需求疲軟及下遊客戶去庫存的影響,導致公司銷售收入下降,以及公司生產規模擴大,固定成本及費用相對較高。報告期 內,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尤其是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日趨飽和,行業競爭激烈,中高端產品的銷量受到一定沖擊, 導致公司的主要產品需求出現暫時下滑,另外大客戶新產品占比較去年有所降低且產品結構有所變化,導致手機視窗防護屏收入同比下降28.23%,其他產品防 護屏收入大幅下降57.40%。得益於領導品牌推出的大尺寸二合一平板電腦暢銷拉動,平板電腦防護屏收入同比增長20.68%。
據了解,藍思科技主營業務為手機或平板電腦視窗防護屏,主要客戶包括蘋果、三星、亞馬遜、微軟、華為、聯想、小米、Vivo等國內外知名品牌。
此前,藍思科技董秘彭孟武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上半年整個智能手機行業處於調整狀態,領導品牌也並未出現能夠掀動換機潮的全新手機樣式,這導致公司產品價格有所下滑,影響公司凈利潤。
報告還顯示,藍思科技向深圳市夢之坊通信產品有限公司增資20,533.33萬元,持股比例為70%,該公司主要從事手機及數碼產品金屬外觀裝飾件、金屬結構件、鋁鋅合金壓鑄件、寶石鑲嵌等設計、研發及精密制造。
百合網發布半年報稱,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95.68萬元,同比下降24.2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在2015年5月22日之前線上溝通還是收費的,因此本期線上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375.34 萬元,從而造成總收入的下降。公司新產品已經於今年7月份正式上 線,線上收入有所增長,其運營效果將在2016年下半年逐漸顯現。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虧損6,356.22萬元,虧損同比增加531.96%。公告稱,虧損主要原因之一是前述的線上收入在溝通免費後的下降,其次還因為隨著對於免費模式下產品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加大在品牌推廣以及渠道投放方面的投入,以鞏固百合網的品牌地位。
公告顯示,百合網在上半年加大研發產品投入,線上日活用戶數較2015年繼續增長35%。線下VIP付費業務表現良好, 線下加盟店共計71家。除原有業務外,百合網也在部署婚戀交友的上下遊產業在2016年上半年,公司在婚禮相關領域進行了多項投資並購。目前,百合網的婚戀產業生態圈包括婚戀交友業務、婚禮業務(小兩口)、婚戀咨詢(百合密語,情感醫院)、婚紗攝影(淘拍拍)、婚禮社區(婚禮大亨)、虛擬現實(蘭亭數字)等領域。
2016年3月9日,百合網向北京蘭亭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增資人民幣210萬元,認購其1%的股權。公告稱,該項投資將助力百合網布局婚戀和婚禮VR領域,有助於公司通過深度合作幫助公司進一步拓展在婚戀領域中的虛擬現實細分領域,提高公司綜合實力。
5月9日,百合網以現金人民幣4,016.25萬元收購北京小兩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兩口網絡”)的100%股權,並向小兩口網絡增資人民幣4,750萬元,完成對小兩口網絡的收購。公告稱,完成本次股權收購將助力公司在婚戀產業鏈中婚禮領域的布局,有助於公司做大、做強在婚戀領域中婚禮部分的細分領域。
8月23日,百合網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百合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出資人民幣500萬元,認購時尚致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權。
8月29日,寶新能源公告稱將以8.82億收購百合網股權的方式成為百合網第一大股東。公告顯示,本次收購屬於戰略投資,寶新能源不謀求對百合網的控制權。
中國聯通晚間發布公告稱,前三季度,聯通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為人民幣15.88億元,同比下降80.6%,EBITDA為617.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8%,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億,較去年年底凈增975.7萬。
公告顯示,運營方面,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聯通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億,較去年年底凈增975.7萬,ARPU為47.0元,較去年全年平均略有上升;4G用戶達到8,890.6萬,較去年年底凈增4,475.0萬,ARPU為79.3元;移動服務收入為1,096.38億元,同比增長0.1%,較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0.6%有所改善。固網寬帶用戶數達到7,505.0萬戶,較去年底凈增272.0萬戶,固網寬帶接入ARPU較去年全年平均有所下降。
財務方面,前三季度,中國聯通集團服務收入為1,827.52億元,同比上漲1.7%,漲幅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4%有所提升;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為人民幣15.88億元,同比下降80.6%,但比去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虧損約33.6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固網業務服務收入為719.08億元,同比增長3.9%;整體服務收入為1,827.52億元,同比增長1.7%,漲幅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4%有所提升。
報告期內,聯通公司銷售費用為254.34億元,同比增加14.3%;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32.0%,主要由於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折舊及攤銷費用同比減少1.0%,主要得益於去年10月底存量鐵塔資產出售所帶來的折舊節省;EBITDA為617.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8%,EBITDA占服務收入比為33.8%。
此外,中國聯通還公布了2016年9月運營數據,4G用戶凈增605.4萬戶,累計達到8,890.6萬戶。
中國人壽10月27日晚間披露三季報顯示,公司2016年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4564.48億元,同比增長7.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28億元,同比下降60.0%;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下降60.9%。公司表示,期內凈利潤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投資收益下降及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
截至9月30日,公司投資資產為人民幣24545.21億元。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凈投資收益率為4.51%;總投資收益率為4.43%;退保率為3.11%;已賺保費為3680.78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20.7%。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股東總數為:A股股東13.59萬戶,H股股東3.05萬戶。其中,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三季度增持公司股份1858.38萬股至59184.85萬股,持股比例由半年報中的2.03%增至2.09%。
2016年前三季度, 保監會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會議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貫徹落實保險“新國十條”,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著力深化保險改革創新,著力加強和改進監管,著力防範化解風險,著力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行業規模和社會影響力繼續擴大,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保險業發展的良好開局。
統計數據顯示, 前三季度,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5168.26億元,同比增長32.18%,增幅較上年同期上升12.69個百分點。其中,產險和壽險業務分別同比增長7.78%和36.95%。賠付支出平穩增長,同比增長23.80%,增幅較上年同期上升4.27個百分點。保險業資產總量14.6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38%。
保險業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預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5.68%,降幅較上半年收窄。行業資金運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個百分點。具體來看,保險市場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保險業務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保費規模超2015年全年水平。
前三季度,保險市場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分險種看,財產險業務增速保持穩定,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370.58億元,同比增長7.78%,增幅同比下降2.88個百分點。其中,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903.68億元,同比增長9.28%。壽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783.87億元,同比增長36.95%,增幅同比上升15.70個百分點。其中,新單業務同比增長59.20%,增幅同比上升19.55個百分點。普通壽險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967.26億元,同比增長63.47%。
二是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保障民生能力增強。
產險公司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工程保險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前三季度,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工程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60.06億元、280.74億元和77.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2%、19.89%和10.55%,占財產險公司業務的比例分別為5.28%、4.11%和1.13%,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了0.14、0.37和0.02個百分點。壽險公司普通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967.26億元,同比增長63.47%,占壽險公司全部業務的48.89%,同比上升5.96個百分點。
三是賠付支出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壽險業務給付金額超2015年全年水平。
2016年前三季度,保險公司賠付支出累計7750.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90.16億元,同比增長23.80%,增幅較去年同期上升4.27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3321.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9.40億元,同比增長14.85%;壽險業務給付金額3610.5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67.74億元,同比增長31.64%;健康險業務賠款與給付支出68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0.90億元,同比增長33.10%;意外險業務賠款支出13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12億元,同比增長20.24%。
四是外資保險機構業務增速快於行業水平,市場份額同比略有增加。
前三季度,中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3924.73億元,市場份額為95.06%;外資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43.54億元,同比增長45.00%;市場份額為4.94%,比去年同期增加0.44個百分點。外資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38.06億元,同比增長8.74%,市場份額2.02%,與上年同期持平。外資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05.48億元,同比增長51.30%,市場份額6.03%,同比增加0.31個百分點。
五是資金運用收益率下降。
3季度末,資金運用持續面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128286.19億元,較年初增長14.75%。實現資金運用收益4828.76億元,同比減少1139.74億元,下降19.10%。資金運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和債券余額合計66396.34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51.76%,較2季度末下降了0.52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4.41個百分點,實現收益2164.3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余額合計18281.82億元,占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為14.25%,較2季度末上升0.75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0.93個百分點,實現收益492.89億元,同比減少1994.30億元。
六是經營效益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569.60億元,同比減少870.59億元,下降35.68%,降幅較2季度收窄18.37個百分點。其中,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82.44億元,同比減少200.40億元,下降29.35%;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819.50億元,同比減少730.97億元,下降47.15%;再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50.66億元,同比減少24.52億元,下降32.61%;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56.00億元,同比增加10.72億元,增長23.68%。
七是保險公司從業人員大幅度增加。
截至3季度末,全國保險機構203家,較年初增加9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2家,保險公司165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4家。保險公司中,產險公司79家,壽險公司77家,再保險公司9家。保險公司職工人數109.27萬人,較年初增加6.81萬人,增長6.6%;保險公司簽訂了委托代理協議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628.13萬人,較年初增加156.83萬人,增長33.3%。